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教师事迹

时间:2022-12-08 12:20:06 事迹材料 我要投稿

感动中国教师事迹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要用到事迹的情况还是蛮多的,事迹可以起到宣扬特定的时代精神、引导读者认识先进,学习先进的作用。到底应如何拟定事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感动中国教师事迹,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感动中国教师事迹

感动中国教师事迹1

  通过学习让我明白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有一颗爱心。孩子的心灵最纯洁,每个孩子都是一朵最美的花, 教师应该热爱每个孩子, 爱孩子是教育工作的核心,教师要将爱心倾注在每一位孩子身上。吴邵萍老师不仅是这样说的,而且也是这样做的。同时关心、爱护自己的学生,和学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是好教师的共同点,有了这颗爱心,你才有资格去教你的学生,对学生没有爱的教育是不完美的,是有瑕疵的。 教师爱学生,一个很重要的理念就是相信每一个孩子,用爱的火花去点燃每一个孩子的心灯。老师要独具慧眼,发现每一个孩子身上的潜力和闪光点,鼓励孩子不断地、自主地探索,使他们的才华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句话说得多么好,爱是一切教育的基础。让我们一起来爱我们的学生,爱我们的孩子吧!

  其次,作为一名教师还要有很高的学识水平,不断地学习才能干的出色。吴邵萍老师从教 27 年来从不间断学习,始终奋战在教学第一线,这是我们所有老师学习的楷模。时代在进步,孩子在成长,对老师的要求也就有所提高,所以,我们要不断加强学习,学习一些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不断积累教育教学工作经验,用学到的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实际工作,大胆创新,积极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

感动中国教师事迹2

  感动中国20xx年度人物评选组委会给支月英的颁奖词是:“你跋涉了许多路,总是围绕着大山;吃了很多苦,但给孩子们的都是甜。坚守才有希望,这是你的信念。三十六年,绚烂了两代人的童年,花白了你的麻花辫。”

  支月英36年来坚守在宜春市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从“支姐姐”到“支妈妈”,一张小小的山村讲台,彰显出她内心的大爱。当晚,当记者独家连线在北京颁奖现场的支月英时,她略带激动但言语朴实无华的言语中,脱口而出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想孩子们了,我好想赶快回去看到他们。”对于获得的荣誉,支月英称自己只是一个平凡的人,做着一件平凡的事“我不是因为看到希望才坚守,而是因为只有坚守才能有希望。”

  承诺:36年扎根乡村讲台

  1980年,江西省奉新县边远山村教师奇缺,时年只有十九岁的南昌市进贤县姑娘支月英不顾家人反对,远离家乡,只身来到离家两百多公里,离乡镇45公里,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学,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师。

  一到白洋教学点,她发现这里条件比想象中还要艰苦。学校地处江西省奉新县和靖安县两县交界的泥洋山深处,交通不便,离最近的车站都要20多里地,师生上学全靠两条腿在崇山峻岭间爬行。山村生活条件异常艰苦,食品稀缺。支月英像当地人一样,自己动手种菜。当地老百姓十分疑虑:这外地姑娘能坚持下来吗?是不是想过渡一下,过不久就溜掉?这话不假,山旮旯太偏太穷,前些年,教师如同走马灯似的来了又走。但过了一年又一年,乡亲们不但看到支月英坚持了下来,还看到无论刮风下雨、结冰打霜,她都一个个送孩子回家,像自己亲人一般对待。于是乡亲们议论开了:“这位老师靠得住,肯定会用心思教好我们的孩子!”但也有不同声音,“莫想啊,顶多再过两年就会走掉,我们这地方哪能留住这般好老师啊!”冬去春来,寒来暑往。这位外乡的女教师,用自己36年的倾心守望,兑现了自己的承诺,成为深山乡村人人尊敬的人民教师。

  “不是看到希望才坚守,

  而是只有坚守才能有希望”

  在白洋山村,支月英与一双双渴望知识眼睛相伴。她教孩子们读书识字,唱歌跳舞,认识大千世界。但贫穷的山村并不是世外桃源,山村的教育更显落后。但艰苦的条件并没有难倒支月英。刚参加工作时,她的工资只有几十块钱,有些孩子交不起学费,家长不让孩子上学,支月英经常为学生垫付学费,垫着垫着,有时买米买菜的钱都不够,她只得去借,家人不理解,劝她赶紧离开,她总是笑着说:“日子会好起来的!”后来,支月英被任命为校长,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工作也更忙了。她既要承担教育教学任务,还要做好教学点的管理服务工作。

  穷山村的学校破烂不堪,她买了材料,把教室修好,把冬日刺骨的寒风拒之窗外,学生在教室里暖洋洋的。学校不通班车,每逢开学,孩子们的课本、粉笔等都是支老师和其他几位同事步行二十多里的山路肩挑手提运上山的,一趟下来,腰酸腿疼,筋疲力尽,浑身酥软。山村的家长重男轻女,不让女孩读书,支老师走门串户,与家长促膝谈心,动员家长把孩子送来学校,没让一个山村孩子辍学在家。

  母亲从老家来学校看她,看到女儿步行二十多里到山下接自己,心疼不已。支月英对母亲说:“这里山好,水好,村民朴实善良”。母亲心疼地说:“你就净说好!”她只是望着母亲笑。其实她心里装满了对亲人深深的愧疚,她何尝不想尽享天伦之乐,但她更愿意把爱意播撒在这青山绿水,让这份爱生根发芽,承载起贫瘠山村的绿色希望。在颁奖现场,当记者连线支月英时,她用朴素的语言告诉记者:“我就是一个非常平凡的人,做着一件平凡的事,我不是因为看到希望才坚守,而是因为只有坚守才能有希望。”

  一人一校多次婉拒调任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支月英除了自学外,每年都积极参加各类教育培训,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水平。她努力创新教学方法,不断学生学习效率,总结出适合乡村教学点的动静搭配教学法。她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把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在她眼里没有差生概念,只是爱好和特长不同。她循循善诱的教诲,像甘泉、像雨露,滋润着每年一个深山孩子的心田。在她的精心教育下,一个又一个学生走出大山,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

  一人一校的工作特别辛苦,支月英老师经常累得头晕眼花。她血压偏高,导致视网膜出血,只有一只眼睛正常。更让人揪心的是,20xx年10月18日上午,正在讲课的她身体剧烈疼痛,几位家长迅速把她送往医院,医生诊断她身患胆总管胆囊结石,并马上进行了手术。住院的几天,她心里一直惦记着她的学生。刚刚出院,就立刻回到了学校。20xx年暑假,为了解决白洋村教学点校舍破旧问题,上级教育部门决定新建校舍。支月英就起早摸黑,一边教学,一边照料施工,帮工人做饭,将丈夫也拉来帮忙。整个暑假,支月英都是在校建工地度过的。如今崭新的校舍宽敞明亮。乡亲们看到崭新的校舍,感动不已。

  既是校长、老师,又是保姆,上课教书、下课照应学生玩耍。家里人担心他的身体,总是说:“你也年过半百了,身体又不好,别的老师都往山外调,而你还往更远的深山里钻。”她乐呵呵地说:“如果人人都向往山外,大山里、山旮旯里的孩子谁来教育,山区教育谁来支撑。”各级领导关心她,几次要给她调换工作,但她每次都婉言拒绝。

  “我亏欠了自己孩子,

  但我有了更多的孩子”

  支月英其实也有自己的孩子,但为了山里的孩子们,她选择了亏欠。“这么多年来,我亏欠了孩子太多,但为了山里的孩子,我只能祈求孩子的原谅,因为我放不下山里的孩子们,他们也是我的孩子。”支月英略带哽咽的说出这番话,“不过我的孩子现在已经完全理解我了,并且也非常支持我。”

  这次参加颁奖,支月英离开教学点已经有一段日子了,但山里的孩子们却心心念念的牵挂着她,“孩子的家长们都通过微信向我拜年,孩子们也在微信里奶声奶气地说想我了,其实我也非常想他们,非常非常想,我迫不及待地想赶快回去看到他们。”

  “我只希望山里的孩子们,能好好学习,走出大山,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这就是支月英对孩子们最大的希望。

感动中国教师事迹3

  支XX36年来坚守在宜春市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从“支姐姐”到“支妈妈”,一张小小的山村讲台,彰显出她内心的大爱。当晚,当记者独家连线在北京颁奖现场的支XX时,她略带激动但言语朴实无华的言语中,脱口而出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想孩子们了,我好想赶快回去看到他们。”对于获得的荣誉,支XX称自己只是一个平凡的人,做着一件平凡的事“我不是因为看到希望才坚守,而是因为只有坚守才能有希望。”

  承诺:36年扎根乡村讲台

  1980年,江西省奉新县边远山村教师奇缺,时年只有十九岁的南昌市进贤县姑娘支XX不顾家人反对,远离家乡,只身来到离家两百多公里,离乡镇45公里,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学,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师。

  一到白洋教学点,她发现这里条件比想象中还要艰苦。学校地处江西省奉新县和靖安县两县交界的泥洋山深处,交通不便,离最近的车站都要20多里地,师生上学全靠两条腿在崇山峻岭间爬行。山村生活条件异常艰苦,食品稀缺。支XX像当地人一样,自己动手种菜。当地老百姓十分疑虑:这外地姑娘能坚持下来吗?是不是想过渡一下,过不久就溜掉?这话不假,山旮旯太偏太穷,前些年,教师如同走马灯似的来了又走。但过了一年又一年,乡亲们不但看到支XX坚持了下来,还看到无论刮风下雨、结冰打霜,她都一个个送孩子回家,像自己亲人一般对待。于是乡亲们议论开了:“这位老师靠得住,肯定会用心思教好我们的孩子!”但也有不同声音,“莫想啊,顶多再过两年就会走掉,我们这地方哪能留住这般好老师啊!”冬去春来,寒来暑往。这位外乡的女教师,用自己36年的倾心守望,兑现了自己的承诺,成为深山乡村人人尊敬的人民教师。

  “不是看到希望才坚守,而是只有坚守才能有希望”

  在白洋山村,支XX与一双双渴望知识眼睛相伴。她教孩子们读书识字,唱歌跳舞,认识大千世界。但贫穷的山村并不是世外桃源,山村的教育更显落后。但艰苦的条件并没有难倒支XX。刚参加工作时,她的工资只有几十块钱,有些孩子交不起学费,家长不让孩子上学,支XX经常为学生垫付学费,垫着垫着,有时买米买菜的钱都不够,她只得去借,家人不理解,劝她赶紧离开,她总是笑着说:“日子会好起来的!”后来,支XX被任命为校长,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工作也更忙了。她既要承担教育教学任务,还要做好教学点的管理服务工作。

  穷山村的学校破烂不堪,她买了材料,把教室修好,把冬日刺骨的寒风拒之窗外,学生在教室里暖洋洋的。学校不通班车,每逢开学,孩子们的课本、粉笔等都是支老师和其他几位同事步行二十多里的山路肩挑手提运上山的,一趟下来,腰酸腿疼,筋疲力尽,浑身酥软。山村的家长重男轻女,不让女孩读书,支老师走门串户,与家长促膝谈心,动员家长把孩子送来学校,没让一个山村孩子辍学在家。

  母亲从老家来学校看她,看到女儿步行二十多里到山下接自己,心疼不已。支XX对母亲说:“这里山好,水好,村民朴实善良”。母亲心疼地说:“你就净说好!”她只是望着母亲笑。其实她心里装满了对亲人深深的愧疚,她何尝不想尽享天伦之乐,但她更愿意把爱意播撒在这青山绿水,让这份爱生根发芽,承载起贫瘠山村的绿色希望。在颁奖现场,当记者连线支XX时,她用朴素的语言告诉记者:“我就是一个非常平凡的人,做着一件平凡的事,我不是因为看到希望才坚守,而是因为只有坚守才能有希望。”

  一人一校多次婉拒调任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支XX除了自学外,每年都积极参加各类教育培训,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水平。她努力创新教学方法,不断学生学习效率,总结出适合乡村教学点的动静搭配教学法。她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把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在她眼里没有差生概念,只是爱好和特长不同。她循循善诱的教诲,像甘泉、像雨露,滋润着每年一个深山孩子的心田。在她的精心教育下,一个又一个学生走出大山,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

  一人一校的工作特别辛苦,支XX老师经常累得头晕眼花。她血压偏高,导致视网膜出血,只有一只眼睛正常。更让人揪心的是,20xx年10月18日上午,正在讲课的她身体剧烈疼痛,几位家长迅速把她送往医院,医生诊断她身患胆总管胆囊结石,并马上进行了手术。住院的几天,她心里一直惦记着她的学生。刚刚出院,就立刻回到了学校。20xx年暑假,为了解决白洋村教学点校舍破旧问题,上级教育部门决定新建校舍。支XX就起早摸黑,一边教学,一边照料施工,帮工人做饭,将丈夫也拉来帮忙。整个暑假,支XX都是在校建工地度过的。如今崭新的校舍宽敞明亮。乡亲们看到崭新的校舍,感动不已。

  既是校长、老师,又是保姆,上课教书、下课照应学生玩耍。家里人担心他的身体,总是说:“你也年过半百了,身体又不好,别的老师都往山外调,而你还往更远的深山里钻。”她乐呵呵地说:“如果人人都向往山外,大山里、山旮旯里的孩子谁来教育,山区教育谁来支撑。”各级领导关心她,几次要给她调换工作,但她每次都婉言拒绝。

  “我亏欠了自己孩子,但我有了更多的孩子”

  支XX其实也有自己的孩子,但为了山里的孩子们,她选择了亏欠。“这么多年来,我亏欠了孩子太多,但为了山里的孩子,我只能祈求孩子的原谅,因为我放不下山里的孩子们,他们也是我的孩子。”支XX略带哽咽的说出这番话,“不过我的孩子现在已经完全理解我了,并且也非常支持我。”

  这次参加颁奖,支XX离开教学点已经有一段日子了,但山里的孩子们却心心念念的牵挂着她,“孩子的家长们都通过微信向我拜年,孩子们也在微信里奶声奶气地说想我了,其实我也非常想他们,非常非常想,我迫不及待地想赶快回去看到他们。”

  “我只希望山里的孩子们,能好好学习,走出大山,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这就是支XX对孩子们最大的希望。

感动中国教师事迹4

  最美乡村教师朱敏才、孙丽娜颁奖词:

  他们走过半个地球,最后在小山村驻足,他们要开一扇窗,让孩子发现新的世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夕阳最美,晚照情浓。信念比生命还重要的一代,请接受我们的敬礼。朱敏才曾是一名外交官,妻子孙丽娜曾是一名高级教师,退休后奔赴贵州偏远山区支教。

  最美乡村教师朱敏才、孙丽娜事迹:

  爱慈善支教贵州的外交官夫妇:朱敏才孙丽娜

  10年前,退休的外交官夫妇朱敏才、孙丽娜并没有选择在北京的安逸生活,而是来到贵州偏远山区义务支教。

  他们将义务支教作为新生活的支点,也是圆了自己未圆的梦--1965年从贵州大学英语系毕业时,朱敏才填写的志愿是到贵州山区当一名英语老师,而国家的统一分配让他成了一名外交官。本来是小学教师的孙丽娜,因为跟随丈夫常驻外国使馆而不得不放弃心爱的工作,她总觉得当老师还没当够。

  把光鲜靓丽的西装和礼服留在北京,背上简单的行囊,他们来到了偏僻的尖山苗寨。寨里有200多个孩子,在他们之前,这儿只有一名代课老师。

  尽管做好了吃苦的准备,但条件之艰苦还是超出了他们的预料。他们的卧室跟男厕所共用一面墙,夏天臭气熏天,孙丽娜晚上要戴着两层口罩才能睡觉。高原强烈的紫外线照射让孙丽娜的右眼全部失明,左眼视力只剩下0.03。朱敏才患有高血糖、高血脂、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危险疾病,山区湿冷的气候又让他得上了风湿病。这里缺医少药,朱敏才干脆硬扛着。为省下钱购买教学器材和孩子的学习用品,那条大窟窿连着小窟窿的秋裤,他们都不舍得扔,缝缝补补接着穿。

  这些年,夫妇俩行了上万公里,支教了5所乡村小学,不仅为学校新开设了外语、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还募集善款350多万元,为孩子们建了电脑教室和学生食堂。偏远的山寨因为他们的出现而看到了希望,他们也因为孩子们的面貌一新而感到莫大满足,整个寨子都飘着他们朗读的读书声,那声音太美了。

  20xx年9月,在支教的第9年,扎根贵州山区的朱敏才第一次回到北京,他和孙丽娜一起,接受最美乡村教师的颁奖。谈起未来的打算,年逾古稀的他表示只要还能动,就在那里教下去。但让孙丽娜没有想到的是,仅仅一个月之后,丈夫就因突发脑溢血被送进了遵义县人民医院。突然见不到朝夕相处的朱老师了,孩子们总是问:朱老师什么时候回来呀?朱老师您快点好起来吧!

  穿一件充满生机的绿色上装,孙丽娜来到感动中国的舞台,含泪接过属于他们夫妇俩的荣誉。她带来了丈夫的近况:他右半边还没有知觉,但神智开始清醒,可以连着说两三个字了。回到孩子们中间,这是朱敏才最大的心愿。

  感动中国为他们写下的颁奖词是:你们走过半个地球,最后在小山村驻足。你们要开一扇窗,让孩子发现新的世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夕阳最美,晚照情浓。信念比生命还重要的一代,请接受我们的敬礼!

  当朱敏才、孙丽娜夫妇将大爱洒向山间的时候,江苏江阴的村镇和河南郑州的陇海大院同样因为超越亲情的大爱而温暖如春。

感动中国教师事迹5

  雷江荣老师从事教育工作20多年,虽然她没有得到过多少荣誉,但是她在学生和同事的心目中却被评价为"最好的老师"!雷老师做事干净利落,走路快步如飞,急急匆匆地行进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她把有限的时间都献给了自己所钟爱的教育事业,献给了她学生和家人。如今,面对她的突然去世,面对她短短的42的人生,她的学生和家人都为她感到伤心落泪。

  3月24日下午,学校放学前半个小时,华池职业中专九年级英语教师雷江荣依旧踏着她那疾步如飞的步伐,快速走出校门,向着离校园不足300米的保险公司走去。她是怕学生误了时间,亲自为班上的丁涛同学去补办升学手续。没想到这一走,竟然是她与自己的学生和同事永远的绝别。3月25日清晨,噩耗传来,年仅42岁的雷江荣老师因突发脑溢血,经抢救无效而与世长辞。

  3月26日,在第一节课上课期间,当得知雷老师的遗体被运回华池,并暂时安放在她的家里时,学生们再也压制不住自己内心的悲痛,个个泪流满面,纷纷跑出课堂,要去见雷老师最后一面。同学们或借钱,或直接跑回家向家长要钱,去为雷老师买花圈,以表达他们对"一直像妈妈一样爱着他们的雷老师"无尽的哀思。一上午,240多面悼念的花圈、挽幛就布满了柔远教育路两旁,到处更是泣声一片。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他是雷老师的老师,在现场动情的说,有这么多学生主动来悼念老师的场面,他还是第一次见。

  3月26日中午,阴沉的天色,笼罩着华池职业中专校园,低回的哀乐,激荡着人们心中的波澜。教学楼前,一幅巨大的黑色挽幛正上方,悬挂着雷江荣老师的遗像,铮亮的眼镜,映衬着白皙的面庞,她依然是那样的贤淑、慈祥,英姿飒爽。

  这一天,她曾经的老师,她的生前领导,还有她的学生、同事和家人都来到了这里,为她送行。

  凄风阵阵哀云起,痛悼亡灵泪纷纷。她的老师不希望她走,是因为她不仅曾是一位勤奋好学、成绩优异的好学生;更因为她接过了老师的教鞭,历照前辈的夙愿,扎根三尺讲台20多年,默默奉献,勤苦钻研,引用科学、灵活的教学艺术,将知识和理想灌授给了每一个学生,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茁壮成才,育得花烂漫、春满园!

  她的领导不想让她走,是因为她不仅是一位教学能手,更因为她始终胸怀大局,热爱自己的崇高事业,具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事业心,服从组织安排,无论被指派教哪一科,她都能很快胜任。

  雷江荣第一学历仅为高中毕业,曾先后在华池乔川中学、悦乐上堡子小学、五蛟初中、华池一中和华池职专五所学校教过学。起初她的主教课目只是中学语文和小学数学,1988年,英语教学向初级中学延伸,当时,英语只是她上高中时的一门特长而已,在英语教师十分奇缺的情况下,她坚决服从学校的调配,自信的执起了英语教鞭。因为自感底子薄,又怕误人子弟,她坚持自学自修,边教边学,经常是与自己的学生一起背诵单词,分析语法。在家里,即使吃饭和给孩子喂奶时,也手不离课本和辅导书。她的丈夫杨满怀也是一名教师,据他回忆,妻子雷江荣在有生之年,始终在不断学习。雷老师掌管着他俩的工资,平时生活非常拮据,从不买任何化妆品,也没有穿过一件价值超过35块钱以上的线衣,但在学习上,却非常舍得投入。这些年,光买英语教学图书、磁带、光碟就达100多套。在雷老师的办公室和她家里,我们发现有很多她的学习手抄本,留存的就达五十多本,仅今年就有六七本,近七万余词。经过刻苦自学,,她顺利获得了甘肃教育学院英语大专文凭。多年来,她所带的年级英语成绩始终在全县初中会考中名列前茅。

  亡者灵魂归天去,留下几多未了情!她的家人舍不得她走,是因为她不仅是一位好母亲,更因为她是一位好妻子。她把家里每个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都安排和照顾的无微不至,有条有序,而她却始终不将自己的痛苦外露。这些年,她一直生活在"眩晕的天地里",与病魔做着坚强的抗争,因为从起,她就患上了重度眩晕症!丈夫无数次发现,无数次劝她到医院看看,她总是因为学生课不能误,而一推再推……

  在雷老师心中,同样也有着带领家人追求幸福生活的梦想,这些年,她与家人节衣缩食,同甘共苦,好不容易在县城建起了一套住房,丈夫清楚地记得,在建房时,他们还有很多债务,而妻子逝去后,他便向人询问得知,妻子不但还清了所有债务,还给家里留下了一万多元存款。令丈夫伤痛的是,家里的好日子才刚刚开始,妻子就撒手人寰。

  大家心爱的雷老师走了,她的学生们谁都不愿接受这个痛苦的现实,因为在大家心目中,雷老师不但书教得好,更因为"她不是母亲,却更像妈妈!"

  记得她在乔川初中教学时,也是她刚结婚不久,有一位学生因为家庭贫困而辍学,她便到这个学生的家里,将他劝了回来,并把她的灶房腾了出来,让这个孩子住,用她微薄的工资供养着这个孩子的一切生活,直到他初中毕业。雷江荣老师爱生如子的事迹,在她教过学的地方几乎人人皆知,并被家长们传为佳话。这些年,在她家,添置了很多小凳子,这是她和丈夫专门为家庭贫困和学习赶不上趟的学生"开小灶"准备的。在她的家里我们还看到了几份还没有来得及拿到学校,她生前刚刚为学生出的套题。她的丈夫杨满怀老师说,为了让学生节约钱,雷江荣经常熬半夜为自己的学生出套题。她不但免费给学生补课,还隔三岔五叫住校生到她家吃饭,她常给学生说,"学习不好可以赶上的,但身体一定要养护好"。雷江荣爱学生胜过了爱自己,她很少到医院给自己检查身体,但如果那个学生生病,她总是第一时间带学生去检查,甚至一次次给学生垫付医疗费。雷老师带的这届学生共有两个班120名学生,她生前,身上一直带着一个小本,这个小本上面随时记录着每个学生从七年级到九年级,每一个阶段的学习变化情况,她把这称为"动态管理"。在雷老师的眼里,学生从来没有差生和好生之分,对待每个学生都一视同仁,她给学生最多的是"自信教育",她总是对学生说"你能行,你要相信自己,你有这个能力。"

  雷老师走了,她的同事们更是伤心不已。因为她始终是一面镜子

  ,在带领和激励着大家携手前行;她乐于助人,心中总是想着别人,唯独没有想到过自己。今年,雷老师突然感到累了,因为怕眩晕跌倒在操场上,她很少跟跑晨操,但有一段时间,由于九一班班主任请假,作为班助理,她硬是克服病痛,坚持按照学校规定跟操,直到班主任回来。在这期间,一位细心地同学就观察到了雷老师的异常,上课时,他发现雷老师是倚着桌子走上讲台的,课间,她请学生们自习,她要爬在讲桌上睡一睡。

  雷老师所在的办公室,有十多张办公桌,平时她的身旁总有学生在课间来背诵单词,逢双休日,大家也常能看到她独自一人加班加点的身影。在大家的印象中,她总是很忙,总不请假,每天总会是到办公室最早的人。而今,唯有她的位置空空如也。为了表示对她的深切怀念,她的学习书籍,她的袖筒,还有她的水杯,至今仍原封不动的静放在那里,她批改的学生作业永远定格在了"mar15"!

  这就是雷江荣老师的点点滴滴,"平凡中见伟大"的细微之处,闪耀着熠熠光辉。她的事迹眼下正在通过人们口口相传,感染着全县教育界同仁和广大干部职工。县教育局最近已正式发出通知,要求在全系统迅速展开向雷江荣同志学习的活动。我们希望,逝去的是她衰竭的身体,升华的却是她伟大的师魂。

感动中国教师事迹6

  6月10日,记者采访时才得知,今年春季开学不久,白XX老师在下班的途中被车撞倒在花坛上,造成全身3处骨折,卧床50多天才慢慢恢复。

  白XX说:“今年的高考对于我来说很遗憾。因为车祸的原因,回到学校后,考虑到我的身体,学校并没有给我安排课程。这是我教毕业班以来,第一次没能看着孩子们参加高考。”

  别人不知道,但开封高中的师生们都知道,这次骨折对于白XX现在的身体状况来说,伤害无疑是巨大的。

  事情还要追溯到1998年。那年白XX刚参加工作不久,就被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更让人痛心的是,他的病情发展得很快,全身的关节疼痛逐渐变形。普通人生活中再简单不过的事情,对白XX都是痛苦的煎熬。清晨穿衣洗漱就要两个多小时。他每一次站起,都要靠双臂拼命撑起全身;每一次坐下,都是把自己重重摔进坐椅。从办公室到教室,咫尺之距,他却要“挪”十几分钟;一堂课不过40分钟,既不能久坐又不能久站的他往往要斜靠着椅背坚持下来;十几厘米高的讲台,每次上下他都要靠拐杖支撑。

  由于全身关节都已经变形,不能弯曲,他无法弯腰自主穿裤穿袜,冬天只能光脚穿着皮鞋去学校。但他每天坚持拄着拐杖去上课,不仅没有因为残疾的身体耽误过学生,他身上散发出的正能量和人格魅力深深地感染着师生。学生们都称他为开封高中的“弯腰哥”。

  近年来,白XX边坚持工作边积极治疗,利用节假日赴芜湖,服新药,又做了两次造血干细胞移植,效果都不甚理想。因为常年大剂量地服用止痛药造成肾衰,现只能靠激素和昂贵的生物针来支撑。

  面对辛苦的工作和不断发展的病情,他迎难而上,仍然激情满怀用心的对待学生。他担任班主任工作,把全部心血扑到全班50多名孩子身上。有学生在给白XX的信中写道:“病痛折磨的是身体,砥砺的是灵魂,您一直向大家传递着一股正能量,让理想带着旋律谱在我们的血液里,以后不管到哪里,白老师都是我们的开始和根基!”

  20xx年,白XX负责开封市高级中学首届实验班的历史教学工作,他给实验班每个学生建立了历史答题档案,有针对性地制订每个学生的复习方案。那年,他和孩子们正在紧张地准备复习备考时,妻子却提出离婚。他母亲也因此事心肌梗塞送医院抢救。但白XX没有倒下,而是忍受着身体和精神的双重痛苦,在教学中寻找支撑和快乐。当年所教实验班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全班有30多人考入重点大学。

  繁忙的工作之余,白XX还帮助学生在班后支起书架,向同学们开列书目推荐并提供书籍供大家阅览,读书在班上蔚然成风。他还利用休息时间组织同学举行读书会。大家畅所欲言,受益匪浅。

  参加过“午休读书会”的同学后来在文章中回忆:“让我无法忘怀白老师在精神世界上指引。无数个中午,白老师牺牲了休息时间,为我们几个充满了亢奋而盲目的求知欲的孩子,打开了一扇扇知识殿堂的大门。更可贵的是,白老师从不曾将他的观点灌输给我们,而是引导着我们自己去阅读与思考。勤读书勤思考,不盲信不盲从是白老师灌输进了血液的东西。”

  每逢假期,毕了业的学生总会三五成群地来看他。他的家中到处是学生送的摆件,桌子一处堆积着好几百张写满祝福的卡片。知道他爱看书,学生们一旦读到好书总会想起他,买了给他寄来。

  除了教学,白XX撰写的多篇论文还获得了省市一等奖并发表在CN级刊物上。他还承担编写了大象版高中历史教参、北师大版师范院校用书《中国现代史》等省级教科研任务。

  白XX说:讲台是他人生的舞台,即使坐着轮椅,他也要“站”在三尺讲台上,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这就是白XX的梦想,一个普通的人民教师的中国梦。他曾荣获省五一劳动奖章,省师德标兵。20xx年,他被评为感动开封十大人物和感动中原十大教育人物。

感动中国教师事迹7

  最近刘芳老师很忙,一边忙于教育教学,一边参加民权县名师工作室的活动,同时还要参加学校的青年教师大奖赛。

  刘芳是民权县第三小学教师。20xx年,她第一次走上了三尺讲台。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她深知,一个教师用心教、创新教和重复教的效果有天壤之别。在教学中她努力打破“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框框,力求从点点滴滴入手,给学生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20xx年,刘芳到本县的王桥乡希望小学支教。那是一所偏远的乡村小学,她支教的班里有46个孩子,80%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这些孩子们生活上缺人照应,行为上缺人管教,学习上缺人辅导,成长中长期缺少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健康成长,她用爱心、细心和耐心打开孩子的心结。对班内的留守儿童,她经常和他们谈心、沟通,对他们的生活嘘寒问暖,学习上耐心指导,并让家长经常与孩子在电话中聊天、谈心,使他们感受到温暖,引领学生走向阳光,成长为健康、快乐、坚强、向上的阳光少年。

  这些孩子当中有一个不爱说话、不按时交作业的孩子更是引起了她的注意。经了解,那个孩子叫李柯,母亲去世,父亲在监狱服刑,他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知道孩子的情况后,刘芳非常心酸,可怜孩子的处境。于是,她单独将小李柯叫到办公室,与她聊天谈心,又自费给他买了一些字帖、课外书籍、教辅资料,从书法、阅读、写作等方面着手耐心辅导,通过表扬、鼓励等方法树立孩子的自信心。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李柯不仅学习成绩有明显提高,性格习惯也大有改观,越来越合群,也和其他同学一起玩了。

  支教时,她除完成本职工作外,还多次为王桥乡的全体语文教师做观摩课,把自己先进的教育理念传授给农村教师,为农村教育注入了源头活水。据统计,几年来她已做各种公开课、送课下乡活动45场,听课教师达3100人次。

  支教结束后,刘芳要离开那所乡村小学了,孩子们脸上的笑容都消失了,李柯更是紧紧抱住她说:“老师,您要是我的妈妈该多好啊!”那一刻,在场的人都不禁潸然泪下。

  20xx年,刘芳做完剖腹产手术刚一个月,得知学校老师紧缺,有一个班的语文课空在那儿,孩子们已经两个星期没上语文课了。她不顾家人的劝阻,放弃本属于自己的法定产假,毅然去学校担起那个班的语文课。

  由于给孩子喂奶没有规律,哺乳期的她患了急性乳腺炎。可她从没把自己的身体放在心上,舍不得请半天假,忍着疼痛认真上完每一节课,其他任课老师请假了,她还主动代课,下班后再去医院看病……

  幼小的孩子由于得不到细心照料,经常感冒发烧。全家人看到她和孩子身体不适,痛苦不堪,心里既焦急又心疼。这时她突然接到商丘市教研室的通知,到商丘市兴华中学参加说课比赛。她一边到学校上课,一边照顾生病的孩子。没有时间备课,她就在小诊所里边输液边备课……比赛当天,她正做准备上台说课,市教研员走到她跟前说,我刚知道你现在的情况,早知道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你来!她坦然一笑说:“没事,我做完剖腹产手术11天就去郑州参加师德报告会了。”

  刘芳常说:“作为教师,只有当你深深地爱上你所从事的事业时,当你把它视为一种刻骨铭心的幸福体验时,你才会发现教育是何等美丽!为了这份美丽,我不但不后悔,还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凭着对事业的痴心,对学生的爱心,在教育岗位上的敬业奉献,刘芳先后被评为河南省名师、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骨干教师。20xx年9月,她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

感动中国教师事迹8

  6月10日,记者采访时才得知,今年春季开学不久,小白老师在下班的途中被车撞倒在花坛上,造成全身3处骨折,卧床50多天才慢慢恢复。

  小白说:“今年的`高考对于我来说很遗憾。因为车祸的原因,回到学校后,考虑到我的身体,学校并没有给我安排课程。这是我教毕业班以来,第一次没能看着孩子们参加高考。”

  别人不知道,但开封高中的师生们都知道,这次骨折对于小白现在的身体状况来说,伤害无疑是巨大的。

  事情还要追溯到1998年。那年小白刚参加工作不久,就被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更让人痛心的是,他的病情发展得很快,全身的关节疼痛逐渐变形。普通人生活中再简单不过的事情,对小白都是痛苦的煎熬。清晨穿衣洗漱就要两个多小时。他每一次站起,都要靠双臂拼命撑起全身;每一次坐下,都是把自己重重摔进坐椅。从办公室到教室,咫尺之距,他却要“挪”十几分钟;一堂课不过40分钟,既不能久坐又不能久站的他往往要斜靠着椅背坚持下来;十几厘米高的讲台,每次上下他都要靠拐杖支撑。

  由于全身关节都已经变形,不能弯曲,他无法弯腰自主穿裤穿袜,冬天只能光脚穿着皮鞋去学校。但他每天坚持拄着拐杖去上课,不仅没有因为残疾的身体耽误过学生,他身上散发出的正能量和人格魅力深深地感染着师生。学生们都称他为开封高中的“弯腰哥”。

  近年来,小白边坚持工作边积极治疗,利用节假日赴芜湖,服新药,又做了两次造血干细胞移植,效果都不甚理想。因为常年大剂量地服用止痛药造成肾衰,现只能靠激素和昂贵的生物针来支撑。

  面对辛苦的工作和不断发展的病情,他迎难而上,仍然激情满怀用心的对待学生。他担任班主任工作,把全部心血扑到全班50多名孩子身上。有学生在给小白的信中写道:“病痛折磨的是身体,砥砺的是灵魂,您一直向大家传递着一股正能量,让理想带着旋律谱在我们的血液里,以后不管到哪里,白老师都是我们的开始和根基!”

  20xx年,小白负责开封市高级中学首届实验班的历史教学工作,他给实验班每个学生建立了历史答题档案,有针对性地制订每个学生的复习方案。那年,他和孩子们正在紧张地准备复习备考时,妻子却提出离婚。他母亲也因此事心肌梗塞送医院抢救。但小白没有倒下,而是忍受着身体和精神的双重痛苦,在教学中寻找支撑和快乐。当年所教实验班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全班有30多人考入重点大学。

  繁忙的工作之余,小白还帮助学生在班后支起书架,向同学们开列书目推荐并提供书籍供大家阅览,读书在班上蔚然成风。他还利用休息时间组织同学举行读书会。大家畅所欲言,受益匪浅。

  参加过“午休读书会”的同学后来在文章中回忆:“让我无法忘怀白老师在精神世界上指引。无数个中午,白老师牺牲了休息时间,为我们几个充满了亢奋而盲目的求知欲的孩子,打开了一扇扇知识殿堂的大门。更可贵的是,白老师从不曾将他的观点灌输给我们,而是引导着我们自己去阅读与思考。勤读书勤思考,不盲信不盲从是白老师灌输进了血液的东西。”

  每逢假期,毕了业的学生总会三五成群地来看他。他的家中到处是学生送的摆件,桌子一处堆积着好几百张写满祝福的卡片。知道他爱看书,学生们一旦读到好书总会想起他,买了给他寄来。

  除了教学,小白撰写的多篇论文还获得了省市一等奖并发表在CN级刊物上。他还承担编写了大象版高中历史教参、北师大版师范院校用书《中国现代史》等省级教科研任务。

  小白说:讲台是他人生的舞台,即使坐着轮椅,他也要“站”在三尺讲台上,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这就是小白的梦想,一个普通的人民教师的中国梦。他曾荣获省五一劳动奖章,省师德标兵。20xx年,他被评为感动开封十大人物和感动中原十大教育人物。

感动中国教师事迹9

  小英36年来坚守在宜春市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从“支姐姐”到“支妈妈”,一张小小的山村讲台,彰显出她内心的大爱。当晚,当记者独家连线在北京颁奖现场的小英时,她略带激动但言语朴实无华的言语中,脱口而出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想孩子们了,我好想赶快回去看到他们。”对于获得的荣誉,小英称自己只是一个平凡的人,做着一件平凡的事“我不是因为看到希望才坚守,而是因为只有坚守才能有希望。”

  承诺:36年扎根乡村讲台

  1980年,江西省奉新县边远山村教师奇缺,时年只有十九岁的南昌市进贤县姑娘小英不顾家人反对,远离家乡,只身来到离家两百多公里,离乡镇45公里,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学,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师。

  一到白洋教学点,她发现这里条件比想象中还要艰苦。学校地处江西省奉新县和靖安县两县交界的泥洋山深处,交通不便,离最近的车站都要20多里地,师生上学全靠两条腿在崇山峻岭间爬行。山村生活条件异常艰苦,食品稀缺。小英像当地人一样,自己动手种菜。当地老百姓十分疑虑:这外地姑娘能坚持下来吗?是不是想过渡一下,过不久就溜掉?这话不假,山旮旯太偏太穷,前些年,教师如同走马灯似的来了又走。但过了一年又一年,乡亲们不但看到小英坚持了下来,还看到无论刮风下雨、结冰打霜,她都一个个送孩子回家,像自己亲人一般对待。于是乡亲们议论开了:“这位老师靠得住,肯定会用心思教好我们的孩子!”但也有不同声音,“莫想啊,顶多再过两年就会走掉,我们这地方哪能留住这般好老师啊!”冬去春来,寒来暑往。这位外乡的女教师,用自己36年的倾心守望,兑现了自己的承诺,成为深山乡村人人尊敬的人民教师。

  “不是看到希望才坚守,而是只有坚守才能有希望”

  在白洋山村,小英与一双双渴望知识眼睛相伴。她教孩子们读书识字,唱歌跳舞,认识大千世界。但贫穷的山村并不是世外桃源,山村的教育更显落后。但艰苦的条件并没有难倒小英。刚参加工作时,她的工资只有几十块钱,有些孩子交不起学费,家长不让孩子上学,小英经常为学生垫付学费,垫着垫着,有时买米买菜的钱都不够,她只得去借,家人不理解,劝她赶紧离开,她总是笑着说:“日子会好起来的!”后来,小英被任命为校长,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工作也更忙了。她既要承担教育教学任务,还要做好教学点的管理服务工作。

  穷山村的学校破烂不堪,她买了材料,把教室修好,把冬日刺骨的寒风拒之窗外,学生在教室里暖洋洋的。学校不通班车,每逢开学,孩子们的课本、粉笔等都是支老师和其他几位同事步行二十多里的山路肩挑手提运上山的,一趟下来,腰酸腿疼,筋疲力尽,浑身酥软。山村的家长重男轻女,不让女孩读书,支老师走门串户,与家长促膝谈心,动员家长把孩子送来学校,没让一个山村孩子辍学在家。

  母亲从老家来学校看她,看到女儿步行二十多里到山下接自己,心疼不已。小英对母亲说:“这里山好,水好,村民朴实善良”。母亲心疼地说:“你就净说好!”她只是望着母亲笑。其实她心里装满了对亲人深深的愧疚,她何尝不想尽享天伦之乐,但她更愿意把爱意播撒在这青山绿水,让这份爱生根发芽,承载起贫瘠山村的绿色希望。在颁奖现场,当记者连线小英时,她用朴素的语言告诉记者:“我就是一个非常平凡的人,做着一件平凡的事,我不是因为看到希望才坚守,而是因为只有坚守才能有希望。”

  一人一校多次婉拒调任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小英除了自学外,每年都积极参加各类教育培训,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水平。她努力创新教学方法,不断学生学习效率,总结出适合乡村教学点的动静搭配教学法。她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把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在她眼里没有差生概念,只是爱好和特长不同。她循循善诱的教诲,像甘泉、像雨露,滋润着每年一个深山孩子的心田。在她的精心教育下,一个又一个学生走出大山,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

  一人一校的工作特别辛苦,小英老师经常累得头晕眼花。她血压偏高,导致视网膜出血,只有一只眼睛正常。更让人揪心的是,20xx年10月18日上午,正在讲课的她身体剧烈疼痛,几位家长迅速把她送往医院,医生诊断她身患胆总管胆囊结石,并马上进行了手术。住院的几天,她心里一直惦记着她的学生。刚刚出院,就立刻回到了学校。20xx年暑假,为了解决白洋村教学点校舍破旧问题,上级教育部门决定新建校舍。小英就起早摸黑,一边教学,一边照料施工,帮工人做饭,将丈夫也拉来帮忙。整个暑假,小英都是在校建工地度过的。如今崭新的校舍宽敞明亮。乡亲们看到崭新的校舍,感动不已。

  既是校长、老师,又是保姆,上课教书、下课照应学生玩耍。家里人担心他的身体,总是说:“你也年过半百了,身体又不好,别的老师都往山外调,而你还往更远的深山里钻。”她乐呵呵地说:“如果人人都向往山外,大山里、山旮旯里的孩子谁来教育,山区教育谁来支撑。”各级领导关心她,几次要给她调换工作,但她每次都婉言拒绝。

  “我亏欠了自己孩子,但我有了更多的孩子”

  小英其实也有自己的孩子,但为了山里的孩子们,她选择了亏欠。“这么多年来,我亏欠了孩子太多,但为了山里的孩子,我只能祈求孩子的原谅,因为我放不下山里的孩子们,他们也是我的孩子。”小英略带哽咽的说出这番话,“不过我的孩子现在已经完全理解我了,并且也非常支持我。”

  这次参加颁奖,小英离开教学点已经有一段日子了,但山里的孩子们却心心念念的牵挂着她,“孩子的家长们都通过微信向我拜年,孩子们也在微信里奶声奶气地说想我了,其实我也非常想他们,非常非常想,我迫不及待地想赶快回去看到他们。”

  “我只希望山里的孩子们,能好好学习,走出大山,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这就是小英对孩子们最大的希望。

感动中国教师事迹10

  这是一个坚守自己工作岗位的人民教师,他值得我尊敬和敬仰。身为人师,他给我感触最深的是能够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这虽然平凡却也伟大,他生前捐助过那么多的贫困学生,同时把学校当成了自己的家,他的敬业精神值得我赞扬,每一时刻他总能想到自己的学生,总是关注着每一位学生。甚至可以不顾自己的病情,而孩子们也从心底里默默地想着这位"校长爸爸"。

  虽然我们不能像"校长爸爸"一样的伟大,但我们的心中想的和他的是一样的,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看了莫爸爸的视频,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如约而来,3月5日我园组织全体教职员工集中观摩了20xx年度"感动中国"之莫振高校长的视频。这是一个坚守自己工作岗位的人民教师,他值得我尊敬和敬仰。身为人师,他给我感触最深的是能够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这虽然平凡却也伟大,他生前捐助过那么多的贫困学生,同时把学校当成了自己的家,他的敬业精神值得我赞扬,每一时刻他总能想到自己的学生,总是关注着每一位学生。甚至可以不顾自己的病情,而孩子们也从心底里默默地想着这位"校长爸爸"。内容来自闪亮儿童网

  虽然我们不能像"校长爸爸"一样的伟大,但我们的心中想的和他的是一样的,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看了莫爸爸的视频,我的内心仿佛受到了神圣的洗礼,在感动与眼泪背后,我收获的不仅仅是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内心中无法言喻的那份震撼与动容。

  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人用自己那一点一滴的小事感动着我们,也感动着他人。生活中从来就不缺乏感动,只不过是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之中,我们忘记了用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这些让我们的内心能为之震撼的感动事迹。但感动中国让我们知道人应该懂得关爱和感恩,懂得坚强和坚持;感动中国激励我们年轻人前行和进步;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感动就在我们身边,感动一直在传递着和发扬着,相信和期待更多的爱和梦想被点亮,愿好人一生平安,愿善良的人,收获福报,祝福您们健康长寿。

【感动中国教师事迹】相关文章:

感动中国最美教师事迹05-03

感动中国最美教师事迹10-09

感动中国聂海胜事迹10-21

感动中国最美教师事迹材料05-03

感动中国胡佩兰的事迹10-21

关于感动中国最美教师事迹材料01-15

感动中国最美教师事迹范文(精选15篇)12-02

感动中国十大最美教师事迹12-04

感动中国袁隆平事迹材料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