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优秀事迹材料

时间:2022-05-11 08:14:59 事迹材料 我要投稿

企业优秀事迹材料(精选5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事迹都不陌生吧,事迹具有触发力大、感染力强的特点。想拟事迹却不知道该请教谁?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企业优秀事迹材料(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企业优秀事迹材料(精选5篇)

  企业优秀事迹材料1

  家住社区的朱凤涛今年37岁,2014年8月创办了自己的公司:佳瑞思汽车租赁有限公司。当年即上缴税收3万余元,07年上缴17万元,08年一举超过20万元。可谁也不会想到,朱凤涛只有初中学历,曾干过厨师、开过小饭馆,当过出租车司机。他靠着自己灵活的头脑、吃苦耐劳的干劲,一步一个脚印得走到了今天。

  1987年,刚刚初中毕业的朱凤涛就赋闲在家了,想着"荒年饿不死手艺人",朱凤涛就跑去凤凰楼学起了厨艺。学徒出师,心思活络的他动起了自己当老板的念头。92年,朱凤涛借钱在312国道长青段附近开起了一家小饭店,但事与愿违,饭店生意并不如他想象中那么好做,勉强维持了一年,在没有亏损的情况下,朱凤涛毅然决定结束饭店生意。96年,在亲戚的鼓励下,朱凤涛又只身赴**,干起了自己熟悉的行当,开饭店。靠着亲戚的帮忙,朱凤涛的饭店生意做得是红红火火,可想着自己毕竟不是本地人,发展会受到很多限制,朱凤涛又作出了一个让很多人不能理解的决定:出让饭店。99年,出租车行业逐渐升温,朱凤涛看准了这个时机,学驾驶,开出租。一年下来,朱凤涛厌倦了,因为出租车司机的生活就是睁开开车,回家枕头,这样的日子不是朱凤涛想要的。03年,他又放弃了相对稳定的出租行业,投身到了到时的新兴行业:汽车租赁,他为汽车租赁公司开车。打工一向不是朱凤涛的最终目标,或许在最初进入这个行当时,他的内心就酝酿着有朝一日再次做老板的老板。朱凤涛用一年时间熟悉了整个汽车租赁行业的运转模式,同时在工作中也结识了一批固定客户。此时,朱凤涛觉得,时机到了。

  2014年12月,朱凤涛花25万元购入了一辆全新大众帕萨特,其中有17万是他向亲朋好友借的,可就凭着这股子魄力,朱凤涛开始涉足汽车租赁行业。从起先的挂靠在别家公司到自己成立公司,朱凤涛仅用了两年时间。06年9月,朱凤涛正式注册佳瑞思汽车租赁有限公司。目前,他手下已有7名驾驶员、10辆各种用途的汽车。汽车租赁行业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一个很大的市场,有公司靠着打价格战来赢得客户,但是朱凤涛却从不"自行降价"。朱凤涛公司主要服务的是外资企业,他坚信,只有靠着优质的服务才能最终赢得客户的长期惠顾。他对员工有一整套严格的规范与管理,他强调得除了服务,还是服务。因为朱凤涛的"服务为先"理念,所以他才能在汽车租赁行业站稳脚跟,08年营业额440余万,上缴税收二十多万。他手下的员工绝大多数都是新人,09年1月,朱凤涛通过社区推荐参加了创业培训,经过培训,增强了参保意识,目前企业社保参保事宜正在进行中。

  企业优秀事迹材料2

  2009年,全镇上下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主题,紧扣脱贫攻坚工作目标,以特色种植、规模养殖为重点,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典型带动,整村推进”的总体思路,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逐步形成了北部山区养殖呈现规模化,南部平原高效种植业取得新成效,山区开发迈出新步伐,带动了2898人脱贫,脱贫率67%。

  一、找准脱贫致富切入点,不断提高种养殖规模化 通过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和科学规划,我们制定了确实可行的《脱贫攻坚三年计划》和《脱贫攻坚实施意见》,确定了发展规模种养殖作为脱贫攻坚的工作重点。充分利用养殖历史旧、地理位置、养殖户集中等优势,发展河泉、北吕养猪小区两个占地60余亩,马头村建成全封闭、恒温式、全自动的现代化养鸡场一个占地70亩,影山村重点支持合同肉鸡新建养殖小区50多亩,全镇仅脱贫攻坚项目形成了年出栏生猪1万头以上,肉鸡出栏200万羽。新建蔬菜棚舍950,其中日光温室大棚及钢架大棚380栋,普通拱棚570栋;新建设施甜杏温室15栋;种植花椒面积400余亩,受益贫困户646户,为贫困户持续增收,脱贫致富积蓄了强大后劲。

  二、大力实施产业带动,不断创新发展模式

  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种养殖业发展方式,种养殖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明显提高。一是公司带动。马头山养殖合作社现有入社社员126户,采用统一建设养殖小区,统一采购种苗和饲料,统一进行疫病预防,统一保护价收购,四统一的办法,有力地保证了合作社的正常运转,并由合作社与山东大宝养殖加工有限公司签订长期的保护价收购合同,保护价为每斤最低3.6元,保证了社员的效益,降低了合作社和社员的风险。二是协会推动。影山村积极利用自身荒山优势,引导群众开垦荒山种植花椒,专门成立了 “惠影”花椒种植专业合作社,形成了如今600亩的花椒园规模,仅花椒一项收入就突破了100万元大关,亩均收入1800多元,带动困难户62户,解决了100多名贫困人口就业。

  三、突出抓好项目投入,不断完善奖补资金对接机制 积极探索了省奖补资金与贫困户联系的多种灵活措施。一是资金到户,自建自营。对有生产能力的贫困户采取奖补资金直接补贴,茸山、凤楼、北元村每建一栋蔬菜大棚补助2000元, 马头村肉鸡养殖基地每栋标准鸡舍给予5万元的补助,自建自营,增收脱贫。二是大户带动,资金入股,对没有自建自营能力的贫困户,由专业大户或合作社牵头实施项目,以奖补

  资金入股和土地流转补偿收益,实行保底分红,实现了稳定增收。三是成立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积极的推动对高效农业发展,为种养殖社员提供资金支持。

  企业优秀事迹材料3

  近年来,供销社农资公司党支部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按照“五好”党支部的标准,把“服务三农”作为着力点,紧紧围绕公司的发展,把“创先争优”活动落实到具体工作中,使公司党支部的先进性得到了充分体现,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多次被师国资委评为“先进党支-

  一、抓班子建设,促企业经济发展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上个好的领导班子。公司党支部给班子成员定任务、加压力,使大家明白“为谁服务,怎样服务。”一班人团结务实,解决问题不推诿,敢于承担责任,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多年来,支部坚持一年两次召开民主生活会,班子成员认真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认真开展“一评两心”活动,即批评与自我批评,班子成员之间交心、谈心。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整改,及时清除干部的思想障碍,化解矛盾。既改进了工作作风,又为其他干部职工树立了榜样,有力地提高了凝聚力、战斗力,使党组织在群众中有较高威信,党员在群众中有良好形象。

  二、抓队伍建设,促服务水平提高

  党支部是企业发展的堡垒,党员是企业拓展市场的旗帜。公司党支部提出“企业要想大发展,党员干部发挥作用是关键”。一是认真抓好党员学习和教育。党支部除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和一个月一次支部大会制度外,把提高领导班子成员的理论素质和管理水平始终做为重中之重。在抓好集中学习的同时,要求党员干部每天自学一小时,每月写一篇学习体会,公司制作了学习栏,将好的学习体会张贴出来进行交流,达到互相学习、不断提高的'目的。二是通过组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聆听先进事迹报告会,重温入党誓词、参观师陈列馆、参加创先争优先进事迹演讲会等多种形,使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坚定的理想信念。三是认真开展职工素质培训工作。公司党支部把职工素质培训工作例入重要议事日程,有计划、有安排、做到集中培训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常年不断抓落实。因公司人员少,每个人的工作量都是满满的,学习和培训工作全部是利用晚上和周未进行,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学习形式,从财务知识、营销知识、法律知识、农药知识、网络知识等方面进行培训,做到了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四组织好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为了让职工在工作之余能有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支部先后筹备购置了乒乓球案板、羽毛球拍绳,适时组织党员、群众开展各类小型活动,使职工在集体活动中增强合力。今年3月公司代表供销社参加师首届羽毛球比赛,取得了团体第三名的好成绩。

  三、抓机制建设,促进内部管理规范

  “无规矩不成方圆”。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约束人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没有好的制度约束人,各项工作就不能落到实处。

  (一)完善各类工作制度。支部建立了“三会一课”、党员发展、民主评议、民主决策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坚持“三个带动”把党建工作渗透到公司的各个领域,延伸到基层各农资超市。形成“责任上分、目标上合,管理上分、要素上合,任务上分、思想上合的“三分三合”工作格局,为公司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实施党员设岗定责。为了使公司党建工作和经济建设协调、持续、稳步推进,党支部以“五个好”党组织创建为契机,因人定岗,因人定责,为每名党员设立了先锋岗,划定了责任区,为调动和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搭建了有效平台,做到“关键岗位有党员、困难面前有党员、党员身边无事故、党员身边无违章”。今年8月份的一天夜里,一场大雨从天而降,公司的几千吨化肥还在露天场所。在党支部的号召下,党员带头冲进了大雨中,和职工经过2个多小时奋战,把损失降到了最低。

  (三)坚持公开承诺。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公司党支部积极开展承诺活动,坚持对职工群众关心的问题实行“菜单制”,维护了职工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密切了党群关系,赢得了职工群众的信任。

  四、抓创新发展,促进工作业绩稳步提升

  近年来,农资公司通过深入农资市场调研,建立了以购、供、销为一体的农资连锁超市,发挥集团作战的优势,走出一条在兵团特殊体制下的适应市场改革的农资经营之路。各项经济指标始终保持稳步增长。公司销售额达2.4亿元,比增长6.8%;今年1至8月,为全师供应化肥7万吨,农药870吨。

  (一)开办农资超市,推行农资农技双联锁。

  1、面对农资集中采供工作和市场的激烈竞争,为确保农资超市的规范运行,公司积极推动农资打假专项治理工作、整顿规范全师农资市场,对进入农五师农资市场的商品实行了严格的“准入”管理制度,每年4月—7月对团场农资市场进行打假专项治理检查,杜绝了假冒伪劣农资商品和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

  2、建设农资配送中心,确保配送及时,不贻误农时。

  企业优秀事迹材料4

  邓志军,中共党员,1962年6月出生,河南诚城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新乡市诚城社区党委书记。

  白手起家的邓志军,一手创建了“河南诚城集团”,凭着诚信经营做到企业年销售近十亿元。他严把质量关,把产品当人品,宁可自己吃亏,也绝不丢掉诚信。他所经营的企业被银行业评为最高信誉单位,被税务部门评为诚信纳税A级企业。他积德行善,关爱员工,25年诚信经营的邓志军铸就了百姓赞誉的“诚城模式”。

  “宁可亏自己,也不失诚信”他靠诚信起步

  1991年,邓志军响应政府号召放弃“铁饭碗”,下海办企业成立了防腐保温公司。他凭着“宁可亏了自己,也不会失了诚信”的理念,挣得了人生第一桶金,从此走上了创业之路。在发展过程中,他始终秉承诚信第一、品质至上的经营思路,与工人同吃同住,对客户、对工友承诺的事从不食言,他这种扎实肯干、诚实守信的工作作风感染了身边的同事们甚至是工地附近的居民,他先后开发完成的项目赢得监管部门、群众和同行业的一致好评!他说:“企业要扩大经营长期发展,只要诚实守信,敢于担当,不管做什么生意,就没有干不成、做不好的!”。

  “自强不息,以诚筑城”他从容面对金融危机

  1999年,他成立了“河南省鑫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2006年5月,成立新乡市正隆置业有限公司。当时的金融危机已现端倪,面对经济严峻的经济形势,公司内部出现了不同的声音,可他依然在企业全体员工大会上承诺不裁员、不降薪。2008年金融大海啸来袭,全球经济萎靡,很多企业相继倒闭,而他却信守承诺没有主动裁减一位员工,没有拖欠员工的一分钱,正是凭借这样的诚信理念,让他和全体员工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安然度过危机。当年开发的项目,也没有因为市场行情不好降低工程质量,他说:“老百姓一辈子省吃俭用买房不容易,我们所建的房子要让居民群众买的放心、住的舒心。”负责安装空调的工作人员,一听说是诚城集团开发的房子,总要因为墙体坚实多收100元的墙体打孔费。他说:“先德尚诚、自强不息,以诚筑城、幸福一生!”。

  “多花钱也要让农民住上好房子”他成为城中村改建典范

  2010年5月18日,河南诚城集团新乡市正隆置业有限公司经过市、区、镇、村4级的考察,取得了乔谢新村改造项目。针对当时城中村拆迁改造中发生的种种问题,他坚持“现场量房宽让于民,回迁补偿让利于民,宁可企业吃亏,绝不让老百姓受屈”的原则,要求公司上下“给乔谢村民盖房子,要象给自己家盖房子一样,规格要高、质量要好,拆迁房当作商品房来建设,宁愿多花钱也要让农民住上好房子。”在拆迁改建过程中,他始终坚持安全第一、质量至上、诚信立身,处处维护村民利益,实现了文明拆迁、和谐改建,做到了让政府放心,让乔谢村民满意。交房当日,乔谢村民将写有“和谐拆迁守诚信、品质优良村民乐”的锦旗赠送给他。《新乡日报》赞誉乔谢现象、为城中村改建的典范;《河南日报》整版专题报道,将乔谢现象作为河南省城中村、改造的民生实践样本。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农业频道争相报道,引起了中央、省、市的高度关注,其他友邻省、市政府部门、知名企业相继前来参观学习。

  乐于奉献,敢于担当社会责任,他造就了“诚城模式”

  在他的心中,服务同样能够创造价值。2013年8月,诚城社区正式成立,邓志军担任社区党委书记,并将价值3000万的办公楼整体移交社区使用,每年用于社区的投资达100万元以上。从入住到服务,从服务到回访,从投诉到回复,每个细节他尽可能地想居民之所想,急居民之所急,推出贴近民心民意的服务内容,他协调诚城物业公司及有关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体经营者在小区开设公益性、微利性商业服务,对与居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网点实行零租金或减免租金等优惠政策,涉及面积约7000平方米,免收年租金200多万元。

  他把家安在自己建的小区里,常和居民拉拉家常、说说知心话,每逢重大节日,他就带领社区开展党员“连民心、听民声、解民忧”结对帮扶活动,为社区的老党员、老军人、空巢老人、残疾人等困难群体送去慰问物资。据不完全统计,他先后为希望小学、失学儿童、贫困大学生、困难职工、抗震救灾捐助资金3000余万元。

  他深信,以诚为本、以信立业是立身之本,心系群众才能枝繁叶茂。诚实守信、规范经营,承担责任,回报社会,这就是他的“诚城模式”。

  企业优秀事迹材料5

  李云海,男,1973年5月出生,群众,浙江绍兴诸暨市人,诸暨市民个协店口分会副会长,浙江洁利达管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先后被授予“省诚信民营企业”、“省守合同重信用单位”、“绍兴市诚信企业”等荣誉称号,事迹被多家新闻媒体所报道。在十年的创业之路上,他恪守诚心、真心、实心、爱心的“四心”精神,不断拓展诚信的外延和内涵,在创建服务、质量诚信、保障员工福利、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作出了不懈地努力,他说,“诚信,是我创业之中不变的承诺”。

  对客户充满诚心,他说,“说到就要做到”

  叶先生是大连一商贸公司的老总,他与洁利达的当家人李云海曾经有过口头约定,将把洁利达产品推广到大连的某个项目工地上,若推销成功,洁利达将该项目的利润如数奖励给叶先生。不过,事后叶先生因事务繁多并没有及时跟进,该项目也被一家沈阳的供应商捷足先登了。货虽然没有通过叶先生的公司销出去,但毕竟是销出去了,于是,在是否该奖励叶先生公司的议题上一些人提出了不同意见,他们认为无功不受禄,叶先生自己都没有提出这个主张,公司也无须凭空奖励他。对此,李云海解释说,“说到就要做到,要让客户看到我们的诚心。”他二话不说,批了这个笔奖励款。

  而这样的事例在洁利达却并不是个例,远在西安的张总对此就身有感受,前年的一个上午,张总要拿一个地暖产品去工程放样,可手头却没有样品,情急之下,他向远在浙江的洁利达公司求助,希望下午就能要到货。这可给洁利达公司出了个难题,怎么办?有人建议放弃,李云海不同意,他说,既然客户有急需我们能帮的就一定要帮。他想到了飞机空运,于是,把样品打包,驱车送往百里之外的杭州机场。下午一点,当张先生在西安顺利取到了空运的样品时不竟心头一震,他被洁利达人客户至上的诚心打动了,以后他逢人便说洁利达好,还说,跟这样的公司合作,放心!

  对员工充满真心,他说,“承诺了的事就要兑现”

  在洁利达员工手册上有这样一段话:“员工是企业的主人,是企业的最大财富”。这话一点不假,李云海对每一位员工都充满真心,这真心,体现在对员工福利的保障上,也体现在对员工点点滴滴的尊重和关爱之中。

  创业之初,公司缺少流动资金,有人出了个歪点子,说可以在100多号员工身上做做文章,一来把员工的报酬压低一些,二来把当月发放的工资顺延两月发放,这样,流动资金就盘活了。李云海一听就火了,他说,这种损害员工利益的事我们不干,企业再困难,员工的工资一分不能少,不能拖。

  企业走上正规后,员工人数达到了200多,洁利达健全了规章制度,对员工的工资福利和晋升空间有了更加明确的制度保证,公司还建立了爱心基金会,定期为困难员工发放补助,每年的年会上,公司还会组织员工表演节目,自娱自乐。有一件事在优秀员工中记忆犹新,那年年中,一位副总向员工承诺,年底将带优秀员工去海南旅游,可时近年关,公司却迟迟没有兑现行动。为此,有人在私底下发起了牢骚,李云海获悉后,很快查明了原委,原来是那位副总把此事忘到了脑后,李云海根本不知情。为此,李总亲自拍板说,“承诺了的事就要兑现”。他指示公司财务部门马上安排,组织优秀员工赴三亚旅游。

【企业优秀事迹材料(精选5篇)】相关文章:

企业优秀员工事迹材料(精选8篇)04-26

企业部门优秀员工事迹材料04-27

通信企业优秀员工事迹材料04-27

与优秀企业创业历程事迹材料10-05

优秀企业创业历程的事迹材料09-08

企业优秀员工事迹材料(通用5篇)04-27

企业优秀团员申报事迹材料(通用12篇)04-22

防疫优秀事迹材料(精选6篇)04-25

优秀员工的优秀事迹材料(精选7篇)04-26

企业优秀团员先进事迹材料(通用19篇)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