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镇走基层的民情日记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乡镇走基层民情日记
乡镇走基层民情日记不能只停留在形式上,而是要切切实实为群众做事,以下是乡镇走基层民情日记,欢迎阅读!
乡镇走基层民情日记1
走访群众
20xx年3月11日 星期三 小雨转晴
今天来到花园村龙塘组李开华家,李开华70多岁的老母亲正在田间劳动。老人家虽然年事已高,历经沧桑的脸布满了皱纹,但身体硬朗、眼明耳聪、精神矍铄。
老人家看到我来了,赶紧过来招呼我坐下,我们开始拉家常。说到家里的生活状况,老人家更是喜形于色,种田不交粮,政府还有补助;孩子上学不缴费,国家还供营养餐;家里养母猪效益好,政府还有补助。如今,农民的生活可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一天比一天好。不经意间,纯朴的老人对共产党和共产党的惠农政策流露出衷心的拥护和真情的赞扬,希望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
驻村感想
20xx年3月23日 星期一 小雨转晴
去年也是在花坛村担任新农村指导员,乡村虽然偏僻、宁静、生活单调,工作自然也很艰苦,但也让我长了不少见识,使我的能力在基层中得到锻炼。
驻村开展指导工作,不仅遇到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春耕生产,维修腰带寺水库,还亲眼目睹了农村民主生活会的全过程;看到村民的民主意识逐步增强,也看到了花坛村未来的发展希望。
我想:一名称职的新农村指导员,要深入农村基层,做到善知农事, 抓要事,勤办小事,作风在一线中转变,意志在一线中磨练,为安民、富民作出自己的.努力,在新农村建设中当好六大员作用,为花坛村的发展贡献我的一点微薄之力。
政策宣传
20xx年3月27日 星期五 小雨转晴
今天收到文件,花坛村要接受全国文明村的复查工作,对照了文明乡村的评选要求,与花坛村李副主任一起准备整理资料。他虽然很年轻,但是对农村工作很熟悉,对文字工作也不陌生,他与我分享了以前花坛村的一些工作经验,谈到农村工作多而且很杂,另外沟通的方式上也与本地的民俗有很大关系。
我搜集了关于生态农村、路面设施状况、垃圾处理等图片,感慨近些年农村发生的变化,可以利用沼气池作为能源利用,另外乡村道路也很美丽干净。从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我发现,农村的卫生健康等还存在差距,村民的保健意识还不够,大多数村民的思想是只要不生病就行,对保健养生不太关心。今后可以在广播中宣传一些养生保健的小常识,提醒村民科学饮食、提高对自己健康的关注度。
乡镇走基层民情日记2
2月18日,我接到县组织部的电话,主要内容是要我下基层,一年时间,地点未定。当时我的心情很复杂。因为在这之前我从来没有下过乡,下乡是怎样的呢? 2月21日,我县召开了动员大会,文书记作了重要动员讲话。使我对这次的下乡活动有了初步的认识,并要求3月3日下到基层。到基层做什么呢?接下来,我参加了县组织部组织的为期三天的培训学习。三天内学习了自治区张春贤书记的动员讲话,地区曾存书记的讲话等,还请了政法委、民宗委、纪检委、信访局的领导对我县的稳定,婚姻领域违法表现形式及党的廉政建设方面等做了重要的分析和精彩的讲座。使我对这些工作有了大致的了解。对下基层我的内心充满了好奇和紧张。好奇的是下去做什么?紧张的是自己能否做好新的工作。这几天也渐渐得知我是下到五一林场,有竹道斌担任组长,我担任副组长,另外有我校的三名男老师组成一个工作组,为期一年,这期间和原单位工作脱钩。在这之前我对下基层什么经验都没有,我带着紧张激动的心情准备下基层,内心想着,自己能否胜任新的工作,新的工作又会有哪些阻力呢?
3月3日中午三点有我校吾拉音校长和后勤主任吴晓斌带着新买的炊具、我们的行李、生活用品送我们四人来到了五一林场。林场和县城相距七公里很快就到了目的'地,竹书记在等着我们,安排好我们的吃住,大家的内心都说不出是什么味儿。加上天气较冷,内心也觉得很冷,虽然场里为大家准备了取暖设施,几个暖霸一直开着。我第一感觉就是和县城、家里没法比。首先上厕所不方便,要去大约五十米的旱厕。水倒在杯子里,水垢很厚,还有咸味。有人说自来水时有时无,有时会断电,难怪许多人不愿下基层。天黑了,寒冷和恐惧占据了我的内心。这才是第一天就这么难熬,一年该如何过呀?
基层的生活真的有许多使我没想到的。下地,晒着太阳,以前在办公室里冷的受不了,现在出去热的又不行。到农民家里不像有暖气的房子里舒服。这里的气温比县城低,三月的春天倒春寒觉得更冷。这种冷和内心的矛盾交织着,内心觉得更冷。多件暴力恐怖事件早就是内心充满恐惧感,谁知道安全隐患在哪?这里没有时间观念,自己支配时间。有时人多事多,你一句我一句吵得你不知听谁的,忙得你没时间按时吃饭,有时一个人也没有,让你急的团团转。孤独感时时降临。有时吃的东西很多,单位来慰问,再加上自己备的吃的,你就得怕放坏多吃。有时没水了,没电了,你就凑合着吃。其实,听经常下乡的干部说和以前相比条件已经好了许多。短短的几天,我看到了、听到了农民的敏感问题---土地问题,办事难(找不到人)的问题。并真切的感受到基层的工作千头万绪,农民生活的种种难。使我想到了许多,要想真正为农民办实事,除了认真倾听农民的诉求,自己需学习相关的惠民政策、各种相关的文件等多种和农民有关的东西,真切的感受是来自内心深处那个敏感的地方。我是第一批选派的驻村代表,我代表的不是我个人,我要为第二批第三批的队员做表率。我对做好当前的工作充满了信心。
乡镇走基层民情日记3
20xx年1月19日 星期二 天气:晴转阴
转眼,到阎良已经四年多了,对这座城市,对这里的人,也有了更深的了解。虽说依托航空工业,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有着自己独体的优势。但是,由于病患、残疾、年老体衰等诸多因素影响,在一些角落,仍旧存在挣扎在困境中的群众,面对他们,我常常在想,我自己能做些什么?在中央持续打好扶贫攻坚战,实施“精准扶贫”以来,检察院应该做些什么?我自己又能做些什么?
今天冒着冷风,和政治处的干警一起去看望院党组帮扶的几家贫困户。马上就要过年了,有的家还冰锅冷灶的,没有一点春节的气氛。这么冷的天,还刮着冷风,连个炉子也没有生。见到我们,说不完的感激。说实话,面对他们的感激,我都觉得有点愧疚,肩上的责任也更重了。
五个组几天跑下来,我提议开展的“送温暖、察民情、交友帮扶”活动算是取得了一点进展。但回想起来,总觉得有两方面的缺憾:一是仅凭检察院一己之力,杯水车薪,无法彻底改变这些贫困家庭的面貌;二是帮扶的办法太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像新兴官路六队的老谷家,有泡菜的技术,全家人趁着冬寒腌咸菜批发也能赚到钱,所以与其送他们物资,不如帮他们提高提高技术,找找市场,让他们最终能够自食其力。回来的路上,把这个想法给政治处主任也说了,让他们以后在帮扶的方法和效果方面在下下功夫。
20xx年1月20日 星期三 天气:阴
春节越来越近了,“送温暖、察民情、交友帮扶”活动开始总结了。
“送温暖、察民情、交友帮扶”活动,主要是针对阎良检察工作实际,以院党组成员、工会成员为主,通过慰问退休老干部,走访困难群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进一步融洽检民关系,增进检民感情,赢得群众对检察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这一段时间,大家顶风冒雪,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确实很辛苦。但是,有一个细节,让我有点生气。
“送温暖要送给确实需要的,帮扶要帮助确实有困难的”,这是大家都懂的的一个简单道理。可是,我们在这次帮扶活动中,发现个别帮扶对象实际上并不困难,个别家庭的某一个成员虽然有轻度残疾但不影响劳动,家里建的有蔬菜大棚,年平均收入早就达到脱贫标准了。说实话,我并不是可惜这些付出,只是觉得我们的工作做得不扎实不细致,始终没有沉下去,没有真正了解群众的实际情况和真实需求。这是帮扶工作,没有给真正需要的人,至多是没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如果是办理案件呢?就这样只看案卷材料只凭表面印象,不了解不掌握实际的情况,背靠背处理,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既是符合法律规定,也不一定得到群众的认可。
“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嘴巴,自己的心,去观察、了解发现和靠近,真正融入人民群众中去,带着对群众真实的感情来开展检察工作。”
这是我对阎良检察院全体干警想要说的一句话。
20xx年3月21日 星期一 天气:阴
今天上午,按照“结对帮扶”活动的要求,和院政治处部分干警,一起到振兴街道办慕政村联系点,了解党员之家的建设情况,并走访孙占荣等几户帮扶对象,了解一下生活状况,确保院里制定的帮扶计划有针对性,能够落到实处。 忙完,专程去看望了张登科老人,天冷,不知道他的风湿病加重了没?家里生炉子没?
张登科老人是院党组一直以来帮扶的对象,我一到阎良就认下了这门“穷亲戚”,逢年过节时、空闲时去看一看,拉一拉家常,也算是一个去处。
还记得第一次去张登科老人家情况,现在想起来心里还不是滋味。老人是位有着5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患类风湿卧床多年,平时生活全靠女儿照顾,女婿打工的`收入既要维持一家人的生活,还要供年幼的外孙女上学。在村组的帮助下修建了新房子,但迟迟没钱装修,一家人依旧挤在低矮阴暗的小土房里。既是这样,在我去看他的时候,张登科老人握着我的手,一件一件细数政府、检察院给他办的好事,念念不忘党对他的恩情。尽管年事已高,吐字不清,可丝毫不影响他对党敬仰对检察院感激的竭力表达。回程中,我的心情很不好,也很惭愧,觉得自己做得太少得到的太多。后来,我和院党组成员们一起积极出主意想办法,多方协调,给老人修了院墙,平整了院落,修了鸡舍……再去串门子,老人说是党给了他新生活,是检察院给了一个新的家。
熟门熟路就到了老人家里,一进门暖烘烘的热气扑面而来,老人蜷曲在轮椅上依着炉子打盹,骤然看见我来了,一下笑眯了眼,给我显摆起他的幸福:女儿女婿孝顺,孙女懂事听话,看病能报销,村干部没事常来看望,还认了检察院这门好亲戚,常来常往的!
老人家对党的感情,对幸福生活的满足,让人感触很深,当时政治处的一位80后的年轻干警就说:“这才是真正的信仰。其实,走到群众中,沉下来,就能听到真实的声音,看到真实的生活,感受到真挚的情感。”
是呀,这就是真正的信仰,一位耄耋之年的老党员对共产主义的信仰!
【乡镇走基层民情日记】相关文章:
乡镇走基层的民情日记06-30
走基层民情日记精选06-01
走基层的民情日记01-28
走基层民情日记06-22
走基层的民情日记范文06-01
走基层民情日记范文06-01
干部走基层民情日记06-18
走基层干部民情日记03-11
村干部走基层民情日记06-05
走基层干部民情日记精选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