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初中历史说课稿三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历史说课稿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历史说课稿 篇1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第六单元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本套教材的编排充分体现了现代化史观、整体史观和文明史观的特点。本课主要讲述的是从战争到民国时期,随着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步步深入,中国由传统社会 逐渐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社会生活领域发生变化的一些情况。这种叙述体现了整体史观和文明史观。本课内容又与新中国成立后人们的社会生活的变化紧密相 关。所以本课占有承上启下的总结性地位。
二、说目标
在反复阅读教材、认真钻研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简称“课标”)和《宜宾市初中毕业会考与高中招生考试说明》的基础上,我将教学目标设置如下:
1、知识目标:
(1)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
(2)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大众传媒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3)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2、能力目标:
通过中国近代社会生活与古代社会生活的比较,使学生学会运用发展的观点和历史纵向比较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西方社会工业文明的传入使中国的社会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这些变化客观上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但这些变化是以我们中华民族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灾难深渊为代价的,进一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发展观和社会进步观。
三、说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在社会的转型期,交通和通讯工具的改变是社会进步特别是物质文明进步的标志性产物,影响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社会发展的前瞻性,有力的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而大众传播媒体的变化主要是精神文明进步的产物,与物质文明相辅相成,也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所以本课的重点确定为:新式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出现,文化生活的变迁,社会习俗的变化。
2、教学难点:
从文明史观来分析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原因和评价,需要对政治史的基本知识较准确的掌握,对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要求较高,所以本课的难点确定为:近代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特点、原因、评价。
四、说教法、学法
采用多媒体演示法,给学生以直观的历史感受;情境教学法,创设新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合作探究法,通过学生分组讨论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注重其学习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其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所以,本课采用的学法有:比较法、讨论法、归纳法。
五、说教学过程
新课标呼唤的教学过程是 “依赖主体的不断活动”而构建认知的过程,整个过程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努力使每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有效的、科学的课堂活动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为了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将本课设计为“为拍摄电影做准备工作”的活动课,对教学过程进行了以下的设计:
1、导入新课:(约2分钟)
为了在极短的时间内将学生分散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学上,我选取学生感兴趣的“电影”为话题导入新课。导语为:“同学们喜欢看电影吗?”在得到学生肯定的回答之后,我进一步提问:“你知道为了拍出一部高质量的影片,需要哪些人的努力工作吗?”问题提出后,让学生畅所欲言,学生可能会想到导演、演员、编剧、监制、灯光师、化妆师、剧务、制片人等等。这样学生的精力立即集中到了课堂上。
2、讲授新课:(约15分钟)
在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之后,我紧接着提出本节课的设想:“我们班准备拍摄一部反映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电影。今天,就由同学们来担当导演和剧组人员。全班分成4组,分别从交通、通讯、文化生活、社会习俗等四个方面来为本片的拍摄作一些准备工作。”
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相关问题的讨论,并请其将新旧事物进行对比,这一过程可以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接着,每组派两名学生,其中一人介绍近代之前的社会生活某个方面的情形,另一人则介绍近代以来该方面出现的新变化,其他人可以及时进行补充或者纠正,教师则用多媒体课件适时地加以演示。这样,学生的身心都融入课堂,学习的积极性高涨。通过师生互动、讨论,我们已将我国近代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变化一一指出。如下:
第一组:交通工具
——近代之前有:马车、木船、轿子等。
近代有:火车、轮船、汽车、电车、飞机。
在此,我请所有学生思考新式交通工具与中国传统交通工具在动力方面的区别是什么。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可以得出结论:新式交通工具主要以蒸汽机或内燃机、电力为动力,而中国传统交通工具主要靠畜力、水力、风力、人力等自然力。这样,学生就明白为何西方文明刚传入中国时,中国人 “无不充满好奇”了。
第二组:通讯工具
——近代之前:喇叭、击鼓传声、烽火台、驿站、信号旗、信鸽、灯塔等。
近代有:电报、电话、邮政。
在此,教师请学生举例说明新式通讯方式有何优点,使学生明白这样的变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是历史的进步,以培养其社会进步观。
第三组:文化生活
——近代之前有:画像、舞台剧、皮影戏等。
近代有:照相、电影、近代报刊、书籍出版业。
在此处,我以《申报》不同版面的内容为例,请学生评价近代报刊起到的作用,以培养其分析问题的能力。
为了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使其感受到历史其实就在自己身边,在介绍近代书籍出版业时,我展示了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的图片,因为这是学生必备的工具书。
第四组:社会习俗
——由于该方面的变化主要发生在辛亥革命之后,故将社会习俗进行对比的时间界限划为“辛亥革命”前后,与前三组有所不同。
辛亥革命之前:男人留辫子、长袍马褂、跪拜礼、女子缠足等。
辛亥革命之后:剪辫、易服、改称呼、变礼仪等。
在第四小组的学生介绍社会习俗的变化之后,教师展示一些众所周知的.明星(如张国立、王刚、陆毅等)在影视作品中的相关照片。我又介绍了中山装的内涵、“三寸金莲”的来历。明星、故事这两大元素将所有学生的情绪都调动起来,也将本节课推向高潮。
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我设计了“火眼金睛”环节,请学生为剧本纠错,剧本如下:“1921年的元旦,我在电影院看电影,电影的声音很大。突然有人进来说,从南京来电报了,中华民国成立了,我们快把辫子剪掉吧,于是,我很快去做了,还照了一张照片做留恋,然后我坐火车去了南京,见到了孙中山,他说:“你见到了本总统还不下跪?”
最后我鼓励大家:“相信我们一定能拍出高质量的电影”。以此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培养其实践能力。
3、合作探究:(约10分钟)
(1)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变化有什么特点?
我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归纳出变化的特点。“同学们,你有没有注意到马车、灯塔、信号旗、舞台剧等一些近代之前的事物到近代乃至现在依然存在?这说明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什么特点?”“中山装的来历又说明了什么特点呢?”在学生们讨论回答之后,我总结其特点为:中西并存、土洋结合。
(2)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我采用讲解法突破此教学难点,火车、轮船是工业革命的产物;有线电报、电话、照相和电影等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这些变化都是随着列强对中国的不断侵略而出现的;而社会习俗的变化主要是在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出现的。
变化的原因为:①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两次工业革命的科技发明)②辛亥革命的冲击。
(3)如何评价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
学生通过对中国近代之前和近代社会生活进行比较,可以总结出这些变化代表了社会进步的方向,这是其进步性。为了让学生认识到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局限性,我节选了老舍先生《茶馆》的一段文字:
宋恩子:“民国好几年了,怎么还请安?你们不会鞠躬吗?
崔久峰:“做过国会议员,那真是造孽呀!革命有什么用呢,不过自误误人而已!”
通过简短的两句话及课本内容,学生很快就归纳出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局限性——变化是有限的,很多变化只是出现在大城市中,广大农村变化没有这么大。传统的习惯势力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完全改变的。
最后,教师指出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评价为:①变化有限,且以中华民族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灾难深渊为代价,②这些变化却代表了社会进步的方向。
本探究题目可以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地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4、课堂总结:(约5分钟)
结合板书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课所学的知识,再次指出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板书设计为结构式,目的在于力求思路清晰,使板书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有效工具。
5、课堂练习(8分钟)
六、说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我根据八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讨论探究的教学方法,将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结合起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中提高自己的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最后,让我们一起走进初中历史新课程,一起有效地实施历史新课程!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初中历史说课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本课上承第18课《三国鼎立》中吴国对南方经济的开发,下启南方经济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得到了第一次大规模的开发,为以后讲述南方经济在南宋时期全面超过北方做好了铺垫。本课介绍了西晋的短暂统一,少数民族的内迁、淝水之战以及江南地区的开发,始终围绕着民族融合与社会发展这一历史线索,在经历了长达三百多年的巨大历史灾难的同时,也孕育着新的历史进步因素。由此可见,本课在上下章节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具有重要地位。
2、教学目标:
依据:A、初中历史教学大纲有关要求
B、初一学生的身心特点、知识水平
知识与能力:
(1)学生通过学习,了解西晋、东晋、前秦、南朝的建立及更替,知道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的史实。以及淝水之战的时间、背景、经过和影响。
(2)学习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农业、水利、手工业等较快发展的史实。
(3)知道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战役,人心的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
(4)通过探究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了解到自东汉末年以来由于内乱不已,战火遍野,北方人口大量逃亡,形成了人口流动,其人数之多、规模之大、时间之长,是我历史上罕见的,它促进了民族融合,使我国人口布局日趋合理,也开始改变了北方黄河流域为重心的经济格局,从而促进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进程,为国家的重新统一和繁荣昌盛奠定了基础。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分组研读“江南地区的开发”图,进一步了解阅读历史地图的方法--通过图例读地图,感知历史地图中一些直观的有效信息。
(2)组织学习探究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另一方面用“问题解决”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相关历史知识,自主解决问题。
(3)通过创设历史情境话题:“假如我生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会不会南迁?”让学生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的严重程度,并对新知识进行迁移。
(4)启发学生思考“如果你是西部大开发中的一位建设者,西部开发应注意什么?还一定具备什么条件?请你为故乡的发展出谋划策。”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同时指导学生关注本地的历史,关注身边的历史,懂得学习历史以更好的为现实服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在探究江南地区的开发原因过程中,认识到和平、安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
(2)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北方人口大量南迁,除战乱因素外,还因为北方长期以来过度的土地开垦和森林砍伐,使得人们向往资源丰富的江南地区。因此进行知识迁移时,要让学生具备“经济要发展,环境要保护”的环境意识。
3、本课重点:“淝水之战”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4、本课难点:阐明江南地区开发的因素
5、关键点:人口南迁,淝水之战成为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原因。
采用小组先研读“江南地区的开发”图,从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的情况入手,突出“江南地区的开发”这一教学内容。以引导学生探究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为主线,将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淝水之战视为背景原因来处理,既抓住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
二、教材处理
1、学情、知识点的心理因素分析:
对于刚刚从小学毕业跨入中学的初一同学们来说,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更有很多奇思妙想,既需要及时鼓励,也需要正确引导。而且学习习惯处于转型时期,认知也基本上处于感性认知阶段,需要不断的予以启发、提示。经过半学期的训练,大部分学生掌握了历史事件的基本方法和辩证看待历史人物及简单的评价。就本课而言,理解西晋的兴亡和淝水之战并不困难,难就难在理解西晋灭亡的后果和淝水之战的影响成为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因此我大胆地调整了教材顺序,精心设计导入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研究问题的兴趣,并连续设问,这样就能使问题迎刃而解。之后,把他们的好奇心引到现实中来,用学过的历史知识来解决现实问题,“如何开发西部、建设家乡?”这样学习历史的目的就达到了。
2、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安排
历史学科有很强的时间性和空间性。所以,教学中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历史的因果关系等思维方式讲述历史、学习历史的方法很好,可是这样做的最大弊端是缺乏对学生思维的挑战。
从教育学的研究来看,具有挑战性思维的问题,能够极大地调动人类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最终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我大胆地调整了教材的顺序,将教材的第三目调到最开始讲授,将前两目调整到后面来学习,既先讲江南地区的开发这个“果”,后谈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将因果关系的惯性思维方式,改变为逆向推理思维方式,由结果探究原因,挑战学生的思维,力求让学生们在挑战中以积极主动的状态学习本课的内容。
三、教学方法的采用:
1、采用问题教学法
围绕本课的重点、难点设置了很多个问题,以图说文,联系现实,让学生在讨论中,在教师的引导下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启发式教学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讲、读、观察相结合,通过学生思考来突破课文难点,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3、自学讨论,师生合作教学法
提倡合作性学习,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使学生掌握终身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学习方法,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法,这是新课程的最终目的,我在设计本课的教学活动时,力求在这方面有一定的体现和反映。
4、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运用多媒体课件,提供有关历史资料,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加深学生对各知识点的印象。
5、加强学科渗透,增强学习历史的现实性
历史的内容包罗万象,学科间的知识是相互渗透的,需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实现知识迁移,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顺应教改趋势。如淝水之战前后蕴含三个成语故事,引导学生讲出来,就是语文知识的渗透,探究“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时,就要启发学生从地理的角度来考虑。
初中历史说课稿 篇3
我说课的内容是《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第四章第一节“第二次工业革命”,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谈谈我对本课的理解与设计。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从历史发展阶段来看:从教材的整体布局来看:
本课是源头。是19世纪70年代世界资本主义大发展的起点,是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开始,它促使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上了新台阶,还由于列强发展的不平衡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它上承第三章第一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下启第四章其余四节,形成紧密的内在联系,在本册书中具出突出地位,是历年高考的重点
2、三维教学目标的确定及依据
根据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加上对教材和对我校校情、生情、学情的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个方面: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掌握基础史实,把握历史概念,如“垄断组织”“帝国主义”②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如从历史条件、主要内容、进程、影响等方面来比较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异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分组讨论与探究,使每位学生都能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培养学生获取知识能力、参与意识和探究意识①通过对垄断现象的分析,理解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和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的含义②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激发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③联系晋江实际,懂得“博览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3、重点难点:
(1)两次工业革命的内在联系和异同点
(2)垄断组织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学生在初中阶段学过,而两次工业革命的对比和垄断组织这两个问题,理论性较强,都要求学生具备相当的历史思维能力,因此作为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来处理。
二、教法、学法的选择及依据
1、教法与学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的教学总体构想是“教师搭台,学生唱戏”倡导学生主动学习,乐于探究,改变传统学习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学习的现状。“教师搭台”是指我制作网络课件,为学生提供知识脉胳,精心设置由浅入深,由易而难5个问题和配套练习;“学生唱戏”是指让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派代表上台发言和提交作业,并相互评价。在这堂课中,我创设了活动情境,起到的是组织者和引路者的作用,学生才是课堂活动的主角。
采用的教学方法:网络环境下阶梯设疑法,启发引导式教学法
学生学习方法:分组讨论法、合作探究学习法
2、主要依据
(1)学情分析:
A、现有知识基础:有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内容,学生在初中学过,对主要人物及重大发明和事件起因、影响有所了解。课前,我要求学生充分预习,细读课文,完成学案配套练习,编写教材提纲,掌握知识体系,总之,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此外,我校学生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较为突出。
B、学生心理特征:我校学生思想活跃,敢于表现自我,独立性强,具备一定的团结协作的能力,能与学习伙伴合作讨论。但在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上还需改进。
(2)理论依据: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信息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能由他人代替。
(3)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性和互动性的优势
资源性:从我组《春秋风》网站“高中历史资源库”栏目获取丰富的学习资源,采用网页与幻灯片相结合的方式,设计制作了大量的图片,展示给学生。
互动性:借助网络发布教学任务,指导学生分小组自主探究,积极参与讨论。利用网络教学优势,纵横对比,引导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在讲练结合、师生交互、生生交互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完成教学目标。
(4)我校历史组的网络课件制作技术相当成熟,为本课提供了技术保障,我有多次网络教学的经历,也积累了一些经验
三、学习程序
1、学习准备
(1)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完成“对照比较,检测预习”和“任务驱动,学生探究”两个环节,第二课时完成第3环节“一试身手,巩固知识”。
(2)课件准备:教师制作网络课件,由导学提纲、知识体系、重点分析、基础训练、视野拓展五部分构成。
(3)学生分组:选十位同学担任组长,并由组长自己按照5到6人的比例,自行招兵买马,对班上同学进行分组(依据知识水平、表达能力、电脑水平)
2、学习过程
首先,介绍课件的结构,点明本课教学的三大环节
(1)对照比较,检测预习
学生自行浏览课件中的“导学提纲”和“知识体系”,引导学生回归教材,归纳重大史实,理解重要概念。看看自己掌握了多少基础知识,看看自己的知识体系编写是否完整。
(2)任务驱动,学生探究
“重点分析”设置适合学生知识和智力水平的五个问题,把教材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逐个抛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派代表上台发言。当回答出现困难或不完整时,我适时进行启发和鼓励;当回答准确无误时,我会给予表扬,同学也报以热烈的掌声,发言者及小组成员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从背景模块(政权条件、资本条件、市场条件、劳动力条件、科技条件)切入,把握第三章和第四章(两次工业革命)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
(下面问题的背景文
字、图片材料参见教学课件,在此不一一罗列)
2、如果你是1902年美国博览会的策划者,你要设立几个展区,展出哪些产品,这些产品各有什么特点?
———从主要发明模块切入,通过角色体验,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走进历史,体验历史,也使学生对现实社会更加关注(结合xxxx上海世博会、晋江各类博览会)。
3、垄断组织产生的原因?有什么作用?如何评价?
———从影响模块切入,全方位把握“垄断组织”这一重要概念。
4、两次工业革命比较
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背景
起止时间
显著标志
主要工业部门
特点
影响
———细化课本知识。
5、想一想,两次工业革命分别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提示:从破坏性和建设性双重作用入手
———引导学生进行中外联系,把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纳入世界大背景中考察。(3)一试身手,巩固知识
A、学生完成“基础训练”中的七道选择题,利用网上在线测试,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实时检测,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效果。
B、学生分组完成“视野拓展”中的材料问答题,要求学生在留言版上做答(文字录入),并提交答案。通过BBs学生可查看其他小组的答案,上台对其他小组的答案进行点评。最后,我对课堂练习、学生的点评进行简要分析和小结。
四、教学反思
反思之一:从学生的反馈情况来看,这种课对他们没有什么大的困难,反而比较喜欢。他们喜欢的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给他们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第二,学习起来更轻松有趣。
反思之二:从课堂上学生的合作情况来看,他们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实现互动。而且,这种讨论的反映很激烈,一些知识掌握较好的同学发言后,常伴有同学们发自内心的“真棒”的感叹。说明学生之间已经有了共鸣,产生了“欣赏”,在互动中将他人的智慧“据为已有”。在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概括出历史特征、总结出历史认识时,大多数同学会边记边点头。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已有的知识被激活,同时又发现了自己在知识掌握和运用中的不足,这会激励他们“查漏补缺”,增强学习成功的信心。
反思之三:从教学手段上看,充分利用网络教学互动性特点,教师设置问题,分小组完成,先采取生生互评,学生为了本小组的“荣誉”,积极参与,争先恐后,在争鸣中分辨是非,掌握知识,最后是师生互评,在互动中促进教师对教、学生对学的反思和改进。
反思之四:听课教师在听课后充分肯定了这堂课,认为我这节课融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创意新颖,是一堂并不多见的好课,有许多亮点值得学习和推广。他们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探讨①多设置亮问题诸如“如果你是1902年美国博览会的策划者,你要设立几个展区,展出哪些产品,这些产品各有什么特点?”②探究需要较多时间,不可能将所学的知识都用探究方式来获得,如何掌握知识讲授法与问题探究法的“黄金比例”,实现教学效益的最优化。
【有关初中历史说课稿三篇】相关文章:
初中历史说课稿(通用6篇)07-29
关于初中历史说课稿六篇06-14
关于初中历史说课稿5篇06-11
初中历史说课稿模板八篇06-11
初中历史说课稿范文八篇05-29
【精选】初中历史说课稿3篇05-29
【实用】初中历史说课稿4篇05-28
初中历史说课稿范文7篇05-28
初中历史说课稿范文六篇05-24
关于初中历史说课稿汇总6篇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