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市委领导走访企业民情日记
四月的杭州,春暖花开。
行走在古老的南宋御街中山北路上,迎面而来是暖暖的春意,还有日渐浓郁的文化气息。
我此行的目的,是去看看搬迁不久将重新开业的民营文创企业——杭州十竹斋版画艺术品有限公司,是否已经一切准备就绪,还需什么帮助。就在前不久,这家公司作为杭州唯一代表参加由文化部主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全国政协副主席林文漪,省委书记赵洪祝、省长夏宝龙等,先后参观了十竹斋展位及作品陈列处,对木版水印精湛技艺复制的《富春山居图》等名画赞赏有加。在这辉煌的背后,大家可能忽略的却是:同样在此之前,即2011年末和2012年初,这家企业也曾因公司原址改造,四处奔波寻寻觅觅想要一个新的落脚点。最后在区文创办帮助下才找到这个过渡场所。
伫立在公司门口,我欣慰地看到,在琳琅满目的中山北路,237号已经日益彰显出她的高度和特色。由故宫博物院首任院长吕济民先生题写的“十竹斋”牌子古朴而典雅。公司三百多平米的场所位于半地下空间,本无空间优势却布置得独具匠心。走下几级台阶,展现在眼前的别有一番洞天,俨然一个精致丰富的艺术馆和博物馆。公司负责人——也是非遗项目木板水印技艺的传承人魏立中,把不大的空间分成两个功能区,其中三分之二的的空间用作展厅,陈列着潘天寿的《雁荡山花》、吴昌硕的《牡丹》及吴作人的《水草金鱼》等名家手笔,既有木版水印技艺印制的作品也有结合现代精密数码扫描技术复制加工的成品。展厅北侧是微型木板水印工序车间,工作台上井井有条地摆放着各种工具、纸张和雕版。
十竹斋木版水印艺术源于明朝,这门古老的手工艺叫木刻水印,专业学名“古代彩色版画印刷术”,擅长以古代、当代中国书画印制为主的传统手工技艺,工艺独特,印制的作品既生动传神又不失艺术风韵,为世人称道。新中国成立以后,木版水印画因此得到新生,并且取得发展。北京荣宝斋,上海朵云轩均有业内出名的木版水印工坊。而杭州十竹斋所有的努力,便是致力于重新接续木板水印技艺的杭州路径和足迹,将这一技艺发扬光大,使十竹斋与荣宝斋和朵云轩齐名并形成地域上的呼应与互补。
之所以如此了解这家企业,这个文化品牌,是因为我在原岗位文广新局副局长岗位上,已经追踪监管并引导这家企业转型数年。而转岗到下城区宣传部长岗位上以后,又理所当然地要继续支持和扶持优秀文创企业的发展,这是一份应尽的责任。
其实,杭州十竹斋的优势,还在于不仅在北京,一批德高望重的名人名家深知这个品牌、这门技艺的独特价值。还在于,杭州十竹斋的重新发现与传承弘扬,本身就没有离开过一个强大的艺术家群体或者说艺术家村落,张耕源、陈品超、徐银森等老水印专家,许江、张远帆、吴山明、潘鸿海等艺术名家,共同帮助指导十竹斋朝着高、精、尖的方向发展木版水印业务。
为了在传承的基础上实现新的突破,十竹斋除了引入先进的制版设备、全自动丝网印刷机等版画所需的全套设备和专业技术队伍,还专门从国外引进了数码图像采集设备,结合木版水印技艺和丝网版画、铜版画、石版画、珂罗版画等制作工艺的优点,使中国传统版画和木版水印技艺不断创新发展,工艺水平大大提升。作品《西湖全景图》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银奖,《粒粒皆辛苦》荣获中国(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银奖,《富春山居图》荣获第三届中国(义乌)文化产业博览会金奖。企业被浙江省商务厅授牌成为浙江省老字号、杭州市基层文化建设示范点、入选“第四批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传承优秀文化的同时,企业的经济效益也蒸蒸日上,2011年,销售额突破800万元。
诚然,作为一家成长性的文化企业,十竹斋也许尚未能创造让人欣喜的税收,并且由于投入、人才培养及满足公益性等方面的需求,需要各级给予更多更实质性的支持。虽然现在企业有了一个过渡场所,但企业显然需要一个更开阔的发展空间,来满足生产、销售、展示、体验等多方面的需求。传承本来就是寂寞的事业,能为之坚守的人,实在少之又少。下一步,我们需要为这个文化品牌和企业做的,还有很多很多。
在即将离开的时候,我看到挂在墙上的三件作品:一件是总书记在荣宝斋时亲身体验印制的作品复制品,一件是省委宣传部部长茅临生在十竹斋体验印制的“福”字,还有一件是市委宣传部部长翁卫军亲自复制的龙年信笺。我想,有各级领导的重视关注,十竹斋一定能取得新的发展。作为基层的同志,我们则更应尽到自己的责任,为文化的发展创造更包容、更能激发创造力的环境。
【市委领导走访企业民情日记】相关文章:
民情日记走访08-24
精选走访慰问民情日记07-04
走访村民的民情日记06-27
走访农户的民情日记06-28
社区民情日记走访07-04
入户走访民情日记07-02
走访慰问民情日记07-05
走访村民民情日记07-05
走访农户民情日记07-05
走访群众的民情日记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