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不经意间,我们的工作又将告一段落了,我们的工作又将在我们的努力下收获新的成绩,需要认真地为此写一份职业规划。什么样的职业规划才是好的职业规划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职业生涯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历程,是追求自我实现的重要人生阶段。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个人未来事业成功的基础。大学是人生新的起点和转折点,大学阶段是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阶段,如何度过大学时光,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今后的发展。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尤其是在校大学生对就业的态度主要表现为不敢面对日益严重的就业压力;对于个人职业生涯发展,则更多地表现为对前途的一片茫然。探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并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利于增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科学性,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当前,虽然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已获得了一些成绩,并帮助大学生成功规划个人的职业生涯。但通过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的全面剖析不难发现,一些问题显而易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学生对自我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不强诸多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还很淡漠,这是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存在的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很多大学生直到毕业时对自己将来的职业目标仍然一片茫然,他们对自我认知及就业环境的认识不够客观和全面,对未来职业的规划不接地气,带有理想化的倾向,导致在越来越激烈的就业形式下求职屡屡碰壁。再次,大学生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目标时存在盲目从众的心理。面对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考研成为许多大学生拖延就业的选择,有些大学生没有考虑到自己的兴趣爱好,考上后又对所研究的专业不感兴趣,因而陷入迷茫之中。还有一部分大学生盲目地考取各种证书,考得那些证书也只是增加了自己简历的厚度而已,大有“只拉磨不看路之嫌”,缺少不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主动性,缺乏社会实践的磨练②
。社会实践环节的薄弱导致大学生缺乏对外部职业特点和职业环境的了解,致使职业生涯规划时目标职业的选择缺少针对性,职业规划能力不强,适应社会能力及较差,走上工作岗位后无法尽快进入职业角色。
(二)职业生涯测评工具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需求自我认知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起点,而自我认知的途径之一就是通过职业测评工具来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性格、职业能力、职业价值观等,据此做出更为客观、科学的自我评价。目前,从资金方面看,很多高校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经费投入上还没有达到一定的力度,而且,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软硬件设施尚不健全,有些高校甚至连基本的职业测评系统都没有,根本无法满足大学生通过外界测评工具达到客观认知自我的需求。我国很多高校现有的职业测评方式仅仅限于一些简单的测试试题,测试的方向性比较单一,缺少一定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无法作为学生做职业测评的科学的参考依据。此外,大学生在选择测评工具时,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这也影响了测评结果的准确性。
(三)学校缺乏专业化职业生涯规划辅导队伍目前,我国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环节还比较薄弱,学校缺乏职业生涯规划体系和健全的教育组织,职业生涯指导教师专业技能不强或缺乏相关理论和资格认证,专业化职业生涯规划辅导队伍尚且没有建立,不能对大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从学生的内在需求来看,大学正是他们处在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需要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作出决策,而对于职业生涯路径选择、人生设计和规划,单凭他们自己的经验和能力是很难把握的,需要学校专门机构的帮助,需要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的指导,需要有专业教师的辅导。而目前,授课教师往往不是职业指导专家,而只是根据工作分工,由负责学生就业的辅导员来授课,他们往往忙于应付事务性的工作,对学生所学的专业并不十分了解,又缺少系统、专业的职业生涯教育培训,对专业发展前景了解得也不多,导致所提建议的针对性不强,很难对大学生的职业发展做出具有实效性的指导,导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的实际教学效果不佳。辅导员没有条件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服务,水平欠高而收效不大,故难以达到绝大多数学生满意。事实证明,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还没有全面深入开展。仍停留在就业的一般指导层面.许多学校没有提供完善的人才培养措施及职业发展服务,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前景很茫然。有专家指出,在大学生一遍一遍地上演“错位就业”时,学校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对策
(一)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教育针对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薄弱,大学生对自我认知不足和定位错位等问题,应重点强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引导学生正确、客观、全面的认识职业生涯规划,调动学生进行自我职业生涯规划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自觉并且乐意为自己量身定做一个真正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学校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使大学生从一入学就开始接受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职业规划教育过程中,完善教学内容可以有效唤醒刚入学的大学新生的职业规划意识并普及职业生涯规划知识。要通过系统的课堂教学,向大学新生普及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和知识、教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步骤和方法,学生才能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选择适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目标并应加强与社会、企业的沟通和联系,引导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职业规划意识体系的培养能让学生不断思考自己的人生道路,激发他们规划人生的愿望。
(二)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咨询和测评建设
高校应充分认识到职业测量工具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引进高质量的测评工具。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职业生涯规划也具有特殊性,这就使得高校所引进的职业测量工具要能够满足大学生的特殊需求。当前,许多职业测评工具是面向社会群体的,并不完全适合于大学生这一群体,这就要求高校在选择职业测评工具时,应充分考虑到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选择一些适合大学生的、专业性强的、测试的信度和效度都比较好的
高校测评工具,以提高职业测评的科学性和专业性③。此外,
还应为学生配备专业的测评人员,以便能够对测评结果做出科学的解释。只有通过科学的手段进行测评,才能树立一个更为科学、客观的自我观念。其实,学生把握了测量结果,就能很好地认识自己,消除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的迷茫。
(三)尽快建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专业化指导队伍建立专业化、职业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师资队伍是开展所有工作的基础及核心,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关系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师员应具备心理学、管理学等专业的知识,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指导人员应逐步专业化、专家化,只有这样,才能科学规范做好
职业生涯规划工作。这支队伍必须具备坚实的职业生涯规划
理论基础,了解其指导的学生专业和求职方向,熟悉学生,掌握就业政策,努力实现专业化、职业化以及具有较高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水平。同时,还要求指导教师把握教育规律,形成专业价值观念。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师,一方面要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讲授,帮助学生认知自我,了解外部职业世界。确定切合实际的职业生涯目标。同时结合外部职业环境不断变化的各种内容对学生进行集中授课教育,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职业规划需要。为保证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除专任教师外,还应有系、专业负责人,班级辅导员,学校招生就业工作部门、学生工作部门、学生心理咨询部门的人员以及必要的企业界有关人士。只有将上述人员整合起来,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工作,才能取得实效。需要通过专、兼、聘等多种形式,建立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高等学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队伍。作为学校的管理者而言,要在人力、物力、财力等各个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特别是应该保证专人从事该项工作,加大对辅导员的培训及技术支持,使其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作为从事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辅导员自身而言,要加强学习,不断反思,向“专业化”及“职业化”发展。
表达、思考的习惯,与周围群体交流,实现思想共享。此外,还可以利用微信等平台建立“微型党课视频”。这是一种在较短的时间内以视频的形式运用小的事例或实践来阐述、宣讲大的道理,给人启迪以产生共鸣的党课创新形式。这种形式不仅打破了传统党课在时间和地点上的限制,其灵活、生动、时效性强的特点也更受青年学生欢迎。总之,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党建网络工作平台,促进学生间的思想沟通与交流,使学生及时了解党与党支部的最新动态,同时也可以通过网络阵地进行党员的教育与管理等工作,提高学生党建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第三,加强管理,健全制度,营造健康的育人环境。互联网上的信息庞杂多样,精华与糟粕并存,同时具有很强的虚假性、隐蔽性和复杂性。这种现象与学生党建工作要追求的确保信息的真实性、政治性和教育性形成了矛盾。因此。必须通过加强对网络的科学管理,依靠健全的管理制度来保证。从国家角度看,国家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法规,加大现有涉及网络文化的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公安机关要加强对网络空间不良信息的监控,尽量减少网络不良信息总量,从而削弱不良信息对高校的冲击。从高校角度看,我们要根据充分利用、积极建设、加强管理的原则,建立健全网站建设管理制度,严格监控管理,为学生提供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和成长环境。在推进校园网络建设过程中,倡导文明上网的舆论环境,向在校大学生传输渗透党的先进思想,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世界中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促进其正确思想的形成。
第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党建工作水平。首先,必须认识到高校党建工作应以高校中心工作和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推进信息网络时代高校党的思想建设科学化,必须立足于高校人才教育和大学生党员的培养。要加强对学生党建工作者信息化技术的培训,提高其信息化管理水平,增强信息网络时代党务人员的创新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建设一支数量足、质量优的兼具党建工作能力和计算机能力的新型党建工作队伍,这是当前建设高校党建网络阵地的必要措施。通过系统的培训与学习,使党建工作者在精通党建工作业务的同时掌握网络信息技术,运用校园网络系统,开展网上主流意识教育,寻求探索开展网络党建工作的突破口,达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目的,保证学生网络党建工作的有效管理和高效运作。
拓展:
因素分析:
1、自我认知能力较弱
自我认知是指大学生从兴趣、能力以及深层面的价值观等方面深入了解自己,这是其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基础与前提,不仅必要而且必需。当代大学生自我认知能力不甚理想,大学生自我认知能力普遍较弱,未能对自己的兴趣、能力以及价值观等有客观、明确的定位,主要表现在对自身优劣势的认识上,这种认识上的不到位或模糊不清会直接影响并制约其职业生涯规划。
2、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不强
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对大学生至关重要。大学生恰逢职业探索期,是否具备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对其的职业选择以及生涯发展均有重要影响。当前,不少大学生将职业生涯规划简单等同于职业选择,对职业生涯规划缺乏必要的认识,意识薄弱。虽然大部分大学生都会在大学阶段考虑自己未来的出路,但真正能够认真考虑且为此付诸行动的仅是少数,大多数大学生只会在面临毕业时才会想起询问师兄师姐、专业教师或亲属的意见,以期获取自己的职业定位和规划。
3、参与职业生涯教育较为被动
尽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需要群策群力,但大学生自己始终是其职业生涯规划的主体,是他人不可替换的。事实上,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大学生理应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彰显主体性,不能仅仅只是等待学校、家长或社会给予的帮助和支持,而应积极寻求发展机遇,主动参与到职业生涯教育中。尽管目前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已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了诸多辅导路径,如开设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举办相关讲座、提供职业测评与咨询等,这固然对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现实中大学生实际参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普遍不高,极少有大学生会主动使用职业测评工具或参与职业生涯辅导,大多数大学生对于职业生涯教育的态度被动。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相关文章:
大学生职业规划存在问题分析08-04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误区及对策11-07
面试邀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11-20
职业生涯中可能存在的问题10-31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应注意的问题10-21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的自我分析12-27
三类职业问题分析11-11
职业生涯规划访谈问题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