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依法从事某种有报酬或劳动收入的社会活动。本文为大家整理了就业情况调查报告,仅供参考!
篇一: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就业观是人们对与就业有关的重要问题的基本看法和根本观点。科学就业观是指求职者以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关系为前提,在客观评价自我,理性认识就业环境的基础上,指导求职者职业发展,并最终实现自身需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就业观念,树立科学的就业观是大学生成功就业的重要因素。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通过在大学校园里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积累,已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就业观念。及时掌握和了解大学生的就业观状况,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就业观教育,帮助他们解决大学毕业时诸多就业问题,非常重要。
本报告主要通过对改革开放30年来大学生就业方式和就业观念方面文献的分析和解读,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嬗变,以及调查现代大学生对目前就业状况的看法。
一.改革开放30年以来大学生就业方式的善变
1.从择业方式来看,呈现从“统包统分”到“自主择业”,并开始出现“自主创业”的嬗变特点
我国大学生就业经历了一个由国家“统包统分”到“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嬗变过程。1950年代初到1980年代末,大学生择业实行的基本上是国家“统包统分”的模式,对于大学生来说,毕业分配无须自己多操心。这种体制使大学生对自身的价值实现充满自信,如做一名受人尊敬的工程师、科学家、作家、记者或干部等。九成以上的大学生愿意选择大城市全民所有制单位,因为这是“铁饭碗”,没有“风险”。
1980年代末,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动和社会利益群体的重新分化,大学生那种安稳守成的择业观正在被挑战的、自我创新的风险择业观所取代。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人们开始在市场大潮中追求自我价值,社会观念逐渐商品化和个体化,大学生择业开始结合自身的专业、能力和兴趣,原有的“统包统分”观念逐渐淡化。调查表明70%以上的大学生愿意选择“收入高,但有失业危险的工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发育、完善,到了1990年代,大学生自主选择职业的意识已逐步成为一种普遍认同的价值取向。
进入21世纪,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明显加大,部分学生的就业观念出现了新的变化:(1)由一次就业转变为多次就业,自主择业转变为自主创业。调查显示,大学生选择“先就业再择业”的比例为63.15%,选择“继承父业”的比例几乎为0%,选择“自主创业”的比例为26.32%。(2)关于“自主创业”,认为“可以尝试”的比例达到了58.1%,认为“可行”的占28.2%。(3)大学生创业观念得到加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21世纪出现的就业高峰导致大学生择业越来越困难,许多大学生更倾向于通过创业来解决工作问题,这种转变与其说是一种就业观的转变,还不如说是被“逼上梁山”后的无奈之举。当然,社会环境的转变和个体的这种行动趋向极大相关,这种“权宜之计”逐渐使社会大环境提高了对创业的认同度,促进了创业的升温。
二.改革开放30年以来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嬗变
1. 从职业的选择来看,呈现从首选全民所有制单位向首选“三资企业”到理性看待单位性质的嬗变特点
1980年代,大学生首选的行业是全民所有制企业和集体企业,这主要基于对职业声望和社会地位的考虑。因为这种单位没有风险,是大家都认可的“金饭碗”和“铁饭碗”。这时中国虽然已经启动市场化改革,但是各种体制和1980年代以前的计划体制几乎一样,平均主义现象仍然比较严重,于是大家纷纷迫求稳定的职业,而不是有挑战性的职业。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定,私营经济和外资企业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三资企业”开始成为一些大学生毕业后的首选工作单位。
1980年代,大学生就业首先看重的是职业的社会地位和专业对口,对薪资没有过多的考虑。1990年代初以来,多数大学生择业的首选标准是经济待遇,薪资期望最高达到六七千,一般也在四五千左右。但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加,大学生对薪资期望也发生了一些改变。21世纪初,大学生择业的薪资期望一般集中在1000一20xx元/月,就业心态趋向理性化。调查显示,毕业生对自己的预期工资水平比较符合市场的实际水平,94.65%的大学毕业生所要求的月薪酬标准在3000元以下,与温州苍南的社会平均工资水平20xx元/月基本一致。这说明,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已趋向理性化,对于能发挥自己才能、适合自己个性、有发展前景的就业岗位,基本上都能接受,并且很多学生开始接受“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反映出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比较健康。对于月收人达不到期望值的岗位,为了能锻炼自己,积累工作经验,部分学生愿意把月薪酬期望值降低到1000元以下。面对日趋激烈的`就业市场,大学生的就业心态日渐趋向成熟。
2. 从地域选择的去向来看,呈现从“服从祖国需要”到“首选东南沿海”再到选择更趋理性的嬗变特点
20世纪五六十代,大学生择业观的典型表现为:“我是一块砖,东西南北任党搬”、“一颗红心、两种准备”。
20世纪70年代一80年代初,大学生就业时充满了“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理想主义激情。1990年代,大学生就业时首选地域一般都是东南沿海发达城市。1997年上海市4.5万名大学毕业生,其中有2.1万名学生在上海就业,有2500名学生在江苏就业,有1700多名学生在山东就业,有1600多名学生在广东就业,有近700名学生在福建就业,有近1000名学生在北京就业,在这些地区就业的学生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66.67%。对杭州大学生的调查也显示,关于“您期望选择的工作地域”,“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环渤海地区”分别以91%、87.6%及62.7%居于前三位。因为在此时,东南沿海城市经济发展因为有了更多的政策支持,经济的竞争力和活力不断加强,与此相随的就业机会和职业收入也水涨船高。另外,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人才自由流动的空间开始增加,于是,大学生就业“孔雀东南飞”的现象在改革开放10年后达到了高峰。
但是进人20世纪90年代末21世纪初,大学生择业的首选区域不再集中于东南沿海,开始呈现出多元性的特点。调查显示,在就业地域的选择上,78.95%的大学生希望在沿海开放地区工作,10.53%的大学生希望在中西部地区大中城市工作。这说明,虽然沿海发达地区生活、工作各方面条件都比较优越,但随着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中西部也逐渐成为大学生就业的理想地区。一些大学生偏向于去中小城市工作,机会多,生活成本低,且压力也不大,大学生就业呈现出更加理性化的趋势。随着这一趋势的增强,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到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和基层就业。
三.大学生就业方式和就业观念的基本情况
1.大学生对就业形势估计比较悲观。在对大学生就业形势的调查中,56% 的学生对就业形势估计悲观(主要是受目前全球遭遇金融危机、企业经营面临困难的影响),反映出大学生对未来的迷茫和缺乏信心,需要学校给予及时正确的引导,以帮助他们渡过茫然困惑的时期,顺利实现由学生到社会成员的角色转变。调查还发现,对就业形势悲观的学生中有47.34% 的人认为是由个人心理压力过大引起的。而面对越来越大的压力,36.72% 的学生选择向朋友倾诉,高达56.30%的学生却选择了默默承受,这明显不利于压力的缓解和身心的健康。一方面说明大学生缺乏自我调节的能力,没有找到正确的缓释压力的方法,另一方面则说明学校的教育做得不够,心理咨询和职业指导还没有真正走进毕业生,没有发挥出应该起到的作用。
2. 大学生择业方式多种多样。调查中发现,人才中介、熟人推荐、毛遂自荐、上网、被分配、招聘会等多种找工作的方式都是毕业生选择就业的方式。结果显示,学生均把参加招聘会、人才中介、上网作为自己喜爱的找工作方式,被分配的选项无人问津。可以说明分配这种方式不再具有吸引力,坐等分配的思想已被双向选择、竞争观念所代替。从另一项关于就业方式的调查可以看出,自主择业越来越被毕业生们青睐,70.95% 的毕业生都认为应当自主择业,16.02%的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仅有13.00% 的学生选择靠学校老师推荐及父母包办这种择业方式。这说明当代大学生更加独立自主,积极开创自己的人生。同时,也需要社会、学校给予学生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指导,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学校要采取行之有效的就业指导措施和多方位的就业服务工作,帮助毕业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3.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差异显著。调查显示,大一学生对工资的期望最高,但却对就业形势的估计最为悲观,占总数的17%,绝大多数的学生有培养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意愿,但却不知从何做起,努力方向不清晰。大二学生热衷于寻求提高职业技能的途径,不仅仅通过传统的打工兼职,参加学生社团的方式,还有其他如专业实习等途径提高职业技能。大三学生认为专业知识无用的比例偏高,创业意愿较强。大四学生对就业的认识和其他年级明显不同:47.24% 的学
生认为就业难并不是不可解决的,解决的关键在于调整期望值;36% 的学生认为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最为重要,但仍有超过54% 的学生认为没有具备职场的核心竞争优势;还有32.60% 的人认为毕业学校名气更具求职优势,对名校的推崇是大一学生的8 倍多。由此可见,大学生就业观念年级差异显著。
篇二: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既是关系发展改革大局、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重大经济问题,又是关系社会长治久安的重大政治问题。为此,市政协成立了由朱明华、易建军、黄少君等领导同志带队的调研组,于3月上旬至4月下旬在全市开展“我市就业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对策”的专题调研,共召开了11次座谈会,走访了30多个部门和单位,分别对6个乡镇和6个社区进行了抽样调查,收集掌握了有关就业工作的许多情况和资料,并对如何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工作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
一、我市就业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将扩大就业摆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加大统筹城乡就业工作力度,实施就业再就业工程,有效地缓解了全市就业再就业压力,保持了全市就业局势的基本稳定,实现了我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但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市就业工作面临农民工大批返乡、部分企业关停、工作岗位流失、大学生就业签约率下降等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城乡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一)未就业人员总量较大。
到3月底,三大就业群体未实现就业总量增大,而且处于不确定性状态。①城市未就业人员。全市城镇从业人员48万人,下岗失业人员15万多人。②农村未转移就业的剩余劳动力。全市共有农村劳动力126.1万人,其中在本地从事农业生产的36.1万人,转移就业60多万人,每年新增需要安置的失地农民约1.5万人,到3月底尚未实现再就业的返乡农民工2.4万人。③高校毕业生未就业人员。今年我市高校毕业生3.2万人,已签订就业协议的1.2万人,就业率40%左右,比去年同期下降10个百分点。以上三大就业群体未实现就业总量约20多万人,比去年同期上升了 %,就业压力骤然增大。
(二)岗位供给不足。
随着我市“两型社会”建设和新型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以及扩大内需政策拉动,按照20xx年GDP增长12.5%测算,同时考虑职工退休腾岗等因素,预计全市可新增4万个就业岗位,特别是九华经济区将成为20xx年新的就业增长点。但是,现有工作岗位流失严重,目前全市共关停工业企业100余家,部分企业大幅度压低生产能力处于半停产状态,因企业停产半停产流失就业岗位达1.2万个。总体上讲,不多的就业岗位远远满足了目前的就业需求。
(三)就业结构矛盾突出。
一方面,劳动力素质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技能型、知识型就业人员偏少,而非技能型、知识型就业人员偏多,前者满足不了需求而后者供过于求。近年来,我市尽管加大了就业再就业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对提高劳动者素质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劳动者素质、技能两低的现状仍然普遍,他们大多数只能从事低级的体力劳动或简单的熟练工种,他们的收入不稳定、难提高。根据城市两区劳动力资源调查,具有大中专学历仅占全部调查人数的5%,其就业空间被大幅压缩。同时,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整体素质偏低,全市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77.8%,高中及以上的占22.2%,中高级工只占16.7%,无技能的占45.1%。劳动者素质技能两低导致了“有事无人做,有人无事做”的现象,即从事知识型、技能型工作的人才匮乏,而餐饮服务、商贸批发零售等传统服务行业的就业人数供过于求。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专业结构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近年来,由于部分高等院校专业学科失衡,不能与市场实现有效对接,导致文科毕业生偏多而就业签约率不高,理工科毕业生虽然总体上好于文科毕业生,但有些专业亦无人问津。如湖南科技大学09年毕业生7800多人,总的签约率还不到30%,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0多个百分点,有些专业如体育、法学、教育学、生物工程、艺术等没有1人签约。但是有的专业签约率很高,如能源、土木专业的签约率达到了90%以上。
(四)就业工作缺乏统筹协调。
就业工作涉及面广,不仅要求劳动保障部门实施有效的劳动就业行政管理和服务,而且需要联系协调县(市)区和各相关部门,如人事、教育、农办、财政、税务、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从我市实际情况看,县(市)区和相关部门在开展就业工作的过程中,基本上各自履行职责,缺少必要的联系协调。特别是在就业资源共享(培训、资金、设施、信息等)、就业工作统筹、就业政策落实等方面不能协调行动,难以更加有效地提供就业服务。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就业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关键、最敏感的问题,关注民生必须以关注就业为重,若不能建立和完善快速反应的就业工作领导协调机制,对今后应对危机、加快发展势必带来不利影响。
(五)就业保障滞后。
一是就业资金缺口较大。由于我市是老工业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多,20xx年落实各项就业扶持政策需资金2.5亿元。近年来,中央和省虽然加大了对地方就业补助资金的投入力度,预计今年能争取中央和省就业补助资金1.5亿元,但我市资金缺口仍然较大。二是就业工作基层平台建设经费投入不足,工作手段落后。目前,全市乡镇(街道)劳动保障站大多只有一间办公室,1~2名工作人员,且工作设施简陋,工作经费没有形成制度性保障,工作开展难度大。村级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刚刚起步,人员素质、设施设备经费投入与实际工作差距很大。三是社会保障工作有待加强。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需要进一步扩大,劳动用工、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等项工作还需要不断规范和完善。
(六)服务业总体规模偏小。
我市服务业总体规模偏小,且增速缓慢,严重影响了扩大就业的能力。就总量而言,去年我市服务业完成增加值230亿元,总量占全市GDP的35.2%,低于全省5个百分点,低于长沙15个百分点。而目前世界发达地区服务业总量占比70%以上,我国上海、广州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服务业总量占比也达到50%以上,我市还未达到英克斯现代化标准45%以上的要求;就增速而言,全市服务业增长速度明显滞后于当期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自20xx年以来,服务业增长速度分别比GDP增长速度低2.1、2.2、0.8、0.1个百分点,服务业五年平均增长速度比地区生产总值低了1.39个百分点。同时,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其占比由20xx年的40.2%,下降到20xx年的35.2%,三年间下降了5个百分点。由于服务业总体规模偏小,制约了我市就业规模的扩大。
(七)项目建设对就业带动作用不够。
项目作为投资的载体,既可以直接提供就业岗位,又可以间接带动就业。从我市实际情况来看,项目支撑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就业带动作用的发挥。一是项目储备开发体制不健全。尽管市直有关部门和各县市区都建有项目库,包括“十一五”项目库和行业项目库,但项目储备体系不完备,市里还没有建立专门机构对全市项目前期工作进行统筹协调统一管理,项目前期工作经费偏少,致使项目建设,尤其是重大项目建设没有达到竣工一批,开工建设一批,推进前期工作一批,策划储备一批的要求。二是三产业开发储备项目质量不高,产业投入不足。今年,市三产办按照“策划开发一批、上报争取一批、重点建设一批、战略引进一批”的工作思路,提出了抓好“四个十工程”的工作措施,但从收集储备的项目情况来看,项目质量不高,信息服务、科技服务、金融服务等新兴服务业项目策划开发较少,具有带动作用的战略性服务业项目偏少,支撑发展的后劲不足。
(八)下岗失业人员思想观念陈旧。
不少失业人员对工资待遇、上班远近、就业工种等比较挑剔,择业岗位要求较高;在未就业的人群中,特别是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观念陈旧,依恋“铁饭碗”,缺乏自主创业的积极性,存在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就业观念。在城市化重点推进区域的个别镇街,一些农村失业人员小富即安,不思谋求就业门路,而是靠征地补偿款和房屋出租等收入生活。同时,由于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一些基层单位、企业和群众对政府促进就业的优惠政策了解掌握不多,从而导致就业观念不能适应新的形势要求。
二、深刻认识我市经济和就业形势,积极应对就业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一)要客观认识就业工作面临的不利因素。
20xx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极为困难的一年。一是保增长的压力大。全市企业融资难度增加,大部分工业企业流动资金紧张,利润空间缩小,税收增长受到冲击,继续保持经济高速增长面临许多困难。二是产业发展存在一定风险。我市工业以重化工业为主,特别是资源型产业比重较大,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是后续的、持久的,相关产业的发展存在一定风险。三是就业压力不断增大。从全国情况看,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今年需要安排就业2400万人,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由于国外需求萎缩,“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出口加工型企业倒闭、停产、半停产增多,裁员、减招工现象普遍,吸纳就业能力下降,造成失业人员激增,并直接传导到内陆省份,我市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今年全市虽然可新增4万个就业岗位,但全年需要安排就业的城乡劳动力约20万人,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二)要看到做好当前就业工作的有利条件。
在严峻挑战面前,我们既要把困难估计的更充分一些,又要看到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善于从危机中把握机遇,争取主动。
从主观条件看,各级各部门和全市人民群众积极应对,共克时艰,心理上和工作手段上具备了较强的承受能力。如岳塘区发挥地缘优势,广辟就业渠道,从去年下半年起共举办各类招聘会33场,有效地缓解了就业压力。湘乡市由于政府引导有力,民众吃苦耐劳,政策有效拉动,以建筑、送变电、皮革和返乡创业为主体的就业格局基本稳定。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人事局、市教育局等部门和湘潭县、雨湖区、韶山市都采取了稳定就业的政策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引导下,企业也积极行动起来,共同维护就业稳定。湘钢、湘机、江麓、江滨等处于城区的大企业想尽千方百计不停产、不减员、不降薪。一些民营企业如步步高、心连心、伟宏食品、平安电器等,还抓住时机引进人才,员工不减反增,薪资不降反升。从一定程度上给人们带来了新的希望。
从客观条件看,由于市委、市政府将“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作为今年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全市经济形势好于预期,为扩大就业提供了现实基础。一季度我市呈现出生产较为平稳、投资增长较快、消费保持旺盛、资金渠道畅通、经济效益转稳等五大看点。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3.7%,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9.7%,四大战略性产业实现增加值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65.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达到24.9%;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9%,金融业和旅游业成为新的消费增长亮点。这些主要经济指标增长均好于今年全省平均水平,对做好当前及今后全市就业工作是十分有利的。
从发展机遇来看,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困难客观存在,但机遇也同样显现。一是发展先进装备制造及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业的机遇。一季度我市先进装备制造及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工业增加值的`增速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0.5个百分点。金融危机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创造了机会,着力推动科技创新,积极开发水电、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大势所趋。我市电机集团风机整体技术走在国内风电市场最前端,市场占有率约为1.02%,表明我市先进装备制造及清洁装备制造业市场潜力巨大。二是对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机遇。金融危机来临之时,也是产业重新洗牌之时。我市应借此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产业园区的孵化器功能以及市场约束力增强的“倒逼”机制,对传统产业进行高端化、“两型”化、高新化提质改造,培育壮大先进装备制造及清洁能源装备制造、精品钢材及深加工、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等战略产业,促进工业集约发展。三是民间资本参与投资的机遇。一季度我市非国有经济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54.2%,仅3月份当月新增的5个民营投资项目计划投资就达5.38亿元。我市要利用这一良好势头鼓励支持民间资本广泛参与基础设施、民生工程和生态环境建设。四是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推行扩大内需和产业振兴计划的机遇。针对国家扩大内需6大类、17项政策,继续策划开发一批相关项目;针对国家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抓紧对我市与之相关的钢铁、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6大产业的发展研究,通过规划来策划开发一批重大项目。
三、高度重视,协调一致,实现我市就业工作新突破
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是政府工作的两大重要目标,而就业是民生之本。没有充分的就业就难有稳定的收入,没有稳定的收入,改善民生终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认真研究就业形势发生的新变化,准确把握就业工作的新特点,坚定信心,迎难而进,有效破解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加大协调力度,落实部门职责。
一是要加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的工作力度。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就业工作的有关精神,通报全市就业工作开展情况,研究解决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及文件,听取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能开展工作的情况汇报,并对全市就业扶持政策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要建立健全部门之间的联系协调机制,督促各级各部门协调配合,突出重点,找准难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和特色,开展多领域、多形式的专项推进。
二是要加强对职业中介机构的管理和劳动力市场监管,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各项合法权益,着力构建和谐稳定的就业关系。要继续深入开展对用人单位服务指导工作,积极做好就业政策咨询、劳动力供求、劳资纠纷协调、劳动监察等服务工作。要积极拓宽劳动者就业服务渠道,建立健全用工信息采集、发布制度,创新用工信息发布形式,提高劳动者对用工信息的知晓度。
(二)加强宣传引导,转变就业观念。
在做好政府服务的同时,应该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强职业道德、择业技巧、组织纪律、岗位要求等方面的宣传教育,引导劳动者正确认识自我,积极面对现实,摒弃只有端“铁饭碗”才算是就业的传统观念,树立从事非全日制工、钟点工、临时工、季节工等灵活形式工作也是就业的观念,树立竞争就业、职业平等、劳动光荣的观念。同时要积极宣传促进就业的政策,扩大优惠政策的公众知晓度。要利用网络平台、社区宣传栏、就业专场招聘会等有效形式和手段,把优惠政策送到用工单位和就业人员手中,确保各项就业政策落实到位,有效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
(三)加快企业发展,扩大就业空间。
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企业发展。要正确处理企业发展同扩大就业的关系,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的同时,不断提高企业发展对就业的吸纳能力,走出一条企业较快发展与就业稳步增长,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发展道路。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在培育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支柱作用强的重点产业的同时,注重发展就业增长弹性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要加快发展非公有制企业,打破市场垄断,简化审批手续,放宽投资领域,拓宽融资渠道,扩大招商引资,吸引更多投资者投资兴业,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为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开辟更加广阔的渠道。要积极发展中小企业,加大扶持力度,进一步发挥中小企业、就业型企业在加快经济发展、改善群众生活,解决劳动就业中的重要作用。要以项目建设带动就业,在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中,注重建立项目与就业互动机制。
(四)壮大现代服务业,充分吸纳就业。
发达的服务业是扩大社会就业、吸纳劳动力的重要渠道和强大“推进器”。要实施有效的产业政策,明确服务业发展目标,大力优化和调整服务业行业结构,提高服务业的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多渠道增加服务业投入,引导资金对服务业薄弱环节、关键领域和新兴行业的投入。要紧紧依托地缘优势,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城市功能的重要内容,加快发展商贸、物流、金融、商务、信息咨询、科技服务和生态休闲旅游等现代服务业,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和文化产业,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变劳动力素质结构,提高人力资本,使现代服务业成为湘潭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就业增长点。
(五)制定落实政策,破解就业“瓶颈”。
制定落实政策,是促进社会公正、保持社会稳定、扶持就业创业的重要途径。重点是通过制定和落实政策破解以下“瓶颈”:一是要破解资金“瓶颈”。加大再就业资金的倾斜力度,确保对下岗失业人员扶持政策的全面到位。继续落实税费减免优惠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招用更多的下岗失业人员,鼓励更多的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认真落实社会保险、公益性岗位、再就业培训和职业介绍四项补贴政策,将符合条件的下岗失业人员组织起来,将政策直接落实到他们身上。继续实施再就业救助,把“4050”等救助对象作为再就业工作的重点,给他们送就业政策、送职业指导、送培训信息、送就业岗位、送生活保障,确保再就业救助工作经常化和制度化。扩大小额担保贷款和中小企业担保贷款的资金规模和工作力度,切实解决自主创业和中小企业发展中的资金问题。二是破解人才“瓶颈”。应当改变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的现状,抓住目前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特殊时机,着眼于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建设,制定和落实鼓励吸引大学生特别是高科技人才来潭就业创业的政策,切实调整优化我市人才结构,为湘潭的科学发展夯实人才基础。三是要破解服务“瓶颈”。要从加快机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服务型政府的角度出发,本着当减则减,应加则加的原则,整合全市机关事业编制,尽快充实涉及就业等民生问题的各类就业服务平台,扩充工作力量,增加经费投入,改善工作条件,健全管理制度,规范服务流程,切实促进就业再就业和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
(六)加强政府指导,鼓励全民创业。
创业是就业之源。创业是劳动者通过自主创办企业、生产服务项目或从事个体经营,实现就业的重要形式。劳动者通过创业,在实现自身就业的同时,吸纳带动更多劳动者就业,发挥就业倍增效应,对促进社会就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要加快完善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鼓励更多的城乡劳动者实现创业,力争经过3年左右的努力,基本形成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体系和工作格局,不断提高以创业带动就业的人数占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的比重。一是要重点指导和帮助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和返乡农民工创业,大力扶持农民进城创业,积极促进队伍复员转业人员、留学回国人员等创业。二是要加强宣传教育。要通过宣传教育增强城乡居民的自主创业意识,激发全社会的创业热情,发挥社会各方面支持和推动创业的积极作用,营造全民创业的良好氛围。新闻媒体要加强舆论引导,大力宣传创业政策、创业精神和创业典型,建设“尊重创业、崇尚创业”的创业文化,形成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社会风尚。三是要强化创业服务,营造良好环境。要通过办联系点的方式,支持创办企业,支持企业发展。各级就业服务机构要根据产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征集和开发创业项目,建立项目库,对创业者开展方案设计、风险评估、开业指导、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等“一条龙”创业服务;搭建创业信息、政策发布平台,建立创业者交流互助的有效渠道。培育发展创业指导师队伍,建立由专家、创业成功人士及政府工作人员共同组成的创业服务队伍,通过多种形式为创业者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指导和咨询服务。
(七)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竞争能力。
劳动力就业结构失衡、技术工种供求矛盾突出是当前劳动力市场的一个显著特点。强化职业培训,增强劳动者竞争就业能力,就成为扩大就业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一是大力发展职业技能培训组织。在整合利用现有各类职业教育培训资源的基础上,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公民个人等社会力量办学发展一批,对运作规范的培训机构加以扶持壮大一批,对基础薄弱、社会效益差的培训机构适度淘汰一批,逐步形成一个有序竞争、优生劣汰的社会化培训格局。二是强化对社会培训机构的管理。要普遍推行政府再就业培训补贴与再就业效果挂钩的工作机制,建立创业培训与小额贷款政策相结合的工作模式,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通过定期发布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主动提供咨询服务等方式,指导各类培训机构按照市场需要设置培训专业,增强培训的针对性与适用性,力求技能培训与就业有机衔接。三是抓好公益性培训机构的建设。改善教学环境,强化师资力量,提高教学水平。采取用人单位与培训机构联合办班、培训机构为用人单位开展“订单式”培训以及政府根据培训的合格率和就业率购买培训成果等方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培训后的就业率。要将创业培训的对象扩展到高等院校和农村,不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要抓好对城镇新成长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对文化程度较高、年纪较轻的下岗失业人员重点进行创业培训,鼓励他们自主创业;对年龄偏大、技能偏低的人员重点进行家政服务培训,面向社区寻找岗位;对文化偏低、技能单一的下岗失业人员重点进行与劳动密集型岗位相近、紧缺的技能培训。四是要切实改进和加强创业培训。实行培训经费补助与培训成效挂钩,建立创业培训机构和师资资质认证制度,从完善培训模式、提高师资水平、改善实训条件、规范培训标准等方面入手,不断提高创业培训质量。
(八)加大财政投入,促进就业增长。
在受金融危机冲击的特殊时期,要积极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兼顾短期目标与长远发展,通过全面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全力以赴保增长、安民生、促就业。一是要加大对重点项目、新型工业化建设和企业的投入,确保全市经济增长。要在积极争取中央和省支持的同时,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投入力度;要高度重视和帮助企业应对危机,落实各项政策,减轻企业负担,确保稳定和增加就业。二是要加大就业资金投入。突出重点,合理配置,强化政府引导作用,切实解决小额担保贷款难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充实就业服务人员,保证就业工作经费,确保就业服务工作取得实效。三是要加大对公益性岗位的投入。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每年投入3000左右的公益性岗位,对城市环卫、绿化、交通等方面实行密集型、全天候管理,努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就业情况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就业情况调查报告06-18
就业情况调查报告06-18
就业情况调查报告06-18
就业情况调查报告06-18
就业情况调查报告07-30
就业情况调查报告06-18
就业情况调查报告06-18
就业情况调查报告12-20
青年就业情况调查报告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