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心情日志随笔美文
初中同学
早上,我刚起床。手机就响了。
只有电话号码,没有显示姓名。我说,您好。然后等待着对方说话。对方报了两次名字。我还是没有听清。他又重复一次,我说,啊,是你呀,你好,你好!他说一直也没有给我打电话。我说啊,也知道他很忙,很辛苦的。说我最近工作也很忙,也就没有时间给他打电话了。
他是我的初中同学。已经有二十年没有见面了。前两年才有他的联络方式。通过一回电话,却不知道从何谈起,匆忙挂断。不过记得,初中毕业后的第二年,我跟同学去他们村子玩,然后也顺便去他家看看他。见到他保留着我上学时送过他的所有卡片、文字和小物件,我当时特别地感动,仿佛心田沐浴着淡淡阳光,暖暖舒适。现在回想起来,还是别样的感觉。
电话里,我们追忆着无烦无恼,无忧无虑的初中生活。他、作鹏和曹乔是我的前后桌。那个时候,我特别喜欢写点文字。作业做完,我就会做卡片,画上几笔,然后再旁边写上旁白,分别送给他们。不记得写了多少,但是自己很陶醉,为此做的不亦乐乎。
他学习谈不上好。总是喜欢打鸟,套鸟。曾经送我一对鸟,我装在盒子里,可能是因为洞眼打的太小或是束缚了鸟儿飞翔,后来死去了。我伤心了好一阵子。他干农活很像样子。而我是不行的。记得家里插秧,他和秀红都来帮忙,每人两行,我还要他们分别带出半行。这样,我的速度还是跟不上。
初中毕业,我离家读高中。他邮寄过一两封信,也是叮嘱我好好学习,就再也没有联系了。之后,是在外漂泊。偶尔回去,不是同村,也没有联系。那时妈妈说,你的同学英军现在很能干,日子过的不错。听了,我也很为你高兴。
电话里,你说,什么时候回来,给你打电话,你开车来接我。我说有机会的,回去一定给你打电话。有些朋友,是一辈子的朋友!
遥望星空
傍晚,启灯、执笔埋首于书案伏在窗前的书桌上,深情的凝望着布满繁星的夜空,竟有说不尽道不完的“乱麻”在心里交织着。
就像长期的悔过者,白天犯罪,入夜忏悔,匆匆忙忙一天都不知道干了些什么,就这样过去一天了……
“好友如是说。我会心的笑了,感觉被说中了要害,但又说的如此优美,也就不觉得心躁了,是啊,我们也曾在考试过后定要更认真,不再贪玩;也曾痛定思痛的发誓要给自己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后知后觉,便发现这些都只是嘴上说说,心里想想罢了,却未曾全力以赴,我们只知道一味的说尽力而为,难道真的只是尽力就好吗?就只是尽力而已吗?然而又总喜欢用一个个”尽力了“为由堵塞了多少次自己要更认真更刻苦的计划,却又一次次计划失败的结果告终。
有没有发现,小时候的我们总爱说长大后要当什么什么,要给父母过上更好的生活……
小时候的梦想多的可以写成一本剧本,长大后不由自主的感慨一句”现实太残酷,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也会觉得未来遥遥无期而没有形状,未来?梦想?还不知道该叫什么名字。
然而,没有面对未来的勇气,没有梦想的人生便如同迷失了方向。
夜空中的星星咋不停的闪烁,我似乎看到了那颗最亮的星星在朝我眨眼,或许那是爷爷在向我招手在呼唤我。
爸爸从未告诉过我,爷爷叫什么名字,长什么样,只是从哥哥姐姐嘴里得知,我的爷爷很有文化,是一个书法家,姐姐说他的心愿就是可以上理想的大学。而此时的我,又怎么可以继续怠慢下去?那颗最亮的星星似乎离我越来越远,直至消失在尽头。
偶尔听到”高考“这个词,都会本能的抽搐一下,原来我还有和青蛙一样的”搔爬反应“抽搐,最近网上流行着一句同情我们的流星语”没有高考,你拼的过富二代吗?“到底我们是应该感谢高考的,我们还的提起手中的笔,向上吧少年。
别了,那颗怠慢的少年心,勇敢的给自己一个承诺好吗?
村里的集市
还没从乡村恬静的睡梦中完全清醒,就听见母亲在楼下叫我,问我早餐想吃什么。
我不想让母亲这么早就给我们准备很正式的早餐,就说早餐随便吃点什么都行,要不就去场里(老家把“集市”称为“场”,即交易场所。)买两锅奎或在家煮点面条都行。
等我起床时已不见了母亲的身影,她一定以为我是想吃老家的锅奎,去场里买锅奎去了。我的本意是等我起床收拾好了和母亲一块去场里吃早餐,省了在家里做饭的麻烦。
不一会儿,母亲回来了。给我和侄儿一人买了两个锅奎和一笼小笼包。
我问母亲咋不顺便从场里捎点菜回来。母亲说,场里没几个人,哪有菜卖呀。我说,场里早晨卖菜的不是很多的吗?母亲说,那是腊月里才会有的,现在场里每天早晨来赶场的人掰着手指也能数得清。
我的记忆中,村里场的规模虽小,但早晨的市场一直是比较热闹的。在物质还比较馈乏,很多东西需要凭票购买的年代,它是我们村及周围几个村的人们日常生活物质的集中供应点,油盐酱醋糖,针线纽扣布匹等日常生活物质都在这里购买。因为场距家近,小时候我常跑到场里去逛。
虽然手里没有一分钱,也不买任何东西,但仍然喜欢去那里看热闹。第一次新农村改造时,原来各组无序修建的老式房屋统一规划修成了一字排开的新式砖瓦房,老场也从位于我们现在住地不远的东边搬迁到了村部所在地,也就是现在的场址处,市场依然很热闹。早场里,小年货、自家地里收获的各色品种的疏菜、春节里所需的日用品在这里都可以买到。
吆喝叫卖的讨价还价的,虽言语粗俗嗓门宏亮,但大家听着也没觉出有啥不文雅。买者卖者彼此都十分熟悉,很少会有明显宰人的现象,买卖因此都很实称。锅奎店老板见我进来,热情地向我打招呼,让我先找个位子坐下,说马上给我上饭。老板娘左手持篾织的圆锥形漏勺,右手娴熟地从旁边的米粉框里抓起米粉填进漏勺,盛了米粉的漏勺在冒着白气的开水锅里浸润片刻后,然后迅速地出水将烫熟的米粉倒进碗里,顺势抓起几根炸熟的鳝鱼丝和小香葱段撒在米粉上,再滴上几滴香油,香喷喷的鳝鱼丝米粉汤就上桌了。
老板把右衣袖扎进胸口衣襟里,裸了右胳膊,将沾了芝麻的面皮在左右手掌上快速地交换着拍打几次后,捏着面皮两头再拉扯一下,然后沾点水摸在面皮上,右手托住面皮,迅速地伸进烧得通红的炉膛将面皮粘贴在炉膛内壁。等闻到香喷喷的芝麻香味了,锅奎就烤熟了可以出炉了。如果面皮里卷进了小香葱再用熟猪油在平底锅里煎熟的话,出来的就是另外一种香味了。吃着喷香的热锅奎,喝着冒热气的肉末粉条汤或鳝鱼丝米粉汤,这可是小时候经常让我馋的唾液奔涌的美味啊。
自打在外工作后,平常很少回老家,但每次春节回家了,我都要去场里饱饱口福,那口味是只有家乡的水家乡的料才调得出的家乡特有的口味,外面那些标榜的所谓“正宗湖北风味”与之简直无法相比。这些东西虽然上不了城里的大雅之堂,但无论我走到哪里,对它们仍然怀有特殊的念想。就是这些很土的地方小吃已经荣登了央视“舌尖上的中国”栏目。
也就在十几年前,村里再次开始新农村改造,原来各家居住的砖瓦房全变成了与城里一样的楼房,场貌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原来的场只是两旁有几间村部办公房的一条土路,村里人纷纷在路的两旁盖起楼房后,路也从过去逢雨天就积水泥泞的土路变成了水泥路。我曾极力建议家里兄弟也把房子盖到场里去,因为场里的房子形成一定规模后,环境肯定要比在原址好;而且,房子盖在场里了还能在家里开个小卖部做点小买卖。
但兄弟们并不赞同我的想法,父亲更不赞同,说场里也不是城里的街,房子盖在场里了离家里自留地远,干活也不方便,更主要的是场里的宅基地还要花钱买,面积也比原址要小得多,大家最后没有采纳我的意见,还是在原址上建起了新房。整齐划一的楼房,硬化的水泥路面,经营日用百货的个体小卖部、餐馆开了好几家,还有了一家微型综合性小超市,小小的场也有了点“街”的味道了,像是城里一条小弄里的小市场。
然而,大环境的变化总是影响并改变着小环境的变化。老家离市区本来就不远,在没有自行车摩托车小汽车的年代,步行去一趟市里总觉得要花很长时间。村里到市区的土路修成水泥路后,骑自行车上一趟市里也就半个小时的时间,开摩托车就更快了。
城乡之间交通的便利,城市里商品的极大丰富,村里人们渐渐习惯了上市里去采购东西,场里的人气渐渐变得大不如从前。改变更大的是,村里绝大多数人如今已告别了依靠土地劳作的传统生活方式,融入到了城市生活,平日里村里剩下的多是留守的老人和小孩,大家只在春节里才从城市返回与家人团聚,也只在春节前后,场里才又热闹几天。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提速,或许在不远的将来,村里的场很快就会退出历史舞台,成为村里老一辈人们心中一段抹不掉的记忆。
活在当下
刚步入大学,自己就跟风参加一些社团组织,可我本就不是一个勤快的人,一段时间下来,自己就成了组织里的挂名成员。大一课程不多,比起高中,有了太多可以自由分配的时间,反而变得茫然失措,甚至不知道生活的意义何在。以前,考个好大学就是唯一的目标,简单却充实着我的生活。进入大学,整个人突然没了目标一样,就像关掉了发动机的电源,突然卸掉了奋斗的动力,茫然,困惑,甚至开始畏惧未来。
逃避现实,也许只是为自己的不努力而找借口。
有一段时间,我沉迷于穿越小说,近乎于无法自拔的状态。看着书中那一个个不学无术的男生,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个博古通今,武功盖世的大侠,在古代惩恶扬善,甚至千古流芳。而书中穿越的女生无一不是化身“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的绝代美女,受万人追捧,虽然都会遇到一些狗血的故事情节,可结局总无例外的是和男主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一段段故事,虽不乏狗血剧情,却也看得我心生向往。甚至也会做一些白日梦,幻想着自己可以穿越到哪个朝代,然后做出怎样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说不定一不小心就被载入史册,流芳百世了。
后来,我的梦想实现了。某年某月某日,我莫明的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作为一个刚离家不到一年,独立性并不强的大学生来说,我的心情可想而知。尤其是面对着一群穿着古装,说着我听不懂的语言的人。我在懵了几秒后,终于反应过来,我竟然梦想成真了,需要达到光速才可能实现的穿越居然被我给遇到了。可我当时的第一感受,出乎我自己的预料,竟然是有几分恐惧。
我难道就这样永远远离了高科技社会?我难道就这样回到洗衣全然用手,通讯基本靠吼,打发时间只有读书和刺绣的日子?反思了自己穿越前的想法后,我认命了。我决定先去打听打听自己身处的时间地点,可是问题又来了,我听不懂他们说什么,也许类似于现代的某种方言,但我完全理解不能。我急速运转着并不灵活的大脑,想起了写字这一招,可我衰到一种境界,这个时代的字我也看不懂。我承认我石化了。
看着周围人异样的眼光,听着周围人的议论纷纷,一种恐惧感油然而生。我拼命用肢体语言询问着,解释着,手不知道拍打在什么上面,痛感让我开始清醒,我猛然睁开眼睛,发现自己正躺在宿舍的床上,熟悉的一切让我长舒了一口气。我回忆着梦中真实的画面,还有些后怕。顿时觉得穿越索然无味,全无了以前的向往之心。
生活本就不容易,并不分在哪何在什么时代。对周围事物甚至未来的恐惧,简单来说就是自己的不自信,也是说明自己不够优秀。因此还是应该踏踏实实的学习,一点点充实自己,丰富自己。只有脚踏实地,先学会生存的技能,才有生活的资本。
活在当下,不是活着就够了,还要为了以后也能简单幸福的活着而努力。活着,简单幸福地活着就是最真实的目标。
【心情日志随笔美文】相关文章:
心情日志美文07-03
心情日志随笔10-29
生活日志心情随笔02-02
心情随笔日志(精选12篇)10-25
心情随笔伤感日志(通用22篇)10-28
心情日志07-04
心情日志精选06-29
秋韵心情日志07-05
心情日志:乡情06-14
2015心情日志精选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