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大学生村官民情日记

时间:2022-06-29 05:33:47 著名日记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最新2016大学生村官民情日记

  我们知道,大学生村官民情日记是农村基层干部转变工作作风,密切同群众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一项有效措施,是干部联系群众的一种好形式。下面应届毕业生小编为您整理的2016最新大学生村官民情日记,希望你喜欢了。

最新2016大学生村官民情日记

  最新2016大学生村官民情日记

  村情民意日记一:

  今天组织部送我到村里,村委给于我的第一观感是破败不堪,村委办公楼在建中,一间近于发霉的木架结构房立于一片狼藉中,没有正规的办公室、没有电视,没有电话(坐机)。村委驻地有十余户人家,其间贯穿着一条古老的青石板路,这条路正是徐霞客游记中零碎提到的茶马古道。

  支部书记与村主任一人兼任。该村有14个小组,3199人,年人均纯收入1326

  元,主要经济收入为外出劳务。

  体会:这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落后的村落,依希可见的古文明里透着强烈的剽悍的民风。

  村情民意日记二:

  召开村委班子会,讨论有关新农村建设规划。支书在发言中与我谈及:

  “现在农村工作难做,中央政策放得太宽,应收紧。农民很不听话,无法用文明的方式领导,需用强硬的方式领导才有效。”

  思考:基层干部普遍认为中央政策太过开放,干部领导能力不断削弱。经

  过几天的观察,有关于支书说的“需用强硬方式领导才有效”的道理,确实客观存在。这到底是精英阶层说的“民族劣根性”还是人民群众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的体现呢?!村支书系对越作战老兵,工作作风粗暴,但在村民眼里威性极高,很多人都听他的话。这种现象需要我们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村情民意日记三:

  入冬之际,草木枯荣,天干物燥,为了提高村民安全意识,严防事故发生,我们开展了“四防” 安全大检查。进村入户,针对农机、车辆使用、用电、用火安全,做了全面的安全宣传、排查工作。我和副书记的任务是琚家营和大庄两个村小组,此次走访使得我更加地深入了解到村民的生活状况,感受颇深。

  我们的第一站是琚家营。在副组长的陪同下,首先来到的是一位五保户家里,他独自一人住在小组篮球场边的一间平房里,副组长告诉我一句话“他脑子不好使,这房子都是小组上出钱给建的”。心里不禁生了几分怜惜。这个看起来憨厚老实的男子,其实已经是第三次见到。往日情景立刻浮现上来!

  第一次见他是中秋前的一个早晨,天气微凉,我刚打开村委会的大门,他就来了,是来领取中秋慰问品的。由于时间还早,负责发放慰问品的工作人员还没来,外面吹着风,我赶紧把他招呼进为民服务站大厅里,泡了杯热茶给他,寒暄了几句。他倒也不怕生,饶有兴致地跟我聊起来。虽然表述略显凌乱,但细听下来还是能够听懂他的意思的。他告诉我,自己种植了一些瓜果蔬菜,成熟的时候,便早早地挑到集市上去卖,这两天小瓜和白菜到了上市的时间了,价格也还行,多少能贴补点生活费。勤劳、朴实是他留给我的第一印象。

  第二次见他是三日之后的下午,阳光很好,我陪同文体局的领导慰问困难户,这次我记清了他的名字,琚存云。门口有一个火炉,上面支着一口锅,这就是他的灶台。我们去的时候,他正在做饭,炉子里的火烧得很旺。小组长一一介绍领导后,讲明来意,文体局的书记将慰问金交到他的手上,并亲切地祝福他“双节”快乐。他什么也没说。不是他不想说,而是不知道如何表达,急忙将双手在衣服上擦了擦,接下了慰问金。因为他没说一句话,场面有一些尴尬,小组长连忙关切地说:“老琚,有什么困难要及时跟我们讲,我们会尽量帮助你们的!”其实,他不是不会感谢,也不是没有感激之情,只是他憨厚老实,不易于言表。从他一直笑嘻嘻的表情,就能够体会到他的感激之情。他的笑,至今还让我记忆深刻。那种憨厚、淳朴、不带杂念的笑容,让人有久违的感觉,不仅有感叹,更多的是几分怜惜。但我相信在更多的关心和帮助之下,他们会生活得更加温暖!

  这一次,我们去的目的是对他的用火、用电安全隐患作排查,嘱咐他把柴草搬离屋子,破旧电线要及时更换。听完后他依旧微笑着,但是这一次,他频频点头,嘴里有了答复。虽然如此,但能感觉得到他对于我们的到访,仍然有一些紧张。

  接着排查走访的也是一户困难户,户主琚志芬,全家6口人住在一间渣砖石棉瓦建盖、只有十平米的房子里。远远地看到我们走来,她就急忙出门相迎。抬了两个凳子放在门右侧,招呼我们坐。就在一个星期前,她曾到村委会去过,是为了住房一事而去的。她诉说了目前家庭情况,希望可以申请新建住房用地。全家老人、小孩,吃住都挤在一间屋子,有诸多不便。今天借助这个机会,我总算亲自到户了解到情况,也很理解她不请我们进屋坐的原因。她这种情况,我们干部都很理解,用书记的一句话“我们作为百姓的父母官,当然希望他们吃好、住好,啥也不缺。我们尽快为她想办法,只希望他们一家能早日住进温暖的新房。”

  安全检查工作完毕后,我合上记录本跟她拉起了家常,简短的交谈,对她家的情况有了大致的了解。她告诉我,儿子今年17岁,初中毕业就不读书了,在外面打工;次子今年两岁,现在政策好了,政府每年都会给一些补助。大儿子坚持不再上学,她转述了孩子的一句话——“我们家这么小,我带个同学来,还全家人挤在一起住,太丢脸了”,这句话带给我深深的感触。也许,这并不是孩子不愿再继续接受教育的根本原因,但是,或多或少给孩子的成长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对于一部分自我调适能力弱的孩子,类似的事件,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疏导,就很可能演变成他成长过程中的负面事件,给他年幼的心灵蒙上了一层阴影。

  晚上忙完了手头的工作,我回想着白天的一幕幕,不禁陷入了沉思:对于17岁的孩子,不再属于学校,而是出外打拼,我们无法断定这是个什么样的选择,但是,让孩子接受更高的教育,学习更多的知识,一定是有益无害的。因此,随着教育的发展,在我们给孩子的生活提供营养餐的同时,社会和父母是否也该为孩子的心灵成长提供一份“营养餐”呢?而类似的低收入家庭,在我们辖区内都存在。近十年来,在葡萄产业的带动下,以及群众的辛勤努力下,经济发展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放眼望去,家家户户都盖起了漂亮的砖房。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有一小部分农户的发展滞后了,那么,我们跑在前面的人,是否也应该伸出援助之手,拉咱伙伴一把,向共同富裕的目标靠近?

  作为村干部,我们肩负着带领群众发展致富的任务,承担着建设基层的使命,我们更应该想方设法,让群众的生活富裕起来。因此,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考虑组织一支志愿者队伍,专门针对这部分低收入家庭,入户做宣传工作,带动他们利用有利的资源条件,发展种植业或者养殖产业等,帮助他们寻找到致富的路子。在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选派有技能和经验的党员干部群众,到现场无偿给予技术指导。在产品上市的前期,我们干部应该积极地帮助他们寻找销路,以“自我探索+传授帮带”的模式,指引他们走上科学致富之路。心心相惜,心心相连!我们只有更加努力地工作,才能给百姓带来更多的温暖。

 


【最新大学生村官民情日记】相关文章:

社区民情日记02-06

双联民情日记10-25

网格员的民情日记03-08

社区民情日记(精选10篇)02-10

干部民情日记20篇04-21

民情日记(通用19篇)09-03

社区民情日记(精选11篇)02-26

网格员入户民情日记09-16

双联民情日记四篇02-14

精选双联民情日记4篇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