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说课稿初中范文锦集4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说课稿初中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说课稿初中 篇1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并掌握两个图形相似的概念。
2. 了解成比例线段的概念,会确定线段的比。
二、重点、难点
1. 重点:相似图形的概念与成比例线段的概念。
2. 难点:成比例线段概念。
3. 难点的突破方法
(1)对于相似图形的概念,可用大量的实例引入,但要注意教材中把形状相同的图形说成是相似图形,只是对相似图形概念的一个描述,不是定义;还要强调:①相似形一定要形状相同,与它的位置、颜色、大小无关(其大小可能一样,也有可能不一样,当形状与大小都一样时,两个图形就是全等形,所以全等形是一种特殊的相似形);②相似形不仅仅指平面图形,也包括立体图形的情况,如飞机和飞机模型也是相似形;③两个图形相似,其中一个图形可以看作有另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得到的,而把一个图形的部分拉长或加宽得到的图形和原图形不是相似图形。
(2)对于成比例线段:
①我们是在学生小学学过数的比,及比例的基本性质等知识的基础上来学习成比例线段的;②两条线段的比与所采用的长度单位没有关系,在计算时要注意统一单位;③线段的比是一个没有单位的正数;④四条线段a,b,c,d成比例,记作 或a:b=c:d;⑤若四条线段满足 ,则有ad=bc(为利于今后的学习,可适当补充:反之,若四条线段满足ad=bc,则有 ,或其它七种表达形式)。
三、例题的意图
本节课的三道例题都是补充的题目,例1是一道判断图形相似的选择题,通过讲解要使学生明确:(1)相似形一定要形状相同,与它的位置、颜色、大小无关;(2)两个图形相似,其中一个图形可以看作有另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得到的,而把一个图形的部分拉长或加宽得到的图形和原图形不是相似图形;(3)在识别相似图形时,不要以位置为准,要形状相同例2通过分别采用m、cm、mm三种不同的长度单位,求得的 的值相等,使学生明确:两条线段的比与所采用的长度单位无关,但求比时两条线段的长度单位必须一致;例3是求线段的比的题,要使学生对比例尺有进一步的认识:比例尺= ,而求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就是求两条线段的比。
四、课堂引入
1.(1)请同学们看黑板正上方的五星红旗,五星红旗上的大五角星与小五角星他们的形状、大小有什么关系?再如下图的两个画面,他们的形状、大小有什么关系.(还可以再举几个例子)
(2)教材P36引入.
(3)相似图形概念:把形状相同的图形说成是相似图形.(强调:见前面)
(4)让学生再举几个相似图形的例子.
(5)讲解例1.
2.问题:如果把老师手中的教鞭与铅笔,分别看成是两条线段AB和CD,那么这两条线段的长度比是多少?
归纳:两条线段的比,就是两条线段长度的比.
3.成比例线段:对于四条线段a,b,c,d,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比与另两条线段的比相等,如 (即ad=bc),我们就说这四条线段是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
【注意】 (1)两条线段的比与所采用的长度单位没有关系,在计算时要注意统一单位;(2)线段的比是一个没有单位的正数;(3)四条线段a,b,c,d成比例,记作 或a:b=c:d;(4)若四条线段满足 ,则有ad=bc.
说课稿初中 篇2
一.说教材
教材地位:《静夜》安排在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首具有古典诗歌韵味的新诗,是郭沫若五四以后的作品。这单元共五课九篇文章:有童话;神话;诗歌和寓言。它们通过虚构的故事和景象曲折地反映现实,揭露鞭挞现实生活中的丑恶,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赞美呼唤人间真情。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联想、想像的能力,引导学生憎恶假丑恶,向往真善美。 通过本诗的学习,使学生体会诗人所表达的忧国、爱国的情。
二.说教学目标
本文的教学目标为:
1.能力目标
使学生体会联想和想象的表现作用,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学习诗的凝炼,含蓄的语言及修辞方法;学习朗读,培养对诗歌的爱好。
2.情感目标
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体会诗人所饱含对光明、理想、祖国的情感,陶冶自已的情操,进而达到纯熟的境界。;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重点
1、使学生体会诗所饱含对光明、理想、祖国的情感
2、使学生理解诗的凝炼、含蓄的语言以及修辞手法
本课的难点
使学生体会联想和想象的表现作用,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四、说教法
1.明确目标,减少学生学习活动中的无效思维;
2.指导朗读,重在学生体验;
3.提问探究、小组合作探究、,引导学生了解这首诗的写法及风格,学习联想和想像的手法;
4.小结巩固,紧扣要点,帮助学生形成思维整合。
5. 练习提高,文字的联想和想像,引导学生作联想、想像的训练。
6.手段及依据:用简单课件辅助教学课件,以“文本学习为主,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教学方法。
五、说学法
1.朗读感悟,感受音乐美。
2.探究内容,理解意境美。
3.探究写法,领悟情感美。
4.模仿学习,拓展思维,培养想像力,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设计
1.师生互动,创设宽松的教学氛围 (2分钟)
我将设计动画片《聪明的一休》激情导入,请学生向他一样开动脑子成为聪明的孩子!学生的心弦被扣动,有表现自己才智的欲望,营造了民主、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2.比较引入新课(3分钟)
1同学们能有节奏、有感情的背一背李白的《静夜思》吗?
然后我请同学们一起配乐背诵李白的《静夜思》 问:
1.诗人看见了什么?(月光)
2.诗人由月光联想到什么?(白霜、故乡)
3.李白思的是什么?(故乡、亲人);
郭沫若的《静夜》与李白的《静夜思》同样都表达了一种在静谧的夜晚中的感情流露,那郭沫若的诗又表达了怎么样的情怀呢?请大家打开书,听录音。
3.指导朗读(6分钟)
1.放录音,整体感知
低沉的音乐、轻柔、舒缓的节奏,把学生带进诗中所描绘的朦胧的宁静的静夜中,仿佛见到了模糊的天河岸边有鲛人对月流珠。
2听完录音后让模仿声音,齐声朗读
在此我将纠正学生的字音、重音、节奏。
3.学生自由朗读,组织齐朗诵.
4.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4分钟)
我在此环节让学生通过小组分工合作的方法查资料了解作者及背景。
5.赏读静夜!(20分钟)
说课稿初中 篇3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学生在小学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梯形性质的系统学习,它放在平移和旋转之后,全等之前,下册还要学习梯形的判定。可以看出教材的编排是一种螺旋上升的体系。而本节处在上升的中间环节。因此,对教材既不能拔的过高,又不能象蜻蜓点水湿一点皮毛。学生在前面已学习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知识,本节重在引导学生利用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把梯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和平形四边形的问题解决,另外,教材的编排还要适当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掌握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的有关概念;探索并掌握等腰梯形的性质。
2、通过把梯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的问题,体会数学的转化思想。
3、能运用梯形的性质进行相关计算和简单的说理。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索等腰梯形的性质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说理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经历探索把梯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和平形四边形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体会数学转化思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合作探索、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活动充满探索性、创造性和趣味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自信心。
重点:
1、梯形的性质及其应用。
2、会把梯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或平行四过形问题。
难点:
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主动探究习惯,提高说理的表达能力。
二、说教法
新的课程标要求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本节课采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练习为主线的教学策略,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发挥主观能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练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和掌握数学能力的平台,因此把练习教学当成一节课的主线。
三、说学法
数学教学的本质是数学活动的教学,也可以说是数学思维的教学。本节课就要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过程中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培养学生合作交流、主动探索、善于发现的科学精神。同时,在合作交流、探索的过程中,学会用类比的方法学习梯形的性质,采用启发、诱导的方法来指导学生把梯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问题解决,引导学生反思、小结数学的思想方法,知识的获取,让学生看到自我的价值,增强学习的乐趣和信心。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常言道,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好的引入能充分唤起学生的注意。这节课的开头我采用学生日常生活中易见的三个梯形实物的图片,以此说明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反过来服务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是这样设计引入的:
北京奥运会后,许多游客都发自内心的说出了同一句话:中国,Beatuiful!特别是我国的建筑更是给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国的建筑溶合了许多几何图形。如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菱形同,矩形,正方形,另外,我还发现了一种几何图形出现的频率也很高,你们发现了吗?(投影展示图片)
二、引入新知
在这个阶段我采用师生谈话的方式进行学习,在参与的过程中,师生间、学生间可一问一答,可讨论或争论,围绕学习目标前进,这种形式有利于学生了解思维的过程。这一过程这是这样设计的:
师:是的,我们在这么多物体中都找到了梯形,它给世界带来了不同的美的体验,你能否根据刚才我们所看的图片,描述一下什么样的四边形叫梯形?
生:
师:虽然都是梯形,但我们发现它们的形状并不相同,你看下面三个梯形,后二个形状就很特殊,它是我们学过的哪一类梯形呢?
(大屏幕展示)
生:等腰梯形 , 直角梯形
师:请你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它们的特征
(大屏幕展示)直角梯形:有个角是直角的梯形
等腰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
三、 探索新知
这一环节是以学生分组活动为主的形式,教师在活动中要巡视、指导、了解信息,对学生的研究给以鼓励肯定。教师围绕梯形的性质提出有探索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合作研究、分析,然后提出小组的意见在全班讨论,同时对他的意见进行评价。这种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小组合作意识。这一过程我是这样设计的:
师:梯形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图形有什么关系呢?我们能不能把梯形转化为以前我们所学过的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呢呢?请在刚才你所画的图上把你的转化方法画出来并和你的同桌交流。
师:(大屏幕展示转化的几种常见方式)
师:它们被转化成了什么样的图形?
学生答:
师:我对等腰梯形最感兴趣了,你们能不能和我一块探究一下等腰梯形的边角,对角线有什么样的特征呢?
[做一做]:
师:在你准备的方格纸上,画一个等腰梯形ABCD,过两底边AD、BC的中点E、F画一条直线,将等腰梯形ABCD沿直线EF对折。你发现了什么?
生:等腰梯形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类比平行四边形和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探究方法来研究一下等腰梯形的边、角、对角线有什么关系?(四人一个小组合作学习)
生:边:一组对边平行,两腰相等
角:同一底边上的两底角相等
对角线:对角线相等
教师提问几个组并对学生的结论给予评价总结
(大屏幕展示)等腰梯形同一底边上的两个内角相等。
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说课稿初中 篇4
一.说教材
1.地位和作用: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编排在学生学习了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使用方法,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之后,它既符合学生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认识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系统性。
欧姆定律是反映电流、电压、电阻这三个重要的电学量之间的关系的最基本的定律,是分析解决电路问题的.金钥匙。是本章的教学重点,也是初中电学部分重点内容之一。
2.教学目标:
A:知识目标:理解掌握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能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计算;根据欧姆定律得出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的关系。
B:技能目标:学习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C、情感目标:通过介绍欧姆生平,培养学生严谨细致、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重点和难点
重点: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的理解掌握,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的简单计算。
难点:运用欧姆定律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
二.说学生
1.学生结构
本班有54名同学,男生28名,女生26名。根据组内异质、组际平衡的原则分成九个小组,成员角色有组长、副组长、操作手、记录员、发言人等,成员轮流担当。
2.知识基础:
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使用方法;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3.能力基础
经过几年的自主互助学习性课堂的实践,学生已经初步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说教法
基于上面的教材和学生情况分析,我根据几年来实施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经验主要在教法改革中突出以下几方面:
1.在学生前一节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体现新课程“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的基本理念,让学生自己总结得出结论。
2.注重渗透物理科学方法——控制变量法,让学生在探究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领会物理学研究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性素质。
3.学生学习的过程不是一种简单的刺激和反应,而是个人借助某种“认知桥梁”或者“同化和异化”不断组织和构建知识的过程。因此,我觉得在物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应重视学情,突出自主学习。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自己摸索,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出“新”的物理规律。
四.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设疑,启发探究欲望。[时间3分钟]
复习:
1、电流是怎样形成的?是什么原因使电荷作定向移动的?
2.导体的电阻对电流有什么作用?
设疑:学生对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猜想,那么这三个量究竟有什样的数量关系呢?点出本节课题“欧姆定律”。
这样通过简单回顾、分析,使学生很快回忆起三个量的有关概念,通过猜想使学生对这三个量关系的研究产生了兴趣,激发了求知欲望,并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指向本节课。
(二)展开探究活动,自主总结结论。[时间35分钟]
1.根据上节探究数据的基础,让学生讨论,自主得出结论:
导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强调两个一定,运用了控制变量法,达成教学目标之二技能目标)
2.欧姆定律: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具体做法
(1).各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对实验数据进行数学处理,理解数学上“成正比关系”、“成反比关系”的意思。
(2).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最后分析得到二个结论:在电阻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3).进一步引导得到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
(4).说明:在欧姆定律中的两处用到“这段导体”,意思是电流、电压、电阻对应同一导体,而且具有同时性。
这样做能真正把学生推到学习的主体地位上,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提高了学生实验能力和运用数学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介绍欧姆生平,达成教学目标中的情感目标。
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欧姆定律应用之一
通过三个例题,使学生理解掌握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达成教学目标的知识目标。例1有老师集中讲解,例2、3由各小组讨论后,由学生讲解,老师点评补充的方法。充分体现课堂上学生的自主地位。
老师点评:
①叙述欧姆定律时,注意电流的关键词是“中的”,电压的关键词是“两端的”,电阻的关键词是“的”。
②I、 U、 R必须具有同时性和同一性
③注意单位的统一(都用国际主单位)
④在不同情况下要用角标加以区别
⑤在解题时,一定要注意解题的规范性
5.欧姆定律应用之二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
①学生分组实验,讨论得出结论:两个电阻串联起来时,灯泡的亮度变暗了,电路中的电流变小了,说明电阻变大了。
串联电阻的总电阻的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大。
②学生分组实验,讨论得出结论:两个电阻并联起来时,灯泡的亮度变亮了,电路中的电流变大了,说明电阻变小了。
实验反思
并联电阻的总电阻的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小。
问:为什么串联后电阻变大?并联后电阻变小?从前面学习过的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能不能得到解释。
结论:电阻串联,越串越长,所以越串越大;电阻并联,越并越粗,所以越并越小。
难点的突破
①采取学生自主实验的方法,使学生更直观地体验电阻的串并联引起的电路中电流的变化,从而自主得出结论,能更好的证明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科学性。
②在实验之前,要鼓励学生进行各种大胆的猜想,当学生的猜想与实验结果相驳时,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思考,可以使学生的印象更深刻。当学生的猜想与实验结果相同时,他会在实验中体验到快乐与兴奋,有利于激发学习的兴趣。
(三) 小结:[时间4分钟]
1.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的理解掌握,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的简单计算。
2.运用欧姆定律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
(四)考点说明与作业[时间3分钟]
考点:中考中关于欧姆定律的考点很多,但主要是针对公式及其变形公式的运用,要结合前面学习过的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本节刚刚学习的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及其欧姆定律公式、变形公式的综合运用。
【【精选】说课稿初中范文锦集4篇】相关文章:
初中英语说课稿精选01-01
初中数学说课稿-《数轴》12-12
初中数学优秀说课稿《垂线》11-11
人教版初中语文《秋天》说课稿11-05
初中语文《散步》优秀说课稿10-22
初中数学说课稿:《完全平方公式》11-21
初中数学《完全平方公式》说课稿范文02-02
初中语文说课稿《孔乙己》模板01-23
初中语文《丑小鸭》说课稿范文12-16
初中数学《完全平方公式》说课稿模板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