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联民情日记汇编
第一篇
2012年8月23日
今天,已经是“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开展以来,我第11次去宁县新庄镇沟圈村了。昨天接到帮联户赵会宁媳妇的电话说:“最近怎么不下来?再不来,西瓜就败了。”我说:“明儿就来。”
车在新修的高速公路上跑的飞快,只一个小时,我们就已经到了。赵会宁和媳妇早早就等着了,见我们进了门,接过我带给他们的白糖和茶叶,就赶快就去切西瓜。会宁媳妇一边拉着我的手一边嗔怪的说“来就来,又带东西。”我呵呵的笑着。
会宁说他刚把砖拉回来,准备这两天把手头活干完,就准备盖猪圈,捉几头猪,争取年底出栏,卖个好价钱。又说今年西瓜收成比往年好,他这两天都卖了6000多元了。听了这话,我心里由衷的替他们高兴。
在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活动开展之初,我们单位就按照方案要求,将沟圈村180户人家走了个遍,最终确定了13户贫穷且有致富愿望的农户为帮联户,赵会宁也就成了我的帮联对象。
回想第一次入户,我就发现这小两口虽然住的是窑洞,但把院子打扫的干干净净,门前的一亩地规划的整整齐齐,他们还告诉我今年想买新农村的住宅。一问年龄,两口子又是我的同龄人,也许是缘分,我就决定帮联他们。
经过我们认真分析,制定了今年的致富计划,种些西瓜、药材,会宁利用闲暇时帮人拉砖挣些运费,我再帮忙贷2万元,盖一所猪圈,养几头猪,粗略一算,一年能挣3万元。这小两口人勤快踏实,说干就干,我也尽已所能在春耕时送去化肥、农忙时送去补贴、炎夏时送去消暑用品。每次来,他们都会告诉我这段时间都在干什么,有什么成效,我也会为他们鼓劲,帮他们出主意想办法,这一来二往,我也与会宁一家建立了感情,认了一门亲戚。
吃完西瓜,来到门外,我拿出提前绘制好的猪圈施工图,与会宁商量着如何建。我们研究了地形,量了面积,决定先盖四间,留出一块空地,等年底如果效益好,明年再加盖几间。随后,就用什么做柱子,用什么做顶子,怎么保暖等细节问题进行了沟通。
这时,吹过一股清凉的风,看着准备盖猪圈的砖码放的整整齐齐,地里的蔬菜长的郁郁葱葱,我相信,天道酬勤,我这亲戚家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
第二篇
2013年3月6日 星期三 晴
初春的季节,窄暖还寒,春的气息越来越浓,但冷空气却迟迟不肯罢休河西大地。为进一步深化“双联”行动,确保“双联”行动取得新的成效,我们由主任统一带队,组织单位干部职工一行9人前往水源镇西沟村开展“双联”工作。这次开展“双联”工作的主要目的是进村入户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与联系村共同研究制定双联工作计划、确定致富项目、成立驻村联合党支部、设立救助基金、开展进村入户体察民情活动,为深入推进“双联”行动起好步、开好局。
从单位到联系村有一个多小时的路程,沿途为确保金武高速公路尽快开通,施工场地上大小车辆来回穿梭一片忙碌景象。一年来,通过参加单位组织的“双联”行动,走访村民、帮扶解困,对帮扶村农民生活现状有了更深的了解。亲眼目睹了农村的贫困和艰辛,也亲身感受了农民渴望脱贫致富的迫切愿望,也更深刻的体会到省、市各级开展“双联”行动决策的高远。来到村口,看到村民们已经开始忙碌起来,借着这几天天气好,抓紧平整土地,做好春耕准备。来到村委会,村支书和村主任热情的迎接我们的到来。主任简单的介绍了我们此行的目的,村支书马上召集村委会干部职工共同召开“双联”工作会议,会上我们与村上商讨2013年发展思路和帮扶计划,对照全面小康社会指标和农民收入倍增计划,修改完善联系村的小康建设规划,力争使村容村貌及群众生活能有所改善。初步确定了“建设村文化活动中心”,“扩建规模养殖区”两个致富项目,争取专项项目资金,并按照在村一级设立“双联”行动驻村联合党支部的工作要求,共同研究成立驻村联合党支部,明确组成人员,制定工作制度。为确保“双联”救助基金及时到位,主任亲自把单位筹集和动员干部职工捐助的6000元帮扶基金送到村支书手中,用于救助生活困难群众,帮助联系村、帮扶户发展致富产业,改善村容村貌,以及急需解决的问题。村支书代表村委会感谢我们一年来对西沟村的帮助,他动情的说:“有了你们的帮助,我们的工作思路更清了,信心更足了,村民们脱贫致富的积极性更高了,村民们都争着要和帮扶干部结对子,村容村貌也发生了明显变化”。临近中午,主任要到水源镇参加市委组织部组织召开了工作例会,还要将单位捐的3000元帮扶基金送到镇政府。我们按照计划分头走访联系户,了解春耕春备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我来到李孝基家中,他和我拉起了家常,他说:“近几年,国家的政策越来越好,农民的生活也在发生着变化,虽然,我家的生活条件现在很差,但我相信,以后的生活会越来越好,这些都要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政府的支持和帮助。去年由于玉米制种产业销售不是太好,今年的耕种面积会减少,村上正在积极想办法与种子公司协商尽量扩大种植面积。为增加收入,家里打算继续搞好公路运输……”。
在返回途中,我心中满是收获的喜悦,想着有党的政策,有广大农民群众发家致富的积极性,我更加坚定地相信:随着“双联”行动的深入开展,群众的生活会越来越好,只要付出,就会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第三篇
3月1日 星期四 小雨
龙年伊始,我们一行4人在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张建荣的带领下,深入到舟曲县拱坝乡坎坎村。在和农民几天的接触中,亲眼目睹了农村贫困的艰辛,亲身感受了农民渴望脱贫的迫切,也更深刻的体会到省委开展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这一决策的高远。
3月的舟曲春寒料峭,我们所乘坐的汽车经过一整天的颠簸才到达了目的地。放眼望去,白雪皑皑的坎坎山下,横七竖八地躺着一个破旧的村落,这就是坎坎村。这个纯藏民的小山村,山高坡陡,人均只有1.3亩坡地,大多数村民住在半山腰里,房子很破旧。村支书任由主告诉我们,这些房子都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有的还是解放前修的。由于没钱买炭,村民做饭取暖要到很远的山上去砍林子。村民耕种方式也很原始,在地里撒上种子,用耙子耙一下就算种上了。薄田加上薄种,收成自然很薄,又没有来钱的路,靠国家的一点救济和补贴过活,吃饱穿暖成了特困户最大的奢望。
相关民情日记推荐
在残疾人任三里面破旧的家里,黑乎乎的屋子里隐约看见的是一口铁锅、一个面柜和几样简单的生活用具,全部家当不足两百元。由于贫穷,男主人吓得跑掉了,留下了无依无靠的孤儿寡母。村民黄站衣处境更惨,50岁的人已经苍老得不像样子,媳妇带孩子跑掉不说,儿子打工也一去不回,只留下他盼星星盼月亮盼团圆。从上午9时到晚上7时,我们用一整天的时间跑完了所联系的26户村民,真是越走越沉重,越看越心酸。贫困压在农民的身上,也痛在我们心上。面对贫穷,我们不能落泪,唯有伸出援手,一起战斗,用我们的辛勤、智慧和汗水去挖掉穷根,开拓富路,这是组工干部庄严的使命。
贫穷给坎坎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而且还在发酵。在我们联系的特困户中,绝大多数是文盲和半文盲。由于没文化,啥事都干不成,外出打工也受人歧视,只能忍受贫穷。正像村主任年青春所说的,都是吃了没文化的亏。在坎坎村,对文化的渴望也集中体现在老人眼巴巴地盼望孩子上学上。71岁的老人黄小香夫妇住在没有门的不足10平方米的小黑屋子里,门上挂一片破布遮风挡雨。老人既要照看智障的儿子,还要负担孙女上学费用,没有钱,只有靠几只母鸡下蛋一个一个攒钱。73岁的任四郎,一个儿子智障,女儿女婿跑掉了,留下3个上学的外孙女,一大家的费用全靠他打临工苦苦支撑。见我们进来,火炉边坐着的一个清秀藏族女孩,拄着双拐挣扎着跟我们打招呼,一问才知道是任四郎上初三的外孙女任三木措,年前上山打柴时摔断了腿。我们问有关情况,孩子只说了"我想读书"4个字就泣不成声。我们在场的每一个人都难过得掉下了眼泪。张建荣同志当即决定拿出4000元解决孩子看病就学问题,并鼓励任三木措安心治病,争取早日康复,重返校园。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一启动,整个部机关的干部都在部领导的带领下行动起来了。2月21日至22日,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吴德刚深入环县木钵镇和曲子镇走村串户,访贫问苦,研究扶贫大计。他动情地说:"把心交给群众,我们就有不竭的力量。在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中,组工干部要当先锋、作表率,以一流业绩彰显作风和能力。"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张广智及班子成员也分别带队奔赴联系点开展工作,按照统一的部署抓规划、抓调研、抓落实,在组织系统掀起了大干、快干、实干的热潮。而我们这次在坎坎村工作期间,通过走访村民、召开乡村干部座谈会、实地察看现场,对坎坎村现状有了更深的了解。联系村里的实际,研究确定了思想引领、措施激励、组织保障"三轮驱动"的工作方针,把扶贫与扶志结合起来。近期先购买60床被子,让特困户有被子盖;拿出8000元,解决几个特困家庭孩子的学习费用,同时引导村民大力发展种植养殖。远期投资100多万元,办好修路、架桥、通电、铺水渠、建厕所、装路灯6件实事,力争使村容村貌及群众生活能有所改善。
相关民情日记推荐
【双联民情日记】相关文章:
双联民情日记07-02
双联民情日记10-25
双联双创民情日记06-07
双联富民民情日记05-28
双联工作民情日记05-29
2016双联民情日记05-31
双联民情日记范文05-31
个人双联民情日记06-20
双联民情日记范文06-25
甘肃双联民情日记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