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方案

时间:2024-10-20 05:04:55 社保政策资讯 我要投稿

关于2017高考改革方案

目前,北京、重庆、内蒙古、安徽4个省市的教育行政部门透露了2017年高考加分政策及照顾政策。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具体情况吧!

关于2017高考改革方案

关于2017高考改革方案

北京市《2016年高考照顾加分政策规定》提出,从2017年起,少数民族考生加分范围调整为“从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转学到本市就读的少数民族考生”,加分分值仍是5分,仅适用于北京市属高校招生录取。

根据重庆的规定,2017年三峡库区搬迁移民和农村独生女两项加分照顾政策将取消,与此同时,“乡村”户口在录取时将享受国家和重庆市的一些照顾政策。记者查阅资料发现,2016年高考前,重庆规定:三峡库区搬迁移民考生录取时可加5分投档,报考市属院校的重庆籍农村独生女线下5分可视为达线,由学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并在政策中提出,2017年起考生不再享受这两类加分。

内蒙古规定,只有少数民族加分这一项可以与其他加分项目的分值累加。根据规定,因公感染“非典”死亡或持有“非典”伤残证人员子女考生,可在其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10分投档。

安徽2017年加分政策与2016年高考政策保持一致,分为全国性加分项目和地方性加分项目。全国性加分项目20分“封顶”,地方性加分项目增加5分投档。

高考考试内容的变化

语文学科基础性地位凸显,各个科目考试语文化。

1、近三年来英语作文考传统文化

如2016北京

假设你是红星中学高三学生李华。你的英国朋友Jim 在给你的邮件中提到他对中国历史很感兴趣,并请你介绍一位你喜欢的中国历史人物。请你给Jim回信,内容包括:

1. 该人物是谁; 2. 该人物的主要贡献; 3. 该人物对你的影响。

很多孩子在考场上一片空白,主要在于缺乏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其实这种出题方式才真正符合中国人学习双语的目的:熟练使用英语认识这个世界,同时传播中华文化。

2、文综

单选

例1:(2016北京卷24)以天津“泥人张”作品为依托,“梦娃”系列公益广告运用三维技术绘制的形象萌动可爱,表达主题所用的童谣朗朗上口,深受大家喜爱。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①该公益广告是文化传播途径的新的成功案例

②该公益广告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表达

③该公益广告的成功表明面向人民大众的文化更富有生命力

④该公益广告的成功表明内涵丰富的中华文化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例2:(2016北京卷25)“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一件经历过战争的铁器,诉说着推动历史前进的必然和偶然;“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一副古旧的画卷,描绘出凄清荒凉的六朝时景,令后人触目伤怀......文物是无言的百科全书,承载着珍贵的历史信息。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

①可以给文物保护部门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 ②是推动我们文化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③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④能够使国家占据世界文化发展的制高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大题(2016北京卷41)(26 分)

中法两国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2016年4月至6月,第十一届“中法文化之春”在中国举行, 促进了两国之间的友好往来。

鲁迅和雨果分别是中国和法国的伟大作家,虽然相隔万里,但是他们的思想有很多相通之处。下文为鲁迅文化基金会秘书长、鲁迅长孙周令飞先生在“鲁迅对话雨果”中法文化交流活动中讲话的部分内容。

雨果在他的《悲惨世界》里说:只要本世纪三个问题得不到解决: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女子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换句话说,从更广的意义来说,只要这世界上还存在愚昧和困苦,和本书同一性质的作品都不会是无益的。鲁迅先生以他高度浓缩的小说、精美绝伦的散文和浩瀚滚烫的杂文,表达了同样的意愿和同样的意志,正如他那首《无题》绝句所言:“万家墨面没蒿草,敢有歌吟动地哀。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结合材料,分析“鲁迅对话雨果”交流活动的文化意义。(8分)

总之, 各个科目出题语文化,这种趋势会一直延续下去。甚至在数学考试中也不断穿插进传统文化,如通过“剪纸文化”考对称轴;通过故宫景点考坐标系;通过《九章算术》原文考工程问题……所以,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传统文化。

语文科目考试内容的变化整体稳定、略有调整。

2016年语文学科在总体基本稳定的基础上,为更好地适应当前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形势,在考试内容等方面略有调整。其中现代文阅读,在以往要求考生对“文中信息的分析、筛选、整合”基础上,增加信息的“运用”“对多个信息的比较、辨析”。同时增加对阅读经典的'要求。在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中,提出“对中外文学经典”“对中国古代文化和文学经典”的“理解、感悟和评价”。

增加12本经典阅读

具体调整:“附录”在保持原有“古诗文背诵篇目”不变的同时,增加“经典阅读篇目例举”,包括古今中外12部文学和文化经典,分别是:《论语》、《三国演义》、《红楼梦》、《呐喊》、《边城》、《四世同堂》、《红岩》、《平凡的世界》、《雷雨》、《欧也妮·葛朗台》、《巴黎圣母院》、《老人与海》。

《老人与海》

经典阅读篇目主要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并结合实际情况确定。“例举”二字,旨在鼓励考生在阅读这些篇目的基础上,能够更广泛地阅读。

阅读经典是目前语文课程改革的重点,在2015年高考“微写作”选作题中,就涉及了《三国演义》、《平凡的世界》、《四世同堂》和《巴黎圣母院》。

《四世同堂》

但考虑到本届毕业生在高中三年的学习及复习的实际情况,2016年这12部经典阅读篇目暂不列入考生必须作答的范围,2017年、2018年逐步将这些篇目纳入考生必须作答的范围。

目前孩子学习的现状:不读书。新东方针对这个情况,特别开设单项班。吸引孩子阅读经典作品,与孩子们一起探讨经典为什么会成为经典,同时发挥经典作品的教育作用。

题目的可选性和答案的开放性。

从这3年北京的中高考命题来看,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题目的可选择和答案的开放性,给学生多种选择,满足不同类型考生的优势的发挥,释放孩子的主动权。比如2016年北京高考作文,大作文有“老腔”和“书签”两个选择。“这两个题目有一定的离散度。”擅长写议论文的、擅长写记叙文的都能找到可写的题目,发挥自己的优势。比如2014年,北京的高考微写作题目首次出现题目“三选一”让学生自主选择的同时,还打破了以往“诗歌除外”的禁忌,允许在微写作中创作诗歌,给了一部分学生张扬青春、抒发生命诗意的空间。所有这些释放的信号就是,让更多的孩子真正能用自己的优势进行竞争。

展望2017年北京高考

整体特点:稳中有变,趋于稳定。

第一部分:多文本阅读。延续一直以来的文本内容特点:科学思维+紧贴时事,如14年的“光伏发电”;15年的“汉字排版”;16年的“深海潜水”。关注时事热点,尤其是科学方面的新闻。掌握这一类文本的结构和常考题型。

第二部分:文言文 难度在一点点增加,注重复习论说类文言文。掌握每一种题材的特点,如记叙类的需要掌握记叙的技巧、实词的积累和人物评价,以便应对大题。同时需注意与我们学过的必修和选修上面的文章的对比阅读。

第三部分:阅读和微写作出题形式不会有大的变化。

第四部分:传统文化和经典阅读。比重会加重,可能由选做题变为必做题,由一道变为俩道。对经典作品大家需要掌握作品的评价,至少俩个人物评价和一个详细的故事情节。

不打无准备之仗,方能立于不败之地。及早准备,做到胸中有丘壑,方能从容。常温经典,腹有诗书气自华,方能成长。

【高考改革方案】相关文章:

2017河北高考改革方案08-16

浙江2017高考改革方案01-30

2017年河南高考改革方案12-13

2025年北京中高考改革方案10-26

全国30省份公布高考改革方案03-19

自主招生改革方案09-28

绩效考核改革方案07-28

2017驾照政策改革方案12-12

演讲与口才教学改革方案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