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师事迹材料

时间:2020-08-16 10:16:54 事迹材料 我要投稿

乡村教师事迹精选材料

  乡村教师事迹材料

乡村教师事迹精选材料

  “农村小学有这样一位坚持不懈的思考者、行动者,是我们抓农村教育工作者的一件幸事。”。xxxx市教科院前院长万明春如是说。有人说他是农村小学教学的多面手;也有人说他是学习型、科研型农村教师的代表。他,就是从农村教育土生土长起来,在农村小学教育岗位上耕耘了18年的xxxx市xxxx四牌坊小学教师、xxxx市骨干教师、xxxx市中小学优秀教研组组长、xxxx区首届名师、xxxx学科带头人、xxxx区“十百千工程”小学数学教学指导组成员――xxxx。

  背着背篼找学校的农村青年教师

  1991年,xxxx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xxxx师范学校,分配到了xxxx一所偏远的村小――xxxx镇xxxx村小。

  到学校报到那天,他背着背篼,问学校附近的村民:xxxx小学在哪里?朴实的农民回答他,这里没有xxxx小学。他再问这附近有没有一所学校?村民们笑了,用手一指沟壑的对边,说:“有,就在对门。那是‘茅厮湾’学校,哪里是啥子xxxx小学哟。”

  原来这所学校建在乱坟、粪坑之间,“茅厮湾”学校因此而得名。这就是作为年轻老师xxxx工作的第一所学校。之后xxxx先后在xxxx镇xxxx村小、五四村小,xxxx镇盖石村小工作了四年。

  年轻的xxxx喜欢思考,在乡村教书他也不‘循规蹈矩’。每到一处,郑老师书教得“很怪”,这是给村民的第一印象。第一怪:带着学生跑田埂。学校附近不是山路,就是田埂。一下课,他这个孩子王就会带着一帮孩子跑十来分钟的山路、田埂。他用这种方式,让山村的孩子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第二怪:到田野里写作文。春天来了,他带着孩子观察天空飞过的鸟儿,山坡上的小草小花和庄稼地里忙碌的村民;夏天来了,他带着孩子观察小沟渠里的流水、稻田里的秧苗。开始时,村民说什么的都有,有的甚至告到了中心校校长那里。但半期考试后,看到孩子们身体好了,学习劲头儿起来了,考试成绩直线上升了,特别是在运动会上,孩子们战胜了中心校的孩子,抱回了一大摞奖状。村民一看就笑了。

  那时,课改一说还没有出现在乡村学校。有人好奇地问他怎么就想到这样改革?他说:“初登讲台刚好是秋季,孩子们写天气往往就是‘蓝蓝的天空白云飘’。我们生活的雾都xxxx的秋天不会是这样呀!我想,其中的原由就是当时的选文绝大多数人来自北方作家的笔下,再加上孩子们长期禁锢在教室里、书本里,才会这样的‘样板文’。为了让我的学生说真话、写真文,我就这样做了。”

  的确,教育需要智慧。农村村小有许多自然资源农村教师完全可以大胆创新和运用。在村小工作的四年里,他每年接手一个“问题班”,经过一年的努力,孩子的成绩都能从倒数第一,上升到全年级前列。这也难怪,当组织调他到条件更好的xxxx镇中心小学校工作时,村委书记代表村民找到镇里分管教育的领导,希望郑老师多教村民的'孩子几年;实在不行,就让孩子们跟着郑老师转学到中心校去。

  事实也正如此,郑老师一离开,孩子们也纷纷转学到了中心校。“老师,我要跟着你读书!”孩子们质朴的话语至今让他眼噙泪花,一次次感受到了教师的责任重大。

  书籍是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最好导师

  “书籍是学校中的学校,导师中的导师。”无论是在师范校学习,还是在边远的村小或物质条件稍好些的中心校工作,xxxx都将书奉为至宝。

  在xxxx师范读书时,xxxx是学校出了名的“书虫”。《古文观止》、《说文解字》、《中国古典十大悲喜剧集》这些中国古典精华是他的最爱。“读师范前,我家不幸连遭两次火灾,穷得不敢逛白沙,就只好读书了,因为书籍是不会嫌贫爱富的”,他这样说。

  在村小工作时,书籍成了xxxx解忧的“法宝”。放学之后,农村的村小就成了一座“孤庙”。xxxx坦言,精神生活的极度匮乏也曾让他情绪几乎失控,也曾与当地村民一起喝劣质小酒,打小牌。“好在有几本旧书可读,不然我也会沉湎其中。”回首那段寂寞的日子,他感谢书籍。那时,中心校仅订阅了《四川教育》,村委会里也只有《半月谈》,这些读物都被他当作了知心宝贝,读得有滋有味。

  到xxxx小学工作后,xxxx更是抓住有书读的机会。2005年,他因为教学成绩优异,受到xxxx镇政府的表彰,他马上将所得到的奖金购买了8盒白磁带,找到当时的教管中心主任严代书,请他把魏书生当年在xxxx举办讲座的内容全部翻录回家认真学习。2009年xxxx被安排将教小学高年级数学。为了尽快从当了十多年的语文教师转换到合格的数学教师,这次他又首先选择了以书为伴。两个月的时间,他几乎是脚不出户,从网上下载阅读了西师版、人教版、北师大版、江苏版系列教材;对教材中的习题,他硬是像学生那样一道一道地做。为了从数学教学上更快成长,他开始海量阅读数学名著。有时,找数学名著真有点难于上青天,很多经典的数学名著出版社也不再出版,他就利用网络搜集整理,建立自己的网络图书馆。2011年,在西南大学参加教育部“国培计划”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培训时,他充分利用大学图书馆的优势,将克莱因的《古今数学思想》,波利亚的《数学的发现》、弗赖登塔尔的《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以及国内名家张奠宙、郑毓信等的优秀著述下载下来,打印成册,每日一读,其乐无穷。在中央教科所研修,学友们往家带北京烤鸭,他往家带一大捆书。通过读书学习,他很快成长为四牌坊小学校数学名师工作室的主要成员,不知底细的人,还以为他一直耕耘在数学教学天地呢。

  多年的读书学习,让xxxx对读书更有了独特的心得,他说:生活在农村小学没有导师,书籍就是最好的导师,读书既是最好的“集体备课”,又是最好的“教育研究”;对一个农村教师而言,远离浮躁,静心读书,善于思考、借鉴与运用,同样也能迈上成长的快车道。

  独特的成长方程式:任务+思考

  有人说,xxxx是多面手,万能胶,指的就是他经常接受任务,每件事他总会想方设法做好。他自己也就在一次次挑战中不断学习,不断思考,渐渐地成长了起来。

  20xx年,xxxx小学领导班子将xxxx提拔为了教科室主任,交办给他的大事就是思考xxxx小学的发展思路,以及引领学校青年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为了完成任务,xxxx花了7000多元买了一台电脑向网络请教,自费购买了大量的学校特色建设方面的书籍研读。因为乡村交通等因素,教师外出学习往往都是‘吃亏的买卖’,影响周末休息不算,重要的是还要倒贴钱进去。经济拮据的他为了完成任务,却愿意做这种赔本的‘买卖’,只要合适的的重要会议、考察学习他都会主动申请参加。就这样,他连续三届参加了由xxxx市评估院龚春燕院长主持的特色学校高峰论坛;一旦听说哪所学校有特色,他都会主动向学校领导汇报,希望能去走一走,实地看一看。他把阅读、网淘、参会、考察戏称为“当代孔夫子的游学”。游学的结果使他的教研视野开阔了,工作能力提升了。他在学校领导的引领下参与制定了xxxx小学“三年三步走,八年大步走”的发展战略,鲜明提出的“养成规范奠定人生,情趣发展成就幸福”办学方向,得到了xxxx市教科院专家的高度赞赏,撰写的《农村小学也能办出特色小学特色文化建设解读》获教育部二等奖。

  20xx年10月5日上午,xxxx接受了由xxxx名师张健主编的《农村村小课程改革》一书的编写任务。下午,他的父亲就因出摩托车车祸被送进了医院急救室。同事们劝他把编写任务推掉,但他却瞒着家人和张老师,忍着悲痛一边照顾病危的父亲,一边在电脑上一字一句地完成了2万余字的编写任务。

  与此同时,学校还交办给他另一项重任――申报xxxx市级教育规划课题。当时xxxx区还没有一所农村小学能独立承担市级规划课题,他愉快地接受了,也开始了全新的学习、成长旅程。当时的区教研室主任王琪开、教研员张健对此也非常认可与支持,多次激励他好好干出成绩。由于过去从未接触过科研课题,他只好从课题申报到开题报告、实施方案、中期成果、研究报告从头学习。经过努力,2004年,他所申报的《农村小学培养学生成功体验研究》开辟了xxxx区由一所农村小学独立承担的历史,研究成果获得xxxx区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xxxx市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他自己也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育科研骨干。他在xxxx小学工作期间,就为xxxx小学独立申报了五项市级规划课题,他以“课改日记”推动科研发展的做法,撰写的研究报告都得到市教科院专家的高度认可。

  回顾过去的工作,xxxx认为每接受一个任务都是全新的挑战,给你一个任务,就是给你一次学习思考的机会,一个锤炼自我、展示自我的平台。他认为,只有为了事业,累并快乐着人生,才是更有意义的人生。

  农村教育科研就是“请客吃饭”

  一次开教代会,一位教师公然反对教育科研。“农村小学的教育科研就是空了吹,大不了就是请个人吃个饭,然后写写没得一点用处的小文章。”

  这位教师的言论虽有些过激,但在很大程度上也透视出农村小学教育科研在起步阶段面临的种种困扰。那天刚好是这位教师的生日,会后他盛情邀请xxxx吃饭。席间xxxx抓住这一时机,即兴推出了他的教育科研就是“请客吃饭”的理由。

  他说,农村小学教育科研需要“请客吃饭”,但请的“客”绝不是一般的人。农村学校要发展,需要专家的引领,但是专家不会无缘无故到穷乡僻壤的农村学校来,只有你有了科研项目,从立题到开题,到过程运作,到中期成果,结题推广,你才会有充足的理由请你想请的专家。而科研带给农村学校的,绝不仅仅是一个课题那么简单,而是整个教育理念的更新,关乎学校的起步和发展。

  这个小插曲,让xxxx更加明白推广农村小学教育科研工作的艰巨性。挂在嘴上,不如做在行动上。最重要的变革就是寻找教育的本质,发现“小问题”,进行“小研究”,开发“小策略”,积累“小成就”。比如“学生不交作业怎么办”,这是个“小现象”。从这一现象出发,他引导教师学会“追问”“探究”“剖析”,从而制定“小策略”。他经常耐心地劝导青年教师大胆进行教学研究,“思考,教学工作才会越来越有味道”“搞研究,要注意走完、走好最后一步。”有一次,刚到四牌坊小学校任教的樊勤利老师为贵州省国培班的学员执教现场研究课。活动一完,樊老师如释重负一般认为自己的任务就到此结束了。可xxxx却告诫她,还有极其重要的一步没有走完――那就是将磨课的过程好好回忆、好好总结,最后一定要物化成文字。“这是许多青年教师从事研究最容易忽视的地方,前面选材、备课、试讲、改课、磨课完成得又苦又累,课一上完,教本一丢,就万事大吉,到最后却忘了反躬自省,形成有价值的、可以留下来的东西,实在可惜。”

  多年来,xxxx在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方面,坚持务实求真,所倡导的教育科研寻找问题真、研究内容真、制定策略真,把务实的科研与教学实践真正做到盐融于水,在发展学校、发展教师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由他主研的科研项目“示范校与兄弟学校联动互促均衡发展”获xxxx市政府教学成果二等奖、xxxx市教委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西部农村中心校英语教学环境创设研究”获得了xxxx市教委科研成果三等奖;他参与撰写论著、课标系列教材、教学论文多部(篇)公开出版或发表。

【乡村教师事迹精选材料】相关文章:

最美乡村教师典型事迹材料11-24

乡村最美教师事迹材料(11篇)12-21

乡村最美教师事迹材料11篇12-21

乡村最美教师事迹材料10篇12-07

十佳乡村教师事迹材料12-09

最美乡村教师任国运先进事迹材料12-28

乡村最美医生事迹材料12-14

平凡之中的愿景——乡村教师事迹材料01-17

最美教师事迹-事迹材料12-27

乡村教师先进事迹材料:做好老师,做好人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