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洪日记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关于抗洪日记
由于抗洪日记受到大家的关注,下面YJBYS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抗洪日记,仅供参考!
关于抗洪日记一:战斗在抗洪一线
2011年9月19日,受达州、巴中一带持续降雨影响,渠江广安河段洪水猛涨,致使广安城区遭遇继1847年有水文记录以来164年里最大洪灾。现服务于四川省广安区的西部计划志愿者周勇,闻讯而动,积极响应,第一时间投入抗洪救灾工作。
9月18日 星期天 雨
上午10:00过,外面下着雨,刚翻开新买回的《朱镕基讲话实录》,还没来得及看,就收到书记转发的短息和电话,说渠江将要涨水,马上去防汛办开紧急会。11:00,走进区防汛指挥部办公室就被“洪峰23米”这几个字吵得沸沸扬扬。会后,得知这次洪峰果真是23米,比8月份那次高,预计19日早8:00抵达广安城区。对于有过两次抗洪经历的我来说,我能意识到此次洪灾的严重性,来不及多想,按照惯例,理了理思绪,开始筹备接下来的工作。会议结束,简要给书记传达了会议精神和工作打算,接着给办公室几个同事通了电话,又给浓洄街道、北辰街道、大龙乡等几个易受灾的乡镇(街道)团委书记打了电话,通知他们午饭后立即到办公室领取志愿者物质,组织开展志愿服务工作。
深夜清淤
午饭后,13:00过一点,来到办公室清理了一下余数不多的志愿者马褂和帽子,并分发给几个团组织。随即,打开电脑拟写《关于组织全区团员青年和志愿者迅速投身抗洪抢险工作的紧急通知》,并通过党政网发给全区各级团组织,再一次极重灾区之一的肖溪镇、大龙乡等团委负责人打了电话,让他们按照通知要求,迅速行动,立即投身抗洪抢险工作。
随即,收到防汛办短信通知:洪峰修改为26.23米,预计19日14:00抵达广安城区。
15:00,组织浓洄、北辰、肖溪、大龙等乡镇(街道)的百余名机关青年志愿者,奔赴各社区、村开展汛情宣传、帮助转移群众和物质等志愿服务工作。15:20,带领区委报道组记者、厚街社区5名青年志愿者来到新南门,看见全城都是撤离的车辆和人流,忙碌而有序,从市民们的脸上能够看到他们的乐观和淡定,广安人早已“习惯”抗洪。帮助新南门综合市场里一个店主抢运物质,在上七楼的楼梯上,记者拍下的一组宝贵镜头被19日的广安日报头版新闻刊登出来,这一次,团员青年的突击队和生力军作用得到尽显。过程中,给几个住城北的朋友打了电话,给他们说了最新的汛情,并叮嘱他们随时注意防洪和安全。这边还如火如荼,又接到那边同事的电话,叫赶快回办公室搬东西,不然二楼的档案资料将被淹没,而且水来了人也无法离开办公室,冒着雨一口气跑回办公室,两个人一起将近2吨重的资料搬到了三楼,搬完时已疲惫不堪。换下弄脏了T恤,洗了凉在办公室,又重新换上一件志愿者T恤,清理好上次抗洪用过的水鞋、铁锹、扫帚、志愿者物质以及电脑、相机等抗洪要用到的东西,于18:30离开办公室。
关于抗洪日记二:我的抗洪日记
在同江连续报道抗洪抢险10天之后,我暂时回到哈尔滨稍作休整。尽管满身疲惫,但多日连轴转的采访报道让我的思绪一时难以从抗洪一线拉回到平静繁华的都市。我想记录下几个场景,以呈现一个真实的洪灾之下的同江。
【场景一:27块钱就是全部财产】
白树岭坐在教室用课桌拼在一起的“床”上,把兜翻遍,只剩下2张10块,1张5块和2张1块,共27块钱。这是他们一家人的全部财产。
黑龙江堤防同江市八岔乡段决口前,八岔乡村民白树岭和其他人一起从村里搬出来,住进市内学校改成的临时安置点。
撤离时,白树岭只带了500多块钱,现在都不敢带儿子出去,怕孩子看见吃的没钱买。去年收完粮食只剩下1万块钱,收拾家里房子花了9000多,本想着今年收完粮食就有钱了,没想到堤坝垮塌房子和地全部被淹。
“撤出来得急,只穿了身上这件衣服。前两天我儿子衣服肩上开了口子,也没针线缝,他就用手卷着不好意思让人看见。”白树岭说。
没了收入,白树岭开始在安置点附近找工作,但不太顺利。建筑工地都要求至少得干15天,而且早出晚归的住在学校的大教室里很不方便,因为快要开学,学校能住到啥时候也还不知道,零工很难定下来。
这是我这些天看到的被洪水淹没区村民生活的缩影,如今他们临时住在安置点,吃住暂时不用担心,但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住宿、孩子上学、生计甚至天气转冷后过冬的棉衣都将成为棘手的问题。
【场景二:边境“拎包”贸易几乎瘫痪】
在洪水未淹没的地方,很多人的生计也受到严重影响。
卖鞋子和小孩服装的商户尹秀兰是为了防止店里进水才回来守着。除了一个因口岸关闭回不去的俄罗斯人来买了双袜子,店里一天没有任何生意。她担心今年的货积压在手里卖不出去,明年这些款式就不再流行,每天还要照付房租,入不敷出。
她的商铺就在我们住宿宾馆的旁边,那儿是当地一个专门对俄的批发市场,往年这个时候会有很多俄罗斯人来买衣服、鞋子、小家电等带回去,当地人称为“拎包”贸易,但如今这里数十家店铺几乎家家锁着门,零星几户商家老板坐在门口闲聊。
黑龙江省同江市是我国边境重要口岸城市,受洪水影响,口岸已关闭20天,作为当地支柱产业的对俄贸易几乎陷入瘫痪。
一商户告诉我,早晨和傍晚他们还有人在市里的广场甩货,成本价出售收回一些现金,不然日子就更难过了。如今水不知道什么时候能退,退了之后双方何时能通关,都是让人发愁的事情。
8月份的“零销售”也发生在同江市对俄贸易另一个主要阵地——华鸿国际家居装饰城。在当地人指点下我找到这处市场,很多店铺也关着门,继续营业的生意十分冷清。看到一家经营木门生意的店铺开着门,店里老板正在电脑上玩游戏,没有一个顾客。我问这月的销售情况,他暂停游戏告诉我,7月份的时候来买家居用品的数量还算正常,8月份一闭关彻底变为零销售。
“俄罗斯人不来,本地人也都忙着抗洪,谁还顾得上家里装修啊。”
与在别处口岸城市参加抗洪报道的同事交流后发现,同江的情况也是边境口岸城市贸易的缩影。汛期以来,黑龙江水势持续上涨,甚至淹了边检站的工作大厅,黑龙江先后关闭了黑河、逊克、嘉荫、萝北、同江、抚远6个边境口岸,贸易也受到重创。
【场景三:互助和自救的力量】
去吃饭时路过一条公路,一侧堆着沙土,很多人拿着铁锹往沙袋中装土,每个沙土堆上都插着一杆旗,上面写着火锅店、珠宝城等各种商家的名称,这些商家的员工也被动员起来义务为抗洪出力。
人群中身着黄色服装,头戴尖顶草帽,服装背印“祥云慈善”四个大字的出家人吸引了我的注意。后来去采访他们的同事告诉我,这支队伍是自发组织义务进行抗洪支援的佛教信众。他们中有出家人,也有皈依佛教的居士,齐聚附近的同江祥云寺本是参加不定期举行的法会。因遇到特大洪水,便自发来支援抗洪前线,早上3点半便已开始动工,要一直干到下午4点。
27日晨黑龙江三江口水位已超警戒水位2.02米,部分江堤面临决口危险,位于黑龙江下游的同江、抚远几乎成为“受困的城市”,前来指导抗洪的水利专家因为抚远公路被淹,不得不停留在同江无法前行。
如果你身临其境,会感动于这种互助和自救的力量。去临时安置点采访时,一些村民告诉我,当地八岔乡堤坝决口前,他们被强制撤离后曾自发要求回去护堤,因为他们几十年甚至世代生活在那里,只有自己守着才安心。
洪峰这两日抵达同江,但险情却不知何时才能消除。乘车离开时,仍有抗洪抢险的车辆不断进入同江,高速路边的水稻玉米都已进入成熟期,再有一个多月就是收获的季节了。大灾之下,心里的堤坝不倒才能看到希望。
关于抗洪日记三:在洪水深处,始终在坚守
暴雨说来就来,带来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涝灾害,重创整个六安,几十万人受灾,道路被毁,房屋被淹,整片的村庄淹没在了滚滚洪水之中,7月1日晚,我和所有经侦大队的兄弟一共十二名人,第一时间奔赴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双河镇。
2日凌晨1点,当我们经侦大队集结所有警力,火速奔往灾区现场时,满目疮痍的景象让我震惊了,大家都没有说话,立刻投入到抗洪救灾中,其实,水真的很大,很凉,很脏!我看了看身边的兄弟,似乎大家都没有注意这些,一至往最深的水区里前进。,似乎,谁也不想落后,都想尽快解救出所有的受困群众,受困的群众看到我们,就是看到了希望。
在洪水深处,我看见队友姜冉,他马上就要成为一名父亲,妻子在家看到前方洪涝灾害的报道,潸然泪下,牵挂着正在一线抗洪救灾的丈夫,非常担心。姜冉说:“我没有那么伟大,看到汹涌的洪水,想到家中的怀孕的妻子,也会害怕,但是想想还有那么多群众,他们更加害怕,危险随时发生,我必须救他们出来。”在一天一夜里,他所在的营救小组,连续营救出26名受困群众,帮助近百户居民转移至临时安置点。
在洪水深处,我们看见了闪烁的警徽。在这最危险的地方,这似乎成为了群众守护的灯塔。每一次下水,总能听到群众温馨的提示“同志,千万注意安全”;每一次上岸,都能听到被解救的群众发自内心感谢。在百洋铺中心村六舒路边,我们解救出三位被困在一起的老人,其中有两位瘫痪在床,无法行动,当我们奋力解救出他们时,其中一位老人紧紧握着我的手不想松开,他说:“我儿子跟你一样大,但是他不在我身边,今天是你们救了我的命,你们是好样的”。那一瞬间,我似乎被戳中了泪点,脸上流淌着不知道是泪还是水。
在洪水深处,队友邹庆国突然接到家中的电话,他的老家也受灾严重,汹涌的洪水漫过了他家的屋顶,年迈的父母已经无家可归,大家都提出让他回家看看父母妻儿,但是,他只是只是犹豫了一下,说:“会有警察来救你们的!”默默挂断了电话,这一刻我似乎看见他眼角挂着泪,然而他再次走下了过腰深的洪水中,向着被困的群众中游去。
在洪水深处,我们始终在坚守。
【抗洪日记】相关文章:
抗洪日记(通用6篇)08-04
防汛抗洪口号07-13
防汛抗洪的经典宣传口号10-13
防汛抗洪宣传口号10-28
抗洪救灾的口号03-29
抗洪救灾标语06-15
抗洪救灾口号07-16
抗洪感谢信11-08
抗洪救灾标语大全07-31
抗洪捐款倡议书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