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日志:一个北漂这的自述

时间:2022-12-04 04:27:38 日志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职场日志:一个北漂这的自述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经常写日志吧,日志是记录自己收获和感悟。日志写什么内容才新颖、丰富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职场日志:一个北漂这的自述,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职场日志:一个北漂这的自述

  大家从不同的地方来到北京,试图从1号线上找到一个入口,把自己嵌入这个城市,在这里安顿自己的人生。

  长安街在上,一号线在下。上面8条车道,灯火通明,横贯北京东西,是世界上最长、最宽的街道。而地下则以3分钟一班的车次,45年不变的路线,每天穿过31.04公里,把约150万人运到23站点,那相当于北京常住人口总量的1/13。

  从东单向东,一路出建国门,过永安里,至国贸CBD商区,写字楼越来越多,世人眼中的精英沿长安街沿线一路向东聚集。楼越来越高,地价、房租也一路飙升,那代表着名望、财富、位置。

  而西单以西,出复兴门,入木樨地,一路西行,由商转政:过了繁华的金融街,进入财政部和计委所在地,接着就是首都博物馆、中科院,一路下去,浓浓的府院气息。

  再往西又一番气象。文气渐弱,兵气渐浓,八宝山是有名的革命公墓,至于公主坟、万寿路一带,则是全国军事中心,军政司令部所在地了。

  一号线展开,就是这个城市的生活层级,站点本身似乎带上了某种隐喻,成了某个阶层、某种生活的入口。

  人们从不同地方来到北京,抱着不同的目的,通过不同路径,以不一样的代价,扎进1号线,投入各自的北京生活。

  28岁的李征(化名)渐渐开始对自己在京打拼的意义感到困惑。

  四惠东

  每天,李征(化名)从出租房走到四惠东坐1号线,从起点经11站到西单,再转4号线坐12站,一个半小时到达上班地。回程再一个半小时,经23站。

  当李征拎着小公文包,锁着眉头急匆匆从写字楼里走出来的时候,他的状态有点儿游离,那样子看似温吞却又烦躁,整个人充满了矛盾。

  这个地道的山东汉子今年才28岁,却已经有点儿沧桑了。父母种地,一个男孩就这么考到了北京。人虽然出来了,面临着这个大城市的一切新鲜东西,可一套价值观还留在玉米地那里。

  眼下他正跟“么么哒”较劲。他刚从体制内的公务员跳出来,在一家企业上班,负责微信平台,他指着那界面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他真的不适应,“这不是矫情吗?”他激昂地说,“话不好好说,干吗要用‘亲’‘么么哒’?‘冰淇淋’不叫冰淇淋,干吗要叫‘甜品'?”

  他皱着眉头跟记者讨论,似乎那是关乎体面的大事。“我喜欢严肃一点的东西。”他指的严肃是那种人民日报体,或者几个学者来讲课或交流,探讨一些哲学、文学、艺术类的问题。

  可他必须学习“么么哒”的用法,非常努力地造出“博雅塔,么么哒,我来了”的句子。说的时候他很嫌恶,就像每一个字都要花他钱似的。

  一旦工作本身让他没了兴趣,上班就变成了一件需要忍耐的事情。上班从一出门开始就是一段艰难的旅程。作为1号线始发站,四惠东在2000年通车,1号线东侧始发站第一次从西单东延到了东四环外,这也是1号线最近一次的扩延。一条线从此穿起了朝阳、东城、西城、海淀、石景山五个区。又因这一站靠近立交桥,客运、地铁、公交方面都是重要的交通枢纽,这里的日客流量超过20万次。

  此前很长时间,四惠东近北京郊区,多是小商品市场,档次、服务效率都不高,住在这里的也是小商贩、打工者、底层务工人员。可1号线一路向东,加上CBD东扩,四惠及四惠东有了新的价值。这个西起大北窑,东至高碑店文化园的地带,搭乘地铁至国贸缩短到了20分钟以内,它因辐射CBD商务圈、与国贸距离最近、而房租又能被普通小白领承受,很快成了的那些写字楼里白领的首选,这一带房子开始炙手可热。

  每天,大批住在通州、燕郊的小白领在这里换乘。在天桥下排队30分钟等地铁,五六趟过去仍挤不上去车是完全正常的。在哪个门口,跟哪群人一起上也大有讲究,最好能选中一个强大的人流,顺势被推上去,这个地铁口流行一句话:“选好团队比个人努力更重要。”

  李征也不例外。每天,他要拿出3个小时,上车,换乘,一路西进北上,周而复始,那感觉就像每天都比别人少活了3个小时似的,每天像圆形笼子里的仓鼠一样一直循环地跑,上班是为了下班,下班为了睡觉,睡觉为了第二天再上班。

  时至今日,他仍然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在体制内不行,现在到了体制外也不行;老家那一套不行,大城市这一套也不适应。他在两套标准里出出进进,左摇右摆,把自己的生活过得很纠结。

  当初进体制,有多少是自己的意愿,多少是为了满足老家那边对他“出人头地”的期待,他已经分不清了。2009年从烟台大学毕业,又考上人大专业硕士,对一个农村孩子来说,这是不错的成绩了。初来京时,他颇有几分踌躇满志,一心想取得一个父老乡亲所认同的位置。那渠道很清晰:拿户口,进体制,熬两三年,做上副主任、主任,攒钱买房,结婚生子,逢年过节衣锦还乡。

  刚进体制的时候,他和所有年轻人一样,以为自己可以改变或影响什么。“我想把大家的心气儿都捋顺了。”为这,他专门做了一个单位内部微信公号,每天推送员工事迹,单位故事。这是分外工作,本以为是锦上添花的事,却被老板找去谈话:“小李啊,你要在这个微信公号上制定一个规矩,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这个宣传口径要把握好。”

  李征蒙了,怎么解释领导就是听不进。

  再就是一遍一遍地开会,学焦裕禄,学到晚上10点再讨论两小时,领导带头表示:焦裕禄是我的神。

  轮到他发言时,他大着胆子说出真话:“焦裕禄死了二三十年,兰考还是一个贫困县,我觉得当干部没必要成公仆,办事儿就行,我给你服务,你用纳税来滋养我,把这个互相服务的关系搞好。不然累死也是无效的。”

  一句话惹毛了领导。那时他已经动了离开体制的念头。这只是最后一根稻草而已,更根本的原因是他看不到升职的希望,之前干得热心,以为可以提干,却没了希望,原来的下级做了他的领导。这下级之前来北京开会,叫他李总,给他倒酒,现在反过来叫他“小李”,酒也轮到他倒了。

  离开体制那天,他坐到领导办公室里,“我想走。”领导一惊,“小李啊,我们这么培养你,你作为一个党员干部,你怎么能……”“领导”,李征打断他,“我只是一个党员,我不是干部。”

  这是他的第一次叛逆。内心里更深的厌恶压倒了出人头地的想法。骨子里,他一直比同龄人更焦虑,那几乎是一种潜意识,学生阶段他已经开始找工作,同龄人都在享受校园时光,读书恋爱,而对他来说,这一切都没有意义,如果它们不能指向一件事:好工作。“好”当然是指物质方面的:稳定有保障,能支持一份殷实的生活。

  研一那年,他在两个机会之间犹豫。一个是中国移动徐州分公司的offer,另一个是去爱尔兰交流一年。他犹豫了,到手的那份工作框住了他,家里劝他,“出国也就一年,工作可是一辈子的事!”

  对父母那辈人来说,工作就是铁饭碗,找到一个必须抱牢,“出国”属于不务正业。李征很矛盾。一直以来,他都在自己的价值观和父母传统的评价体系里摇摆不定。瞧不起一张户口,又必须得到它;骨子里讨厌官僚主义,又真心想进体制。一切机会面前他都倾向于传统的价值观,但当中又透出不甘。

  他犹豫了很久,最终抛下手边这份工作去了爱尔兰。爱尔兰很美,人也悠闲,在湖边散步,不时有鸽子飞起来。他却不安起来:太轻松了,将来怎么办?回国怎么办?工作怎么办?

  一旦学业、工作、结婚、生子这四件事儿里,有哪一环衔接不上,他马上陷入焦灼。好像这一步接不上,就永远接不上了。

  他发现,那些固有的东西,正根深蒂固的留在自己脑子里,逃也不是,顺从也不是。一年里,他的口语没进步,见闻没增加,吃也克制,玩儿也小心,按部就班地在爱尔兰过了一年中国生活。

  他感到自己正陷入尴尬:一回老家,邻居围上来,“李征,你都三十了,还没结婚……”“我才28”他反驳。再就是问户口,问房子,问一个月赚多少。之前,这一套曾经指导着自己全部的奋斗路径,可现在他听着,突然一阵厌烦。

  自己离老家远了,可北京这个城市并没有接纳他,观念、生活上他仍然没有接轨。如果他胆敢不结婚,不买房,他简直无法踏到老家的土地上,无法活在邻居的眼光里。

  挤地铁挤烦了,他偶尔也会皱起眉,抚着额头问:“我到底为了什么活在这儿?为了父母吗?父母不在身边;为了舒服吗?还是为了更高的意义,可哪儿又有更高的意义呢?”

  他开始睡不着了。女朋友家里催着结婚,一套房子首付60万,女方那边已经准备好了一半,他这份就是拿不出来,家里帮不上一点儿忙。

  睡前,他偶尔会问女朋友,咱在这儿干吗呢?双方父母掏空了,买房子,还房贷,还了二三十年,六十岁还完,还得再给儿子买套房。

  28岁,他已经开始叹气了。

  “我坚信“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我的好奇心丰满了我的生活。”jolie语气坚定的说着。从老家考到北京努力打拼10年的她似乎已经实现了自己曾经的目标。

  拓展:

  让别人无法替代你职场日志

  很多时候,我们感觉我们够用心,也够勤恳,却没有被提拔,甚至连赞赏也没得到。我们可能牢骚满腹:“我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嘛。”然而,我们却忽略了——每一个员工的升职加薪都会经过一个考核期,如果做得够好,却没有得到升职加薪,那肯定是处在被考核期。所以,还是耐心地再等上一段时间吧。如果连等待的勇气都没有,就只能被替代了。

  职场竞争惨烈,当职场趋势从企业端的“终身雇用”变成个人端的“终身就业”,我们每一个人,尤其是即将或刚出校门走向职场的大学生唯有摆正自己的位置,方能稳操胜券,乃至无可替代。人的学识、修养、经历、地位不同,在这个充满竞争的职场里,谁能做到无可替代,谁就是王者。

  经济学里有个“替代效应”。生活中,替代效应非常普遍。如萝卜贵了多吃白菜,大米贵了多吃面条。买不起LV,用仿LV替代。H7N9疯狂,不吃禽肉禽蛋,吃牛羊肉来替代禽肉禽蛋。在职场,既不要不平CEO拿百万元年薪,更不要慨叹“老板翻脸比翻书快”。如果不想被替代,只有让自己具有不可替代性。要实现在职场中的价值,也只有让自己变身成有价值的、不可替代的员工。

  亚里士多德说过:“人是一种寻找目标的动物,他生活的意义仅仅在于是否正在寻找和追求自己的目标。”要成为有价值的、不可替代的人,至少要“敢想”。如果连想的勇气都没有,还会有行动?俗话说:“天使之所以能飞得很高,是因为把自己看得很轻。”这句话放在职场同样适用。上进之心,人皆有之,这是人的本性。只有“敢想”的人,只有有目标的人才会全力以赴地拼搏。哪怕这个目标只是个短期计划,还是一个仅仅两三个月的短期计划,也比没有计划的碌碌无为强得多。

  职场如战场。任何机会都不会光顾庸人,也不会光顾只做大事的牛人。工作中,大部分人做的都是小事,大到“盒饭”小到“拖布”皆是“文化”和“规则”,都必须学会。卡耐基说过:“人性的弱点并不可怕,关键要有正确的认识,认真对待,尽量寻找弥补、克服的方法,使自我趋于完善。”即,要清楚自己的能力大小,给自己打打分,看看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通过自我分析,彻底地搞清楚“我能干什么”。只有从自身实际出发,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才能使自己能力与潜力达到最佳。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很多时候,小事之中见修养。所以,必须要克服“不值得定律”这一人性的弱点。也不要自诩自己多么有个性,“90后”的个性和脾气,“80后”、“70后”、“60后”也有,不要拿“二”当个性,“拒订盒饭”没错,但它有悖常理。职场不是校园,从大学校园走向职场,既要学会隐忍,也要学会付出,不经意地付出也能“好风凭借力”,送你上青云。否则,只能被淘汰出局。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不值得定律”,其大意就是在潜意识中,人们习惯于对要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做一个值得或不值得的评价,不值得做的事情也就不值得做或不值得做好。这是我们人类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个人性的弱点。从家庭到校园的20多年,不少大学毕业生一直是“享用”者,被“呵护”者,以至仍有“骄子”的期许。进入职场,作为社会人,人人都得学着有所担当。尤其是刚进入用人单位的大学毕业生,一定要从最琐碎、最基础的“小事”做起,如果“小事”不想干,还由内而外的“狂傲”,说好听点是年少轻狂,说难听点是自以为是。

  职场就是如此的现实,没有几个人能一步登天,也没有几个职业如想象中或外人看起来那么美好。更莫说作为一个职场新人,最不容易适应的并不是业务,而是处理各种职场人际关系的方法。有时候,领导在提拔某个员工之前往往会用几件小事来考察他的工作作风、办事能力以及是否有眼光。这其中有一个从量变转为质变的过程。假如某一天,领导把你叫进办公室说,某人那个计划已经完成得差不多了,你来帮他完成收尾工作吧。你绝对不能懊丧,你的机会来了。反之,一个不屑干小事或替他人做嫁衣的人,领导也不会放心让他独当一面。

  学写议论文的时候,老师就告诉我们要“摆事实、讲道理”。但是,许多初涉职场的大学生只习惯于用道理来说明问题,而忽略了“事实”。大学生活固然构造了坚实的知识结构,然而课堂里所学的东西没有经过现实的打磨,仅仅是书本上的文字构成,具体的工作细节、流程,还需要在工作中慢慢地积累,并获得成熟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方能在工作上有所成就。所以,不要趾高气扬地告诉别人,“读那么多年的书,就是要独当一面”!

  一个人选择什么样的职业,常与其本人的兴趣、爱好、性格、气质及能力等有密切关系。孤身为事业闯荡的大学生们,初入职场总会遇到形形色色的难题,多少会感觉到有点不适应。但是,职场上有两种人,一种是主动改变自己的人,一种是别人要求他改变的人。我们大多数人属于后者,属于碌碌无为的后者。而主动改变自己的那些人,因为敢于担责而成长最快,也最受用人单位和老板喜欢。他们也比一般人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身的价值。

【职场日志:一个北漂这的自述】相关文章:

北漂生活的感悟10-14

北漂的励志句子03-09

关于北漂的说说04-22

关于北漂的伤感语录10-21

北漂打工心酸的经典句子05-30

北漂女孩的创业故事12-10

北漂结束回家的句子05-17

关于北漂的励志个性签名11-02

北漂一族的心酸语录05-23

(精品)关于北漂的说说13篇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