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咸宁民情日记
《咸宁民情日记》由YJBYS小编整理提供,欢迎大家阅读欣赏,希望能有所帮助。更多内容请关注应届毕业生网日记栏目。
咸宁民情日记
3月23日 多云
自省委“三万”活动开展以来,全市5000多名干部已分别进驻909个行政村和40个农村社区。干部下乡后进村入户工作进展如何?山乡群众的生产生活有什么困难?老百姓对党委、政府有什么意见?这些都是我关心的问题。带着这些问题,3月23日下午一时半,我在武汉办完事后直接赶赴通山县大路乡。
老党员邱细云之盼:乡下人像城里人一样生活
下车后,我徒步来到石壁下村。最先叩门访问的是老党员邱云细的家。这是一幢典型的农家红砖瓦房,家里收拾得很干净。老邱今年51岁,有28年的党龄,是全村党龄最长的一位党员,看上去精神矍铄。一落座,我便拉着老邱的手问:“家里有几口人?家庭收入多少?国家的惠农补贴发了多少?生活有什么困难?”老邱一边回答,一边还拿出了农村“一卡通”给我们传看,显得非常兴奋。当问到“村里群众最迫切的愿望是什么”时,老邱笑着说:“眼下我们最盼望的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环境卫生。现在党的惠农政策好过任何时期,乡下人也要像城里人一样生活。”
我赞同老邱的说法。石壁下村属于城郊村,离县城只有三公里,是全县经济条件较好的村。目前,石壁下村已被列入通山县新县城总体发展规划,60多亩田地、1200多亩荒山被通山县经济开发区征用,是县里面拥有建设项目较多的村。我对在座的县、乡干部说:推进城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之路,把城镇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统一起来,本着远谋近施的原则,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建设,改善农村软硬发展环境,真正让农村老百姓过上比城里人还好的生活。我叮嘱当地干部,要坚持县、乡、村联动,尽早拿出建设规划图,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新农村建设,避免农村建设和环境整治走弯路。
村支书吴细贤之盼:解决好吴田村跨越发展的难题
从老邱家出来后,我径直来到了吴田村村委会。吴田村是我的联系村,心里一直牵挂。两年多来,我力所能及地为村民办了一些实事。原本打算今年正月十五前后赴村走访,但由于年初市里活动太多一直未能成行。这次恰逢开展“三万”活动,我是一定要再来看一看、访一访的。
吴田村是通山县较大的一个自然村,有14个小组,760多户、2600多人。村委会办公楼的一楼是村卫生室。在卫生室里,我与几位看病的村民一一交谈,并详细查看了“一卡通”的使用情况。从看病的村民那里得知,现在村一级卫生室看门诊,每人每天能报销9元钱。一位正在看病的周姓村民说,去年他有一亲戚,在市里做手术花了一万多元,新农合就报销了四千,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大家七嘴八舌,还谈到了新农保、粮食直补、农机补贴等。对这些政策,个个赞不绝口,都说是历朝历代绝无仅有的事。听到村民这些朴素的话语,看到村民写在脸上的笑意,我心里感到由衷的高兴。
走出村办公楼,我与村干部搭上了话茬,问得最多的还是村里的发展问题。吴田村是通山县经济状况较好的一个村,去年集体经济收入达2440万元,农民人平纯收入达3370元。近两年围绕古民居保护性开发、整村搬迁移民、农家乐经济开发、学校办学条件改善、集体经济发展、困难农户帮扶等工作,村“两委”班子群策群力,带领村民埋头苦干,着实干出了一片新天地。如何做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实现吴田村的跨越发展?村支书吴细贤显得有些着急。眼下,吴田村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农业产业化推进不快,规模经济效应不明显。二是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级组织服务功能不强。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村容村貌亟待改善。四是部分强农惠农政策如新农合、大病救助等在执行过程中手续繁杂,给老百姓带来了一些不便。五是农村文化发展不足,不能满足农民朋友的需求。这些问题既是个性问题,也是共性问题,必须引起我们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我们开展“三万”活动,就是要为“三农”问题号脉开方,因地制宜地落实好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突出城乡统筹这个原则,加速推进农村城镇化;突出能力建设这个根本,加速推进农业现代化;突出招商引资这个重点,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突出改革创新这个关键,加速推进农村市场化;突出民生改善这个宗旨,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农村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特困户徐唐谷之盼:谋求自力更生的能力
吴田村特困户徐唐谷家是市政府办“三万”活动工作组的驻地。工作组的同志告诉我,自“三万”活动开展以来,全村1100余户已累计走访400余户,入户率达36.4%。我听了很欣慰,勉励他们带着对老百姓的深厚感情,真情实意地帮助农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在徐唐谷家,我了解到徐唐谷的妻子吴银元6年前因车祸下肢高位截瘫,至今卧病在床,心情倍感沉重。徐唐谷本来在深圳沃尔玛超市当主管,妻子出车祸后,不得不辞去工作回到家里。为了给妻子治病,几年间花费了近二十万,除肇事者的部分赔偿款外,家里还欠账五、六万元。去年下大雨,把老房子也淋倒了,一家五口人只好借住在弟弟家。妻子吴银元为补贴家用,坚持躺在床上织十字绣。徐唐谷见我们一行来到他家,十分激动地向我介绍家庭情况。吴银元躺在床上不时插话,反应敏捷,思路清晰。看得出来,出车祸前她是一位精明能干的农村妇女。我对徐唐谷说:“你妻子这么能干,却遭遇不幸,我非常同情。你作为丈夫,五、六年了,一直守在妻子身边不离不弃,悉心照料,难能可贵,我非常敬重你。”夫妻二人热泪盈眶,哽咽难言。我当场拿出慰问金塞到徐唐谷手里,并向他们保证,党和政府将按相关政策尽力进行救助。当了解到他们有养猪的打算时,我又嘱咐工作组和通山县的同志,要大力予以支持,尽快帮助提供猪仔,并做好资金、技术上的帮扶工作。
从徐唐谷家出来,心情久久难以平静。省委书记李鸿忠同志强调,“民苦民痛是失职”。我觉得自己作为市政府的第一责任人,在解决民生疾苦方面还做得很不够。我在想,农村有很多家庭因天灾人祸等原因导致生活十分困难,如果得不到政府及社会的救助,很可能会失去生活信心。民苦我忧,民贫我愧。我们务必把内心的不安转化为做好工作的动力,一方面,千方百计把经济搞上去,只有经济发展了,老百姓的幸福才有保障;另一方面,千方百计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关注、关心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让老百姓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唱歌大嫂之盼:加紧发展乡村文化
来到吴田村七组,欢快的锣鼓声和民歌声吸引了我的注意。我寻声望去,只见四、五个中老年妇女正在一起扭着腰身,踩着鼓点,欢快地唱着通山民歌--“一步下田坡,双手接锣鼓。罗裙高扎起,田中做生活……”。看见我们一行走来,她们舞得更活了,唱得更欢了。我是土家族人,家乡的男女老少都爱唱民歌。这里的民歌调子与家乡的土苗民歌差别不大。我明显受到了感染,一边高声喝彩,一边情不自禁地与她们和唱起来。我问她们怎么有这么好的心情在一起唱民歌,一位大嫂操着通山话说,现在日子过好了,儿女们也不用自己操心了,闲暇时间也就多了,可村里没有多少文化娱乐设施,就想着组织一些中老年妇女唱唱民歌,自娱自乐。我又问:“都能唱吗?”她们异口同声地说:“都能。”我不由感慨,山区的妇女真是不简单,下到田里能提耙耕作,聚到院场能唱歌跳舞,精神生活很富足。
据我所知,通山民歌被誉为“美妙的艺术瑰宝”。为打造属于自己的文化名片,通山县对民歌进行改编和整合,创作了一台名为《白云深处》的大型歌舞剧,演员全是当地的农民,不仅惊艳北京,而且饮誉海外。这次下来走访,在偶然之间感同身受通山民歌的魅力,更觉不虚此行。我认为,乡村民歌是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源,政府应该注意做好保护和发掘工作。同时我也在思考,现在农村的经济状况改善了,农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更多了,这就要求我们各级党委、政府不断加大对乡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引导和鼓励农民成立各种文化组织,开展文化娱乐活动,丰富乡村文化生活。
村民代表之盼:致富之路越走越宽广
在吴田村七组村民王能乐家里,我与七、八个村民促膝相谈。我开门见山地说:“今天来主要是想听听大家的想法,有什么困难、有什么要求、有什么意见,尽管提。”大家无拘无束,畅所欲言。养猪大户陈志远说,目前党的农村政策十分优厚,激发了农民的创业欲望,他自己也养殖了五百头猪,想进一步扩大规模,贷款一直是个难题。村民小组长王定周说,城区征地较多,一些中老年人失地后无经济来源,希望政府重点解决好这个问题。村民王能乐建议加大对古民居的保护性开发力度。村民们共提出了十五个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我一一做了记录。随后,我与他们逐一进行分析,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并提出了六个“坚定不移”的想法,即坚定不移地加大农村发展力度,坚定不移地加大古民居开发力度,坚定不移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坚定不移地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好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坚定不移地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村民们在频频鼓掌的同时,目光里充满了期待。
掌灯时分,王能乐的老伴摆上了一桌地地道道的农家菜,热情地邀请大家入席。盛情难却,我招呼着大家围上了桌子,转头向王能乐说:“这顿饭算我的,我出钱,你出米。”王能乐连连婉拒,嘴里不停念叨:“这怎么行,这怎么行……”。我说“这是规矩”。王能乐腼腆地笑了。热腾腾的米酒,香喷喷的饭菜,乐融融的氛围,让我舌底生津,回味无穷。
晚饭过后,我和乡亲们信步来到大夫第古民居还建点--畈上王仿古步行街。这里已经建好了72套仿古民居,目前已有36户人家入住。步行街是花岗岩石铺成的,街道两旁是清一色的仿古建筑,蜿蜒的石板街、洁白的墙体、青色的陶瓦、别致的檐宇,加上屋后的青山、屋前的花坛,眼前的田园都市风情让我记起了晋朝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实,《归园田居》所描述的景致远逊于我眼前的风物。我心想,要是农民朋友都能住上这样的民居就好了。街中心安装了太阳能照明灯,在夜色的笼罩下,灯光格外柔和静美。
到了说再见的时候,乡亲们拉着我的手不愿离去。我和乡亲们约好,过段时间再来。此时此刻,我越发感受到了农民朋友的伟大和可爱。领导干部理当勤到基层去,与农民朋友同吃同住同劳动;理当沉到基层去,与老百姓面对面、手拉手、心连心。
越野车穿行在崇山峻岭之中,我仿佛还能听见乡亲们那憨厚而爽朗的笑声,仿佛还能看见乡亲们那充满感激和期待的目光……
【咸宁民情日记】相关文章:
下乡日记民情日记07-02
简单的民情日记07-04
挂钩民情日记06-27
村官的民情日记06-28
社区民情日记07-01
民情日记简报07-02
社区民情日记02-06
村官民情日记07-03
村官民情日记精选07-04
社区民情日记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