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实习小组工作总结

时间:2020-10-14 13:35:23 实习总结 我要投稿

医学生实习小组工作总结

  医学生实习小组工作总结该怎么写呢?下面为各位提供医学生实习小组工作总结,以供参考!

医学生实习小组工作总结

  医学生实习小组工作总结一

  第一次是在内科门诊与中医老教授抄方学习,让我受益非浅。我经常与肾病的中医专家王荣欣老师谈论中医的各种学术问题。我们畅所欲言,我的很多问题也得到了解决。最后我们既是师生,又是好友。她常借我买的一些书看,我也经常到她的门诊去听她看完书后的体会,我就能比较和我看完书后的体会有何不同。那三周和后来的几次拜访是我学到东西最多的时间。

  后来就是连续的病房实习。那时我深刻体会到这些医生对中医知识的缺乏。我有时问自己:“这是中医院吗?”因为他们看病治疗几乎都是以西药为主。中药只是补一补正气,提高一下免疫力之类的,根本不是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他们还含笑而说:“周四是开大方的日子。”而开一些很大的方,很多味药,价格也很高。不仅如此,他们还让学生开这些方,“看着差不多就行”就下医嘱了。偶尔有时候会改方,但原因竟然是学生开的某几味药太便宜,换几个差不多功效的而价格高一些的药。难道这就是我将来要工作的我们中国的中医院的情况吗?

  在神经二病房的时候,我的同学因没在带教老师陪同下去与患者交流而被主任痛骂。他只是想去补充收集一下老师没有收集完整的中医四诊资料而已。

  学校要求我们要写16篇临床病历。我虽然觉得抄这些病历几乎提高不了自身的什么修为,但还是决定硬着头皮抄两篇交差。还没等下笔就被主任痛骂,说些什么这是患者的隐私,不能让你抄之类的。看来她对我印象不怎么样。骂得好!我本就觉得这是浪费我时间,不抄了。

  当我要转到普外实习的时候,我终于忍不住了。我断然拒绝了医院的安排,自己去找了内科门诊的主任---大连治脾胃病最有名的中医—李吉彦教授。他平时是不带学生的。但看到我的诚意,又经我跟科教那边多方协谈,他终于同意了。我终于感觉到我开始学中医了。他先看一个患者,写方,递给我,我抄,我再重新看一遍那个患者(这时他看另一个患者),望,闻,问,切,自己来一遍,再自己开个方,跟老师的比一下。幸亏老师看得很慢,我有足够时间做这些。当抄了差不多一个月的方,我渐渐明白了这位老师的思路和用方习惯,我也向他提出了一些见解,有些也被他采纳了。我感觉我突然进步了很多,心里有股说不出的喜悦。

  医学生实习小组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医院党组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全院的发展大局,认真开展各项医疗工作,全面履行了主治医生的岗位职责。以下就是本人的工作总结:

  一、加强政治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一年来,能够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各项学习活动,做到思想上、政治上时刻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同时,坚持学以致用、用有所成的原则,把学习与工

  作有机结合,做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两者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特别是通过参加医院组织的各项评比活动,对照先进找差距,查问题,找不足,自己在思想、作风、纪律以及工作标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

  二、认真负责地做好医疗工作。

  “救死扶伤,治病救人”是医疗工作者的职责所在,也是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闻工作的进步在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我以对历史负责、对医院负责、对患者负责的精神,积极做好各项工作。一是坚持业务学习不放松。坚持学习麻醉学理论研究的新成果,不断汲取新的营养,促进自己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二是坚持“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原则,热情接待每一位患者,认真对待每一例手术,坚持把工作献给社会,把爱心捧给患者,从而保证了各项工作的质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全年共计接待患者人,实施手术例,治愈病人**人(次)。

  三、严格要求自己,积极为医院的发展建言出力。

  作为医院的一员,“院兴我荣,院衰我耻”,知情出力、建言献策是义不荣辞的责任。一年来,紧紧围绕医院建设、医疗水平的提高、业务骨干的培养等方面开动脑筋、集思广益,提出合理化建议,充分发挥一名老同志的作用。同时,严格要求自己,不摆老资格,不骄傲自满,对比自己年长的同志充分尊重,对年轻同志真诚地关心,坚持以工作为重,遵守各项纪律,坚持代病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树立了自身良好形象。

  一年来,在领导的帮助和同志们的支持下,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组织的要求还差得很远,与其它同志相比还有差距,在今后工作中,要继续努力,克服不足,创造更加优异的工作成绩。

  医学生实习小组工作总结

  在结束了整整一年的进修学习后,遵照院里的工作安排,我在二病区担任了为期半年的负责主治医,完成的工作内容如下:

  1、负责新入院病人的首次查房,指导住院医师和见习医师完成病人的初步诊断、治疗及下一步诊疗计划的制定,为科主任查房做好准备。

  2、独立解决一般性疑难、复杂病例的诊断、鉴别诊断,诊疗计划的初定及调整;解答下级医师的疑问;配合科主任组织科内的,或邀请相关科室的专业人员一起针对典型、疑难、复杂病例进行病例讨论及会诊查房。

  3、负责带教院里指派给我的见习医师,辅导他熟悉、掌握新入院病人的接诊、问诊、查体、病历书写、下医嘱等基本技能,及住院病人的日常查房、医嘱变更、病程记录、办理出院等各项工作的流程和方法。

  4、独立管理病人,参与科内的轮值班。

  5、接受其他科室的会诊邀请,完成科室间的协同治疗或转科治疗。

  6、配合北京心血管专家完成特需门诊坐诊及在各病房的会诊查房。

  7、协助复杂病人(如需要接受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完成转诊、转院事宜。

  8、帮助科主任协调医护之间、医患之间的关系,解决矛盾。使病房的治疗及护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下面就以上各项工作的具体完成情况和我的一些感受作一一的汇报:

  1、首次查房:

  首次查房对初步确定新入院患者的诊断及诊疗方案至关重要。尤其就目前我院的现状而言,收入的病人几乎全都被诊断为“冠心病”,尽管高血压病、高血压性心肌病、原发性心肌病、瓣膜性心脏病甚至风心病、肺心病的心衰或心肌相对供血不足的症状都可以被硝酸酯类药物所缓解,但这绝不代表所有的心脏病都等于冠心病。记得阜外的顼志敏主任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诊断从严,治疗从宽”、说的就是在基层医院,由于缺乏更精确的诊查手段,可权宜性地采取试验性治疗。但那是一种无奈之举,如果我们总是停留在这个水平,就难免会误诊甚至误治。

  2、通过组织讨论、会诊,解决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中的疑问:

  首先还是诊断问题。我们知道,治疗大体上可以分为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前者为上策,后者则为下策。大到一个医院,小至一个医生,手段高低,水平高低,就取决于你是前者还是后者。而决出治疗水平高低的前提,就是你的诊断水平。从莫种角度来讲,大医院、高级医生是给人看病的,小医院,低级大夫才是给人治病的。现实地讲,现在的医疗市场,最有含金量的资源是门诊病人,因为不管是什么“保险”,能让医院敞开“吃”而“保险”不心疼的,是参保人在门诊的花费。再有就是体检人群,没病也每年来查查看是否健康,你“保险”管不着!要做到给有病的人看病(二级预防),给没病的人体检并做健康指导(一级预防),于医院来讲,就是拼设备、拼检查手段;于医生来讲,就是拼诊断水平!如果我们能够及时调整我们的角色定位,适时抢到了门诊病人和体检群体这两块大“蛋糕”,就可以极大限度地提高所有设备的使用效率和全体人员的工作效率,并且将我们的生存空间扩展到更多病人的二级预防,甚至是全民的一级预防领域。现在我们已经有了数字胃肠造影、电子胃镜、先进的彩超和多排ct,我们有了妇科、口腔科、眼科、耳鼻喉科和皮肤科,正如院领导号召动员时说的:我们完全有能力提供正规的体检服务。特别是我们的多排ct,它能帮助我们看到脑血管、冠脉血管、肺血管、肾血管和几乎所有你想看到的外周动脉和静脉,更突出了我们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心脑血管病医院。接下来该我们的医生出场了。毛泽东说过:“再好的武器,离开了人,就是一堆废铜烂铁!”那么你是一个合格的医生吗?住院医师、主治医师、主任医师,怎么区分谁高谁低?就看你的诊断水平!在这里顺便提一句:一个好医生,他做的有目的性的检查,是要为他的判断提供证据支持,而绝不是“机关枪扫射” !通过病例讨论、会诊查房,下级医师期望上级医师的是什么?不是你告诉我这个药是用0.1还是0.2,是要你告诉我这是什么病!至少你要告诉我目前可按照什么病去查、去治。我们有的上级医师查房,根本起不到指导确诊的作用,却把所有的注意力(或者说是权力)都搁在随意修改下级医师的治疗用药上,更糟糕的是,这些修改往往是完全背离《指南》的“指北”!我记得我们的院长说过:“现在是《指南》时代,如果有谁再固执坚持非规范化的‘个性化’治疗方法,终将被追究法律责任!”。所以比更糟还要糟的,是这种行为会使我们整个团队和医院面临法律风险。克服这种“一言堂”模式的办法是从来都存在的,那就是病例讨论和会诊查房。半年来,由于我们坚持组织病例讨论(尽管有阻力),适时召集会诊查房,使得二病区的诊疗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这体现在我们已经可以依据病史、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等各项线索,初步确定冠心病、心肌病、瓣膜病、肺血管病还是高血压病,进而有针对性地实施进一步的检查手段,制定扩冠、逆转心肌重构、改善瓣膜功能、降低肺动静脉压、减轻心脏负荷等规范性治疗方案;体现在明确了硝酸酯类药物兼有的扩冠和减轻心脏负荷效应在心绞痛和心衰患者身上的不同作用机制;体现在懂得了降心率进而降低心肌耗氧量对心绞痛患者是至关重要的,而对心衰患者,则可能因过度干预了其“化整为零”、“少拉快跑”的自身调节机制而导致心衰加重。最重要的,是体现在我们的医生学会并习惯了独立思考。所以二病区有这么一句话,说:范伟被赵本山忽悠地都会抢答了,大家被pure“折腾”地(其实被“折腾”的还有张主任)看见心电图固定的t波倒置都会想到高血压性心肌病了。这也算是一种写照吧。

  3、是带教?还是“带叫”?

  这的确是个问题!据我的感受,起初来我们医院的一批小大夫,由于当初的形势所迫,很快就能够(或者说不得不)独当一面了。而今天我们看到,不仅是那些新来的小大夫的成长速度明显地变慢,而且早先那些成长地一度很快的“老”小大夫们,进步的步伐也明显地放慢了。如果我们还是一直把自己带教的见习医师呼来叫去地给自己打杂,那他们什么时候才能够独立,从你的学生变成你的搭档呢?所以你要尽快教给他们如何能尽快独立地工作。从亦步亦趋地跟着走到独自走,从只动手到会动脑,从机械地照搬到自觉地遵守流程操作,从流程的遵从者到参与完善着。当他自始至终完全独立地管理过从入院到出院的病人后,当他管过的病人出院时对他单独表示感谢,而后又找他来复诊的时候,他,就真正成为了一个可以被“证”实的执业医师了。那种一人查房,一群人“听、写”的老套路,不仅会妨碍小大夫的成长,也势必会阻碍科室乃至整个医院的发展!

  4、管病人和倒班:

  我喜欢单独管理病床病人,喜欢倒夜班。这使我可以有更多的.不断积累的机会,积累经验、积累资料、积累资源。我们知道,甚至在许多的公立医院,即便是科主任,也会单独管床的。不然就应了那句话:“主任几天不来都不要紧,可管床、倒班的小大夫如果不来,那就乱套了!”

  5、会诊、转科,是不同专业医生的协同会战,是医院资源的充分利用:

  半年来,我曾多次应邀前往外科和脑血管病房会诊,为同时患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甄别诊断,提出治疗方案或收转至心内科进一步诊疗。就我院目前的专科特色而言,不论是病人的发病年龄、患病因素还是疾病自身的特点,都决定了相当多的病人会同时患有心、脑血管甚至是内、外科系统的疾病。自己管的病人有了自己本专业之外的病情,请其它相关专业的医生会诊,不仅利于患者的正确诊疗,也利于我们自己的执业安全和医院资源的充分利用。我们知道,执业医师法中,对执业医师的执业范围也是有着严格的界定的。

  6、专家也分好赖:

  针对我们这样的基层医院,来什么样的专家才有意义?答案就是张健、顼志敏、万云高(脑血管的专家我无发言权)。因为他们不仅能够帮助我们解决病人的诊疗问题,更重要的,是能传授给我们正确的、不断更新的思路!是与国际发展水平同步的新观念、新方法!

  7、及时、正确地转诊病人:

  由于目前准入制度的限制,一段时间内我院内科不能开展介入诊疗,因此对那些需要接受血管介入诊疗甚或手术治疗的心血管病患者,及时地帮助他们转往上级医院,可以解决病人的问题,使我们避免医疗纠纷甚至是法律责任,同时这也是我们同上级医院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半年来我先后将10余例患者转诊至北京阜外医院,有冠脉置入支架的冠心病患者,有肾动脉内置入支架的肾血管性高血压患者,有安装心内永久性起搏器的心律失常患者,有接受射频消融的室上速和房颤患者,有接受肺血管介入治疗的肺动脉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他们都得到了正确、及时的诊疗,而且他们其后的常规复诊都是在我们医院进行的。我认为:即便我们永远也不能够开展代表今天最先进水平的介入治疗,但也应看到,跟随介入治疗其后的基础药物治疗和常规监测是更多了而不是减少了。因为从患者置入那根金属管或那个小盒子之后,他要吃的药不是减少了而是更多了。总之,为病人及时、正确地转诊,受益的也包括我们自己!

  8、化解医护之间、医患之间的矛盾:

  这一点我完成的最好!因为我把所有的矛盾都集中在了我身上了。对此我并不感到困扰。王成为了胜利喊出:“向我开炮!”,所以他死后成了英雄(尽管并不是真的被自己人炸死的)。可为什么我为了病人的健康、为了我们每个人乃至整个科室、医院的进步和提高,不顾个人得失地直言无忌时,还真就有人明枪暗箭地向我开火了呢?难道非等到我也光荣了,才会像王成一样被追记个英雄吗?当然不会的!因为我知道:如果我真的死了,真的为病人和医院的利益而死了,也是死的轻如鸿毛。因为,某些人的面子是重于泰山的!!!

【医学生实习小组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实习小组工作总结14篇11-27

行政实习小组意见05-08

师范实习小组意见05-01

护理实习小组意见05-01

实习小组意见评语05-01

实习小组意见201705-01

暑假实习小组总结08-03

实习小组中学教学实习总结11-26

实习小组意见怎么写05-01

护士实习鉴定小组意见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