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芦花荡》说课稿

时间:2022-12-12 21:41:32 说课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芦花荡》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芦花荡》说课稿

  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芦花荡》,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拟定为两课时。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对《芦花荡》的第二课时进行陈述。

  一、教材分析:

  本篇课文处于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这一单元都是战争题材的作品。学习本单元,教材要求要注意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惊心动魄的情境和各具特色的语言,有自己的体验和评价。而本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一个活跃在芦花荡里的对敌斗争的老头子的英雄事迹。作为一篇小说,具有传奇的人物形象、典型的环境和精彩的情节。所以本篇课文可以引导学生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惊心动魄的情境有自己的体验和评价。

  二、教学目标分析:

  1、设计思路: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本设计将着眼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在尊重学生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欲望,由粗到精、由整体到局部进行感知、感受、感悟。结合本篇课文特点,确立《芦花荡》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揣摩文中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感受老头子丰满的艺术形象。

  过程与方法:以教师点拨,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探究为主。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不怕艰险、豪迈乐观、斗志昂扬的英雄气概。

  3、重难点的确立及依据:

  重点:揣摩文中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感受老头子丰满的艺术形象。

  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中“过于”二字所包含的老头子的执着、坚强、自信的性格及高超的划船技能。

  依据:课程标准要求阅读要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感受人物形象及环境。本篇课文学生不善于从细节描写中揣摩人物性格,所以“过于”二字所包含的性格将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到能证明这句话的依据进行理解。

  三、教法学法分析:

  根据教材及学生特点,我将采用提问法、质疑法、点拨法对学生进行引导,鼓励学生用朗读感受法、讨论赏析法进行探究学习。在教学过程分析中我会结合具体的教学环节进行说明。

  四、教学过程分析:

  为了有助于第二课时的教学,第一课时我主要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了整体感知。包括朗读课文、学习字词、对精彩情节进行复述,体味文章是如何渲染传奇色彩的几项教学任务。主要运用了朗读感受法、句式填空法、抓关键语句复述法和小组合作探究法。这些都是为了第二课时的深层次阅读服务。下面我将具体陈述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

  (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充分体会了故事情节的传奇色彩,感觉《芦花荡》像一块磁铁深深吸引了我们。今天,我们继续品读《芦花荡》,赏析小说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分析真实、丰满的艺术形象。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明确本课学习重点。)

  (二)赏析小说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

  (设计意图:人物活动是在一定的环境当中,本文老头子所活动的芦花荡是一片优美寂静的苇塘。文中许多具有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对体现人物性格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需引导学生品味、赏析,明确景物描写应为刻画人物和渲染环境服务。)

  过渡语: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老头子”这个英雄形象之所以具有传奇性一部分原因在于他是活跃在敌后根据地的一片苇塘里。那么这是一片怎样的苇塘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勾画出文中的景物描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赏析,并在书边空白处做好批注。可结合老师所给句式,亦可自由赏析。时间3分钟。

  例句:我喜欢文中 这句景物描写,因为它运用了 来表现 。

  (此环节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先浏览,在勾画,然后小组合作赏析。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抓住词语、修辞来赏析。小组选出代表汇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学生先有感情地朗读所选的景物描写片段,再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评价。)

  (对于层次比较弱的班级,教师可引导学生使用比较法来赏析。如“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一处,将“钻”改为“长”,引导学生比较揣摩用“钻”的妙处,理解“钻”所象征的白洋淀人民的精神力量。)

  (此环节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是:找到了不是直接烘托人物的景物描写。如第55段“第二天,中午的时候,天气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我将引导学生思考此处描写的作用,明确此处写景是为了点染环境,为下文情节设置服务,间接刻画了老英雄的足智多谋。最后请学生总结本文景物描写的作用:1、烘托人物 2、渲染环境 教师及时板书。)

  (三)分析“老头子”的艺术形象

  (设计意图:本文多处运用细节描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塑造人物形象,所以引导学生分析老头子的形象,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是本课的重点。)

  过渡语:我们通过赏析景物描写学习了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之一是景物描写。那么文中还运用了那些方法使人物形象更丰满呢?请同学们在书中勾画出所有有关老头子的语句,小组合作探究这些语句都能表现出老头子什么样的性格?

  (此处教师采用质疑法提出问题,学生采用“勾画—品味赏析—做批注”的顺序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分析人物形象。成员之间互相交流找到的语句,互为补充,并推荐一名同学代表发言。发言中,以为已经充分熟悉了课文内容,所以学生很容易就找到了“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一句。但如何理解“过于”所包含的内容,教师需引导学生从文中找依据,明确“过于”在这里有两种意思:非常和过头。请同学找到最能体现这一性格的老头子因大菱受伤而自责、难过的心理描写段落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明确正因为划船技能高超和完成任务从未失手,所以老头子非常自信。但过头的自信又使他此次执行任务有些大意导致大菱受伤,而他又过分的自尊将一切责任揽在自己身上,过度自责。分析完此处核心性格之后,在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其它语言、外貌、神态、心理等描写进行分析并总结:塑造人物形象方法之二:正面描写。教师板书。)

  (在发言当中,如果有学生提到了文中对老头子的侧面描写,要充分表扬学生的发现探究精神,并且提示同学这也是塑造人物的一种方法。若没有,教师则引导学生一起朗读、体会第8段“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鱼的香味,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一处描写有何作用?学生会明白这也是在刻画老头子的智勇双全,表现老头子的功劳,属于侧面描写。教师板书:塑造人物形象方法之三:侧面描写)

  (四) 写作训练:补写二菱目睹老头子打鬼子时的心理描写。

  (设计意图:这本是课后一道练习题。但有时我们容易把课后题当作作业来处理,我认为这是不足取的,应把课后题与课堂内容结合起来,进行指导,课后只是巩固强化。而且二菱此时的心理描写也是对老头子形象的一种侧面刻画,有利于丰满艺术形象。所以我把它设计在此。)

  过渡语:同学们,文中为了塑造“老头子”的形象,还刻画了大菱、二菱一对小英雄。尤其是在小说高潮打鬼子一段,二菱亲眼目睹了这场精彩的战斗。请你进行角色体验,发挥想象。假设你就是二菱,请你把目睹老头子的英雄行为时的心理活动补写出来。

  (此环节学生们的困难在于容易忽略了目睹时心理活动是变化的、复杂的,易写成单纯的只有对老英雄的行为的赞叹。所以我引导学生目睹时事情是变化的,心理要随情节的变化而变化。以“看到鬼子冲老头子的船游去,你会想什么?”“鬼子被老头子痛打时,你的感受是什么?”等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明确心理变化应分为几个阶段:担心—疑惑—恍然大悟—痛快—赞叹—愧疚。此时学生再动笔写,就容易多了。写完后,请两个同学读,其余同学评价。如果学生评价的不到位,教师再次强调心理应随情节变化而变化。)

  (五) 质疑、答疑。

  (设计意图:是为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结合本课内容,针对细节描写和景物描写提问,带动学生对课文深层次的阅读探究。)

  引导语:老师认为:提出一个问题比回答一个问题更有价值。那位同学还能针对本文人物的细节描写及景物描写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呢?

  (此处学生可能会问到:第62段的景物描写“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的作用。可先请同学答疑,若答不出,教师引导: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解恨的战斗必然会在内心萌发一种轻松、愉快的情绪。因此鲜嫩的芦花在老头子的眼中自然会显得格外美丽,也加强了文章的抒情意味。

  (六) 课堂小结

  (设计意图:学生总结课上所学知识,既是对课堂老师授课内容的反馈,有利于教师把握授课情况;又是对文章主要情节和中心的再次感知理解,便于锻炼学生的口头归纳提炼能力。)

  引导语: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能在对本文主要情节和中心的感知基础之上,谈谈自己的感受和收获吗?

  (七) 布置作业

  (设计意图:既巩固课上所学习的描写方法知识,又将对全文主要事件及中心的理解用书面语言流畅地表达出来,训练了运用语言的能力。)

  1、 修改二菱的心理活动描写。

  2、 写出自己本课学习的感受和收获。(100字左右)

  附录:板书: 景物描写: 1、烘托人物

  2、渲染环境

  塑造人物: 1、景物描写烘托

  2、正面描写刻画

  3、侧面描写衬托

【八年级语文《芦花荡》说课稿】相关文章:

芦花荡教学反思07-27

人教版初二语文《芦花荡》优秀教案05-12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同步训练芦花荡答案05-30

芦花荡公开课教案08-25

小学语文说课稿——《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后反思07-22

《芦花荡》读后感100字07-26

芦花荡读后感200字(精选5篇)06-03

滑板怎么荡板才荡得快05-21

语文高中说课稿11-21

小学语文经典说课稿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