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抗疫工作者事迹材料

时间:2023-01-30 15:24:33 事迹材料 我要投稿

最美抗疫工作者事迹材料(精选15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事迹吧,事迹是指对本单位具有突出事迹的集体和个人整理出的文字宣传材料。拟事迹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最美抗疫工作者事迹材料,欢迎大家分享。

最美抗疫工作者事迹材料(精选15篇)

  最美抗疫工作者事迹材料 篇1

  今年42岁的小张,是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放射科医生,宣恩县李家河镇老司城村人。

  1月19日,他带着10岁的儿子从杭州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随着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原本计划1月27日返回杭州的小张取消了行程。

  1月29日晚,小张主动向宣恩县卫生健康局“请战”,愿意参与李家河卫生院疫情防控救治工作。1月30日早上,小张走进卫生院,成为该院一名“编外医生”。

  小张从医20余年,主要从事放射科临床医学研究,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小张发挥自己优势,参与卫生院影像学报告诊断。

  李家河卫生院进出口只有一个大门,医护人员和患者通道通用,小张与卫生院商量改造,按照传染病楼两通道、三分区的`标准,隔离出医护人员通道、患者通道,分开清洁区、污染区和半污染物区。同时,针对通道还改造两个小门出入住院楼,该院在卫生院大门,也专门用隔离带分开为进、出口。

  该卫生院医用物资紧张,小张便多渠道联系,为卫生院筹集捐助医用防护物资。“又捐物资,又捐技术,真的很感动。”李家河卫生院院长段万能表示。

  家住来凤县大河镇大坝社区的杨铮,2020年从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后在外地一企业上班。学习临床医学专业的杨铮看到监测点人手不够,主动申请参加疫情防控工作志愿者服务。他每天工作12个小时,排查过往车辆,为车上人员检测体温,同时利用在学校学到的专业知识,指导执勤人员规范防护措施……

  最美抗疫工作者事迹材料 篇2

  2020年2月1日下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走进一名自称退役军人的年轻人,向医护人员捐赠医用口罩1500个。医院工作人员反复询问捐赠人姓名未果后,出具了这样一份感谢信:“亲爱的退役军人:在抗击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战斗中,您向我院捐赠医用口罩1500个。我院将严格管理捐赠物资,确保每一份爱心捐赠物资都用于疫情防控工作。我们为您在特殊时期对我院疫情防控工作的大力支持致以诚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一个偶然的机会,兰州战役纪念馆的同事们不经意发现了这份感谢信,知道了在自己的身边有这样一位不愿透露姓名,在抗击新冠疫情关键时刻默默捐赠医用口罩的同事,他就是小齐。

  小齐同志2014年部队退役后应聘到兰州战役纪念馆担任讲解员。工作以来,他始终不忘自己是一名退伍军人,始终保持退伍军人困难面前不退缩、冲在前的精神,在抗击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中,心中有责,主动作为。

  “一念起,天涯咫尺”。2020年1月24日,小齐同志已经准备与家人利用春节假期,前往印尼巴厘岛旅游度假。当天晚上,当他在临出发时得知新冠疫情恶化的消息,心就悬了起来,转机时看到机场军队医护人员整装出发的场面,他意识到这次疫情的严重性。1月25日是农历大年初一,全国人民都处在新冠疫情带来的慌乱中,疫情蔓延、武汉封城、启动疫情防控一级响应、医护人员驰援、医护用具缺乏等让人揪心的信息不断传来,人们的心越来越紧张。

  此时,身在国外的小齐从网上看到了医护人员防护用具不足,影响抗击疫情工作的消息后,他的脑海里浮现出医护人员紧张忙碌抢救感染患者的身影,浮现出亲人、朋友、同事购买不到医用口罩焦急的神情,想到所在单位没有应急用的防护口罩影响工作的现实,心想能为抗击疫情做点什么。

  身在异国他乡的小齐已经无心享受与家人一起度假的欢乐,时刻想着为家乡的抗击疫情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想着千方百计能多筹集一些口罩。接下来的几天,他几经周折,在当地多家药店购得医用防护口罩5000个。为将这些口罩随机运回国内,他放弃最初确定的购物计划,尽量减轻携带的行李。

  1月31日晚上,小齐和其他同胞踏上回国的旅程,当得知随行的旅行社有需要运回国内的医疗物资时,他冲在最前面积极协助旅行社在机场搬运同机回国的医疗物资,以志愿者身份在中川机场帮忙搬运大量的防疫物资。

  回国后,想到抗击疫情一线医护物资紧缺,小齐顾不上休息,立即驱车赶往省市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将价值1000余元1500个医用口罩,以一名退役军人的名义捐赠给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小齐始终牵挂着单位的防疫工作,在上班的第一天,他将500个医用口罩及时运到单位,第一时间查看单位还缺少那些疫情防控器材设施,当看到单位消毒防护器材缺乏,他默默的开上自己的私家车四处打听寻找,垫资购买440斤消毒液和喷雾器等洗消器械,为单位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充足保障。他主动担负起每天为单位办公场所进行“全覆盖”消毒的任务,从2月3日起,每天提前上班对单位办公场所彻底进行消毒,努力为同事提供安全卫生的办公环境。

  “涓涓如流,汇聚成海”。抗击新冠疫情需要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同抗击,需要每一个平凡的人在危难面前不畏艰险、积极行动、默默付出。“我在部队参加过生化洗消和防护训练,这种时候我就应当发挥作用”,小齐这样想更是这样做,在他的车里,消毒液、洗消服、喷雾器成了必备车载装备,不管是在单位还是社区,他都能够随时进行消毒防疫工作。

  小齐看到社区抗击疫情一线消毒液紧缺,他就多方联系购买消毒液,为城关区火车站街道红山二村社区捐赠100斤消毒液;当看到社区一线防疫工作人员紧张辛苦,就主动联系社区,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社区疫情防范工作,自2月3日以来,小齐同志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危险、连续作战,每天下班后协助社区开展喷洒消毒液、人员车辆登记劝返等疫情防范工作,在疫情防控战场上始终义无反顾,默默奉献,做着自己应该做的`事。

  “不忘初心、奉献有我。”小齐同志在抗击新冠疫情战场上的突出表现,是他长期以来始终保持和发扬的军人本色、弘扬志愿者精神在特殊困难面前的又一次闪光。服役期间,他苦练专业技能,是部队训练尖子和骨干,2019年已经退役5年的他接到部队征召复训命令后,克服家庭困难,按时归队受训,因训练成绩突出受到部队好评,完美诠释退役军人“若有战、召必回”的铮铮誓言。

  作为一名纪念馆的红色讲解员,他对本职工作充满热情,对讲解工作精益求精,积极参加业务培训,利用业余时间阅读大量战史书,充实知识储备;他悉心揣摩讲解技巧,努力为观众提供更好讲解服务和参观体验,多次受到参观群众留言表扬。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开展后,为向社会提供服务,兰州战役纪念馆开展线上观“战”,线下抗“疫”,小齐同志积极协助整理汇总兰州战役线上展馆资料,发挥计算机技术特长,兰州战役纪念馆网上数字化展厅进入全国全国网上展厅。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的同时,他爱护守护纪念馆这个“大家庭”,苦活累活抢着干、干在先;看到纪念馆屋顶的红旗被风吹歪了,他会第一时间爬上屋顶扶正更换;纪念馆内电器出现故障,他拿起工具二话不说认真修理;每逢外出巡展,装卸展板、展架他总是干在先每一次的志愿者服务活动,他第一个报名参加,充分体现了爱岗敬业的高尚情操,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被评委兰州战役纪念馆“志愿者之星”。

  正是因为他长期以来始终保持的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作风,养成的困难面前不低头、迎难而上习惯,使得小齐同志在抗击新冠疫情的重要关头,展现出胸怀大局、甘愿付出,心系人民、默默奉献的精神。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战役中,小齐仍然在努力前行,以一个平凡人力所能及的努力,为战胜疫情做着应有的贡献。

  最美抗疫工作者事迹材料 篇3

  “嗯,挺好,体温都正常,呆在家里千万不要出门,有什么需要就跟我联系就好,我们都会尽量满足你们的需求。”1月31日一早,万载县白水乡卫生院医生小丁给小浩量完体温做好登记后,拎着医药箱又继续赶往下一户人家。

  “这些返乡人员全都安排在家自我隔离,我们每天派专人上户给他们量体温,确保过了观察期再解除隔离。有些还住的挺远的,走路都要走半小时。”小丁笑着说道。

  当前,疫情来势汹汹,席卷全国,面对严峻的防疫形式,万载县广大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放弃假期,坚守岗位,守护百姓的平安。

  小丁就是其中的一位,今年35岁的他已有6年党龄。在此次的疫情防控工作中,他除了在医院接诊、消毒以外,每天早晚还要和同事一起上户,为武汉等地返乡的`村民测量体温、登记备案,还不定期到乡主干道上的疫情监测点轮值。从大年三十至今,他一直坚守在岗位上,还没回过一趟家,跟家人吃一顿团圆饭。

  “某最近真挺累的,每天忙的晕头转向,又要接诊又要下乡,还要轮值,消杀也靠他,家里的事都顾不上了,他老婆都快要生了好像。”说起小丁,同事们都点头称赞。

  说起妻子,小丁内心有些愧疚。妻子是一名教师,也是一名党员,现今9月身孕有余,即将临盆。双脚有些水肿的她,行动多有不便,刚满三岁的儿子也只能由父母照顾。但父母年纪也大了,加上身体又不太好。母亲血压高,父亲左肾有结石、积水,年前做检查还发现肾脏内长了一颗95x72mm大小的囊肿。本打算趁着春节假期带父亲去大医院动手术,哪知计划赶不上变化,突然的疫情,让小丁连回家的时间都没有,更别提照顾家人了。听说母亲的降压药吃完了,他也只是在上户途中路过家门口时,把药扔进家里的院子后就转身回医院继续工作,连家门都没进。“我父亲是名老党员,从小他就教育我,要听党话,感党恩。我是儿子,是丈夫,但我更是医生。家人需要我,但白水的群众更需要我。国难当前,我必须舍小家,顾大家。”小丁态度坚定。

  疫情就是集结号,自全县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启动后,全县广大党员争当表率,冲锋在前,像小丁一样的党员还有很多,他们主动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重返工作岗位,为生命站岗,让鲜艳的党旗高高飘扬在战“疫”第一线。舍身忘我的背后,是齐心协力对抗疫情的信心和决心,我们坚信:我们一定能早日打赢这场疫情攻坚战!

  最美抗疫工作者事迹材料 篇4

  1月24日,荆州一医主治医师小王是第一批进入隔离病房医疗人员,第一轮换岗后,刚解除隔离观察的小王再次主动请战,重返抗击疫情第一线。疫情当前,使命必达。小王一直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医务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

  一个念头:救人

  “患者的心率快速下降,如果不做紧急处理,患者会很快出现心跳骤停。”小王毫不犹豫地冲上去,给患者开始实施胸外心脏按压,进行抢救,随着急救药物开始起效,患者的生命体征逐渐平稳,转危为安。

  抢救时空气中的气溶胶密度较大,暴露的危险更大,实施胸外心脏按压时大幅度的动作可能会导致防护服的破损。面对危险,谁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但是抢救患者,必须争分多秒。在抢救之前,小王设想过万一遇到危险情况应该怎样做,然而真正操作起来,这种担心早被抛到脑后,“光想着怎么救人了。”好在一切顺利,没有发生意外。这样惊心动魄,与死神抗争的场景无时无刻不在隔离病房内上演,高压力、高紧张的状态是工作日常,半夜起来抢救患者更是习以为常。

  一种态度:责任

  每天早上8点小王都会准时穿上防护装备。查房时,小王都问的特别细,包括患者的流行病学史,体温、咳嗽等症状,年龄、基础疾病,检查结果及用药情况,等等,进而做出判断。

  对确诊患者,小王责任就是执行新冠肺炎专家组治疗方案。患者个体差异很大,有的症状轻,有的危重,有的恢复快,有的迟迟不见慢,有的还伴有心脏病、高血压等其它疾病……小王和医疗团队采用综合疗法和个性化治疗,确保每一名患者得到科学合理的救治。“这既是为患者负责,也是为患者家庭和社会负责,把好治疗最后一道关口,让患者顺利康复,安全回归家庭和社会。”小王说,这就是战“疫”医生必须承担起的特殊的责任,和他一起并肩作战的一线医护人员还有很多,“他们都很年轻,也更辛苦,夜班8个小时,不能休息,特别困时,只能趴在桌子上及躺椅上稍作休息。”

  一个信念:担当

  “这次新冠疫情,我们以前没有遇到过,但是出于医生的`职责,生命相托,关键时刻我们必须托得住。必须有信心、有能力,更是有担当有责任去尽力救治患者。”小王已经1个多月没有回家了,新年安排的节奏全部打乱了,家里的大小事情都是小王爱人在安排。

  小王每天要工作十多个小时,而且没有休息日。他说经过这次实战有了隔离病房工作的经验,比如穿脱防护服、怎样对病人检查治疗等。按照要求,出隔离病房后需医学隔离观察14天,2月25日,小王立刻申请再次进入隔离病房。他希望,现在没有新增病例,按照这样的节奏持续,疫情早日结束。疫情结束后,自己最想做的事情是将手里没有完成的手术做完。

  最美抗疫工作者事迹材料 篇5

  小周同学寒假返乡期间报名成为了社区的一名志愿者。在社区内,她对出入的居民和车辆进行体温测量记录,对返乡人员进行上门询问登记,帮助社区做好疫情防控的工作。春节期间,她积极宣传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禁止电动车入单元楼的通知,为社区居民普及消防安全知识,辅助社区居民过上一个安全祥和的幸福年。在她看来,寒假期间的志愿服务活动不仅为社会做出了贡献,还有利于自身实现自身价值,疫情期间,大学生更应当义不容辞地为家乡抗疫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奉献青春力量,我义不容辞。”做好安全防护的黄思嵘同学随居委会挨家挨户宣传病毒知识,贴宣传标语,发病毒防护宣传单,告诫居民尽量不要外出。她还在春节期间参与送春联的暖心活动,为市民送去祝福和快乐。“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我们不但自身能力得到了提升,精神和心灵也得到了满足。志愿服务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我们每个人都应当积极参与”黄同学这样说道。

  假期里,陈淼同学作为新城社区的志愿者服务活跃在帮扶群众、奉献社会的一线,用自己平凡的行动温暖着需要帮助的人。她参加了社区组织的温暖邻里志愿服务,年前参与了印刷版画、写对联等活动,在活动的参与中,她深刻认识理解到了党对于人民群众的关心爱护,并感觉到自身的文化内涵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各奋愚公之愿,即可移山;共怀精卫之心,不难填海。”面对疫情,但黄学婷深知功薄蝉翼也好过无动于衷。因此她决定成为苏州图书馆雏鹰志愿者的'一份子,为抗疫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为期一周的志愿者活动中,她的主要任务是管理阅览室。在学习了排架的相关知识后,她认真检查每本书的编号并将其按序排放整齐,同时协助工作人员扫描、整理、摆放图书资料,为读者测量体温,查看健康码,维持图书馆的秩序。黄同学表示,希望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承担起青年的责任,把小我融入大我当中,为社会做出一份贡献。

  最美抗疫工作者事迹材料 篇6

  2020年,一场疫情牵动着每个人的心,随着疫情在全国各地快速扩散,市华丰家电有限公司党员志愿者小张同志逆行而上,冲锋在前,用无私奉献的精神,彰显了党员本色,为抗疫防控阻击战贡献着自已的一份力量。当得知社区防疫工作压力较大,人员不足,正招募志愿者的消息时,她第一时间就报了名,并立即投入到五龙街道公园社区社区疫情防控执勤工作中。从2月8日起志愿加入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她每天都提前上岗,履职尽责。

  小张总是和颜悦色、耐心劝导居民,连续几天的工作,使她嘴唇干裂,嗓子嘶哑。但她总是说:“我们应该站好自己的岗,担好自己的责!”遇到一些居民拿的'东西太多,她会主动上去帮助。对于年纪大、行动不方便的居民,她会帮助买菜,劝说居民少出门。当看到有居民口罩带的不合格,总是不忘嘱咐两句。每天值班,她都坚守户外,耐心引导居民,解答问题,并认真检查出入证、查验扫码情况。

  她经常在值勤结束后,主动去查找小区封闭口是否出现漏洞,当发现小区封口处的铁丝网被人为破坏时,第一时间向上级汇报,减少隐患。

  她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在关键时期的使命与担当,坚信上下一心,众志成城,一定能打赢这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小张说:能在这样关键的时刻,成为一名志愿者,感到无比自豪!

  最美抗疫工作者事迹材料 篇7

  在这个不寻常的春节,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来势迅猛。在沙洋滨江新区疫情防控的战场上,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志愿者们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处处留心、默默坚守,切实保障了所在长林社区服务点居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月2日大年初九以来,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先后共计三批12名志愿者到滨江新区长林社区报到。除一名同志因交通管制隔离在外地,其他11名志愿者坚守岗位、认真履职,先后圆满完成了社区交办的入户走访、网格组建、再次摸排、重点跟踪、日常监测、分发临时通行证等工作,同时还积极协助物业开展巡查、清洁、消毒等工作,化身“店小二”“外卖员”,为业主代购蔬菜、水果等生活物资和药品等,以实际行动践初心、赢民心。

  ——“班子成员不带头,谁带头?”

  副局长陈鹏身先士卒,第一批到岗,第一个对接社区干部,第一个认领包联网格。2月2日到岗以来,他率先在包联网格建立业主微信群,主动将私人新购的车报备到社区,用于接送同一个网格的'社区干部、志愿者,经常帮助社区拖运接收捐赠的防疫、生活物资。

  2月8日元宵节,当天下午全县城区各社区统一制印下发居民临时通行证,第二天开始实行“211”政策限制居民外出购物频次。为了不耽误居民第二天出门买菜,陈鹏带领小组成员王会敏、贾中平迅速分工、加班加点发放通行证。从5点36分做完当天网格“大摸底大调查”开始,一家一户打电话,不到一个小时,三人包保的发改局、电信两个小区共计41户的居民代表全部领到了临时通行证。天色慢慢暗了,时间滑向了6点半,他们才在家人电话的催促里踏上归家的路。

  ——急事及时报,返岗不耽搁!

  “王局长,这么晚打扰您!有个急事跟您汇报!”2月6日晚上10点52分,土地整治局的志愿者王梦君第一时间上报疫情。原来,当天早上上班路上同车十分钟的一名干部被隔离了。该同志属于密切接触者,10点多刚被通知隔离观察。得知这个消息,她和丈夫迅速上报所在社区、单位负责同志,开始两人居家隔离。

  第二天一早,王梦君自觉居家隔离的同时,积极配合滨江新区长林社区工作人员迅速摸清那名密切接触者相关情况,交接包联网格入户走访调查数据资料。之后,她每天两次对社区、单位和包联人报备个人身体状况,及时了解、转达那名密切接触者的隔离观察情况。

  终于,2月11日晚上6点33分,王梦君第一时间传达了好消息:那名密切接触者隔离检查无虞后回家了,警报解除,她和丈夫安全过关了。原本单位和社区都劝她继续在家休息,以便好好照顾家中老人和小孩,她却义无反顾重返志愿者岗位。“这几天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不能把事都推给社区包联人和其他一个小区的志愿者,明天我就到岗!”

  自觉落了几天的工作,2月12日一大早,王梦君先到包联的龙湖湾小区与其他志愿者碰头分工,再迅速找到社区包联人,连续两天加班加点核查龙湖湾小区“大走访大排查”的台账资料。“一丝不苟、认真负责”,是社区包联人对她的中肯评价。面对肯定和褒奖,她只淡淡微笑,“我就是做了一名普通志愿者该做的事、能做的事”。

  ——人心齐,泰山移!

  11名志愿者把使命记在心头,将责任担在肩上。

  截止目前,前期各项疫情防控工作台账均已顺利完成,三类人员台账得到进一步完善。他们持续深入长林社区各个包联小区,常态化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引导,一日双报、密切跟踪武汉返沙人员,现场督导、严格落实防控措施,排查不漏一户、宣传不漏一人。他们响应指令迅速,总是第一时间转发防疫信息、《通告》、《公开信》等;他们管理服务主动,积极参与包联小区卡口值守管控、楼道垃圾清理、楼栋电梯消毒;他们服务群众贴心,及时为包联网格居民代购口罩、酒精等防疫物资和蔬菜、水果、粮油等生活用品。

  他们的付出,群众看在眼里,网格微信群、业主的朋友圈处处可见对他们的赞扬;战友记在心上,滨江新区、长林社区的干部职工常常表达对他们的肯定。他们无愧于志愿者的名字,必将与社区工作者携手并肩,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

  最美抗疫工作者事迹材料 篇8

  2020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迅猛暴发,由点及面,很快波及全国。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全国医护人员和疾控工作者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前赴后继、视死如归,投入到了与病毒抢夺时间、挽救人民生命的伟大斗争中。同志们立下了神圣的誓言:无论生死,不计报酬!

  在这千千万万名抗疫战士中,有一位疾控新兵,她叫许蓉蓉。

  24岁的许蓉蓉2019年9月刚刚入职到仪征市疾控中心检验科。平时工作刻苦、勤奋,深得大家的赞许。

  2019年11月,许蓉蓉被派往扬州市疾控中心进修学习PCR技术(生物学的聚合酶链反应)。2020年1月30日,当她接到去扬州市疾控中心协助检测新冠肺炎病毒核酸工作的通知时,没有丝毫迟疑,收拾行装,立刻赶往扬州市疾控中心报到。

  在长达26天的时间里,她全程参与了扬州市疾控中心的核酸检测任务,包括样本的前期处理、核酸检测体系的配制以及核酸的提取工作。穿上厚重的防护设备,在实验室里一待就是4、5个小时,最长6个多小时,加班到凌晨更是家常便饭。闷热、疼痛、饥渴,但她始终不叫一声苦、不喊一声累,兢兢业业地完成所有工作。

  许蓉蓉的父母也是医务工作者,一家三口同在抗疫一线,每天在繁忙工作的同时,给予了她很大支持。晚上加班到很晚的时候,他们一边担心女儿的安全,一边又怕打扰她的`工作,常常在家一直等她进了家门才会回房休息。虽然家在临近的邗江区,但一家三口在一起吃饭的次数却屈指可数。

  作为检验队伍中最年轻的一员,许蓉蓉积极主动地承担各项工作。“能干,吃苦耐劳,认真负责”是扬州市疾控中心检验科老师们对她最多的评价。

  在结束了扬州市疾控中心的调用工作后,她立即回到了仪征市疾控中心检验科的岗位,投身到新的工作当中,开展疑似新冠肺炎样本采集、送检单汇总、样本的核对等工作。

  当前,新冠肺炎还在肆虐之中,任重道远。我们相信,在党中央坚强有力的领导下,有全国人民的共同奋斗,有无数个象许蓉蓉一样优秀的医护人员、疾控工作者的忘我拼搏,我们必将取得最后的胜利!

  最美抗疫工作者事迹材料 篇9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荆州一医医护战士轮番上阵,不畏风险,逆风而行,隔离的是病毒,凝聚的是希望。原神经外科副护士长王丽娜,2月21日,进入隔离三区负责护理工作。隔离三区分为三个楼层,有25名护士,都是从各个护理单元抽调出来的护理骨干,王丽娜团结带领这群兄弟姐妹们,用仁爱之心与患者一道共同抗击疫情。

  因为病毒的传染性,有很多家庭聚集性发病。21日,父女两人,想住在一间病房里,可是根据新冠肺炎病人收治规范,患者一个阳性,一个疑似病人,是不能住在同一间病房,面对这种情况,护士长王丽娜反复给患者做工作,耐心对患者讲解分开收治的重要性,最终患者表示理解,并接受分开在两个单间病房里。

  一天,患者刘大姐反馈病房电视不能正常观看,王丽娜在后勤人员的电话遥控下,经过半个多小时的努力,调好了电视。这一刻,听着患者小孩似的欢呼,看着患者欢笑的面庞,王丽娜也开心的笑了。在与刘大姐的交流过程中,王丽娜了解到刘大姐前不久才失去了亲人,而全家又都被感染隔离,母亲在医院重症监护室治疗,在重重的打击下,这位上有老下有小的刘大姐心理负担太重了,在掌握了这一情况后,王丽娜每天都要去看望刘大姐,跟她聊上几句,了解一下她的心理动态,树立了她战胜疾病的信心。

  患者丁先生是一位回民,由于食堂提供的饮食不合习俗,后来,护士们为他点全素的中餐和晚餐,但是丁先生还是“吃不饱”,22日中午,丁先生的`朋友为他送来了爱心午餐,此时正是中午12点多钟,支助工友、隔离区外勤人员都是最忙的时候,还没吃午饭的王丽娜为了解决患者的问题,决定自己化身一名快递员,找到丁先生的回民朋友,取来他们为丁先生准备的爱心午餐,送到隔离病区丁先生的手中,王丽娜了解到丁先生的朋友每天都会给他送一次爱心餐,为此,专门预定了志愿者,使这份特殊的爱心能够每天按时到达丁先生的手中。

  王丽娜说:“我们每天的工作虽然很繁琐、很劳累,但对患者来说,我们医护人员就是他们的希望。除了给患者最好的医疗护理,还要和他们一起互动,关心患者的身心健康,从而增强抗疫心胜的信心。”

  最美抗疫工作者事迹材料 篇10

  37年间,山西静乐县双路乡卫生防疫员小王为全乡15个村的孩子接种疫苗20万人次,实现了规范接种、安全接种,100%完成国家强制免疫。其间,没发生一起基础免疫传染病、一起接种纠纷。

  小王说,针眼上的是天大的事,件件都马虎不得。

  见到小王那天,是6月30日。吕梁山东麓的双路乡迎来一场久违的细雨,静谧山乡透着阵阵凉意。

  小王正准备出门,张亮杰的孩子3岁了,该加强接种流脑疫苗了,半月前娃儿发烧不能注射,今儿得再去一趟。他小心翼翼地把疫苗和冰块从冰箱移入随身背的疫苗箱,边穿那件出门才穿的中山装边说,针眼上的是天大的事,件件马虎不得。

  他要去的是15里外的兰家山,从河滩下去,再沿着陡坡爬上去。

  61岁的小王已经这样走了37年。37年中,他为全乡15个村的孩子接种疫苗,接种疫苗达20万人次,实现了规范接种、安全接种,100%完成国家强制免疫。其间,没发生一起基础免疫传染病,没发生一起接种纠纷。

  小王先后获得省级计划免疫先进个人、法定传染病报告先进个人、免疫规划优秀个人等荣誉称号。日前,山西省卫生厅授予他卫生防疫楷模荣誉称号。

  苦点累点不怕,就怕误了娃娃。

  山西省静乐县是国家级扶贫工作重点县,在小王童年记忆里,就有天花、脊髓灰质炎、流脑等疾病流行。他亲眼看到这些传染病夺去很多孩子的健康和幸福。

  初中毕业后,小王选择了在县卫校读书。1973年毕业返乡后,他成了全县第一代乡村防疫员,那时候,因为知道怕,就更懂得自己身上的责任有多重!

  起初,大山里的人不大明白,自家孩子没病,为啥要挨那一针,还吃那些红红绿绿的药丸丸?小王只能一趟趟地找上门,一家家地做工作。兰家山村的赵桃娥是个聋哑人,家里3个孩子都到了接种疫苗的年龄。小王几次上门,任凭怎么说、怎么比划都不行。好不容易请人帮忙用哑语把道理说清了,可赵家又拿不出钱来接种。小王二话没说,自己垫钱给3个孩子打上了疫苗。

  小王每到一村,总要打听谁家快生孩子了,谁家刚生了孩子。一有新生儿的消息,他就立即上门,为孩子建起健康档案。春去秋来,看着小王一趟趟地跑,听着小王一回回地说,乡亲们明白了:这疫苗,谁打上,对谁好。

  为了不漏掉一个孩子,小王走遍山乡,风雨无阻。去年春节刚过,大雪纷飞,正好李天亮家的新生儿到了接种期。小王背起药箱,深一脚浅一脚地直奔10多里外的南黄苇村。两个多小时后,当满身是雪的小王撩开李家土窑洞的门帘时,李天亮惊诧地说:这么大的雪你还来?小王却答:这么大的事,我怎能不来?

  一次出诊的路上,天忽降大雨。坡陡路滑,小王左膝盖重重磕在石头上。他挣扎着爬起来,一瘸一拐坚持走到大山深处完成接种。他的左腿从此落下毛病,不能弯、蹲不下,天一凉就疼。跑山路最费的是鞋,小王每年要穿坏老伴亲手做的七八双布鞋,布胶鞋一年也得两三双。他说:苦点累点不怕,就怕误了娃娃。

  为了娃,多跑几个来回算个啥?

  那天,在张亮杰家,小王仔细给孩子测过体温后,才给孩子接种了流脑A+C疫苗。张亮杰有些不好意思,打一针害你跑两趟,还下着雨!小王认真地说:发烧是典型的接种禁忌,带病接种是害了娃。为了娃,多跑几个来回算个啥?

  如今,双路乡的许多老乡都能说出接种疫苗的禁忌常识:感冒、发烧不能打;吃鸡蛋过敏不能打;糖丸必须用凉开水调成糊状服下,水温千万不能高这都是小王走家串户宣传的结果。

  为保证疫苗安全有效,小王常年养成两个习惯:不管多远的路,他从不在外过夜,以保证便携式疫苗箱维持正常的低温;一进家门,不管白天黑夜,首先要按一下房灯开关,看是否停电。一旦停电,他就立即将冰模板一个个挪到冰箱冷藏室,以确保疫苗质量。小王说:一个细节把握不好,就会出大事。

  小王出门喜欢穿4个兜的中山装,兜里总装着几个64开大小的本子。在他家一个纸箱里,这样的小本本有几十个。小本本上详细记录着孩子的名字、所在村庄、父母姓名、出生年月日,曾经接种的时间、疫苗名称,还有每次疫苗的批号、日期、产地和生产日期。每个月,小王都要根据小本本自行设计一张疫苗接种行程表,哪天去哪几个村、哪个村有几个孩子需要接种,都做了标注,一个都不漏。

  小王生活中,一切都围着疫苗转。一次,小王高烧39摄氏度,人躺在床上,心里却想着10里外的砚湾村,那里有个孩子等着接种。接种疫苗有规程,不能错过周期,他给自己打了退烧针,就头顶烈日出门了。今年春节,狼儿沟村老赵带着1岁多的孙子回乡过年,正月初八就要返城。初七一大早,小王冒着刺骨的寒风来到18里外的狼儿沟村。看到小王冻得发僵,老赵心疼地说,晚打一针不要紧!小王却说:接种晚了,惹上些病,我可就害了你们了!

  乡亲们待见咱,比啥都强!

  小王生活的`神家村,是双路乡政府所在地。这些年,村里盖新房、建小楼的人越来越多,有的还开回了小汽车,小王的日子却过得紧巴巴的。住了20多年的两间老屋漏雨走风,老伴说,要翻修得四五万元,修不起呵!现在老两口借住在同村的二女儿家,家里除了公家配给的电冰箱和一个文件柜外,没什么值钱的家什。

  在小王心里,觉得最亏欠的就是自己老伴和两个女儿。小王的工资起初只有26.5元,到上世纪80年代,涨到每月60多元,至今,他的工资也只有370元。30多年,小王没给家里挣回什么家当,一家四口的生活全靠家里的6亩责任田。因经济拮据,大女儿只上到小学六年级就辍学,二女儿初中没读完就外出打工去了。由于小王常年奔走在山乡,家里的农活全靠老伴一个人操持。提到老伴,小王有些哽咽:她懂得我,我感谢她!

  小王也有不少开心事。我管的辖区,我管的事,娃娃们没一个耽误,都健健康康的。还有许多事,也让小王感到欣慰。前年,在外打工的女儿、女婿回村盖房。动工那天,没有打招呼,前村后邻的乡亲们都来了,大工、小工全都不要工钱;地里的农活老伴一个人忙不过来,总有乡亲过来帮把手;走在山间,谁开车或骑车碰上了,都会毫不犹豫地停下车,捎他一程

  想想这些温馨事,小王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人,乡亲们待见咱,比啥都强!

  最美抗疫工作者事迹材料 篇11

  小孙,从1月9日接到疫情防控消息的那一刻起,他就一直奋斗在抗疫一线。

  9日清晨,根据滨海新区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他立刻组织全体职工进行第一遍核酸筛查。刚从医院的.大门出来,他就接到了建投集团建管公司打来的电话,要他火速组织人员开展疫情隔离点改造工作。撂下电话,他带着管理人员火速赶往滨海新区鸿泊酒店。这一次,从清晨忙到深夜,他回到宿舍的那一刻,墙上的挂钟已指向临晨4点。

  鸿泊酒店的44个房间改造任务只是一个开始。

  从1月9日到15日,时间却容不得他休息。勘探现场、统筹人员、督导施工,从滨海新区第三养护院、青皮树酒店,到生态城希尔顿酒店,横跨47公里,他就好像一个铁打的人,在几个现场连轴转。

  15日下午1点,希尔顿酒店改造验收工作顺利完成。根据最新疫情防控要求,隔离点建设新增工作仍在进行。

  现在,他还在现场奔波,坚守施工一线。

  最美抗疫工作者事迹材料 篇12

  小戴,男,1972年生,1990年参加工作,中共党员,现任滁州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一大队二中队中队长。从警15年,28年党龄。2018年度被评为滁州市首届亭城美警称号,2019年荣立二等功,2019年被评为全市优秀共产党员。

  2019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降临武汉,随既向全国漫延开来,在疫情面前,小戴同志按照“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指示精神,坚守岗位,无所畏惧,严防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扩散,奉行“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用忠诚保障万家团圆、群众安康,用行动塑造马路“逆行者”的形象。

  疫情发生后,按照上级的部署安排,大队抽调近三分之二的警力支援各高速路口、国省道进城路口配合相关单位人员对进出城车辆进行严格检查登记。他所在中队负责城区留守值勤,他结合群众出门少、路上行人少、车辆少,但交警巡逻勤务没有少的.特点,进一步科学勤务,加强民警对辖区、菜场、超市、医院、小诊所、药房等人员易聚集区域的巡控。疫情刚暴发时,部分群众尤其中老年人群对于口罩的需求量增大,开始在药店聚集购买口罩,由于疫情发生突然并且药店存货量较少,一时难以大量供给,群众意见很大聚集在一起不愿意离开,该同志通过和药店的沟通以及周边群众的走访,要求药店及时登记大家的姓名电话,到货后按顺序电话通知领取,劝导群众登记后及时离开避免长时间的聚集一起造成不必要的风险。疫情关乎着千家万户百姓的生命安危。疫情面前,不仅仅是公安部门以及医疗部门,压力同样表现在社区的工作中,他要中队党员同志放弃休息时间,主动到所在小区门口配合门卫及社区人员,对进出车辆、人员进行检测;对不能理解的居民,耐心劝导、稳定情绪;对于喜欢在小区广场扎堆、打牌的居民,及时制止并做好思想上的劝导。

  二月中旬,市区突降大雪,他带领中队人员加班在一线,在做好城区的巡逻工作同时,对易结冰的道路和桥梁不间断的巡逻,并及时报告值班领导相关情况,同时协调市政部门及时清理积雪。至次日晚,小戴在路面值守了20小时,奋战在雨雪抗击疫情的第一线。

  自抗疫工作开展以来,他近乎很少回家,家中有年迈的父母,他舍小家为大家。日常的工作接触的人员多,存在一定的风险。面对风险,他没有退缩、胆怯,关键时刻主动请缨,危难之际冲锋在前,充分展现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一切以人民健康至上、守护好一方平安和谐的高尚情操。

  最美抗疫工作者事迹材料 篇13

  今年34岁的小刘是沧州市人民医院心脏中心CCU副护士长,在新冠肺炎疫情来临时,她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立即向医院护理部递交了请战书。她向组织保证:定不辱使命!

  时刻准备着

  08年参加工作的小刘,作为一名护理工作者,她深知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她在工作中,始终秉承着“严谨、严肃、严格”的工作态度,处处以患者为中心,无论是在医疗护理行为方面,还是思想观念上,紧紧围绕病人的需求,用无微不至的关怀帮助患者,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

  请战后,经过了医院的体能测试及防护训练,成绩合格后,她时刻准备着,在2月7日,她接到了通知:2月8日8:00进入呼吸重症隔离病房,得知这个消息后,她非常自豪,她说“在这个特殊时期,她为自己有幸进入临床一线工作而自豪。”

  坚强后盾,全力以赴

  2月7日接到通知后,她将此事告知了公婆,公婆虽然非常担心,却没有说什么,只是告诉她“你自己在医院里工作了10多年,工作性质和风险你比我们懂,我们只说一句话,不用担心家里,我们会做你坚强的后盾”。

  面对家里的一双儿女,小刘说:“真是感觉他们突然间长大了。”三岁的小女儿在她进入隔离病房的前一天晚上,和她说:“妈妈,我吃菜,我吃馅,我喝水,我不吃糖,我不给哥哥捣乱……”她听着,眼眶瞬间湿润了。

  医院虽通知她2月8日八点报道,但她早晨六点趁着家里人还在熟睡中就出门了,因为她不想面对与家人分别的场面,更不想与孩子们分别……“我们肯定能战胜疫情,平安回家!”这是她一直在心里对自己说的话。

  在她进入隔离病房的第二天,老公给她发来了儿子和女儿为她加油的.视频,她更是有说不出的感动,每隔几天她会和孩子视频,孩子说的最多的是“妈妈,你多喝热水,喝热水不上火”“妈妈,你什么时候下班啊?”在一个3岁的孩子心理,她认为最关心的话语就是多喝热水不上火,她认为妈妈下班就会回家,因为每次视频时,孩子问到她什么时候回家时,我都告诉孩子,妈妈下班就回家,只是妈妈这次上班的时间有点长而已……

  精心护理,共度难关

  初入重症隔离病房,小刘也感到了些许紧张与不适,虽然经过了培训及考核,但进入实战状态,穿上了密不透风的防护服,透过护目镜、面屏为患者护理治疗,几个小时下来,竟觉得比在外护理一天病人还累。小刘没有退缩,看着患者信任的眼神,小刘的心渐渐踏实下来,她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认真且优秀的完成护理任务!

  在重症隔离病房内,患者的病情都比较危重,有的患者已经出现了呼吸衰竭的症状,需要靠呼吸机来维持。小刘认真梳理工作流程,查看病人病例及医嘱,把十几个病人的病情做到了然于胸,心里有数。面对重症患者难免遇到各种突发状况,小刘凭借着她多年的工作经验及各位战友的帮助,每次都顺利的完成各项工作。

  “在隔离病房工作的日子好像一转眼就过去了……”小刘回忆说,她感觉在这个特殊时期,自己有幸进入临床一线工作,不仅是医院各位领导对她信任,更是一份感恩,一份责任——信任她,才能同意她的请战,才能同意她进入隔离病房工作,毕竟这是一场硬仗。感恩,感恩国家和医院对她的培养;责任,因为“我是白衣天使”。

  最美抗疫工作者事迹材料 篇14

  2009年,从河北医科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小邓来到沧州市人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成为了一名医生。

  今年大年三十这天,他没回河间老家。对于他来说,这是一个“反常”的举动。因为母亲去年去世,按照乡间的传统,他是要到母亲坟前上坟的。

  没有回去的原因,是当时他已处于“待命”状态。对他来说,这与一个战士准备上战场,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当天下午5点多,电话到了。

  仗,打响了。

  当时小邓正与家人准备年夜饭。自从母亲去世后,父亲一直状态不好,身边离不开人,正陪着他在沧州过年。孩子又小,这个家,就只能交给妻子了。

  临别,妻子问他什么时候能回来。小邓突然心里有些难受,他实在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有句话在心里一闪但他没说,直到接受小编采访时,他才说——“我甚至不知道,还能不能回来。”

  怕父亲听到他们的对话,只说医院有重症病人需要抢救,小邓出发了。

  与战友们打了一场场硬仗

  “要是说当时心里不紧张,那是骗人的”,小邓说,“即使从医多年,面对那么多的‘未知’时,心里肯定是会有一些紧张的,有忐忑,也有牵挂,但医者大爱的'信念让我无悔。”作为专业的医生,他只能战胜这种紧张,而不能让这种情绪控制了自己。

  “我们身后就是沧州,我们的家人、朋友,沧州父老,都在我们身后,我们必须坚守这道防线……”小邓说。这个时候,就体现出了一个医学团队长期以来所积淀下的专业素养与“战斗力”。从22:00首位患者接诊转运到次日凌晨0:25患者及时得到救治,他所在的这个团队迸发出了强大的力量。全程转诊到整个诊疗过程,既要保证诊疗的及时、准确,又要保证各个环节的防护到位,避免交叉感染……一切诊疗程序结束,脱下隔离衣时,常常全身湿透。

  就是在这种沉重的压力下,小邓和同事们顺利完成了一个又一个任务,尤其是在抢救一例危重病人时,他们更是通过不懈的努力,创造了一个生命的奇迹,得到了省专家充分肯定和好评。

  小邓说,除了上述任务,作为第一批隔离病房里的医务人员,他们还要尽全力摸索经验,建立多个诊疗过程中需要的模板,用专业的眼光发现注意事项,这些都会作为宝贵的财富交接给后续进入的战友手中。

  忙碌完一天的他,脱下沉重的防护服,又坐到电脑前开始书写病历

  “父亲一句话都没说,他只是哭”

  从大年三十那天进入隔离病房,直到初七晚上出来,在指定地点接受医学隔离观察。小邓一直没有看到过阳光。所以,出来以后终于能看到阳光打进窗户,他都觉得是件美好又奢侈的事情。

  出隔离病房以后,他第一时间拨通了姐姐的微信视频,想跟父亲报一下平安。说到当时的情景,电话那头的小邓已是强压住自己激动的情绪,但终于还是哭了:“我想……跟父亲说句‘没事’,可父亲……一句话都没说……他只是哭……”

  视频里的父亲,看着“眼前”的儿子,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只是哭。而小邓,当时也一下子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他也只能对着视频里的父亲,泪流满面。

  小邓说,结束医学观察以后,他就要重返工作岗位了。而他也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那就是,只要“战情”需要,他随时准备着一声令下,重返“战场”!

  最美抗疫工作者事迹材料 篇15

  小赵,1979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交巡警支队一大队四中队中队长,曾被评为2019年全省职工职业道德标兵、2018年3月滁州好人等。

  正当全国人民准备欢度2020年春节之际,一场发端于湖北武汉并迅速席卷全国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快速传播,已经严重威胁到广大群众的生命安全,疫情就是警情,小赵同志严格按照全市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和勤务安排,发扬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坚决做到服从命令听指挥,疫情不除、战疫不止。

  率先垂范,强化责任落实

  在疫情防控阻击战期间,该同志舍小家、保大家,爱人同为坚守在抗疫一线的政法单位工作人员,七岁的女儿放在岳父家里抚养,常常四、五天才能去见到一次面,在他心里,抗疫才是第一位。该同志积极参加大队成立的疫情防控党员先锋队,不分昼夜、不畏艰险,不畏风雪和严寒、始终冲锋在前,坚守在抗疫路面执勤最前线,在其所在的滁来路琅琊区疫情防控联合检查站,发挥出了公安交警的主力军作用。

  严于律己,做细防控措施

  细节决定成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快速蔓延,任何不细心和差池都有可能把病毒携带者放进城区,该同志做到执行抗击疫情各项措施时执行到位,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同时,针对防控措施在执行中暴露的不足及时向领导和联合检查站报告,及时进行完善。针对联合检查站由人员组成复杂、执勤时间段不一、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该同志当班期间不仅做好份内活,更揽了不少份外事,一面积极主动与联合检查站汇报沟通,一面指导路面各单位执勤人员既做到检查登记一车不漏、体温测量一人不差,又做到安全、快捷,车辆少积压,更在领会疫情防控政策精神的前提下,对各种特殊情况做到灵活处置。

  热情服务,坚持群众路线

  在路面检查执勤中,检查登记人员在执行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时经常会遇到不配合检查、不按顺序排队、拿不出有效身份证明和相关通行证明等情况,一旦处理不当,就会与被检查人发生矛盾,甚至发生冲突,该同志在执勤中,注意工作方式方法、妥善解决矛盾,对一些身份信息不详细、地址不准确、证件未携带等现场及时通过警务通装备等进行核实后放行。对个别如急救病人、孕妇、运输抗疫物资、运送蔬菜、返厂务工、走错路车辆等及时提供帮助,做到检查登记与热情服务两不误。

  2月11日下午15时许,一台厢式货车驾驶员打开后车厢门接受检查时,不小心把车内两口袋冰箱塑料零件散落一地,耽误了后续排队车辆接受检查,在现场与检查登记人员僵持,小赵同志见状,立即上前做驾驶员思想工作,并蹲在地上近20分钟帮他把散落的2百多只零件一一捡到袋子里,驾驶员最终惭愧地说自己肚子大弯不下腰,实在不好意思,太感谢民警了。2月13日晚上,天气寒冷,一名小伙子按照要求检查登记完后,从车内拿出一包口罩硬是塞到小赵同志手里,并说“你们辛苦,最需要防护,口罩是N95的”,民警未及感谢,就驱车而去,体现了浓浓的警民情谊。

  自2月5日滁来路琅琊区联合检查站建成截至2月18日,该同志配合检查了各类车辆约7000台,协助检查站对约10000名司乘人员进行了体温测量和登记,无一发现感染病毒人员,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人民警察为人民”的宗旨,并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坚决继续做到疫情不除、战疫不止。

  弘扬社会正能量

  春节前夕雨天帮助五岁男童找妈妈

  2020年1月17日下午,天空下着小雨,一名群众把一名在马路边与妈妈走散的五岁男童交给了正在清流西路与中都大道交叉口执勤的小赵同志,男童嘴里还不停的念叨着找妈妈,这名男童应该是和他的母亲走失了。男童年纪太小,对父母的.联系方式及家庭住址均无法表述清楚,小赵同志就不断地对男童进行安慰,并及时把这一情况报告给市局110指挥中心。

  由于,路面勤务繁忙,小赵同志一面安排其他人员继续做好执勤,一面继续与市局保持联系,约半小时后,110反馈说,有家长报警称她的儿子在清流路与中都大道交叉口附近丢失,所反映的情况与我们发现的男童高度吻合,他判断这名男童就是报警人走失的孩子,于是,他立即与男童母亲取得联系,把情况反馈给她,并约定在滁州紫薇小学门前见面。母亲见到了儿子后,喜极而泣,对民警感激有加。

  该事迹先后被安徽电视台公共频道、经济生活频道和央视2套和7套播出,弘扬了社会正能量。

  救助受伤老人

  2018年10月8日上午的10时40分许,滁州市世纪大道萃华园小区路口发生一起车辆追尾事故,面包车驾驶员被卡不能动弹,面包车后排一名60多岁的老人头部、臀部等多处严重受伤。

  此时,正在事发路段附近的金山路巡逻执勤的滁州市交巡警一大队四中队中队长小赵同志和辅警郭翔同志,接到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出警指令后,立即火速赶往上述事发地点进行处置,第一时间抢救伤员,疏导交通,小赵同志迅速与医护人员一起将车内后排严重受伤的老人抬到担架送到救护车上,同时,小赵同志立即将事故准确地点和现场人员受伤等情况上报市局110指挥中心,要求通知消防部门携带破拆工具前来实施救援。时间就是生命,被卡驾驶员表情痛苦,伤情不明,为了不耽误抢救时间,在消防部门未赶到之前,需要立即实施救援,在民警的呼唤下,附近围观的司乘人员和群众一起加入到救人的行列,在现场没有任何破拆工具的情况下,警民合力一起徒手试图撑开紧紧压迫在驾驶员身上的车辆方向盘等部位,大约5分钟后,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将驾驶员成功救出送到救护车上,紧接着,民警指挥疏导积压车辆缓慢通行事发路段,直到积压车辆疏导完毕,辖区大队事故处理人员赶到进行进一步处置后才离开现场,奔赴辖区继续开展交通秩序管理工作。

  该事件先后被中央电视台13新闻综合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中央电视台12社会与法频道、安徽电视台公共频道、安徽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等中央、省市频道播出,收到广泛影响。

  为患疾病婴儿紧急开辟生命通道

  2018年2月16日(狗年大年初一)上午11时许,按照滁州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统一调度,正在西涧路滨湖小区西门路口进行大流量车辆指挥疏导任务的一大队四中队指导员小赵同志突然遇到一名驾驶员求助称:“自己车内有一名两岁不到的婴儿因疾病晕倒并不停抽搐,急需送往城南儿童医院救治”。但此时西涧路正遇大流量车辆通行,为争取抢救时间,小赵指导员立即将情况报告大队领导,请求实施警车开道,经报告大队长同意后,立即驾驶警车沿西涧路向儿童医院方向实施开道,接到协助通知的前方各路口警力立即开辟绿色生命通道,不到十分钟,民警安全将车辆及车内生病婴儿护送到儿童医院。该事迹被安徽网、安青网、滁州在线、今日头条等网络、皖东晨刊、美好滁州官方微博及微信转载报道后,收到社会广泛关注,收到较好社会效果。

  男孩头部受伤,交警一路驰援送医

  2018年2月15日,也就是狗年大年三十中午,正当万家团圆之际,一名14岁的学生头部受伤急需送医,但是大年三十的中午路上一辆出租车也打不到,情急之下,该学生及其母亲遇到正在执勤的交警说明缘由,小赵同志立即报告大队长尹明同意后,火速将母子二人送往附近医院,第一时间找到急诊外科医生并自掏腰包为伤者挂号治疗。

  像这样的事迹还有很多:2016年10月坚决处理被举报的套牌违法驾驶员,举报人将一面绣有“伸张正义、秉公执法”的锦旗送到小赵手中;2016年7月,曹女士将一面写有“正义心中藏,责任如影随”的锦旗送到小赵手里,以表达其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制止交通肇事逃逸并为当事人挽回车辆被撞损失的感激之情;2016年7月小赵同志救助路边昏迷男子被滁州台、安徽卫视、安徽科教频道、安徽公共频道、山西电视台、广西电视台等以及央视网等进行转播,获得全社会点赞。

【最美抗疫工作者事迹材料】相关文章:

2022最美抗疫工作者事迹材料(精选12篇)05-29

抗疫最美家庭事迹材料03-28

最美抗疫者事迹材料04-25

最美抗疫集体事迹材料04-24

最美抗疫家庭事迹材料12-14

抗疫防疫最美家庭事迹材料04-24

最美抗疫先进事迹材料04-23

最美抗疫事迹材料(精选6篇)04-26

最美抗疫医生典型事迹材料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