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政治说课稿

时间:2022-08-09 13:41:24 初中说课稿 我要投稿

初中八年级政治说课稿(精选9篇)

  说课就是教师口头表述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也就是授课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讲述自己的 教学设计,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的一种教学研究和师资培训的活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中八年级政治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初中八年级政治说课稿(精选9篇)

  初中八年级政治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世界文化之旅》是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五课第一框的内容。本册教材的主题是学会交往,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本课由前两个单元的家庭交往、学校交往,扩展到社会交往,而本框则主要是介绍各国不同的文化以及面对不同文化应采取的正确态度,为学习下一框题《做友好往来的使者》奠定基础。对于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跨国文化交流所需要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理解因文化不同而导致行为方式的差异;知道在面对文化差异时应该持有的正确态度。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尊重本民族文化价值的同时,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重点的依据是①新课程标准中“懂得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②学生在和其他国家人民交往的过程中,只有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才能理解各国文化的不同会导致行为方式的不同。

  2、教学难点:正确对待文化差异

  难点的依据是①新课程标准中“以平等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和人民交往”

  ②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会认为自己的做法是正确的,在交往中也容易产生矛盾。

  二、说学情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学生和其他文化的距离拉近了,有些同学迷失在其他文化中,对本民族文化不了解或不屑于了解;有些同学对外来文化持有偏见,采取防卫的心态;有些同学在进行跨国文化交流时,由于语言问题以及价值观的差异会使沟通产生困难……因此本框的学习对学生来说十分必要。

  三、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根据八年级学生的心理现状及认知规律,我主要采取以下教法

  1、问题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记忆和观察的能力。

  2、活动教学法:开展相关活动,吸引学生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3、故事启发法:通过阅读故事,启发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学法:

  1、自主探究法:创设相关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合作学习法:通过学生间相互交流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习能力。

  四、说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手段

  五、重点要说的教学过程

  导入:播放视频“魅力九江”宣传片《浔阳月夜》

  在刚刚那优美动人的乐曲声中,学生欣赏到九江秀丽的风景,如浔阳楼、琵琶亭、长江大桥、李公堤、烟水亭等,让学生感受我们家乡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感受了我们身边的文化之后,紧接着我将带领学生进行一次世界文化之旅。

  展示一幅世界地图,开始我们的文化之旅,第一站是欧洲的法国;第二站是亚洲的中国;第三站是北美洲的美国

  展示图片

  节日方面:中国传统节日及习俗;外国节日

  从而让学生认识节日就是一种文化习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往往通过各具特色的文化习俗表现出来

  在展示建筑方面的图片:中国长城、法国埃菲尔铁塔

  代表人物方面:法国拿破仑、美国林肯以及九江的陶渊明

  通过一系列的图片展示,使学生分别从节日习俗、建筑风景、代表人物等方面充分感受到世界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也正是这样林林总总的文化把我们的世界装扮成一个百花盛开的大花园。从而达到突破教学重点的目的

  教师归纳:

  (1)节日是一种文化习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往往通过各具特色的文化习俗表现出来

  (2)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不同文化有着各自的标志和代表人物

  在带领学生感受了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之后,我将引导学生进一步去认识文化的差异性

  (一) 文化的和谐发展(认识)

  主要开展两项活动:

  一是读一读;二是辩一辩

  先阅读两个故事:有趣的菜单翻译和幽默故事《望文生义》

  通过故事让学生感受到各国语言文字的不同,各国文化存在的差异性。引导学生思考,语言文化不同,有没有优劣之分呢?

  接着就开展辩论活动:全球化等于标准化吗?

  经济的全球化就会导致文化的单一吗?

  通过辩论,让学生明白各国文化没有优劣之分,都是人类文明的成果,世界文化应该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应该和谐发展。“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们的世界文化大花园也是如此。

  为了更好说明这个问题,我再展示一组图片:沙发、巧克力、可口可乐、咖啡等外来语,让学生感受文化的融合

  在感受了文化的丰富多彩,认识到文化应和谐发展之后,紧接着,我将引导学生一起来探讨面对文化差异,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正确态度

  (三)文化的.沟通交流(践行)

  开展三项活动:

  一是小品表演SHOW;二是学生自主探究;三是经典欣赏

  通过小品表演“哪里哪里”的误会,引导学生明白正是因为文化背景不同才导致行为方式的不同,从而为突破难点奠定基础。

  一般对于别人的夸奖,我们中国人的回答“哪里哪里”是谦逊而不失礼节的,而外国人却认为虚伪,因此我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这种沟通障碍有可能跨越吗?该如何面对?

  两种态度:①排斥。②沟通。

  前面说过不同民族的文化都是人类文明的成果,不存在优劣之分,因此在对待文化差异时,我们应该坚持的正确态度就是沟通,既尊重本民族文化的价值,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主张平等交流,互相学习。

  最后请同学共同欣赏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在这优美的经典名曲乐声中,欣赏中国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能代表中国文化的精髓。

  展示一组图片:中国的剪纸、秦陵兵马俑、国粹京剧、以及美丽的庐山

  这么做的是为了让学生从理性认识升华到到感性认识,体会中外文化的相互融合。更是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传承本民族的优秀文化

  六、说板书和作业

  文化的丰富多彩

  (节日习俗、标志和代表人物)

  ↓

  文化的和谐发展

  (全球化不应导致文化单一而应该相互融合促进)

  ↓

  文化的沟通交流

  (待人方式的不同、采取沟通的态度)

  这样的板书全面简明地将所学内容传授给学生,层层递进,能促进学生理清知识脉络,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作业:开展社会调查,主题是“庐山别墅群”的建筑文化

  布置该项作业是因为庐山别墅群的建筑风格各具特色、各有千秋,其中有美国的、德国的、英国的等等。它们无比和谐地一一坐落在庐山,构成了美丽庐山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进一步让学生从身边领略到文化的多样性以及文化的融合。

  正是应了著名学者费孝通的那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七、说教学反思

  我认为:

  1、总体思路比较清晰,层层递进。

  2、利用图片、视频、歌曲等开阔了学生的文化视野。

  3、至始至终利用乡土。

  初中八年级政治说课稿 篇2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要说课的框题是《我知我家》。我打算从六个方面进行说课,它们分别是:说教学资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这六个方面。

  第一:说教学资源

  首先是对于教材的分析:《我知我家》是人教版社八年级上册思想政治第一单元第一课的第一个框题,本单元的主题是学会善于与父母沟通交往,在学生不断扩展的社会生活中,家庭是他们最熟悉的生活领域,与家长的交往,更是他们学习与其他人交往的基础,可以说,本框题的学习为下面内容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全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其次就是对于学情的分析,初二的孩子普遍存在责任感不强的情况,他们中的很多人会认为在家庭中,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对于在家庭中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认识不足。因此我个人认为通过对《我知我家》这一框题的学习,不仅会让学生加深对于家庭的情感上的了解,还有更深一层次,那就是让学生明白自己对于家庭对于父母的责任,懂得理解自己的父母以及爱自己的家。

  第二:说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了解家庭关系、家庭关系确立的情形和现代家庭结构的三个类型;了解家庭的相关功能;了解自己在家庭中位置;二.能力目标增强辨证看待家庭中父母与子女权利义务关系的能力;感受家庭亲情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发扬自己良好的.家风和传统的能力;三情感目标让学生加深对于家庭的热爱、对于父母的热爱。

  第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对于“家”的理解;对于家庭关系的确立的认识;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逐步的认识“自己与父母的关系是不可选择的”并明确知道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

  第四:说教学

  方法1:情景导入法:通过一个故事或者一首歌曲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设计的活动的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精神得到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3: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第五:说学法

  根据新课程的标准以及我所设计的教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选择了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这三种学法。希望能让学生真正做到从被动的学习转变主动探索,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由学生自己来把握整个学习过程的节奏。在把握知识的基础之上,培养应试能力、以及在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我要着重突出讲解的就是我的教学过程。

  第六:说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5-6分钟)我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部分。首先第一部分是大约5-6分钟的新课导入。首先我会为学生播放歌曲《大中国》,同时,在屏幕上显示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各种照片,先通过歌曲与图片为学生学习本课奠定情感基础。而通过歌曲和图片的展示,我意图让学生知道中国是我们共同的家,在家里各族人民是兄弟姐妹、是亲人,彼此之间有亲情。但是我们每个人除了这个大家之外还有自己的小家,家里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兄弟姐妹……彼此之间就像一颗大树上的枝与干相互牵连。接着我会设计小一个活动,让每个学生绘制自己的亲情树,让学生从自己的家人开始了解自己的家庭和家的含义。

  初中八年级政治说课稿 篇3

  一、说教学理念

  我们先看几组信息:

  中国健康教育研究所心理健康咨询中心设有一条心理咨询热线,他们曾进行过一次统计,在9个月打进热线的2700人中,146人曾尝试自杀或想自杀,其中80%是中小学生。

  为什么一朵朵青春的生命之花,就这样在风中接连飘落?我想,一方面是有的学生学业负担过重,超出其承受范围;更主要的是未成年学生正处于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他们对这“生命”的问题开始有了朦胧的思考但往往因不能正确认识而出现这样那样的偏差。他们往往对“自尊”看得很重,相反对生命的本质却异常地漠视,不懂得尊重、敬畏、珍爱生命。

  这给我们教育者以启示:我们的教育还有着浓重的应试教育痕迹,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缺少对学生的生命观教育,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因此,本课的理念就是:以人为本,注重对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二、说教材分析

  1、地位与作用

  《珍爱生命》是整个初中阶段思想品德科学习的开篇,奠基学习的基础。而第1课时《珍爱自己》在本课中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对于帮助学生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价值观有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生命的珍贵与神奇,知道如何珍爱自己的生命。培养和提高认识能力和学习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体验探究,引导交流,归纳总结;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生命的美好,体会生命的价值,珍爱自己的生命。

  三维目标既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又符合八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3、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珍爱自己的生命。

  因为这是正确的生命观的核心思想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在生活中应怎样珍爱自己的生命。

  三、说教法、学法

  1、教学方法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当然讲,尤宜致力于导。导者,想方设法使学生自求得之。”因此,在本课中,我侧重于学生的自我体验,自我探究。根据本课内容,我设计了以下教法:

  启发式教学法

  讨论法

  体验感知法

  观察法

  通过以上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通过对情景、现象、材料的分析,能形成自己的观点、看法,并进行简单的归纳。以此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归纳的综合能力,并落实到生活实践。同时调动学生的情绪和积极性,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法

  指导学生用合作学习、讨论、自主探究等方法学习。这样有利加强学生的主动感知和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教法和学法的理论依据是: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布鲁纳、奥苏伯尔提出的发现式教育理论等。

  四、说课前准备

  要求学生在家提前查阅、了解“韩国演员崔真实”的相关新闻和资料。

  使课堂教学能有的放矢,具有实效性。

  五、说教学评价

  从内容上主要采用语言评价,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从形式上,则将及时评价与延时评价相结合。使学生的优秀表现得到及时肯定,有所偏颇的观点、看法,在同学之间的思维碰撞中,得到纠正。教师再给予点评。

  六、说教学流程

  本节课我将分为三个环节:

  新闻追踪:热点链接,吸引学生;新闻分析,突破重点。

  心灵叩问:生活考场,反思自身;情感渗透,突破难点。

  生命感言:情感升华,感悟生命;生命计划,指导实践。

  下面我将具体阐述:

  环节一:新闻追踪

  学生观看“韩国演员崔真实”的视频片段,结合自己查阅、了解到的相关内容,就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1、崔真实的死值得吗?

  2、崔真实表现的是对待生命的一种什么态度?

  3、你的感悟是什么?

  学生积极思考,教师适时引导:对待生命的正确态度是什么?学生不难得出结论:珍爱自己的生命。

  通过热点链接,及学生的课前准备,学生在讨论时,有话可说。特别是对崔真实的生命态度的分析,帮助学生对不珍爱生命的行为有更深的理解。这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生命观的良好开端。为下面深入体会珍爱自己坐下铺垫。

  播放影音文件《妈妈的一封信》,以生命运与成长的图片为背景,让学生感悟生命的珍贵于父母培养孩子的不容易。进而探究得出:生命是神奇而珍贵的:因其独特而珍贵;因其不可重复而珍贵;因其有限而珍贵。让学生认识到应该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生命,应该珍爱自己的生命。教师顺势提出问题:那怎样才是珍爱自己的生命呢?由此引入第二环节:心灵叩问。让学生通过问自己的心,达到行为反思的目的。

  环节二:心灵叩问(强化体验,认识生活中应如何珍爱生命)

  (1)请学生听《伐木工人的故事》并谈自己的感受,通过听故事,让学生懂得要珍爱生命,就要有永不放弃生命的希望。

  引导学生思考第二层次:怎样理解永不放弃生的希望?指既不放弃自己生的希望,无论遇到多大挫折,都要顽强战胜,决不屈服,决不放弃。

  不放弃自己的生命,前提自己要掌握一些求生的技能。

  设计一组问题,是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极有可能遇到的紧急情况。让学生通过抢答的形式完成。

  通过这一组抢答题,使学生能基本掌握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类似问题应怎样处理。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并升华在遇到任何危急情况时,应珍惜自己的生命,决不放弃生的希望。

  (2)珍爱生命的行为不仅体现在当生命遇到危险时,更多是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设计小环节:“生活大考验”。大屏幕上呈现几组日常生活场景,让学生抢答,在这些情况中,怎样做是不珍爱生命的行为,珍爱自己的生命又应怎样做?通过对正反两方面的思考,可以使学生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是否是珍爱生命的行为,并得到正确的方法指导。通过这一小测试,教师联系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适当地点评。鼓励学生爱自己,更多地是体现在日常的生活小事中。珍爱自己的生命,就应该肯定自己的生命,尊重自己的生命。

  此部分最后一题,教师设计为:当身体有缺陷时,怎么办?引导学生思考即使身体有缺陷,也应爱自己,并努力使自己的生命更精彩。由此问,引入第三步:要珍爱自己的生命还应延伸生命的价值。

  (3)图片观察,大屏幕展现一组图片。如:邰丽华,林秀贞,微尘(群体)等。教师用正面的事例感染学生,使之受到鼓舞。帮助学生形成正确地人生观、价值观: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涵。他们的生命都是平凡的,甚至有的是有残缺的。但他们的人生却是不平凡的。他们自信的面对生活,尽自己微薄的力量帮助他人,使自己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这也是珍爱生命的体现。

  通过“心灵叩问”环节中三个步骤的设计,使学生参与教学,有层次的逐渐体验到教学的重点应珍爱自己的生命,并归纳、总结出应怎样珍爱自己的生命这一主要教学目标和教学难点,并加强对其的认识和理解,使其能更好地运用于生活实践,由此突破教学难点。但,仅有认识是不够的,必须促进学生从认知向行为的转化。因此,进行第三环节:生命感言。

  第三环节:生命感言

  1、让每位学生设计自己的生命写上自己对生命的感悟。

  学生通过思考,酝酿,可以对本课主题进行总结,反思。设计属于自己的生命感言。

  2、制定“珍爱生命”计划,以一月为限。在一个月内,自己将从哪些方面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月后,反思哪些做到了,哪些没有,并重新制定。

  通过制定计划,让学生养成反思自身行为的习惯。用正确的生命观指导行为,将珍爱生命的理念,落实到生活实践中。

  七、收获平台

  通过学生自己反思、归纳本课所学,所想,所思,所悟,能更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在学生谈自己的收获时,教师应对他们的所获所想给予适当的评价与引导,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让他们明白在课堂中学到知识是一种收获,学到做人的道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更是人生的一大收获。

  教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学生通过学习,不仅了解知识,掌握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生命是可贵的。是应该珍惜,并努力使之更美好的。引导学生体会感受到,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色彩,有的绚丽,有的平凡,绚丽让我们品位绽放的热烈,平凡让我们品位朝阳与落日的从容。不管是绚丽还是平凡。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只有在自己有限的生命里,珍爱生命,延伸生命的价值,人生才会更精彩!

  初中八年级政治说课稿 篇4

  说教法

  教学活动围绕尝试治印的技能学习展开,安排两个课时,通过动手实践加深学生对篆刻艺术的体验和了解。 第一课时的教学引入首先可从强化学生的动手体验入手,让学生在动手篆刻过程中体验篆刻的魅力,提高学生继续深入学习的兴趣。为了降低学习难度,首先从肖形印的刻制入手是一种积极可行的教学选择。因为肖形印对比文字印而言,不必过于在乎形的整齐与规范,更不必借助文字工具书去查 找那些对中学生来讲比较艰深的篆刻文字,而且生肖图形比起文字而言,更加易于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每个学生的生肖年份都有对应的生肖图像。试想一下,学生如果能够亲手刻出一枚属于自己生肖的印章,会有一种怎样的满足与成就呀! 为了调动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在课前先刻出一方属于自己生肖的肖形印章,然后印在自己的'书籍上,或者印在自己制作的精美小书签上。在教学中可以给学生展示书籍,把这些自己制作的小书签作为奖励学生的小礼物,告诉学生:谁的作业完成得好,老师就把自己的书签给谁留作纪念。本课的教学过程 主要强调师生的互动,通过实际的操作,让学生更多地体验一种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的创造欲望。主要采用的教法和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观察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法和创造作业法。

  说学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尝试在印稿上石这个步骤中的两种方式,教学实践证明:“直接反写”的效果较好。肖形印没有正反的明显区别,为学生练习直接上稿的方式提供了便利。 教材上镌刻的方式有两种选择,实践证明:切刀的方式更加易于掌握,也更加具有安全保证。在学生初次尝试镌刻肖形印的练习中,提倡首先统一使用切刀法。为了保证刻制的安全与简便,尝试刻制活动中使用的篆刻材料可先选择石膏材料。本课时的另一个学习内容是欣赏篆刻作品。引导学生在尝试和体验的基础上分析教材提供的篆刻作品,结合不同的内容和形式交谈感受。注意引导学生联系印面文字内容所表达的意境体会笔画线条产生的视觉效果,形容自己的感受。在欣赏与体验环节后,学生根据自己喜好自由选择名章、闲章威者肖形章进行正式的临刻。因为有了刻制肖形印的尝试作为铺垫,“活动一”的可行性大大增强。在 石膏材料的使用基础上,此时可以考虑选择石材作为雕刻的材料,帮助学生更加深入体验篆刻工具与材料的特性。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者学生比较棘手的问题,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最后同学生一起总结归纳。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强化自己的角色意识,始终以学生的朋友身份出现,让学生时刻感受到与教师处于平等的地位。

  说过程:

  本课的基本教学程序如下图:

  生:初步感知(欣赏作品)——乐中体验(刀法尝试)——讨论探究(自评)——知识扩展(亲手刻出一枚属于自己生肖的印章)

  互动师:引导观察——情景创设——启发点拨——汇总归纳

  1、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在第一课时的学习活动中,利用篆刻教学的影像资料辅助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重点

  欣赏一些古今优秀的篆刻艺术作品,为学好本课搭好基架。

  2、介绍篆刻方法步骤

  从篆刻的基本样式、写刻印稿的基本步骤、基本技法和章法等方面介绍,使学生对篆刻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 学习方式和《黑白世界》一课有差异也有相似之处,可以相互借鉴、拓展。尤其是木刻刀具与篆刻刀具的使用技巧上。如:切刀法、冲刀法、写印稿等。

  3、构思立意,突破难点

  这一教学环节, 为了降低学习难度,首先从肖形印的刻制入手。因为肖形印对比文字印而言,不必过于在乎形的整齐与规范,更不必借助文字工具书去查找那些对中学生来讲比较艰深的篆刻文字,而且生肖图形比起文字而言,更加易于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播放课件中所播放的篆刻图片选择几张有代表性的进行分析讲解,同时选择一幅具有代表性的肖形印, 直接让学生观察、模仿、探究、创造。

  4、课堂练习

  教育家弗赖登塔说:“学习唯一的正确方法就是实现再创造”。把所学知识综合的创造运用是我们的目的,最后,播放轻音乐,让学生根据自己喜好自由选择名章、闲章威者肖形章进行正式的临刻。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意及时给予技术示范和辅导,随时展示制作过程中的学生作业,及时做出评价,对学生作业的不同步骤的表现进行纠正或鼓励。

  5、归纳总结

  展示学生作品,学生自评、互评,教师总结。

  说板书设计 :

  美术课的板书应融画与一体,因此,在教学中,应将篆刻过程与板书相结合,将范画、多媒体课件相对应,做到直观清楚,突出主题,照顾全面。

  初中八年级政治说课稿 篇5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分析

  《我们都是公民》是粤教版教材初二第五单位第一课的内容,第五单元式初二下册的单元,学好本课既有助于了解以后各课的内容,更有利于从总体上把握各课之间的内在联系。本课内容是本册书的理论基础部分,学好本课知识对掌握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以及宪法的作用相当重要和关键。

  2.结构分析

  本课题的主题是讲述公民身份的内涵,围绕这个主题,全文分为两个部分、三个小节:

  第一部分(第一、二小节):简要地说明公民身份的确认和公民

  身份的内涵。

  第二部分(第三小节):从四个方面指导学生树立公民意识。

  3.逻辑关系

  我是中国公民——公民与国家具有的法律关系——我们如何提高自己的公民素质。

  4.目标分析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初二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一下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掌握法律所规定的“公民”身份的含义,了解自己所具有的中国公民身份,并懂得运用相关的法律规定去分析一些与公民身份有关的情境问题和简单材料。

  ②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园”中的“情境研讨”文例分析等活动,观察、分析、思考公民的内涵,对怎样树立公民意识进行剖析。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自主学习和引导性教学,唤起和强化学生对自己中国公民身份的认同感和责任感,增强法律观念,养成学法、守法、护法的好习惯。

  5.教学重、难点

  本着初二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一些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①重点——公民身份的确认与公民身份的内涵

  本课的课题是我们的公民,要讲好这个问题就要从公民的含义、国籍的含义以及公民资格的确认这几个角度入手,明确公民的含义以后展开公民的内涵的讲解,在讲公民身份的内涵时,不仅讲公民身份表示着个人与国家的`法律的关系,更要重点讲公民具有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权利义务,在法律上享有平等的权利,这一重点讲解为以后学习第2、3课奠定基础。

  ②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这一难点不是理论知识上的难点,而是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难点,学生的公民意识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因素,难就难在学生如何培养公民意识,并把它落到实处,在突破时,我准备从公民与国家、社会的关系上来展开说明国家的安危、社会的稳定对公民的积极作用,从而培养这种意识。

  二、学情分析

  我认为对学生的分析很重要,不了解学情就无法对症下药,我任课的初二两个班级层次明显,一班学习氛围较好,学生整体素质较高,接受较快,但学生普遍发言不积极,我在教学中主要引导他们把知识拓宽、学精,引导他们积极发言;二班的尖子生较少,中等偏下的较多,我认为对他们的教学主要抓牢基础,适当扩展,尤其要培养一部分差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方式

  1、教法分析

  我们知道政治是一门培养人的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问题引入法、讨论式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并与下面的教学模式紧密联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教学模式:疑—解—导—悟

  疑:疑问。疑从何而来?一是教材之疑;二是教师设疑;三是学生质疑。“疑”是教和学的先导和起点。

  解:解答。谁解?谁答?解什么?答什么?一是教师解疑,解教材之疑,解教师设疑,解学生质疑。二是学生答疑。答教材之疑,答教师设疑,答自己之疑。这一环节注重学生常规知识的掌握,重视突出学生的主题地位。

  导:引导。导什么?导学,导思,导解,导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导课堂气氛,导思路开放,导思维灵活,导知识深化,导认识升华。这一环节注重培养思维的创新,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

  悟:悟知,悟理。悟是解和导的结果,是课堂创新教学的归宿,是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学生知识深化,认识升华,会学会用的重要表现。

  3、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本课对初二学生而言,理论性较强,知识难度较大,我在教学中会采用多媒体教学,一方面可以采用大量的事例,增强教学直观性,把抽象内容具体化,另一方面又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四、学法分析

  现代学习方式适应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开放体系。针对我所任课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对他们进行这集中学习方法的培养:一是以学案为载体的自主学习法,重在突出学生自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二是以问题为载体的探究学习方法,重在培养学生自觉发现问题的能力。三是以活动为载体的合作学习法,重在培养学生沟通、表达、竞争、合作的现代学习意识。

  五、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故事:“探究园”中的“情景研讨”

  〔问〕以上说法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

  这里出现的问题补要求学生回答,这一环节主要是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带着“疑”进入新课,在教学中来解来悟。

  第二环节:讲授新课

  〔多媒体展示〕我们都是公民

  (一)公民身份的确认

  〔问〕什么是公民?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找出公民的含义

  结论: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深化理解:这个概念有两个要点:一是个人具有某国国籍就是该国公民;二是公民是按照国家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个人。

  〔问〕公民与国籍

  关于“公民”与“国籍”两个概念都比较抽象,只需要学生识记即可。

  〔问〕我们一出生就具有公民资格吗?

  参照第五页“小链接”学生讨论后明白:如果父母双方或一方是中国公民,在中国的领土上出生,那么一出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

  〔多媒体展示〕巩俐已加入新加坡国籍

  〔问〕她还是中国公民吗?

  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参见相关的法律规定:我国法律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因此,她已不是中国公民。

  回顾“探究园”中的“情景研讨”中的问题,此刻,学生基本能准确的判断。

  活动:新闻回放—当中国游客被困国外机场

  分组讨论:中国游客为什么能顺利摆脱困境?你对此事有什么看法?

  小组代表发言:

  结论:我国公民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义务,这些权利的享受没有地域的限制,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任何条件下,只要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国家都要义不容辞地提供保护和帮助。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公民身份的内涵—

  (二)公民身份的内涵

  ⑴公民身份表示着个人与国家的法律关系。

  ⑵作为公民,我们具有国家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公民的权利和公民的义务。

  ⑶作为公民,我们享有平等的权利。

  结合具体事例说明。

  〔多媒体展示〕钱学森事迹

  从钱老的身上你感悟倒了说明?

  引导学生感悟: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公民,应树立国家观念,培养民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问〕做一个好公民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后:

  (三)树立公民意识,做合格公民

  ⑴要树立国家观念(要有爱国意识)

  ⑵要培养良好的公民道德和民主意识

  〔多媒体展示〕材料

  〔问〕人们为什么回赞扬那个孕妇?那个偷孕妇提包的人为什么会受人唾骂?

  〔问〕什么是道德?为什么要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通过事例分析使学生明白:道德是规范人们行为的一种基本行为准则,它对于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每个公民应自觉用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⑶要增强法律意识,遵守国家法律。

  〔多媒体展示〕材料

  〔问〕是什么帮助青年讨回了公道?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这样的事例?

  由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得出结论:法律是国家和生活的“卫士”。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公民的生活也离不开法律,每个公民都要知法、守法,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利和自由,自觉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

  第三环节:本课小结

  和学生一起回顾这节课的知识

  第四环节:自我检测

  六、板书设计

  我们都是公民

  (一)公民身份的确认

  (二)公民身份的内涵

  ⑴公民身份表示着个人与国家的法律关系。

  ⑵作为公民,我们具有国家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公民的权利和公民的义务。

  ⑶作为公民,我们享有平等的权利。

  (三)树立公民意识,做合格公民

  ⑴要树立国家观念(要有爱国意识)

  ⑵要培养良好的公民道德和民主意识

  ⑶要增强法律意识,遵守国家法律。

  初中八年级政治说课稿 篇6

尊敬的各位评委:

  下午好!按照要求,我就《做诚信的人》这一课的教学思路向各位进行汇报,敬请批评指导。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做诚信的人》是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十课第二框的内容,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我与他人的关系"中"交往的品德":"懂得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实的基本要求,了解生活中诚实的复杂性,知道诚实才能得到信任,努力做诚实的人"。不难看出,这一框是这一课、这一单元乃至这册书的最终落脚点,在本册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二、学生情况

  作为十四五岁的中学生,他们正处于价值观的形成时期,需要对他们进行诚信教育。另外,他们思维活跃,有一定分析问题能力,也愿意展示自己,所以在教学活动中,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自主学习、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自我反思等学习方法,使他们感知、感悟并愿意践行诚信守则。

  三、教学目标

  基于我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涵养善良之心,展现诚信问题上的智慧,把诚信的道德作为为人处世的准则。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判断分析能力,帮助学生学会在不同的情景中自觉遵守诚信守则,能运用诚信的智慧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3)知识目标:知道诚信守则的具体要求,理解诚信和谎言,隐私的关系,把握诚信的核心。

  四、教学重难点

  为了完成以上的教学目标,在根据学科特点,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重点为诚信守则的具体要求,即要学生知道怎样做一个诚信的人。教学难点是运用诚信的智慧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方法

  1.情景导入法:通过一个故事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2.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通过一个案例的层层分析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 使学生的独立探索精神得到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

  3.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4.在教学手段上,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形象,易于理解。

  六、教学过程

  第一,故事导入:

  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个故事情节:

  一个顾客走进一家汽车维修店,自称是某运输公司的汽车司机。“在我的账单上多写点零件,我回公司报销后,有你一份好处。”他对店主说。但店主拒绝了这样的要求。顾客纠缠说:“我的生意不算小,会常来的,你肯定能赚很多钱!”店主告诉他,这事无论如何也不会做。顾客气急败坏地嚷道:“谁都会这么干的,我看你是太傻了。”店主火了,他要那个顾客马上离开,到别处谈这种生意去。......

  这时,教师停顿一下,让学生猜测一下故事的发展,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好奇心,之后再展示结局:

  这时,顾客露出微笑并满怀敬佩地握住店主的手:“我就是那家运输公司的老板,我一直在寻找一个固定的、信得过的维修店,你还让我到哪里去谈这笔生意呢?”

  故事说完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从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什么教育?1-2名学生发言后教师总结:诚实是信任的基础。维修店老板的诚实,为他赢得了汽车公司老板的信任!可以想象,两家企业今后的合作一定会高效和谐。同样,对于一个社会来说,诚信度越高,社会管理成本就越小,人与人之间就越和谐。所以,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提出了“诚信”的要求。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到诚信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至此,教师板书课题:做诚信的人。

  这个设计意图是:由故事导入,增强趣味性。由这个故事,提炼出诚信是个人的需要,是社会的需要,自然地渗透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也自然引出了本课课题。

  第二:展示学习目标,学生自主学习

  多媒体展示学生学习目标:

  1.知道诚信守则的具体要求

  2.学会运用诚信的智慧处理诚信与隐私、诚信与谎言的关系。

  出示学习目标,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本节课学习内容。之后,要求学生阅读课本,并完成相关填空题。意图是为了让学生找到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为进一步分析案例打下基础,同时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第三:分析案例

  教师展示欧典地板的'案例:

  在2000左右,中国地板市场出现了一个品牌——“欧典地板”。它的广告宣称:“欧典”是德国拥有百年基业的地板品牌,公司位于莱茵河畔的维尔茨堡,在德国巴伐利亚州罗森海姆市拥有占地超过50万平方米的办公和生产厂区。其原材料树木的年龄是60至80年,直径要求在80cm至100cm,德国制造、德国品牌、选材苛刻,因此欧典地板卖到每平方米2008元的天价!几乎与当时房价一样。而其他高档地板的价格在200-300元每平方米,某些顶级产品最多卖到800元每平方米。

  然而,央视记者调查结果却是:德国欧典总部根本不存在,欧典地板就是中国制造!这一消息在2006年“3.15”晚会上一公布,舆论一片哗然!

  学生讨论1:

  (1)如果你是欧典消费者,你听到这个消息,会有什么感觉?

  (2)这家公司的行为违反了诚信守则的哪一条?

  在学生议论的基础上,比较容易的得出第一个结论:坚持实事求是,是诚信做人的守则之一。

  学生讨论2:

  欧典地板已经号称畅销了8年,欧典的不少员工,对于欧典德国身份的真相和其中的奥秘应该比外人都清楚,但是在这8年时间内却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揭露欧典骗人的把戏。如果稍具社会良知的员工勇敢的站出来向公众揭露欧典的谎言,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人不明不白的上当受骗了!那么,为什么这些员工没有人站出来揭露真相?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老师引导学生全面分析员工没有站出来指出真相的原因:一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二是觉得自己举报自己所在企业,在情理上说,有些为难。当然,也可能是害怕报复等原因。在此基础上,分析应该怎样做诚信的人,诚信守则2和4就容易理解了:

  在涉及利益冲突的问题时,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多数人利益一边;在情与法冲突时,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法律一边。

  学生讨论3

  欧典企业和员工希望得到利益,然而,他们得到了吗?继续深入推进案例:

  20xx年4月15日:北京市工商局丰台分局对北京欧典木业有限公司下达处罚决定通知书:处以高达7473776元的罚金。之后,这家企业在地板市场上很难立足。

  至此,你又得出什么结论?

  这时,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冲突时,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长远利益一边。这个结论水到渠成!教师再展示央视记者的感想作为升华。

  没有整个社会和顾客利益的保障,企业的利益如何保证?没有企业的长远利益,又从何谈起个人的利益。因此只有每个人彻底的摈弃一私之利,整个社会的利益才能够得以保全。否则到头来,落得一个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的下场!

  欧典事件,对于教师来说,可能有些陈旧,但是对于学生来说,知道的很少,而且用这一个案例进行深入分析,能较好地印证诚信守则的内容,另外,案例集中,分析透彻,这对于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等目标的达成,都有帮助。

  第四,说还是不说?

  以课本中小健和小奎的事例,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得出诚信与隐私的关系。

  第五,课堂辩论:诚信该不该说谎?

  以课本中医生对病人的回答为例,组织学生辩论,得出诚信与说谎的关系。

  教师最后抓住诚信的核心“善”,进行点评。

  第六,对照目标,总结反思

  要求学生结合本课学习目标,复述知识要点,教师帮助学生总结本课内容概括说就是“114”:1对关系(诚实和信任)、1个核心(善)、4条守则(诚信守则)。这样总结,是为了便于学生识记,帮助他们“说得出”。之后要求学生拿出纸笔“写一写”。内容是对自己某件不诚信的事进行自我反思,或者自己撰写一条关于诚信的座右铭,再或者分享一条关于诚信的名言等。目的一是锻炼学生反思和概况的能力,二是继续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另外,之所以有三个内容,是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的分层练习。

  各位评委,以上就是我对《做诚信的人》这一课的教学思路。期待您的批评指导,感谢您的辛勤工作!

  初中八年级政治说课稿 篇7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要说课的框题是《我知我家》。我打算从六个方面进行说课,它们分别是:说教学资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这六个方面。

  第一:说教学资源

  首先是对于教材的分析:《我知我家》是人教版社八年级上册思想政治第一单元第一课的第一个框题,本单元的主题是学会善于与父母沟通交往,在学生不断扩展的社会生活中,家庭是他们最熟悉的生活领域,与家长的交往,更是他们学习与其他人交往的基础,可以说,本框题的学习为下面内容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全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其次就是对于学情的分析,初二的孩子普遍存在责任感不强的情况,他们中的很多人会认为在家庭中,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对于在家庭中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认识不足。因此我个人认为通过对《我知我家》这一框题的学习,不仅会让学生加深对于家庭的情感上的了解,还有更深一层次,那就是让学生明白自己对于家庭对于父母的责任,懂得理解自己的父母以及爱自己的家。

  第二:说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了解家庭关系、家庭关系确立的情形和现代家庭结构的三个类型;了解家庭的相关功能;了解自己在家庭中位置;

  二、能力目标增强辨证看待家庭中父母与子女权利义务关系的能力;感受家庭亲情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发扬自己良好的家风和传统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让学生加深对于家庭的热爱、对于父母的热爱。

  第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对于“家”的理解;对于家庭关系的确立的认识;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逐步的认识“自己与父母的关系是不可选择的”并明确知道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

  第四:说教学方法

  1、情景导入法:通过一个故事或者一首歌曲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设计的活动的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精神得到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第五:说学法

  根据新课程的标准以及我所设计的教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选择了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这三种学法。希望能让学生真正做到从被动的学习转变主动探索,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由学生自己来把握整个学习过程的节奏。在把握知识的基础之上,培养应试能力、以及在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我要着重突出讲解的就是我的教学过程。

  第六:说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5—6分钟)我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部分。首先第一部分是大约5—6分钟的新课导入。首先我会为学生播放歌曲《大中国》,同时,在屏幕上显示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各种照片,先通过歌曲与图片为学生学习本课奠定情感基础。而通过歌曲和图片的展示,我意图让学生知道中国是我们共同的家,在家里各族人民是兄弟姐妹、是亲人,彼此之间有亲情。但是我们每个人除了这个大家之外还有自己的小家,家里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兄弟姐妹……彼此之间就像一颗大树上的枝与干相互牵连。接着我会设计小一个活动,让每个学生绘制自己的亲情树,让学生从自己的家人开始了解自己的家庭和家的含义。

  初中八年级政治说课稿 篇8

  一.说教材

  本课的知识目标是了解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内涵;能够说出与教师交往与沟通的基本准则;了解、掌握与教师交往的几种正确方法(技巧)。能力目标是能够通过恰当的方法表达对教师的感情;能够运用角色互换的方法理解师生交往中的矛盾冲突,能够主动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是愿意与教师交往,积极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认同教师职业所蕴涵的价值倾向,例如奉献、敬业、爱;主动增进与教师的感情,尊敬教师,理解教师,体谅教师;认同新型师生关系之民主、平等的基本价值取向,积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学重点难点是学会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创建和谐美好的师生关系。

  二.说学情

  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内涵,能够正确处理师生交往中的矛盾冲突,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引导学生树立起师生交往的新观念。

  三.说教法

  导入采用随堂调查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再通过学生采访教师

  活动来引出传统师生观念使师生间交往存在困难。通过两张图片进行对比,让学生根据图片说出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内涵。

  四.说学法

  通过学生小品表演展示案例,运用小组合作探究来分析案例,并使学生掌握一些教师交往的技巧,再结合自身的经历,谈谈自己当时是怎么处理的?如果以后碰到会怎么处理?把所学的只是运用到生活实际,以此来突破教学重难点。最后,通过“教师,我想对你说”这个活动,让学生把心里话写出来交给老师,使知识得到升华。

  五.说教学过程

  第一目:师生交往新观念

  导入新课:说说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中有关传统老师的形象

  (1)传统师生关系的特点及负面影响

  特点:老师是权威,学生是遵从者

  负面影响:造成师生间的隔阂,影响师生间的交往

  活动一:老师补充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和我国古代孔子谈话教学法,并就“学生新角色和师生交往的新行为”发表看法?

  (2)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

  基础:新型的师生关系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

  表现:在这种关系中,师生之间人格平等、相互尊重、相互学习、教学相长。老师是我们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是我们的朋友。

  通过活动一,引导学生发现师生新角色之间的对应关系,明确新型师生观的精神,引导学生发现观念转变对师生交往行为产生的积极效应,鼓励学生主动改变师生关系。

  第二目:共筑师生情感桥梁

  活动二:看图说话P50

  你有过这样的烦恼吗?遇到这样的事,你是怎样处理的?处在困惑中时,你主动与老师沟通了吗?

  (1)主动沟通是一切交往的前提。

  化解与老师的误解、矛盾,增进与老师的感情,一切从主动沟通开始。沟通产生理解,理解产生信任。

  活动三:情景再现,请几组同学分别扮演老师和学生 (情境教学法)

  数学课上,坐在副班长小强旁边的几含“捣蛋鬼”嘀嘀咕咕说个不停,弄得大家都很烦。老师再一次警告后,要求小强坐到教室最后面的一个空位上,老师不停地催促小强,小强气呼呼地坐在那里就是不动,大家预感到一场冲突就要爆发…….

  老师是怎么想的?

  这种冲突会如何发展、如何解决呢?

  他们解决问题的方式相同吗?结果相同吗?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

  (2)主动与老师沟通的方法

  ①从老师的角度看问题。

  原因:老师与学生角色的不同,看问题的角度的不同是产生师生矛盾、冲突和对立的主要原因。(补充盲人摸象的.寓言故事加以说明)

  怎样:学生如果能够从教师的角度、立场考虑问题,设身处地为老师着想,就能理解老师的想法,从而顺利化解师生之间的冲突

  ②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老师的表扬是肯定,是鼓励,是期待;老师的批评是爱护,是鞭策,是期待

  当我们被误解的时候,一定要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向老师作出解释

  表扬要再接再厉,批评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③原谅老师的错误。

  活动四:补充故事,柏拉图关于人的定义(人——鸡)

  原因:作为普通人,老师也不可避免地会犯错误。(人非圣贤,孰能无错。)

  怎样:用恰当的方式指出老师的错误,不伤害老师。(你认为有哪些恰当的方式呢)

  (3)师生交往礼仪

  礼貌待师

  注意场合

  勿失分寸

  六.教学反思:

  以随堂调查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小品表演展示案例,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强化学生的感知能力,并引起学生共鸣。联系自己平时和老师交往的现状,说说自己在师生交往方面存在的问题,使知识得到升华。

  在上课过程中出现了跟预设不一样的答案,有些地方处理的不是很好。在设置问题时不够明确,导致学生回答出现偏差,整节课出现头重脚轻的状况。

  初中八年级政治说课稿 篇9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八年级下册第六课第三节《保护个人隐私》。

  一、说教材

  1本节教材的地位:

  个人隐私权属于人格尊严权中的一种,是人的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但在皇权至上的国和父权至上的家里,向来得不到承认和尊重,更不要说未成年的孩子了。因此,在初中阶段对孩子们进行保护个人隐私的教育,无论是对于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还是建设文明法制的现代国家,都具有重要的时代和社会意义。但由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习惯势力,学生对于个人的隐私权缺乏自觉的认识。故而在教材编写上,将其专门作为一节,足见本课在第六单元中,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

  2本课的基础知识有:

  A隐私权以及对隐私权的尊重程度的社会意义;

  B法律如何保护公民的、特别是如何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权;

  3知识与能力培养目标:

  A了解个人隐私的内涵及保护隐私的必要性;

  B理解个人隐私权对于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c学会维护个人隐私和尊重他人的隐私

  4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A从个人隐私权的被尊重体会人的尊严;

  B学习我国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权的法律规定,依法维护自己的隐私权和尊重他人的隐私权,建设现代文明国家。

  5教学重点:什么是个人隐私权和隐私权在现代生活中的意义。因为现代社会中,信息传媒手段越来越进步和普及,人们更加需要保护个人的隐私和空间。

  6教学难点:在接受教育时,未成年人如何维护个人隐私权。因为在传统教育中,受教育者和教育者都缺乏未成年人的隐私意识;再者,个人隐私的界定也难于把握。

  二、说教法

  1引导和阅读教学

  针对学生在隐私方面的模糊认识,在阅读教材时设置相关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2情景式教学

  设置一些侵害个人隐私的情景,让学生来推测、想象事件的结果,最后教师进行归纳说明。从而唤起学生学习的需要和情感的需要,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体验式教学

  引导学生交流自己隐私受到侵害时的感受,在讨论中使学生切身体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三、说学法

  现代教学思想特别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根据本课的特点,我指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究、参与学习的方法。

  1、自主探究:针对一些案例要求学生首先认真阅读分析,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培养情感。

  2、参与学习: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将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法,尽可能多制造机会让学生参与其中,通过分析、比较、思考、讨论、释疑,使学生都能动起来,活起来,让他们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学会维权,学会做人。

  四、说教学过程

  (一)名画欣赏导入课题

  通过欣赏土耳其著名漫画家奥斯曼的杰作《偷窥》,提出若干问题,初步启发和培养学生的隐私意识

  (二)新课教学

  因为教学内容有不同的侧重点,我把本节内容设计成两个板块,每一板块重点解决一个问题:

  第一板块:解决“‘隐私’是什么”的问题即什么是个人隐私,什么是个人隐私权。这是本节重点。为了突出这个教学重点,我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追根溯源――案例分析――火眼金晴

  追根溯源:用引导和阅读法,通过学生阅读课本P44法律导航第一部分“个人隐私权”的内容,培养学生的从阅读到归纳的能力。

  案例分析:

  警方对犯罪嫌疑人李某的住宅电话进行了监听,发现了犯罪事实。李某认为警方这么做是侵犯他的个人隐私权。你们觉得李某的想法对不对?为什么?

  通过案例,引导学生深层次的对个人隐私权的含义的理解。可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火眼金睛:

  给出实例,判断是非

  A小琳在取款机前取钱时,好几个等待取钱的人围着她。

  B李某在实施手术的过程中,发现有多名实习医生在观摩自己的手术过程。

  Cxxxx年10月某娱乐周刊在报上以地图的形式登出了冯小刚的家庭地址。

  据美联社报道,美国白宫5月13日公布的一份联邦财务报告,布什和他妻子劳拉申报了xxxx年拥有的财产。布什总统还汇报了所收礼品情况,其中包括价值400美元的随手小折刀,最贵的礼物是一辆价值2700美元的山地自行车。

  活动要求:每一小组组员合作判断上述材料哪些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哪些没有。如果其中一小组的剖析,另一小组有不同看法,可以直接提出。

  通过此活动,学生能更好理解个人隐私权的范围以及对生活的意义。提高学生认识和自主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判断、合作能力。

  第二板块:解决“请保护我的隐私”的问题即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和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受法律特殊保护两个内容。这板块是本节难点,为了解决这个教学难点,我安排了三个环节:法律导航——角色扮演——老师支招

  法律导航:用引导和阅读法,通过学生查阅课本P44“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归纳总结出法律对保护公民隐私权有哪些规定,培养学生的从阅读到归纳的能力

  角色扮演:让学生来表演课本P43情境研讨中的内容。提出问题:当这些矛盾激化时,究竟该如何处理?

  此环节可以让学生换位思考,合理的解决孩子的隐私权和父母及老师的监护、教育权之间的矛盾。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能力,树立隐私意识,懂得要依法维护自己的隐私权。这样就突破了本课的教学的难点,使学生懂得维权的方法是法律。

  老师支招:学生现在知道出现问题时要运用法律,但法律并不是解决这种问题的最好办法,所以老师应该结合实际,教给学生几种更合适的方法来解决子女与父母、老师之间矛盾

  具体方法:

  1、当未成年人发现父母、老师想打听自己的秘密或侵犯自己的隐私时,应该平心静气的告诉父母老师这是自己的隐私,自己有权得守护这些秘密;

  2、如果父母老师已经偷看、窥探,那么就违反了法律,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可以向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等机构反映,请相关机构对父母老师进行批评教育;

  3、如果父母老师侵犯自己的隐私给自己带来很大伤害,未成年人也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要求父母停止侵害、陪礼道歉甚至赔偿相应损失。

  (三)课堂小结,强化认识:

  请学生用一句话表达对今天这堂课的感言。这句话里应包括“社会、隐私、法律、道德”

  小结的设置目的是让学生回顾本课的学习内容,并能体会隐私与法律的关系,为下一课时“如何依法保护隐私权”做准备。

  (四)作业布置:

  辩论会:“分数属不属于隐私”要求明确自己的观点,准备好辩论资料。

  布置作业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学生关于隐私权学习的实际效果,在生活与法律的矛盾冲突中去学习隐私权的内容

  (五)板书设计:

  6.3保护个人隐私

  一、个人隐私权

  1、个人隐私的含义

  2、尊重个人隐私的意义

  3、个人隐私权的含义

  二、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

  1、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的规定

  2、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受法律的特殊保护

  这样的板书设计直观、系统、一目了然,即体现教材的知识点,又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初中八年级政治说课稿】相关文章:

初中政治说课稿04-26

初中八年级政治说课稿06-03

初中政治说课稿(推荐)|说课稿09-27

初中政治说课稿15篇11-07

初中政治说课稿(精选20篇)11-19

初中政治说课稿(15篇)11-20

初中政治说课稿:《如何讲礼貌》11-07

初中政治《如何讲礼貌》说课稿12-04

初中政治《孝敬父母》说课稿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