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优秀说课稿《二氧化碳性质》

时间:2022-12-12 21:42:02 说课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初中化学优秀说课稿《二氧化碳性质》

各位评委老师:

初中化学优秀说课稿《二氧化碳性质》

  您们好!我讲课题目是《二氧化碳的性质》。下面我从学习目标设计、教法学法选择、教与学活动组织、板书设计四个方面作以说明:

  一、学习目标

  本节课主要介绍CO2的性质和用途,2011年版新修订的“课程标准”中对CO2的性质提出的具体的要求是:“能结合实例说明氧气、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结合学情和教材实际,细化制定了以下可操作的学习目标:

  1、让学生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2、通过对温室效应的了解,培养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热爱自然的意识。

  3、通过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分组实验,逐步培养学生观察、动手、分析实验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

  重点:CO2的性质。

  难点:CO2的化学性质。

  本节课是围绕探究CO2的性质展开的,结合课程标准要求,将其确定为本节课的重点。又因为学生对CO2化学性质的理解感到困难,因此将其确立为本节课的难点。

  二、教法学法

  结合本课内容,本节课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法、问题讨论法等教法。采用的学法有:实验探究法、分析对比法。

  三、教学过程

  (一)请你断案

  课程标准指出:创设学习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习更为有效。所以我选用了意大利“死狗洞”这一事件,让学生参与断案,并由此引入课题。事件的神秘色彩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形成了较好的课堂气氛,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有了好的开始,我接着追问:你还知道CO2的哪些性质?引导学生开始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

  (二)实验探究——物理性质

  1、CO2的颜色、状态、气味

  课程标准明确要求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在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形成和发展探究能力。根据教材内容,我给学生提供了一瓶事先收集好的CO2气体,并指导学生分别从颜色、状态、气味等方面进行观察。

  2、CO2溶解性的探究

  科学探究是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它要求不但要让学生从生活中获取知识,还要有验证知识的实证精神。结合教材我设计了以下三个活动来探究CO2的溶解性。

  活动一:打开一瓶汽水,让学生观察得出CO2能溶于水。

  活动二:组织学生设计方案证明CO2能溶于水。

  学生很快想到了课本实验,并跃跃欲试。组织学生分组实验:向充满二氧化碳的矿泉水瓶中倒入水,并振荡。

  活动三:引导学生拓展实验方案。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三个活动,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改变了学生只停留在课本实验的观念,开启学生的思维活动,变定势思维为发散思维,培养了创新精神,发展了科学探究能力。)

  3、我再次展示意大利“死狗洞”故事的图片,引出二氧化碳的密度这一性质。

  为了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我设计了以下活动来探究CO2密度:

  活动一:由学生来设计实验方案,并交流展示。

  活动二:向盛有阶梯蜡烛的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气体。先有教师演示,然后再分组实验,并分析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将实验改进,并将改进后的实验进行演示。

  (设计意图:装置的改变不仅有利于实验的进行以及实验现象明显等优点,更关键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打破书本的权威,为以后学生的大胆创新提供了榜样。)

  我们在教学中不能只停留在“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的结论上,应让学生掌握比较气体密度大小更多的方法,开启学生学习科学更多的智慧火花。于是我又设计了活动三。

  活动三:讲解通过相对分子质量比较气体密度的方法。

  我将通过下表加深学生对CO2物理性质的认识,使学生的知识更加整体化、系统化。

  (三)实验探究——化学性质

  1、CO2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我将氧气与二氧化碳进行比较,引出CO2的第一个化学性质,即CO2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为了能让学生再次体验灭火实验,加深对性质的理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我设计了一个简单的演示实验:将一个蘸有酒精的纯棉布条部分放入盛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通过棉布条的熄灭与复燃再次证明了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为了让学生初步认识物质性质和用途的关系,我用图片介绍了二氧化碳灭火器的知识。结果有学生提出:所有物质着火都可以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吗?于是我增加了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实验,让学生体会到了了解物质性质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并且也培养了学生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部分要求:学生能依据已有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对问题可能的答案作出猜想或假设,并能根据所要探究的具体问题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解决问题。所以二氧化碳和水的反应,我是这样引导学生来探究的。

  活动一:演示实验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学生观察现象。并提出问题:是什么使石蕊试液变红了?

  活动二:学生作出猜想、假设,并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设。

  演示:(1)向干燥的紫色石蕊小花上喷洒稀醋酸

  (2)向干燥的紫色石蕊小花上喷洒盐酸

  (3)向干燥的紫色石蕊小花上喷洒水

  (4)将干燥的紫色石蕊小花放入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5)向干燥的紫色石蕊小花上喷洒水后放入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组织学生观察这个具有魔术色彩的实验,让学生感受化学世界的美妙变化,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实验结束,引导学生分析、推理:

  (1、2)醋酸、盐酸喷花——小花变红——酸能使石蕊变红

  (3)清水浇花——小花不变色——水不能使石蕊变红

  (4)气吞小花——小花不变色——CO2不能使石蕊变红

  (5)水气润花——小花变红——CO2与水反应生成的酸能使石蕊变红

  得出结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会生成一种酸,这种酸使石蕊变红了。这种酸就是碳酸。

  活动三:将刚才验证溶解性变瘪的矿泉水瓶放入热水中,学生观察,并分析。放入热水中后为什么又鼓起来了?若是二氧化碳从水中跑出来了,那碳酸还在吗?

  活动四:分组实验,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观察现象,然后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得出结论:CO2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通过简介波义尔发现紫罗兰鉴别酸的故事,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及严谨的科学态度。

  3、化学课程标准指出:自主学习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特征,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尤为重要。我设计了两个魔术表演来探究二氧化碳和石灰水的反应,增加化学知识的趣味性,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和欲望,真正做到让学生想学、乐学。

  魔术表演(1)——吹“水”变“牛奶”

  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入二氧化碳,使“水”变成了白色的“牛奶”。

  为了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向充满二氧化碳的矿泉水瓶中倒入石灰水,体验有趣的使“水”变“牛奶”实验,并和倒水的矿泉水瓶对比变瘪程度。然后引导学生写出化学方程式,解释魔术秘密,“水”即是氢氧化钙溶液,“牛奶”就是反应生成的不溶于水的碳酸钙。这个方法可以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魔术表演(2)——吹“牛奶”变“水”

  学生自主学习,阅读课本溶洞的形成。

  CO2是一种常见的气体,所以以上CO2性质的探究主要还是“以问题为先导,以实验为基础”进行的。

  著名科学家华罗庚先生说过:“人之可贵在于能创造性的思维”。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化学实验不仅是使学生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化学规律、形成化学概念、提高各种能力的重要途径,而且此过程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所以在探究了二氧化碳的性质后我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能不能用一套装置来探究多个性质?

  课程标准中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提倡使用低成本的实验器材和药品。这套装置正是利用生活中的常见用品和废弃物制成的。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节约、环保意识。

  (四)二氧化碳的用途

  生活实例可以培养学生从生活视角观察CO2的存在和用途,从社会视角分析其使用。所以我将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自己总结出二氧化碳的用途,总结不完整的,再由我来补充。比如说“干冰”。

  (五)温室效应

  思考:CO2有这么多的用途,那么CO2是不是越多越好呢?从而引出了“温室效应”这个热点话题。让学生了解身边的化学物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初步形成科学的物质观和合理利用物质的意识;认识能源、环境与化学的关系;正确认识化学与社会的关系。

  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合理利用资源,树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形成科学的化学社会观和价值观。于是我让学生联系实际交流讨论:你身边有哪些途径会产生二氧化碳呢?什么是低碳生活呢?你是怎样做到低碳生活的?假设你是环保局长,针对目前现状,你将会怎样做?

  (六)我来总结

  及时地进行课后小结,有利于学生理清思路,巩固所学知识。所以学完本节内容之后,我让学生谈收获、谈体会、谈感受。

  (七)小试牛刀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途径,所以我设计了以下两个问题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2000年文昌市锦山镇有一户人家为了清理庭院旁的一口很深的枯井时,请来了两位民工,结果在清理过程中,第一位民工进去后就不省人事;第二位见状马上进去,结果也不省人事;户主见状也进去,结果三人都死在井里。同学们猜猜可能是什么原因导致三人死亡?如何预防此类事件发生?

  2、CO2不能供给呼吸,含量过大可以使人死亡,但人类要在地球上继续生存下去,为什么又离不开CO2呢?

  (八)我来探究

  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可以在课堂内也可以在课堂外。我希望学生课后能通过对“温室效应”的了解,制作“保护环境”的宣传小卡片,呼吁大家保护地球、保护环境,或者通过身边的化学或网上查找资料,扩充自己的知识面,真正做到学有所得、学以致用。

  四、板书设计

  如果将我的板书设计比喻为一棵大树的话,那我已将主干画了出来,剩下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枝叶将在“我来总结”环节中由学生画出。

  再次谢谢各位评委老师,我的教学说明结束,恳请指正,谢谢!

【初中化学优秀说课稿《二氧化碳性质》】相关文章:

初中化学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说课稿11-06

初中化学《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说课稿11-11

初中化学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反思07-10

人教版初中化学《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说课稿01-16

初中化学《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说课稿范文07-22

初中化学《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说课稿2篇12-01

初中化学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说课稿02-16

初中化学《氧气》说课稿11-08

初中化学《元素》说课稿02-20

人教版初中化学的说课稿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