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初中信息技术说课稿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中信息技术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初中信息技术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佛山市南海区教育局教学研究室编写的《信息技术》八年级第二单元第九课的内容。在前面章节的学习中,学生已熟练掌握了flash动画的基本制作,特别是补间动画的制作技巧,本节是在“礼让行车”一课的教学基础上,加入了引导线动画制作,主要是突出引导线动画的制作技巧。是上一节内容的延伸,也为后面的作品创作与整合作了有力的铺垫。本节是全章中的重点之一,起着承上转下的作用。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疯狂超车”的动画制作,了解flash动画中
⑴知道什么是引导线动画。
⑵如何创建引导线动画。
【能力目标】
掌握创建引导线动画的方法。
【情感目标】
1、让学生认识到自私的严重性,做任何事都应考虑到他人。
2、提高对交通违章行为认识,时刻提醒自己要遵守交通安全规则
3、树立动画表达事物的意识
当代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教学不仅应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基本结构,而且还要使学生获得最好的智力发展,培养各种的优异才能”。根据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和本节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拟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三种
在知识目标里通过“疯狂超车”的动画制作,了解flash动画中什么是引导线动画、如何创建引导线动画。在能力目标里让孩子切实掌握创建引导线动画的具体方法和动画制作的思考方法。在情感目标里通过系列的交通安全知识让孩子认识到自私的严重性,做任何事都应考虑到别人。提高对交通违章行为认识,时刻提醒自己要遵守交通安全规则
树立以动画表达事物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⑴认识引导线动画。
⑵创建引导线动画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引导线的画法,移动超车车辆到引导线的两端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体会到flash软件进行补间动画制作的强大功能。而本节的引导线动画作为一个新知识点,尤其是学生可利用它们来解决动画制作中存在指定路线行走的一些问题,根据教材分析,我把认识引导线动画以及创建引导线动画的方法作为本节的教学重点。
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孩子要在正确掌握在引导线的画法的基础上进行动画创作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这往往需要孩子有一定的分析能力与而制作技巧,而在制作时正确移动超车车辆到引导线的两端却成为了制作是否成功的关键所在,因此,我把引导线的画法与移动超车车辆到引导线的两端作为了本节的教学难点。
(四)上课的硬件与软件要求
硬件:windows2000网络(60台学生用机、老师机、服务器、投影幕、网络广播)
软件:windows98,flashmx软件
(五)教学对象:
初中八年级学生,学生经过前面8节课的flash教学后,具备补间动画的制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创作思维,能大胆开展动画创作。
(六)教材处理
对教材中涉及的“引导线运动”的概念,由于概念性很强,枯燥,不容易理解,学生对此并不感兴趣,于是我利用辅助软件让孩子带着问题去观看并利用小组的力量,让孩子们自我探究,讨论,找出概念里关键的地方,从而引导孩子进行记忆。
如何进行引导线的添加呢?由于教材编写细致,展示力强,所以紧贴教材的教学内容,剖析动画制作过程,让孩子品尝成功的喜悦。最后通过故事结局的创建既让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又达到了课程整合的目的。
二、说教法
<一>说教法
教育学家苏霍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教师不是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为了完满完成教学任务,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一)创设情景、引导探讨法。
在新课的引入时以故事展开情节,在马路上,有位机动车驾驶员不顾后果地疯狂超车,给交通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展示《疯狂超车.swf》动画,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制作该动画为主线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辅助演示与讲练结合。
通过辅助软件的直观演示操作和学生的观察、实践,把讲与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自我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让学生牢固地掌握本节的技能要求,掌握自我学习的技能。
(一)尝试教学与任务式教学法。
对于课本中学生能自学掌握的内容,尝试让学生自己实践,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出任务,让小组为单位,学生自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科学创新思维。
<二>说教学手段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让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知识的建构。因此本节采用了在建构主义教学指导下的“任务驱动”教学方法。以“任务驱动——小组讨论——任务完成——效果评价——归纳小结——课程整合”六个步骤进行教学。
三、说学法
中国现代学习科学的创造人叶瑞祥教授说:“教学的全部内涵在于教会学生会学”。结合授课班级学生的实际,我对学生进行了以下的学法指导。
1、自主探究法
学生在辅助软件的帮助下,进行实践操作的探究活动
2、练习法,指导学生做好上机的实践,让学生有自由发挥的空间。
3、小组协助学习法,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堂上动脑、动手、动口,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正确启发、引导学生,让他们对知识进行比较-实践-总结,不断积累技巧。
4、温故而知新。计算机课的新旧知识联系紧密,综合运用性强,促使学生掌握新知识的同时不断巩固旧有知识,使学生的知识技能得到反复的练习、加强,从而不断得到扩充和提高。
四、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教学活动
激趣引学
上节课,我们目睹了一位司机因为麻痹大意而产生了交通事故的悲剧,其实在我们生活中,交通里还经常存在着今天出现的这种情况,让我们来看看在捅堵的马路上,发生了什么事情?
观看《疯狂超车.swf》动画
故事展开:在马路上,有位机动车驾驶员不顾后果地疯狂超车,给交通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问:“孩子啊?马路上出现了什么事情?”
“这事情危险吗?”
“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的现象呢?稍有不幸会发生什么事情啊?”
为了让广大的市民关注我们的交通安全,那今天我们一起来制作这个疯狂超车的动画,宣传交通意识,让广大市民认识到日常交通中不能违章超车,以维护良好的正常交通秩序。
在过去的动画制作中,我们运动的部分都不能按照指定的路线进行运动,而这动画是要按指定路线进行运动的,这动画到底是怎样做出来的呢?这用到我们今天所学到内容:引导线
展示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疯狂超车”的动画制作,了解flash动画中
⑶知道什么是引导线动画。
⑷如何创建引导线动画。
【能力目标】
掌握创建引导线动画的方法。
【情感目标】
1、让学生认识到自私的严重性,做任何事都应考虑到他人。
2、提高对交通违章行为认识,时刻提醒自己要遵守交通安全规则
3、树立动画表达事物的意识
协作学习
(一)小组观看《引导线教学辅助.swf》制作动画,并结合书本P99的内容,思考归纳:
(1)什么是引导线动画?
(2)对这个概念,你是如何理解的?你认为关键的地方在哪里?
(3)从概念上看,你认为具备引导线动画的作品至少具有多少个层?他们分别是什么?
(4)你认为在引导层里出现的线段是连续的还是不连续的?
协作学习
(二)参考书本P100-101的内容,让孩子在上节课礼让行车.fla文件里进行今天的制作修改。
(1)利用礼让行车的源程序进行修改
(2)制作几辆正常行驶的汽车
(3)添加超车车辆制作引导动画
注意:1.引导层要在“超车”图层上面;
2.引导线是一条线段,它必须是连续的一条线段,中间不能断开;
3.当汽车图片的中心靠近引导线端点时,它会自动的被吸附到引导线上
综合任务练习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故事结局编写
请根据超车的动画,联系上两节课的所学的教学内容进行故事情景制作,小组内分工完成相关的故事情节。
例如:(1)超车后,在不远处被警察抓住进行教育
(2)超车时,因为速度太快而产生汽车碰撞
(3)超车后,不小心而碰上路人等等
你还可以在事故发生后打出警示性的语言,警告市民疯狂超车害人害已。
分享提高分享孩子们的故事结局与动画制作成果,交流在制作中出现了什么情况?他们是如何解决这些情况的?
完成书本上P102的相关练习,并填写学习评估表格
小结
今天,我们当了一次导演,上演了一场有关于交通安全的故事,学习了引导线动画的制作。在我们的动画制作里,使用引导线是非常普遍的一种情况,我们来交流一下,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我们需要使用这种制作技巧呢?
课外作业
利用本节课所学的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选题合作完成
(组长要上交具体选题、分工与制作情况)
选题一:太阳系运动图
选题二:奥运与亚运的火炬传递
选题三:美丽的海底世界
板书
设计课题:第9课疯狂超车危险大
1、“引导线”动画的概念
引导线动画是在引导层中绘制引导路径,然后使用动作补间让元件、组合或文本沿着引导路径运动的一种动画。
2、引导层中可以放置的内容:连续的线段
“引导层”是层的一种,是与“被引导层”相对而言的。被引导层上的物体沿着引导层的引导线运动。
初中信息技术说课稿2
大家好!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学会使用鼠标》,这节课选自《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系列教材》,第一单元,第六节,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及手段、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及作用:
这节课讲的是鼠标的基本操作,在WINDOWS XP中,可以不使用键盘(输入汉字除外)通过操作鼠标就能够完成绝大部分工作,使计算机的操作更加方便快捷,这为以后的学习起了铺垫作用。因此,这一节课在教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占有重要地位。
2、教学目标的确立及依据:
《学会使用鼠标》这一课是在玩中学,在寓教于乐中获得知识,掌握新技能,为了讲好本课,针对计算机学科特点,我注重挖掘教材内涵,认真研究大纲、教材,考虑到学生原有知识水平,我确定以下四点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①了解鼠标的由来、组成和握法。
②掌握鼠标的三种基本操作。
能力目标:
③通过对纸牌游戏的学习,掌握鼠标的基本操作。
思想目标:
④通过对鼠标的操作,提高同学们对信息课学习的兴趣。
情感目标:
⑤引导全部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的学习情感。
3、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的确立及依据:
根据新大纲、新教材的编写意图,本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是让学生在玩纸牌游戏中熟练的掌握鼠标的基本操作。
4、教材处理: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要求,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幻灯片和上机实习让学生熟练掌握鼠标的基本操作。
二、教学方法及手段:
教学方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演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演示中引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幻灯片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学生操作为主,从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操作规程能力,让全部学生达到预期的目标,在实践操作中各方面能力得到培养,形成良好的品质。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学习,采用适合本课的启发式教学,充分体现“实施素质教育,优化课堂教学”这一指导思想上来。
教学手段:
利用幻灯片和教师的演示,让学生能够充分、直观的看到鼠标的基本操作,利用上机实践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充分体现“素质教育”,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建构者。
三、学法:
学生根据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演示后,让学生装自己体验一下从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在实践中熟练掌握鼠标的基本操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首先,让学生复习上节课的学习的用键盘打开和关闭一个应用程序,从而引出计算机另一种输入设备——鼠标器.
2、研习新课
在全成掌握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利用幻灯片掌握的握法,组成和基本使用方法。通过教师演示让学生直观系统地掌握鼠标的基本操作。
3、巩固知识掌握技能
让学生上机操作,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真正做到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
4、全面总结
采用师生共同总结的办法既总结了学习内容,又锻炼了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
5、布置作业:
把本节课的内容系统的看一遍,并预习基本窗口操作。
6、板书设计 鼠标(MOUSE)
单击 纸牌:
基本操作 双击 规则
拖动
7、本节课教学效果的预测:
本节课通过上述方法的教学之后,预计全班同学有95%以上的同学能够掌握鼠标的基本操作,有个别同学有待于进一步辅导,并加强上机练习。
同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总之,这节课我本着教会学生知识,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能力为宗旨,设计并实施教学。
初中信息技术说课稿3
首先非常感谢我们学校我这个机会,今天能和全镇的信息技术权威坐到一起,我感到无比的荣幸。下面我将从以下8个方面来阐述我的这节课,不当之处,还请各位专家多多批评指正。
一、教材分析
计算机是初中信息技术教材一年级上册。本课是是信息技术的入门课,是以后学习信息技术的基础
通过本课的学习能让学生了解信息的丰富多彩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从而让学生对信息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分析:
1、认知目标:了解信息技术的在现实中的应用,认知信息在当代技术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培养他们的观察与审美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知识迁移能力以及对信息的加工处理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熟练地掌握计算机的组成.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激发学生对电脑学习与应用的浓厚兴趣;在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中,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共同研讨、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时间、具体任务与问题设计:
本课分一课时完成,此次说课的内容为第一课时:什么是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的组成。具体学习任务如下:
1、看图片的合作研讨一,了解计算机在生活中的应用
2、合作研讨二,通过图片文字的学习了解信息技术就在我们身边
3、总结:什么是信息技术
4、合作研讨四,通过计算机图片的认知来概括计算机的组成
四、教学要点:
1、教学重点:本课的重点是什么是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的组成、插入图片。让学生逐步学会知识的迁移和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让学生知道计算机中的许多操作都是相通的或类似的。
2、教学难点:计算机的硬件的组成和软件的作用
五、教法:
采用目前信息技术教学倡导的“任务驱动”教学法,以指导学生完成一个个具体的学习任务而开展课堂教学,以尝试发现、综合对比、总结归纳、网络教室直观演示等形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六、学法:
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通过上述教法,坚持以学体自主学习为主,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发现问题、分组研讨问题、亲自尝试、合作解决、最后由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来完成本课的四个任务。让学生以练为主,以亲自尝试实践、积极动脑动手来学习新知。
七、教学资源准备:
硬件准备:计算机网络教室。
软件准备:Windows操作系统、Word20xx、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素材准备:学生导学案、课件、图片素材。
八、教学过程设计
(一)划分团队,展示排行榜,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全班分为两大团队,每个团队又由多个合作小组组成(一般是两人为一个合作小组,强弱联合)。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哪个团队的同学最先发言,且回答正确,老师会在排行榜上为其所属团队插上一张笑脸。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充分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二)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按照心理学常识,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就能自觉地排除内外主客观因素的干扰,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把学习当成愉快的事。因此,在本课的导入中我设计了这样的一组明星修饰化妆前后的对比图片,让学生来发现修饰在生活中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三)通过任务驱动,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研讨,亲自尝试;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感知。
利用计算机图片
合作研讨一六人一组写出计算机的部件
时间:5分钟
提问:哪组同学最先完成任务,请举手。
展示。(掌声鼓励)
请最先完成的学生,学生评价,教师总结。
展示其余三个任务:
合作研讨二:讨论计算机组成。
提问:哪组同学最先完成任务,请举手。
时间:3分钟
补充
在学生研讨探索的过程中,老师加强巡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进行个别指导,引导学生互相帮助,协作学习。因为学生中电脑水平的差异是很大的,对于有的同学来讲,这个问题可能早已学会,那么就鼓励水平高的学生去帮助水平差的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互助的学习方式。对于学生探究中共同遇到的困难,老师就借助网络教室演示系统带领学生一步步探索,并给探究成功的学生以展示自我的机会——当当“小老师”,演示并介绍自己的做法。在学生探究发现的基础上,老师再引导学生深入感知。
深入感知的主要内容是本课的难点问题:“
这一难点学生容易忽视或不知如何处理,教师必须通过教学演示系统加强指导。
最后,这是我从事信息技术教学三句话总结三句话用信任的目光鼓励学生尝试;用赞许的目光鼓励学生创造;用微笑的目光评价学生成绩。
初中信息技术说课稿4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XXXX》。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这四大方面展开说课,请各位领导、专家多多指正。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作用
XX是选自XX人民教育出版社X年级X册《信息技术》教材中第X单元第X课的内容。而本套教材属于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教材。本套教材是根据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进行编写,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规律来安排教材内容,编写时强调系统性、知识性和科学性。同时本套教材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为宗旨,以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为主线,以计算机技术作为主要认知工具,在动手和动脑紧密结合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提高学生对信息处理的能力,增强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为今后高一阶段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任务驱动、学得有趣、教的轻松”是本套教材的突出特点,教材内容以“活动”为主导,以任务作驱动,注重学习方法的策略引导,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指导学生以信息技术为工具学习其他课程,努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发现和提出新问题的创新能力。因此,本教材在整个信息技术普及和应用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
2、教学目标
根据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及授课学生的情况制定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①知识技能目标:通过观察、模仿、实践等方法,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如何XXXXX的方法和技巧,并且能熟练运用。
②学习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教师引导,实践动手操作,体验和感悟学习的乐趣。
③情感价值目标:让学生通过在XXXX操作的过程中体验XXXX的功能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总结的良好习惯。
3、教学重、难点
经过对教材的分析,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难点是:我将采用教师示范和讲解的方法来突出重点,用活动任务和组织学生小组合作的方法来突破难点。
4、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十三四岁的学生,一方面,这个阶段的学生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都比较活跃,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很强,这有利于本节课的学习。另一方面,这个阶段的学生注意力也容易分散,不够专注,可能会影响学习效果,针对此种可能性,在教学
中我一方面根据教材内容安排一系列的小任务、小活动来引起学生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能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适时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主动性。
二、说教法
因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XXXXX,主要目的是要让学会XXXX的操作方法,属于实践技能课,为了更直观的让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本节课的内容,我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来开展课堂教学,并以讲解演示法、讨论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三、说学法
前面我已说到信息技术课追求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更要掌握学习方法。因此通过上述教法,本节课还是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主,小组合作,分组讨论为辅的方法展开学习,让学生通过实践、观察、分析,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根据上一节课的布置的活动任务,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通过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的方法来导入新课。
2、新课讲解、演示
结合导入新课时所讨论的问题,向学生展示出一个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让学习结合以前学习的内容进行观察分析,看能否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直接做出一样的作品,如果不能,那应该怎么做?这时,可以先简单的讲解下制作这个作品的具体方法和步骤,然后再利用教学控制软件将刚才讲解的制作方法在电脑上给学生现场进行演示,演示的节奏要放缓,让学生能观察更仔细。最后,根据作品和演示过程给学生安排本节课的活动任务,让学生自己先尝试操作。
3、学生动手实践
学生根据教师刚才的示范操作,再结合本环节安排的活动任务自己动手进行操作练习,完全掌握后再自己单独或与其他同学合作一起去探究其他的操作方法和技巧。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不断巡视观察并随时进行指导。
4、展示交流
经过前一个环节的实践操作,教师抽几名学生在教学控制展示平台上进行展示操作,其他学生观察其操作方法和步骤,然后再进行交流讨论,指出其中的亮点和不足,并给出改进意见。
5、评价反馈
这个环节其实和上一环节是紧扣的,教师根据学生展示交流后的结果,最后进行归纳总结,做出评价。尤其是对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要着重点评,从而进一步帮助学生巩固、理解。
6、小结
简要的总结下本节课的知识点以及操作技巧,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7、课后活动
根据本节课学到的技能,结合日常生活,适当给学生安排几个活动,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良好习惯。
五、设计理念:
本节课在学生自主探索,教师引导的过程中学,让学生自主体会信息技术的普遍性这一特征,在“讨论和实际操作”中体验信息的获取和辨析,正是在辨析过程中,提高了分辨能力。而这个就是我这堂课的最终目标。
初中信息技术说课稿5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海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八年级上册中的第一章第三节。这一章从增强学生的切身感受、激发学生兴趣入手,深入浅出地介绍多媒体组成要素中,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和动画的基本知识,以及处理这些对象的工具软件的操作使用方法,通过PowerPoint软件,让学生实际制作一个多媒体作品。
本节课是采用PowerPoint制作多媒体作品的第六个课时,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初步具备利用PowerPoint创作、编辑多媒体作品的能力,这节课可以说,是原有基础上的一个再提高,即使静态的演示作品变为动态的演示作品,既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还可以对他们进行艺术熏陶。所以,本节课采取充分发挥他们的想像能力和动手能力,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办法,实现学会学习、提高能力和陶冶情操的完美结合。
二、教学目标
当前,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着重选取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基础内容进行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这个基础工具,培养学生利用这个工具进行其他学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根据高中学生心理、智力发展水平以及他们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
掌握PowerPoint演示文稿自定义动画设置的一般方法。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提高学生对信息的处理能力。
3.发展目标
(1)培养学生创新、团结协作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竞争和发展的能力。
4.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作风、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索新知识的兴趣。
(2)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思想感情。
(3)进一步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自定义动画效果的设置。
(2)动画幻灯片对象顺序的调整。
2.教学难点
(1)自定义动画效果设置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本课采用“任务驱动----师生讨论----任务完成----效果评价----归纳汇总”的五步教学模式。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作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以下是教师活动图:
设计任务----启发讨论----讲解辅导----归纳问题 教师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设计了四个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自主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学生每完成一个任务,都从设计任务开始,教师从学生学习遇到的问题入手,引出学习任务,然后引导、启发学生进行探究,思考完成任务的办法,对比较集中的问题,或者学生比较棘手的问题,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最后同学生一起归纳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强化自己的角色意识,始终以学生的朋友身份出现,让学生时刻感受到与教师处于平等的地位。二要注意分层要求学生。针对学生学习基础的差异,在设计任务时要注意任务的层次性。不同基础的学生赋予不同的任务。
五、学法指导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灌输的地位。学习成为了学生的苦差事,不愿学、不会学的情况比较普遍。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一是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时刻保持良好的学习心境;二是提供更多表达、交流的机会,鼓励学生敢想敢说,培养他们协作学习的好习惯;三是通过积极鼓励学生大胆操作实践,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保持高度的探索欲、尝试欲;四是让学生通过成功的作品,更多地体验一种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的创造欲望。
以下是学生活动图:
思考讨论----探索质疑----笔记心记----自主创造 学生在完成每一个任务的过程中,总是从思考讨论完成任务的办法开始,然后对讨论的结果进行探究验证,找到正确答案之后,把它牢记下来,最后在理论的指导下自主创造。
六、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课前任务:(上节课学习内容)
请以教师节问候语为题,创作至少由1幅幻灯片构成的演示文稿(图和文均不少于2个)。
学生活动:复习、实践,完成课前任务。 教师活动:巡视、答疑。
教师提示:编辑制作完成的演示文稿还不是一个完整的演示文稿,教师适时播放演示范例,导入课题。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采用创设情景,激趣导入。上课后,我直接播放精心准备的范例,创设优美的情景,当学生还沉浸在优美的意境中时,我紧接着问:想不想把课前准备的演示文稿设置成如此优美的演示文稿呢?回答是肯定的,教师顺势导入课题:演示文稿自定义动画的设置。
2.新课
任务一:请你为自己创作的演示文稿的各个对象设置不同的动画效果。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实践,完成任务一。 教师活动:巡视、答疑、辅导。
师生共同小结:要设定一个对象的动画效果,必须先选定对象,再进行设置。
学生在完成这个任务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积极进行学法的指导,让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实践。
教师质疑:展示一张学生已设定好演示动画的“国庆节祝贺”贺卡,给予肯定评价;同时指出其中两个演示动画顺序设置不正确,需要调整。
任务二:请调整幻灯片对象呈现的顺序,并尝试将几个对象设置成连续呈现的方式。
学生活动:尝试操作、协作学习,共同完成任务二。 教师活动:巡视、组织讨论,辅导、答疑,发现典型问题。 师生小结:要调整演示对象的顺序,该对象也必须首先选定。 教师提示:以上的设置都是相对于图片和文字,如果有声音或视频,它们的设置是不是一样?
任务三:请插入一段声音,并设置成连续播放。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深入探究,完成任务三。 教师活动:巡视、答疑,效果评价。
师生小结:多媒体对象的设定除了需要在效果和顺序项里设置以外,还必须在多媒体项里进行设置。
3.归纳总结
本节课要点:(利用幻灯片逐条显示)掌握PowerPoint演示文稿自定义动画设置的一般方法,学会设置文字、图片、多媒体的动画,调整顺序。
自定义动画设置的一般方法:
选定对象----设定(调整)----预览----确定
4.课堂练习
请继续完善你的自定义动画设置(第一层次要求)。已完成同学,可以相互协作,也可尝试设置幻灯片的切换方式,并设置成连续自动播放的形式(第二层次要求)。
5.效果评价
通过网络点播几位同学的典型作品,利用大屏幕进行展示,先请同学互评,并请制作比较优秀的同学介绍学习方法。然后教师集中给予肯定,指出其中还需要提高的地方,并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学习。
七、设计说明
本节课由于突出以任务驱动为主线,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为中心,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勤于动手、敢于创新,课堂气氛活跃;从完成任务情况看,知识目标完全达到,能力、发展和情感目标基本实现。
20xx年xx月xx日
初中信息技术说课稿6
一、分析教材
本节内容采用的教材是电子工业部出版、宁夏教育厅编写的《信息技术》八年级(下)第5节《数据分析与管理》中的第一个内容。
1、本节内容与前节内容的联系:
排序和筛选是学生掌握了在工作表中输入数据、编辑工作表、在excel中进行数据计算之后的一节内容。前后内容过渡自然、知识结构衔接合理,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本节内容主要是学习如何使无序的数据变得有序、学习如何查看符合条件的数据,隐藏不需要的数据。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数据进行深层分析和管理,培养学生信息管理意识,达到高效管理信息的能力。
2、本节内容的意义所在:
《排序和筛选》是对数据进行更深层次分析的过程。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 excel不仅可以对数据进行计算和统计,它还可以对数据排序和筛选,通过排序列筛选操作,可以使我们对数据的分析和管理变得更加快捷、方便、直观,大大提工作效率,简化事务管理。通过《排序和筛选》的学习,体会excel在处理数据的独特魅力,培养学生熟练的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3、本节内容的重点、难点:
本课的重点:简单排序和筛选方法。
突破方法:通过学生的动手练习和教师的引导来解决这节课的教学难点。
本课的难点:复杂排序的操作。
突破方法:以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实践操作来突破本课的难点。
二、分析学情:
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学生在小学阶段虽然没有学过excel的基础知识,对电子表格的认识仅限于本学期所学的知识。但通过本学期的前期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在工作表中输入数据、编辑工作表、格式化工作表,并学会了在excel中进行计算和统计的基本操作,对excel有了一定的认识。所以进行本节课内容的学习时,对排序和筛选的操作应以学生自主学习、动手实践和教师的适时辅导来完成。
2、说个性发展与群体提高
由于家庭环境和学生自身的能力的差异,造成班级学生的知识层次和操作能力是有差别的,该内容对优秀生来说可能在8-10分钟之内就能完成任务,但个别学生操作能力较弱,有可能25分钟内也不能完成任务。为了让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在任务的设计上做到有梯度,即:任务有难有易、有多有少,目的是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收获。同时,教师在学生学习时要把更多的精力分散到班里弱群体----“学困生”身上,要多关注他们的学习需求,辅导他们,帮助他们走向成功。对于优秀生,一方面要拓展他们的知识,同时要鼓励他们帮助身边的学困生掌握知识,以达到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三、教学目标
在《信息技术课程纲要》的指导下,根据我对教材理解和学情的分析,确定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1) 掌握 excel 中数据排序和筛选的方法。
(2) 知道主要关键字、次要关键字和第三关键字的作用,并能够合理使用它们。
2、能力目标:
(1)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逐步提高学生分析数据、处理数据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信息管理意识,达到高效管理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公正评价自己和评价别人的好品质。
(3)让学生感受excel的强大功能,体验学习的快乐,成功。
四、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不是机械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过程,而是一个充满体验、充满实践的`过程。根据《信息技术课程纲要》中强调“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因些,整堂课体现“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在动手实践中完成学习任务,同时整堂课要渗透学法指导,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以达到学会学习和掌握知识的目的。
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动手实践法” “任务驱动法”为主,以“讲解示范法”、“竞赛法”、“辅导帮助”、“评价交流”为辅的教学方法来开展教学活动。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生共同竞赛:
打开某班级的期中考试成绩表,师生共同参与竞赛,看谁先能把成绩表中的“总分”从高到低排列出来。
设计意图:通过竞赛让学生产生疑惑:为什么老师或其他同学能在2-3秒内能够想50名学生的成绩由高到低排序,而自己怎么不能呢?带着这样的疑问,学生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学习,学习效果一定会很好。
2、根据竞赛结果,归纳结论-引出课题:第5单元 数据分析与管理---《排序和筛选》。
(二)学习与巩固:
1、对数据进行排序:
⑴简单排序—单关键字排序
① 打开“学生练习.xls”工作簿,按P75-P76的<做一做>来完成。
设计意图: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更新很快,因此,自学能力作为信息技术学科的终身学习,是每个学生必备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环节。
② 教师巡徊观察指导帮助:多关注学困生;拓展优秀生。
设计意图:体现区别对待的原则。因为学生的能力差异很大,教师利用学生练习时,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帮助,让不同学生都有所收获,有所提高。
③发现问题:当以“总分”为关键字进行排序时,发现有两名同学的总分是相同的,该怎么办呢?引出“复杂排序”。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这个练习时,故意让某两个同学的总分相同,这样可以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然后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引出----复杂排序。
⑵复杂排序:多关键字排序。
① 引导学生学习P76<知识窗>中的内容,并进行讲解+示范。
设计意图:复杂排序是本节的难点,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强深学生对关键字的理解,
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② 学生自己动手把练习中出现的问题用多关键字进行排序。
设计意图:及时巩固练习,强化操作。
③师生归纳:什么情况下使用多关键字排序?即:“主要关键字”中的值相同时,则按“次要关键字”排序,若前两个关键字的值都相同,则按“第三关键字”排序。我们可以自由选择关键字,但最多可以根据三列数据进行排序,也就是说,只能设置三个关键字。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学习归纳知识的学习品质。只有会归纳知识,才能发现知识中的相关联系,这样才能真正掌握所学知识。
④知识应用:请同学们观察“2008年北京奥运会金牌榜”,看看是按什么关键字进行排序的?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以后观看奥运会时,能够知道奥运奖牌榜的名次是依据什么排序的。
2.筛选数据:自动筛选
⑴学生按P77-79的<做一做>来筛选出总分大于550的同学。
设计意图: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更新很快,因此,自学能力作为信息技术学科的终身学习,是每个学生必备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环节。
⑵教师巡徊观察、指导、帮助。
① 多关注学困生的学习需求;
② 拓展优秀学生。(再筛选出总分在550-500之间的学生)
设计意图:体现区别对待的原则。因为学生的能力差异很大,教师利用学生练习时,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帮助,让不同学生都有所收获,有所提高。
⑶归纳总结:筛选的最终目的:把符合条件的记录显现出来,隐藏其他数据,这样可以缩小数据显示范围,方便分析和处理。
(三)归纳总结:
师生共同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四)学习评价:(培养学生公正、客观地评价自己)
1、教师打开“学生评价量规.doc”,教师引导学生看懂评价的项目和标准。
2、学生根据自习的实际情况,在表中进行公正、客观地评价自己。
3、分享结果:显示两位学生的评价结果,并让该学生说说自己的评价依据,引导其他学生学会正确评价自己。
设计意图:
1、培养学生公正、客观地评价自己。新课程倡导的评价观:评价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评价自己就是对自己再认识的过程,只有公正客观地评价自己,才能不断的进步和更好的发展。
2、制定了评价量规,让学生在评价自己时有了评价依据,客服了学生盲目评价自己和不知道评价怎么评价的做法,发挥了学生评价的促进作用。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学会归纳知识的学习品质。
教师结束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学会对数据进行排序和筛选。加上前几个单元的学习,同学们己经学会了利用excel时进行数据处理的一般知识。假如期考试结束了,班主任让同学们帮着作一个成绩汇总表,同学们会不会呢?有没有信心把他做得更好?祝同学们成功!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意识。
附版书:
初中信息技术说课稿7
一、教材分析
《让板报变得图文并茂》是青岛出版社出版的山东省初中信息技术教材一年级下册第5课。本课是在前几课学习了Word文档的修饰及版面设计之后,进一步学习插入更加丰富多采的艺术字、图片和文本框,从而为板报锦上添花。
通过本课的学习能让学生创作出丰富多彩、更具个人特色的作品,学生也会十分感兴趣。
教材中,本课由六个小部分组成,分别是:插入艺术字、修改艺术字、在板报中插入图片、调整图片周围文字的排版方式、学会使用文本框、在板报中插入另一篇文章。其中,艺术字、图片及文本框的插入方法及改变文字的绕排方式都是大同小异的。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本课中安排了文档中对有无图片做背景即不同图文排版方式作综合对比应用练习;增添了运用“衬于文字下方”版式时对图片的巧妙运用,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另外还鼓励学生从网上搜索、下载图片,对图片版式设置的分类进行置疑等等。本课在整册书学习中所起的作用相当大,不仅是对前面几课学习内容的综合应用,还将本册的学习推向了一个大高潮,学生的学习兴趣也由此冲向最高点。
二、教学目标分析:
1、认知目标:掌握艺术字的插入、艺术字工具栏、文件图片的来源与选择、插入与编辑方法以及图文混排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培养他们的观察与审美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知识迁移能力以及对信息的加工处理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激发学生对电脑学习与应用的浓厚兴趣;在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中,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共同研讨、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时间、具体任务与问题设计:
本课分两课时完成,此次说课的内容为第一课时:艺术字及图片的插入。具体学习任务如下:
1、看懂导学案的合作研讨一,了解插入艺术字的操作方法。
2、合作研讨二,了解艺术字工具栏。在此以其中的“文字环绕”按钮为例,让学生感受选择不同文字环绕后,文档所发生的变化。
3、合作研讨三,图片的来源。
4、合作研讨四,图片的插入。在插入艺术字的基础上,为文字插入图片:A、通过“来自文件”插入所示图片作为背景;B、通过“剪贴画”插入所示图片。
5、收获园地:自由创作。
问题的设计就是围绕在电子板报中插入艺术字及图片进行图文混排问题,分四步依次提出四个合作研讨课题(也就是四个任务),根据这四个课题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与综合练习,从而完成本课学习任务。
四、教学要点:
1、教学重点:本课的重点是在板报中插入艺术字、插入图片。让学生逐步学会知识的迁移和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让学生知道计算机中的许多操作都是相通的或类似的。
2、教学难点:本课的难点是艺术字和图片排版时的版式设计。
五、教法:
采用目前信息技术教学倡导的“任务驱动”教学法,以指导学生完成一个个具体的学习任务而开展课堂教学,以尝试发现、综合对比、总结归纳、网络教室直观演示等形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六、学法 :
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通过上述教法,坚持以学体自主学习为主,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发现问题、分组研讨问题、亲自尝试、合作解决、最后由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来完成本课的四个任务。让学生以练为主,以亲自尝试实践、积极动脑动手来学习新知。
七、教学资源准备:
硬件准备:计算机网络教室。
软件准备:Windows操作系统、Word20xx、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
素材准备:学生导学案、课件、图片素材。
八、教学过程设计
(一) 划分团队,展示排行榜,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全班分为两大团队,每个团队又由多个合作小组组成(一般是两人为一个合作小组,强弱联合)。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哪个团队的同学最先发言,且回答正确,老师会在排行榜上为其所属团队插上一面小旗。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充分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二)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按照心理学常识,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就能自觉地排除内外主客观因素的干扰,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把学习当成愉快的事。因此,在本课的导入中我设计了这样的一组明星修饰化妆前后的对比图片,让学生来发现修饰在生活中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这是一组好莱坞影视巨星的图片,她们的面孔都是公认的漂亮面孔,经常出现国际大片之中。
在我国古代,出现过许多称赞女性美丽的词句。其中,屈原的弟子宋玉曾经在他的《登徒子好色赋》中这样称赞过一位天生丽质的美女: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
而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组好莱坞的著名影星,她们是不是也是真的天生丽质呢?
提问:大家想不想来看一下她们的真面目?
课件展示:对比图片(修饰化妆前)
真面目原来如此!提问:大家有没有“大跌眼镜”的感觉?
原来她们去掉修饰妆容后也是如此的普通。我们身边大都是以普普通通大众化的人居多,但是有一点是勿用质疑的,既使是我们普通人只要经过恰当的修饰,都会比以往更加光彩靓丽。
修饰之美其实是无处不在的。同样的房子,不同的主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将它装修成不同的风格。同一个人,不同的妆容和服饰可以衬托出不同的气质和内涵。
课件展示:广告海报
这是一张广告海报。在商业区或是繁华地段,如果你留心观察的话,你会发现满眼都是形形色色的广告牌和广告海报。它们大都是精美的图片配以各式的文字,这些经过修饰的文字,与图片相辅相成,使整体更具视觉冲击力和艺术表现力。
原来,这些呆板的文字经过艺术的加工,可以变得如此的生动活泼、多彩多姿呀!
那么,在我们常用的Word软件中,能不能也让文档变得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呢?答案是肯定的。现在我们就来看一下在Word文档中,如何让原本呆板的文字变得图文并茂,生动活泼。
展示修饰前和修饰后的同一片文档:这是一段《小狮子爱尔莎》的节选,它没有“化妆”前是这个样子。“化妆”以后,变得如何了呢?
提问:大家仔细观察一下,修饰以后的档有那些变化?(学生回答)
总结:多了艺术字和图片。本节课我们就以这篇文档为例子来共同探讨如何在Word中插入艺术字和图片,让板报变得图文并茂。
(三)通过任务驱动,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研讨,亲自尝试;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感知。
在Word中打开《小狮子爱尔莎》的节选。
合作研讨一:对照导学案,两人一组研讨艺术字的插入方法
时间:5分钟
提问:哪组同学最先完成任务,请举手。
展示作品。(掌声鼓励)
请最先完成的学生上前讲解演示过程,学生评价,教师总结。
展示其余三个任务:
合作研讨二:将鼠标指针指向工具栏上的每一个按钮,注意观察指针处所显示的按钮的作用,并在下图中写出。
时间:3分钟
以其中的“文字环绕”按钮为例,让学生感受选择不同文字环绕后,文档所发生的变化。
合作研讨三:图片的来源
大家仔细观察“插入→图片”里的下级菜单,在这里图片可以来自两个地方。
提问:谁来告诉大家分别是哪两个地方?(学生回答)
总结:一个是来自Word中自带的剪贴画;一个是来自文件。在导学案中写出。
图片的插入与艺术字的插入步骤和方法基本上是相同的,下面同学们两人一组对照导学案,来合作研讨完成图片的插入。看一下,这一次哪个团队最先完成。
合作研讨四:图片的插入
研讨:在插入艺术字的基础上,为文字插入图片:
1、通过“来自文件”插入所示图片作为背景;
2、通过“剪贴画”插入所示图片。
时间:5分钟
展示作品。(掌声鼓励)
演示最先完成同学的作品,并让其它同学点评,教师总结。
在学生研讨探索的过程中,老师加强巡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进行个别指导,引导学生互相帮助,协作学习。因为学生中电脑水平的差异是很大的,对于有的同学来讲,这个问题可能早已学会,那么就鼓励水平高的学生去帮助水平差的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互助的学习方式。对于学生探究中共同遇到的困难,老师就借助网络教室演示系统带领学生一步步探索,并给探究成功的学生以展示自我的机会——当当“小老师”,演示并介绍自己的做法。在学生探究发现的基础上,老师再引导学生深入感知。
深入感知的主要内容是本课的难点问题:图片的版式设计中采用“
衬于文字下方”方式时一般需要对图片或文字进行编辑处理,一是通过图片设置工具将图片作淡化处理以突出文字,可以将图片设置为水印或增加亮度或降低对比度;二是根据图片主色调设置文字颜色为对比色以让文字清晰显示,而图片也十分醒目。这两种处理方式的选择取决于是突出文字还是突出图片,其中还要考虑篇幅大小问题。这一难点学生容易忽视或不知如何处理,教师必须通过教学演示系统加强指导。
(四)通过综合练习,加深对新知的理解与熟练应用。
只要图片版式设计上的难点解决了,学生就没有什么为难之处了,其它设计练习完全可以轻松完成。现在就到了本课的收获时间了:收获园地
在两个主题中任选一个,完成对文档的修饰。
主题一:春(节选)
主题二:校园笑话
方式:自由创作。
让学生根据自己所确定的主题大胆地去创新设计,不要求学生一律按照课本中的板报主题和样式去设计,如此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其学习主体作用和创造力。
(五)通过学生作品展示与点评,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与教学效果。
将设计较好的学生作品通过网络教室演示系统展示给大家看,然后师生共同点评,“这幅作品设计得好吗?”“哪里比较好?”“哪儿不理想?”“你出出主意,怎样修改一下就好了?”通过这类问题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从中提高学生的鉴赏与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相互帮助、取长补短的良好品质。
(六)全课总结,通过综合情境的问题,对板报设计的一般规律作总结指导。
同学们现在已经掌握了如何让你的文档变得更加图文并茂、生活活泼了,是不是以后就可以随心所欲地修饰你的文档了呢?(学生回答)
展示讣告。
讣告是一种表达对死者沉痛哀思的文书。如果我们把它做成下面的样子,还符不符合它所表达的内涵?
提问:从这个例子,同学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学生回答)
总结:插入的图片和文字的修饰一定要符合文档要使用的场合和它所表达的内容。
我们回过头来再看这个对比的图片,这正证明了这句话——“世界上没有丑陋的人,只有懒惰的人。”
告诉同学们,只要勤奋起来,善于观察生活,修饰生活,点缀生活,那么你身边的美就会无处不在。所以从现在起,同学们就一起擦亮眼睛,关注生活吧!
最后,这是我从事信息技术教学几年来常用的三句话送给大家:
用信任的目光鼓励学生尝试;
用赞许的目光鼓励学生创造;
用微笑的目光评价学生成绩。
初中信息技术说课稿8
各位领导、老师你们好!
我说课的内容为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第二册第三章电子表格第四节“函数的使用”。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编写的目的就是通过Excel电子表格实例中求和、求平均值、求最大值和求最小值四个函数的使用,让学生能够利用函数独立完成简单表格的数据计算。本节在Excel这一章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Excel的核心内容之一。函数是进行表格数据计算最方便、有效的工具,也是学习Excel的最终目的之一。因此制定以下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如下:
知识目标:
1、学生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结构。
2、学生掌握求和、求平均值、求最大值、求最小值函数的使用方法。
能力目标:
1、提高学生分析数据、处理数据的能力。
2、培养学生管理数据的能力。
3、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方面:
1、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的精神。
2、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
3、培养学生尊师重教的情感。
教学重点:求和、求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函数的使用。
教学难点:函数通用格式及单元格范围的选定。
二、教法分析:
本节课在讲授过程中,如果仅讲授理论知识和例子中的操作,不可避免地会使学生觉得过于沉闷、无趣。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让学生解决与自己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表格,让学生通过表格功能来解决身边的问题。因此,我以任务驱动教学法为主。以演示教学法、合作练习法、提问引入法为辅组织教学,并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环境等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任务型教学途径,让学生带着任务学习,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逐渐生成知识、形成技能、达到课堂活动目的,让学生掌握电子表格中函数的使用方法。
三、学法指导:
八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计算机文字处理基础,但是对于表格的处理可以说还比较陌生。我们的职责并不仅仅要讲授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要教会他们一些做人的道理和做事的方法。我针对学生都比较关心自己的学习成绩,引导学生使用函数对本班“期中考试成绩表”的进行相关计算。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教师引导,师生互动,学生合作交流,计算自己的考试成绩这一学习过程,再加上其它一些课堂练习,从而使学生进一步从感性上认识到了电子表格中函数的用途。
四、教学流程
1、导入课题
“期中考试结束了,同学们想知道自己的成绩吗?成绩表是怎么做出来的呢?”利用这一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出示“期中考试成绩表”,让同学们利用刚学过的公式法来计算自己成绩的总分,同学们的积极性一定很高!都会忙着去算!但此问题用公式去做会让学生感觉到比较麻烦。利用这一点,教师总结:对于这个问题如果用公式去做,写起来比较麻烦,并且容易出错,引出利用Excel提供的函数完成计算,可以避免这样的麻烦。由此引出课题——函数的使用。
2、新课
提出函数之后,简单描述函数的概念,主要强调一下函数的结构:例如“=SUM(nuber1:nuber2)”,并进行解释。同时让学生注意:(参数的格式要严格;符号要用英文符号,以避免出错。)
活动一(SUM):向同学演示一下求和函数的使用方法!
布置任务:让学生用这个函数去计算一下自己的成绩!并和公式法比较一下哪一个更简单。(教师巡视)
完成之后教师提问:这么多同学的成绩能不能利用自动填充功能简化重复的求和操作?
有些学生会想到利用填充柄进行相对引用填充!这样复习一下EXCEL中的重要工具——填充柄。
活动二(自动求和与粘贴函数): 问题:不用手写能否求和呢?学生可能感到很惊呀?这时教师提出用EXCEL中的自动求和与粘贴函数求和更方便快捷。同时给同学们演示使用方法,然后让同学们去体验一下。(教师巡视)通过实践和比较,同学们切身感受到自动求和与粘贴函数的使用方法更方便快捷。
活动三(AVERAGE):教师介绍学生操作,求平均值函数是AVERAGE,它的使用方法与SUM函数完全相同。并布置任务;打开“期中考试成绩表”请在工作表下面加入“科目总分”及“科目平均分”两项,并且用刚学到的SUM和AVERAGE求出来!也可使用粘贴函数,但要提醒学生注意选择数据区域的问题。让学生去体验AVERAGE的用法同SUM函数一样,同学之间可以交流,看计算结果是否相同,学生操作时教师到下面巡视。
操作中一些同学在用AVERAGE求学科平均时,可能把总分也包括进去。
教师小结:教师根据学生出现的这些错误,强调如何更正,并给学生们演示。这样,纠正学生操作中出现的错误。同时学生们会认识到区域选择的重要性。然后让同学们把自己的错误改正,让他们体验自己错在了哪里,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求平均值函数的使用方法。
活动四(MAM与MIN):教师介绍最大值和最小值函数分别是MAX和MIN。并布置任务:在“期中考试成绩表”下面添加“最高分”、“最低分”,然后利用两个函数求出最高分和最低分。这次学生在实践计算过程中会吸取上一次的教训,注意到区域的正确选择,计算出最高分和最低分。从而掌握求最大值函数和求最小值函数的使用方法。
3、课堂练习。
让学生打开准备好的“第一次月考成绩表”,让学生观察并布置任务:请同学们计算一下所有同学的总分、平均分、学科最高分。看谁算的最快!算出成绩之后同刚才计算的期中考试成绩表比较一下!你的成绩进步了吗?
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体验到常用的几个函数的使用方法。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4、能力提高
教师展示“期中考试成绩表”,并提问:
(1)你能按同学的总分排序吗?
(2)你能根据示例算出其他科目的及格人数和优生人数吗?
你能解决上述问题吗?组织同学们讨论。
之后教师演示解决办法。
教师寄语:Excel给我们提供了十几类不同计算类型的内部函数,可以帮助我们完成不同的数据计算,对于更多的函数要想学精,还需要专业的学习,初中阶段我们就学到这里,希望有兴趣的同学今后深入学习。
5、小结及作业
回顾本课所学 讨论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通过这两次成绩的计算、分析、比较,你有什么打算?
教师总结并布置任务: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四个函数的使用方法,关键是函数的结构的数据区域的选择一定要正确。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利用学过的知识帮助老师完成成绩表的输入、格式化及计算等工作。为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五、板书设计
第四课 函数的使用
一、求和函数
1、函数格式:=函数(nuber1:nuber2)
2、使用SUM函数
3、使用自动求和粘贴函数
二、求平均值函数
三、求最大值、求最小值函数
六、教学评价
Excel函数的使用内容较多,比较抽象,操作比较复杂,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接受还比较困难。但只要把学生身边的事情联系起来,让学生有兴趣,多使用就能掌握熟练,上课时与学生亲切的交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会为每节课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在这方面还要注意,要发自内心的去表扬学生,要真情流露,关注每个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层次的提高。
初中信息技术说课稿9
一、说教材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首先,我来谈谈对教材的理解。本节课是山西经济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第二册第1单元第7课的内容,主要内容是完成遮罩动画的制作。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逐帧动画、运动补间动画、形状补间动画,为本节课的学习打好了基础,而通过本节课的内容,也为之后深入学习《灵活的交互动画》动画做好了铺垫。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学会制作遮罩动画,进一步提升了学习Flash动画的兴趣。
二、说学情
本节课的设计对象为初中同学,他们想象力丰富、好奇心强,同时又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熟悉Flash的界面,动画原理、帧的基本概念,熟悉创建元件和设置元件属性的一些方法,并进行了工具箱的一些操作,大部分学生会创建补间动画、创建路径动画,能够从外部导入文件到库,本节课在补间动画和路径动画的基础上进行。
三、说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主要包括学会、会学、乐学三个维度,以下是我的教学目标:
1、能够知道Flash中遮罩的含义和原理,完成百叶窗遮罩动画。
2、通过独立操作,小组合作等过程,能够学会通过影片剪辑建立遮罩图层的方法。
3、提高自主学习、互相协助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四、说教学重难点
好的课堂需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因此我将重难点设定为:
【重点】遮罩层的含义、作用及建立的方法。
【难点】遮罩和被遮罩的关系,通过影片剪辑来制作遮罩层。
五、说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本节课的内容,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真正的达到因材施教,我将围绕本课的学习重点,采用任务驱动法、提问法、演示法和合作学习法,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落实到具体的练习中去,在探索中体会学习知识的快乐。
六、说教学过程
以上是教学的蓝图,要想真正的落实,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本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真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设计如下的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首先是导入环节,我将采用设置情境激趣导入的方法,具体的做法播放几种遮罩动画:探照灯效果、霓虹灯、电影文字、百叶窗、滚动字幕、放大镜。让学生直观感受遮罩动画。并进行提问:这几种动画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观察后会给出我回答“都有遮住的效果”。此时我会顺势讲解,这种动画叫遮罩动画,采用了遮罩的技术。从而导入本节课《奇特的遮罩动画》。
通过展示丰富的遮罩实例,加上问题的引导,能在课堂伊始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新的Flash特效的兴趣,从而顺利开展课堂教学。
(二)任务驱动,讲授新知
在新课教学环节,通过对教材知识结构的分析,我将从以下两个任务进行讲授:
首先是任务一:讲解遮罩动画的原理
首先我会在在一张不透明的纸上挖一个洞,将一张带文字的字放在挖了洞的纸的下面。移动上面的纸,引出遮罩层和被遮罩层的概念让学生注意观察并回答问题:“遮罩层决定看到动画的什么?被遮罩层决定看到动画的什么?”在这个过程中我会让学生认真观察我的操作,能够回答出学生仔细观察积极思考并回答出,遮罩层决定动画的形状,被遮罩层决定看到动画的内容。
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在具体的遮罩动画的原理难以理解,在具体的任务教学中,通过比喻帮助学生理解遮罩层和被遮罩层的关系,为接下来动画的制作做好准备。
其次是任务二:制作“百叶窗”动画。
我会首先布置任务,让学生导入两张图片作为遮罩层和被遮罩层,完成后提问学生导入舞台的步骤是什么?学生参照教材1—3步,自主将两张图片“红枫树”“绿枫树”导入到舞台中。总结出单击“文件|导入|导入到舞台”、调整图片的大小和位置为关键步骤。
其次创建影片剪辑,我会让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通过矩形工具创建好“旋转百叶”的影片剪辑。完成影片剪辑的制作后,让学生总结出影片剪辑元件的作用和创建影片剪辑的步骤。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互相交流,加深理解影片剪辑的概念和作用。说出影片剪辑是影片剪辑是包含在Flash影片中的影片片段,有自己的时间轴和属性。总结出创建影片剪辑的关键步骤为“插入|新建元件”、“类型”设置为“影片剪辑”、在时间轴上创建补间动画。
最后为“红枫树”图层设置影片剪辑遮罩效果。让学生自己参照教材设置完成后,通过巡视指导发现学生制作的过程存在的问题,完成“百叶窗”动画的设置。总结设置遮罩层的步骤。学生自主完成任务,并根据教材提示讲解完善自己的作品。总结出单击右键、在快捷菜单中设置“遮罩层”为关键步骤。
之所以这样设计这部分的操作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模式,将影片的剪辑的概念和作用搞清楚,在操作过程中,学生遇到不会操作的步骤可以相互讨论,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操作的时候教师进行巡视,能够发现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问题,并且及时进行指导并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
(三)巩固提升
在新课内容讲授完毕之后,我会设置操作任务:要求每个学习小组自主合作完成“百叶窗”遮罩动画作品,其次自由发言,至少推选两幅作品并展开互评,推荐最受欢迎的作品全班展示。
学生之间诚恳的点评,不仅是对展示者的支持和鼓励,也是给其他同学借鉴的绝好机会。通过这个环节的教学,可以进一步活化课堂,不仅可以让学生能够掌握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体会应用信息技术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
(四)小结作业
课程最后,我打算以让学生自己来总结、我来补充的师生共同总结的方式来进行,总结“百叶窗”动画制作流程。
课程结束不代表学习结束,因此我将布置作业:在影片剪辑中添加多个图层制作“多叶百叶窗”动画。让学生课后认真完成作业。这样可以让学生拓展思维,掌握遮罩动画制作的技巧,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七、说板书设计
初中信息技术说课稿10
各位领导、专家及同仁,大家最中午好,很高兴和大家共同参与本次信息技术教育研讨活动。我说课的题目是:锦上添花——装饰网页。
【教学内容分析】
这节课是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第三册第二章网页制作中的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并掌握了网页制作基本操作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对网页文字进行修饰,并配上漂亮的背景、动听的音乐,以及插入水平线分隔层次,从而完成对网页“我们一家人”的装扮、修饰、美化任务,提高自身艺术修养。
【教学目标分析】
学习本节课内容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网页制作中设置网页背景、添加背景音乐和插入水平线的方法.
『能力目标』:让学生能够熟练、灵活地美化自己的网页作品。
『情感目标』:通过网页制作,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及创造美的能力,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
【重难点分析】
本节课应突出的重点是:在网页中设置网页背景、添加背景音乐和插入水平线,综合运用素材,使自己的网页更美观。
本节课教学难点是:对素材的更精细设置,对各个对话框的具体设置及其功能运用。
【教法分析】
针对学生年龄特征,这节课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任务驱动(设定完成四个任务)、问题探究、教师综合演示、效果对比。
【学法分析】
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进行小组竞赛学习,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练一练,以练为主,亲自实践、积极动脑动手学习新的知识。
【教学资源准备】
因为教学内容抽象,再加上学生年龄较小,抽象逻辑思维较差,因此以形象直观思维为主,使用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变抽象为形象,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感知、理解,激发学习的兴趣。预先做好以下教学准备:
『硬件准备』:一间拥有多媒体平台的计算机网络教室。
『软件准备』:电脑装有Windows XP操作系统、FrontPage20xx、PowerPoint20xx、多媒体电子教室、教师制作好的PPT。
『素材准备』:准备两张不同效果的新房图片;
两张内容及布局一样,但效果却不同的网页;
各类背景图片及背景音乐素材库。
【教学时间】
本节教材安排内容较多,我计划用两个课时完成。本节课将学习前四个知识点:文字的修饰、设置网页背景、添加背景音乐、插入水平线,第五个知识点主题的应用,样式众多,将在下节课详细介绍。
【课堂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按照心理学常识,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就能自觉地排除内外主客观因素的干扰,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把学习当成愉快的事。因此,在学习新知识前,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首先创设情景1:展示PPT1(两套不同效果的新房,A套刚修好还未进行任何装璜,而B套是已装璜得非常漂亮的新房)。
教师提问:你喜欢在哪套房间里生活呢?为什么?
然后创设情景2:出示PPT2(两张内容及布局一样,但网页A未进行任何装饰,而网页B是经过精细装饰的)。
教师提问:网页A是小明制作的,网页B是小刚制作的,哪张网页更漂亮?为什么?
最后教师引入课题:美,是道德上的善的象征,是从灵魂深处发出的,美的事物是永恒的喜悦,因此我们不仅要从生活中寻找美,还可以从我们的网页制作中找到真正的美,今天我们一起来装饰小明制作的网页A,给他的网页锦上添花。
板书课题:第五节锦上添花——装饰网页
然后将全班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宣布今天的小组学习竞赛正式开始,看哪些同学能为自己的小组锦上添花。
二、任务驱动,掌握新知
(一)文字的修饰
出示PPT3:网页A。
导入第一个新知识点:小明制作的网页,所有的文档内容已经输入,但视觉效果不是很好,你们能帮他把网页(“我们一家人”)“梳妆打扮”一下吗?
任务一:为网页“梳妆打扮”。
教师打开网页A,引导学生回忆在word中学过对文档的修饰及美化,过渡到网页的文字修饰,方法和Word文档的编排几乎一样。然后和学生一起,共同探讨美化网页的好方法。
同时请学生注意FrontPage 20xx工具栏中哪些工具栏按钮与Word 20xx不同。
(并要求学生掌握技巧:①变化文字大小可使文章更显活泼,便于突出重点。②给一些特殊的文字加上特殊的修饰以进行强调。③改变文字的颜色刺激视觉,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然后学生亲自实践操作练习,完成任务一,灵活熟练地对网页文字进行修饰。并请优秀作品的小组代表前台演示,教师综合评点。
最后将网页文字修饰前后的效果进行对比,让学生体会哪个更美。
(二)设置网页的背景
问题导入下一新知识点:我们刚才已经把网页“我们一家人”的文字打扮得很漂亮了,那么大家能否再给它穿上一件“花衣服”,让它看起来更漂亮些呢?
任务二:给网页“穿上花衣”。
让学生打开网页A自主探究练习,尝试发现新知,深入感知综合实践,完成任务二。
然后展示优秀作品,并进行设置网页背景前后效果对比,感受“穿上花衣”的视觉效果。
(三)添加背景音乐
第三个新知识衔接:刚才大家给网页“我们一家人”添加了背景、修饰了文字,已经够漂亮了,但大家能否给它再加上悦耳的音乐,让我们的网页“有声有色”呢?
任务三:让网页“有声有色”。
打开网页A,让学生实践,完成任务三,感受其“有声有色”的良好听觉效果。并请优秀作品的小组代表前台展示。
然后对添加背景音乐的前后效果进行对比。
(四)插入水平线
导入第四知识点:我们的网页基本上可以说是“有声有色”了,但看起来布局还有点零乱,各部分之间界限不明确,那么怎样才能使它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呢?那就是插入“水平线”。
任务四:使网页“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教师温馨提示:在网页中使用水平线是分隔章节、主题和其他元素的方法。
如果不喜欢固定格式的水平线,还可以插入图片作为水平线。
让学生实践操作,完成任务四,细心观察插入水平线后的变化
然后展示优秀作品,将插入水平线前后效果对比,深刻理解插入水平线的意义。
三、反馈练习,熟练掌握
四个知识点已学完,最后让学生综合反馈练习,进行小组综合才艺大比拼。
P98:T2 ⑴ ⑵ ⑶ ⑷ ⑸
教师提出要求:熟练掌握对素材的更精细设置,对各个对话框的具体设置及其功能运用,完成教学难点任务。
教师对各小组进行个别辅导,并对各小组学生练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展示其优秀的网页作品,鼓励课外制作更精美的网页作品。
四、归纳总结,灵活运用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网页文字修饰,通过设置“网页属性”、插入“水平线”等操作,把网页变得整洁有序,美观大方,还给网页添加背景音乐,使网页“有声有色”。通过装扮、修饰、美化网页,让学生从视觉听觉上感受美的愉悦,提高了学生的艺术修养。
五、精当板书,条理清楚
在教学过程中还配上精当的板书,揭示教材精华,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启发学生思维,强化记忆效果,提高教学效率.
第五节锦上添花
一、文字修饰
任务一:为网页“梳妆打扮”
二、设置网页背景
任务二:给网页“穿上花衣”
三、添加背景音乐
任务三:让网页“有声有色”
四、插入水平线
任务四:使网页“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的任务驱动下,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提出问题,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了美,任务中创造了美,掌握了重点知识,完成了难点任务。
本节课已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不足之处敬请各位领导、专家及同仁批评指正!谢谢!
初中信息技术说课稿11
我是针对新课标要求鼓励跨学科的活动主题,实现技术学习与技术应用之间的整合,体现双价值这一教学目标,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拼出家乡的好风光》。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几个方面来说说我这堂课的设计。
【教材分析】
《拼出家乡的好风光》是《初中信息技术》二年级上册第二章第四节的内容。它是在学生掌握制作一个完整的flash动画之后,学习如何利用FLASH工具,把一个完整的图片切割成小图片,再利用FLASH元件、按钮和函数功能把小图片以拼图游戏的形式合并成原来的图片。这节课在学生练习FLASH工具使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学习了FLASH按钮和函数的使用。同时,通过对地理课上学习的重点地图的练习,达到巩固、强化地理知识学习的目的。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学会使用FLASH软件制作拼图游戏。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迁移能力、拓展能力;自主探究、相互协作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巩固学生学习的兴趣,发现学生的特长。
【教学重点、难点以及确立的依据】
根据利用FLASH按钮和函数控制图片这一过程比较复杂,而且学生又很难想象到利用按钮和函数可以达到目的的这一特点,确定利用FLASH按钮和函数控制图片为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法】
1、 任务驱动法
2、 演示、讲解法
3、 分层教学法
4、 协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2分钟)
首先,对与本节课有关的学习内容进行回顾、复习,并请1位学生展示具体的操作。
(二) 导入新课(8分钟)
1.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去,我首先向学生展示我已经准备好的拼图游戏。(一个是从网上下载的利用FLASH做的化妆小游戏,一个是地图拼图游戏)。同时,提出问题,你们熟悉地图吗?如果从地图上摘除某一地区,你是否能把它拼回原位?我们怎样利用计算机把一个完整的地图切割成小块?
2.布置任务:到老师的邮箱里找到老师存储的地图文件,下载后,在FLASH里,把地图分割成五小块。想一想,你怎样处理这五小块,让它们以老师给的拼图游戏的形式动起来。
(三)教师演示(10):1.对学生的操作过程进行总结,进一步强调分割过程应注意的重要环节:打散图形——套索工具的灵活运用;
2..重点讲解拼图游戏的制作过程:(1).将每一块图形转换为影片剪辑——(2)删除所有剪辑——(3).建立新图层——(4).从库里找回所有剪辑——(5).制作按钮——(6).选择某一个元件进入元件编辑窗口,选入已经制作好的按钮——(7)选中此按钮进行动作设置——对其它四个元件重复(5)、(6)两步操作——完成任务,进行演示。
(四)学生总结(3):找出老师讲解过程中你认为重点的步骤:应该是(5)、(6)两步,这两步中学生常常忽略选择元件,或者是对按钮进行动作设置时忘记选中按钮。
(五)协作学习(12分钟)
赛一赛: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刚才分割好的地图做成一个拼图游戏。看哪组做得又快又好。在练习过程当中有许多同学忘记了选择某一元件进行按钮的插入,演示结果时,没有动态效果,经过大家研究改正,共同完成了作品
(六)展示作品(8)
每个小组展示作品的同时,说出你在完成作品后得到的收获(包括信息技术学习和地理学习)同学们都能说出对FLASH的功能上的新的认识,只有很少一部分同学体会到了对地理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说明要加强拼图游戏的练习.
(七)布置作业(2)
每组选出你认为在地理课本上重要的地图,设计一个既有背景,又有图片声音的拼图游戏。
初中信息技术说课稿12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节----《快速建立秩序册》,不足之处敬请予以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快速建立秩序册》一节是学习电子表格的基本内容,在这节课使学生了解二维数据表格的基本结构,并能够利用各种输入技巧熟练将特征信息制作成精美的二维表格,为将来的数据处理打下基础。因此,这一节课的内容是本章的基础内容,学好此节内容为以后利用电子表格进行各种处理操作,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二维数据表格的基本结构,能够熟练的制作出精美、实用的二维数据表格。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趣味运动会活动方案,建立该活动的秩序册,归纳电子表格的设计和处理方法,根据需求,设计出合适的电子表格方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参与趣味运动会活动,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和科学的价值观。并通过设计电子表格,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的教学重点是电子表格的输入技巧与化方法。
难点是数据的输入技巧。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和讨论法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通过设立任务,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启发法——通过回顾旧知识,启发学生解答不同的输入方法及美化与修饰方法,掌握各种输入技巧与修饰技巧。
3.学法:通过创设活动,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在实践中引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说教学手段
利用网络教室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启发式教学法,使学生在操作实践中探索性学习。
硬件准备:计算机网络教室
软件准备:Windows操作系统、MicrosoftExcel、LanStarVCxp纯软件多媒体教学网系统、电子学习档案袋。
四、说教学过程
1、教学理念:
新课程改革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本着启发、引领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通过应用软件的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旨在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精神及挖掘他们的开拓创新能力。
2、新课引入
教师提出电子表格作品的设计理念是什么呢?
为了对数据进行有效的整理、分析,并能迅速地处理数据。
为做好趣味运动会的报名和组织工作,根据同学们的报名参赛情况设计班级竞赛的秩序册,用电子表格形式制作出精美实用的作品。
初中信息技术说课稿1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书籍封面的组成和布局,掌握封面设计作品制作的基本方法。
2、过程和方法:学习书籍封面设计的设计要素、构成原理和制作方法,能运用象征性的手段、有创意的图像形式来表达特定的信息和意义;能以自主或合作的方法进行设计和制作。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认真按设计的程序体验设计和制作的全过程,形成以创意为重点的设计意识;提高对书籍封面设计的审美能力,形成耐心、细致、整洁和有计划的工作态度和习惯;培养学生的审美眼光以及学生的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创造美,体验美。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能运用以前学习的美术知识,灵活运用字体、色彩、图形和编排等设计要素,将需要传达的内容与作品的形式完美统一。
三、教学难点
学习封面设计中特有的思维方式和创意、构思方法,能运用象征性的手段、有创意的图像形式来表达特定的信息和意义。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优秀封面设计作品等。
2、学生准备:学生构思自我设计作品等。
五、教学方法
演示讲解法、实验学习法、学生讨论法。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2、检查讲解上节课所布置作业
(二)创设情境并导入新课
1、情景设计
师:PPT课件展示图片(封面和封底)
师:封面、封底一般包括哪些元素?
生:……
2、导入新课
三大要素:文字、图像、色彩、
师:书籍封面是根据图书的内容和主题来设计的,不同类型的书籍有不同意义的封面。一本书封面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这本书能否受到读者的欢迎,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些主题封面的设计。(以文字为主、图文结合)
(三)任务探究,自主学习
封面背景制作
(1)同学们观看课本上例题,小组合作探究讨论,自主学习封面背景制作。
(学生小组探究、合作学习、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2)学生展示自我,演示封面背景制作,老师鼓励,给予评价。
(3)教师演示绘制自选图形椭圆,修饰图形(填充颜色、旋转和翻转、叠放次序)
(4)学生观摩后,实践练习课后简单习题。
(四)设计步骤小结
1、构思
考虑几种设计方案,从中选择最满意的,或将几个方案中的优点加以综合。
2、定稿
确定封面的规格、定位图形及文字的位臵。
3、制作
图形的设色或制作,运用学过的各种绘画技法(自选图形的修饰等)。
(五)课程总结,布置课后作业。
七、课程总结
今天,通过大家的努力和精心制作,同学们出色地完成了一幅幅精美的作品,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发挥了创造精神,学会了用艺术语言去分析作品、评价作品、创造作品,感受到了封面设计的艺术,很好的完成了
初中信息技术说课稿14
一、说教材
《从internet上下载信息》是浙江教育出版社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第二版“第四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中“第四节 在internet上获取信息”中的第二块内容。本节内容分2课时。《从WWW上下载信息》是在学生熟知了www中的常见术语,IE的基本设置以及熟练掌握了通过关键词,利用搜索引擎方便快速地查找资料的基础上展开的第2课时的教学。在本课时中,学生通过完成特定的资料收集和整理,巩固了第一课时中所学的知识,进一步理解搜索引擎及关键词,同时也有机地形成了学生对现有的信息进行分类、筛选、组合以及鉴别的能力。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理解下载的作用和意义;
能力目标:基本掌握下载的四种方式的方法中至少一种方法,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能在学习中探究规律,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重点:四种下载方式
难点:四种下载方式和小组的配合
二、说教法
教师在占用课堂时间较少(大约是30%)的情况下,采用演示法、讲解法、指导法,以任务驱动模式来达到教学效果,同时,教师在教法中适时地给予学生启示。
三、说学法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带着任务通过小组合作、实际操作、探究学习等方式,逐步完成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本人利用“小组制”,目的是考虑到整个班级水平差异,分8个小组,在每组中设立一位电脑较好的学生担任组长负责这组学生的答疑和管理这组的纪律等,这样不但能分担教师的负担,而且更能让更多的学生当堂掌握知识,并且有问题可以及时解决,在发挥学生的团结互助精神同时也使得本组学生的配合更加默契,也为今后的网页设计中的小组合作打下基础。
四、说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首先,在屏幕上展示“忆江南”的诗句并结合“乾隆皇帝七下江南”来引出江南风景如画,令人流连忘返,从而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为浙江人的自豪感。紧接着就创设一个情景:有一位外地来的游客,她想在浙江游玩,但她不清楚浙江都有些什么名胜古迹。于是,她希望能看到一份有关浙江旅游的特色介绍。(这样导入新课的目的主要是考虑到如果纯粹地教学生下载的方法显得比较机械而带有程序性,创设情景之后,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激发学生的内在的潜力)
问:对我们美丽的家乡,大家了解多少呢?——引出上网查找资料和资料的保存整理
忆江南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二)新课
1、介绍“下载”的概念
2、四种下载的方式
(1) 保存网页:注意保存时的类型(WEB页,全部;WEB档案,单一文件;网页,仅HTML和文本文件),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类型
(2) 保存图形:最好能重命名
(3) 保存文字:注意保存的载体为一些字处理软件,易犯的错误为选中文字并复制后,在资源管理器窗口中直接粘贴。
(4) 下载文件:注意“在文件的当前位置打开”的含义
法一:左键单击
法二:右键->目标另存为
法三:下载工具,如影音传送带
法四:右键->复制快捷方式
*教师演示四种下载方式,其中下载文件只演示前两种方法,后两种方法只简单提及,由学生自行探索。
*学生完成任务:利用搜索引擎,查找并下载有关浙江的名胜古迹的信息,制作一篇图文并茂的“浙江特色旅游”的介绍
要求:(1)、由小组合作完成;
(2)、建议的分工模式:组长负责建立共享文件夹,各组员将收集到并经过筛选、整理等处理的信息存入此文件夹中,最后由组长负责合成。软件不限
(3)、作品上传到服务器的“浙江之旅”文件夹中
*学生代表演示作品
3、总结学生演示内容并补充讲解
(1) 归纳法,尤其要对教学难点进行讲解,并得出结论
(2) 信息的搜索、筛选、整理和汇总的要点与注意点
(3) 小组合作的配合
4、思考:还有没有什么别的软件可以更好地表现和展示这些内容?(为网页设计埋下伏笔)
初中信息技术说课稿15
各位考官大家好!
我是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动作补间动画》。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根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过渡语】教材是进行教学的评判凭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定的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Flash操作的重要动画方式之一:动作补间动画,学生学完本节课内容,对于学习后面的形状补间动画的内容,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过渡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我所面对的学生。
具有了经验型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但思维也具有片面性,容易钻牛角尖,有叛逆心理,有一定独立学习能力,兴奋性较高,稳定性较差,波动性较大,教师在授课过程当中要多关注学生情绪的波动,给予正确的指导。在此之前他们已经学习了逐帧动画,对动画制作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但对于补间动画的概念的会有一定的困难。
三、教学目标
【过渡语】新课标要求教学目标是多元的,主要包括学会、会学、乐学三个维度,所以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够区分元件和实例。能够利用动作补间动画制作动画作品。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设计动画的形式,初步感受补间动画的制作一般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电子相册的形式,回顾过去,从而树立珍惜时间的思想。
四、教学重难点
【过渡语】新课标指出: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考虑到学生原有的基础,现有的困难以及学习上的心理特征
【重点】学会制作简单的动作补间动画。
【难点】关键帧的运用,动作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
五、教法学法
【过渡语】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慧:差的教师只会奉送真理,好的教师则交给学生如何发现真理,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这才是教学的境界,
所以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演示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创设情境法
六、教学过程
【过渡语】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教师指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的原则,设计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兴趣是学习的力量源泉,是学生能力培养与提高的前提。有了兴趣,才能唤起学生求知X,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探求未知领域。在导入环节,首先我将联系生活实际的导入方式,上课之前我将首先请同学们利用上节课作业我要求大家带的照片,做一个自我介绍,而后,我利用Flash制作的电子相册来进行自我介绍。通过对比,学生会发现利用电子相册的形式,让电子相册更形象、直观、生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时我提出问题,同学们是不是也想做一个“炫酷”的电子相册呢?那我们就利用Flash中的动作补间动画的这个技巧来制作吧。从而引出今天的课题《动作补间动画》
【设计意图】新课标告诉我们,信息技术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收集和处理信息,以支持学习、探究和解决日常生活问题。因此在导入环节,我就设置了和生活相关的内容,既吸引学生注意力,有突出了信息技术学科和生活的联系。
(二)任务驱动,自主探究
观察是操作的基础,首先我先展示一个刚刚播放电子相册的Flash源文件,学生注意观察我的场景、时间轴和属性的部分,分析我是如何进行操作的。并且让学生总结操作步骤,学生会发现,想要制作一个简单的动作补间动画,需要四个步骤,1.导入图片;2.设置起始关键帧;3.创设结束关键帧;4.插入动作补间动画。
分析人物之后我会进行具体的操作,虽然操作步骤只有四步,但是每个步骤都会有操作的细节,因此我在讲授的过程中,要一边演示一遍讲解,操作之前,我会让学生认真观察导入中的两幅图片的区别,并且提问,大家思考一下,两幅图片有哪些地方是有区别的呢?通过观察,学生会发现,在加工之后的图片中,增加了初升的太阳,碧绿的草地,还有天空中的大雁。我会适时总结,只要我们从下到上依次绘制草地,大雁和太阳,再把大公鸡放在背景中,就能够完成任务了。
分析任务之后我开始进行具体操作的学习。首先我会通过演示法进行草地的绘制。1.选择不规则的区域;2.选择羽化;3.填充绿色;4.用混合画笔工具绘画小草和大雁。完成背景中草地和大雁的操作。在演示过程中,对羽化和混合画笔这两个学生最新接触的工具进行细致的讲解,让学生了解这两个新工具的意义、操作、效果。
给演示文稿增加动画主要有两种形式,分别是直接添加动画,一个是设置切换模式
首先我会通过演示法进行添加动画的学习。我会演示添加动画效果的操作,并且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添加动画可以对演示文稿中的哪些内容进行操作。
2.添加演示文稿中有哪些动作效果。
学生通过问题的引导。会发现演示文稿不但能够给文字添加动画,还可以给图形、图片等多种内容添加动画。同时添加演示文稿中的动画效果非常多。由于时间有限我并不能够介绍所有的动画效果,因此我设置了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尝试使用一种动画效果,掌握之后,要来到讲台上演示这个动画效果,并且向同学们介绍这个动画效果的特点。通过演示,操作,交流分享学会添加动画效果的内容。
【设计意图】在教学过程中,我从问题出发,让学生亲历处理操作、开展交流、相互合作的过程。在引导学生把握知识体系的基础上,适当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掌握技术工具的操作方法与应用技巧,鼓励学生在过程中积极思考,大胆想像,勇于创新。
在学生掌握了操作步骤和操作原理之后,我将带领同学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操作步骤是为了设计出漂亮的动画而服务的,因此在讲授设计动画效果的环节,我会先提出问题:同学们,电子相册只有照片的移动会不会还是太单调呢,我们能不能做出其他的效果呢?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到答案。学生会发现,利用动作补间动画还可以改变图片大小、改变对象的不透明度,旋转对象。此时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合作探究,集体操作的方式进行教学,我会设置一个比赛,让学生通过看书来学习,不但要学习操作步骤,也要设计相册效果。制作好之后,会对作品内容进行介绍。引导学生在比一比赛一赛的气氛中,会更加积极的进行学习。操作完成之后,我会请学生自愿到台前来进行演示,并且让这样的小老师进行讲解。让其他的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小老师的教学,完善自己的作品。从而完成电子相册的设计和操作。并且让学生能够发布动画。
【设计意图】新课改理念告诉我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我会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任务来学习。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另一方面,也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像力以及自我反思与监控的能力。
(三)小结作业
本节课学习了比较多的概念,工具和操作方法,因此在小结部分,我会让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梳理。复习本节课的内容,在复习时我将从概念的角度,比如关键帧、起始关键帧、元件、实例。从操作的角度,比如如何做位移动画,缩放动画,旋转动画等,还要从设计的角度,细节的角度等多个角度进行复习。将本课内容中的知识都进行全面的整理,让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内容分析,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本课的内容。
在作业环节,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电子相册,并且思考,是否能够有今天所学的内容作出相应的效果。
七、板书设计
动作补间动画
利用导入的图片制作动画
改变对象的大小
改变对象的不透明度
旋转对象
发布动画
八、教学反思
【初中信息技术说课稿】相关文章:
初中说课稿《信息技术》11-03
初中信息技术说课稿06-09
初中信息技术说课稿04-29
初中信息技术的说课稿01-16
初中信息技术说课稿模板07-28
关于初中信息技术的说课稿01-16
初中信息技术优秀说课稿01-16
初中信息技术说课稿【荐】11-19
初中信息技术说课稿15篇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