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欧姆定律说课稿

时间:2022-11-03 10:27:04 初中说课稿 我要投稿

初中欧姆定律说课稿(集锦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欧姆定律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欧姆定律说课稿(集锦5篇)

初中欧姆定律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

  《欧姆定律》一课,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过,高中必修本(下册)安排这节课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课堂演示实验再次增加感性认识;体会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即通过实验来探索物理规律);学习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的两种常用方法——列表对比法和图象法;再次领会定义物理量的一种常用方法——比值法。这就决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这节课不全是为了让学生知道实验结论及定律的内容,重点在于要让学生知道结论是如何得出的;在得出结论时用了什么样的科学方法和手段;在实验过程中是如何控制实验条件和物理变量的,从而让学生沿着科学家发现物理定律的历史足迹体会科学家的思维方法。

  本节课在全章中的作用和地位也是重要的,它一方面起到复习初中知识的作用,另一方面为学习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奠定基础。本节课分析实验数据的两种基本方法,也将在后续课程中多次应用。因此也可以说,本节课是后续课程的知识准备阶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让学生记住欧姆定律的内容及适用范围;理解电阻的概念及定义方法;学会分析实验数据的两种基本方法;掌握欧姆定律并灵活运用。

  本节课的重点是成功进行演示实验和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这是本节课的核心,是本节课成败的关键,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

  本节课的难点是电阻的定义及其物理意义。尽管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在高一物理和高二电场一章中已经接触过,但学生由于缺乏较多的感性认识,对此还是比较生疏。从数学上的恒定比值到理解其物理意义并进而认识其代表一个新的物理量,还是存在着不小的思维台阶和思维难度。对于电阻的定义式和欧姆定律表达式,从数学角度看只不过略有变形,但它们却具有完全不同的物理意义。有些学生常将两种表达式相混,对公式中哪个是常量哪个是变量分辨不清,要注意提醒和纠正。

  二、关于教法和学法

  根据本节课有演示实验的特点,本节课采用以演示实验为主的启发式综合教学法。教师边演示、边提问,让学生边观察、边思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教材难点处适当放慢节奏,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讨论,教师可给予恰当的思维点拨,必要时可进行大面积课堂提问,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这样既有利于化解难点,也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使学生领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领会怎样提出研究课题,怎样进行实验设计,怎样合理选用实验器材,怎样进行实际操作,怎样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及通过分析得出实验结论和总结出物理规律。同时要让学生知道,物理规律必须经过实验的检验,不能任意外推,从而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思维习惯。

  三、对教学过程的构想

  为了达成上述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对一些主要教学环节,有以下构想:

  1、在引入新课提出课题后,启发学生思考: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是什么(不一定让学生回答)?这样既对学生进行了方法论教育,也为过渡到演示实验起承上启下作用。

  2、对演示实验所需器材及电路的设计可先启发学生思考回答。这样使他们既巩固了实验知识,也调动他们尽早投入积极参与。

  3、在进行演示实验时可请两位同学上台协助,同时让其余同学注意观察,也可调动全体学生都来参与,积极进行观察和思考。

  4、在用列表对比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后,提出下面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为了更直观地显示物理规律,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目的是更加突出方法教育,使学生对分析实验数据的两种最常用的基本方法有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到此应该达到本节课的第一次高潮,通过提问和画图象使学生的学习情绪转向高涨。

  5、在得出电阻概念时,要引导学生从分析实验数据入手来理解电压与电流比值的物理意义。此时不要急于告诉学生结论,而应给予充分的时间,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并给予适当的思维点拨。此处节奏应放慢,可提请学生回答或展开讨论,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使课堂气氛掀起第二次高潮,也使学生对电阻的概念是如何建立的有深刻的印象。

  6、在得出实验结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出欧姆定律,这实际上是认识上的又一次升华。要注意阐述实验结论的普遍性,在此基础上可让学生先行总结,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重申时语气要加重,不能轻描淡写。要随即强调欧姆定律是实验定律,必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不能任意外推。

  7、为检验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可自编若干概念题、辨析题进行反馈练习,达到巩固之目的。然后结合课本练习题,熟悉欧姆定律的应用,但占时不宜过长,以免冲淡前面主题。

  四、授课过程中几点注意事项

  1、注意在实验演示前对仪表的量程、分度和读数规则进行介绍。

  2、注意正确规范地进行演示操作,数据不能虚假拼凑。

  3、注意演示实验的可视度。可预先制作电路板,演示时注意位置要加高。有条件的地方可利用投影仪将电表表盘投影在墙上,使全体学生都能清晰地看见。

  4、定义电阻及总结欧姆定律时,要注意层次清楚,避免节奏混乱。可把电阻的概念及定义在归纳实验结论时提出,而欧姆定律在归纳完实验结论后总结。这样学生就不易将二者混淆。

  5、所编反馈练习题应重点放在概念辨析和方法训练上,不能把套公式计算作为重点。

初中欧姆定律说课稿2

  一.说教材

  1.地位和作用: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编排在学生学习了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使用方法,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之后,它既符合学生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认识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系统性。

  欧姆定律是反映电流、电压、电阻这三个重要的电学量之间的关系的最基本的定律,是分析解决电路问题的金钥匙。是本章的教学重点,也是初中电学部分重点内容之一。

  2.教学目标:

  A:知识目标:理解掌握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能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计算;根据欧姆定律得出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的关系。

  B:技能目标:学习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C、情感目标:通过介绍欧姆生平,培养学生严谨细致、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重点和难点

  重点: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的理解掌握,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的简单计算。

  难点:运用欧姆定律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

  二.说学生

  1.学生结构

  本班有54名同学,男生28名,女生26名。根据组内异质、组际平衡的原则分成九个小组,成员角色有组长、副组长、操作手、记录员、发言人等,成员轮流担当。

  2.知识基础:

  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使用方法;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3.能力基础

  经过几年的自主互助学习性课堂的实践,学生已经初步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说教法

  基于上面的教材和学生情况分析,我根据几年来实施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经验主要在教法改革中突出以下几方面:

  1.在学生前一节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体现新课程“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的基本理念,让学生自己总结得出结论。

  2.注重渗透物理科学方法——控制变量法,让学生在探究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领会物理学研究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性素质。

  3.学生学习的过程不是一种简单的刺激和反应,而是个人借助某种“认知桥梁”或者“同化和异化”不断组织和构建知识的过程。因此,我觉得在物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应重视学情,突出自主学习。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自己摸索,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出“新”的物理规律。

  四.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设疑,启发探究欲望。[时间3分钟]

  复习:

  1、电流是怎样形成的?是什么原因使电荷作定向移动的?

  2.导体的电阻对电流有什么作用?

  设疑:学生对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猜想,那么这三个量究竟有什样的数量关系呢?点出本节课题“欧姆定律”。

  这样通过简单回顾、分析,使学生很快回忆起三个量的有关概念,通过猜想使学生对这三个量关系的研究产生了兴趣,激发了求知欲望,并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指向本节课。

  (二)展开探究活动,自主总结结论。[时间35分钟]

  1.根据上节探究数据的基础,让学生讨论,自主得出结论:

  导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强调两个一定,运用了控制变量法,达成教学目标之二技能目标)

  2.欧姆定律: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具体做法

  (1).各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对实验数据进行数学处理,理解数学上“成正比关系”、“成反比关系”的意思。

  (2).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最后分析得到二个结论:在电阻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3).进一步引导得到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

  (4).说明:在欧姆定律中的两处用到“这段导体”,意思是电流、电压、电阻对应同一导体,而且具有同时性。

  这样做能真正把学生推到学习的主体地位上,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提高了学生实验能力和运用数学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介绍欧姆生平,达成教学目标中的情感目标。

  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欧姆定律应用之一

  通过三个例题,使学生理解掌握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达成教学目标的知识目标。例1有老师集中讲解,例2、3由各小组讨论后,由学生讲解,老师点评补充的方法。充分体现课堂上学生的自主地位。

  老师点评:

  ①叙述欧姆定律时,注意电流的关键词是“中的”,电压的关键词是“两端的”,电阻的关键词是“的”。

  ②I、 U、 R必须具有同时性和同一性

  ③注意单位的统一(都用国际主单位)

  ④在不同情况下要用角标加以区别

  ⑤在解题时,一定要注意解题的规范性

  5.欧姆定律应用之二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

  ①学生分组实验,讨论得出结论:两个电阻串联起来时,灯泡的亮度变暗了,电路中的电流变小了,说明电阻变大了。

  串联电阻的总电阻的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大。

  ②学生分组实验,讨论得出结论:两个电阻并联起来时,灯泡的亮度变亮了,电路中的电流变大了,说明电阻变小了。

  实验反思

  并联电阻的总电阻的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小。

  问:为什么串联后电阻变大?并联后电阻变小?从前面学习过的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能不能得到解释。

  结论:电阻串联,越串越长,所以越串越大;电阻并联,越并越粗,所以越并越小。

  难点的突破

  ①采取学生自主实验的方法,使学生更直观地体验电阻的串并联引起的电路中电流的变化,从而自主得出结论,能更好的证明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科学性。

  ②在实验之前,要鼓励学生进行各种大胆的猜想,当学生的猜想与实验结果相驳时,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思考,可以使学生的印象更深刻。当学生的猜想与实验结果相同时,他会在实验中体验到快乐与兴奋,有利于激发学习的兴趣。

  (三) 小结:[时间4分钟]

  1.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的理解掌握,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的简单计算。

  2.运用欧姆定律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

  (四)考点说明与作业[时间3分钟]

  考点:中考中关于欧姆定律的考点很多,但主要是针对公式及其变形公式的运用,要结合前面学习过的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本节刚刚学习的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及其欧姆定律公式、变形公式的综合运用。

初中欧姆定律说课稿3

  根据新课程理念,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以及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分别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阐述本次说课。

  一、教材分析

  (过渡句:教材是连接师生之间的纽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首先我来谈一谈对教材的分析。)

  《欧姆定律》选自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七章第2节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解了欧姆定律的内容、公式和单位以及应用。欧姆定律是反映电流、电压、电阻这三个重要的电学量之间关系的最基本的定律,是分析解决电路问题的金钥匙,也是初中电学部分重点内容之一。本节课既是对上节实验探究的一个总结,也为后面学习"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和"安全用电"打下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过渡句:要上好一堂课,不仅要掌握好教材,还要充分了解所面对的学生。)

  对于九年级的学生具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此之前已学习了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并通过上节课的实验探究对这三者关系有了直观感知,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但他们抽象思维能力还没有得到很好发展,不能对知识进行有效迁移。因此我会多进行启发和引导,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抽象的欧姆定律,达到掌握和应用。

  三、教学目标

  (过渡句:根据对教材的.把握和对学情的分析,确定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并会简单应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体会物理的严密性和逻辑性,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感受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教学重难点

  (过渡句:根据学生现有知识储备和知识点本身难易程度,确定本节课重难点如下:)

  【重点】:欧姆定律内容和公式。

  【难点】:欧姆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五、教学方法

  (过渡句:为了更好的体现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我本节课采取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授法,实验法,自主探究法和练习法。

  六、教学过程

  (过渡句:下面我将重点谈谈我对教学过程的理解。教学的一切活动必须以强调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为出发点,根据这一理念,我将本课分为新课导入,新课教学,巩固提高和小结作业等几个环节。)

  1.新课导入

  我将会采用创设问题情景的方式进行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电路短路实验,学生观察到导线冒烟,进而提出问题:导线为什么会冒烟呢?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会知道导线冒烟是因为电流过大,并且知道电流与电压和电阻有关。

  我会继续追问:电流与电压和电阻有什么定量的关系呢?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对本节课学习的好奇心,顺势引出本节的课题——欧姆定律。

  【设计意图:用创设情境的的方式,让学生带着问号去学,激发求知欲,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复习上节课所学过的知识,更容易学生在脑中建立知识体系。】

  2.新课讲授

  (过渡句:在成功导入新课以后,是我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新课讲授环节)

  本节知识点主要分为两部分:欧姆定律内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

  首先,我将会根据本节课题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欧姆是谁吗?引发学生的好奇。然后利用多媒体出示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并向学生简单介绍其主要贡献。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此拓宽学生视野,为欧姆定律内容的生成做好铺垫。

  接着,通过提问请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实验探究,回答通过实验我们得出电流、电阻和电压之间的关系。并根据实验数据,请学生思考,自主得出结论:导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最后,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概括得出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并请学生根据字母,利用公式表示出欧姆定律,得出: I=U/R。

  同时标注出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和公式的变形式: R=U/I、U=IR,强调说明:在欧姆定律中的两处用到“这段导体”,意思是电流、电压、电阻对应同一导体,而且具有同时性。

  在学生已知道欧姆定律内容之后,还需要通过应用才能深刻理解和掌握。

  接下来我会通过三个例题,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达成教学目标的知识目标。例题1由老师集中讲解,例2和例3由各小组讨论后,由学生讲解,老师点评补充的方法。充分体现课堂上学生的自主地位。

  在学生解题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进行纠正和强调,如:

  ①I、U、R必须具有同时性和同一性;

  ②注意单位的统一(都用国际主单位);

  ③在不同情况下要用角标加以区别;

  ④在解题时,一定要注意解题的规范性。

  3.巩固提高

  在应用新知环节,我会展示具体例题,如:试电笔内必须有一支很大的电阻,用来限制通过人体的电流。现有一支试电笔,其中的电阻为880kΩ,氖管的电阻和人体的电阻都比这个数值小得多,可以不计。使用时流过人体的电流是多少?教师启发引导,请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思考作答。

  【设计意图:把知识运动到具体题目,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感受成功的喜悦】

  4.小结作业

  对于小结我会采用问答的方式,请学生结合板书谈谈本节课的收获。这样既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回顾和记忆,又锻炼了他们总结和概括的能力。

  之后我会设置不同困难的作业,在完成课后练习题的基础上,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欧姆定律,下节课与大家分享。

  【设计意图:这样以便照顾到不同的学生,同时也结合生活,发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符合从生活走向物体,从物体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以上便是我整堂课的教学过程。

  七、板书设计

  下面我来说说我的板书设计,采用提纲式的设计,简洁明了,突出重点,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欧姆定律的内容。

  欧姆定律

  一、欧姆定律1、概念2、公式:I=U/R

  二、欧姆定律应用推导式:R=U/I U=IR

初中欧姆定律说课稿4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液体的压强》,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程序、等几个方面说说这节课。

  一、教材分析

  欧姆定律编排在学生学习了电流、电压、电阻等概念,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使用方法之后,它既符合学生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认识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系统性。通过本节课学习,主要使学生掌握同一电路中电学三个基本量之间的关系,初步掌握运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电学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了解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多个变量关系的实验方法,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电学知识,打下基础。

  1.本课时在初中物理课程系统中的地位:欧姆定律作为一个重要的物理规律,反映了电流、电压、电阻这三个重要的电学量之间的关系,是电学中最基本的定律,是分析解决电路问题的金钥匙。欧姆定律是本章的教学重点,也是初中《物理》中重点内容之一。

  2.本课时的特点:十分重视探究方法教育,重视科学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体验方法、学习方法,了解得出欧姆定律的过程。教学内容的编排是根据提出的问题,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实验和对实验数据分析、处理得到定律以及数学表达式。

  二、学情分析:

  1.学生行为特点:

  (1)好动、注意力易分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

  (2)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动脑。

  2.学生认知情况:

  (1)对电流、电压、电阻三者的概念已了解,但对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仍缺乏理性认识。

  (2)学生解答计算题能力有待提高。

  课时安排:根据新课程标准,结合学情,把本节内容分两个课时进行。第一课时,学习欧姆定律并运用欧姆定律解答计算题。第二课时,用欧姆定律分析电阻串联、并联后总电阻的大小。我所说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三、教学目标

  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认知目标: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认识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能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2.能力目标:学习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学会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细致、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通过联系欧姆定律的发现史,在教学中渗透锲而不舍科学精神的教育。

  四、重点、难点分析

  新课标中要求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学习信息处理方法,有对信息的有效性作出判断的意识。有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本节课的重点为实验的设计及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并应用所归纳简得出的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而难点就是实验的设计及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教法、学法

  教法:在对教材的深入研究,细致分析,结合自身教学实践,针对物理的教学特点,本人选了如下教法:(1)、分析法;(2)、讲授法;(3)启发式教学法;

  学法:在上述教学法的正确实施下,结合本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采用了如下方法:自学法、概括归纳法、分析讨论法、练习法等。

  教学准备:

  教师:自制多媒体课件,试电笔。

  学生:课前查阅欧姆的相关信息,了解欧姆的生平,成就,及对科学的坚持不懈的态度。课前在家长或教师的指导下观察并使用试电笔。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设疑,启发探究欲望。

  复习:

  1、电流是怎样形成的?是什么原因使电荷作定向移动的?

  2、导体的电阻对流有什么作用?

  猜想:

  1、既然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那么导线中的电流与两端的电压有何关系呢?

  2、既然电阻对电流起阻碍作用,那么导体中的电流与它本身的电阻有何关系呢?

  设疑:

  学生对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猜想,那么这三个量究竟有什样的数量关系呢?点出本节课题“欧姆定律”。

  这样通过简单回顾、分析,使学生很快回忆起三个量的有关概念,通过猜想使学生对这三个量关系的研究产生了兴趣,激发了求知欲望,并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指向本节课。

  1. 展开探究活动,深入研究实践 :

  1、预备知识:向学生介绍“控制变量法”,即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是通过保持其中一个量不变,看电流与另一个量之间的关系,在研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保持电阻不变,通过改变电压,观察电流是如何变化的。在研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保持电压不变,通过改变电阻,观察电流是如何变化的。

  2、同桌同学讨论:根据研究的目的和方法,利用我们学过的仪器,设计一个实验。通过讨论使学生对实验方法有了进一步理解,而且,使学生了解科学实验的设计过程:①明确研究目的。②确定研究的方法。③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在对学生讨论作简单的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教师投影实验电路图,介绍有关仪器,特别强调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的作用。

  3、实验:教材是通过演示实验,来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从而得出欧姆定律。虽然,这样安排教师的主导作用能发挥得比较好,但演示实验可见度不大,学生动手参与率不高,学生主体作用不能很好发挥。另一方面,学生已初步学会了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使用,具备做此实验的基本技能。因此,本节课我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使学生在实验中进一步体验“控制变量法”,同时也使学生通过实验,对欧姆定律有了感性认识。

  4、各小组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具体做法是:

  1、各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对实验数据进行数学处理,理解数学上“成正比关系”、“成反比关系”的意思。

  2、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最后分析得到二个结论:在电阻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3、进一步引导得到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4、说明:在欧姆定律中的两处用到“这段导体”,这两个这段导体却是指同一导体而言,即电流、电压、电阻对应同一导体,而且具有同时性。

  这样做能真正把学生推到学习的主体地位上,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之间的关系,提高了学生实验能力和运用数学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巩固和反馈,知识迁移训练

  1、例题:一个电灯泡工作时的灯丝电阻是484Ω,如果电灯两端的电压是220V,求灯丝中通过的电流大小。

  分析:本题已知的两个量,电阻、电压都是针对同一导体电灯灯丝而言的,可直接应用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计算,但在解题时,一定要注意解题的规范性,强调电流、电压、电阻“同一段导体”,“同时性”等。

  2、小结:突出欧姆定律的内容,强调“同一导体”

  (四)作业设计

  1、课后练习

  编制两类练习题目:一类是直接应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达到巩固欧姆定律内容和表达式;另一类是了解在研究欧姆定律实验中滑动变阻器作用,进一步体验“控制变量法”。

  2、作业

  (1)、作业本作业巩固性练习。

  (2)、讨论题:怎样用学过的知识和仪器,来测定一未知的电阻值,请说出实验方案。

  六、板书设计:

  一.欧姆定律

  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二、欧姆定律应用

初中欧姆定律说课稿5

  一、说教材:

  1、说教材的地位、作用和特点

  《欧姆定律》是人教版物理义务教育八年级下册第六章“欧姆定律”的第四节内容。

  本节是在学习了电流、电压、电阻之后编排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可以对电流、电压、电阻与电压和电压的关系的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又可以为后面学习“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和“安全用电”打下基础,所以欧姆定律是本章的重要内容。本节教材的特点之一是适合于学生探究学习,同时也适合让学生阅读自学。

  2、说教材目标

  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及认识能力,确定以下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进一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欧姆定律的认识,体会物理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增强对科学和科学探究的兴趣。

  3、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探究同一段电路中电流与电阻和电压的关系,体验控制变量法在实验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重点:对欧姆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二、说教法:

  基于上面的教材分析,我根据一年多来的实施新课程的经验主要在教法改革中突出以下几方面:

  一是大胆设计了学生探究同一段电路中电流与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实验,突出物理学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体现新课程“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的基本理念,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精神以及创新意识。

  二是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提高法、讲授法、观摩法、阅读法、分析、归纳法等,使整个教学过程处于引导——启发的教学状态之中,以求获得最佳教学效果。

  三是注重渗透物理科学方法——控制变量法,让学生在探究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领会物理学研究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性素质。

  三、说学法:

  学生学习的过程不再是一种简单的刺激和反应关系,而是个人借助某种“认知桥梁”或者“同化和异化”不断组织和构建知识的过程。因此,我觉得在物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应重视学情,突出自主学习,本届初二学生一年半新课程理念的熏陶及半年的物理新教材的学习,已基本领会了科学探究的各主要环节,也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及操作能力。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渗透以下几个方面的学法指导。

  培养学生学会通过自学、观察、阅读等方法获取物理知识。本节课通过阅读三道例题,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模仿分析、推理过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让学生亲自经历运用科学方法探究物理知识的过程,真正掌握控制变量实验这种科学方法。如在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保持电阻阻值不变,而在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则调节变阻器的滑片,保持每次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自己摸索,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出“新”的物理规律。如让学生从实验得到的两组数据进行讨论分析,最终得出“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试电笔是检修电路时必备的工具,使用它来检查电路时手指必须接触到笔尾的金属体,让电流通过人体,流入大地。

  让一位学生当场检查教室里插座的火线和零线,并说说有没有不良的感觉。

  引导学生分析、提问:通过人体的电流有多小?它与电路的电压和电阻有什么关系?通过演示,创设物理情景激发学生探究心向,引导学生提问问题,本节课从试电笔的使用引入新课,试电笔是家庭常备工具,同学大多有使用过,用这个例子引入,目的要体现新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的基本理念。

  探究发现

  提出问题:

  师:如果知道一个导体的电阻,还知道加在它两端的电压,能不能计算通过它的电流呢?

  2、猜想或假设

  允许同桌进行讨论。请学生发言,老师给予肯定、鼓励、引导,对学生的回答加以筛选,如:

  电压越大,电流越大。

  电阻越大,电流越小

  也许是其中的两个相乘等于第三个?也许是其中的两个相除等于第三个。

  3、设计实验

  学生实验桌上摆着的器材:定值电阻若干个、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学生电源、开头、导线若干。让学生根据以下电路图进行实验:在电路中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U和通过电流I,研究电流I与电阻R和电压U这三个量之间的关系。

  4、进行实验

  按图连接电路,测量并记下几组电压和电流值。

  换接另一个电阻,再次记下几组电压和电流值。

  5、分析和论证

  结论:电流I、电阻R、电压U的关系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6、评估与交流

  迁移拓展

  例题分析:我们已经,试电笔内必须有一支很大的电阻,用来限制通过人体的电流。现有一支试电笔,其中的电阻为880KΩ,氖管的电阻和人体的电阻都比这个数值小得多,可以不计。使用时流过人体的电流是多少?

  教师启发指导:

  要求学生读题;

  让学根据题意画出简明电路图,并标出已知量的符号及数值和未知量的符号;

  找学生回答根据的公式。

  布置作业:

  动手动脑学物理1、4

【初中欧姆定律说课稿】相关文章:

初中物理说课稿《欧姆定律》09-22

初中欧姆定律说课稿10-28

初中物理探究欧姆定律说课稿09-17

初中欧姆定律说课稿(5篇)11-02

初中欧姆定律说课稿5篇11-02

初中欧姆定律说课稿(精选5篇)11-03

初中欧姆定律说课稿(汇编5篇)11-03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说课稿11-12

高中物理《欧姆定律》说课稿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