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个人党员民情日记
党员的个人“民情日记”不仅可以帮村民解决纠纷,还可以记录村里的变化哦!以下是个人党员民情日记,欢迎阅读!
个人党员民情日记1
20xx年5月18日上午 11点,我又来到了公司大红园林苗圃基地,今天主要是了解阿拉尔加工厂工人刘拥军、高荣林两位同志开展林下种植、养殖进展的情况。
今年公司提出了利用苗圃地的土地资源开展种养结合发展林下经济,帮助职工群众致富的思路。结合加工厂加工淡季工人到处找活干的现实,发动加工厂工人利用空闲时间在公司大红园林苗圃地开展林下经济。万事开头难,一开始职工并不响应,认为困难多,见效慢。通过宣传解释做工作,加工厂一线党员刘拥军及工人高荣林提出试一试。为了增强他们的信心,只要有空,我都到地里与他们一起探讨如何把头开好,把步起好,鼓励他们好好干,争取做为增收致富的示范点,带领更多的职工致富。
现在这两位职工已在12亩(树下)种上了瓜果蔬菜,长势良好,取得了初步成效,他们的信心进一步增加。前两天又投资购买了鸡苗,进行种养结合,不知现在怎样了,是否又有什么困难,是否还有什么需要帮助?
带着问题,我与加工厂支部书记宋克福来到了大红园林苗圃基地。在14号地,我们看到他们林下种植的西瓜已拉蔓,匍匐着向四处伸展,长势非常茂盛;空心菜,蚕豆,豌豆苗,西红柿,辣椒等蔬菜出苗整齐,绿意盎然。树、菜共生,相互映衬,生机勃勃。养殖区就在不远处,我和老宋边走边谈,不远处传来咚咚的切东西的声音,走近看到刘拥军正在砧板前切草,地上放着两捆新鲜的青草。见到我们来,他便停下了手中的.活,起身向我们问好。知道我的来意后,他激动地握住了我的手对我连声道谢。当我问到他们目前养鸡的情况,他说非常感谢公司的大力支持,多亏了加工厂党支部主动为他们联系买进了一些鸡苗,又买了些淘汰蛋鸡,现在已经有300多只的规模了。
随后我又向他们询问了最近需要什么样的帮助,刘拥军不好意思地笑了,他说确实是有些困难,有些困难已经克服了,有些困难还想得到公司的扶持。通过了解,他们现在住的房子还没通电,能否帮助购买一些加工厂内稻瘪子喂鸡等。我告诉他通电的事已经安排了,三天内就可以接通了;良繁场加工厂现有稻瘪子,经与销售中心联系一直也没有人购买,可以拿来做喂鸡的饲料。
当我们建议他们可以分批再买些鸡苗、鹅苗循序养殖,分批出栏时,刘拥军显得有些高兴和为难。他说经过这一段时间的试验,确实看到了成效,他也想扩大点规模,但因为家里确实不富裕,前期投入了一些钱,资金真是周转不过来。我听后高兴地说道:“这事你们就不用担心了,按照师里的会议精神,公司建立10万元的党员致富基金,用于解决职工创业基金短缺问题,你们作为带头示范户可以给你们两家各1万元的帮扶资金,没有利息,用于你们扩大养殖规模”。刘拥军激动地搓着手,朴实憨厚的脸上挂满了灿烂的笑容。我再次鼓励他们一定要走好循序养殖这条路子,特别要做好防疫工作,千万不可出差错,争取建成公司的一个养殖示范区,带动更多的加工工人参与进来,让大家通过自己的劳动都能致富。
时间过的很快,转瞬两个半小时过去了,返回的路上,我再次叮嘱宋克福一定要多操心多来看望他们,帮助他们解决些实际问题和困难。
这次走访让我印象很深的是刘拥军的微笑,让我深深感觉到我们的职工是那么的朴实憨厚,面对困难,他们没有抱怨,而是积极想办法克服,我们的基层支部、工会更是他们的贴心人,他们经常性的走近职工,帮助他们及时解决一些困难,这让我感到很欣慰,也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心。群众利益无小事,只要我们肯俯下身子,用心与职工面对面交流,敢于担当,把事做实,就是推动工作的法则,我在思考,在今后的工作中作为一名管理者如何开拓思维,积极引导职工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劳动实现致富梦,将是摆在我面前的重要课题。
个人党员民情日记2
倪连根的“民情日记”不仅帮村民解决了不少纠纷,也记录了运港村20多年的变化,他也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村史官儿”。记者在倪连根办公室的书架上看到,20多年来,他总共积攒了100多本民情册,那些带着浓浓年代气息的笔记本被他写上了年份和号码,整齐地码在书架上。从颜色、形状不一的笔记本到现在专用的黄色民情册,不仅笔记本的样子发生了变化,记录的.内容也变了许多。
“刚当村干部那几年,记得最多的是处理农业生产上的一些问题和村民纠纷,比如农田灌溉时水打不上,邻里因宅基地起纠纷了,有村民家婆媳闹矛盾了。”倪连根告诉记者,到了上世纪90年代,他的笔记本记录的调解家庭矛盾的内容少了,到村里企业走访、了解村民进厂务工情况的事务多了,诸如“镇五金工业园落户运港,规划面积430亩”、“独新公路穿村而过,部分村民农田被征”、“杭浦高速修到村里,村民出行注意事项”等内容成了最主要的民情。
2013年运港村建设文化礼堂的时候,倪连根从自己的笔记本上总结摘抄了“2000年至2012年运港村重大事件”,作为运港村“村史”挂在了运港礼堂的村史廊里。从“2000年11月27日村班子换届选举动员”到“2012年11月将全村农户家庭电表箱更新为玻璃钢防火电表箱”,倪连根的日记让村民们重温了十几年来村里的可喜变化。
如今,蒸蒸日上的运港村共有大小企业30多家,涉及五金、服装等行业,昔日的偏僻乡村成了交通便利的投资热土。“时代在变,村情、民情也在变,但我对乡亲们的情意不会变,我会一直记录运港民情,一直与村民的心连在一起。”倪连根说,对于村民的事,他从来都记在心里,“现在通信发达了,许多人会上网去反映问题,我也每天看,看到就赶紧落实解决,村干部‘官位’虽小,责任却很大。”
个人党员民情日记3
总有一种“荣誉”,被很多家人分享;总有一种“身份”,在许多家庭存在。
我家祖孙三代都有党员,外公、外婆、奶奶是党员,大伯和父亲也是党员,我在大学里也入了党,可以说是“党员世家”了。家里这么多党员,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其中,父亲的“民情日记”,给我的印象最深。
父亲是社区的党委书记,获得了很多荣誉,多次被评为区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还被评为市劳动模范。社区工作虽然忙,但父亲很重视对我的教育。我大学在外地读书,寒暑假才能回家。父亲想趁着我放假在家,多和我聊聊天,分享一些人生体会。可父亲经常加班。好不容易父亲在家休息,和我聊天,一个电话打过来,或是盖章签字、或是邻里矛盾,都要立即去处理。后来,父亲想了一个办法,让我放假的时候去他的社区做志愿者,负责整理材料。一来,让我和社区里的不同人打交道,积累社会经验,并在实践中增长工作能力;二来,在上下班的途中,父亲还可以和我交流一天的收获。
“你有多余的'本子吗?”有一天,父亲突然问我要本子,出于好奇,我问父亲要本子干什么?父亲告诉我要写民情日记。当时,我并不理解民情日记的作用,但后来发生的一些事,让我对民情日记有了新的认识。
去年春节前夕,我在社区整理材料。一位老奶奶来社区哭诉,说春节慰问金发放不公平,自己家庭条件不好,却没有领到慰问金。第一次面对这种情况,我不知道怎么办。父亲把老奶奶请进他的办公室,拿出了民情日记本,上面把今年拿到慰问金的贫困户情况记录得清清楚楚,一页页翻给老奶奶看,解释道:“我们也知道你家条件困难,但慰问名额有限,咱们社区的困难户多,这些人家里更困难,这次慰问只能先他们了,等下次有慰问名额,我们再帮您争取。”看到本子上清清楚楚的记录,老奶奶也理解了社区工作的不易,还为之前的行为道了歉。那天下班回家的路上,父亲对我说:“社区事情杂,所以工作要踏实。民情日记里记录了社区里每一个困难家庭的情况,帮助最需要帮助的人……”
社区资金有限,如何帮扶更多困难户?民情日记里,还写满了父亲平时工作遇到的问题与思考。后来,父亲提出在小社区里建立“大党委”的方案,把辖区内的社会单位的党组负责人也吸纳进社区党委,整合社会资源,一起募钱捐物,帮扶社区困难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父亲告诉我:“不论干什么工作,都不能光‘苦干’,而且要‘巧干’。多观察、多思考,工作总能有创新。”最初的笔记本不久就用完了,单位里又发了统一的记录本,父亲依旧日复一日地坚持写民情日记……
正因为是党员家庭,我始终能感到一股无形的精神力量,也许这就是家风。在当社区志愿者的日子里,在父亲一本本民情日记里,我感受到了作为一名党员应有的态度和担当。这也影响了我的成长之路,2014年12月,我光荣地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并决心将这种精神财富继续传承下去。
【个人党员民情日记】相关文章:
走访老党员民情日记(精选5篇)09-15
社区民情日记02-06
个人扶贫民情日记(精选28篇)04-26
网格员的民情日记03-08
双联民情日记10-25
社区民情日记(精选10篇)02-10
干部民情日记20篇04-21
社区民情日记(精选11篇)02-26
网格员入户民情日记09-16
民情日记(通用19篇)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