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沂蒙山小调说课稿

时间:2023-01-15 18:58:07 初中说课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初中沂蒙山小调说课稿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沂蒙山小调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初中沂蒙山小调说课稿

  初中沂蒙山小调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1.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音乐第五单元第二节唱歌教学《沂蒙山小调》。本单元通过学唱歌曲学会用不同的声音来表现歌曲的不同风格特点,用质朴率直的歌声来表现朴实高亢的风格特点。

  2.歌曲为四四拍,速度中等,节奏舒展,深情雄伟的赞颂情绪相贴切。

  3.小调:是中国民歌的一种,通常在劳动休息时、日常生活中或娱乐风俗节庆等场合演唱,曲调优美、流畅。流传在山东的《沂蒙山小调》是一首新民歌,以优扬的曲调,朴实的语言,歌颂了家乡的美丽与富饶,表达了人们对新生活的赞美和对党,对伟大领袖的爱戴。

  4.全曲分起、承、转、合四个乐句,工整、自然,加上衬词和感叹词的运用,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二、说教法:

  1、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直观感受沂蒙山美好的风光,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

  2、通过听范唱,体会歌曲感情,学会用民歌的演唱方法学习本首歌曲。

  3、通过多种形式感受歌曲风格,初步了解“鱼咬尾”是民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增强学习民歌的兴趣,感受歌曲中热爱家乡的感情。

  4、引导学生学习简谱,带领学生唱简谱,要有尊重原创的意识,准确的唱好全曲。在歌唱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通过听、奏、模仿、节奏特点的剖析,引导学生基本有感情的唱好歌曲。

  三、说学法:

  1、通过对沂蒙山风光的欣赏及对歌曲创作背景的了解,进一步较深对本首歌曲的理解。

  2、讲究学科综合,联系语文知识,理解鱼咬尾的创作手法。

  3、让学生以游览者、欣赏者的身份自己去听、去看、去问、去想。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拓展同学的音乐思维,掌握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的类型通过学唱和欣赏《沂蒙山小调》,充分感受歌曲的风格、结构特征,初步了解民歌的特点和作用,增加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

  能力目标:通过感受歌词的美、指导同学用优美抒情的声音,有感情连贯的唱好歌曲,注意歌曲的力度变化,唱好歌曲《沂蒙山小调》。情感目标:通过演唱和聆听感受歌曲风格,初步了解“鱼咬尾”是民歌中常见的表示手法,增强学习民歌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大量的收集图片和视频,让同学们听和看,激发学习兴趣。

  2.通过感受民歌的拖腔中使用“鱼咬尾”的表示手法的作用。

  3.学会用质朴率直的`歌声来表现朴实高亢的风格特点。

  4.用优美抒情的声音演唱好歌曲《沂蒙山小调》

  教学过程:

  1.请同学们回答中国民歌体裁:山歌、小调、劳动号子

  设计意图:找准新旧知识的联络点,由已学的知识入手,从对旧知识的复习导入到对新知识的学习,使新学的内容的渗入更为自然

  2.分别欣赏着三种体裁的歌曲。每一首歌曲分别是哪种体裁。《打支山歌过横排》——山歌《无锡景》——小调《陕西民歌》——劳动号子

  今天我们就找重学习民歌体裁中的——小调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歌曲,让学生们对接下来的内容更感兴趣

  3.小调:中国民歌的一种,通常在劳动休息时,日常生活或娱乐风俗节庆等场合演唱,曲调优美,流畅。

  4.通过学生心中对小调的理解,首次欣赏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在欣赏的过程中想一想你们知道的山东是什么样的?风景都有哪些?特产都有哪些?山东有名的大枣,青岛啤酒,最有名的山东煎饼。欣赏沂蒙山美丽的风景

  设计意图:全面的对所学内容的了解,有利于学生对作品有具体、直观的了解。

  5.山东民歌的特点

  山东民歌具有质朴、淳厚、强悍、粗犷和诙谐、风趣等特点。表现山东人民朴实、憨厚的性情,往往以生活小调为最突出。通过对以上的学习和了解,再次欣赏歌曲《沂蒙山小调》并小声跟唱

  6.学习歌曲的节奏,并复习学过的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节奏特点。

  7.附点音符的作用

  打破的节奏的均衡,使之音乐富有动感,使歌唱者和观众都不会觉得枯燥无味。

  设计意图:用简单明了的方法让学生学习新知识,这能更容易接受和学会!

  8.歌曲分析:

  一段体结构,起、承、转、合,四个乐句,工整,自然,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同时运用鱼咬尾的音乐创作手法。

  9.接下来根据简谱和歌词结合歌曲的分析,再次欣赏演唱歌曲,并在欣赏中想一想什么是“鱼咬尾”的音乐创作手法

  10.看乐谱欣赏歌曲,并小声跟着哼唱。

  11.鱼咬尾:中国传统音乐的一种结构形式,前一句旋律的结束音,是下一句旋律的开始音。校园——园林——林子——子弹(看谱子)

  12.欣赏过后请回答几个问题:

  用什么样的情绪演唱?热情喜悦的、赞美的、婉转悠歌词中的“那个”有没有实际意义?没有,只是民歌中的衬歌词中有哪些“儿化音”?草低儿、谷子歌曲中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演唱有什么特点?一字多音——拖腔

  13.如今这首沂蒙山小调依然在山里、在田间,四处回荡。它被传唱已60余年,60多年时间里,沂蒙山小调已经成了沂蒙山的代名词,人们认识沂蒙山,就是从听了这首沂蒙山小调开始的。石碑的正面刻有《沂蒙山小调》的简谱。金色的音符在黑底的衬托下,像是跳动的心脏,让人回忆起为创作这首歌曲和为了抗战时期的文化宣传而付出鲜血甚至生命的英雄们。

  14.欣赏并有感情的演唱!

  初中沂蒙山小调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音乐第四单元第二节唱歌教学《沂蒙山小调》。本单元的选材以祖国大地锦绣山川的“山”为中心,通过学唱歌曲学会用不同的声音来表现歌曲的不同风格特点,用质朴率直的歌声来表现朴实高亢的风格特点。歌曲为四四拍,速度中等,节奏舒展,与颂歌深情雄伟的赞颂情绪相贴切。小调是中国民歌的一种,通常在劳动休息时、日常生活中或娱乐风俗节庆等场合演唱,曲调优美、流畅。流传在山东的《沂蒙山小调》是一首新民歌,以优扬的曲调,朴实的语言,歌颂了家乡的美丽与富饶,表达了人们对新生活的赞美和对党,对伟大领袖的爱戴。全曲分起、承、转、合四个乐句,工整、自然,加上衬词和感叹词的运用,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二、说教法:

  1、激趣导入法: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直观感受沂蒙山美好的风光,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

  2、听唱教学法:通过听范唱,体会歌曲感情,学会用民歌的演唱方法学习本首歌曲。

  3、形象引导法:通过多种形式感受歌曲风格,初步了解“鱼咬尾”是民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增强学习民歌的兴趣,感受歌曲中热爱家乡的感情。

  4、试唱教学法:引导学生学习简谱,带领学生唱简谱,要有尊重原创的意识,准确的唱好全曲。在学生不会唱的时候:老师引导学生积极的学唱,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提高。在歌唱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通过听、奏、模仿、节奏特点的.剖析,引导学生基本有感情的唱好歌曲。

  5、感受创造法:以音响实践为基础,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以多种形式的感受、表达歌曲艺术特色为教学过程,不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说学法:

  1、通过对沂蒙山风光的欣赏及对歌曲创作背景的了解,进一步较深对本首歌曲的理解。

  2、讲究学科综合,联系语文知识,理解鱼咬尾的创作手法。

  3、设计适合学生建立知识体系的学习方法。复习民歌的分类。给学生乐句感的渗透:我们唱歌要有乐句的意识,每到一个乐句唤气,保持语义的完整。在学生演唱过程中,给与吸气记号的辅导,给学生正确的吸气唱歌的标准。

  4、、学生在学唱歌去的过程中,大胆创新,即兴创作有关家乡的风土人情给歌曲填词。

  四、教学流程:

  图片导入----歌曲欣赏----范读歌词体会大意-----新歌教学-----即兴创编。

  初中沂蒙山小调说课稿 篇3

  教材分析

  《沂蒙山小调》是一首优美抒情的山东民歌,全曲由四个乐句组成,一段体。民歌抒情极浓,特点是:每个乐句的尾音为中心作回返的拖腔,(如212,161,656)四个乐句的落音层次递降2165。这首歌是具有山歌风格的小调,为了把声音传远,有个长腔,前一句的尾音是后一句的始音,这种创作形式为“鱼咬尾”。鱼咬尾是我国民间音乐中常用的一种创作手法。它类似于文学创作中“顶真”的修词方法。如,李白的诗《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长随君,君入楚山里,云也随君渡湘水……”这种句头咬句尾的创作手法即是“鱼咬尾”。这首歌教学后可引导学生复习曾经学过的《童谣》《小白菜》的结束音进行比较,虽然落音相同,但是音乐形象不同,可引导学生开拓视野,在复习中自成体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多种形式的听(录音、教师范唱、范奏)感受歌曲风格,初步了解“鱼咬尾”是民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增强学习民歌的兴趣,感受歌曲中热爱家乡的感情。

  过程与方法:通过感受歌词的美、指导学生用优美抒情的声音,有感情的唱,连贯的唱好歌曲。指导学生学习运用气息的控制,做有弹性的'歌唱和力度的变化。培养音准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整合教材,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的歌曲特点和《沂蒙山小调》进行对比,突出音乐形象与地方文化的融化。拓展学生的音乐思维,欣赏该题材其他演奏形式。

  重点、难点

  1生活实践的交流,上网查找资料情况的交流,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培养搜集信息的习惯,激发学习兴趣。

  2反复听民歌手的演唱,感受民歌的拖腔中使用“鱼咬尾”的表现手法的作用。

  3歌曲节奏的难点:连线,一字连音的唱法,表现。一字多音,注意气息的运用,引导正确的吸气。

  4引导学生学习简谱,认识简谱。带领学生学唱、背简谱。

  5气息的训练:正确的呼吸,保证词义的完整。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唱好歌曲。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探索节奏特点,体会歌曲的节拍。初步感受歌曲的节拍、旋律。学生模仿老师拍击《沂蒙山小调》的节奏型,老师伴奏。提问:这首歌是几拍子的音乐?(三拍子)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山东的民歌《沂蒙山小调》。

  二、新歌学习

  (1)请学生看山东文化的演示文稿或录像片。

  设想: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学生对山东山东临沂地区文化的了解:进行情感的铺垫。体现地方文化和音乐学习的融合。看录像片:(或者演示文稿)

  出示:祖国政区版图:指示山东的地理位置:学生讲述沂蒙山的历史,革命老区的故事,游击队的故事。红嫂支援解放军的故事等。歌曲简介:简单的和学生交流:谁知道山东产什么?(烟台梨、枣、寿光苹果、)谁会说山东话(让山东籍的学生说说)整合班内学生的资源。给与充分的肯定和评价。

  设想: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培养习惯,在学习每首歌乐曲之前要主动探究的学习,预习,把和歌乐曲有关的文化内容,通过我们的班班通网络,达到资源的共享,学生看演示文稿,(教师给学生做示范,今后查完资料也要试着作演示文稿的样子给大家看)山东地方文化和民歌的分类与歌曲视听。下面我们比赛:谁能很快的学会歌曲:设想:完整的感受歌曲的风格:听录音范唱:

  (2)学习歌曲:

  设想:学习歌曲:10分钟目的:通过:听、模仿、理解歌词等环节引导学生基本学会唱歌曲。培养积极、认真、探究的学习态度和良好习惯。

  (A)听歌曲录音,感受民歌手歌唱的音色、感情。(给学生完整的印象):出示大歌片:实物投影仪:提示:a有的同学在轻轻的跟着唱,老师喜欢这样的积极的学习态度。这些同学真聪明。b比一比谁学的最快。2-3遍争取学会。c请你说说哪好听?为什么好听?生:尾音/觉得很愉快、旋律优美。

  (B)学习歌词:

  学习歌词: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

  青山(那个)绿水(哎)多好看,风吹(那个)草低(哎)见牛羊。

  高梁(那个)红来(哎)豆花香,万担(那个)谷子(哎)堆满仓。

  咱们(那个)共产党领导好,沂蒙山的人民(哎)喜洋洋。小结:民歌最大的特点就是衬词和拖腔的应用,表现了劳动人民朴素的热爱家乡,热爱劳动的感情。

  请同学们念一遍歌词。

  (D)学习唱歌词:请学生跟录音学唱一遍,提示:同学们唱歌的时候都在看歌片,注意力很集中,你们这样认真的态度让我很高兴,我们再学唱一遍,好吗?

  (E)学生跟录音学唱第二遍。师指歌词。你认为有哪些不好唱的地方(学生没有掌握的地方,重点解决实际的难点:方法:画拍。唱准长音的拍值,范唱

  重在吐字,感情表达。)你们想听王老师唱一遍吗?师范唱。

  (F)我们跟着老师的伴奏来唱一遍好吗?

  解决音准问题:

  a休止符要唱得准确,段与段连接要注意停顿:一字多音唱准,不能换气。

  b山歌特色的表现:终点体会“鱼咬尾”的。

  (G)唱歌谱:要想准确地唱好这首歌,我们还要学习一下歌谱,我们小学生要精通简谱:请同学们跟着老师唱一下歌谱。师指投影仪下的画好斜线拍的歌谱。请口琴好的同学试奏,为大家伴奏。

  重点揭示:“鱼咬尾”的部分:看大歌片,讲解:什么是鱼咬尾。

  小结:这种句头接句尾的创作手法,就叫“鱼咬尾”,你能举例吗?

  诗歌中的、以前学的歌曲:《童谣》

  真好,同学们果然聪明,你们只经过几遍的学习就自己学会了唱这首歌,继续努力呀!大家学会了唱这首歌,那么怎样唱得更好听呢?大家回忆一下以前学的学习方法不懂的地方,小组学习:生互相提问、回答、理解歌词内容。C)注意:angao韵母的归韵,口形的统一。

  三、创作表现

  (1)欣赏《沂蒙颂》片段:乳汁救伤员。

  (2)欣赏柳琴曲《春到沂河》片段。

  (3)比较这两段音乐主题与《沂蒙山小调》这首民歌之间的联系。

  四、拓展升华学生运用所掌握的“鱼咬尾”知识和方法进行简单的旋律创作。由学生对所创作的旋律进行试唱、讲评。

【初中沂蒙山小调说课稿】相关文章:

高中沂蒙山小调说课稿(通用10篇)05-06

高中音乐《c小调练习曲》说课稿02-19

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民歌-小调》说课稿12-14

初中说课稿04-18

初中说课稿07-26

工业说课稿 初中工业说课稿04-18

初中政治说课稿(推荐)|说课稿09-27

关于说课稿初中范文说课稿模板初中06-20

山东沂蒙山导游词01-25

说课稿初中模板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