大学生职业规划要结合单位需求2016
我们在大学的时候会有一门课叫做大学生职业规划,那么怎么做职业规划呢?以下是yjbys小编整理提供的相关内容,快来阅读看看吧。
大学生职业规划要结合单位需求
从营销学的角度看,大学生要找到工作,必须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用人单位需求何在?有一点是很明确的,它不是教育机构,旨在让你进去继续进修然后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它也不是慈善机构,因为悲怜你找不到工作而履行神圣的社会职责。它是什么呢?是劳动机构,是雇佣你进去“干活”的,因为你付出了它所需要的劳动从而以工资作为交换的形式。
遗憾的是,不少大学生却不明白这个道理,一厢情愿地把用人单位当作是配合自己实现个人职业生涯目标的工具,喜欢就进去呆着,不喜欢就一走了之。
我曾听到有位大学生高谈阔论,一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样子,便问了他一个问题:当你的雄伟蓝图不能在单位里顺利实现时你怎么办?他的回答很干脆:改造他们!我又追问了一句:如果他们不采纳呢?答:离开他们,继续寻找适合我的单位!
其实,与这位大学生持有相似看法的人还真不少。根据国家劳动部的“第一次就业调查”报告显示,三分之一以上的大学生把第一份工作当成职业的跳板,而16%的人“没有太多考虑”就选择了第一份工作,结果是大学生就业后一年内流失率高达50%,两年内的流失率接近四分之三!
应该说,大学生开始重视个人职业规划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因为毕竟懂得要对自己的生命和前途负责了。但同时我们也留意到一种新的苗头的滋长,那就是太过于关注个人发展而忽视了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以用人单位是否迎合或符合自己的职业规划来作为选择用人单位和继续服务用人单位的标准。这种以个人为中心、追求自我价值最大化的“职业规划”,不是社会发展所倡导的真正的职业规划!真正的职业规划,应是将个人职业目标和用人单位需求相结合的规划,是在满足用人单位需求的前提下实现个人职业目标的规划!
那么,大学生在做职业规划时应如何结合用人单位的需求呢?
首先,大学生要清楚用人单位的员工招聘需求。
在作出应聘选择前,大学生要认真分析一下:用人单位为什么要招聘员工,希望通过招聘这些员工达到什么目的,有哪些具体的招聘条件,用人单位的这些信息与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和战略是否吻合。千万不要抱着“随便做一做、大不了再换”的心态,那样受伤的是用人单位,浪费宝贵光阴的是你自己。
其次,大学生要了解用人单位的阶段发展需求。
用人单位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有不同的重点需求,大学生要做的是思考并找出满足这些重点需求的方法,并努力身体力行。如果你能为满足这些重点需求而作出相应成果的话,你就有机会得到用人单位的赏识和重用。同时,在不同发展阶段,用人单位对员工的期望也是不同的,在创始期更多的是需要员工多干少说,在迅速发展期需要员工边干边思考,在成熟期需要员工思考了再干。
最后,大学生要研究用人单位的战略发展需求。
如果你希望在本单位有更好的发展,那就需要对用人单位的战略发展需求进行研究,对用人单位的未来业务重点和岗位要求作出预测,并据此制定自己的中长期规划。
大学生要认识到用人单位绝非成就自我的工具,而是提供有价值劳动的重要平台,要踏踏实实地在满足用人单位发展需求的前提下考虑如何实现自己的职业规划目标。
大学生职业规划如何影响就业落差
又到了毕业季,毕业生们口中谈论最多的便是找工作的问题了。那么,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他们所找的工作岗位和自己刚进大学时的理想工作岗位又会有多少落差?对此,记者做了一项抽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近五成学生表示就业落差较大。这又让大家开始讨论另一个问题,高校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那么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大学生的择业就业究竟起到多大的作用呢?
五成毕业生表示就业落差大
大学毕业了,毕业生们面临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找工作。那么毕业生们找到的工作自己满意吗?和自己理想的职业岗位落差大吗?记者随机选取了105名毕业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在这105名毕业生中,有85名本科生,20名硕士生,其中,82人在大学期间有接受过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教育或听取相关讲座,23人没有接受过此类教育指导。一些学生表示,大学期间有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育或相关讲座,但这类课程对于学生来说并非强制性课程,学生可以听,也可以选择不听。
而关于现在的就业岗位选择与刚入学时的职业岗位理想选择落差有多大的问题时,有48人表示落差较大,占比为45.71%,39人表示落差较小,占比为37.14%,还有18人表示现在的就业岗位和自己刚入学时的理想目标岗位基本没有落差。
苏州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学工办主任伯洁表示,现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各大高校基本普及,这一类的课程或讲座贯穿于学生整个大学的学习过程,通过平时的引导教育,让学生多交流自己的职业规划,让他们在进入工作岗位之前有一定的心理准备,鼓励学生进入单位实践,提前接触就业环境。很多学生会在职业引导中受到“一定的启发并引发思考,对自己未来的就业做出一些规划,随后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发展,最后毕业后的就业岗位与当初自己预期的就业去向之间的落差就会缩小。”
多种因素影响就业落差
苏州大学传媒学院新闻传播专业本科毕业生吴若瑶已经拿到了英国一所大学的入学通知,即将出国留学深造,就读商科专业。她告诉记者,现在的这个结果其实和她刚进大学时的想法还是有比较大的出入的,大一的时候想要以后从事新闻“工作,于是我就去了新闻单位实习,可是在新闻单位实习过程中,我感觉这个行业并不适合我,于是我就转变了方向。”
于是,她从大二就开始准备雅思考试,准备出国留学读研,往市场和公关方向发展。吴若瑶说,在大学期间学校有组织大学生职业规划的讲座,她也去听过,但是感觉对自己的职业选择没有太大的影响,她还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自己毕业后的职业选择方向。
而另一位苏大金融工程研究中心金融工程专业的硕士毕业生李春辉说,他现在毕业后的就业岗位和他入学时的理想职业岗位基本没有落差,他告诉记者,从本科考硕士那会儿就已经比较清“楚自己以后想要从事哪方面的工作,在研究生就读期间,我也抓紧时间去金融行业内的一些单位实习,现在毕业了,我拿到了一家证券公司的of-fer,比较满意。”
还有一位大三学生朱同学告诉记者,即将进入大四,身边的同学有的对毕业后的职业规划目标明确,但占少数,一部分人对于毕业后的期望职业还在思考当中,还有一部分同学则还是处于比较迷茫的状态,其实也不是没有想过毕业以后的“就业去向,只是自己还不清楚毕业后能做什么工作,所以还是处于一个探索的过程中,现在也有初步的方向,想在管理方面尝试,找的实习岗位也是项目管理岗位。”
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较薄弱
在采访中,不少学生表示他们对于学校组织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比较大的自由选择空间,
因此,在身边的同学中,那些很想从中学习的学生会比较积极参加,而更多的学生可能只是浮于表面了解,甚至对此并不关心。据苏州大学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副主任黄文军介绍,根据学校对学生调查的有关数据显示,九成以上的学生对未来职业的选择和发展方向是比较困惑的,六成以上的学生对自己的专业理解也比较粗浅,很多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不以为然,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比较薄弱。
他举了一个例子,“一个性格内向的学生选择了营销专业,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规划导师一般建议性格内向的学生是不适合从事营销行业的,而对于胆子大的学生来说,是不适合从事会计或者法律等职业的,因为胆子大的人容易跨越规则或界限,这并不利于其职业发展。”学生不懂得胜任力模型,当学生的能力模型与雇主的需求不匹配时,就会产生就业落差。
职业规划教育要回归人本身
在与苏州市职业大学大学生就业服务中心副主任张国良的沟通中,张国良也谈到在大学课程中《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慢慢成为了必修课,课程对学生的职业生涯唤醒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也使学生进行了深入的自我认知。张国良说,但对大多数学生而言,自我了解的结果是产生若干意向职业,但职业是什么样的,符合是否代表能做,这都需要学生去进行职业探索。“这就非常需要社会力量介入校园课堂,社会教育资源可以带给学生企业实践,用学生的实践经历去探索职业,能够帮助学生重新认识职业,找出差距,确定提升方向,从而让大学中的学习更有针对性。”
将社会教育资源引入大学课堂,可以非常有针对性地让学生进行职业探索,项目是大学课堂的延伸,能够让学生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项目让学生对目标职业中的职场人士进行访谈来了解职业环境,通过职业体验来认知职业,熟悉职业的工作任务,在毕业前就能够胜任职业要求。在这一整个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探索来澄清职业规划中遇到的困惑。
黄文军说,目前学校的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也在探索转型中,“大学生需要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为了让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能力,找到能胜任并且适合自己的工作,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也在拓展培养路径和培养通道。”很多专业行业的培训、考验培训等,从学生入学就已经开始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长期的课程教育,也是一种精细化管理,而其核心就是针对学生的个性提升其能力,让他们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大学生职业规划要结合单位需求】相关文章:
大学生职业规划要结合单位需求11-16
大学生要结合单位需求做职业规划02-25
职业规划要结合用人单位需求02-20
职业规划应结合用人单位需求11-26
大学生实习应与职业规划结合11-19
职场需求引发职业规划快速来临02-20
大学生求职要学会揣摩单位求才心理11-11
跳槽高峰来临 职业规划要先行11-11
培训,没有需求就是需求11-24
志愿填报要与职业规划相结合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