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危机中,透视应届生就业三大现象
1.外企和大型国企招聘数减少
2009年沪上高校毕业生比今年增加9000人,突破15万人大关,又遇到全球金融危机,就业形势雪上加霜。
据上海外服招聘派遣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作为此前大学生就业的热门去向,这次招聘会上,不管是外资单位或大型国企的数量,还是用人单位的总数,都比之去年略有减少。
一些大学生也主动放低身段,对薪水没有太高的要求,还有人愿意“零工资”就业。“先有一份工作再说吧,只要能满足基本的生活就可以了。”西北政法学院的学生李连军说。
2.小企“逢低吸纳”储备人才
不过,现场也有不少企业利用大学生薪酬预期有所降低的机会,“逢低吸纳”优秀毕业生,准备“过冬迎春”。
特别是一些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包括it、咨询、物流等纷纷加大了招聘力度,许多公司打出旗号:“我们欢迎大学毕业生!”这些企业都收到了数千份简历,比往年增长了几十倍。
3.工科类工作比文科类受宠
从需求岗位来看,工科类需求比较多,文科类或外企办事处职员等岗位的招聘需求,较往年有较为明显的减少。
华东政法大学的一位研究生已经参加了几场招聘会,发现今年文科生的岗位特别少,她说:“做什么都行,以后再找符合专业的发展机会。”
东华大学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人说,先就业后择业,这样的求职理念正被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所接受。
【危机中,透视应届生就业三大现象】相关文章:
透视女性求职屡遭歧视现象11-09
就业危机中的招聘面试到底有多“变态”11-21
就业那道坎:透视大学生就业困局02-15
金融危机对就业的影响初显03-01
从"杀人游戏"中透视你的职场态度11-11
在危机中反思职业理想11-26
应届生文秘的就业方向12-02
金融危机未影响护理生就业11-26
危机管理中的6C理念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