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恒:在行走中寻找梦想

时间:2024-08-23 17:05:36 自主创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张恒:在行走中寻找梦想

    从创业失败,到成为户外用品行业的老大。
    很难把张恒和“户外”两个字结合起来。他戴着眼镜,一身学生打扮,标准的IT公司研发人员的模样。偏偏就是这个“文弱书生”,白手起家,把他的“三夫户外”做成了行业领头羊。

    退学,独自闯天下

    1987年,张恒考到了军校。考军校的原因有二:一方面军校管衣食住行,对生活比较困难的农村孩子来说,这点很重要;另一方面,张恒那时挺向往部队生活的,希望能有军营锻炼的经历。

    然而,1990年5月,大三很快就要结束时,张恒却毅然决定:从军校退学。“最主要的原因,是刚进军校时才17岁。”张恒解释说。而进校后不断地阅读学习,让懵懂少年开始考虑起将来。张恒至今记得,当时曾在杂志上读过一篇文章,写一个生活平庸的人,30岁时突然醒悟,树立了很多梦想,周游世界、写书、演电影等等,然后一个一个去实现。“这文章对我有一定的启发”。

    张恒的梦想是什么?创业!

    离开军校的那段经历,张恒现在回想起来,笑言“凄惨”。退学回到农村,他开始尝试做一些种植养殖的活儿。忙活半天,发现不行,他在这行里根本找不到机会,“那时候总觉得自己能做什么大事似的”,既然农村没有机会,就自己出去“闯天下”吧!

    张恒选择南下。温州、厦门、泉州等等,南方商品经济发达城市,他都一路走过,同时也在一路寻找机会。张恒随身携带着自己写的厚厚一摞《企业经营管理办法》,见到酒楼,就毛遂自荐,让经理看他的《管理办法》,介绍如果我来管理酒楼就怎样怎样。“其实那时我根本没有任何真正的管理经验,幼稚、空有一腔热情。”张恒笑道。

    自然没人理他。闯天下的生活,其实相当于流浪。出门时揣的很少的一点儿钱早就没了,为了生计,张恒踩过缝纫机,在酒店给鸡褪过毛。满腔热忱的创业青年,一出门便碰上了社会的冷面孔。但张恒却已经淡然,“那是我第一次跨入社会,其实社会就是这样的”。

    生活在张恒面前呈现了最真实的面目,让他发现了现实与理想的巨大差距。碰壁,不是现实不对,而是自己的想法太幼稚。

    返校,学习与行走

    流浪的张恒开始考虑下一步怎么做。他打电话回家,母亲说:“如果你经历够了,就回来吧。回来继续读书,也是一个出路。”

    1991年3月,张恒重返中学校园。几个月后,他考上了北大。这听起来像个传奇。张恒回去复读的那个高中,还是个职业高中性质的学校,此事在当地颇为轰动。“我的学习成绩不是特好的那种,但我的学习方法比较好吧。而且没有出路了,只有努力把书读好了”。

    北大并非张恒当时的主要目标。他的第一志愿是上海交大的外贸专业,“还是想着要学学英语,做做生意。”在提前报的志愿中,他填了北大的城市与环境系,“因为在之前的行走中,培养了对旅行的兴趣。包括在军校,培养了天不怕地不怕的刚硬性格,寒暑假都喜欢到处走一走”。城环系的前身是地理系,张恒想着实习啊什么的,应该有很多到处走走的机会。

    高考一放榜,张恒被提前录取了。命运注定他与行走有不解之缘。

    很难说北大给了张恒什么具体的影响。他更愿意把北大看成是自己思想逐步成熟的阶段。自由,具有浓郁人文气息的燕园,让学理工的张恒仿佛置身浩瀚的知识海洋。

    每个假期依旧奉献给行走。

    张恒喜欢一个人出去到处走。海南,西藏,云南……“那是一种纯粹的自助旅行,拿很少的钱,找最便宜的住所,乘很廉价的交通工具”。学生生活本就清贫,有时出行,张恒身上一共才100多元钱,他就选择边打工边旅行,大大小小的机会,都会尝试。1994年到云南大理时,身上一分钱都没了,他就在酒吧打了一个月的工。

    张恒真正地爱上了旅行。

    创业,失败买教训

    城环系的同学毕业时大多去了国外,少部分进了大机关,个个前程似锦。张恒压根儿没想过留学,对当公务员也没有兴趣,他进城环系,只因为喜欢行走。

    1996年毕业前,同班一个计算机特好的同学,给张恒介绍多媒体软件的发展前景。多媒体展示系统在当时还是新鲜事物,张恒并没有太多了解,但听着觉得不错,他的创业梦想又开始蠢蠢欲动。于是马上去开始筹钱,找人。在军校的好朋友闻讯来了。热情涌动,资金也到手了。

    IT公司开张了。这是张恒第一次创业。

    公司运营得很不好。“客观原因可以有很多,但最主要的还是我的能力不够。”张恒检讨说,“那是我第一次真正管理公司。事实上,那时的能力并不足以运作一个公司。”同时,张恒做了公司后才发现,他对计算机领域并不感兴趣。

    尝试,失败。1997年5月,张恒把公司转给同学,离开了。创业,留给他的,是20万元的债务。“那是第一次真正失败,出校门才一年,就负债20万元,压力太大了”。

    郁闷中的张恒,选择了再次“流浪”。四川,云南,西藏,青海,一路地走下去。他想脱离原来的生活、那些失败,还要在他热爱的行走中,好好地思考,下一步要做什么。

    旅行让张恒接触了很多老外。“他们很随意,背着大背包,找到个酒吧,把背包一搁,要瓶啤酒两个小菜,然后就开始写旅行日记。见天色已晚,便找个便宜的小旅馆歇脚。他们把旅行当作一种生活方式,非常享受这个过程。”

    和行走中的老外一起喝酒,一起旅行,张恒突然得到启发:为什么那么多老外喜欢旅行?国外经济发达,人们喜欢自我感受自我体验的东西。张恒想,如果国内的经济发展了,这个领域一定会有发展。灵光一闪,张恒欣喜若狂。

    想法一坚定,他开始收拾行李回北京了。

    三夫,梦想的开始与发展

    回北京,第一件事情是做市场调查,看年轻人对户外运动和自助旅行的感兴趣程度。调查结果不错,很多年轻人表示,如果价格不是太贵,愿意配备一套背包睡袋,出去野营。

    负债的张恒咬咬牙,又借了3万元去开他的户外店。1997年,北京的户外店很少,而且多是初级的地下状态。张恒选择了北大小东门外的一条小街。那是个非常棒的地方,万圣书园,雕刻时光,闲情偶寄……小酒吧、书店都在这条著名的胡同里,空气里飘满了文青和愤青自由散漫的气息。三夫就开在胡同口的30平方米的平房里。

    “一开始叫山夫,后来觉得这个中文名太直白,没韵味。”张恒这时想到那个失败的IT公司、他的军队校友、北大同学、初次创业遭遇失败、三个好朋友最后分道扬镳,比较伤感。带着一种纪念意义,张恒最后把公司的名字定为“三夫”。

    三夫一开始只有张恒一个人。他自己找货源,拉货。当时北京做户外用品的商家很少,质量也比较差,张恒刚入行,对产品又不熟悉,有时好不容易卖出去一些货,客人回来又投诉质量问题。刚开始的几年,张恒最多的工作就是不停地寻找货品。

    从1997年年底到2000年,三夫的发展都不大。在整个户外行业里,三夫依旧只是一家小小的门面店而已。而张恒为了扩大销售额,经常还在周末骑着三轮车,拉着货,在高校里摆个地摊,拉条“户外用品大促销”的横幅,吆喝叫卖。“那时候真是非常有热情,只要有人一进店,就对他喋喋不休地介绍户外运动,介绍背包、登山鞋的好处。”虽然发展并不太顺利,但张恒对自己的想法毫不怀疑,所以他坚定地建立了自己的网站,考虑到了业务扩展后的各项工作,考虑了加盟连锁的可能。

    俱乐部的建立,让三夫的发展上了新台阶。1998年,三夫开始做户外俱乐部,组织活动。迅速地,三夫身边聚集了很多人,他也认识了很多朋友。1999年8月,那条小街拆迁,三夫搬到北大西门外。但大家口口相传,三夫的名声越来越大。

    2001年,户外运动迎来了蓬勃发展的大好时机。“1997、1998年,更多的是媒体在关注,你可以从报纸杂志上看到‘户外’、‘攀岩’之类的词汇,产业跟在时尚文化的后面。随着宣传的增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感兴趣。到了2001年、2002年,行业开始大发展”。而这时,三夫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品牌,聚集了一个较大数目的人群,并适时把售后服务完善起来。三夫借这个发展阶段,迅速扩张。

    2001年,三夫在北京市北三环马甸开了家100平方米的店面。

    2002年,张恒把三夫开到了寸土寸金的北京国贸商圈。“因为需要发展,把规模做大。”

    2003年,马甸东店开张。年底,开始推出加盟店。

    2004年,马甸西店扩张,马甸的总营业面积达到700多平方米。宁波、郑州、乌鲁木齐、廊坊等地,开出了六七家三夫加盟店。

    2005年,张恒把目标放在了上海。这两天他正忙着和同事在上海看地方,忙装修,筹划开一家800平方米的直营店。

    “不能说三夫现在很成功,但这几年,我们发展稳步而快速。”如今在三夫正式注册的会员,有2.5万人左右,网络注册用户达五六万。

    从一个30平方米的门面店起步,到今天拥有自己品牌、俱乐部和网站的三夫户外用品开发有限公司,张恒一路走来,其中的艰辛非外人所知。但他并不认为太过艰辛。“可能与我的性格有关吧,认定的事情就去做,没有想过后果有多严重”。

    就像对上海市场一样。选择进入上海,也有人担忧,上海的户外运动市场并不明朗,这个城市的特点,是细腻的、小资的,而户外运动相对来说是比较粗犷的,三夫在上海是否能成功?张恒坚定地看好上海。“在这样大的城市里,这么多年轻人,经济文化底蕴很深,户外是年轻的、个性的、健康的,一定会有市场。先进来勤奋地耕田,收获的东西,以后再看吧”。

    张恒现在得意的是,因为三夫在北京的顺利发展,建立了良好的诚信口碑,吸引了国际最知名的品牌选择与三夫合作,这是三夫的优势之一。在张恒的计划里,他会用一年时间,进入上海,开店,稳定,而在2006年则专于发展,做大市场。“在美国有家著名的户外用品连锁店REI(休闲运动装备公司),在全美有70家分店,年销售额8亿美元。相比之下,中国的户外市场才刚刚起步,相信以后还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张恒的经历比同龄人跌宕起伏。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张恒都格外珍视每一段经历。“部队培养了我坚定的性格,北大让我的思想成熟”。大起大落,让张恒收获很多人生经验。他说:“最可怕的是过着一成不变的生活,永远没有学习和收获。”

 

【张恒:在行走中寻找梦想】相关文章:

寻找Word文档中丢失的空格11-11

工作中如何寻找快乐06-12

跳槽:在紧张工作中寻找快乐11-19

走在职场 从职业发展中寻找职场导航11-11

行走职场 男人也要“养眼”11-11

行走职场:升职或者走人11-11

用执着和信心行走11-16

走在职场 从职业发展中寻找职场导航_综合指导11-29

行走职场不妨试试曲线沟通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