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名校长事迹材料范文(通用10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事迹吧,事迹可以起到引导读者认识先进,学习先进的作用。想拟事迹却不知道该请教谁?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名校长事迹材料范文(通用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名校长事迹材料1
李志强,男,47岁,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师学历。连续14年任乐亭县姜各庄镇董庄初中校长,他以“教学思想是办学的灵魂,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教学管理是办学的关键”为办学理念。多年来,学校被县政府命名为“花园式学校”、市教委命名为“校园建设示范校”、县级“教学管理、教学成绩先进校”,他本人也先后被评为省、市级优秀教师、市“十佳”教师。
一、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做廉洁自律的表率。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所出色的学校总是跟一个出色的校长联系在一起。董庄初中的师生清楚地记得,20xx年11月的一天下午,李校长骑摩托车去镇教育组参加会议,在路上为避让车辆,自己不幸摔倒在地,导致右脚踝受重伤,无法行走。医生建议他在家休息,但他心系工作,心系学生,第二天就来到了学校,手撑着藤椅艰难的登上二楼为学生上课,一直坚持了一个多月,全校师生无不为之感动流泪,都争着抢着搀扶李校长上下楼。
为控制学生因贫辍学,李校长组建了“贫困生基金会”,他带头拿出1000元钱,作为基金。在他的'带动下,全校师生先后为基金会注入基金达6000余元,解除了贫困生的后顾之忧,使全校的学生巩固率一直保持在98%。
李校长无私奉献、勤政廉政、开拓创新的精神和品质,在全体师生中产生出很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在学校基建期间,工程承包队的工头,多次拿出千余元钱送给校长,李校长每次都把领导班子成员召集在一起,当着大家的面,把钱入到学校的帐面上,并风趣地说:“这是工程队捐资助教的款”。他在公务活动中,始终做到合理开支,手续清楚。
二、科学管理,注重实效,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在学校管理上,李校长有一整套经验。他结合现代教育理念,对教师的教学工作采取了一听(听课堂教学);二看(看备课笔记、作业批改);三总结(总结教师教学的成功与失败)的教师管理模式。对学生的日常管理采取了全员管理(即班主任、任课教师人人参与)、全方位管理(即学生的学习、生活、纪律、卫生等)、全程管理(即制定计划、组织实施、总结评价)的操作化学生管理模式,并对学生进行自知(学会自主学习、掌握道德行为方式)、自练(自己主动求学、自觉训练规范行为)、自评(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的“三自”教育活动,使学校的教与学形成了特有的日常管理模式。
为使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顺利通过“普九”验收,在镇拨款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他首先拿出3000元,然后调动全校教师积极借款,硬是建起了一座22间、总面积达726平方米的高标准多学科实验室和多媒体综合电教室,使学校的实验教学工作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也使学校的整体形象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向现代化学校迈进了一步。
三、关心他人,严于律己,做一名优秀的校长。
李校长身为一校之长,不摆架子,宽厚仁和,公正民主,关心教师,情系师生,乐于助人。有一次冬夜,一位教师发高烧,李校长知道后,马上穿上衣服把他送到15里外的镇医院,待到回家时已经是深夜2时多了。去年春天,一位老师经济拮据,又赶上家里盖房子娶媳妇,他听说后,马上将给儿子治病的3000元钱拿给这位老师,并亲自找其他老师,帮其借款解决后顾之忧。
李校长对学生也倾注了无尽的爱。哪个学生家庭有困难,他总会热心帮助;哪个学生在纪律上有不良表现,他总会耐心教育。
李校长,创新对工作,忠心对教育,贴心对教师,爱心对学生,虚心对荣誉,这就是他一名普通校长工作的出发点。李校长以他的才能和公正廉洁的言行,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以他的奉献和实干,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赞扬。
名校长事迹材料2
一所创办才5年的学校,首届毕业生参加中考,就在全区20多所学校中名列前七;2009年第二届学生毕业,更是取得全区第
一、全市前列的优异成绩,创造了一个令人惊叹的奇迹!这所学校就是深圳市福田区外国语学校。而它的背后则有一位好校长——孙迎到。
2005年9月,福田区外国语学校建成并投入使用,孙迎到被任命为首任校长。办学伊始,孙校长没有把学生的成绩放在第一位,而是与大家一起讨论,首先把育人目标确定为:“会做人做事,会求知创新,会沟通合作,会关心适应。”
提出这样的育人目标,与孙迎到20多年的教育经验分不开。1987年毕业之后,孙迎到就工作在教育教学的第一线:在红岭中学担任两个实验班的英语课程,并担任其中一个班的班主任。6年里,他把这两个班级从初一带到高三,学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他自己也先后获得广东省中小学教育创新三等奖、广东省南粤教师特等奖、深圳市十佳青年教师等荣誉。
2005年7月,孙迎到担负起福外的筹建工作。他回忆说,那段时间只能用“辛苦”两字概括。除了体力的'劳累,他还一直在思索:办一个什么样的学校?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在国内教育界,一所学校被冠以“外国语”,就意味着是一个品牌。福外的中长期定位是“区域内的品牌学校”,他认为,不应该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首选,首要的是让学生“成人”,即让他们成为有礼貌、有教养、自觉做事的人。
一所新学校,建立规章制度,以制度来刚性管理是必不可少的,但在福外,人文管理、情感管理也无处不体现。办公室主任曹桂臣向记者讲了这样一件事。一天上午,老师们正在备课、上课,某老师突然接到老家的电话:老人病危,速回!这位老师一下子就懵了,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孙校长得知情况后,马上告诉他,先放下手头的活儿,赶紧回去。至于请假手续,等处理完事情后再回来补。学校还请旅行社为他订好机票,到机场就能搭上航班。另外,诸如老师们的子女升学入读、毕业求职等看似“份外”的事,都积极帮助解决。曹主任说,这些看似小事,却能给教师莫大的激励,从某种意义上说,感情留人比增加工资的吸引力更大。
在孙迎到的带领下,福田外语办学5年,成绩斐然。中考成绩2008年首届开门红;2009年、2010年再创新辉煌,成为全区、全市的新力军;2009年通过规范化督导评估,先后获得深圳市办学效益奖、“阳光体育”先进学校、教育系统先进单位等奖励。
名校长事迹材料3
一位坪山高级中学的学生曾在BBS上留言:“我曾在校园的一角看到一位女士弯腰捡起干净的地面上一片树叶,并将其扔进垃圾箱,她就是我们的校长——廖翠华。”
在坪山高级中学执教以前,廖翠华曾先后在湖南常德市汉寿一中、深圳市龙城中学、龙城高级中学、布吉高级中学任教并历任年级组长、副校长等职。2006年8月7日,廖翠华和她的班子第一次来到坪山。当时一所新办的高中正在筹备之中,当年9月1日就要开学。
可当时的坪山高中与其说是校园,不如说是一个大工地,到处都是脚手架、建筑材料,门前是一个大洼坑,没有一条水泥路可走。虽然一幢教学楼已经建好,但水电全无,时值风雨交加的台风季节,工程连抢修都很困难,更不要说开学了。面前的局面对毫无校长领导经验的廖翠华来说,不亚于是“蜀道之难”。
一切都是全新的挑战,为了让700多名已经录取的龙岗学子顺利入学,廖翠华带领她的班子开始了艰苦的.筹建工作。工程因台风受阻,4位校级领导亲自蹲在挖掘机前督促协调;教师没有宿舍可住,为不耽误岗前培训,廖翠华调兵遣将,使全体教师得到妥善安置;食堂无法开伙,她带头吃了40多天盒饭,嘴唇都起了泡。是什么让她如此坚毅?“没有任何别的理由,孩子在等着入学读书,是教育神圣的信念使我们无所畏惧。”廖翠华说。
坪山高中是一所典型的生源薄弱学校,由于招生批次的限制,该校连续几年招生创下深圳市最低。学困生、后进生比例曾达到80%以上。按照校督导室专家的说法,这所学校不是起点低,而是没有起点,但廖翠华并未因此放弃,她清醒地认识到,文化立校、人才强校、质量与特色兴校才是学校发展的制胜法宝
由于学力基础薄弱,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教学脱困措施,大面积学困生将会在学校“空转”三年,廖翠华和她的班子殚精竭虑思考对策,先后赴东庐、杜郎口、拼茶等学校实地考察,借鉴他们的办学经验。根据学生不同的发展阶段,学校大胆进行改革,推出了一系列新的教学方案,从记忆入手夯实学生基础,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管理习惯与能力,进一步针对学困生个性辅导。
近4年来,坪山高级中学师生各级各类获奖1200多人次,2010年4月两位高二学生在美国获电脑机器人灭火大赛世界冠军,在历年区统考中学生学习进步率全区高中排名第一,2009年首届高考,各项指标超额完成率重点为2307%、本科为459%、专科为267%。创造了“没有起点,创造起点,高出优出”和“素质教育,全面结果,特出杰出”的教育奇迹。
名校长事迹材料4
德育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投身教育工作十八年来,我曾任班主任、教导主任、副校长。虽然教育岗位几经变换,但始终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多年来,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灵活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育理念、默默奉献奉献在教育岗位上,赢得了师生的喜爱、同行的认可和社会的广泛赞誉。
一、悉心从教,爱岗敬业踏入工作岗位后的我,一直对自己严格要求,努力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任务。
在教学管理上,我努力钻研教学教法,全身心地去研究每个学科。多少次,为了老师们能讲上一节优质课早来晚走,琢磨好每句话,搜集各种资料,给老师做各好的带头。我始终认为,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要尽职尽责,上好每一堂课,不求回报。在教学工作中,我精益求精,踏踏实实,并用课改理念来丰富课堂教学,引导教师质疑调查、探究,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一个学生都尝到成功的喜悦。
二、德育管理,创新思路以落实常规工作为中心,制定适合本校发展的“学常规”、 “建班规”、 “赛常规”规范学生的.言行。
让学生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营造了一个文明、和谐的校园氛围。创建一支德才兼备、高效的班主任队伍。班主任是学生精神成长的引路人。在选拔、培训时朝着“敬业奉献、热爱学生,善于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组织能力,班主任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基础扎实,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和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的方向。
让德育管理,与时俱进。紧密配合学校教学工作,落实学校班级日常管理常规,贯彻“让优秀成为习惯”的育人理念,深入开展各项德育工作。打造一支强有力的班级队伍。对班干部进行定期的教育学习,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在竞争中树立民主意识,在生活中注重培养服务意识、自律意识、创新意识,强化自主意识,一批品学兼优的班干部脱颖而出。
三、关爱学生,撒播阳光英国哲学家罗素说过:
“爱是一缕金色的阳光,凡缺乏爱的地方,无论是学生的智慧还是品格都得不到充分或自由的发展。”作为德育工作者,应该是一个播种阳光的人,用关心、信任和激励,把阳光的种子撒进学生的心田。多年来,我校在爱心捐款活动中,师生都非常踊跃的捐款献爱心,广大师生的人格如风行水上,了无痕迹,润物无声,潜移默化间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以博爱塑造着学生的灵魂。
四、孜孜以求,完善自我从抓教学几年来,学校的德育工作一直做得很好,教学成绩都属于全镇前列,各项竞赛也都遥遥领先于其他兄弟学校。
我个人曾被评为县优秀教师和政府嘉奖,撰写的论文多次获得市级以上的奖项;课件、教具制作也分别获得市级奖项。作为教育工作者,如果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适应不了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最终会被时代抛弃,孜孜以求,加强学习,自我完善是我追求的目标,曾多次参加新课程培训、继续教育培训、最近又有幸参加了校长培训,多次聆听新课程课例。
在提高了自身素质的同时更加明确了该如何管理好学校的学校的工作,我会为今后的德育管理工作更加努力,为学校的明天加油!
名校长事迹材料5
这是一所特殊的学校,749名孩子都有着各种各样的残障,其中40%以上为重度和多重残障。但在这里,没有人们想象中的悲悲戚戚,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快乐,充满着自信。这所学校,就是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而让残障孩子幸福生活、快乐成长、愉快学习,正是元平特校校长黄建行的追求。
元平特校创办于1991年12月,是深圳市教育局直属的为视障、听障和智障等各类残疾孩子提供优质教育的综合性、全寄宿特殊教育学校。2002年,老校长退休,当时在市教育局并负责特殊教育工作的黄建行被任命为校长。他告诉记者,因为长期负责特教工作,自己对特教比较了解,也有特殊的感情,自己有些思想和思考也需要实践平台,因而他欣然从命。
黄校长告诉记者,在元平,教师有大爱之心是首要的.,他们的爱心,给孩子营造了一个充满爱的世界。智障学生阿星的智商只有50左右,逻辑思维差,在普通学校上课时,功课明显跟不上。阿星变得非常胆小和自卑,她不敢与陌生人接触,也最恐惧学校。那时候,妈妈对她的“威胁”就是:再不听话就把你送到学校去。
2005年,随父亲来深圳生活的阿星转学到元平特校,开学后不久班主任在校刊上发表文章欢迎她,形容她是个活泼、可爱的女孩,为班级增添了活力。阿星在文艺方面的天赋也得到了展示,她学习架子鼓,成了学校合唱队的指挥,还获了奖。阿星的爸爸告诉记者,到了元平特校后,孩子开始主动与他人交流,每当有客人到家里来时,她总是高兴地介绍自己、介绍自己的学校;孩子变得自信乐观,生活自理能力也提高了。现在,阿星最喜欢学校了,而父母的“威胁”也变成了:不听话就不让你去学校。
在黄建行看来,成才并不是身体健全孩子的专利,残障孩子也能成才。近年来,元平特校先后有65名听障学生考上了大学,近3年听障学生高考升学率平均达到90%;职高毕业生就业率达90%以上;残疾学生1000多人次在市级以上各类学科、文艺、体育比赛中获奖,其中学生运动员在省、市级以上残运会、特奥会取得393枚金牌、349枚银牌、106枚铜牌。
考上广州大学市政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听障学生谭鹤祈告诉记者,她感谢深圳、感谢母校、感谢老师。他的同学肖丽萍的妈妈也告诉记者,残疾孩子上大学,以前他们一直认为是遥不可及的梦想,现在终于梦想成真了。
名校长事迹材料6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春的时候;而岁月却是如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转眼间,我工作已有24个年头,在教育教学的路上,不断演绎着自己的教育教学故事,许多都已随着时日的流逝渐渐淡忘,但有一些如同树根一样深深地扎在了我的心上,历历在目,感人至深。
静下心来研教学
1996年9月,我从宣威师范毕业,怀揣着满腔热血,打算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上一展抱负的我,站在大海乡一个最偏远的小学校——泥得坪小学的大门口,我所有的激情都没了。看着眼前斑驳的校舍,破败的宿舍,我真恨不得扭头就走。我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告诉自己凡事都有另一面:兴许因为自己是男孩子,领导要好好磨砺一下自己也说不定,再说了,这儿没什么不好的,可以安安心心地干点自己喜欢的事,挺好的。就这样,我一面收拾东西,一面安慰着自己。
有几个小同学刚开始用怯生生的眼光盯着我,后来听别的老师说我是新分来的老师时,他们在那议论开了。有个胆子大一点的小男孩跑过来问我是不是新分来的老师时,看着他那期待的眼神,我情不自禁地摸了摸他的小脑袋:“是的,以后李老师就要和你们在一起学习、生活了,欢不欢迎呀?”小男孩笑了,那一瞬间仿佛定格在了我的脑海里,至今回想起来,都犹如昨天一样。
因为学校老师少,我一个人承担了四年级所有科目的教学工作,一天从早到晚地当着我的“孩子王”,带着他们在鲁迅的三味书屋里畅游,一起在数学王国里漫步,一起在那个简陋的操场上挥汗如雨……我所有的心思都扑在了教学上,每天晚上其他老师和学生都回去了,我一个人就静静地在灯下研究教育教学理念,遇到不懂的,我就又拿出学校里的教材来仔细琢磨,第二天再去向其他有经验的老师请教;碰到学习后进的学生,我比谁都着急,三五成群地,喊着他们来我宿舍一点一点地再讲给他们听,直到他说:“老师,我会了”。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年的努力,我所任教的班级在全乡期末检测中,四科成绩均名列全乡第一名。其他老师都说:“小李老师的付出,当得起这样的成绩。”
领导的肯定,家长的信任,孩子们的努力,让初为人师的我自信、奋进。1998年9月,组织的信任,我调到大海乡二道坪小学担任校长。不知是谁,把这个消息告诉给了那些孩子们,在我回原学校收拾东西时,19名孩子眼巴巴地守在我的门口,不说话就这样看着我。在他们面前一直善谈的我也词穷了。不知是谁哭喊一声:“李老师,别走,我们舍不得你!”一下子,所有的孩子都哭了,我的眼眶也禁不止湿润了。几天后,我收到了19名同学联名写的信,他们哭诉了两年和我相处的点点滴滴,是呀,两年,我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播散在这里,这里也倾注了我最初的教育梦想,我心里也说不出的不舍。
不忘初心谋发展
2003年9月,我又调到大海乡武警春蕾希望小学担任校长,新的工作岗位,新的身份挑战,我依然选择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育人。
武警春蕾希望小学是大海乡中心学校的“排头兵”,大海乡山高坡陡谷深,群众居住分散,很多家长常年外出打工,学生基本是留守儿童,中心学校经过多方协调调研,在全县范围内率先提出寄宿制办学模式,即把周边村委会的六年级同学集中到大海小学就读。至今,老校长朱龙照老师那语重心长的话语犹在耳边:“开顶,实行寄宿制集中办学,在全县是首创,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你一定要确保娃娃们进得来、留得住、吃得好、上得去。”带着领导的嘱托,带着老百姓的期望,我毅然决然地闯出了一条“大海特色”的办学道路。
“孩子别哭,我在。”这句话是我在春蕾希望小学对寄宿学生说得最多的一句。由于留守寄宿学生来自偏僻的山村,很少与外界接触,胆小、怕羞、性格孤僻,不愿和别人沟通。到校寄宿几天后,他们便开始想家了,有的学生还流下了眼泪。我带领学校班子成员来到孩子们中间,一边擦泪一边安慰,给孩子们讲故事,讲道理。为了照顾孩子们的情绪,我带头搬到学生宿舍,睡在门口的第一个床位,和同学们交心谈心,半夜有同学不敢上厕所,亲自陪同。有个胆子大点的孩子对我说:“李老师,你对我太好了!我爸妈估计也做不到你这样。”看着孩子们渐渐地适应了这种学校生活,安心上课,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爸爸,你放心在外面挣钱,我在学校一切都好,别牵挂我。”这句话是我为了解决寄宿学生“想家、思亲”问题而开通亲情热线时,孩子们在电话最后常说的一句话。学生通过电话给家人报平安;节日里,学生通过电话给亲人送去问候和祝福;想家时,同学们得到家人的安慰……当时有一个家长还激动地和我说过,这个亲情电话让他收获了孩子最真切的祝福和关心,他很感谢学校这么细腻而周到的服务。
“李老师,今年收成很不错,孩子们的餐桌上又可以加餐了。”这是学校总务主任常说的话。为了解决学校的经费紧张,我们大胆地提出勤工俭学策略,解决“就学难”问题。我带领学校老师学生劳动,开垦出了学校旁边的一片山坡作为勤工俭学基地。在基地栽种草乌、一枝蒿、玛卡等名贵中药材,每年纯收入7000元;种植洋芋、莲花白等每年可收5000公斤,价值5000元;建盖2间猪舍养猪,利用学生用餐后的剩菜剩饭、蔬菜边叶喂猪。每年出栏肥猪5-6头,价值1万余元;
所有勤工俭学收入用于救助贫困学生,真正最大限度地降低学生就学开支,使农村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上得去。
“为了春蕾的绽放”,这是学校教师矢志不渝的`初心和使命。2004年我被评为“云南省十佳春蕾园丁”。2008年,高峰副省长参观学校后说“这是出典型、出经验的地方”,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保建视察学校后说“这是贫困山区的一朵奇葩”……这些荣誉的背后,是我对这份事业的执着和追求。
励精图治谱新篇
2016年9月,我调到驾车乡中心学校担任校长。这是组织的重托,领导的信任,更是我个人的幸运,面对这份使命,我倾注了心血和追求,融入了甘苦和忧乐,写满了情感和寄托。我时刻保持“当一天校长就要造福一方教育”的责任感,“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危机感。不夸张的说,在驾车的每一天,我都把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智慧和力量、激情和干劲倾注到驾车的各小学的发展中去,用脚步丈量了13所学校及周边的山山水水,用真情感悟了的全体师生的辛勤付出,用行动书写了驾车教育的发展答卷。
2019年暑假的一天,我们中心学校老师准备去迤石小学查看学校基础建设情况,可天公不作美,大雨倾盆而下,去还是不去?在场的所有老师异口同声地回答一定得去,那里的老师应该早已经翘首以盼我们的到来了。车行至半路时,就在我们前面大约5米处,“轰”地一声,山上的泥土因为滑坡垮塌了一大堆到公路上,好险啊,我们一车人差点就被这堆土掩埋了。路断了,只有步行去学校了,一行人踏着泥泞的山路前行着,时不时还要避开山上滚落的碎石,深一脚浅一脚,记不清自己多少年没有走过这样的路面了,但那天我们所有的老师,没有谁抱怨过,大家默默地在心里对自己说:“学校建设一定尽己所能做到最好,孩子们读书的路真太不容易了!”
到了迤石小学门口,老远的,就看到学校的校长带领全体教师站在大门口迎接我们,校长拉着我的手说:“李老师,这么大的雨,你们还能走路来来关心我们学校的建设,我们所有老师真是感动得很!”
面对建设资金紧缺的情况,我果断地召开会议研究,就地取材,依托本地资源——元宝石,打造一所“石文化”的特色小学校。于是,石头雕塑、石头小路、石头图案等变成了迤石小学的特色,尤其是那两个石头脚印,变成了孩子们最喜欢的校园一角,而这,也是我要告诉孩子们的:希望孩子们一辈子脚踏实地地走好每一步!
那个周末回到家,妻子不知从哪里听说我们这次下学校的事情,再加上我的脚那天崴了一下变得一瘸一拐的,就异常激动,似乎要把这么多年来为家庭付出所积攒的委屈统统释放出来一样。一个劲哭个不停,我和她好好地解释了我们此行的初衷和取得的成效,妻子本来就很通情达理,一说就全都明白了,但还是耿耿于怀,哭诉着我对工作的执着、对家庭的疏忽,我听了,心里也很不是滋味,但每每想到那些山区的孩子们能够因为我们的努力能在更好地环境里学习,我就无怨无悔了。
为了让老师们能更好地提高业务水平,我通过加强校际交流等形式,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完小校长及骨干教师,先后到昆明金康园小学、云波小学、县内的春晖小学,乐业中心学校参观学习;2018年从昆明请专家到学校进行2轮教师全员培训;争取与城区学校结对子活动,迤石小学、光头小学、钢厂小学分别与城区东风小学、驰宏小学、工农小学结成手拉手学校。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2017年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名列同类地区第一名;2018年名列同类地区第四名;2019年列同类地区第三名。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所有老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真实写照。看着这些老师忘我地工作,试问:还有什么样的难关是无法攻克的呢?
在均衡发展工作最关键的时候,腰店小学的老师们为了使校园的墙壁更美观,晚上用投影照射在墙壁上勾图作画,因为都不是专业美术教师,他们只有用这样的“笨”办法绘图,59岁的杨国安老师,身体本来就不好,患有多种疾病,平时站一会儿腰就会疼,夜幕降临依然打着手电在那作画,一工作就是几个小时。在听说我要调任驰宏小学担任校长时,他拉着我的手说:“李老师啊,是你来到我们驾车后,驾车的教育才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每一所小学的校容校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光是我们老师,连老百姓都舍不得你走,希望你常回来看看。”我看着他,看着他身后的其他共事过的同仁,内心充满无限地感激,我真心地谢谢你们:是你们,让我在驾车的每一步都走得那么坚实有力。
诗人说,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生命的意义不在固守,而是开拓。而今,我站在驰宏小学的大门口,看着崭新的校舍,看着整齐划一的多媒体办公设备,看着操场上那群快乐的孩子们……我知道,迎接我的挑战还有很多,但我内心很充实: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育人,我依然坚持我的初心,行走在教书育人的路上!
名校长事迹材料7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助其成长与成才,是我初做教师时的教育理想,一路走来,理想的格局一步步被放大,特别是履职校长以来,我深感责任重大,所以我在各方面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决心不负局党委的信任与重托。现将上学期的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在位就要谋政,有位更要有为
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第一责任人,也是一个学校的掌舵人,各项工作的领航人,唯有时时警醒,处处勤勉,以身作则,严以律己,公平公正的处理各项工作,才能更好地为全校师生的成长奠基。不滥权不强权不专权,对待老师,我奉行“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责备,多建议少评论”的原则,在工作中有时遇到某事个别老师不理解,我予以宽容;遇到消沉与迷茫的老师,我予以劝勉。不记人过,校内校外大事小情走在前;感恩做人,相信每一颗心都是滚烫的,唯有如此,才能更好的凝心聚力,做好各项工作。
二、创新工作方法,迎着问题作为
日常管理中,经常会遇到各方面的问题,每次,我都直接面对,并力争短时间内解决。比如:成立篮球队,并亲自任教练,解决问题学生的问题;及时召开了家长会,解决不写家庭作业的问题;做《我们要做一名教育的智者》专题讲座,解决不作为的问题等等。每每遇到问题都拿到领导会上,用集体的智慧研究和探索,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用心点燃热情,激发团队力量
人是事业的.核心要素,只有积聚人心,才能积聚干事的力量。在第一次全体教师会上,我就郑重许下承诺:“我做榜样向我看;我是班长跟我干。”凡事带好头,这无形中化解了很多矛盾,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于是有了优秀教师评比过程中的谦让、三好学生选拔时的演讲,从赵校长放学后到大街、网吧、游戏厅亲自去抓上网学生到王校长从自家拿米拿面,自费买菜并亲为排球队员下厨;从暴风雨中兰书记领着后勤人员下班后固定松动的铁瓦到今年绝大多数班主任都主动把花坛单一的菊花换成了多样品种;从学校要求教师七点五十上班,老师们七点就主动来到班级为学生讲解和批改再到学校的各项事务平稳有序的展开,奉献精神和敬业精神成为了学校里的主旋律,让我倍受鼓舞与感动
四、付出结成硕果,工作还需努力
通过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上学期我校获得了如下荣誉:
1、在全县安全知识竞赛中,我校获得了初中组第一名;
2、全县初中生排球比赛中男女队分别荣获第二名、第三名;
3、文体局组织的全县职工乒乓球大赛中,我校荣获团体第五名;
4、被县关工委授予关心下一代优秀校;
5、被县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6、被科研所评为县级科研优秀校;
7、在县级百花奖授课大赛中,共有11人参加,并有三名教师获得了优质课;
8、在省级科研课题《自主发展,按需培养》研究中全员参与,并且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子课题;
9、上半年的期中成绩检测中我校排名第五、八年级全县第一;
10、我被授予省级中青年骨干校长的称号。
11、被松原市教育局评为“十二五”期间干训工作先进个人。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以身作则、恪尽职守、兢兢业业,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管理水平,让学生成材,让家长满意,让社会认可,让领导放心,让老师舒心的工作、愉快的生活,为苏中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名校长事迹材料8
“建院8年来,最近连续5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平均在98%以上,总体就业率平均为99.23%。去年和今年,全球金融风暴导致全国高校毕业生困难,但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却逆市飘红,2010年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签约率已经达到98.75%,与往年持平。”学院分管招生就业工作的刘颖副院长告诉记者
作为今年唯一一个来自高校的十佳优秀校长张基宏,就是这所学校的领航人。从2003年11月,学院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到2010年成功申报广东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现圆满完成申报国家级骨干高职院校,在他带领下的信息学院一步一个脚印,走得快速而稳健。
张基宏多年潜心学术研究,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等14项。主持科研项目获2006年度深圳市科技创新奖1项,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二等奖1项。在国内外权威核心期刊和ICASSP等著名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曾当选为第九届“深圳市十大杰出青年”。
任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后,面对深圳最年轻的高校,他对办学目标进行了重新定位,确立了“突出信息技术特色,办好软件示范学院,固本强基跨越发展”的办学思想,坚持面向市场定专业、面向岗位定课程、面向学生定教法的职业教育观、人才观,为深圳信息技术产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培养具有高素质和高技能的专门人才。
张基宏力行特色强校、质量立校理念,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推动学院跨越发展。
他提出高职院校不仅要提高教师技能,而且要立足前沿,加强教研、科研工作,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提高服务社会能力。在张基宏的主持和带领下,学院出台了一系列科研管理制度,成立了创新团队,营造了良好的科研氛围。
近3年,全院教师教科研立项课题270项,其中国家级9项,省部级63项,市级37项,院级137项,横向24项,教学研究成果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科研成果获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学院教师获专利数22个。学院先后组织49个项目参展了6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有13个项目(成交金额189万元)与企业签署转让协议,进入应用生产。学院教研科研成果丰硕,整体教研科研实力在全省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
在广东省大力发展高职教育的新形势下,突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院“有效”人才培养成效显著,社会认同度高,毕业生“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素质良好,深受深圳市及珠三角地区用人单位的好评。
在人才培养方面,他大力提倡“以赛促学、以考促教”,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国际、国家、省、市组织的技能竞赛,并取得丰硕成果。2007年以来,学生参加市级以上各类专业技能竞赛52项,获奖119个,其中,国家级(全国性)奖项38个,省级奖项69个,市级奖项12个。有的奖项填补省内空白,有的.项目竞赛水平在省内具有绝对优势。学院毕业生不仅就业率高,而且毕业生就业对口率、稳定率和起薪工资等就业质量指标也名列全省高职院校前列,历年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毕业生就业率始终名列全省同类院校前列。
对教育事业的挚爱,成为张基宏人生的精神支柱,他用心中的那份赤诚、那份执著在神圣的讲坛耕耘了十多个春秋,谱写了绚丽的人生华章。他兼任广东省第十届政协委员会委员、市委候补委员、市委教育工委委员,是国家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精品课程评审专家,权威期刊《电子学报》、《信号处理》学报和核心期刊《数据采集与处理》、《深圳大学学报》编委,《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主编等职。他先后获得“深圳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南粤教坛新秀”、“广东省千、百、十工程优秀人才”、“深圳市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等荣誉称号。
名校长事迹材料9
近年来,全国各地不少中等职业学校为求生存而大力组织毕业生高考升学,但龙岗职业学校校长丁左发却逆行其道,将高考生规模从4个班200人缩减至3个班150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方针促使他下定决心办好职业教育。
自2005年8月担任龙岗职业技术学校校长以来,丁左发狠抓内部管理,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推行依法治校、制度管理,使学校办学日益规范,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学校管理规范化示范单位”和首批“深圳市安全文明校园”。荣誉光环的背后,是丁左发对职业教育一如既往的坚定。
到任不久,丁左发决定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将原先的4个高考班压缩至3个,高考生人数也由200人减少至150人左右。此举遭到了家长和学生的一致反对,但丁左发坚持按照基础课成绩评选高考生,每年将参加高考升学的`毕业生控制在15%以内,保证85%以上的毕业生参加就业。
2007年,“校企合作”刚刚推出时,很多专业部部长不愿意接触企业,丁左发亲自参加部长会议,号召各专业部长积极加强同企业的联系,并制定奖惩措施督促部长将校企合作落到实处。最终通过校企合作建立了20多个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训、实习和就业条件。丁左发非常重视专业建设和技能竞赛,目前已建成数控、汽修两个省重点建设专业,近4年连续涌现了黄健明、黄明龙、黄志辉等学生获全国技能“武状元”。
丁左发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在学校德育中引进生态体验教育理念,以科学理念指导德育工作,形成了德育主题教育和主题活动特色,德育实效显著。根据学校实际,大力发展学生社团,鼓励学生社团广泛开展活动,促进了学生的自主锻炼、自主管理和自主发展。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龙岗职业技术学校形成了“就业、创业、高考”多元发展的中职学校办学成功模式。在专业建设上大胆尝试专业部管理模式,在教学上大力推行课程改革,在德育方面创新地实行“操行学分制”,在教学科研上倡导校本教研,鼓励开展团队课题研究,大力开发校本教材,形成了浓厚的科研氛围。通过一系列改革创新,学校综合实力不断增强,近3年来每年向市场、企业输送1000余名实用技能人才,为龙岗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名校长事迹材料10
我秉承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坚持踏踏实实的做人态度。像一颗火种,播种“快乐”。在我的带领下,老师们都能焕发出工作的激情。我在所挚爱的教育热土上,播种“快乐”,放飞“梦想”,换来学校教学春色满园。
我一九九四年毕业于锦州第一师范学校。任教于凌海市第四小学。2000年被任命为凌海市第四小学大队辅导员,2010年担任教导主任,2012任育才学校教学副校长。但我是一个离不开课堂,离不开孩子的人,所以至今为止,除了教学管理工作,一直担任语文科的教学工作,26年如一日。一人双职,曾被评价我为“凌海教育第一人”,并成为了很多人效仿的样版。
在老师们的眼中,我是一个快乐的传播者,是个不知疲惫的“机器人”。每天都是那样开心。我说因为喜欢自己的工作所以快乐;因为爱孩子们所在喜欢课堂。所以每天忙完教学管理工作,又匆匆走进课堂。而且每一件事又都做的井井有条。
在语文教学中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沿着课改的新思路走出了一条有自己特色的“快乐创新高效”教学模式。在锦州市“小荷杯”“创新杯”“新星杯”教学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先后被认命为“凌海市语文学科带头人”、“锦州市语文学科带头人”、“辽宁省语文学科带头人”。担任教学领导之后也一直担任一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每周15课时的教学量。每学期为教师们做一次公开课。在进修学校做示范课。与教师们一起形成了学校的`语文教学模式,并在凌海市语文组教学模式大赛中获奖。所教班级成绩一直名列年级前茅,在2008年锦州市统考中我校获凌海市第一名,所教六年两个班名列凌海市第三名。
在当大队辅导员的十年中,还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这期间学校被评为“锦州市级红旗大队”,“辽宁省红旗大队”。我一手创建的“爱心永驻”——“大手拉小手”“与沈家台城乡手拉手”等系列活动受到了上级的好评并一直延续下来。我也先后被评为凌海市“优秀班主任”,锦州市“德育三项全能”班主任,锦州市“优秀中队辅导员”。参加“省百名师德标兵”演讲比赛。被评为“省师德标兵”。
从事教学管理工作以来,我明确自己的职责,当好校长的助手。我立足课程改革,创造性地开展本职工作。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新观念我在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我满腔热忱地为广大教师服务,全身心地指导和帮助年轻教师的教学工作,努力提高年轻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当好教师的带头人,学生的引路人。我经常深入到教师中间,和他们共同探讨、研究如何备课、如何上好一节课。经常对教师进行跟踪听课,热心为教师导课、评课。每次听课后,都及时与教师交换意见,在充分肯定优点的同时,真诚地指出教学中的不足,和教师共同探讨改进教学的方法,使教师心悦诚服。近十年来在我的指导带动下,有四名老师获得锦州市学科教学大赛一、二等奖;每学年都有教师被选派在进修教研会上做示范课。在“一师一优课”的中,我校一人获全国优质课,三人获省优质课,多人获锦州市优质课。平台中我校教师参与人数,上传资源均在凌海市名列前茅。学校获一师一优课先进集体。在“抗疫线上教学中”我组织小学部全体教师进行线上直播教学、测试、活动。上传公众号视频四十余个,得到到家长的认可,真正做到了停课不停学。在今年“双杯”赛中,我校两人参加锦州市大赛,分获一二等奖。
我是一名科研型的业务校长,多年来,一直承担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其中国家级课题《小学生数学素养评价研究》《语文教学课内和课外阅读与积累》已经结题。我的科研成果《《激情导趣,遨游书海》收录于《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创新与实践》《创新样本教研制度,享受教育幸福》收录于《辽宁省普教干训》期刊中。
2012年在高效课堂课程改革实验中,我校接受了上级教给我们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我作为学校课改小组领导成员,勇于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尝试新的教学方式,推动本校青年教师在课改实验中迅速成长。我身先士卒,不辞辛苦,认真撰写实验方案,制定计划,选定年级。并亲自己参加课改年级中,带头上公开课,示范课。二年多的实验,让育才小学部的课堂教学要实现三个转变,即从“以教定学”转变为“以学定教”,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从“以知识为中心”转变为“以能力为中心”。 关注课堂,精心研究,强化措施,扎实推进。几年来,学校的课堂有了明显的转型。
在学校的管理工作中,我承担了学校教育、教学经验的总结工作。撰写了学校所有参评活动的上报材料。每年的学校总结、经验交流获得了教育局领导的好评。负责学校公众号的撰写、审核工作,把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及时上传,提升了学校知名度,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认可。
在各级领导和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取得了一些成绩。我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辽宁省骨干教师”、 “锦州市骨干教师” 、“凌海市骨干教师、”“凌海市优秀业务领导”;被凌海市政府评选为“巾帼岗位能手”、“凌海市优秀教师”;被锦州市政府评为“锦州市优秀教师”;“锦州市优秀青年教师”。等光荣称号。被锦州市总工会评为“锦州市劳动模范”。“凌海市优秀业务领导”。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回眸过去,每一个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领导和同事们的支持。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保持我乐观的生活态度,“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成绩只属于过去,奋斗没有终点,未来可期,我会带着我的学生和老师一起幸福下去。
【名校长事迹材料】相关文章:
优秀校长的事迹材料10-27
校长优秀事迹材料12-03
优秀校长事迹材料06-11
德育副校长事迹材料09-23
中学优秀校长事迹材料12-31
农村优秀校长事迹材料12-06
校长先进事迹材料06-11
优秀校长典型事迹材料07-22
校长先进事迹材料范文02-09
十佳校长事迹材料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