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初中最新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认真拟定说课稿,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说课稿初中最新,欢迎阅读与收藏。
说课稿初中最新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概述绿色开花植物的受精过程
举例说明几种植物的营养繁殖
说出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
2、能力目标
通过对植物生殖的图示观察,尝试图与文字转换的表达
能够模仿人工营养繁殖的图示,进行植物的嫁接、扦插或压条等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绿色开花植物生殖过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生命和大自然的崇敬和热爱之情。
参与嫁接、扦插或压条等活动,体验植物新生命的诞生过程。
观察植物的组织培养过程,阅读人工种子形成的资料,体验新科技与传统生产的差异。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
三、教学重点
观察植物的受精过程
四、教学难点
概述植物的受精过程
五、教学用具
cai课件、花模型、果实(黄瓜、花生等)、土豆
六、教学用时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师:(播放一段短片),同学们,这段短片展示的是什么生物现象?
生:开花
师:同学们喜欢花吗?喜欢什么花?为什么喜欢?
生:自由回答
师:多姿多彩的鲜花带给人类芬芳和美的享受,可是鲜花是为人类而开吗?
生:不是
师:那花为谁而开?
生:为了繁衍后代
师:是这样吗?植物是通过开花来繁殖后代的吗?如何繁殖?这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植物的生殖。
(二)复习花的结构
师:同学们,关于植物的种类的知识我们已在七年级学习过,下面我来提几个问题考考大家,(有信心吗?)
师:我们在短片中看到的这些植物属于植物里的哪一类?
生:被子植物
师:基本知识掌握得非常好!那大家听我这样说对不对:只有被子植物才能开出真正的花?
生:正确
师:禁得起问,不错!我们还学过:被子植物多种多样,开的花也多种多样,作为一朵真正的花,应该具有哪些结构呢?下面请每个同学都来认真的回忆一下花的结构。
生:活动:填图---花的结构,请一位同学说出一朵完整花的各结构名称。
师:一朵花的最重要的结构是什么?
生:是雌蕊
师:雌蕊又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生:柱头、花柱和子房
师:子房是雌蕊的主要结构,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
生:子房壁和胚珠
师:胚珠里面有什么?
生:有一个卵细胞和两个极核
师:很好,现在我们由内望外来组建一个雌蕊:首先有三个细胞:卵细胞和极核,他们有个家叫胚珠,胚珠外还有个更坚硬的“铜墙铁壁”叫子房壁,可是这样太矮了,于是子房壁又长高了一些,形成花柱,花柱的顶端叫柱头。
师:可不要小瞧这个子房,他是形成果实和种子的主要部位,可是在形成前他需要花的其他伙伴的帮助。
(三)传粉
师:我们知道,植物的精子在花粉内,所以在受精之前,要先传粉。如何传粉?这里面有很大的学问,下面让我们来看一段短片。
师:花粉从一朵花传到另一朵花,这种方式叫异花传粉,而传粉的途径有哪些?
生:依靠昆虫和风等
师:根据传粉的不同途径,我们花分成:虫媒花和风媒花。从这个角度看植物很高明吧!
可是也有的花自食其力,完全靠自己的雄蕊给自己的雌蕊提供花粉,如蚕豆,这种传粉方式被称为自花传粉。(展示图片)
(四)受精
师:条条大道通罗马。不管植物采取什么样的方法,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把花粉顺利的送到柱头上去和卵细胞相会。同学们,你们觉得在相会之前会遇到什么麻烦呢?
生:自由叙说
师:那聪明的植物是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的呢?让我们来看一段短片。
师:看明白了吗?那我们一起来完成从传粉到受精的过程。
生:接力回答植物从传粉到受精的过程。传粉:柱头会分泌黏液,它只识别同类的花粉,其他植物的花粉不会被识别,就不会萌发。花粉在黏液的刺激下,萌发成花粉管,穿过雌蕊的柱头、花柱,到达子房。在萌发的过程中,花粉管里的精细胞分裂成两个精子,释放到胚珠里,其他的花粉管萎缩。 受精: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另外一个精子与两个极核结合形成受精极核。
师:这样的受精方式我们称为双受精现象。这也是许多绿色开花植物特有的。
(五)果实的形成
师:万里长征迈出了最重要的一步,精子和卵细胞顺利会师,可是胜利的果实还需要更多的能量。这时,无论多么鲜艳的花朵都到了凋谢的时候,他们的使命已经完成,从而把生命的能量留给种子和果实的诞生。
师:受精以后,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里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种子的胚,受精的极核发育成种子的胚乳。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这样果实就包括果皮和种子两个部分。
师:下面请同学们观察手中的几种果实,指出各自的果皮和种子部分。
生:花生:花生壳是果皮,花生仁是种子
师:大家掌握的非常好!可是我有个疑问:不是一个受精卵只能发育成一个种子吗?可为什么一粒花生里有好几个花生仁呢?
生:说明子房里有好几个胚珠。
师:真聪明!种子数要取决于子房里的胚珠的数目,如果只有一个胚珠,那么只有一个种子,如桃;如果有多个胚珠就会有多个种子,如西瓜等。
师:那还有一个疑问:每朵花都会形成果实吗?
生:不一定,如果是雌雄蕊不在同一朵花上就不可以了。只有雌花才有可能结出果实。
师:从植物的开花能学到这么多的学问,被子植物真是聪明的生命体,不愧是当今世界上最高等的植物啊!可是,同学们听过这样一个说法吗:有的植物一生只开一次花,而且开花之后就意味着要死了?
生:竹子开花
师:为什么呢?下面让我们来看一段短片来寻找答案吧!
师:同学们有何感想?
生:自由叙述
师:虽然是生命结束前的征兆,可是他依然把生命的力量化成了一粒粒生命的种子,所以竹子开花同样也是在履行她繁衍后代的使命,让我们见证到了植物生命力的顽强。这也是人们喜爱竹子的其中一个原因吧!
(六) 果实给人类带来的好处
师:植物用毕生的力量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又是谁享用了美妙的果实?
生:动物
师:所以,同学们,你们现在觉得植物的花为谁而开?
生:自由表述
(七)现代科技发展
师:传统的种植业让人类生生不息,作为最高等的人类在享用丰硕果实的同时也在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让世界变的更美好,人们学习植物的方法,可以来合成我们所需要的更健康、更高效的植物种子。请看短片。
(八)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聪明的植物是如何来利用花来繁殖后代,植物还有更多的方式来繁殖自己的后代,聪明的人类在几千年的种植中也创造了更好的繁殖方法,他们是什么?下节课再来讨论。
说课稿初中最新2
课前解析
关注文体特征:《表里的生物》是冯至的一篇回忆儿童生活的散文。文章的时间线索明晰,文章多次出现时间词语,如:“小时候”“一天”“许多天”“以后”“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故事的发展,“我”的心理和情感也在变化。
关注人物形象:全文以第一人称的写法,以儿童的眼睛观察世界,以儿童的思维认识世界,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好奇心强,爱观察,善思考且比较执着的孩子形象。引导学生对人物进行评价时要聚焦心理活动和对话描写,要找出依据来印证自己的观点。
关注文中插图:文中插图画的是父亲把表盖打开,“我”睁大眼睛兴奋而入神地看着面前表里的美丽而神秘的世界,也表现了“我”的天真和好奇。
关注文章结尾:文章结尾处,“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这样的话”指什么?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回想自己是否也说过类似的话。为什么不说了?品味其中蕴含的情感,体会告别童年的悠长滋味。
关注字词:“蟋、蟀”两个字笔画较多,应予以重点指导。提示学生注意笔顺、笔画,注意结构安排。“脆”字要提示右边的“危”字,最后两笔是横折钩和竖弯钩。“璃”右边笔画较多,书写时要写得紧凑,注意“离”的笔顺,以及最后两笔是撇折和点。
教学目标
1.会写“脆、拦”等8个字,会写“机器、钟楼”等17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结合课文中的相关语句,说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教学重点
1、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能结合课文中的相关语句,说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教学难点
能从文中找到关键语句,理解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脆、拦”等8个字,会写“机器、钟楼”等17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找怀表》,激发阅读兴趣
1.导入新课:上课之前,老师先给大家带来一个《找怀表》的故事,请大家认真听,想一想,农夫和其他孩子是怎样找怀表的?这个小男孩为什么能找到怀表?
预设1:文中农夫和其他孩子是盲目地几乎把马厩翻遍了也没有找到怀表,小男孩进去之后什么都没做,只是静静地坐在地上,慢慢地听到了滴答滴答的声音,于是循着声音找到了怀表。
预设2:农夫和其他的孩子没有方向乱翻,小男孩善于思考,根据怀表能发出滴答滴答的声音的特点,循着声音找到了怀表。
2.组织交流:听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悟?
预设:做事之前要先思考,三思而后行,往往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3.过渡:为什么怀表会发出“嘀嗒,嘀嗒……”的声音呢?我们今天学习冯至的一篇回忆儿童生活的散文《表里的生物》。
教师板书课题:16.表里的生物
(设计意图:以学生感兴趣的小故事导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善于思考,同时引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兴趣。)
二、读故事,理清思路,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1.默读课文,根据提示,勾勾画画,梳理文章内容。
2.集体交流,理清文章思路,概括课文大意。
(1)文章的时间线索明晰,我们按文中出现的顺序交流一下勾画的表示时间的词语,并围绕课题说一说在这个时间点上发生了什么事?
预设1:文中出现的第一个表示时间的词语是“小时候”,在这个时间点上“我”很疑惑:只有活的生物才能发出声音,为什么父亲的怀表会发声呢?
教师引导:请同学快速浏览文章第一、二自然段,是什么原因让“我”有这样的疑问?不难得出结论:儿时的生活环境和“我”当时对于声音的认识,引发了“为什么父亲的怀表会发声”的好奇和疑问。
谁能再来简练地说一说:,在“我小时候”这个时间点上发生了什么事?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小时候好奇:为什么怀表会发声?)
预设2:文中出现的第二个表示时间的词语是“一天”,在这个时间点上“我”猜想:有个生物被父亲关在表里,不许小孩子动。
教师引导:哪几个自然段是对这“一天”发生的事情的描写?这部分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一天猜想:表里有生物)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划分结构段,梳理文脉,同时关注人物的心理和语言描写,为下节课感悟人物形象做铺垫。)
预设3:文中出现的第三个表示时间的词语是“过了许多天”,在这个时间点上父亲打开怀表让“我”看,但不让动,“我”看到有一个小尾巴似的东西不停摆动。
教师引导:你有过“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很痛苦。”这样的经历吗?父亲打开怀表后,“我”看到了什么?你知道“我”当时的心情吗?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过了许多天打开怀表,有个小尾巴摆来摆去)
(设计意图:很多人在童年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验,调动他们的情感体验,体会“我”对身边现象的好奇和关注。)
预设4:文中出现的第四个表示时间的词语是“此后”,在这个时间点上父亲的解说印证了“我”的猜想:表里有一只蝎子。但又有了新的疑问:为什么要把蝎子放在表里?最后“我”用想象的方式回答了自己的疑问。学生回答这个时间点上的事情有可能不全面,教师要及时追问。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此后印证猜想:表里有蝎子。自己解答新的疑问。)
教师引导:“过了许多天”和“此后”父亲多次打开怀表,通过“我”的观察和父亲的讲解,才印证了“我”的猜想。这两个时间点上发生的事可以划分为一部分内容。
预设5:文中出现的第五个表示时间的词语是“后来”,在这个时间点上“我”见人就说父亲的表里有个小蝎子,不知说了多久才不说了。
教师引导:为什么“我”后来不说了?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后来见人就说表里有蝎子,再后来就不说了)
(2)请同学们结合板书梳理文章内容,先在小组练习概括文章的大意,再集体交流。
(设计意图:本文的段落较多,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分步进行,先引导学生勾画出表示时间的词语,再联系课题,概括在这些时间点上发生的事情,借助板书这个抓手梳理概括文章大意。)
三、自学生字新词
1.学生自学
提出学习要求:请同学们给生字注音,每个字抄写两遍,每个字口头组两个词,如果有成语的,可以再组一个成语。在自学的过程中,你认为哪里需要老师讲解,或者有想和大家分享的,请勾画出来。一会儿我们一起交流。
2.集体交流
教师指导学习:
(1)“蟋、蟀”两个字笔画较多,请同学们注意笔画和笔顺,同时看一下每个字的结构安排。“虫”字旁不要写得过大,“蟋”右半边的上半部分与虫字旁基本持平,“蟀”右半部分下边的“十”要托住上边的部件。我们跟着课件一起来书空一下。
(2)“脆”字最后两笔是横折钩和竖弯钩。我们跟着课件一起来书空一下。
(3)“璃”笔画较多,书写时要紧凑,注意“离”的笔顺,最后两笔是撇折和点。我们跟着课件一起来书空一下。
下面请同学们把这四个字在田字格本上各写三遍,注意关键笔画和字的笔顺。
四、课后作业
结束语:同学们,今天我们读了《表里的生物》,概括了文章的大意,发现文章中的“我”和我们有不少类似的地方,你认为文中的“我”是个怎样的孩子?请同学们课下再读书,并写上批注。我们还学习了生字词,请大家书写课后词语各两遍,利用工具书查找不理解的词并记录在书上。
五、板书设计
16、表里的生物
小时候好奇:为什么怀表会发声?
一天猜想:表里有生物。
过了许多天打开怀表,有个小尾巴摆来摆去。
此后印证猜想:表里有蝎子。解答新的疑问。
后来见人就说表里有蝎子,再后来就不说了。
说课稿初中最新3
1、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新课标十大主题中第二大主题──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中的内容,本主题又包括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等三个二级主题。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最常用、最基本的观察工具,初步学会独立使用显微镜是初中阶段十分重要的生物技能之一,学习认识、使用显微镜对学生在后面进一步从微观认识动植物,乃至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基础,有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自主学习、亲自实践,从而使书本知识迁移深化为一定的能力、素养,同时引导学生形成一定的情感价值观。
①知识目标:正确说明显微镜的结构与功能
②能力目标:能独立、规范地使用显微镜,能观察到清晰的物像;在认识、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③情感目标: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养成爱护显微镜的习惯,初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的分析:
①教学重点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②教学难点
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物象。
2、教学策略
作为本册教材中第一个技能性的操作实验,该课内容寓理论与实际于一体,是非常基础和重要的一节内容。但由于显微镜较昂贵,学生之前又没接触过显微镜。过去教师在教学微镜使用时总是把显微镜的结构、功能、使用方法、步骤、注意事项讲的十分详细,然后才让学生动手,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不符合新课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理念。结合本校学生生源较好和好奇心强的特点,我试着把本节课设计成自学+讲授+探究课,给学生创设情境,将学生的亲自动手操作为中心,整个学习过程以此为出发点,及时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因难在课堂中解决。适当引导学生进行自学和部分探究,让学生掌握显微镜的结构、功能及使用方法。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与合作在教师引导下,获得新知与能力的提高,同时体验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
3、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显微镜,并逐个检查(准备两个不同倍数的目镜);三种标本(写有“上”字的玻片;写有数字的透明纸;写有数字的不透明纸;),擦镜纸,纱布,显微镜的使用录像带或课件;课前每班培训几名学生,以便课上帮助教师辅导其他学生。
学生:对照课本彩图,认识显微镜各部分名称,并思考每一部分的作用;阅读课后的显微镜发展史。
4、教学程序
走进新单元
指导学生阅读二单元开篇语,观察书上细胞彩图,明确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要想探索生物的奥妙,就必须要了解细胞。
导入新课(展示图片)
让学生了解细胞非常小(提示图中物象之所以看的很清楚是被放大了百倍以上)而且形状各异。提问,引出观察细胞的工具──显微镜。
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叙述显微镜的发展史。提问:通过预习,你对显微镜的发明、发展知道了多少?我们现在用的是什么显微镜?
新课过程
认识材料和用具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桌上显微镜、玻片标本、擦镜纸、纱布等。
取镜和安放
右手握,左手托;略偏左,安目镜。指导学生看书37页:取镜和安放。强调安放目镜时,手指不要触摸镜头,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
显微镜的构造
学生两人一组,看书对照实物认识显微镜各部分名称,之后回答教师指示部分的名称。(教师利用课件,点击即显示各部分名称)
显微镜的使用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鼓励,引出显微镜的使用。介绍三种观察标本:
(1)写有“上”字的玻片;
(2)印有数字的透明纸;
(3)写有数字的不透明纸。
对光
要求学生先看书,然后指导学生动手观察。按照先看到一个白亮的视野→放入标本→-看到清晰像的顺序(建议先观察2号标本)。
(1)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2)左眼看,右眼睁。
(3)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
观察
学生边看书自学边操作显微镜进行观察。
(1)标本放在载物台上,压住,正对通光孔。
(2)镜筒先下降,直到接近标本。
(3)左眼注视目镜,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
强调
⑴用低倍物镜(10×或8×,即短的物镜)对准通光孔。
⑵转动转换器的手法要正确,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
⑶镜茼先下降后上升,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以免压碎标本。
⑷左眼看目镜,右眼睁开是为了画图。引导学生继续观察。
思考并回答问题:
⑴为什么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倒的?
⑵看到的物像究竟被放大了多少倍?
⑶不透明纸上的数字为何看不清?
⑷放大倍数不同,看到的细胞个数与大小有什么不同?
5、练习反馈
1、写有“上”字的玻片标本,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 )字。
2、显微镜的目镜5×,物镜10×,放大倍数是( );目镜10×,物镜10×,放大倍数是( );目镜10×,物镜40×,放大倍数是( )。
3、如果物像偏左,你应将标本向( )移,才能使物像居中。
6、教学反思
上好本节课的关键是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和操作,教师最好课前培训几位学生作助手,这样看似麻烦,实际在上课时解决了不少问题,以后的学习中还会用到显微镜,所以在开始就要强调规范操作,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说课稿初中最新4
一、说教材
本文是作者在1926年写的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一曲谱写幼年往事的优美乐章。在这一脍炙人口的散文中,作者以如诗的笔触舒卷自如地为人们描绘了一个妙趣横生的童心世界。文章状物、叙事、写人都栩栩如生,是鲁迅散文中的精品。“景是儿童心理的景,情是儿童心理的情。”文章共写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处的童年生活。课文由“我的乐园”领起百草园,写了百草园的春、夏、秋、冬四季的景物和美女蛇的传说。写三味书屋时,作者选取几个片段,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私塾教育的若干侧面和单调枯燥的学习生活,刻画了一位严厉而又可敬、可亲、有趣的老师。
本课所在单元的教学重点放在整体把握主要内容,并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深入体味文中的'情感,注意学习文章的表达技巧。将本文《从百草园道三味书屋》放在第一篇有其目的性与示范性。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文章中语言表现的生动活泼、趣味盎然。了解与掌握课文的表达与写作技巧,同时通过学习文章中无忧无虑,天真烂漫时光的描摹,激发学生的共鸣,使学生体会作者丰富的情感,更加关注自己的生活,引导学生健康的成长。
二、说目标
⑴知识目标:掌握重点字词,了解、把握课文内容、品味语言。
⑵能力目标:学会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学会分析散文与语段、语言的方法。
⑶情感目标:体会童年生活的情趣,关注自身的生活与成长,同时增加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三、说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熟读课文,通过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作者的情感。
(2)掌握文章通过描写(以景物描写、动作描写为主)增强语句表现力、文章感染力。
(3)理解文章写作顺序的特点和利用对比方法突出中心的方法。
2、教学难点
(1)学习如何运用多种手法使文章生动富有情趣,提高学生的鉴赏和写作能力
四、说教法
1、情景引导法。
2、提问法。
3、设置环节法。
五、说学法
1、收集资料法。让学生收集关于作品和作者的资料,对于文章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2、情景设置法。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乐园,和作者的感情形成共鸣。
3、阅读法。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全文、重点语段,让学生通过初读、细读、精读、品读等过程,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读思议相结合,让学生经历寻疑、释疑、寻疑、品味、成诵等过程,体现学生从提出问题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4、合作探究法。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重点部分让学生自己思考交流形成初步印象,引导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
六、说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导入课文
同学们大家都去过游乐园,最喜爱的游乐园是哪里呢?在游乐园里有什么有意思的东西呢?
今天我给大家再介绍一个游乐园,不过这个游乐园和我们往常看到的游乐园不一样,我们就来看看这个游乐园是什么样子的。
第二部分:介绍作者,走近鲁迅
在课前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收集鲁迅的资料,为这节课的学习打好基础。上课前让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成果,说说自己眼中的鲁迅。不足之处由教师补充。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和照片,让学生多方面了解作者。
第三部分:听读课文,理清思路
1、默读一遍课文,给生字注音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听录音,理清文章思路,给课文分段,思考课文可以分成几段,每一段讲了什么内容。
3、课题,从···到···可知课文按这个顺序写,思考这个“从??到??”的介词结构表示了什么?它与全文在结构上的关系是什么?
4、讨论分段结果:第一部分(1~8)记叙了百草园的生活;过渡段(9)从百草园变成了三味书屋,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二部分(10~结尾)记叙三味书屋的生活。
第四部分:分析课文第一部分
1、从“乐园”两字入手,阅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为什么作者会把这里成为乐园,这个乐园里有些什么。小组讨论得出结果。
2、小组派代表说说自己的观点,全班讨论归纳这部分的内容,写了三方面对百草园内动物、静物的描写,美女蛇的故事和赤练蛇的传说,“捕鸟”片段。
3、对于动植物的描写,让学生说说自己认为写得好的一些句子,说理由。
4、给学生看教室制作的ppt配乐,让学生说说教师制作的符不符合课文内容,为什么。
5、找出两个句式,说说有什么效果。增加自己想象的百草园的景物仿写句子。
6、说说这部分描写景物的顺序从植物到动物,从下到上,由静到动,有视觉,有听觉,有味觉,有触觉,也可以说是有形、有色、有声、有味。
7、请一位同学阅读“美女蛇”部分,其他同学思考写了充满乐趣得大自然后为什么要写美女蛇这部分。并得出结论为百草园蒙上神秘色彩,令小鲁迅又害怕又向往,符合儿童的心理。
8、请学生默读一遍“捕鸟”的部分,然后请几组同座上台表演。一人朗读,一人表演,做一下评比,看看哪组最优秀。
9、请表演的最好的那组同学说说,哪些词让自己的表演生动,并说说自己怎么体会作者此时的感受。
10、请学生圈出七个动词,说说这几个动词使用的好处。并仿写一段,用3-5个动词。
11、请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用几个词来概括你眼中的百草园。概括为色美音美状美味美。找找这部分的修辞方法。
第五部分:过渡段分析
1、默读过渡段,思考这一部分写了什么内容,作用是什么
第六部分:分析课文第二部分
1、请几位学生朗读这一部分,其他同学思考这一部分的内容,概括一下这一部分说了那几件事。有疑问而老师拒答、学习内容深涩难懂、只能偷偷去后园玩,在老师读书投入时才能偷偷在下面画画。
2、四人小组讨论,通过这部分内容,你能得出一个怎么样的老师,又得出一位怎么样的小鲁迅。
3、全班讨论,为什么鲁迅把这两部分的内容写在一起,有什么用意。
第六部分:写作特点分析
1、让学生说说自己觉得课文哪些地方写的特别好,为什么。
2、把学生说的部分总结归纳,针对这几部分分析写作特点。
第七部分:延伸
你认为本文的主题讲的是什么,对于私塾这部分是批判还是甜美回忆。
七、说反思
这篇课文写的是童年的回忆,对于同样是步入初中的孩子们来说应该是能引起共鸣的。所以通过对自己乐园的回忆导入课文,引起学生兴趣。重点部分百草园通过让学生自己钩钩画画、小组讨论,得出结果,引导学生思考,并通过表演的方式活跃课堂气氛。这样的方式既可以达到教学的只适合能力目标,还对情感目标的完成有一定效果。让学生既学到知识,又能在体味文章的情感,更加关注自己的生活与成长,感悟童年生活的趣味。
说课稿初中最新5
一、教材分析
《丑小鸭》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中的第28课。这篇课文是丹麦作家安徒生写的一篇童话。文章塑造了一个丰满的童话形象:丑小鸭面对艰难曲折的生活环境和前程,他仍然一心一意地追求美好的理想。故事写得十分感人,贴近儿童生活,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本组教材主要是围绕“要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选材的,而本课是本组教材的最后一课,在前几篇课文学习的基础上主要引导学生领会“正确看待生活中的困难,坚强的面对困难”这个主题思想。
另外这还是一篇打开学生想象之门的好文章,文中有好几处可以进行补白想象、延伸,有了“恰到妙处”的拓展,学生的思维会更深刻,对丑小鸭的认识更深刻。
根据本教材的特点,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的要求及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巩固个别一类字的书写指导,联系上下文和自身体验理解词句,积累好词好句。
能力目标:学习抓住重点词句的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而体会丑小鸭的心理变化过程。
情感目标:让学生懂得只要坚持追求美好的理想,坚强的面对困难,逆境是会改变的。
教学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积累好词好句。
教学难点通过想象和朗读,体会丑小鸭在逆境中的心情,了解丑小鸭成长的过程。
三、说教法学法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人,并学有所获。我努力创设一个个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发现的教学情景,精心设计能让学生探究发现的问题及过程。新课标中提出“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在朗读中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因此我设计了教学问题“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丑小鸭”为导读主线,让学生在情感与语言的和谐共振中感悟文本精神。学法有三,一是朗读体会法,运用自读、默读等多种形式体会文本主题。二是圈画感悟法,通过学生抓住关键词句阅读体会丑小鸭心理变化过程。三是情境引领法,运用多媒体手段、教师的语言渲染给学生一个想象的空间,说出自己的感受,深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在教学中,我遵循“顺学而导””的理念:以生为本、以学为本,因此学法也是教法。
一个好的教学设计除了教法灵活、学生自主、设计新颖之外,课堂教学流程更要顺着学生学习思路步步推进,进而收到水道渠成的效果。为此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流程:
(一)回顾导入,远观丑小鸭
回顾上节课所学导入新课,“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是一只丑小鸭,谁来说说他长什么样子?”学生很容易能说出他的样子,这时我一边总结一边画出丑小鸭的样子。这一环节的设计除了导入新课外,还有两个意图,一是针对: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这三组描写丑小鸭样子的词语进行语序的转换练习。“毛灰灰的”还可以说成“灰灰的毛”,让学生说一说这样的词语还有哪些。二是引出本节课的导读主线“它除了是一只丑小鸭之外,你认为它还是一只怎样的小鸭?”来展开本节课学习。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一环节既训练了语言,又抓住了文本的感情着眼点与立足点,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愉快地融入课堂学习。)
重点是第二环节的教学,主要引导学生感悟丑小鸭心理变化的过程。
(二)朗读感悟,走近丑小鸭
在学生自由读文之前,我提出了朗读要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的第3到第6段,一边读一边想,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丑小鸭,画出有关的词语或句子。”文章由词、句构成,精巧的用词往往能使得文章熠煜生辉,是一篇好文章的血脉。那么,在语文课上,抓住文章的重点字、词去推敲、琢磨,就能顺理成章地贴近文本的距离,体验到文章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学生读后可能能够感悟到:这是“可怜的小鸭”、“孤单的小鸭”、“坚强的小鸭”和“有梦想的小鸭”(板书),根据学生的回答我引领学生深入学习。教学顺序依据学生感悟汇报而定。下面我就按照这个顺序来说具体的教学方法:
在学习“可怜的丑小鸭”时,学生会找出关键句子比如“丑小鸭来到世界上,除了鸭妈妈,谁都欺负他。哥哥姐姐咬他,公鸡啄他,连养鸭的小姑娘也讨厌他。”“小鸟讥笑他,猎狗追赶他。”或是“欺负、咬啄、讨厌、讥笑”等关键词语。在理解“欺负”一词时,我运用了联系上下文、以词解词法;引导学生看图释义和表演理解“讨厌”运用字理理解讥笑还有语言的讥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孤单一词。从这些词句中有些同学会体会到丑小鸭可怜,也有同学会觉得大家都欺负他,他是孤单的丑小鸭。这样的感受是正确的,我会尊重学生不同的理解。在感悟丑小鸭的可怜孤单时,我引导学生补白想象:“看到欺负、咬啄、讨厌、讥笑”这些词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进而对可怜孤单的丑小鸭认识更深刻了。在本环节的学习中,我还设计了“给鸭妈妈写书信”让学生和丑小鸭的心理融为一体,情感体验再次升华。
在学习“有梦想的丑小鸭”时,抓住句子“一天傍晚,一群天鹅从空中飞过。丑小鸭望着洁白美丽的天鹅,又惊奇又羡慕。 ”品读体会。让学生联系自身体验经历并造句理解什么是羡慕,教师小结:正是因为天鹅有的丑小鸭没有,但他又非常希望自己也有,这就是‘羡慕’。这样学生不仅对羡慕有了正确的理解,也感受到了丑小鸭在逆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如果学生对“坚强的丑小鸭”体会不太深,那么就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来带动学生体会。比如从句子“丑小鸭白天只好躲起来,到了晚上才出来找吃的”来体会丑小鸭面对困难时并没有低头,他还是一只坚强的丑小鸭。为了让学生更近一步走进丑小鸭,感悟他面对困难时的坚强。根据二年级学生阅读特点,在“丑小鸭趴在冰上冻僵了”这一段的学习中链接了一段原文的视频动画让学生欣赏并想象:在这生命的最后一刻,丑小鸭趴在冰上,可能会想些什么呢?这样学生对丑小鸭坚强的就认识更深了。
(设计理念:新课标指出: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在教学中,我遵循了课标提出的“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了阅读质量。想象拓展的环节,能够实现学生与课文的精神交流,实现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实现了学生张扬个性的自我超越。语文阅读教学在学生心灵的对话中就会活力四射,学生的认识会更深刻,情感自然迸发,朗读也会到位。这部分的学习完成了教学目标1、2,同时也突破了重难点)
(三)抓住对比、赞美丑小鸭
让学生自读自悟,将丑美进行对比,根据学生汇报的白天鹅的样子画出白天鹅。抓住本段优美的词句感受丑小鸭的幸福蜕变。展开想象感受丑小鸭的幸福蜕变:经历了那么多的苦难和不幸,幸福美好终于来到,丑小鸭这时会想些什么呢?”“丑小鸭此时的心情”。
情感朗读感受丑小鸭的幸福蜕变:啊,原来我不是丑小鸭,是一只漂亮的天鹅呀!
(设计理念:根据本段特点分别用“初读、想像、再读"三步学习,层层深入文本,在朗读中让学生的情感和丑小鸭的情感产生共鸣。)
(四)问题拓展,学习丑小鸭
以两个问题进行思考讨论:
1、此时此刻,你想对丑小鸭说些什么?
2、你想对欺负过丑小鸭的人们说些什么?在学生交流中感悟人生真谛。
(设计理念:这一开放性问题,再一次拨动了孩子们心灵的琴弦。学生会从不同的角度,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使他们的情感得到了升华,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发展。同时也完成了教学目标3)
六、板书设计:
板书可以帮助学生明确知识结构,正确把握知识内部的各种联系。我就根据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过程以及它的经历,简笔画画出丑小鸭和白天鹅的样子,板书重点词“欺负”,根据学生的感悟汇报板书“可怜、孤单、梦想、坚强”等词语,使学生从板书一目了然丑小鸭的成长过程。
说课稿初中最新6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人类的一些破坏环境的做法,同时学会在与他人意见有分歧时,正确与他人沟通,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2、让学生学会关注生活,能充分意识到环保不是一句空话,每一个人都应从身边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做环保小卫士。
3、讨论总结出切实可行的环保建议,并带动周围的人一起落实到行动中。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克服劝说时的焦躁心理,以文明的举止、诚恳的态度打动对方。
【教学难点】
能为保护环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口语交际中,能够围绕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能判断别人的发言是否与话题相关。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激趣,导入课题。
1、同学们,观山,看海,听雨,赏花……和大自然亲密接触,让我们心旷神怡。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在美好的环境里,可是,只要大家稍稍留心,就不难发现人类的许多行为正破坏着我们的生活环境。
2、我看到过这样一则新闻:校园里竖起一棵奇怪的“大树”。这“棵”树用废弃的一次性筷子做树干,绿叶则是废旧的暖壶壶壳,这棵两米高的“筷子树”“长”得十分茁壮。
这棵筷子树的制作者告诉记者:整个树干使用的一次性筷子就达十万支,这些筷子都是师生们平日在学校的食堂和校园周边的商业街饭店里“捡”回来的。他同时谈及一棵生长了20年的大树,也仅能制成这样的筷子6000~8000双,他们这棵树虽然只有一米九,但耗费了十万双筷子。他们希望能够提醒大家最终告别一次性筷子。
3、师:同学们,听完这则新闻,你能用一两句话说说自己的想法吗(生自由交流)
师:我们与环境密不可分。(教师板书:我们与环境)
设计意图:
通过新闻讲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引出环保话题,并为下面的环节蓄势。
二、初设情境,共同探讨。
1、说一说。
a、情境一:你和同学吃饭时,他随手拿了几双一次性木筷,多的就扔在旁边,请你劝劝他。
b、情境二:学校门口的餐馆老板一直未停止供应一次性木筷,你打算怎样去劝阻他
师:谁来说一说。
生:有些木筷并不卫生,因为每一双一次性筷子的制作加工都要经过树木的砍伐、切断、冲坯等十几道工序,而且为了让筷子看起来洁白干净,成型的筷子还要经过硫磺熏,熏不白的就用双氧水和硫酸钠再次浸泡漂白,然后用滑石粉抛光。
生:让我们少用一次性筷子,出外就餐时尽量自备筷子。
设计意图:
教师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资料,降低了本情境的难度。
2、我们身边存在哪些环境问题
a、小组内交流。
b、每组请代表在班内交流。
生:工厂里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水直接排到河里。
生:人们乱砍滥伐破坏生态环境。
生:工厂里排出的废气污染大气。
生:人们随便扔垃圾。
3、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生:如果堵车时间长,我们可以提醒爸爸妈妈将汽车熄火。这样不但可以减少尾气的排放,也可以节省燃料。
生:最后离开教室的同学要记得关灯,大家一起努力,做到不开“无人灯”。
师:同学们的想法都很好。
三、动手实践,从我做起。
1、师:爱护环境不仅要开口说,更要学会动手做。那么,我们就把刚才交流的内容进行梳理,选出十项保护环境简单易行的做法,印成《保护环境小建议十条》吧。
2、学生合作交流制定《保护环境小建议十条》。
《保护环境小建议十条》
(1)看见垃圾时,要主动捡起丢进垃圾桶内,不乱扔垃圾。
(2)珍惜水资源。可以将淘米水、洗菜水用来浇灌树木。洗完手后一定要把水龙头拧紧。
(3)如果教室里没有人,要把电灯关上。
(4)使用无磷洗涤用品,少用一次性餐具和塑料袋,拒绝食用野生动物。
(5)随身携带环保袋,不用一次性塑料袋。
(6)在学校的路边及其他地方多设置一些垃圾桶,最好是分类垃圾桶。
(7)多植树造林,不砍伐树木,不践踏草坪。
(8)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果皮。
(9)少开车,多骑车。
(10)不向河里排放污水。
四、全班汇报,点评鼓励。
1、在小组发表意见的基础上,各小组将意见综合起来,由代表向全班进行汇报,组内同学做补充。
2、学生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和教师评点等方式灵活运用。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的指导思想就是全员参与。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开口的机会,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挑战意识,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
五、总结全文,延伸拓展。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小事都会对环境造成破坏。这些一点一滴的小事,会影响我们的生活,甚至会给地球带来灾难。地球是你的,也是我的,让我们从现在开始,拉起我们的手,张开我们的口,检点自己,劝诫他人,共同捍卫我们的家园。
(教师板书: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我们与环境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说课稿初中最新7
目标要求
知识与能力
1、知道知道我国的资源、环境现状
2、知道节约资源国策、保护环境国策;
3、理解生态文明的内涵和意义;
4、增强学生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能力、参与实践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收集有关资料,利用课件丰富教学内容,形成对相关内容的感性认识,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感情,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科学发展观。
教学重难点:
生态文明建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导入:图片与诗句的对比,展示我国的资源、环境现状,引入新课题
二、目标展示
三、自主学习
自学第三小节,提出问题,找找答案,勾画重点。
四、合作探究、展示提升
教材内容探讨(多媒体课件)
(一)我国的环境、资源现状
通过课件展示图片,归纳出我国的环境资源现状。
资源: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开发利用不合理,浪费损失现象严重。
环境: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二)针对我国的环境资源现状,国家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方针政策
【说课稿初中最新】相关文章:
最新初中美术说课稿12-08
最新初中思品说课稿12-07
最新初中数学说课稿模板01-08
最新初中美术说课稿模板01-07
最新初中英语说课稿范文04-13
最新初中历史说课稿(精选19篇)07-08
最新初中物理《我们怎样听见声音》说课稿11-05
经典初中说课稿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