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初中物理说课稿模板6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中物理说课稿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初中物理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及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在学生初步认识透镜的基础上,感知透镜在生活中的广泛用途,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课上进一步深入的理解透镜和学习它们的工作原理奠定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科学意识。因此本节课是初中物理光学知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掌握光学元件应用的关键内容。
(二)教学目标
依据以上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及学生的发展特点,制定了如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观察、分析、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掌握照相机成相的原理,通过实验演示,了解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照相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参与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对科学的求知欲,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特点,本节课的重点在于通过对照相机成像原理的理解,从而掌握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
由于凸透镜成实像、虚像特征的这一知识点比较抽象,学生之前没有接触过,因此,本节课的难点在于对凸透镜成像特征的理解以及凸透镜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二、说学情
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此前已经对物理的声、光方面的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简单地接触了透镜的一些知识,但对于透镜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还不是很清楚,因此本节课通过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等现实生活中学生常见的实例,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整个中学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迅速发展,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处于优势地位,初中学生的思维,抽象逻辑思维虽然开始占优势,可是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他们的逻辑思维需要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
三、说教法
本着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原则,本节课我打算采用以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和启发式教学法、演示法、练习法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索能力、以及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四、说学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法。亲身经历以探究学习为主的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因此,学法上采取探究法、合作交流法、讨论法、分析法,来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提高抽象思维能力。
五、说教学程序
根据本节课内容的分析及学生的思维特点及知识掌握情况,从导入、新授、练习、小结、作业这五个环节来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过程,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轻松导入,激发兴趣
在新授课程之前,用轻松的聊天方式,导入本节课的知识。向学生提一个调查,哪些学生有摄影爱好?哪些学生擅长摄影?喜欢摄影的学生知道照相机为什么能照相吗?它是靠什么原理来记录美好瞬间的呢?
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照相机,可以让学生都能积极的参与到谈话中来,并通过这样的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带着悬念进入新授课程中来。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 观察分析,动手验证
向学生出示一款真实的相机,并让大家观察,相机都由哪几部分组成?并让学生猜想照相机照相的原理。我会先给予学生适当地提醒,照相机前面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学生先根据所学的知识进行独立思考,再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沟通、探讨,试着去作出远处物体在照相机中成像的光路图,根据学生的所得出的结论,给予适当地补充,师生再共同全方面的总结照相机的照相原理。
通过这样的设计,加强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和合作意识。并在合作探讨的过程中,感受得出最后结论的喜悦。增加学生对物理学习的满足感。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带领大家共同动手制作模型照相机。让学生在硬纸板做两个粗细相差很少的纸筒,使一个筒能够套入另一个,在一个纸筒的一端嵌入凸透镜,另一个纸筒的一端半透明纸或塑料薄膜。学生拉动纸筒,改变透镜和半透明纸间的距离,从而可以在半透明纸上看到室外景物清晰的像。观察所成的像,回答:像是缩小还是放大?像是正立还是倒立?像是虚像还是实像?
经过自己思考、自己操作得到的结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掌握,通过这样的动手操作,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照相机原理的理解,并通过自己所做的模型照相机,真切地感受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习物理的热情。
2. 实验演示,深入探讨
在学生还沉浸在对照相机成像原理的喜悦之中时,将投影仪展示给大家观察,学生很容易发现投影仪的镜头是凸透镜。让学生带着“像是倒立还是正立?是缩小还是放大?”这样的疑问观察教师的演示。教师进行演示:取下平面镜,放上胶片,调节,在天花板上可以得到像。让学生思考如何能将天花板的像,能在前方屏幕上成像呢?如果大家有办法做到,那是什么原理呢?
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并通过相互沟通、交流,得出利用平面镜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从而在前方屏幕上成像。并让学生通过实践、尝试放置带有F字样的投影片,使之在屏幕上得到正立的“F”。同时师生共同讨论、动手画出投影仪成像的平面图。
3. 手脑并用,引出概念
向学生出示放大镜,让学生用放大镜观察书上的字,让学生思考,放大镜是什么透镜?描述通过放大镜观察的像是放大还是缩小?学生根据前面所学习的知识可以很容易地解决问题。继续向学生提出问题,“放大镜和照相机、投影仪所成的像,有什么差别?”经过师生共同交流,引出实像和虚像的概念。
通过观察、分析这些应用透镜的实物,可以加强学生对凸透镜的理解,并通过对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各自所成像的观察,使学生养成对比思考问题的习惯。
(三)巩固新知,发散思维
根据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先设置了一些基础填空题,让学生对本节课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对比进行理解。之后让学生进行思考,我们所看到的露珠使叶脉变粗的原因。经过这样的有层次的习题设置,使学生加深对本节课的理解,可以帮助学生发散思维,应用透镜知识解释更多生活中的现象。
(四)分析归纳,总结重点
让学生自己来讲述本节课收获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小结,教师给予及时地补充。以此来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
(五)课后思考,拓展应用
让学生搜集生活中使用透镜的实例,并思考透镜都可以应用在哪些领域?通过这样开放性问题,使学生没有以往做题的压力感,更有兴趣地投入到搜集资料、积极思考当中。
初中物理说课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作用和地位
《重力》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重力”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力,重力的知识对学习压力、支持力、浮力等知识的学习非常重要,又是学习压强、功的基础。“重力”是“力学”中的基础,在力学学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都必须先研究重力对物体的运动有无影响。本节课由“重力的大小”“重力的方向”“重心”“重力的由来”四部分内容构成,分别从力的概念和力的三要素两条线来认识重力。因此,《重力》在力学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2、教材处理
在授课中本人认为把“重力的由来”由最后学习内容调整为首先进行学习再学习重力的概念比较符合知识的认知逻辑顺序。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学生对重力的现象比较熟悉,有一定的认识基础。农场孩子,纯朴上进,通过半年的物理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他们缺乏一定的探索问题的能力。
根据20xx版物理课程标准对重力学习要求,学生的情况以及教学内容我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为: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重力是因万有引力而产生的。
2、了解重力的作用效果,会由质量计算重力大小。
3、认识重力的方向,理解“重心”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1、了解牛顿关于“地球吸引月球”的理论思想,知道万有引力的存在。
2、通过实验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认识并掌握求重力的公式。
3、通过“重锤实验”“找重心实验”理解并感受重力的方向与作用点---重心。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实验认识“质量”与“重力”关系。
2、通过对重力产生的原因的探究,了解牛顿的贡献,激发学生向科学家学习的意识,树立探索太空奥秘的理想和信念。
根据教学目标和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为:
重点:掌握重力的“三要素”;能进行重力大小的计算。
难点:重力的方向;重心的含义。 为更好完成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采用直观演示法、引导发现法、读书自学和讲解法等,多种方法配合使用,运用多媒体直观展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加上教师讲解,将达到“教”与“学”的优化组合。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1、选择教具依据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物理课程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学用具及设备选取得当有利于使教学过程从抽象到形象。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环境中得以迅速理解和掌握重力和质量的关系。还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从而达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为此,我选择以下的教具及设备:
2、教具:下落物体视频、多媒体课件、铁架台、弹簧测力计、重锤线、钩码、三角板、坐标纸、铅笔、细线、橡皮
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我设计以下教学过程: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教学
1、导学内容:
播放视频: 石往山下滚,水往低处流,雨从空中下落,月球围绕地球转,抛物下落。演示系绳橡皮圆周运动,撒手后运动情况。
问题:以上现象发生的原因是什么?什么是万有引力?谁发现万有引
力?什么是重力,用什么表示?物体只要在什么附近就会受到重力?
2、学生活动:
学生观看视频,引发思考;阅读教材,p9导读与p12重力由来,回答问题。
3、设计意图:
从生活情境中寻求规律,形成理论,树立探索太空的理想,激发向科学家学习意识,让学生自然进入课题。
(二)实验探究,寻求规律
1、导学内容:
托起不同的钩码,感受它对手的压力,提出问题,猜想质量与重力之间有何联系?分组实验,用测力计和钩码探究质量与重力之间遵循什么规律,总结结论。设计,填写表格。
以m为横轴,G为纵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描点绘图像,计算G/m,小结g=9.8N/kg.总结重力公式。
2、学生活动:
学生感受后回答,质量大的钩码对手的压力越大,说明重力越大。学生分组实验,利用测力计测量相应钩码重力,利用直尺铅笔描点、作图,分析规律;填入表格并计算比值,总结G = mg 。(一次函数类型)
3、设计意图:
通过实践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学生学会正确的探究规律、方法、步骤和基本操作思想,引导学生建立理论来源于实践,规律就在身边的认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分析归纳,理解应用
1、导学内容:
P11,先阅读后例题解析,分析小结整理过程;重力的方向;解决用什么工具确定竖直向下的方向?平面是否水平?我国与美国重力的方向是同向吗?有何规律?p12,重心,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物体重心在哪里?
2、学生活动:
学生即时解答例题,板书解析;学生阅读重力方向与重心部分内容,回答问题,学生小组讨论重力的方向应用及规律。学生寻找规则物体重心。
3、设计意图:
熟悉公式,规范解题步骤;理解力与重力关系,掌握重力三要素;提高学生阅读学习能力,体验物理来源于生活,从物理走向社会。
(四)课堂训练 巩固新知
1、下列分析哪些是正确的?
A.物体被抛出后总要落到地面,是重力作用的结果
B.篮球拍到地板上有弹起,是重力作用的结果
C.地球上各地的重力方向都是相同的,均指向地心
D.宇宙飞船离开地球很远后,可认为不受地球的重力了。
2、关于物体重心,下述正确的是?
A.物体上各部分受到的重力,都作用在物体的重心上
B.一个均匀铁环,它没有重心
C.篮球打足气后,它的重心也在球心处
D.向一个杯子中慢慢地加水,杯子和水的重心会越来越高。
3、某同学用弹簧秤称一盒牛奶,示数如图,则这盒牛奶
的质量有多大?(g=10N/kg)
4、某同学的“体重”(质量)为50kg,则他的重力是多少牛顿?当他乘坐飞船,离地球较远时,质量是多少千克?(地面附近g=10N/kg)
设计意图:检测从基础巩固、能力提高、发展思维三个层次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强化训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五)课堂小结 感悟新知
关于重力
(一)重力产生的原因——万有引力
(二)重力大小G=mg,g=10N/kg
(三)重力的方向和作用点: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是重心
设计意图:让学生谈收获,通过课堂小结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回顾、梳理,这样做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可以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一个知识点的整体印象及物理思想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情况,教师根据情况再进行小结。
(六)课下作业 巩固升华:
p14,动手动脑学物理 1----5.
设计意图:1-3题考查重力公式的应用,训练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注意公式、运算过程和结果的规范与准确。4、5题考查学生是否知道重力的方向总是竖
设计意图:简明扼要呈现本节课重点内容,便于学生系统掌握本节知识。
初中物理温度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1节的内容《温度》。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的内容有温度的物理意义、温度计的原理、结构、摄氏温度的规定、温度的写法和读法、自然界的一些温度以及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等。本节内容是本章知识结构的核心,本节的教学首先是围绕“温度”和“温度计”进行的,它不仅是本章的预备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物态变化是围绕“温度是否变化”进行的。特别在后面的实验探究以及人们的生活、生产、气象测量中,温度计的使用也将是其中重要的角色。本节课是从物理学的角度使学生认识温度的有关知识。本节内容知识面宽,但难度不大。因此教学方法易灵活多样,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2.学情分析
学生对温度这个词是非常熟悉的,但对它的含义的理解却不准确。通过教材的开篇的感受温水的感觉以及“想想做做”内容,指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对温度的感觉是靠不住的,引导学生关注温度的科学内涵,在此基础上,通过讨论交流自制温度计的过程,让学生领会温度计的测温原理,从而顺利进入温度计的教学过程。
3.教学目标(三维目标)
“有效的学习始于准确的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所以准确、易懂、可行、可测的目标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和任务,从而选择正确的学习方法进行有效学习。我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同时针对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结合教材,本着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了解并记住一些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4.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的重难点放在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以及正确读出温度计上的示数,因为平时学生很少接触温度计,有些东西还停留在感性认识上,所以,要把它转换为理性认识,我将主要用小实验的方法来突破这个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温度计的特点及使用方法
5.教学准备
只有准备了充分的教具,才能保证教学以及演示实验的顺利进行,而且实验又是中学物理教学的基础。实验能为学生提供符合认识规律的环境,同时能激发学习的兴趣,还是发展学生能力和使学生获得科学方法的重要途径。因此我选择了以下教具:
教师:演示温度计、烧杯(2只,分别装热水、冷水)多媒体设备等
学生:实验用的温度计、烧杯(3只,分别盛热水、温水、冷水)、试管、滴管、烧杯(内盛红墨水)、带细长玻璃管的橡皮塞、透明吸管
二、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结合课标的要求,在各个环节中都要注意引导学生参与制作和体验,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培养对生活环境温度的感知能力,对摄氏温度的规定只作初步了解,重点锻炼学生的认读能力和温度计的规范使用。教学中体现新课程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作用。能做的一定要让学生亲自去做,让学生用自己的体验来说,不能用教师的一味说教代劳,采用教法:实验、观察、讨论、训练和讲解相结合,启发式综合教法。
学法: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能力、性格特点等,依据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在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的自我构建,自我生成的过程。采用学法:小组讨论学习、动手实验、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
三、说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以炙热的钢水和寒冷的雾凇两幅图片,引入温度的概念:是用来描述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以学生熟知的自然现象引入新课,让学生切身体会到物理来源于生活,最终又回归到生活当中。随后引导学生做课本第47页图3.1—1“想想做做”,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感觉冷水,热水,温水的感觉,交流论证感觉有时并不可靠。
第二环节: 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自制温度计:初二学生的直观形象思维仍占有一定的地位,部分学生对温度计有一定的认识,但并不全面。因此,学生通过自制温度计,然后把自制温度计先放入热水中,再放入冷水中(最好使用冰水,这样使得效果很明显),让学生观察温度计中的液柱的变化情况。让学生了解温度计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通过自制温度计演示,让学生体会温度计的测量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 第三环节: 内化提高,实际应用
1.以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为例(预先将温度计发放下去),观察温度计的基本构造(玻璃外壳,液体,玻璃泡,刻度)。温度计这一小节的内容学生完全有能力自己看懂,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的内容。
2.通过看桌上的温度计,看书和观看播放的课件,学生互相总结温度计的基本构造、量程、分度值、摄氏温度的读法、如何规定零度和100摄氏度等知识。并通过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形式加以深化。
3.介绍一些常见的温度。书上给学生准备了常见的一些温度计的资料,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4.分组实验测量冷水和热水的温度,教师巡回指导,注意引导学生先用手估
测一个温度,再实际用温度计测量一下,并比较估测的与实际测量的温度的不同。学生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体会使用温度计的正确方法(四个会:会认、会放、会读、会看)。老师相应地设计一些问题以补充知识点。在此环节,我首先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本了解在使用温度计前要注意的问题,然后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通过动手操作实验,掌握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的方法。再配以多媒体,把常见的错误集中展现,让学生印象深刻。
第四环节:深化理解,延展新知
学生对体温计的使用应该不陌生。为了讲清楚温度计和体温计的区别,可以设计场景,让学生分别用体温计和常用温度计来测量人的体温。让学生自己发现温度计和体温计的不同,并从中分析出体温计的结构特点。
第五环节: 感悟收获,课堂小结
采取口头小结的方式总结这节课的内容,强调学生要掌握温度数值的读写及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第六环节:布置作业,巩固升华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加深学生对本节知识点的记忆,我设计了有针对性的练习题。通过练习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第七环节: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第1节 温度
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
单位:摄氏度(℃)
2.摄氏温度?在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 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
构造:
会认:量程、分度值、零刻度??3.温度计??会放: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在
液体中,不要接触容器的底或壁?使用方法?
会读:示数稳定,不能离开液体???会看: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工作原理:液体热胀冷缩符号t
?构造特点:缩口4.体温计? ?使用方法:使用前要用力往下甩
四、说教学反思
本节课使用了指导——探索式教学模式。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层层创设情境来不断引导学生学习,是教学模式从传统的重结论转变为重过程,教学目标从传统的传授知识转变为发展学生的观察实验、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教师只
起创设情境、主持,激励和归纳总结的作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我说课的内容到此结束,由于本人水平有限,上面过程肯定有许多缺点和漏洞,希望各位老师多批评,多指正,谢谢大家!
初中物理说课稿 篇3
20xxx年10月19日,我在初二10班听了王**老师的《光的反射》一课.
王老师先由生活中看见不发光的物体为例,启发学生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光线如何传播,从而引入本节课内容---光的反射。这一引入是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出发,思考现象背后的物理本质,使学生明确光不是物体发出的,但是我们却能看到物体说明物体上有光进入人的眼睛,从而抽象出光线反射的模型。紧接着,王老师让学生上台展示课前自主学习的成果,用海绵和小棒模拟了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入射角,反射角的关系,这一模拟实验的好处在于可以使学生全方位,立体地构建反射模型,更好的理解三线共面以及法线的作用和意义。
在验证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王老师先对显示光路,实验操作顺序观察对象等进行了指导,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多动手尝试寻找规律,并分组进行拓展实验的探究,实现了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王老师语言富有亲和力,问题设置合理,比如探究三线共面,当将挡板翻折时,看不到反射光线,就问,“反射光线是否消失了?”“如果没有消失,那么怎样才能再次找到反射光线?”一个个小台阶的设置,使学生能很快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获得成就感,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本节课的亮点当属三个拓展性实验:平移,转动平面镜观察反射光线的变化,以及探究如何运用两块平面镜获得平行光线。这三个实验大大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个人认为获取平行光的两种方法可以对应数学中证明平行的两种方法,把数学和物理相结合。从后来的评课来看,对这一块的处理,不同老师有不同的做法。汤老师认为拓展实验应该与实际运用相结合,比如平移镜面可以用来测量液面上升下降的高度,平行光可以用来制作潜望镜等;殷老师认为拓展探究可以从现象出发,运用现有的潜望镜模型,用激光笔演示现象,让学生猜想潜望镜内部结构,并用实验进行探究验证,这样的做法将好过让学生去制造平行光这样的“任务式探究”,让学生为用而学,学以致用,使他们产生“我要学物理,我要做探究实验”的强烈愿望,并且也能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由现象抽象思维得出物理概念和原理,切实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从评价来看,王老师这节课上的是相当成功的,我不禁要思考成功的原因。扪心自问,这节课要是由我自己来上的话,肯定不会如此精彩。而王老师的课也是经过了反复思考,试上和改进,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在磨课听课的过程中,大量吸取别人的意见进行改进,逐渐提高了自身的心理素质和教学能力,才能在区级的公开课上镇定自若,胸有成竹,展现出自身的风采,为学校争得荣誉。因此,我在后续的教学工作中也应该多听课,多交流,反复备课,在不同的班级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促进自身水平和能力的提高。
初中物理说课稿 篇4
一、教学背景
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生活到物理,从自然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验和活动,从被动到主动,在锻炼能力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了解科技发展,从而融入到现代社会中。所以本课(声现象)在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注重全员参与、让学生主动探究等方面作者作了一些努力。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声现象是学生刚接触物理并逐步参与系统学习和研究的第一步,因此保护好学生这一宝贵的好奇心和严谨认真的求学态度尤为重要。而这又主要来源于对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激发。《声音的特性》是第二节,在了解了声音的产生、传播道理之后,对身边出奇的声音现象感到惊异的同时,适时提出声音的特性以帮助学生建立概念至关重要。这是声现象中的重点小节,也是难点一节。这对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和理解声音,认识噪声、听不见的声音从而把握声现象,培养起观察、比较、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也有重要意义,并可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产生物理学习的持久动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方面:
知道响度、音调、音色是声音的三个特征;了解响度与振幅(距离声源远近)有关,音调与频率有关,音色与发声体发声情况不同有关。
2、过程和方法层面:
通过演示、观察、探究、活动、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亲历亲为和比较、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并能从中体验转换法与控制变量法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各种活动中激发和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参与和体验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感受科学探究方法的伟大,并能激发起为科学进步而努力奉献的决心和信心。
四、教学重点、难点
响度、音调、音色是理解日常声现象中的重点,更是难点。比较三个特性,我们觉得,声音的响度与音色特点稍许容易接受一点(可能与生活原有的经验知识基础有关),可对于音调及其影响因素有一定的困难,可视作一个难点。另外,学生对于声音的响度(大小)与声音的音调(高低)概念也易混淆,这也算作一个难点吧,应重点突破的。同时,难点的还有一点就是概念较多:强弱、大小、响度、振幅、高低、音调、快慢、频率、赫兹等,需要逐步深入。对响度、振幅、音调、频率应重点强调。
五、教学法选择及其依据:
本节课准备采用演示实验、实验探究、归纳总结、交流讨论等方法,指导学生从活动中总结与声音有关的现象与本质。因为毕竟声现象与生活结合的还是比较紧密而易于建立模型的。学生的理解难度也不是很大,鼓励学生多动手,动脑,动感官,对于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是有帮助的。
从学生层面来理解,刚接触到的物理现象,都是从学生的生活现象开始的。因此,感性、直接、易于把握便成了学生学习物理的代言,然而唯一缺失的就是从生活中总结归纳现象的能力,因此,如何更为科学地描述现象,总结规律或是在引导下科学有序地建构模型,从而掌握新兴知识还是必要的。本课的设计就是注重了这一点的训练。
六、教学辅助手段
实物器材:羊皮鼓、二胡、纸屑、钢尺、梳子、扑克牌、A4纸、橡皮筋等。
多媒体器材:视频、各种课前录制的声音文件、展台等。
七、教学过程及思路设计:
(一)、课前活动
为了能够突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活动的目的性和操作熟练程度,为解决重难点服务,设计了三个实验,其中一个为自选实验,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选择探究的主导思想。
实验1:选择钢尺或橡皮筋做这样一个实验
伸出长度
拨动方式
振动幅度
声音强弱(大小)
等长
用力拨动
轻轻拨动
活动2:撕一张纸,比较快撕、慢撕发出声音高低的不同(注:只要判断出尖细与低沉即可)
撕的方式
快速撕动
缓慢撕动
声音高低(尖、沉)
活动3:用硬纸片划动梳出,比较有何不同(类同活动2)
划的方式
快划
慢划
声音高低
(二)、课堂实施过程:
1、温故知新:
用孔子的话“温故而知新”,引出对前面知识的巩固,此环节中涉及到声音的产生、传播及固、液体传声的不同。既是对前面的总结,也是为今天的学习做一个知识性的情景渗透,让学生的思维集中到声现象中来。
2、激趣导入:
世界真的精彩。声现象便是一例,然后用多媒体播放课前采集的各类声音:动物叫声、音乐铃声、烟花绽放、车水马龙等等。让学生辨听并体验不同,接着让学生交流感受,也给学生一个消化吸收的时间,最后请学生代表课堂公开交流心境。为引出探究这些声音的特性打下内部需要的心理基础,这样课题的揭示便显得水到渠成而不费力气。
3、教学新知:
(1)理解响度特征并探究其影响因素:
以教师演示敲鼓行为引导学生思考“响鼓重槌敲”的道理,进而自然引出“响度”概念。深入一步:“响度与振动振幅有关吗?”同时向学生揭示“振幅”概念。在学生充分讨论并得出初步猜想的前提下提问学生“怎样检查振幅大小?”引导学生探究的方法,不失时宜地加以方法的指导——“转换法”,同时用学生的演示实验来结束讨论验证猜想。接下安排了学生的一个活动过程,同时体现课堂的开放性和自主性:“用所提供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检验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钢尺、橡皮筋等皆可成为实验的器材。在此活动中仍然遵循“先说方法,再实验,后交流”的思路,体现对方法指导和对实验有效性的调控,在此过程中,也渗透给学生另一种科学方法,即“控制变量法”,如“钢尺伸出长度一定、橡皮筋伸长长度一定等”。这些物理方法的渗透和指导,对于把握实验环节,培养科学思维是有帮助的。
在探究影响响度大小的因素这个问题时,这里还补充了与“距离声源远近”的关系,同样是采用学生身边可信服的理由——“对前排学生说句悄悄话,请后排同学猜”,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接受了声音响度的特性。
(2)理解音调特征,并探究其影响因素:
音调的特性是本节的难点,因此在这个环节上,教学设计加大了时间分配的额度。首先以汇报划梳齿实验引出声音高低的概念,并指出这就是音调,与刚才的强弱有所不同。
接着引导学生从声音产生的角度看,“音调与振动快慢有关吗?”为了便于学生理解,这个环节预设了一个视频演示和活动模拟的情节——撕布、撕纸,以帮助学生朝着定向性目标进发,得出音调与振动快慢有关,进而指出频率的概念。在教学这个概念时,为避免学生脑海中概念混淆,这里并未花费更多时间,而是一笔带过,听懂就行,以免强调过多适得其反(因为在以往的实际教学案例中就有过这样的教训)。接着以两个视频软件来介绍和表现音调与频率的关系——不同声音频率音调的高低,让学生辨听并找出规律。然后又通过演示实验的方法探究如何改变弦乐器的音调——二胡演奏的应用,既轻松了课堂氛围,并渗透以民族自豪感教育,让学生感同身受,更加亲切,得出“长短、粗细、松紧”时影响弦乐器音调高低的道理。这里同样也渗透了“控制变量法”的思想。然后用介绍人体发声频率的不一样指出男女生声音的不同。这对于学生一般性知识的拓展也是一个途径。为了巩固难点突破的成果,让学生及时对生活中的两个现象进行了判断,即男低音唱,女高音伴,女生小丽和爷爷学唱戏的不同,加强了对音调特性的理解。
(3)理解音色特征,探究其影响音因素:
首先让学生欣赏用不同乐器演奏的同一段音乐的方式,表面上是让学生放松一下,其实是在轻松之余渗透了知识,体现了愉快教学的审美理念。(当然素材是课前老师录制的)引出了音色的概念,并指出(或由学生讨论)由于发声体结构或材料不同造成,同时从“声音是一种波”上理解波形与对应音色的关系,播放一段音乐,示波器显示不同波形,加强对音色特性的感性理解。最后介绍了音色在生活中的应用——音色密码。这一块处理较为简洁,因为学生有“未见其声便知其人”的生活基础做铺垫。
4、全课小结阶段:
此环节分两步走,一是引导学生回忆声音的三要素(声音的特性),二是涉及对具体概念,影响因素的讨论。为了全盘把握,用媒体先后展示,形成知识结构模型及框架,便于意义记忆。
5、课堂巩固:
以“学以致用”的观点鼓励学生应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如男女声音的差别,声音洪亮,音高八度的理解,听诊器如何增大响度等。
为了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吃的更好,本课堂最后设计了一个“延伸学习”环节。即让学生判断生活中的声现象主要由声音的哪个特性所决定的。(烧开水,向水瓶灌水,自制塑料管笛等)从而真正实现了从物理走向生活,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6、板书设计:
二、声音的特征
1、响度——振幅 (转换法、控制变量法)
距离声源的远近
2、音调——频率 (粗细、长短、松紧)
3、音色——结构 材料 (波形)
初中物理说课稿 篇5
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
今天我要说的是????_________版_____年级物理_____(上或下)册第_____章第_____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内容。
首先说一下我对本节教材的分析: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同学们在学习了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等知识的基础上引入的一节_______________课(概念课、规律课或实验探究课),本节内容同时又是同学们学习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后续知识的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在整章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通过本节课学习,主要使同学们掌握__________知识,了解研究物理问题的__________方法(如:控制变量法、转化法、等效替代法、物理模型法、理想实验法、类比法等),初步学会运用_____知识解决_____问题的方法,培养同学们的__________能力。
2.教学目标的确定
依据《课程标准》要求、本节教材特点以及同学们现有的认知水平,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部分目标一般为本节课的知识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部分目标一般是通过同学们的自主学习或合作探究,培养同学们哪些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读图分析能力,收集处理信息能力,团结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部分目标一般是通过对科学家生平的介绍,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激发学习的积极性;或者是通过学习什么知识,培养同学们的什么意识和品质等)
3.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
依据《课程标准》要求和本节教材实际,并结合同学们的实际,本节课主要是让同学们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对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限于同学们的认知水平,可能无法自己理解,得需要教师的合理引导,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定为本节课的难点。
二、教学策略(说教法、学法)
1.教法选择:
教法一:现代素质教学理论强调:同学们的学习行为是由动机引起的,学习动机对于同学们的学习可以发挥明显的推动作用。要有效地进行长期的有意义学习,动机是必不可少的。本课采用演示实验,巧设物理情景引发动机,培养同学们的学习主动性;由同学们的分组实验,激发动机,培养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最后再通过例题深化动机,培养同学们的创造性。
教法二:为贯彻生本教育,落实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教育理念,结合教材实际,本节课准备采取启发诱导、点拨释疑、合作学习,兵教兵的教学方法。
2.学法指导:
作为教师来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同学们学习的方法,培养其能力是物理教学的落脚点。因此这节课采用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合作探究寻求方法的兵帮兵学习方法,从而最大限度地凸现同学们的主体地位,培养同学们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动手实验能力、收集数据提取信息的能力。
三、教学程序及设想:
1.复习旧知、导入新课(2分钟)
为了顺利得出本节_____________概念(或规律),同时让同学们掌握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采用类比法设计复习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密度、压强、功率的引入要类比速度)
为更好的落实"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导入本节新课时,采取故事导入(或生活现象导入或演示实验导入)的方式,让同学们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使同学们的整个学习过程成为"猜想"继而紧张的沉思。(故事是……或生活现象是……或演示实验是……)
2.任务驱动、自主预习及展示(5分钟)
同学们阅读课本px页~py页,独立完成下发的学案上的自主预习题。为最大限度的培养同学们最基本的自学能力、提取信息的能力,结合教材实际和已确定的目标,本节课设计的预习题如下:
问题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浮力》一节的预习题可设计为: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当它所受的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_______;当它所受的浮力小于所受的重力时,物体_______;当它所受的浮力与所受的重力相等时,物体_______在液体中,或_______在液面上。2、一个 50g的鸡蛋悬浮在盐水中不动时,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N.(g=10N/kg)3、采用_______的办法可以增大浮力,即使最现代化得轮船,也保持着这种古老的办法。4、排水量是1000t的轮船在河水中航行,满载时船及所装的货物共重_______N,受到河水的浮力是_______N.船从河水中驶入海水中,它受到的重力大小_______,它受到的浮力_______,它排开水的体积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潜水艇靠改变_______实现上浮和下沉的?6、气球和飞艇能漂浮在空中,气球和飞艇里充的是_______.)
同学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后,教师采取投影同学们学案、同学们补充完善学案的方式顺利完成此环节。
3.合作探究、展示交流(20分钟)
同学们针对学案中设计的探究问题,分小组先讨论解决后再上黑板分别进行板演,为展示交流做准备。然后本小组讲解,其余小组聆听并发现其不足之处,加以完善。此过程中教师适时点拨,注意归纳思路、渗透学科理念。
本环节设计的合作探究题和处理的方法为:
(以《浮力》一节为例:
问题(一):把体积相等、质量不等的三个小球a、b、c放入同种液体中,静止后的位置如图所示,它们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a、Fb、Fc,则这三个力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球的密度最大。
问题(二):将同一铁块分别放入水和水银中,比较铁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ρ=13.6×103 kg/m3)
A.在水银中受到的浮力大 B.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
C.在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D.不知道铁块形状,无法确定
问题(一):同学们自学时,能够判断出三个球受到浮力大小关系,而在解决三个球的密度问题时,找不到问题的切入点。
教师点拨:根据前面学过的质量、体积和密度的关系,在这里三个球的密度没法比较,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他们都在同一种液体中,只是处于不同的状态,所以我们可以试着与液体的密度相联系,找出问题的解决办法,即物体的重力和液体的浮力的关系入手,进而找到密度的关系。
问题(二):同学们的在分析物体在液体中最终所处的状态时,根据生活中的木块、铁块、水的关系,进而去理解其他的物体,找不到解决这类问题的规律。
教师点拨:在这个问题中,从力和运动的关系入手,当物体受到的力是平衡力时,这时物体就处于静止的状态,如果物体受到的力不平衡时,物体将处于运动的状态,向力大的那个方向运动。在这里我们只要比较物体受到的浮力和物体重力的大小关系(或实心物体密度和液体密度大小关系),就可以判断出物体将处于的状态。
4.课堂小结,构建体系(5分钟)
对应本节课的目标,让同学们叙述这节课的收获,包括知识上、方法上以及能力上的收获,然后师生共同构建本节课的知识体系,使同学们对本节课所学知识有整体的把握,也有机体现了学科知识建构的思想。构建体系时以屏幕投影的方式完成。
5.当堂检测、巩固升华(10分钟)
同学们独立完成学案上的检测题后,教师投影答案,对出错和疑问较多的地方,通过兵教兵和师教兵的方式解决。
6.学后反思(3分钟)
同学们针对所学内容和本节的目标,在学案上自己构建本节的知识树。
四、板书设计
最后说一下本节课的板书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注意黑板大部分是给同学们展示用的,所以教师的板书内容不宜过多,基本包括标题和简单的知识树即可,并告诉评委这样设计的道理:以生为本,凸显同学们学的地位等等)
初中物理说课稿 篇6
20xx中考物理考纲中列出了初中阶段的14个基本实验中电学实验7个:连接串联和并联电路、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测量、欧姆定律、“伏安法”测电阻、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电动机的原理、如何产生感应电流。要求:能说明其实验原理、所需要的主要实验器材;均在实验室动手做过;能规范使用基本的实验仪器;理解基本的实验步骤,以及如何得出正确的结论等。
而现状是:九年级学生对电学实验比较“怵”。所以有必要安排一节专题复习课。
一、本专题考查特点
根据对近几年来的中考物理试题分析,实验探究题始终是中考中必考的一个题型,这也正体现了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同时也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物理过程中实验探究能力的掌握要求。实验题考查题不仅突出了对学生的基础知识与技能考查,同时还注重过程与方法的考查,对学生分析思维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这几年来我市中考实验探究题的分值都在20分左右,本专题主要考查以下四种类型:
1.基本实验的考查
通过例题来体现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及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2. 电路故障的分析与排除
如电压表没示数:电压表以外发生断路或电压表以内发生短路;电流表没示数:电流表以外发生断路或电流表被短路。
3. 根据实验现象及数据总结规律
重点培养学生物理研究方法及分析论证的能力。
4. 根据要求设计实验
重点对测量性与探究性两类实验进行复习。包括源于课本和课外内容的探究实验。
近年来中考实验探究命题改变了过去重结论轻过程的考查状况,已把重点转移到了对探究实验过程的考查上,把考查观察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做出猜想和假设的能力、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评估的能力等作为考查的主要内容,有一定的难度。
二、学生在本专题上的现状及对策
在所有的考查题型当中,基本测量工具的使用、源于课本的测量性、观察性和探究性实验,大多数学生会做,不容易丢分;但课本实验的变形题、创新类的探究题,相对考查难度较大,这也是考生最易失分,失分最多的题型。
针对学生以上现状,采取的对策有:
搜集考查内容,全面复习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对比复习,找出异同;理论复习与刚结束的实验操作相结合
1、搜集考查内容,全面复习
深入研究今年中考物理说明中12个主题考点要求,找出源于课本的实验探究的考查内容,全面归纳所考查的探究性和测量性实验的主要步骤,全面温故所考查实验探究的七大环节。今年本专题考查内容围绕7个考纲规定的基本实验,补充了2个实验。
2.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对经常考的电阻和电功率的测量重点复习,对探究性实验的七个环节,特别是研究方法及分析论证等环节,力争突破难点。
3、对比复习,找出异同
教材的很多实验的知识点是互相联系的,往往被融合到一起考查到。比如 “伏安法测电阻”、“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两实验设计,实验电路图等大致相同,但两个实验的原理不一样,实验中的操作环节与要求是有所不同的,要区别对待。
4、理论复习与结束的实验操作相结合
将物理中考的实验探究内容,与实验操作考试相结合进行复习,可以加深学生对各个实验探究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节约时间,提高复习效率。
三、教学方法:讨论交流、讲授。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复习计划
1.时间安排
1课时
2.复习方法
在第一轮全面复习课本物理知识,包括实验内容后,进行第二轮专题复习,在实验与探究专题复习方面:
重点针对近几年安徽中考的实验与探究题精选择8个实验探究题,围绕考纲,进行逐个分析,让学生领会这类题的特点,并掌握解答这类题的方法.
【有关初中物理说课稿模板6篇】相关文章:
初中物理《重力》说课稿模板07-28
有关初中物理说课稿模板汇总六篇07-06
有关初中物理说课稿模板集合7篇06-02
有关初中物理说课稿模板汇总5篇05-23
初中物理说课稿模板汇编7篇06-20
关于初中物理说课稿模板集锦八篇06-20
关于初中物理说课稿模板汇总五篇06-07
初中物理说课稿15篇11-05
有关初中物理说课稿范文集合八篇07-02
有关初中物理说课稿范文集锦五篇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