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新高考改革方案

时间:2022-06-25 18:35:57 社保政策资讯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浙江省新高考改革方案2017

  浙江2017年高考改革最新方案公布,改革主要涉及4个方面,其一是语文提分,英语减分,数学或分数不变,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看看具体的内容吧!

浙江省新高考改革方案2017

  浙江省新高考改革方案2017

2017全国高考改革方案
地区 启动时间 执行时间 内容要点
北京 2017年 2020年 1.从2017年秋季入学高一起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2.英语听力考试从笔试中分离,一年两次实行机考;3.取消本科三批,与本科二批合并;   4.自2018年起,推进高等学校考试招生改革;   5.2020年调整统一高考科目,实行"3+3",探索"两依据、一参考"。
山东 2017年 2020年 1.2015年英语科目使用全国卷,2016年语文和数学使用全国卷,2018年全部科目使用全国卷; 2.2020年高考实行"3+3"的考试模式;3.未来"一批"、"二批"合并,除提前批次外,不再分批次录取。志愿填报由"学校+专业"改为"专业(类)+学校"形式; 4.录取"两依据、一参考"。
湖南 2017年 2020年 1.2016年起全部科目使用全国卷;2.2020年高考不分文理科;   3.实行"3+3"的考试模式;  4.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5.逐步试点取消招生录取批次,改进投档录取模式,推进平行志愿投档方式;6.构建"两依据、一参考"多元录取机制。
江西 2017年 2020年 1.不分文理科;
2.实行"3+3"的考试模式,选考"6选3";
3.外语考试分为笔试和听力测试,高中生最多参加两次外语考试;
4.高考总分满分750分,语数外每门150分,3门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每门100分;
5.2016年起建立江西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开展综合素质评价;
6.2016年起合并二三本,2018年起合并艺术二三本科批,2020年起进一步减少录取批次。
海南 2017年 2020年 1.2020年高考不分文理;
2.2020年高考科目实行"3+3",选考实行"6选3";
3.总成绩按标准分呈现,语数外每科原始满分150分,转换成标准分,自选3科每门满分100分;
4.从2017年起,海南本科第一批和第二批合并录取,从2020年起,录取批次仅设本科批和专科批,分学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和录取。
广东 2018年 2021年 1.2021年高考文理不分科;
2.高考实行"3+3"的考试模式;
3.外语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一年两次考试;
4.录取"两依据、一参考";
5.2016年,广东高考全部科目采用全国卷;
6.2016年,广东二本A线B线将合并。
江苏 2018年 2021年 1.2021年高考“3+3”模式,文理不分科;
2.统考科目语数外保持不变,选考科目由"6选2"调整为"6选3";
3.英语将实行听力和口语一年两考,笔试两考还在探索;
4.分值比480分高,接近700分;
5."小高考"13个科目均可考两次;
6.2016年起,少数民族考生报考省属高校加3分投档。
河北 2018年 2021年 1.2021年高考文理不分科;
2.高考科目实行"3+3";
3.外语考两次;
4.2016年起,本科第三批录取院校与第二批合并,以后逐步取消录取批次;
5.高校招生"两依据,一参考";
6.2017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实行新的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7.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开始实行新的学业水平考试制度。
安徽 2018年 2021年 1.文理不分科;
2.统考语数外,选考科目为"6选3"或"7选3"。
山西 2018年 2021年 1.不分文理科,外语一年两考;
2.高考实行“3+3”模式,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科学业水平考试中自主选择3科参加考试并计入高考总成绩;
3.高考录取调整为“两依据、一参考”。
西藏 2018年 2021年 1.2021年高考实行"3+3"的'考试模式,选考"6选3";
2.外语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3.高考总分660分,语数外每门150分,3门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每门70分;
4.录取"两依据、一参考";
5.从2017年起,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完善平行志愿投档方式。
辽宁 2018年   1.从2016年起,取消一批本科A、B段的设置,统一为一批本科;三批本科合并到二批本科。
宁夏 2019年 2022年 1.2017年建立高中考试招生综合素质档案,在自主招生中使用;
2.2018年启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改革,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
3.2019年逐步取消录取批次,推行"两依据、一参考"的考试招生模式;
4.取消文理分科,选考科目"6选3",高考总分750分,语数外语每科150分,自选每门100分;
5.外语考试一年两考。
广西 2019年 2022年 1.2022年起广西统一高考不再分文理科;
2.高考科目实行"3+3"模式,必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每科满分150分;
3.外语科目(含听力)同年有两次考试机会;
4.选考科目从政史地理化生6个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科目之中任选择3科。选考科目安排在高三进行,每届学生只安排一次考试,每科满分100分;
5.高考总成绩满分为750分;
6.高校招生录取实行"考生总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的评价方式;
7.高职招生逐步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评价方式。
陕西 2019年 2022年 1.考试科目实行“3+3”模式,选考科目实行“6选3”;
2.取消文理分科;
3.英语一年两考。
甘肃 2019年 2022年 1.实行"3+3"模式;
2.不分文理,外语一年两考。 
青海 2019年 2022年 1.实行"3+3"的考试模式,选考科目“6选3”;
2.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3.高考招生录取基于"两依据、一参考";
4.2018年在各批次全面实行平行志愿,并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
浙江 2014年 2017年 1.必考科目语数外3门,每门满分150分;
2.选考科目实行"7选3"模式,每门满分100分,每科最多考2次;
3.考生总成绩满分750分;
4.语文、数学成绩当次有效,外语和选考科目成绩2年有效;
5.外语每年安排2次考试,1次在6月,考试对象限于当年高考生;1次在10月,与选考科目同期进行;
6.考生志愿由"专业+学校"组成,录取不分批次,实行专业平行投档;
上海 2014年 2017年 1.不分文理;
2.从2014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设置13门科目;
3.2017年起,上海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考试时间安排在每年6月;
4.外语一年考两次,6月一次,1月一次。含笔试和听说测试,每人最多考两次,最好成绩计入总分;
5.高考成绩由语数外3门成绩和自主选择的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满分660分。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分,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每门满分70分;
6.2016年起合并本科一、二批,并按照总分和院校志愿,分学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和录取;
7.报考专科高职志愿只计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专科高职依据统一高考成绩进行录取。
黑龙江 2018年   1.2018年秋季新学期启动,2021年进行首次新高考;
2.考试科目实行“3+3”,满分750分;
3.高中实行综合素质评价。
贵州 2018年   1.2021年贵州高考实行“3+3”模式;
2.2016年将三本院校并入二本;
3.2018年起,高一年级将不再分文理科。
四川 2018年   1.从2016年起,分步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并恢复外语听力考试;
2.从2021年开始,统一高考考试科目设置为语数外,外语考两次择优计成绩;
3.2018年入学新生 学业水平考试全省统考;
4.高职院校2021年起实行春季招生;
5.从2015年起,本科第二批次和本科第三批次合并录取。
天津 2017年   1.取消文理分科,考试科目实行“3+3”;
2.2017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开始实施;
3.英语一年两考,取较高的分数计入高考总分;
4.2017年起高职院校在天津实行春季招生。
吉林 2018年   1.外语提供2次考试机会,取消文理分科;
2.选考科目实行“6选3”,高考成绩满分750分;
3.从2021年起,普通高校招生在保持现行录取模式的基础上,逐步取消录取批次,探索一档多投。
重庆 2018年 2021年 1.不分文理科,外语一年两考;
2.推行“3+3”模式,3门选考科目中,“6选3”模式成主流,即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作为考试科目;
3.从2016年开始,合并本科二、三本和专科一、二段两个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批次;
4.招生录取将实行“两依据,一参考”的录取制度;
5.从2017年开始,统筹高职院校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分类考试招生方式。
湖北 2018年 2021年 1.2021年起,全国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不分文理科;
2.考生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6门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
3.总分值750分;
4.从2016年起,文理类本科录取批次由3个批次调整为2个批次,本科三批和本科二批合并录取。
福建 2018年 2021年 1.考试科目实行“3+3”模式,选考科目实行“6选3”;
2.取消文理分科;
3.英语一年两考;
4.录取机制:“两依据、一参考”;5.实行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分类招考。

  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从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科学选拔各类人才和维护社会公平出发,实施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构建更加公平公正、科学高效和灵活多样的高校考试招生制度。

  (二)工作原则。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作为改革着力点,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强化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和多元录取机制,增加学生的'选择性,分散学生的考试压力。加强政府宏观管理,健全社会监督机制,确保高校考试招生公平公正。

  二、基本内容

  全面深化统一高考招生改革,进一步完善高职提前招生、单独考试招生和“三位一体”招生改革,加快建立多类型、多元化考试招生制度。

  (一)统一高考招生。

  实行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高中学考)相结合,考生自主确定选考科目,高校确定专业选考科目及其他选拔条件要求,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1.科目与分值。

  必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门。外语分为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

  选考科目:考生根据本人兴趣特长和拟报考学校及专业的要求,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等7门设有加试题的高中学考科目中,选择3门作为高考选考科目。

  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分,得分计入考生总成绩;选考科目按等级赋分,每门满分100分,以高中学考成绩合格为赋分前提,根据事先公布的比例确定等级,每个等级分差为3分,起点赋分40分。考生总成绩满分750分。

  语文、数学成绩当次有效,外语和选考科目成绩2年有效。

  2.考试。

  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突出能力立意。主要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思考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语文、数学考试于每年6月进行。外语每年安排2次考试,1次在6月与语文、数学同期进行,考试对象限于当年高考考生;1次在10月与选考科目同期进行。选考科目每年安排2次考试,分别在4月和10月进行。外语和选考科目考生每科可报考2次,选用其中1次成绩。

  3.录取。

  高校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分专业类或专业确定选考科目范围,但至多不超过3门,并在招生2年前向社会公布;考生选考科目只需1门在高校选考科目范围之内,就能报考该专业(类)。高校没有确定选考科目范围的,考生在报考时无科目限制。

  高校可对考生高中阶段综合素质评价提出要求,作为录取参考。

  考生志愿由“专业+学校”组成。

  录取不分批次,实行专业平行投档。填报志愿与投档按考生成绩分段进行。

  (二)高职提前招生。

  实行考生自主报考。普通高中学生以高中学考成绩为基本依据,中职学生以全省统一组织的职业技能考试成绩为基本依据。

  高校根据有关规定确定报考条件、选拔评价办法和录取规则,并在招生章程中公布。高校对考生文化素质和职业适应性进行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考生可报考多所高校,并可同时被多所高校拟录取,考生选择确认1所录取高校。已被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其他考试招生。

  (三)单独考试招生。

  高职院校面向中职学校包括中专学校、技工学校招生,实行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相结合,综合评价,择优录取。探索把试点范围有计划扩大到普通高校应用型本科专业。

  1.科目与分值。

  文化考试科目:语文、数学2门,单独命题、单独考试。拟报考有外语要求的学校、专业的考生,可选择参加全国英语等级考试一级(PETS—1)考试。

  职业技能考试:分17个大类,全省统一组织,分点实施。学生可自主选报1—2个类别。考试每年组织1次。同类考试允许学生至多参加2次。成绩2年有效。

  语文、数学每门满分150分,职业技能满分300分,均以原始分记入考生总成绩。外语不记入总成绩。总成绩满分600分。

  2.录取。

  高校分专业类或专业确定文化和职业技能考试成绩要求,也可提出外语成绩以及其他要求,并在招生章程中公布。

  考生志愿由“专业+学校”组成。

  录取不分批次,按考生总成绩,分大类实行专业平行投档。

  (四)“三位一体”招生。

  高校依据考生统一高考、高中学考和综合素质评价成绩按比例合成综合成绩,择优录取。

  高校确定报考条件、综合素质测试内容和实施办法、综合成绩合成比例、录取规则等,在招生章程中公布。高考成绩占比原则上不低于综合成绩的50%。

  考生自主向相关高校报名,参加高校的综合素质测试,并按规定参加高考。

  高校组织专家组,根据考生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等材料,进行初次遴选;按照随机匹配、相互制约、全程录像、公平公正的要求,组织综合素质测试,进行再次遴选;按照综合成绩,择优录取。

  三、保障措施

  按照循序渐进、积极稳妥的原则,稳步实施各项改革。2014年启动职业技能考试,2015年10月开始实施选考科目多次考试,2016年10月开始实施外语科目多次考试,2017年开始全面实施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

  (一)加强政府宏观管理。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转变管理观念,改进管理方式,提高管理能力。认真制定综合改革试点的各项细则,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基础教育评估体系、督导制度,引导中小学校积极开展素质教育。明确高校与政府在考试招生中的权责关系,在发挥高校招生评价选拔主体作用的同时,完善监督管理体系。健全各级各类考试招生机构,加强专业化队伍建设,提高统一高考、高中学考、职业技能考试和高校综合素质测试的科学化水平。

  (二)保障招生公平公正。完善考试安全体系,加强标准化考点建设,强化部门协作机制,切实维护公平、有序、高效的考试秩序。深入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落实公开责任,及时公开招生政策、高校招生资格、招生章程、招生计划、考生资格、录取程序、录取结果、咨询及申诉渠道、重大违规事件及处理结果、录取新生复查结果等信息。高校综合素质测试要建立健全各部门相互制约、考评人员与考生随机匹配、纪检监察部门全面监督的机制,严格落实公开公示、涉密工作严格保密、利益相关人员回避、全程监控录像等制度,确保测试公平公正。

  (三)加强宣传咨询指导。加强对各项政策、规定和要求的宣传解读,凝聚改革共识,营造良好氛围。加强中学生学业规划指导,培养学生自主选择能力。创新咨询服务形式,提高咨询服务质量。加强对考生、教师及工作人员的诚信教育和管理,健全个人、学校考试招生诚信档案,积极营造诚信考试、公正选才的良好环境。

  2017年浙江新高考改革方案解读

  改革贯穿的教育理念是什么?

  我省这次设计高考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着力彰显选择性教育理念,以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利于高校科学选拔人才、利于维护社会公平公正。

  好的教育,必然是在学生、学校不断选择中实现的。近几年,我省推行的深化高中课程改革已经贯彻了这一思想,并已取得明显成效。高考招生改革强调把更多选择权交给学生和学校,旨在实现教育改革从选课到选考的进一步推进。

  在方案设计中,首先考虑是否有利于学生选择,是否有利于高校自主权扩大。通过学生学校的双向选择,促使招生公平从已有的程序公平、机会公平进一步走向内容公平。

  改革主要想解决哪些问题?

  高考招生改革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可能一蹴而就。深化高考招生改革应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本次改革近期主要致力于解决三个问题:

  一是扩大学生高校双向选择权。把更多的选择权交给学生,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生学习潜能;有助于学生发现专业性向,合理规划学习及发展方向;同时,也有助于减轻学生学习心理负担,引导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把更多的选择权交给高校,有助于高校选拔适合自身培养要求的学生,有助于高校及学科专业办出特色,实现多样化发展。

  二是推进综合评价选拔。统一高考招生实行高考与学考、必考与选考相结合,高职提前招生实行高中学考或职业技能与综合素质相结合,单独考试招生实行文化素质与职业技能相结合,三位一体招生实行统一高考、高中学考和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四类考试招生模式均强调评价选拔的综合性,推进人才评价选拔从单一向综合转变。

  三是弱化一考定终身现象。多种考试招生模式给学生提供了多种升学发展选择通道;自主选择选考科目可实现“考其所长”、“考其所好”;大部分科目有2次考试机会,使一次考试的重要性降低,一考定终身得到弱化。

  试点方案是怎样产生的?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为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此后教育部就高考招生改革作出重要部署。

  我省2013年7月正式启动研究高考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于当年年底形成了试点方案初稿。先后召开一系列座谈会,分赴11个设区市直接听取意见建议,广泛征求了市县教育局长,本专科高校、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校长和部分教师、专家,招考机构负责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各方面的意见,高中学校负责人绝大多数都参加了讨论。

  每次听取意见后都对方案作了进一步修改。试点方案制订历时一年多,前后数十易其稿。

  试点方案什么时候开始实施?

  试点方案规定的各项改革内容和要求,将从2014年秋季入学的高中学生开始,分年逐步实施。2014年启动职业技能考试,先实施9类,再在3年内展开至17类。2015年10月开始实施选考科目多次考试。2016年10月开始实施外语科目多次考试。2017年开始全面实施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

  为什么把学考纳入高考招生选拔体系?

  这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和国务院《实施意见》提出的要求。目的是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一门课程,避免发生严重偏科,同时也为高校科学选拔人才创造条件。

  而且学考实行平时考,一考两用,既用于评价学业水平,又用于高考招生,可以一定程度地缓解考生的统一高考压力。

  高考录取会不会主要取决于语数外成绩?

  我省方案不会发生这个问题。试点方案考生成绩总分与现行高考“3+综合”相同,语数外分值未变,占比未变。选考科目分值所占比例为高考总成绩的40%,且每科均设有加试题,并将等级细化赋分,提升了选考科目的区分度。

  选考科目分值比例的确定,既与这些学科的高中教学时间比例大体相当;又与扩大选择性、体现学生专长、弱化一考定终身等改革价值取向密切相关。必考3门是普遍性要求,而选考3门是学生自身选择,能够反映学生的兴趣、志向和学业专长。

  哪些方面扩大了考生的选择权?

  考生升入高校的通道有了选择。考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四种考试招生模式中选择比较适合自己的'模式。高职提前招生中,考生可同时报考多所高校,一档多投,并可同时被多所高校拟录取,由考生选择确认其中1所录取高校。

  考生参加考试有了更多的选择。在统一高考招生中,考生可根据本人兴趣特长和拟报考学校及专业要求,自主选择选考科目,及外语、选考科目的考试次数、时间。在单独考试招生中,考生可自主选择职业技能考试的类别、次数和时间,还可选择是否参加英语考试。

  考生对自己考试成绩的使用也有了选择。选考科目、外语科目、职业技能的2次考试成绩中,考生可自主选用1次考试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考生报考高校专业的选择权得到了更充分的尊重。在统一高考招生和单独考试招生中,实行“专业+学校”志愿,按专业平行投档,考生可以自主选报专业。

  哪些方面扩大了高校的自主权?

  高校可以根据办学定位,选择不同考试招生模式;确定是按专业类还是按专业招生录取。

  高校还可以根据专业需要,确定招生要求。包括选考科目范围、综合素质评价使用等。

  在三位一体招生和高职提前招生中,高校确定综合素质测评内容标准及方式。

  哪些方面减轻了考生负担?

  高考招生改革减轻考生负担,主要是通过增加考生对考试和招生的选择性和增加机会来实现的。

  一是选择增加了。按照试点方案,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高校多种考试招生模式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升学发展通道;在统一考试招生模式中,考生可自主确定考试科目、时间、次数并选择其中1次成绩记入总成绩。在单独考试招生模式中,考生可自主选择职业技能考试类别。在高职提前招生中,考生选报多所高校,最终确认选择1所录取高校。选择多了,压力就相对减轻了。在教育中,考试负担可分为脑力体力负担和心理负担。我们常常可以观察到这样一种现象,并不是考生花时间最多就是负担最重,而是他没有兴趣学的东西负担最重。在高考改革中推行选考,让考生选自己想学且自己认为学得好感兴趣的科目进行考试,“考自己所长”、“考自己所好”,相比较心理负担就会减轻。

  二是机会多了。统一高考招生中,外语和选考科目每年安排2次考试,每个考生都有2次考试机会,选考科目在平时进行。尽管与高考挂钩,但与现行集中高考相比,对考生的心理影响及产生的负担是不一样的;有2次机会,1次考试的重要性将降低,一考定终身将会得到弱化。第1次考试时,认为还有第2次,第2次考试时,第1次考试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分数,考生的焦虑度、心理负担会明显减轻。考生的负担减轻了,家长负担就会减轻,继而全社会动员组织的负担也会减轻。

  外语与选考科目成绩两年有效期怎样计算?

  外语与选考科目成绩两年有效期,是以考生参加6月份全国统一高考首日为基准日期,倒推两年的时间来计算的,以方便考生结合自身实际,统筹安排修习学业和考试的时间。

  选考科目什么时候选定?为什么?

  每一门选考科目,可由考生自己在考前选择,具体在实际报考该科目时确定。在这个时候来选定,可有利于引导学生在课程学习时就能按个人兴趣特长合理规划和安排,有利于学生在共同的基础上学有所长。如果在考后再来选定,那么很多人会选择把多个科目甚至全部7个科目都作为选考科目参加考试,这势必不利于引导学生专长的养成,也会大大增加学生学习和考试负担。

  怎样选报选考科目?

  考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根据拟报考学校专业要求,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等7个高中学考科目中,选择3科作为选考科目,每科至多参加2次考试。

  选考科目为什么要考必考题又考加试题?

  作为高中学考,该科目考生只需考必考题,必考题考试内容为该科目必修内容。作为高考选考科目,该科目考生除了需考必修内容还需考加试题,加试题考试内容既包括科目必修内容又包括选修内容。设置加试题,主要是为了利于学生更充分展现自己的学业水平和学科特长,利于学生为进入高校后的学习奠定较扎实的专业相关学科基础;同时增加了考试区分度,也有利于高校科学选拔。

  选考科目为什么采用等级赋分?

  选考科目按等级赋分,每门满分100分,以高中学考成绩合格为赋分前提,根据事先公布的比例确定等级,每个等级分差为3分,起点赋分40分。选考科目不使用卷面得分,主要因为:

  1.不同科目的卷面得分缺乏可比性。选考科目由考生自主选择,不同科目考试内容和难度会不同,把不同科目考试卷面得分机械相加合成总成绩给考生排序显然不够合理。

  2.不同科目实行等级分相对可比。等级分,是根据事先确定并公布的各科相同的比例,先按考生的卷面得分划定相应等级,再按等级赋分,相同的等级分数相同,进而使不同科目的分数具有相对可比性。

  3.实行等级分在浙江已有实践基础。我省在三位一体和高职提前招生中使用等级分都已多年。

  还需要补充的是,考生考什么科目、什么时候考试,使用哪次考试成绩都由自己决定,对于实行等级分来说,考生选择机会和权力是平等的。

  选考科目等级起点赋分为什么设置为40分?

  我省高考选考科目以高中学考成绩合格为赋分前提,有利于进一步增强高考与高中学习的关联度,体现高考与学考相结合,体现高中教学的基本要求,利于学生为进入高校学习打下更扎实的学科基础。

  选考科目的学考部分为必考题,必考题满分70分,按占比60%左右的分数作为考试合格标准,对选考科目采用等级赋分时,设置高中学考成绩合格赋分40分,相对比较合理。

  高校什么时候公布招生要求?

  高校应在招生2年前向社会公布分专业(类)的招生选考科目范围,科目数至多不超过3门。而对考生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要求,高校可在当年招生章程中予以明确。

  考生的选考科目需要全部符合高校要求吗?为什么?

  考生的3门选考科目中,只需1门符合报考高校选考科目要求,即可报考该校相关专业(类)。

  这样做,对考生来说,可以增加选择专业和学校的覆盖面,有助于扩大考生选择权。对高校来说,既保证了专业培养的必需,又可使符合该专业的生源相对充足,有利于招生选拔。

  高校无选考科目要求时考生怎样报考?

  高校没有确定选考科目范围,那就表示考生在报考该专业(类)时无科目限制,均可报考。

  但考生要注意:由于你的总分是由必考科目和选考科目构成的,所以你仍需参加选考科目考试,以获得相关成绩。

  怎样填报志愿?

  在统一高考招生、单独考试招生中,考生按“专业+学校”填报志愿。考生在选报“专业+学校”志愿时,自己的选考科目与高校要求的选考科目至少需有1门一致方可报考。其中“专业(类)”志愿,既可以报考同一个高校中的不同专业(类),也可以是不同高校的同一专业(类),还可以是不同高校不同专业(类)。

  在高职提前招生中,考生可以报考多所高校,一档多投;同时被多所高校拟录取的,由考生选择确认其中1所录取高校。

  在三位一体招生中,考生可根据自己的统一高考、高中学考和综合素质评价等“三位”综合情况,有针对性地自主选择填报相关高校志愿。

  中学综合素质评价在高校选拔中起什么作用?

  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试点方案重视与高中课程改革相衔接,把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招生录取参考条件,并将具体使用权交给高校。

  在三位一体招生中,作为报考条件和初次遴选的主要依据之一,高校可以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级、特长表现情况、选修课程情况、社会实践情况等多方面提出要求,或纳入综合成绩。

  在高职提前招生中,高校将中学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选拔录取参考,纳入到综合评价内容。

  在统一高考招生中,高校可事先对考生高中阶段综合素质评价提出要求,作为录取参考。

  什么是三位一体招生?

  三位一体招生将统一高考、高中学考和综合素质评价三者结合对考生进行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方法是,由高校依有关要求确定统一高考、高中学考和综合素质评价三部分成绩在考生综合成绩中的各自权重,以及高校综合素质测试的内容、标准及方法,并具体组织实施综合素质测试。考生自主选择报考高校,经初次遴选通过后参加高校的综合素质测试。高校根据事先公布的章程,按综合成绩,择优录取。

  其中,高校综合素质测试注重对学生中学综合素质评价内容,以及与进入高校专业学习发展相对应的专业性向、专业素养、专业潜质的考核。

  三位一体招生综合成绩怎样计算?

  三位一体招生综合成绩是由统一高考、高中学考、综合素质评价成绩按比例合成。具体合成比例,由高校根据学校和专业培养目标确定,报省教育考试院备案后在本校招生章程中向考生及社会公布。其中,统一高考成绩占比原则上不低于综合成绩的50%。

  普通高中毕业生可以报考单独考试招生吗?

  不可以。与其他三种考试招生模式不同的是,单独考试招生是为适应中职教学特点和中职学生成长需要专门设计的,实行单独命题、单独考试、单列计划、单独录取,只有中职学校(含中专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等)毕业生可报考单独考试招生。

  哪些考生需要参加职业技能考试?怎样报考?

  考生若报考单独考试等有职业技能考试要求的高校,以及报考有职业技能要求的高职提前招生、三位一体招生的高校,需按要求参加职业技能考试。

  我省统一组织职业技能考试,每年1次。职业技能考试共分17个大类,考生可以自主选报1-2个类别;各类别考试分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两部分,职业素养基本要求体现在其中,成绩满分300分;同一大类考生可参加2次考试,成绩2年有效。

  高中学考怎样安排?

  高中学考调整到每年4月和10月安排考试。首次考试在2015年10月进行,具体考试时间和科目另行公布。

  这样调整,有利于学生有更充足的时间用于课程学习;有利于避免学校过于偏科教学和学生过于偏科学习现象的发生。

  往届生、社会人员及异地生怎样报考?

  往届生、社会人员以及外省籍在我省异地高考考生,如参加2017年及以后的高考招生录取,需按我省高考招生改革试点方案和高中学考实施办法参加各项考试。

  怎样保证高中学考的公信力?

  在这方面,我省已经有了实践经验。从2008年开始,我省高考英语听力、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科目就已向考生提供1年2次考试机会;2013年我省高中学考也开始提供多次机会,全省统一命题、统一施考、统一阅卷、统一评定成绩;成绩报告采用等级制。这为学考成绩纳入高考选拔评价体系提供了制度支撑。

  目前,我省标准化考点考场建设已有了确保考试安全的技术支撑。学考考试管理与高考一样,全部在标准化考点和考场进行,考试全程监控录像。

  高考改革怎样确保公平公正?

  以制度保障公平。做到政策制订倾听民意,政策形成广而告之,政策实施规范透明;实行刚性计划管理;考试全部实行全面监控、全程录像。高校组织的综合素质测试严格实施考生与考场、考官随机匹配、利益相关人员回避和全程监控录像等制度。

  以公开促进公平。招生工作全程在阳光下运行,招生政策、招生计划、招生章程、录取程序、投档分数线等全面向社会公开。政策加分考生、特殊类型招生考生名单实行多级审核、多级公示。

  以监督维护公平。招生工作始终处于监督和制约之下。纪检部门进驻命题、录取和高校综合素质测试现场,全程监督;设立举报电话,自觉接受媒体和社会监督。形成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监督和自律、监督和制约相结合的完备的监督制约机制和体系。

  高考改革对高中段教育有哪些影响?

  正面影响,会积极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会促进高中段教育更加注重个性化。每个学生选考科目不一样,要求学校从课程安排到课程教学,必须更加重视学生学习的个性,更多地实施因人施教。

  负面影响,会增加学校组课组班的难度,个别学校可能还会出现唯考试安排学科、安排课程。这点必须避免,也可以避免。可以通过合理安排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时间来防止,还可以通过教育行政管理来解决相关问题。

 


【浙江省新高考改革方案】相关文章:

新高考改革方案02-28

浙江省新居民IC卡式居住证怎么办理08-04

四川省新社保卡怎么激活06-25

浙江旅游的宣传口号04-01

浙江导游词01-09

浙江旅游形象口号08-23

广东省新会市的鸟的天堂的导游词12-31

河北省新课标培训的心得体会(通用6篇)12-31

浙江西溪湿地景点旅游导游词-浙江导游词01-01

浙江各地口号120句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