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最新驻村干部民情日记
民情日记:帮助老党员修整院落
无意间听到老党员‘谷二栓’谷大叔为修整院落而发愁时。我心里暗想,上一次‘谷大叔’上房顶的时候,没有通知我,这一次我一定要搭把手。
吃过饭我电话邀上了副书记‘王步贺’,一块到谷大叔家帮忙,他愉快地答应了。从驻地的小门出来,耳边传来的是玉米脱粒机的声音,我知道那是秋天的声音,那是收获的声音,那是刚过中秋节群众喜庆和忙碌的声音。这里的群众半工半农,年轻人大多在附近钢厂上班,种地的收入微薄,所以地里的活就都留给了妇女和老人。
走过一段大街,转个弯穿过狭长的过道,刚来到谷大叔家门口,王副书记就到了,我喊了一声,谷大叔,随着一身回答,一个佝偻身子年老的人把门打开,这就是谷大叔,看见我们来了谷大叔高兴的不得了。连忙说小王,你们怎么来了,谷大叔和王副书记是小学同学从小一起长大,关系很好。王副书记说;你不是要收拾院子吗?小王特意喊上我帮助你收拾院子。
趁他们说话的空僚,我仔细打量起这个院落,这是一个老房子,典型的特点是上房的两个主房门框上用砖雕着花,一个雕刻着喜鹊登梅,另一个刻着鲤鱼和莲花,寓意吉祥美好。虽然是一个老院子,但被谷大叔收拾的井井有条,干干净净。我仔细看了看院子要修整的地方,面积不大只有六、七平方大小。院子的一边堆着已准备好了砂子、水泥、石子材料。我脱下衣服挽起袖子和王副书记一起干了起来。先是收拾平整地方,然后是和料,最后是摊平抹面。只有六、七平方大小的地方,对于我们两个人来说很容易,但对于一个73岁佝偻着身体且常年有病的老人来说,就不容易了。
干完活以后,‘谷大叔’和我们拉起了家常。谷大叔出生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年轻的时候因工作积极上进,加入了光荣的中国共产党,任过村里的民兵连长,之后干过村里两届支委,对村里的发展很关心,在群众中间威望很高。要不是因为一场意外,谷大叔的生活会比现在幸福许多,十多年以前老伴在一次大搭黑回家的途中,路遇劫匪惨遭强奸杀害,到本月的22号老伴已经过世真正15年啦。我听了他的话良久无语,谷大叔眼圈湿润着陷入深深的沉思,仿佛回到了多年前和老伴幸福生活的时刻。
一声清脆的问候从房顶传来;‘二哥你干吗呢?’同时也把谷大叔从遥远的思绪中拉回来。我向房上一看是‘王苏香’他家的房子和古大叔家的房子挨着。谷大叔说;苏香,那你在房上干啥呢,我收拾玉米呢,我也给王苏香打招呼,王大姐今年收成咋样啊,谷大叔插嘴道;她家的玉米啊,最少1万5千斤,怎么多啊,我听后吃了一惊。一问才知道,人家今年种了13亩玉米。
民情日记:村民的笑脸
4000米的村街道路、6座修建的小桥方便了出行,15个垃圾池改变了传统的卫生习惯,农家书屋的余千册图书和跳起的大秧歌、广场舞丰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甘薯淀粉生产的二次深加工撑起了大家的钱口袋……在县电大进校来到的近一年中,刘田各庄镇康时各庄村可谓面貌大改,焕然一新。
让大家过上好日子
康时各庄村是县电大进校对口帮扶的村子,位于刘田各庄镇西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6公里。该村有291户,908人。该村三面环丘,有3条小河道由北向南在村中贯穿。受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制约,村子经济不发达,村民除了在靠天吃饭的丘陵地上种植甘薯外,便是外出打工。
今年2月份,在初次来康时各庄村的路上,工作组三人从车窗外惊喜的看到:一只喜鹊嘴衔一段树枝放到自己的巢穴里。作为今年基层建设年选派的工作干部,他们带着从县里领到的任务、带着单位领导的深切嘱托、带着对农民兄弟的真挚情感来到农村,将进行为期一年的帮扶帮建工作。这,不正像喜鹊筑巢吗!他们在1个多月的挨家挨户调查走访中,迎寒风,踩积雪,走遍了村子的角角落落,村民眼睛里流露出的焦急和渴望,坚定了驻村工作组帮扶的决心。在他们的民情日记本上,写着这样的言语:辛辛苦苦努力干一年,切切实实改变赢笑脸。
“一定要切实帮助村民解决最急需、最迫切、最关心的问题。”群众的心声牵动了工作组组长李玉龙的心。经过电大进校领导班子的专题研究,决定要给村民修好路,建好桥。由于村大路多,省里拨付的资金不足,电大进校校长温雅轩决定:先拿出5万元,剩下的钱出去化缘也要补上。
工作组的决心感动了村民。村民们纷纷表示要出义务工,就是占用了自家的地也在所不惜。6月3日,康时各庄村里钩机、铲车开进来了,搅拌机转动起来了,运载混凝土的三马车跑起来了,出现了家家户户、男女好少齐上阵的热闹场面。村书记李亚林说:“去年我们仅修了千米的路,但没有更多的钱啊,这次工作组给我们修路,大家的积极性高,从早上6点干到晚上7点,真是流了很多汗。”经过近一个月的努力,4000米的村街道路全部完成了硬化。
紧接着,200余平米的文化休闲广场竣工,6座小桥修建完成,15个垃圾池投入使用。现在,农家书屋里涉农图书吸引了众多村民借阅研读,文化广场上也扭起了大秧歌、挑起了广场舞,村子里的文化氛围越来越浓厚。
真心帮扶赢民心
在工作组眼中,要实现有效的帮扶,不仅要解决村民当下最迫切的问题,更要着眼长远,为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村西有一片村民的“闹心地”,只因河道多年不清,致河床增高,河道变窄。每逢雨季,常会出现水淹地现象,年年欠收甚至绝收。县电大进校协调县水务局筹得2万元资金,对150米河道进行了清淤治理。村民康稳兴奋地说:“在工作组的帮助下,我们这块地的收成终于能稳定了。”
李俊勇是村里脑子比较活的生意人。多年来,他靠在外打工、做生意积累了10多万元。现在在村外发展生猪养殖,但家庭式的养殖方式远远跟不上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急需学习先进的养殖技术、扩大养殖规模。工作组得知这一情况,觉得这是带领全村人发家致富的好路子,决定要帮他的忙。工作组帮着李俊勇研究养殖生猪相关政策,还帮他筹措资金,联系了村内其他生猪养殖户,帮助他们成立了康盈生猪养殖合作社。现在,村里正谋划一块地规划建设养殖小区,计划将生猪养殖户集中在村里水源的下游,既做到集中圈养,又能让村里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村民李建立没有离开过土地,不仅在自家承包地里,还承包了其他村民出让的土地上种植甘薯。由于多年重茬种植,产量不稳定,再加上农药的过量使用,导致生产成本增加。“如何提高甘薯的经济效益”这一难题一直困扰着他。工作组得知情况后,帮助他制定了甘薯种植产业发展规划,鼓励他引种食用型甘薯并进行甘薯深加工,同时联合其他村民建起了康乾甘薯种植合作社。
“现在村里都响应工作组的建议,进行了甘薯深加工,对淀粉进行了二次处理。这样生产的淀粉比初次生产的淀粉纯度高、颜色白,在卖价上也能贵上两三毛钱。仅这一项下来,全村累计增收就能达到40多万。”李建立说。
10个月来,驻村工作组成员们接足了地气,与村民真真正正地走到了一起,就连肤色、口音都在朝夕相处中与村民越来越接近。他们努力的工作也换来了村民的信任,赢得了村民的赞誉。在他们的带领下,淳朴的村民正卯足干劲,向着幸福之路奋力前行!
民情日记:人间仙境
10月31日星期四晴
今天,闲着没什么事,看着村外变黄的山头,我的思绪回到了9月份来村的时候,当时的一幕一幕在脑海中闪过……。
车辆刚越过一座水泥小桥,立刻感觉到进入另一个世界。只见前面有一条清澈的小河,河水自南向北蜿蜒流淌。河水两岸的草滩,叫千亩滩,零散的牛羊在滩里悠闲地吃着青草,它们或走、或驻、或卧。滩的左右两侧不远处是两座南北走向的丘陵,山低、坡缓、头平,连绵不断,终于明白村子为什么叫“平头梁”了。“山无头,水倒流”,是这里真实的写照。
坡梁上,一块块整齐的人工松林,像是一个个军队方阵,等待着我们的车辆前来检阅。梁顶上则是一座座风电塔机,匀速转动的风轮,把蓝天和绿地搅拌在一起,也把我搅进前面那个详和的村落。
平头梁村就夹在连绵的丘岭之间的低洼地带,干水河饶村东而过,河面上用两根水泥杆并排搭建成的简易小桥,成为村民出行的重要交通要道,河水上面漂着人们洗完菜留下的菜叶,缓缓流过。村子周围所有的山包上面都装有风机,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密密麻麻的,有好几百个吧。村庄是宁静的、朴实的、随意的。
来到平头梁村委会,村书记老宋热情地接待我们,并详细介绍了村里各项工作开展情况,之后说,我带你们去黄花梁(黄花梁,坐落在沽源县南部坝头地带,位于丰元店乡平头梁村境内)看看,希望你们能介绍投资商把这里开发出来。于是,我们在宋书记的带领下,出了村,越过黄花沟,沟里汩汩的小溪向村东的干水河汇合一起。车在西南的山路行驶,山路越来越陡,越来越弯,我们都不再说话,路两边的樟子松郁郁葱葱,直达梁顶。
身置梁顶,如达仙境,登高远望,会让你惊出声来,真是“无限风光在险峰”啊!
嫩蓝嫩蓝的天空,感觉就在眼前,仿佛可以举手可触,用手指一捅,该不会捅出蓝晶晶的水来?空旷的感觉给人无限的遐思,头顶的云彩该不是由我的思绪缠绕而成?云就在眼前,伸手撕下一块,围在脖上,该是世界上最美的丝巾了吧?
身旁,“呼呼”转动的风轮,像是一架飞机在耳边飞过,沟沟壑壑里无数的风机,静静地矗立在那里,不知是我望着它们,还是它们望着我,总有一种隔山相盼的感觉。
宋书记顺手指去,告诉我前面比较远的那个山头就是冰山梁,黄花梁和冰山梁同属坝头的丘陵地带,它们被那些无数的山丘们连绵在一起。
回首,田野和村庄,尽收眼底。庄稼地块黄绿相间,层次分明,错落有致,感觉耕者才是最伟大的艺术家,它们无意的春播,便描绘出人间上乘之作,一副绝无伦比的版画。远远的村庄,镶嵌在这版画之中,又像是一只懒惰的老猫,睡卧不起。静谧、安详、淳朴,我也仿佛融入画中,一动不动。
头顶干净的天空,脚踏碧绿的青草,望着祥和的村庄,听着清澈的河水。感觉我整个身心都被轻轻的过滤,慢慢的净化,悄悄的改变。
看吧!那云,一朵一朵,像是村里无数位心灵手巧的农妇用崭新的棉絮,绣出的锦绣天空;那山,一群一群,像是游走的牛儿,笨拙、浑厚、舒缓,云儿招手,风机赶鞭,它们慢慢走向天边;那树,一方一方,宛如翠绿的锦绣,轻轻覆盖在坡梁上,闪烁着明媚的阳光;那水,一弯一弯,像是小姑娘迷人的丹凤眼,调皮地睁着闭着,忽隐忽现;那花,一片一片,像是舞女的裙裾,随风而过,飘起多少的姹紫嫣红和阿娜多姿;那鸟,一只一只,像是被干水河这架流动的钢琴弹出的天籁之音,听得迷人。
忽然间,我,变成风机上的一个叶轮,和风轮一起转动;变成树上的一根枝条,在风中挥手摇啊摇;变成田野里的一朵野花,在阳光下绽放微笑;变成河滩上的一棵小草,在老牛的脚下躲跑;变成河里的一股溪流,追着河水奔跑;变成村庄的一缕炊烟,在村里眺望环绕。
我就像喝了一瓶65度的“闷倒驴”,醉在黄花梁上,沉睡不醒,视觉,听觉,好像停止了它的生理功能,只有感觉越来越灵敏,用心捕捉着这里的一切,深爱着这里的一切。
黄花梁这场现实版的“黄粱美梦”,真的需要你亲自去做,去体验。
看完这美景后,我觉得我们必须帮宋书记完成这个心愿,不仅仅是为了他,也不仅仅是我们驻村干部义不容辞的职责,更为了那如痴如醉的人间仙境——黄花梁。
车刚到村口,听到水泥路边的几个孩子在唱童谣,我示意停车,仔细一听,不禁喜上心头。
民情日记:让”靓丽如画”成为帮扶村美好的现实
11月4日,星期一
巍巍泊莲寺旁,悠悠运河水边,泊头市泊镇镇的肖圈村就座落在这里。如今,行走在泊头城郊的肖圈村,一排排砖瓦民居古香古色,一条条村庄巷道干净整洁,一处处农家庭院前花团锦簇鸟语花香。 ……。干净的路面、整洁的庭院、清澈的池塘、郁郁葱葱的绿化带,到处是勃发的生机。黑色柏油路与道路两旁耸立的绿树,田野里苍翠欲滴的禾苗,和掩映在一片绿色的海洋中的农家庭院,组成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让人心旷神怡。沿着平坦的水泥路走进村庄深处,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派水清草绿、村容整洁的田园风光……,这不是散文中的田园描述,而是泊头市肖圈村村容村貌的真实场景。
在全省开展的深化基层建设年活动中,驻村工作组以优化农村人居环境为核心,以美丽乡村建设为重点,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按照精品村、示范村的标准,积极推进环境提升、素质提升工程,努力建设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社会主义文明新农村,使肖圈村终于实现了由脏、乱、差向净、洁、美的180度华丽转身。
在为期三个月的环境卫生整治过程中,驻村工作组派出单位领导沧州市委市政府副秘书长、信访局局长聂进厂同志给予了充分的关心和重视,亲自过问,亲自布置,亲自调度;市信访局调研员、驻村工作组组长郑锦秀同志想在前,干在先,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雷厉风行,说干就干,自觉当好排头兵,带领工作组同志,走上街头与干部群众一起清理垃圾,哪里最脏,哪里就有他的身影,用自己的行动感染和教育群众。市信访局办公室副主任、驻村工作组成员刘增平同志吃在村上,住在村上,蹲在村上,一门心思抓环境整治,每天骑自行车往返于各家各户,每一户门头改造、墙体粉刷,每一处游园花坛建设,每一条巷道绿化他都一一把关,现场指导。一个月下来,村庄环境变美了,但他人变黑瘦了,车子也骑烂了,被群众誉为环境整治的“铁书记”。市商务局科员、驻村工作组成员肖青松同志,自告奋勇担当起村里街道整治改造的技术指导员。几个月下来,他竟成了全村环境综合整治改造家喻户晓的“明星”,用辛勤和汗水,将青砖白墙、吉祥图案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新农村建设当中。村支书孟祥胜、村长孟祥东,村支部副书记孟华楼、村委孟凡学等村干部整天泡在工地上,与工友们一道挥揪苦干,挥汗如雨。工作组成员和村干部齐心协力全身心投入,有力地激发了广大群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全体村民积极响应,全员出动,真正实现了“要我做”变成“我想做”,从“被管理者”变成“主动参与者”的历史性转变。
三个多月来,驻村工作组发扬雷厉风行、说干就干、一抓到底、抓铁有痕的工作作风,让肖圈大地的面貌实现着一次又一次超越与升华,他们严格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通过划分路段、全民参与、定点收集、集中清理、督促检查等措施,实施“村组收集、专人转运、集中填埋”的环境卫生一体化管理模式,集中力量,清理了交通沿线、乡间小路、田间地头和公共场所的各种垃圾;突出整治了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贴乱画、乱扔乱倒“四乱”现象;规范了沿街沿路单位、商铺、住户卫生管理;加大对“牛皮癣”、“五小”行业门店等城市“八乱”现象的治理。截至目前,全村累计清理死角70多处、各类垃圾39吨、小广告2000多条,规范居民院落26处;发动劳动力200多人次,新增垃圾桶8个,新建垃圾填埋场1处,新建、改建公厕6座,更换自来水管道1225米,外粉墙壁2000平方米。驻村工作组坚持标准化、精细化、高效化,提升决策力、执行力、推动力的举措得到了充分体现和有力见证。为了摒弃过去那种“整治一阵风,过后一场空”的突击式、应急式的整治做法,从根本上彻底改变脏、乱、差的问题,确保环境整治的成果永久保持下去,驻村工作组组织村干部先后赴孟村高寨等地考察学习环境卫生管理经验,将这项工作与新农村建设的各项重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开动脑筋,围绕既定目标,强化工作措施,健全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全面拓展清洁家园工作的内涵,谱写“和谐”新乐章。制定了《保洁员管理办法》、《肖圈村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管理暂行规定》、《肖圈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标准》、《村民公约》等一系列制度,配备了4名兼职保洁员上岗维护环境卫生,定期清理卫生,实行了垃圾池垃圾定期清运和填埋工作。通过板报、短信等方式,通报存在问题,交流经验做法,努力转变群众观念,改变传统陋习。按照“一周一督查、一月一检查、一季度一整治”的办法,对环境清洁工程进行定期、不定期督查,确保效果。
通过三个多月来的环境卫生整治行动,过去村里随处可见飘飞的塑料袋和各种的垃圾不见了,车辆乱停乱放不见了,垃圾随手乱扔现象不见了……。不仅清理了长期以来顽固盘踞的各种陋习和不良言行,唤醒了人们的文明意识,树立起了文明新风,美化了百姓的清洁环境,而且转变了干部的工作作风,优化了群众的素质,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指数。通过驻村工作组和当地党委、政府的共同努力,一个生态特色鲜明、北方风情浓郁、形象靓丽、村容村貌整洁的冀中新村肖圈村,以靓丽多彩的独特身姿展现在泊头市这方热土上。
如今的肖圈村“美了!家园变美了!社会变和谐了!”。
【最新驻村干部民情日记】相关文章:
最新驻村干部民情日记06-04
2017最新驻村干部民情日记05-30
最新驻村干部民情日记范文05-31
最新驻村干部民情日记201705-31
精选驻村干部民情日记06-29
驻村干部民情日记05-31
驻村干部民情日记06-01
驻村干部民情日记06-03
驻村干部民情日记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