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之家事迹材料

时间:2021-12-09 08:39:52 事迹材料 我要投稿

幸福之家事迹材料(通用6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对事迹都不陌生吧,事迹是对先进集体、先进人物的模范事迹进行综合整理所形成的总结性书面材料。拟起事迹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幸福之家事迹材料(通用6篇),欢迎大家分享。

幸福之家事迹材料(通用6篇)

  幸福之家事迹材料1

  提起陶明宗、杜兰风,认识他们群众的都会流露出羡慕的眼神。因为他们有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杜兰凤是新街村委会的计生宣传员,而陶明宗是新街村党总支大营二组的支部书记和副组长。他们还有两个已成年的儿子。他们夫妻结婚多年来,夫妻恩爱、孝敬老人、关怀子女、热心助人、邻里和睦,他们用工作生活中平平凡凡的事、点点滴滴的情诠释了家与爱的真谛,深受群众的好评。

  一、文明守法,热爱祖国

  杜兰凤、陶明宗两位同志长期担任村、组干部,他们都有着近20年的党龄和多年的基层工作的经历,对党组织、对国家有着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着重感情积极地影响着每一个家人,全家人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支持改革开放,是一个政治上信的过的家庭。全家人遵纪守法,特别其夫妇二人作为村组干部,更是严格要求家人遵纪守法。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宣传着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影响着四周的群众,使他们能够尽量自觉做到知法、懂法、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二、互敬互爱,敬老爱幼

  夫妻结婚多见来相敬如宾,期间一直非常恩爱,孝敬公婆,善待岳父母,对待孩子们严父慈母。由于夫妻二人都是村组干部,好多时候忙于工作,无论哪一方在家都能及时抢挑重担,任劳任怨。父子之间、兄弟姐妹之间、子女之间都能团结和睦、互相帮助,是一个和睦的大家庭。即使有时由于夫妻二人忙于工作不能很好的照顾孩子或老人,他们也会积极地支持夫妻二人的工作。这样和睦的家庭经常被邻里挂在嘴边称赞。

  三、热爱工作,乐于助人

  夫妻二人身为村组干部,工作中总是勇于吃苦,乐于奉献,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待每一项工作都能严肃认真、精益求精。由于夫妻二人都是村组干部,很多时候都是在忙村里的工作,而耽误了自家的农活,但他们从无怨言。我清楚记得第六次人口普查他们夫妻二人都是普查员,由于普查区的人多且情况复杂,他们几乎每天都要早出晚归。

  杜兰凤同志还开办了一个手机缴费移动营业厅,好多农民每次都只交几十元甚至只交10元的话费,但他从来不嫌烦。有时候由于他们把号码说错而把话费交错,但杜兰凤同志都很热心的帮助他们把话费追回。

  夫妻二人的乐于助人是人人知晓,邻里邻居好多时候找他们都是工作之外的事,但他们从不拒绝,每次都是热心、认真、负责的帮助群众。

  四、少生优生,善育重教

  杜兰凤同志作为本村的计划生育宣传员,她也是从自己做起,自己的家庭没有违反过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计划生育条例。她还能很好教育子女,使自己的子女也能待人礼貌、乐于助人、尊老爱幼。

  杜兰凤同志常说一个家庭,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这个过程必须依靠共同经营。这种经营不仅是指物质上的,更多的还是强调精神上的:培养共同的兴趣、爱好,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等等。家可以不是奢华的,但一定是温馨的。还有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尊老爱幼、坦诚相待等等。“家和万事兴”,一个和睦的家庭,之所以和睦,她总结出一条经验就是“真诚待人、和睦相处、互敬互爱”。相识是一种缘份,而能在同一屋檐下共度一生,则是上辈子修来的缘份。

  幸福之家事迹材料2

  有这样一家人,他们是千家万户中普通的一员,他们是大千世界里平凡的一户,但就是这样一户平凡普通的人家,用自己的勤劳,朴实,宽容,相敬和爱护演绎着最真实的幸福,享受着最舒心的生活。这个家庭共六口人,户主叫,今年44岁了,是县乡庄人,膝下一儿一女,尊父尊母康健,夫妻举案齐眉,家庭其乐融融。他本人已经连任两届庄村委会主任,在的村委换届选举中因其为人善良谦和,处事公正廉明,又高票当选为新一届的村委会主任。家庭和睦、事业成功的一家,成为大家学习的好榜样,受到乡里乡亲的一直称赞和好评。

  一、孝敬父母家庭和睦

  古训有言: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亲敬老是营造幸福家庭的基石。二十五岁那年,与张新书结婚,俩人白手起家,开始了共同创业的步伐。创业初期,长年累月在外奔波,转战千山万水,最长的一次在外面出差长达两个月,无暇顾及家庭,常常心怀内疚。张新书在家服侍公婆照顾年幼的女儿和儿子,种责任地,养猪喂鸡,里里外外一把手,给创设了一个安定的大本营。有一天,家里打来电报,说母亲中煤气十分危险,正在外地出差的闻讯后一路风风火火赶医院,看到妻子给婆婆倒便盆、擦身体,背着母亲楼上楼下检查,他感动得热泪盈眶。公公婆婆也逢人便夸儿媳贤惠勤劳、为人本分,自从嫁到董家来,张新书从来没有和婆婆没红过一次脸,超过一次架,关系如同母女,家庭十分融洽。

  二、同舟共济事业有成

  家庭是船,事业是帆,帆儿推动船行,船儿扬起风帆。有了妻子的理解和支持,安心的放开手脚大干事业,1999年他通过市场调查后,决定饲养蛋鸡,这样就可以不用在外奔波,一边经营鸡场,一边照顾家庭。张新书担心丈夫一个人太劳累,也坚持要求去鸡场帮忙,夫妻俩遇到事情一起商量,遇到困难一起解决,生活上共同照顾双方老人,事业上互扶互持,二人互相理解、尊重、关心、支持,从来没有因生活琐事而吵架。由于夫妻俩诚信经营,本分做人,鸡场很快打开了销路,一年纯利润达4万元,家庭收入翻番的增长,生活质量得到了提升,夫妻俩成为了该村的致富带头人。,夫妇找准时机,转换经营项目,开始饲养肉猪,又取了成功,不但家庭收入再上一层楼,也给本村村民探寻出一条新的致富路。在,为了拓展业务,方便接送孩子和老人,夫妇购置价值10万的索纳塔一辆,生活提前步入了小康行列。

  三、少生优生,善育重教

  作为本村村委会主任,一直从自我做起,坚持贯彻执行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从没有违反过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计划生育条例。并且,张新书还协助计划生育宣传员走访串户的讲解政策,遇到违犯规定又不合作的家庭,她还会几次前往做思想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帮助化解问题。另外,在教育孩子方面,夫妇更是言传身教,做好行动表率。张新书说:“教育孩子,其实我也没有什么诀窍,就是遵循一个1>10的教育原则:与其说教孩子十句,不如父母认认真真做一件。“而且任何事情只有当父母的做到了,才有资格要求孩子。他们尊老爱幼、肯于吃苦、勤俭持家、任劳任怨的一言一行,儿子和女儿都看在眼里。受夫妻俩的影响,儿子董,女儿董都形成了待人礼貌、乐于助人、尊老爱幼的良好品德,工作和学习上也十分上进,一直是乡邻们夸赞的好儿女。

  四、爱岗敬业乐于助人

  担任庄村委会主任以来,工作中总是勇于吃苦,乐于奉献,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待每一项工作都能严肃认真、精益求精。由于他是主要干部,很多时候都是在忙村里的工作,而耽误了自家的农活和经营,但他从无怨言,妻子父母也很理解,从不抱怨。夫妻二人的乐于助人也是人人知晓的,从义务传授养鸡养猪技术,到主动调节邻里不愉快,在庄村,凡是有困难的地方都能看到夫妇的身影。邻里邻居好多时候找他都是村委工作之外的事,但也从不拒绝,每次都是一颗热心肠的全力相助。

  他们夫妻二人常说一个家庭,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这个过程必须依靠共同经营。这种经营不仅是指物质上的,更多的还是强调精神上的,培养共同的兴趣、爱好,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等等。家可以不是奢华的,但一定是温馨的。还有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尊老爱幼、坦诚相待等等。“家和万事兴“,一个和睦的家庭,之所以和睦,他们总结出一条经验就是“真诚待人、和睦相处、互敬互爱“。

  幸福是什么?腰缠万贯不一定幸福,位高权重也不一定幸福,一家用夫妻的相敬如宾,尊老的一颗孝心,助人的一股热情,创业的同舟共济,育人的言传身教演绎了小家庭最温馨的幸福,诠释了平凡的伟大,朴实的珍贵,幸福的最真实内涵。

  幸福之家事迹材料3

  在金庄镇晋家庄村有一个令人羡慕的家庭,一个充满温馨、孝顺和真爱的家庭。这个家庭有一位107岁高龄的老太太,耳不聋、眼不花,还能没事晒个太阳,这个小老太太就是远近闻名的百岁老人袁红香。袁红香老人1908年2月3日出生,有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袁红香老人在这个“五世同堂”的大家庭中,享受着儿媳、儿子、孙子、孙媳妇、孙女、重孙带来的天伦之乐。这个其乐融融的家庭招来了街坊邻居羡慕的目光和社会各界的敬重。袁红香老人之所以能长命百岁,靠的是优良的家风、靠的是百年传承的“孝文化”、考的是孝顺好儿媳――今年71岁的王树香。王树香五十多年如一日,悉心照顾婆婆,用孝心谱写了一曲尊老敬老的动人乐章,以温良贤让的美德维系着一个五世同堂家庭的幸福生活,向人们诠释着家和万事兴的真谛。

  王树香,女,1944年11月出生,是一位淳朴善良,为人诚恳,老实厚道的农村妇女。王树香对“孝顺”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儿女花钱为父母买好吃的、好喝的、好用的东西是“孝”,不让老人生气、担心则为“顺”。目不识丁的她几十年如一日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何为贤妻良母好儿媳。

  18岁嫁入婆家,接过婆婆的接力棒

  王树香18岁嫁入婆家,婆婆医生生了4个孩子,丈夫秦宣贞是婆婆家唯一的男孩,因公公早逝,婆婆在很年轻的时候就一个人承担起了照顾家庭的责任。王树香来到婆家,很自然的就接过了照顾家人的担子。那个年代要生活有吃的就要“挣工分”,年轻的她加入村里的生产队,多劳多得的分配制度鞭策着她不断的努力,历年被评为五好社员,那时起,王树香便成为村民们赞不绝口的“能干女人”。王树香就对婆婆说以后你自在家里看家就行,地里的农活就让我和宣贞干就行,您放心我一定不会让我们家饿肚子的。

  从此王树香和丈夫就担起了家里的重任,没几年两个儿子就出生了,儿子得到来给全家带来了欢乐。王树香没有上过学,不认识字,在买东西的时候没少被骗,她就下定决心一定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被人看不起,就是砸锅卖铁也要让孩子们上学。婆婆虽然一直都支持儿媳的决定,但看着辛苦劳作没黑没白的儿媳还是心疼的不得了,王树香每天都笑着对婆婆说:“没关系,我年轻,能干好多活,我没钱给孩子们买好吃的好喝的但我能教给他们毅力和决心。”儿子们在妈妈的鼓励下都完成了大学学业。在那个年代家里能上学就不错了,一家出了两个大学生这实在太稀罕了。现在孩子们都事业有成当了爷爷,大儿子说小时候家里真的太穷了,穿着的衣服都不知道补了多少遍,天天就是吃咸菜,上高中的时候才知道冬天有一种能保暖的衣服叫秋裤。现在我们家生活条件好了,全都离不开妈妈的教导,是妈妈教育我们脚踏实地、本本分分,是妈妈教育我们如何做人。

  “家有一老,胜过一宝”

  王树香对婆婆那是一个字“好”,电视里的婆媳矛盾啥的在她那里根本不可能有,今年婆婆107多岁了,人年纪大了就像个孩子,需要哄着。王树香处处顺着婆婆,就算委屈了自己,从没给婆婆吵过架。电视上的那些婆婆媳妇之间的鸡毛蒜皮的小事在王树香家就没有出现过。她认为父母历尽沧桑,人到老年,不太讲究吃穿,心气好、天天高兴比啥都重要。她不仅在思想上认识到了,还用实际行动做到了。细微之处见真情,几十年来,光是在婆婆的饮食起居上,王树香就下了不少心思。为老人准备的每日三餐虽然几乎没有荤菜,但素菜尽量做到顿顿不重样,让老人吃地舒心。婆婆虽然年纪大了,没有牙齿了,但胃口在王树香的照顾下还是没有变。她说“婆婆喜欢吃肉,没过几天就要给她改善一下生活,以前家里穷没能让婆婆吃好穿好,现在家里富裕了,婆婆想吃什么,我就给他买什么,但我还是会考虑一下她的身体状况,不敢让她多吃了。”她定期为婆婆换洗、添置衣服,一有空就将老人搀到屋外晒太阳,将老人伺候得舒舒服服。在日常生活中,大小事也都依着老人们的性子来,从不惹老人家生气。村里的街坊领居每当看见穿的整整齐齐干干净的的坐在家门前上太阳的袁婆婆时都会忍不住停下来同拉拉家常,逗她开心。袁婆婆讲的最多的话就是“我儿媳妇好,什么都不用我操心。”王树香说,婆婆年轻时也不容易,早年就没了丈夫,能多活几年就让她多享几年的福,能看到子孙满堂也是她的心愿。婆婆健康地活到一百多岁,由于年纪过大,现在腿脚已行走不便,床前床后吃喝拉撒仍然靠她来照顾着。

  她对婆婆的孝情敬意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弥久弥真。当有人问她为什么几十年如一日的照顾婆婆呢?王树香总会憨笑着说:“常言道:‘家有一老,胜过一宝’,没有她哪有我们现在幸福的一大家,老人们操劳了一辈子,照顾他们是应该的。有的问她那么大年纪的老人就像个孩子一样,烦不烦呀?她说“怎么能烦呢,当年父母照顾我们的时候也没有说过烦呀,虽然年龄大了像小孩一样,可她们的心跟明镜似的,有时候我遇到想不通的事就给他说道说道,她什么都懂,她就是我家的宝。”

  丈夫病倒,瘦弱的肩膀扛着家庭的重担

  2004年王树香的丈夫秦宣贞突发脑溢血,倒下之后再站起来已是半身瘫痪行走困难,原本壮实丈夫的瘫在床上,每天都要针灸、按摩、打针、吃药,治疗。有时像个孩子一样,连吃饭、上厕所都要别人照料。丈夫没生病前,多少还能帮上一点忙,丈夫倒下了,王树香的日子就没有白天黑夜了。一大早,她就要起床,先给婆婆做好饭,看她吃完帮着婆婆穿完衣服衣服,就帮丈夫翻身换衣。由于丈夫大小便失禁,衣被常常沾上秽物,王树香几乎每天都有一大桶衣物要清洗。洗衣、做饭、种菜……。在王树香的细心照顾下,丈夫能坐起来了,王树香每天把丈夫背到轮椅上退组她到院子里晒晒太阳,到婆婆身边说说话。王树香18岁嫁到婆家,闲暇时她便会瞪着三轮车走十几里山路去看望自己的`母亲。帮家里干一些农活,收拾一下庭院,给母亲做一些好吃的,陪母亲开开心,直到80多岁的母亲离开人世。

  言传身教、“香”味传承

  像这样一位妇女,要有多么强壮的身子?不是的,王树香不足90斤,年轻时农活劳累落下的病根,身患腰腿疼疾病多年,尝试很多办法也无法根治,至今也在忍受着它时而发作的痛苦。即便这样,几十年,作为良母的她,用身体爱着,用行动教育着两个儿子。作为好儿媳的她,靠着勤劳的双手,靠着亲自下地种出的粮食照顾出一位107岁的婆婆,没有长寿秘方,没有山珍海味,有的是几十年如一日的爱和责任。婆婆身体很好,足以让她再累再苦也无怨言。面对称赞,王树香总是笑着说:“照顾老人,孝顺老人,是晚辈应尽的责任。谁都有老的时候,如果自己不孝顺老人,怎么指望子女将来孝顺自己?

  在王树香的言传身教下,她的儿孙们也懂得了孝敬老人,时常回家帮老人捶捶后背、捏捏腿,对奶奶嘘寒问暖,悉心照顾。如今儿子都有了孙女,可孩子们还是经常回家看望老人。用王树香老人的话说“每当节假日家里就比饭店还要忙,屋里院里全是人可热闹了,这个帮我洗衣服、那个帮我做饭;那个到菜地忙一会,这个就给婆婆梳梳头、推丈夫出去溜溜弯,就连小重孙女也知道给让老祖宗洗洗脸。说来也巧,大儿媳妇名字里也带一个“香”。儿子说“我就比着妈妈找的老婆,没想到还真让我找到了,媳妇一有空就回家帮母亲照顾家里,自己都当外婆了还不时往家走。我奶奶、母亲和老婆名字里都有一个‘香’字。就是要把孝顺这个传统美德传承下去,香飘万里。”

  幸福之家事迹材料4

  在西宁市城中区南川东路东台社区,有这样一个和睦、温馨、幸福的家庭。它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伟大事迹,但家人相亲相爱、和睦相处的无数点滴却汇聚成一个爱心之家。这就是古剑平家庭。

  古剑平、冯惠玲夫妇自结婚20年以来,夫妻相敬如宾,相互关心,相互尊重,孝敬老人,善待双方父母,用真心经营自己的家庭,用爱心温暖每一个家庭成员。这个崇尚文明、积极进取、和睦和谐、相敬相爱的幸福家庭深受单位、邻里的好评,赢得了周围人的赞美。

  古剑平,1969年7月出生,大专学历,22岁参加工作。工作五年后加入中国共产党。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古剑平非常注重学习。他数十年如一日,坚持学习有关党的方针、政策,充分利用远程教育,收看时事政治、富民强国、实用技术等内容的电教专题片,在扩宽自己眼界的同时,也具备了较好的党性修养。

  由于古剑平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多年来在单位从事党务工作。工作期间,古剑平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严于律己、自觉锤炼,不断提升服务党务工作能力。先后多次被评为省地矿局先进工作者、省地调院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古剑平现任青海省地质调查院党群办副主任、机关一支部书记。古剑平一如既往保持着坚持学习的良好习惯。先后认真学习掌握并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省纪委、厅纪委制定的一系列有关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制度规定,接受“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

  在工作上,古剑平是一把好手;在家里,古剑平是一个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种美德在古剑平家中同样表现得更细致入微。作为儿子、女婿,古剑平和妻子冯惠玲同心同德,始终恪守孝道,不但给与了双方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而且还在精神生活上给双方父母体贴和安卫,积极创造条件让他们安享晚年。古剑平和妻子尽心尽力地为双方父母做好一切,不管多忙,二人都会抽出时间去看望双方的老人,并不因忙而有丝毫的怠慢。双方父母的生日,古剑平夫妇始终记在心里,放在心上。每逢父母的生日,古剑平夫妇总会精心准备一桌父母喜欢的可口饭菜;逢年过节,二人总是不忘给老人买礼物;天寒了,二人就给老人买来保暖衣物;天热了,就为老人换上适宜的衣物、被褥。古剑平夫妇用爱为年迈的父母撑起了一片天,让他们安享晚年。

  作为丈夫,古剑平能事事尊重爱人,在处理家庭事务时,求大同,存小异。结婚二十年,二人携手相伴,他们不是没红过脸,没斗过嘴,只是她们更能互相体谅、互相关心、互相理解,细微体贴是她们家庭矛盾的融化剂,在她们看来,一家就是如此。

  平日里,古剑平夫妇生活简朴,对物质生活追求淡薄,不慕新潮,不摆阔气,从不浪费,提倡节俭,精打细算,用之有度。数十年来,二人齐心将家务事处理得井井有条,整洁舒适,受到长辈和邻里的赞扬。不仅如此,古剑平还和爱人一起学习,共同提高,追求精神同步。这也是古剑平夫妇相知相守20载的秘诀之一。

  作为父亲,古剑平教女有方,培养出优秀的女儿。父母是子女的启蒙老师,对子女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古剑平夫妇深刻地意识到,父母亲对子女负有抚养和教育的责任,但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和爱,要建立在科学和理性的基础上,要以科学的方式培养他们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要讲究方法、讲究技巧。

  古剑平是这样好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古剑平夫妇始终把对孩子的教育放在第一位,为此经常与孩子沟通交流,不断加深父女之情,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并健康快乐长大成人。

  除了平日的说教,古剑平夫妇还注重身教。女儿是独生子女,身上难免会有一些以自我为中心、自私等通病。为了改正女儿的小毛病,古剑平夫妇以身作则,平日里经常和兄弟姐妹走动,分享好吃的、好用的。以实际行动孝敬长辈。夫妇俩在家讨论家务事时,总以公序良俗和法律法规为标准,不搞封建迷信,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不断自身素质和品位,率先垂范,为女儿做榜样。

  都说孩子是父母的镜子。父母的一切,古剑平的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20年来,古剑平的女儿在父母的影响下,学会了孝顺长辈,与人分享,懂得了照顾他人、尊重他人。2014年,古剑平的女儿光荣考入心仪大学。

  古剑平夫妇遵纪守法,在社会上是好公民,在单位是好职工,在家是好父母,他们的家庭是一个好家庭。

  长辈说:“看到这个家和和美美,我还有什么不满足!”

  外人说:“这样好的家庭,没的说!”

  家和万事兴。一个和睦的家庭,之所以和睦,古剑平夫妇总结出一条经验就是真诚待人、和睦相处、互敬互爱、共同成长。

  社区此次将该同志作为“五星级文明户”申报,希望能通过宣传一个典型,带动一片群众,使社区的文明建设更上新台阶。

  幸福之家事迹材料5

  李振艺系福建省南安市柳城街道办事处象山社区第13居民小组计划生育户,在柳城街道和社区计生协会热心帮助和积极引导下,他带头遵守国家计生政策,生育文明、幸福家庭。几年来,他抓住科技致富这门课题,不断摸索经验,通过种植草莓,勤劳致富,成为计生困难户脱贫致富的典型。他还热心公益,协助社区宣传和落实计生国策,带动和帮助了周边一批人发展经济,深受群众欢迎。是柳城街道乃至南安市典型的“生育文明、幸福家庭”示范户和文明标兵,现将他的事迹推荐给大家。

  一、自觉遵守计生政策,家庭幸福美满

  李振艺1970年2月出生,他响应国家晚婚晚育的号召,1996年1月份,他经人介绍与康美女青年苏丽琼相识,1997年1月办理了结婚登记,婚后办理了第一孩《生育证》,1998年11月生育了第一个孩子(李慧真,女),间隔期满后,他们办理了第二孩《生育证》于2002年8月生育了第二个孩子(李伟铭,男),生育后,苏丽琼自觉落实了女扎术。现在,女儿李慧真就读于南安一中初中部,儿子李伟铭就读于本村小学,两个孩子的学习成绩均较优秀。目前,夫妻俩经营草莓专业种植,每年有15万元的纯收入,他们原来家庭经济较差,通过种植草莓的收入,2010年8月盖起了三层的楼房。他们夫妻恩爱,家庭和睦,儿女乖巧,经济富足,一家人生活其乐融融。

  二、勤劳致富,带动周边是群众发展经济

  2005年3月,在街道社区计生协会开展帮扶活动中,街道聘请农艺师到社区讲课,李振艺开始谋划偿试种植草莓致富的设想,并申请了上级生育关怀资金贷款3万元,经过几年的努力经营,取得了很大的收益。期间,象山社区居委会也给予了大力扶持,协助租地、土地租金直接由居委会补贴发放。成功后,他带头联合象山社区其他15户草莓专业种植户,在南安市农业与海洋局、柳城街道办事处的关心指导下,于2010年3月成立“南安市柳农草莓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以本社区田地为基地,加强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实现统一苗种、统一技术、统一收购、统一检测、包装和营销,实行无公害生产的标准。经过近3年的发展,合作社已成为南安、泉州二级示范农业合作专业社,社员从原有15名壮大到现在的110多名,草莓的总种植面积从原来的20亩增加到450亩以上,每亩直接经济效益3000余元,仅此一项,全社区群众共增加收入135万元。他自己盖起了洋楼、购Z了小车,成为社区致富能手,并带动其他居民实现农民增加收入的愿望。

  在创业过程中,李振艺针对本社区有许多育龄妇女缺乏技能,又因家庭原因不能到外地打工的实际情况,侧重雇佣她们到草莓种植园工作,并组织她们进行技术培训,提升耕作水平,几年来,共为250名育龄妇女提供了就业机会,他们的家庭人均收入高于全社区人均水平。

  李振艺立足农村壮大经济及合作社的发展模式成为社区科技服务基层的典型,发挥了较好的社会服务功能。辛勤的劳动迎来丰硕的成果。李振艺同志应福建省农业厅的邀请参加省农业厅组团出席了在北京举办的第七届世界草莓大会。他立足农村壮大经济及合作社的发展模式成为农村科技服务基层的典型,先后多次接受泉州电视台、泉州晚报、福建电视台的专题采访报道,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应,发挥较好的社会服务功能。

  三、热心公益支持社区工作,在居民中起模范示范作用

  李振艺除了本人带头遵守计生政策外,在创办草莓专业合作社的同时,因种植园工人大部分为育龄妇女,他利用经常与她们接触的机会和组织她们进行技术培训的同时,向她们开展计生政策宣传,积极推动计生政策在合作社人员中的贯彻落实。他热心公共事业,关心大事小情,热爱集体;尊老爱幼,夫妻互敬,邻里和睦,团结友爱,乐于助人。2011年12月他主动捐资0.5万元并发动社会集资25万元铺设所在居民小组长1200米水泥路。同时他搞好家庭环境整洁干净,讲究日常卫生。遵守法律法规,道德操守良好;能积极参与健康文明的活动,传播社会主义新风尚。得到了社区居民的信赖和拥护,2012年9月份,在村级换届中,社区两委一致要求聘任他为象山社区干部,帮助开展工作。被聘任后,他更加积极地为群众开展各项宣传服务活动,认真宣传国家的计生政策,帮助社区做好两查等计生工作,协助动员了部份群众落实计生政策,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为社区工作提出许多良好的建议。他还通过宣传自身遵守计生政策的经历和取得的实惠,带动和影响了周围许多群众自觉遵守计生国策。为提高群众对计划生育工作的满意度,他还深入开展

  新型农村生育文化意识宣传教育,争取群众对现行计生政策的理解和支持。

  总之,李振艺带头落实计生政策,家庭幸福美满,他通过自身的努力拼搏脱贫政富,同时还带动部分乡亲走上勤劳致富之路,取得了家庭幸福和事业有成的双丰收,是计生困难户通过辛勤劳动成为致富能手的典型。

  幸福之家事迹材料6

  我们四口之家和大多数家庭一样,只是一个平凡的家庭,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是全家人遵纪守法,崇尚科学,积极进取、乐于助人,相敬相爱,家庭和谐、温馨,深受单位、邻里和社会的好评。

  一、敬业爱岗,互相促进

  我和丈夫都毕业于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先后工作于小武基小学。因为我们有着共同的理想——忠诚人民教育事业,而走在一起。在工作中我们互相鼓励、支持,每当对方的工作忙时,就会以不同的方式帮助对方。我们经常在上下班的路上谈论教育教学上的工作,有时甚至是为了讨论更好地提拔一个学生而各抒己见,非要找到一个最好的答案。我俩积极配合学校领导安排的工作,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总是以学校为主,个人为辅。记得在上学期,学校的看门师傅休假大半个月,当时我俩个自觉帮助打扫学校的厕所,先扫,再顿地,最后在消毒。每次干完心里都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劲儿,心里暖暖的,身体也暖暖的。为了配合学校的值周校长工作,我们两个连续两个星期住在学校的宿舍里。虽然比较辛苦,但我们都不觉得什么。我俩互相帮助,在他做课时,我来帮忙提出建议。在我比赛时,他也帮我出主意,替我想办法。在工作中,我俩以真诚对待同事,热心帮助同事,以爱心、真心哺育亲爱的学生们。我俩多次为灾区和绿洲沙漠化捐款,并且我们还申请为上海世博会争

  当志愿者服务。在我俩不断地努力中,我多次被评为师德标兵,教育标兵,农村优秀教师,优秀青年教师等,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分别荣获全国、北京市、朝阳区的一、二、三等奖。丈夫辅导的多名学生在科技比赛中荣获一、二等奖,荣获优秀团员教师称号,在朝阳区做过区级研究课,并受到了教研员的好评。

  二、夫妻恩爱,家庭和睦

  在我的家庭里,虽然每个人的年龄、辈分、性格、文化、志趣等不同,但是家庭中从没出现过矛盾,大家能互相体谅,懂得尊老爱幼、人人平等、宽容谦让,形成了互相理解、尊重、平等、关爱的文明家风。我夫妻俩也很恩爱和睦。我们都战斗在教育第一线上,都担任学校不可忽视的工作,工作虽然很忙碌,但我俩能互相理解、尊重、关心、支持。我们刚结婚半年时间,许多事情还是要学着做。在家中,婆婆是个非常勤快的人,什么家务都抢着干,让我这个当儿媳妇的心里实在是过意不去。每次我俩脱下来的脏衣服,婆婆总是趁我们上班时,把衣服洗的干干净净。我总是劝婆婆多休息休息,我们的衣服自己洗,可婆婆总是说没关系,把你们的工作干好了是最重要的。每天早晨都是婆婆早起给我们做早饭,让我们带到学校吃。婆婆真是照顾我们两个很细心,我都感动不已。她就像是我的亲妈妈一样,照顾的非常好。每当我想起婆婆的这些行动,我就会对自己说要更加努力的干好事业才会对得起婆婆的一番苦心。我很庆幸我遇到了一位这么好的婆婆。在过节日的时候,我会给婆婆买

  衣服,买双鞋,还常带婆婆出去逛公园赏花。看到婆婆高兴的样子我心里很舒服。我知道我们夫妻两个每天和公公、婆婆在一起的时间就是那顿晚饭,所以我也总是将最好吃的先让给公公、婆婆吃。在饭桌上,为公公夹他喜欢吃的菜,因为公公牙齿不好,满口几乎都是假牙。但他从不说,我每次看他吃东西的时候,都心里很心疼他,所以每次我都把公公爱吃的菜放在他前面,并且为公公夹他喜欢吃的菜。我们全家四口人生活在一起很快乐,也很幸福。

  公公、婆婆是支持我俩工作中最坚强的支柱,成为我们翅膀下强劲的风,托起我们高飞。

【幸福之家事迹材料(通用6篇)】相关文章:

1.幸福健康家庭事迹材料(通用5篇)

2.安全幸福家庭事迹材料

3.幸福家庭推荐事迹材料

4.幸福家庭主要事迹材料

5.演讲之家的技巧

6.幸福家庭事迹材料(精选7篇)

7.《沉睡的人鱼之家》读后感600字(通用5篇)

8.环保事迹材料(通用5篇)

关于我们|致应届毕业生|会员协议|法律声明|问题反馈

觉得【应届毕业生网】对应届生求职有帮助,记得分享给其他应届生,网址是“应届毕业生”的声母YJBYS.com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2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