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自主创业的论文
农民工是中国工业化、城市化与农村人口非农化没有同步发展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所以小编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文章内容是农民工自主创业的论文,请看看吧,
农民工自主创业的论文1
【摘 要】农民工是我国城镇化过程中的特殊群体,在当今城镇化浪潮下,农民工自主创业成为新的亮点,通过对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的调查和分析,真切反应我国农民工自主创业的现状,寻找问题和对策,从而促进我国农民工更好的自主创业,推进城镇化建设。
【关键词】农民工;自主创业;经验研究
长期以来,农民工创业备受关注,历年XX工作报告高度强调了农民工自主创业的重要性,国家虽已做好制度设计,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创业之路倍加艰辛。为了更好的了解当前我国农民工自主创业的现状,本团队于2013年4月到10月,抽样调查了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的有代表性的41小微家企业。
一、调查方法与对象
(1)访谈内容的确定。根据该项研究的特点,我们采取了问卷的方式,内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农民工创业者的个人基本信息;二是农民工创业者创业活动的基本信息。我们共发放问卷80份,有效问卷41份。
(2)样本分布。从学历分布看,有24人初中学历,占58。5%,在每个学历段取中位数,平均学习时间 7。1年;从创业准备分布看,资金准备以48。8%占据最主要准备,设备和原材料位居次要,市场再次之;从农民工创业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看,资金问题以85。4%成为最主要问题,自信心和公关问题分列次要和再才要问题,见表1;从创业领域分布看,实体店铺居多,见图1。
表1 农民工创业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图1 创业的领域分布(人数)
二、农民工自主创业现状
(一)政府积极引导,但略显被动
(1)资金匮乏。返乡农民工虽然在外工作多年有一定的资金实力,但对于创业所需的资金只是杯水车薪,再加上获取银行贷款有限,这就要求政府必须加大资金支持的力度。政府加大资金支持,活跃资本市场。2009年巴东对返乡创业缺乏周转资金的给予3至5万元的小额担保贴息贷款,全县共筹集800万元发给返乡农民工创业。 2012年8月1日,巴东县总工会启动农民工回归创业小额贷款项目,现场为8名农民工创业代表发放了贴息贷款40万元。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资金压力。(2)在税收、土地使用、职业培训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从图1可以看出,实体创业的有33人,而这些都需要一定的固定投入,据调查,当地政府对特色养殖和制造业的土地占用费进行不同程度的最大减免。但值得注意的是,当问及“是否参加过相关的创业培训,感觉如何”时,仅仅只有3人感觉很好,培训质量就不得而知了。
(二)社会有所关注,但积极影响甚小
当地舆论对农民工创业有所关注但影响较小,主要表现是热报告冷处理,深入报道不多,对农民工创业的指导性不大,积极影响很小。
(三)农民工创业者个人发奋努力,但力不从心
在调查中我们明显感受到了创业者的孜孜不倦的努力。在问卷调查中“是什么使您走上创业之路的”,41人中有19人是主动创业,13人在政府支持引导下走上了创业之路,这表明绝大多数农民工创业富有激情的。在被问及“您创业时的准备是否充分”,其中有34人有所准备。由于农民工自身的特点,使得他们在创业过程中倍显艰辛。从学历分布来看,学历水平低,以初中学历分布为主,其中不乏文盲和半文盲。农民工工资收入有限,融资量和渠道少,政策和市场解读能力有限,如此众多原因导致了农民工创业时而力不从心,甚至走上失败。
三、农民工创业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问卷分析,查阅相关文献,总结出了一些显性和潜在的问题。
(一)资金短缺,融资成本高
受金融体制、企业规模、政策落实滞后等因素约束,小微型企业很难得到银行贷款,缺乏一定的金融支持成为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的瓶颈[1]。(1)资金短缺,农民工自己仅有的一些积蓄难以为继。假设平均工作时间5年左右,以每人每月纯收入2000元/月计算,理论上可以得出,平均每人外出工作收获120000元,但由于各种诸如疾病等原因导致纯收入大大折扣,而在调查中自有资金占据了50%以上,这就必然造成了资金短缺。(2)缺乏一个稳定高效的融资平台。部门和银行支持的资金总共不足1/6。在此次调查农民工创业资金的主要来源中,9。8%政府和银行支持,可见政府和银行的作用微乎其微。绝大多数农民工在创业时遇到资金困难时,因为银行贷款需要复杂的抵押担保,自己承受能力弱,很多创业者都走上破产的边缘。
(二)人才匮乏,技术水平落后
外出务工人员返乡以36岁~50岁的大龄农民工为主,其中大部分从事高体力、低技能工作[2]。再加上自身学习能力有限,绝大多数的农民工对技术没有过多的研究。人才匮乏,尤其是专业的管理人才出现了极度空缺,导致管理效率很低。如“浙江省农民工返乡创业支持体系构建研究”课题组调查发现:返乡农民工虽然经历了现代城市文明的改造,但多数还残留小农意识,市场意识不强,缺乏经营管理知识,不知如何甄别创业目,有50。8%的人认为自己的创业事业受到了自身素质欠缺的限制;不切合当地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决策与判断,导致其创办的企业规模小、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严重[3]
(三)缺乏风险意识,抗风险能力小
绝大多数农民工创业都是富有激情的,充满美好憧憬的,一旦现实与自己的预期不如意的时候,他们就会沮丧和不断质疑自己患得患失。正如瑞典经济学家冈纳·缪尔达尔在20世纪60年代对亚洲农民系统分析所说:从发展的观点来看,农民对待生活和工作的态度是有缺陷的,即缺乏警戒性、适应性和雄心壮志,不太愿意进行试验或改革。中国当代农民工也难摆脱这些缺陷,缺乏风险意识,抗风险能力小。调查中发现这些小微企业接受市场洗礼时倍显被动。
四、解决农民工自主创业问题的对策
(一)政府积极落实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政府应当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巴东县国税局积极关注农民工回乡创业,与有关部门一道有针对性地将国家有关税收优惠政策摘录后印成手册发放到回乡创业的农民工手中。在和农民工创业者交谈中,明显感觉到他们对我们所说的“政策”不了解,更谈不上更好的利用。所以政府加大宣传力度,主动把这些信息送入乡入镇,送入需要的农民工创业者手中,并加大落实力度。 (二)建立多元的农民工自主创业融资平台
搭建以政府为指导银行为主体民间资本广泛有序参与的多元的农民工创业融资平台。农民工是市场的被动者,在资金上有很大的问题,政府理应帮忙解决融资难的问题。逐步放宽政策,开放融资渠道,允许民营金融机构进入民间融资领域,促进资金信贷的市场竞争,激活金融机构的信贷机制,使面向农民工的信贷机制更加灵活。农民工创业所需资金对于乡镇现有的金融市场而言是比较大的,允许民营金融机构进入民间融资领域,形成以政府为指导银行为主体民间资本广泛有序参与的多元融资平台,从根本上解决融资难问题。
(三)加大社会舆论力度,树立农民工创业典范,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4]
舆论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提高人们对返乡农民工的认识,增强社会各界对返乡农民工的深入理解和大力支持,为他们自主创业创设良好的环境。树立典范,让更多的人去关注农民工创业,从而培植这个群体的健康发展。2009年6月3日,走进恩施州巴东县清太坪镇,发现处处涌动着创业热潮:涂启明、涂启兵兄弟俩利用打工挣来的50万元办起了越跃服饰公司;周耀清投资60万元兴办了恩施硒望农林开发有限公司;向胜平投资200万元创办的巴东涂料厂即将建成投产。政府加大宣传宣传力度,宣传农民工创业的具体成功的事例,创业的艰辛和一路的坎坷,大力弘扬农民工返乡自主创业的精神,使农民工创业者受人尊敬,激励更多的人投身创业的大潮之中。
(四)整合社会资源,建立健全服务农民工自主创业的知识服务体系
1。开发适合本地农民工创业的培训教材和课程,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树立农民工创业自信心。农民工有着比较多的弱点,需要依赖成人教育和相关的培训。一方面学到了有用的知识,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另一方面可以广结良师益友,为创业事业注入活力。
2。整合社会资源,建立健全服务农民工自主创业知识服务体系。正如周新跃等人在《金融危机下面向农民工自主创业知识组织服务》所说,图书馆应当为向农民工创业提供相关知识服务,主要是高效提供技术类和管理类的实用书籍为主。对于乡镇地区可以与当地的书店联合,同时还可以利用网络、报纸、广播等方式为农民工创业提供知识服务,通过知识服务体系,可以提升创业者的素养,促进创业的健康发展。
(五)走联合发展之路,突出优势,实现规模效应,提升竞争力
绝大多数农民工创业者主要是单干和简单合伙,这就造成了“遍地开花”而又不精不强的局面,鉴于此种现状,农民工创业者们应当加强彼此沟通和联系,一个人创业压力巨大,而有五个甚至是十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创业,不仅创业的活力倍增,效果也更加明显。走联合发展、合作社,行业协会之路,实现标准化生产和管理,实现规模效应和创新经济,大胆尝试现代企业模式,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五、结论及意义
通过对农民工自主创业存在的问题的经验研究,我们肯定了农民工自主创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尤其对乡镇经济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同时由于诸多原因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政府、社会以及农民工个人应高度重视这些问题,不断的寻求变革和突破,只有这样我国的农民工创业事业才会更好的发展,从而有效推进我国当前的城镇化建设,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国梦。
参考文献:
[1]杨茜。基于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障碍因素的成人教育应对[M]。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张文静。返乡农民工的再就业与创业培训[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72—75。
[3]徐晋。农民工返乡创业支持体系构建研究——基于浙江省的实证分析[J]。南方农村,2010,94:47—51。
[4]杨茜。基于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障碍因素的成人教育应对[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13(4):36—37。
农民工自主创业的论文2
摘要:近年来,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农民工返乡成为了人们关注的话题。而在当下的返乡农民工大军中,希望返乡自主创业的人占了不小比例。农民工返乡自主创业,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化解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等诸多难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新农村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开始了进城谋生的生涯。然而,近年来各种媒体相继报道了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频频出现“民工荒”现象。经济发达地区出现的农民工短缺,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农民工的返乡回流[1]。众多农民工由进城打工到回乡自主创业,其共同的内在因素是农民工在外务工时开阔了眼界、学到了本领、积累了资金等,有助于农民工自主创业的基础。农民工返乡自主创业,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化解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等诸多难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深入研究农民工返乡自主创业中存在着的问题,如何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因势利导,积极扶持农民工返乡自主创业成为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一、 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的现状
1。返乡农民工创办的企业与务工时从事的行业保持较高相关度。在不同类型的回乡自主创业者中,有的是经商回归型,即外出务工从事营销人员在积累一定的资本和市场拓展经验后转为回乡创办企业;有的是打工转为自主创业型,他们在打工中往往经历从工人到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艰苦磨炼;有的是自主创业拓展型,他们已在城市创办了企业,再到家乡办分厂;还有的是由于有相当的管理能力而被所在打工企业派往家乡所在地筹办分厂或在家乡独立办厂。从访谈调查情况看,回乡自主创业的行业选择和打工从事的行业、所掌握的技能、行业知识有密切联系。
2。回乡自主创业者大多从事非农产业。从产业构成看,农民工回乡后在很多领域进行自主创业,如特种养殖、农产品加工、小型服装鞋帽等加工企业、餐饮服务业、运输业、经商等。从总体上看,农民工回乡自主创业主要集中在二、三产业,而且以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业为主,这为大量农村留守妇女解决了就业问题。
3。企业形式以个体和私营为主。调查显示,在回乡自主创业的农民工中,回乡自主创业最主要的经营形式是个体经营,所占比例约七成,其次是私营企业,所占比例为二成,其他为股份制或承包、租赁经营[2]。由于他们主要属于小型加工企业,项目科技含量偏低,难以达到享受国家扶持的规模和档次。
4。回乡农民工的自主创业主要选择在家乡农村或离家较近的乡镇。调查的结果显示,返乡自主创业者大多选择在农村办企业,这主要是基于人脉资源和经济成本的考虑。
二、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面临的困境
1。文化素质不高,思想观念滞后。很多自主创业者在初、高中毕业后就踏上外出打工之路,在打工过程中也是从最基层的操作员工做起,基本上是懂技术,但是缺乏现代经营管理知识,缺乏远见和宽广的视野。从对回乡自主创业者的调查显示,他们大多数人自创办企业以来没有进行过任何进修或培训。自身的知识水平,个人素质,直接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壮大。一些自主创业者实行“家族式”管理模式,无法拓展企业成长空间,面临着严峻的市场考验。
2。资金和人才短缺成为自主创业的资源瓶颈。资金短缺、融资难是不少返乡自主创业人员反映的首要难题。农民工返乡自主创业主要依靠自主创业者打工积累的资金。银行贷款难、融资难成为严重制约农民工自主创业的最大羁绊。其次是人才短缺。不少返乡自主创业者是初高中毕业,自身经营管理知识也比较薄弱,办企业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又很难吸引优秀人才来为自己的企业服务。
3。缺乏一个为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提供高效服务的平台。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不仅要拥有比较成熟的项目,更需要有一个高起步的服务平台。而目前农村乡镇开发的一些经济园区建设的标准不高,市场体系不完善,农村交通设施、信息化设备落后,农民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较少,制约了其自主创业的发展空间,成为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的一大障碍 [3]。
4。自主创业环境不佳,政府扶持政策的缺失。首先在优惠政策上,许多地方认为农民工返乡自主创业只是小打小闹、交税少、发展慢、只能解决他们自己的就业和增收问题,对当地经济发展、财政增收作用不大,有的甚至不相信农民工回乡自主创业能成功,支持仅仅停留在讲话上,缺少具体的政策措施。
三、对策建议
农民工返乡自主创业是一种创举,不应停留在现有的自发形态,要从着眼于三农难题破解的高度,对农民工返乡自主创业加以总结、组织、引导,并作为社会系统工程广泛、深入地开展起来。
1。加强职业技术培训,为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的企业提供技能保障。各级政府要重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技能培训工作,把它作为解决返乡民工再就业和自主创业、推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长远工作来抓,要建立完善返乡民工就业培训制度,使农民就业技能培训真正成为转变农民增收方式,扩大就业渠道,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突破口和着力点。要实行统筹规划、结合实际、分类指导的原则,对文化素质偏低、无专业技能、缺乏经营管理知识的返乡农民工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可采取送科技下乡的技术讲座活动,实行技术能手“传、帮、带”等方式,向他们传授适用技术,利用 “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培训计划”、“阳光工程”等国家培训项目,开展免费职业技能培训,着力提高他们就业自主创业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增强自主创业的能力。
2。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各种有利于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一是为返乡自主创业提供融资优惠政策。政府可为农民工返乡自主创业提供低息或无息贷款,利息差额由国家财政予以补贴。二是为返乡自主创业提供资源使用优惠政策。可以考虑为农民工返乡自主创业提供低于市场价的土地资源和用水、用电等自主创业便利,其差价由国家财政予以补贴。三是对农民工返乡自主创业实行一定时期的税费减免。可以参照农业税减免、农业补贴、出口退税等办法来对社会弱势群体自主创业进行税收减免、提供财政扶助与补贴,在信贷方面提供必须的担保以促进其发展壮大。
3。大力发展适应返乡农民工特点的自主创业服务体系。一是积极稳妥地为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实施扶持行动。鼓励、支持有自主创业能力、自主创业愿望、自主创业条件的农民工能有自主创业的舞台。对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免费享受项目开发、开业指导、政策咨询等系列服务,对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给予相关优惠政策,可利用闲置土地、闲置厂房和荒山、荒滩等场地进行自主创业,允许通过村庄整治等方式盘活集体建设用地存量,将置换出来的集体建设用地优先用于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需要。二是给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者以法律保障。中国应出台《外出务工农民返乡自主创业促进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从法律层面上引导和规范,逐步建立“政策吸引、市场运作、政府引导和法律保障”相结合的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发展的机制。建立吸引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发展的制度有助于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持续发展。全方位探索吸引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发展的制度,深化对劳务经济战略思想的认识,变“输出劳务挣钱”为“引回人才发展”。
4。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创业环境。地方政府应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如简化农民工创业审批程序,减少工商、行政事业性收费,纠正一些地方行政管理部门对新创企业的歧视态度,为创业活动提供多种服务,包括搭建创业平台、提供创业项目等。在政策方面,政府应该制定一系列有利于返乡农民工因地制宜、创业致富的优惠政策, 并能够真正落实。譬如将返乡创业者作为招商引资对象,与外地客商享受同样的优惠政策;在户口管理上,打破农业人口落户城镇的体制性障碍,对返乡创业者实行“零门槛”准入政策,对“回流型”重点企业实行挂牌保护;为农民创业者提供优惠的土地使用权等。在信息服务方面,政府必须加大农业数据库的建设和对农民信息能力、信息意识的培养,乡(镇)政府要多方收集市场信息和市场动态,在乡镇人口集中场所设立市场信息专栏, 及时告知创业农民工各种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递农村与城市的供求信息,帮助创业者开拓市场,保证产品适销对路。
5。加大宣传工作力度,为返乡农民工就业自主创业提供舆论保障。抓好对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的宣传引导,有利于促进社会对返乡农民工的正确认识,增强社会各界对返乡农民工的理解和支持,促使返乡农民工积极自主创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确保社会稳定。为此,各级宣传部门要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宣传媒体,加大对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及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政策的宣传力度,宣传推介一批返乡农民工自力更生、自主创业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呼吁社会关注返乡农民工,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引导返乡农民工尽快由“打工者”向“自主创业者”的角色转换。同时,对农村中涌现出的返乡自主创业成功典型和有影响力的农村经纪人进行大力表彰,使他们在广播上有声,电视上有影,报纸有文,增强他们自身的社会影响力,以带动更多的返乡农民工积极自主创业。此外,各类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也要结合自身沟通广泛、号召力强的特点,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搞好宣传引导,通过组织召开座谈会、联谊会、社会调查、印发乡情宣传资料等形式,宣传本地区发展优势和优惠政策,营造“输出劳动力,带回生产力;输出打工者,引回自主创业者”的社会新观念,为广大返乡农民工再就业、自主创业提供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参考文献:
[1]肖海英。金融危机下农民工返乡的机遇[EB/OL]。三农,2009—07。
[2]农民工回乡自主创业问题研究课题组。农民工回乡自主创业现状的调查与政策建议[N]。XX日报,2009—02—08。
[3]柯健。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学报,2009。
农民工自主创业的论文3
摘要:从“凤还巢”工程的实施及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农民工返乡创业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融资难;二是用地问题凸显;三是创业环境仍待进一步改善;四是缺少管理人才;五是政府缺乏对创业的有效组织和指导。提出了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对策:一是创新融资模式;二是切实解决农民工返乡创业用地问题;三是着力打造有利于创业的环境;四是发展创业培训,提高创业者的素质和能力;五是加强政府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组织引导工作。
关键词:农民工 返乡创业 问题 对策
农民工是1978年中国大陆实行改革开放,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后大量涌入城市而形成的。20世纪90年代中期,一部分在外闯荡成功的农民,陆续带着资金、技术、管理经验以及信息,回到家乡开始进行办厂、开店等创业活动,随着劳动密集型产业区域转移步伐的加快、家乡投资环境的改善、特别是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返乡创业者正逐年增加,成为农村一个新的群体。
一、“凤还巢”工程的实施及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现状
2000年,安徽省启动“凤还巢”工程,引导“打工潮”向“创业潮”发展,建立起一套吸引和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长效工作机制。2007年,安徽省建立了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专项补助资金,实施“创业扶持工程”,通过政策、场地、培训、服务和维权等五大扶持措施,助推农民工返乡创业潮。安徽省劳动部门的统计数字显示,目前安徽省外出劳动力突破1 000万人,而返乡创业农民工已达70余万人,占农民工总数的7%,吸纳220多万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大大拓宽了农村就业增收的渠道,成为安徽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
阜南县在积极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在深入实施“凤还巢”工程中因势利导做到了三个“结合”:一是与招商引资结合起来,实现以商招商。鼓励阜南籍成功创业者不断向外地客商推介阜南以及项目,成效显著。例如,投资1 000多万元的伟晔机械,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引进的。二是与优惠政策结合起来。县委、县政府明确表示凡是对外资开放的领域,都对返乡创办的企业开放;凡是外商能享受的优惠政策,返乡创业人员都能享受;对返乡创业人员,在政治上给地位、事业上给荣誉、经济上给实惠。三是与项目结合起来。有关部门千方百计帮助他们确定方向,找准路子,在选厂址、建厂房、办证、批项目等方面给予支持。
阜南县是劳务输出大县,共有40多万名外出农民工,近几年返乡创业者正成倍递增,他们创办的企业已经由2004年的50多家,增加到2006年的230多家。2008年,这一数字则达到500多家,总投资近3亿元,吸纳了3 000多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全年完成产值近6亿元。返乡创业的类型主要有:经商回归型,即外出经营销售人员在积累一定的资本和市场拓展经验后回乡创办企业;有的是打工转为创业型,他们在打工中往往经历从工人到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艰苦磨练,有着坚强的意志和不怕艰难困苦的精神,这正是创业所需要的;有的是创业拓展型,他们已在城市创办了企业,再到家乡办分厂、加工基地,或迁回家乡办厂;有的是被外资企业派往家乡所在地,做分厂负责人,由帮助外商管理企业变为在家乡独立办厂;有的是群体返乡创业,逐步形成产业集群。如王堰镇农民马士永带领在温州梅头镇从事洁具生产的几十名同乡和周边市县的朋友,纷纷来到县工业园区投资办厂20余家,形成了洁具生产产业集群。
二、农民工返乡创业存在的突出问题
尽管政府采取了一些优惠措施,创业环境大为改观,农民工返乡创业仍然面临着一些困难,需要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关注。
1。融资难。资金短缺和贷款困难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而这个问题在返乡创业农民工身上表现的更为突出。据调查,88%的人认为回乡办企业最缺的是资金。在投入办企业的资金来源总额中,自有资金占52%,向私人借款占18%,银行贷款占28%,政府资金占2%。政府和银行支持的资金总计不足1/3。长期以来,各大商业银行将信贷业务的重点投放在城市,在农村开展的只是小额信贷业务,由于整个金融系统对农村地区的还贷能力信心不足,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前景更是持怀疑态度,再加上商业银行贷款要抵押,而农民工新办企业大部分是租用场地,抵押物少,银行怕承担风险,所以银行不愿意给回乡农民提供贷款。
2。用地问题凸显。目前国家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是符合国情的,但有些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较多的土地,这就制约了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很多农民工刚返乡创业时都是租用厂房或民房,或用自家住房进行生产运营,但这对正规化作业和日常管理非常不利,当企业需要进一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时,就直接涉及到用地的问题。业主普遍反映当前用地存在严重困难,“地难批”问题制约着企业的规模扩大。在征用农民土地的问题上,存在政府部门没有处理好与被征地农民之间的关系,导致企业虽然办好了全部用地手续,但被征地农民依然来闹事的问题。农民普遍反映被征用土地价格定得偏低,被征地成本没有得到相应补偿。
3。创业环境仍待进一步改善。返乡创业者对家乡的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硬件”的改善评价较高,而对政府提供的管理和服务这些“软件”却不是很满意。虽然优惠政策制定的好,有些部门要求的也好,但实际操作却不好,很多事情比起沿海开放城市还是放不开手脚。农民工返乡创业要跑的部门多,各种证明、评估、许可、规划、设计、登记等手续繁多且都要收费,增加了创业成本。税费制度简单划一,执行起来过分僵硬,也是返乡创业者反映较多的问题。如果不能根据经营状况的好坏适时调整税额,就会使人感到税制不公平,影响经营者的纳税积极性,甚至导致企业倒闭。
4。缺少管理人才。一些返乡创业者虽然有创业精神、市场观念,能找到发展方向,但受各方面因素制约,缺乏长远眼光、管理不善、市场开拓能力差、产品缺乏竞争力等问题普遍存在。当创业处于个体或家庭作坊式经营的时候,不需要太复杂的管理经验和知识,但是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返乡创业者这种传统的家族式管理模式的弊端日益彰显。由于返乡创业者多数文化水平不高、管理水平有限,加上缺乏有力的约束机制,容易产生独裁和专断,决策的不民主和机制的不合理,难于适应市场变化,管理方面的缺陷极大地限制了外出劳动力返乡创业的可能性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5。政府缺乏对创业的有效组织和指导。返乡创业者主要是以分散的非组织化的方式进入市场的,大多是各自为战的小本经营,规模小,结构单一,这些企业在本质上非常松散脆弱,缺乏柔韧性和集体行动的协调机制。面对复杂、激烈的市场竞争,抗风险能力较差,从而降低了农民工创业的积极性和成功率。只有少数打工者在奋斗中走上管理岗位,经历了职业层次的提高,积累了一定的专业技能和管理经验,具备了返乡创业的要素。多数返乡创业者迫切需要创业相关知识的培训,需要有成功的典型给他们示范,传授经验,达到少走弯路、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对策
针对农民工返乡创业过程中所暴露出的一些问题,政府要继续完善政策,优化服务,牢牢抓住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内地转移的历史机遇,大力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实现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飞跃。
1。创新融资模式。缺乏资金或资金不足是输出劳动力回归创办企业时遇到的首要问题,地方政府应把解决资金问题作为引导和帮助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突破口,积极探索和建立适合创业型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机制,开拓多种融资渠道。一是开发性资金的合理倾斜。地方政府每年都有一定的开发资金用于开发性生产经营项目,在开发性资金的使用方面,应注意向返乡创业农民工倾斜 。二是建立返乡农民工创业的信贷担保体系。在金融服务上探索建立“企业联保”+“财政注资担保”模式。若干户企业联合起来,向信用社递交联合担保申请书,每个企业拿出一定数额的资金,这些企业出资总额作为担保基金;县财政可注入等量资金,共同作为担保基金。信用社则根据担保基金按照一定比例放大授信额度,对各家企业所需资金随用随贷,在第一时间满足需求。三是借鉴孟加拉“乡村银行”的模式,深化农村金融改革。乡村银行是一种非政府组织,是从事小额信贷的民间独立金融系统,是以扶贫为宗旨的银行。乡村银行贷款的覆盖率大,能真正有效的解决农民的资金需求,河北省易县已进行试点。四是金融机构针对实际情况,可尝试推出 “果园、土地和树林承包权抵押贷款”、“诚信客户贷款”、“巾帼创业贷款”、“青年创业培训贷款”、“公司+基地+农户贷款”和“水产业贷款”等信贷新品种。
2。切实解决农民工返乡创业用地问题。将农民工创业用地纳入城乡发展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坚决执行国家严格保护耕地和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政策,因地制宜,妥善解决农民工返乡创业用地问题。一是充分利用小城镇和乡村的存量非农建设用地。包括闲置土地、厂房,调整合并的机构、学校用地,村镇边角地等。存量集体建设用地,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可直接用于农民工创业。二是允许地方通过农村集体土地整理折抵建设用地,并从中拿出一定比例用于农民工创业,并适当减免集体非农建设用地规费。三是符合城乡规划、市(镇、村)容、安全、环保、卫生、消防等要求的前提下,返乡创业者家庭住宿租借房、临时商业用房可视为经营场所。创业者兴办符合无污染、安全、不扰邻条件的小型加工项目,经镇村同意,允许在宅基地范围内搭建简易生产用房,供电、供水等部门应给予支持。同时,要防止借农民工返乡创业之名,乱圈地搞返乡创业开发区。
3。着力打造有利于创业的环境。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关键在优化创业环境,切实维护和保障创业者的合法权益。(1)提供税收优惠政策。对新办企业,所得税要等到项目赢利、企业运转良好后方可征收,并可适当延长开征时间;对经济效益不佳的企业实行降低税率或免征;对仍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应给予补贴。(2)提供人口管理、子女教育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在城镇创业的返乡农民工,当地政府要适时地解决他们的城镇户口问题,尽可能地提供城镇居民的待遇,特别是其子女入学要免收“赞助费”,逐步将返乡创业的农民工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中,为他们创业解决后顾之优。(3)加大社会治安整治力度。对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秩序或欺诈的行为,政法部门要加大整治力度,重拳打击抢劫、绑架、勒索等严重危害人身安全以及以侵犯财产权为目的的犯罪行为,并有针对性地打击村霸乡霸,地痞流氓。(4)要规范对企业的收费行为。严禁乱收费、乱摊派,凡挂牌营业者,由物价、财政部门制定并下发税费限额负担卡,对负担卡以外的税费,业主可以拒付。政府可借鉴河南省固始县的做法,尝试成立督察局,协助返乡农民工创办企业,接待企业投诉,处理有关部门和企业的关系。
4。发展创业培训,提高创业者的素质和能力。政府不仅要重视和支持打工农民返乡创办企业,更要重视他们知识和能力的提高,把对他们的创业培训纳入到政府的议事日程,重点要抓好两个方面工作:一是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的设计。培训的内容要根据当地的区域特点,依托本地资源优势,认真分析周边地区农村经济发展与市场需求状况,结合农民工外出务工所从事的行业和积累的专业技术、经验,确定相适宜、好发展的创业培训专业。培训方式要灵活多样,注意理论学习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理论指导与市场调查相结合。可聘请具有创业实践经验的成功者来讲学,以引导和帮助学员掌握创办企业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知识并学会合理运用。二是构建完善的创业培训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农广校的载体作用,以农广校为中心,构建农民创业培训体系,应包括培训中心、农业科技研究推广中心、指导咨询服务中心、实训基地。这个体系围绕农民工创业提供服务,分别完成不同的职能 :培训中心负责创业心理品质的培训和创业基础知识的培训;农业科技研究推广中心负责与农业科研院所合作研发,进行农业科技推广,同时为技术培训中心提供技术支持和师资力量;指导咨询服务中心负责对返乡创业的农民工提供创业指导,并提供市场信息服务和技术咨询服务;实训基地可作为新科技实验基地、技术培训的实践场所、试办创业的基地。
5。加强政府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组织引导工作。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学到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是当前农村急需的资源。但农民工对项目开发、资金运作不熟悉,对家乡的资源状况和环境条件也较陌生,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这些资源就会逐渐浪费掉。政府要帮助他们选准发展的方向,跟踪服务,做好组织引导工作。一是强化资金投向的引导,使打工积累的资金变成创业的原始资本,进而引导打工者的资金投入扩大再生产,使其资金投向由“消费型”转向“扩大再生产型”。二是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引导返乡人员从事特色种植、畜禽和水产养殖及农副产品深加工。三是积极引导返乡创业人员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支持有条件的私营企业组建企业集团,集中资金、人力、物力重点发展规模经营。积极引导个体私营者增加科技投入、开发名特优产品,向集约型方向转变,向“产业型、科技型、外向型”方向发展。针对个体私营企业布局不合理的问题,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的模式,引导个体私营企业由“天女散花”型分散布局向集中规模型发展,形成生产在一家一户,规模在千家万户的个体私营企业群体。
参考文献:
[1]何聪。安徽:返乡创业潮正起[N]。XX日报,2008—04—27(7)。
[2]沈艳,余英国。阜南:农民工回乡创业显成效“凤还巢”激发创业潮[EB/OL]。人民网:“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 人民网看淮河两岸” 专题。
[3]刘光明,宋洪远。外出劳动力回乡创业:特征、动因及其影响――对安徽、四川两省四县71位回乡创业者的案例分析[J]。中国农村 经济,2002,(3):67。
[4]邓卫初。实施引凤还巢工程推进县域经济发展[J]。经济与科技,2006,(5)。
[5]李岭梅,赵鹏程。以农广校为基地构建创业培训新模式[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5,(6)。
【农民工自主创业的论文】相关文章:
农民工自主创业论文09-17
自主创业论文12-09
自主创业论文09-18
大学自主创业的论文09-17
自主创业论文模板09-19
就业与自主创业的论文09-24
毕业后自主创业论文09-27
自主创业论文范文09-18
网上自主创业论文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