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澳大利亚》说课稿

时间:2024-11-05 19:03:18 晓丽 初中说课稿 我要投稿

初中地理《澳大利亚》说课稿范文(精选12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初中地理《澳大利亚》说课稿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地理《澳大利亚》说课稿范文(精选12篇)

  初中地理《澳大利亚》说课稿 1

  一、指导思想

  新课程标准下的地理教学要求“改变地理学习方式,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自主、合作、探究;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拓宽学习空间,满足多样化学习需求;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为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创造适宜的环境”,“转变教师角色,教师应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辅导者”。基于这些理念,对“澳大利亚”一节我是这样处理的,在拟定课程目标后,重组教学内容,从网上搜索图片、设计并制作了“澳大利亚” 幻灯片课件 。为学生提供较完备的知识系统,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和探究协作交流的机会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澳大利亚”一节是在学生学习了多个国家和地区之后的又一个区域地理的学习内容。教材没有直接介绍澳大利亚地理特征,而是选取了几个形象的标题,如 “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坐在矿车上”的国家,来突出澳大利亚国家特有的自然环境特征及经济发展特点。澳大利亚的地理特征都隐含在形象的标题中,因而吸引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同时为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了空间。

  就本节课的教学实际来看,课堂需消化的知识容量大,新课中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点较多,所以如澳大利亚的城市、工业部门等只作简单介绍,而将重点放在独有动物的形成、探究其养羊业的分布以及矿产品的分布上,其目的是突破难点,让学生真正弄懂。

  2、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和资料,说明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及人口的分布特点,并能够在地图上指出澳大利亚的首都和主要城市。

  2.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和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

  并简单分析说明其特有自然现象的形成原因。

  3.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说明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对其农牧业和工矿业发展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合作的学习过程,运用已获得的地理知识和方法,对地理信息进行分析,做出判断。通过阅读有关地图,知道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通过观察澳大利亚丰富而古老的动物物种特征,了解其进化缓慢的.原因。通过阅读有关地图,学习分析澳大利亚自然环境对其农业、经济等的影响。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通过学习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特征及经济发展特点,来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发展的关系,懂得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

  2、理解澳大利亚利用资源与自然条件优势,因地制宜快速发展经济。

  (三)重点难点

  重点:

  1.澳大利亚特有的古老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2.澳大利亚经济发展特点。

  难点:

  1.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2.澳大利亚工矿业发展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三、学法和教法分析

  在课前充分搜集有关“澳大利亚”的资料,采用信息技术,将搜集到的重要信息制作成学习课件。为学生对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创设有意义的学习情境;设置一些富有启发性的探究性问题;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图片,来获取地理知识。

  (一)说教法

  根据地理教学的一般特点和初中生的认知规律,采用以下两种主要教法:

  自学讨论法:通过教师提出的自学提纲,引导学生读书读图,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在主动的学习中获取知识,变学会为会学,填写知识结构建立知识结构体系。

  图导图练法;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动眼识图、动脑析图、动口说图和动手绘图等多项措施的训练过程,理解和巩固地理知识,培养用图习惯和发展地理智能。

  (二)说学法

  1.读;培养学生阅读地理课文和地理插图的习惯和能力,正确掌握阅读插图的步骤和方法—图文结合读。

  2.思:即思考,通过教师提问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达到学习的要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3.议:即讨论,学生在初步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围绕教师的置疑,互相讨论,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填:填写知识机构提纲,在头脑中形成知识体系。

  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即“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在学生看书、讨论基础上,在教师启发引导下,运用问题解决式地理教学法,师生交谈法、图像信号法、问答法、地理课堂讨论法,引导学生根据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及收集到的地理信息(感性材料)来理解课文中的理论知识。在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的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有效地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学以致用,落实教学目标

  四、部分教学程序设计:

  ①“袋鼠之乡”:主要内容是澳大利亚特有的古老生物及其生存环境。这个内容是澳大利亚在自然环境上与其他国家最大的差别。从学生感兴趣的动物图片入手,让学生对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提出探究性问题“为什么只有在澳大利亚才有如此多的古老生物”。为了较好地引导学生完成对此问题的探究过程,帮助学生利用大陆漂移的内容探究此问题,结合教材内容设计了三个问题(具体见课件或教案),让学生充分利用学习资源,合作学习。学生通过逐步探究,从而认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达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②“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主要介绍澳大利亚的农牧业。具体程序如下:首先了解澳大利亚农牧业发展成就,简介其牧业的发展历史,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进行探究活动。为了让学生更容易了解养羊业的分布,引导学生借助地图所提供的有用信息,分别探究了解澳大利亚地形、气候特征对农牧业分布特点的影响 ,并引导学生分析自然条件与农牧业之间有何内在联系。从而对澳大利亚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有一定认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③ 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入探究地形和气候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很容易得出结论:即人口主要集中在东南部。然后简单介绍澳大利亚的三大著名城市。

  ④ “坐在矿车上的国家”:设计了 2 个活动,通过阅读材料和读图查找矿产资源分布特点,了解澳大利亚工矿业发展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即充分利用本国的资源优势)。在完成活动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树立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价值观念。

  通过以上设计的活动 ,希望引起学生对澳大利亚地理现象或地理事物的探究兴趣,积极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并通过探究性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读取信息、分析信息、运用比较和综合的方法,概括总结某种地理事物规律的能力,判读和分析地图的能力,通过知识迁移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价值观念。

  初中地理《澳大利亚》说课稿 2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第四节的内容。在内容的编排上突出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把人与环境的关系作为贯穿这一节的主线,为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各地理事物间相互关系的能力创造了条件。探究人与环境的关系对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形成可持续发展观点具有重要的意义。《澳大利亚》是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中的第四节,在这一课里,澳大利亚的历史常识、地理常识有机结合,从认识社会的角度简要介绍了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状况,使学生通过了解澳大利亚来认识世界的`多样性,这一课的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使澳大利亚特有的生物、经济发展特点和人口的分布。作为世界分区地理,教材对澳大利亚的编排在两个方面仍延续了前面介绍几个国家的编写体例:首先,在对国家的介绍上不求面面俱到,而是突出这个国家特有的自然环境特征及经济发展特点;其次,充分注意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密切结合,把人与环境的关系作为贯穿这一节的主线,为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各地理事物间相互关系的能力创造条件。教材归纳了三个框题进行表述,抓住了澳大利亚地理的主要特征。其知识结构如下:

  1)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地处南半球,南回归线穿过,被太平洋与印度洋包围,孤立存在。

  2)地理位置长期孤立,生物进化缓慢,故形成特有生物。

  3)地势低平,草原广阔,地下水丰富,没有大型食肉野生动物,利于发展农牧业,成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4)地广人稀,农牧业生产机械化程度高,农牧业产品大部分出口。

  5)讨论农牧业分布与气候的关系。

  6)矿产资源丰富,服务业发展迅速并超过农牧业与工矿业。

  7)人口与城市的分布特点。

  2、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七年级学生有较强的自我发展意识,较感兴趣于有“挑战性”的任务等心理特点及新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地图了解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及重要城市;

  (2)运用图片和资料,了解澳大利亚古老生物的生存原因;

  (3)运用地图和资料,了解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和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观念。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合作与探究性的学习过程,来培养学生读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

  (2)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思路:

  (3)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来表达自己学习的体会、看法和成果并与他人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形成积极思考,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

  (3)树立因地制宜的发展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①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特征;

  ②发达的养羊业和工矿业;

  ③人口、经济分布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难点:

  ①自流井的成因;

  ②澳大利亚人口分布与自然条件及经济发展的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电脑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4、教材处理

  本节用两课时,在第一课时,主要通过课件展示图片与视频资料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澳大利亚特有的生物,用大陆漂移说的观点,通过学生讨论分析有如此多的古老生物的原因。通过师生探讨,认识澳大利亚的地形特点,进而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分析农牧业生产与地形的关系,农牧业生产与气候的关系。在第二课时,主要通过学生讨论探究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理解“坐在矿车上”的国家,并强调虽然澳大利亚的农牧业与工矿业都很发达,然而服务业发展迅速并已大大超过了农牧业与工矿业,成为澳大利亚的的经济支柱。通过学生分析,师生共同总结人口与城市的分布特点,并通过课件展示城市景观照片丰富教材,达到激发兴趣的目的。

  二、说教法

  本课以学生活动为主线,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发展学生的地理素养为目的,采用以“探究式教学法”为主,讲授法、发现法、交流合作学习法、多媒体相结合的多种教学法。注重地理与生活的联系,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尽可能地给学生动眼、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启发学生参与意识、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和能力。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以“我要学”的主人翁姿态投入学习,让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乐学”。

  三、说学法

  探究式学习法和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都是重要的学习方式。本课尝试将两者相结合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力图转变学生以往只是认真听讲、单独记忆、练习巩固的被动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发现新知和发展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遵循目标性、整体性、启发性、主体性原则,围绕以上的教学目标,把教法和学法都渗透在教学程序的各个层面之中,我设计了五个主要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出课题;

  (二)新课学习;

  (三)反馈练习;

  (四)归纳小结,反馈提高;

  (五)课后作业和探究。

  初中地理《澳大利亚》说课稿 3

  一、说教材

  首先我来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澳大利亚”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是学生在学习了多个国家和地区之后的又一个区域地理的内容。在教材的内容上,没有直接介绍澳大利亚地理特征,而是选取了几个极具特色的标题,例如“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坐在矿车上的国家”,这些标题当中隐含着澳大利亚重要的地理特征。这样一个标题设计既可以吸引学生探究的兴趣,同时为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了一定的空间。

  二、说学情

  在分析完教材之后,简单的分析一下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所面对的是七年级的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他们思维还不够宽泛,地理视野较窄,但是他们的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

  所以针对以上的学生特点,教材的特点,以及新课标的理念,我设定如下的教学目标(过渡)。

  三、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说出澳大利亚古老物种以及物种独有性的原因。

  2.知道澳大利亚农牧业发达,简要分析其与自然条件和农牧业生产、分布的关系。

  3.结合地图和资料,联系澳大利亚自然条件,分析工矿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和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培养自学能力,提高自主探究、合作研讨交流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分析澳大利亚牧羊带的分布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体会因地制宜的理念。

  四、说教学重难点

  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情况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确定,我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

  澳大利亚发展农牧业和工矿业的条件和特点。

  我的难点是:

  体会澳大利亚因地制宜发展养羊业的理念。

  五、说教学方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上述目标,我采用合作探究式法、地图法、以及小组学习的方法进行教学。

  六、说教学过程

  下面我将重点阐述我的整个教学过程(过渡)。

  环节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导入。我将利用多媒体播放澳大利亚的风光录像,进而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视频激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对澳大利亚的'探究渴望,同时将学生带入情境中,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环节二:新课教学

  (一)世界化石博物馆

  1.位置特点

  观察位置

  通过给学生展示澳大利亚在世界的位置图,学生读图得出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从地图中获取分析、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

  2.古老的动植物

  播放《悉尼野生动物园》视频并出示图文资料:据统计,澳大利亚有植物12000种,其中有9000种是其他大洲所没有的,占植物总数的75%;有鸟类650种,450种是特有的,占鸟类总数的69%。全球有袋类动物150种,南美洲只有几种,大部分都分布在澳大利亚。

  提问:澳大利亚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刚才看到的这些动物,都是澳大利亚特有的,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结合《澳大利亚在世界中的位置》图、《大陆漂移示意图》和补充材料分析澳大利亚才有如此多的古老生物的原因。

  设计意图播放视频,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从视频中获取地理信息。利用文字资料,让学生整体感知澳大利亚的古老生物。引导学生利用地图,探究其古老生物的形成原因。

  (二)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1.察“颜”观“色”——看地形

  教师PPT展示《澳大利亚地形图》,学生读图并思考以下问题:

  问题

  (1)澳大利亚有哪些地形单元?分布有什么特点?

  (2)就地形而言,那些地区适合放牧?

  学生活动学生通过读图得到:

  (1)澳大利亚的地形有高原、平原和山地。在分布上西部为广阔的高原,中部是平原,东部为大分水岭。

  (2)平原地区、中部高原地区。

  教师总结从澳大利亚的地形图我们看到,大部分地区以绿色和浅褐色为主,而且颜色变化少,根据图例可知澳大利亚地势较低,起伏较小,平原和高原广阔,从地形方面考虑对农业是非常有利的。那么除了地形之外,还有哪些因素对澳大利亚发展农业有利呢?

  2.明眸慧眼——找气候

  教师PPT展示《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图》和《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分布图》,学生读图回答。

  问题

  (1)澳大利亚的气候有什么特点?

  (2)澳大利亚降水分布规律?

  学生回答澳大利亚以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降水南北多,中部少。

  教师总结从图中我们能读到,澳大利亚气候以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东部、南部沿海地带气候相对湿润。东南部、西南部降水较多,利于农牧业发展,中部地区虽降水少,但地下水丰富,也适合畜牧业发展。所以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对农牧业发展提供了优良条件。

  3.做一个精明的农场主——因地制宜

  情境创设如果你是位澳大利亚牧场主,从地形、气候角度考虑,你会把牧场布局何处?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并展示得到澳大利亚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发展了农牧业。

  为巩固以上内容,我会向学生出示资料,展示澳大利亚三个牧羊带,学生通过澳大利亚牧羊带分布图,完成下表:

  设计意图利用图文资料,拓宽学生知识面,激发学生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三)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展示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分布图,让学生找找有哪些矿产资源,归纳总结澳大利亚的自然资源特点,读图说出煤矿和铁矿的分布特点及好处。

  学生: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品种多。铁矿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煤矿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沿海分布,交通便利,便于出口。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得出:澳大利亚矿产丰富,储量和产量都很大,矿产品出口占商品出口总额的比重很大,所以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学习,主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快速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再通过交流归纳,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归纳能力和思辨能力。

  环节三:小结作业

  小结:我会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说一说这节课的收获有哪些,同时这样设计也能够达到检测的效果。

  作业:我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是,对比悉尼奥运会成功举办,分析北京在城市建设、城市环境、全国的旅游、交通及人文环境等方面存在着哪些优势和不足?

  设计意图开放式的结课方式和作业,让学生思考本课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使“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新课标理念贯穿于整个课堂。

  七、板书设计

  为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我的板书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设计,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初中地理《澳大利亚》说课稿 4

  [教学目的]

  1、在地图上能指出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岛

  2、运用地图,了解澳大利亚的地形特征及地形与气候人口的分布关系

  3、运用图片和资料,了解澳大利亚特有的野生动物种类,并分析这些野生动物生活在澳大利亚的原因

  4、了解澳大利亚“骑在羊背上”“坐在矿车上的国家“别称的由来

  5、运用地图,了解澳大利亚主要矿产资源及矿产地与工业、城镇分布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澳大利亚的地形、发达的农牧业,工矿业

  难点:澳大利亚人口、城市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澳大利亚古老动物存在的原因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具准备]

  大洋州挂图

  [教学方法]

  读图法、讨论法谈话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设问: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洲是哪个?该洲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哪个?

  一、地理概况

  1、学生阅读P95“阅读材料”,了解大洋州的范围,而后引导学生在挂图上找出大洋州的主要岛屿、群岛。

  2、对照图2-47,学生说出澳大利亚的海陆位置特征

  3、引导学生找出东经160、赤道,从经纬度位置分析澳大利亚特征:东半球、南半球、跨温、热两带(过渡)澳大利亚是南半球面积最大的国家,其领土主要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呢?

  4、学生阅读教材回答,而后教师在挂图上指出

  5、结合教材第二段文字,了解澳大利亚的人口和城市特点,并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出堪培拉、悉尼、墨而本的位置

  二、地形

  1、引导学生观察P97图3-49,对照图例,得出澳大利亚的基本地形特征:地势低平

  2、学生讨论完成P97活动题(过渡)由澳大利亚地形图可以看出,澳大利亚的地形基本上可以分为三大地形区:西部高原、中部平原、东部山地。这三大地形区各有什么特点呢?

  3、引导学生找出西部高原区,对照图例,分析其面积、海拔高度特点,并突出著名景点:艾尔斯巨石

  4、找出中部平原区,对照图例,得出海拔特点:地势低平,形成大自流盆地

  5、结合图3-51,讲述大自流盆地的成因,突出中部有澳大利亚地势最低处艾而湖

  6、结合挂图,指出澳大利亚东部山地的范围,并指出分布在东部的.墨累河是澳大利亚最大的河流,再找出大堡礁的位置

  三、气候与人口

  1、学生阅读图3-53,说出澳大利亚的有哪些气候类型?以哪两种气候类型为主?东南沿海属于什么气候类型?

  2、观察图3-54,思考:澳大利亚的人口和城市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四、古老的动物

  1、引导学生阅读P99图3-55,指出澳大利亚的主要动物,并小结:澳大利亚的动物具有起古老性和独特性

  2、讨论:为什么澳大利亚的动物古老而独特呢?

  3、结合有关资料说明澳大利亚的植物物种也具有独特性(过渡)从经济发展的水平来看,澳大利亚属于什么性质的国家?

  五、发达的农牧业和工矿业

  1、学生阅读思考;澳大利亚发达的农牧业和工矿业可以从哪些文字体现出来?为什么有“骑在羊背上”“坐在矿车上”的国家之称?

  2、学生联系澳大利亚的地形、气候特征分析:为什么澳大利亚的农牧业会发达?

  3、引导学生阅读P100图3-58,完成活动

  [小结巩固]

  [作业布置]

  基训、填充图册

  初中地理《澳大利亚》说课稿 5

  【课型】

  新授课

  【课标要求】

  1·通过澳大利亚资源分布其后分布图气候分布图地图等资料了解的经济特点。

  2·分析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分布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

  3·根据资料试分析澳大利亚城市人口分布规律及形成的原因。

  【学习目标】

  1. 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说明该国是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

  2.知道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特点,在地图上指出其主要的城市。

  【教学模式】

  365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

  讨论法、读图分析法、媒体学习法。

  【教具准备】

  澳大利亚农牧业图、矿产资源分布图、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定向示标

  1:板题示标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读下图,你知道这些是哪国的经济生活方式么?

  学生回答:澳大利亚。

  师:你还知道这些是澳大利亚的哪些生产活动吗?

  学生:牧业、采矿业、旅游业。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激发学生积极搜集关于本课的相关信息,为下部学习奠定基础。过渡语:为了更好的学习本课的.知识,请看学习目标。

  2:出示学习目标

  ⑴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说明该国是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

  ⑵知道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特点,在地图上指出其主要的城市。

  学生活动:

  朗读、明确目标。

  初中地理《澳大利亚》说课稿 6

  一、概述

  1.本课内容为初中地理人教课标版七年级下学期第八章第四节《澳大利亚》第一课时;

  2.课时安排:1课时 40分钟;

  3.《澳大利亚》是教材选编的“东半球的国家和地区”中的最后一个国家,在介绍上不求面面俱到,教材选取三大模块“世界活化石博物馆”、“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做在矿车上的国家”,突出这个国家特有的自然环境特征及经济发展特点。各部分内容又安排了相当数量的活动,目的是从学生的兴趣点着手,联系学生实际生活,引起学生探究澳大利亚独特地理现象的兴趣,从而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扩展学生的地理视野,巩固学生通过教材第一章学习获得的区域分析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分析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够说出澳大利亚的位置特点及领土组成,知道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

  2.知道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能够解释澳大利亚大陆动物古老性的成因;

  3.理解澳大利亚发展农牧业的优势,初步学会分析澳大利亚养羊业发达的自然条件;

  4.通过阅读位置图、地形图、气候图、农牧业分布图等,进一步提高读图、判图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探究性学习模式,分析澳大利亚动物古老性的成因,体验探究性学习的一般方法;

  2.采用合作学习、角色扮演的活动方式探讨归纳澳大利亚畜牧业生产的特点,分析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对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影响,总结它们之间内在的联系,并通过填图记忆主要的地形区和气候分布,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澳大利亚发展农牧业的事实,增强对因地制宜发展经济重要性的理解。

  三、学生特征分析

  1.本课是世界区域地理的一节课,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过几个不同的国家,初步掌握了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

  2.学生能够运用比较法、综合法等方法对问题进行分析,做出判断;

  3.教材设计的模块特色鲜明,学生比较感兴趣,有探究学习的愿望,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探究式学习应该困难不大。

  四、教学资源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2.教科书配套地理图册;

  3.针对本课开发的PPT课件:《澳大利亚》;

  4.多媒体教室、投影设备。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问题引导策略:通过选取贴近学生生活或者最关心的话题,用最短的时间激发学生的兴趣,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所要研究的问题上来。

  2.情境创设:通过模拟到澳大利亚旅游,了解澳大利亚的基本概况,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做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产生探索的欲望,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通过扮演牧厂主,选择合适的地点发展自己的牧厂,激发学生积极思维,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获取能力。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展示PPT课件(澳大利亚的风光),提出问题:随着我们国家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去国外旅游,而且目的地也不再只是局限于东南亚各国,澳大利亚成为又一个旅游热点。同学们对这个国家知道多少?你能够说出它最具特色的事物吗?

  学生活动:根据日常获得的知识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创设导入新课的情境,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出发,师生共同探讨,既启发发散思维,又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对澳大利亚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

  (二)指导读图,开展教学

  教师活动:展示PPT课件(澳大利亚在世界的位置、澳大利亚的范围),提出问题:

  (1)同学们根据前面总结的学习方法说出澳大利亚的位置特点,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三个方面分别描述。

  (2)说出澳大利亚的范围,看看世界上还有哪个国家和澳大利亚一样,自己占有一块大陆?

  (3)假如此时你想去澳大利亚旅游,都需要做哪些准备呢?如果想获得充足的阳光,住旅馆的时候,你会为自己选择哪一朝向的房间呢?

  学生活动:利用前面掌握的分析区域位置的方法,对照位置图,分析澳大利亚的位置特征,明确澳大利亚的范围,掌握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季节与北半球相反这一地理事实。在此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模拟组织旅游团,讨论赴澳旅游的准备工作。

  设计意图:进一步培养学生利用区域地理位置分析方法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将地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联,增强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

  (三)破解活化石博物馆之迷――围绕问题,主题探究

  教师活动:

  (1)展示PPT课件(澳大利亚的国徽,珍奇的动物);

  (2)提出问题:从位置看,澳大利亚与我们以前学习过的国家有很大的不同。其实这个国家还有很多独特的事物,比如这里有很多其他大洲没有的生物,澳大利亚的国徽上就展示了两种特有动物,同学们能够说出它们的名字吗?除了这些动物,你还知道哪些澳大利亚珍奇的动植物?

  学生活动:根据PPT课件提供的资料以及日常获得的知识说出自己认识的澳大利亚动植物,了解澳大利亚生物的独特性。

  教师活动:

  (1)总结学生的回答,利用PPT课件简要介绍部分动植物的生活特性;

  (2)问题质疑:澳大利亚目前保存了很多古老的生物种类,而在其他大洲这些动植物早已经消失了,这是为什么,同学们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分析澳大利亚生物古老性的成因,形成初步观点。

  教师活动:

  (1)PPT课件展示:大陆漂移学说动画;

  (2)问题深化:澳大利亚大陆大约在什么时候与其他大陆分离?澳大利亚大陆长期孤独地存在于南半球的海洋上,这对生物的进化会产生什么影响?(自然环境比较单一,生物的进化速度减慢,这些动物又没有生存的天敌,就能够生存至今。)

  (3)问题拓展:同样是在南半球,南极洲为什么没有这么多古老生物呢?(南极大陆气候寒冷,环境恶劣,不利于生物的生存和发展。)

  学生活动:根据PPT课件提供的大陆漂移学说动画对形成的初步观点进一步梳理、归纳,形成小组结论,选取代表进行观点阐述。在此基础上利用位置、气候等自然要素的特点分析澳大利亚和南极洲之间的环境差异。

  初中地理《澳大利亚》说课稿 7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澳大利亚独特的地理位置,从而进一步理解澳大利亚大陆动物古老性的成因。

  2.分析澳大利亚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采矿业和冶金工业的实例,感悟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意义。

  3.举例说出澳大利亚在矿产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培养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初步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动手画图”,锻炼自己画地理简图的能力,提升学习地理的基本技能。

  2.通过读图、析图的学习过程,学会观察地图并用地图链接课文相关内容的学习方法,提升运用图表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3.关注可持续发展观,学会认识区域环境和区域发展之间的关系,提升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探究意识,提高自主探究、合作研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2.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地图,给以思维美和发现美的享受,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

  3.通过关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探究活动,体会到地理知识的实用价值,领悟到学习有用地理的思想。

  教学重点

  1.从地形和气候因素上分析澳大利亚农牧业地区差异的原因,进而理解因地制宜发展生产的重要意义。

  2.澳大利亚经济发展中的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难点

  1.澳大利亚大陆动物古老性成因的探索。

  2.澳大利亚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的原因分析。

  教学方法

  依据本节教材的特点,紧扣新课标要求,在整体把握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制定适合具体学情的.教学目标,以媒体辅助教学法、引导启发教学法为主,适时补充各种图文资料,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习兴趣。布置学生课前搜集有关欧洲西部的各种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课堂上给学生展示的机会,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注重合作探究法、图导图练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等学法指导,使学生通过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解决相关问题。

  课前准备

  教师: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搜集一些有关课前搜集有关澳大利亚的的图文视频资料。

  学生:根据导学案的要求,预习课文;课前搜集、了解有关澳大利亚的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展示澳大利亚优美的风光(悉尼歌剧院、十二使徒岩、乌奴奴、大堡礁)。

  师:同学们,你知道这些著名的旅游胜地的名字吗?

  生1:澳大利亚东北部的大堡礁。

  生2:十二使徒岩。

  生3:艾雅斯岩和悉尼歌剧院。

  师:对,同学们回答得很好。澳大利亚还有很多秘密等我们去发现。

  二、新课学习

  师课件出示澳大利亚的特有动物。

  师:想想这些动物共同的特征是什么?

  生争先恐后地回答,师给予评价。

  教师:同学们,刚才老师给大家看了澳大利亚著名的旅游胜地和头动物,这个国家美丽吗?大家想不想到这个国家旅游?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美丽而奇特的国度,领略她独特的魅力!

  1、世界活化石博物馆(时间5分钟)

  教师:澳大利亚素有“古生物博物馆”之称,这里有众多其他大陆上没有的千奇百怪的生物。你知道下面的动物哪些生活在澳大利亚吗?

  学生回答,教师予以点评。

  教师:观察大陆漂移,思考澳大利亚生物古老性的原因。

  学生分组回答,教师予以点评,并适当给予加分鼓励。

  师出示课件,要求学生做好笔记。

  【设计意图】在此基础上,教师因势利导提出“澳大利亚现在在哪儿?”引导学生学会描述中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

  学生回答,教师配合学生的回答,进行澳大利亚地理位置的课件演示。

  学生:澳大利亚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位于东半球和南半球,位于热带和南温带。

  设计意图:播放视频,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从视频中获取地理信息。利用文字资料,让学生整体感知澳大利亚的古老生物。引导学生利用地图,探究其古老生物的形成原因。利用对比方法,拓展知识,进一步理解澳大利亚古老生物的形成原因。

  教师承转:承接:澳大利亚不仅有特有的动物,而且也有很多富有特色的民族风俗,当地导游带我们来到了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农场,在这里,我们参观澳大利亚的养羊业。当地人说澳大利亚是“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初中地理《澳大利亚》说课稿 8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澳大利亚的位置特点、范围、首都和主要城市的分布。

  2、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及其形成原因。

  3、澳大利亚地形和气候的分布、特征。

  4、城市、人口的分布特点。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看景观图片和澳大利亚古老生物录像(或VCD盘),运用小组探究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记住主要的动物名称和生活特性。了解澳大利亚很早以前就孤立存在于南半球,形成独特的自然环境,因而有了独特而古老的生物。

  2、通过引导学生采用合作学习、小组探究的活动方式分析本国的地形图和气候分布图及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图,分析出它们之间内在的联系,并通过填图记忆主要的地形区和气候分布。

  3、让学生读图,采用自主式学习法找出人口、城市、矿产的分布式,再用小组研究式分析出区域地理要素间的内在联系。

  (三)情感目标

  1、学生通过探究澳大利亚人与环境的关系,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2、学生通过澳大利亚发展农牧业和工矿业的事实,增强对因地制宜发展经济重要性的理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2、澳大利亚以发达的农牧业、工矿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经济特征。

  3、人口、城市分布与环境的关系。

  (二)教学难点

  1、澳大利亚有独特古老生物的原因。

  2、分析区域地理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

  三、课时安排

  二课时

  四、教学步骤

  (一)第一课时

  一、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1、教师展示/Soft/Index.html>课件(澳大利亚的国旗和国徽图片):看,这是某个国家的国旗和国徽,你们知道是哪个国家的吗?

  见到了澳大利亚的国旗、国徽,就相当于来到了澳大利亚。因为我们知道,国旗、国徽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和标志,所以,在任何时候,见到我们中国的国旗、国徽,就像是看到了我们的国家一样亲切。我们一定要爱护国旗、国徽呀!(及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2、下面请一个同学介绍一下澳大利亚国旗、国徽的特点(澳大利亚的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旗底为深蓝色,左上方是红、白“米”字,“米”字下面为一颗较大的白色七角星。旗右边为五颗白色的星,其中一颗小星为五角,其余均为七角。国徽上有两只动物,中间一个盾。)。(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请大家注意,澳大利亚的国徽上怎么会有两只动物?它们是什么动物呢?

  教师简单小结介绍:同学们很快发现其中一只是袋鼠,而另一只动物在世界上也是十分独特的,它就是形似鸵鸟、三趾足、两翼退化,不能飞翔的鸸鹋。同学们将它和你见过的鸵鸟比较一下各有什么特点?(鸵鸟能负重,两翼退化,不能飞翔,只起到辅助行跑的功能)

  3、澳大利亚人在国旗上都要做上动物的标记,说明澳大利亚的动物一定非常独特和可爱。那么,同学们就来详细地了解一下这些动物。学生自学澳大利亚的几种特有动物。(腹部有口袋以保存幼兽的大袋鼠;形似鸵鸟鸸鹋;世界特有的卵生哺育动物鸭嘴兽;憨实可爱的考拉)

  老师播放有关录像或VCD,让学生进一步的了解。

  4、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自学了澳大利亚的几种特有的珍奇动物,从进化的角度讲,这些动物都是在地球演化过程中保留下来的非常古老的生物种类,现成为人们研究地球演化历史的活化石。因此澳大利亚也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二、面积、人口与城市

  教师承转:为什么澳大利亚保存了这么多古老的动物,而且成为这个国家特有的动物呢?这些特有的动物和澳大利亚自然地理特点有什么关系?我们只有对澳大利亚这个国家了解以后,才能做出评论。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澳大利亚这个国家。 1、展示/Soft/Index.html>课件:澳大利亚在世界中的位置的地图和大洋洲图。看书上澳大利亚在世界中的具体位置,结合大洋洲图,引导学生从图中读出澳大利亚位置特点及领土组成。(澳大利亚位于赤道以南,是个南半球的国家,周围被印度洋、太平洋所包围,南回归线从中间穿过。澳大利亚领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及附近的一些小岛)

  教师小结:澳大利亚在拉丁语中意为“南方的土地”,并且是世界上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澳大利亚之所以保存着特有的动物,主要是由于澳大利亚大陆与其他大陆长期隔离造成的。

  2、教师播放有关地球演化的录像带,同学们讨论思考下列题目。

  (1)澳大利亚大陆大约在什么时候与其他大陆分离?(大约在6500万年以前)

  (2)澳大利亚大陆长期孤独地存在于南半球的海洋上,这对生物的进化会产生什么影响?(自然环境比较单一,生物的进化速度减慢,这些动物又没有生存的天敌,就能够生存至今)

  (3)南极大陆也长期孤立存在,为什么没有那么多特有生物?(南极大陆气候寒冷,环境恶劣,不利于生物的生存和发展)

  教师引导:从时间、环境、天敌等方面考虑。

  3、教师承转:澳大利亚生物独特,面积、人口和城市又是怎样的特点?

  提问:上一学期,我们学习了澳大利亚是世界面积第六位的国家,其面积数是多少?(769万平方千米)

  教师补充:澳大利亚是大洋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数只有1875万人。同学们计算一下澳大利亚的人口密度。(大约2.5人/平方千米)

  教师小结:人口密度大约为中国的1/45,澳大利亚是个地广人稀的国家。澳大利亚人口城市怎样分布的呢?(人口和城市分布比较集中,主要在东南沿海)找出主要的大城市(首都堪培拉,港口悉尼、墨尔本)。

  出示澳大利亚人口城市分布图。

  教师小结:澳大利亚的城市化水平很高,多数人口居住在城市中,城市的分布特点反映了人口的分布特点。

  4、学生交流收集到的有关本国著名城市的图片。

  教师播放有关著名城市的录像或VCD,加强学生的直观印象。

  教师播放悉尼标志性建筑——悉尼歌剧院景观,提醒学生为什么2000年的成功的绿色奥运会能在悉尼举行?(拥有白帆逐浪的海,细腻迷人的沙滩,街道处处野芳幽香,佳木秀丽,海鸥盘旋,有闻名世界的建筑艺术经典——悉尼歌剧院、悉尼塔、海港大桥等)

  教师小结:澳大利亚人口城市的分布与自然原因和历史原因都有关系,下一节我们再详细分析。

  (二)第二课时

  一、“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1、导人新课:上节课我们讨论了澳大利亚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大家想知道其中的.原因和澳大利亚的经济状况吗?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这些问题。

  2、教师提问: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与澳大利亚有关的产品吗?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在一些羊毛衫的标签上,发现标有“100%澳毛”字样,这些羊毛衫全部是从澳大利亚进口的羊毛织成的。还有毛线、皮衣等)

  小结引入:二、“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3、教师(展示/Soft/Index.html>课件:澳大利亚养羊业占世界的比重及地位):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绵羊数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因为羊特别多,所以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让学生学习了解76页阅读材料,了解澳大利亚养羊业的历史。(在200多年前,澳大利亚没有羊,18世纪后期,欧洲的殖民者随船带到澳大利亚29只羊。由于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适于绵羊的生长和繁殖,绵羊的数量迅速增加。后来从西班牙引进了美利奴羊,这种羊产毛量高,现在,澳大利亚大部分是这种羊)

  教师小结:我们了解了澳大利亚的养羊业的发展史,是由于自然环境适于绵羊的生长,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本国的自然条件:提示从地形、气候等方面来考虑。

  4、教师展示/Soft/Index.html>课件:澳大利亚的地形图。在学生自学、讨论的基础上,分析澳大利亚的地形适于发展养羊业的条件。((1)东部山地:海拔800-1000米,主要有大分水岭。(2)中部平原:海拔不足200米平原。(3)西部低矮的高原:海拔200—1000米。西部的低矮高原和中部的大面积平原,地下水丰富,牧草优良,没有天敌,可以四季放牧)

  指导学生读图:澳大利亚地形图上找出墨累河——澳大利亚最大河流,北艾尔湖——地势最低,澳大利亚盆地——大自流盆地。

  引导学生分析农牧业与地形的关系。(西部的低矮高原和中部的大面积平原,地下水丰富,牧草优良,没有天敌,可以四季放牧。地形不同,放牧的方式和发展农业与牧业也不同)

  5、出示气候图:讨论分析澳大利亚的气候分布特点及适于发展养羊业的条件。

  教师指导学生读澳大利亚气候图。

  (1)找出南回归线,看看它穿过澳大利亚的位置,说出澳大利亚在五带中的位置。

  (2)找出澳大利亚有哪些气候类型,讨论分析其分布特点(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南部的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

  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澳大利亚的气候分布特点及适于发展农牧业的条件(中西部、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较干燥,适宜牧畜过冬和繁殖)。澳大利亚70%的羊分布在东南部和西南部,为什么?(东南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西南部冬季温和湿润,夏季高温干燥,这些既适合于畜牧业又适合农业)

  6、教师小结:澳大利亚的人民充分利用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并且农牧业生产机械化程度也很高。下面看一段录像,了了解一下自动剪毛、机械化耕作的农场情景,并谈一下自己的感受。(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7、教师小结:澳大利亚有发达的农牧业(板书),主要的农牧产品,大部分供出口,其中是世界上绵羊数最多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其次牛肉、小麦出口也较多。

  初中地理《澳大利亚》说课稿 9

  一、 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

  在地图上指出某一地区的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某一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指出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和突出的自然灾害,并简单说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某一国家自然条件特点,说出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运用资料和地图,说出某一国家交通运输特点以及主要城市。

  课标解读:

  1、运用地图说出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领土范围和首都。记住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唯一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

  2、运用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并记住澳大利亚气候特征及其分布特点。

  3、知道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并运用资料说明澳大利亚生物的独特性及其成因。

  4、记住澳大利亚地形的主要特点、主要地形区和河流。

  5、了解澳大利亚的经济特点,记住其主要出口的农矿产品。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对农牧业和工矿业发展的影响,树立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观念。

  6、运用地图,记住澳大利亚主要城市和人口、城市、交通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重点:(1)澳大利亚特有的古生物及其生存环境;(2)澳大利亚经济发展特点;(3) 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的分布。

  难点: 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与农牧业、工矿业发展的关系。

  二、 过程与方法

  学习主题一: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1、看以下图片,回答问题:

  (1)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被称为活化石的有 、 、 、 等。

  (2)登上澳大利亚国徽的是: 和 。

  2、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 (国家)、

  B (国家)、

  C 岛、

  D 洲、

  E 洋、

  F 洋。

  (2)图中红色粗线为 纬线,这说明A国位于 半球。

  (3)从图中可以看出澳大利亚大陆上有 个国家,国名是 。

  (4)A国领土包括 大陆、 阿 岛及附近的一些小岛。

  3、阅读下面的资料,回答问题:

  据统计,澳大利亚有植物12000种,其中有9000种是其他大洲所没有的,占植物总数的75%;有鸟类650种,450种是特有的',占鸟类总数的69%。全球有袋类动物150种,南美洲只有几种,大部分都分布在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的特有生物,是在地球演化过程中保留下来的古老生物种类。在今天看来,他们虽然显得有些原始,但是却成为人类研究地球演化历史的活化石。澳大利亚也因此被誉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1)这段文字说明,澳大利亚的特有生物数量和种类 。

  (2)澳大利亚被誉为 。

  (3)为什么只有在澳大利亚才有如此多的古老生物?

  ①位置(联系大陆漂移学说)

  ②自然条件(对比南极大陆) 。

  学习主题二:"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1、阅读下面的资料,回答问题:

  澳大利亚的养羊业

  在200多年前,澳大利亚没有羊。18世纪后期,欧洲的殖民者随船带到澳大利亚29只绵羊。由于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适于绵羊的生长和繁殖,绵羊的数量迅速增加。欧洲殖民者看到了养羊业的大好前景,随后又从西班牙引进了美利奴羊。经过不断选种改良,培育成产毛量高、毛质细长柔软的美利奴新种细毛羊。现在,澳大利亚的绵羊大部分是这种羊。

  (1)这段文字说明,澳大利亚养羊业发达,羊的数量多的原因是 自然 条件和人为因素: 挑选优良品种 等,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是没有大型的食肉动物。

  (2)自然条件一般包括 地形、气候、水文、 等因素。

  2、读澳大利亚地形图,回答:

  (1)澳大利亚大陆地势 ,地形大致可分为西部 、

  中部 、东部 。

  (2)中部地势最低处有湖面海拔为-16米的 湖。还有地下水丰富的 盆地,在低处凿井,地下水可以自动流出地面,成为 井,但井水盐度高,不宜作灌溉用水,可作牲畜饮水。

  (3)东部有自北向南纵贯的 (山脉)。

  (4)全国最大的河流 河,从大分水岭西侧发源,向 注入 洋。

  (5)在东北部沿海有全世界最大的珊瑚礁群 。

  (6)对照课本P74图8.37,回答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分布与地形的关系:

  ①西部、北部和中部地区,是低矮 的和大面积的 (地形), 丰富,有优良的牧草,没有大型野生食肉动物,因此适合露天围栏放牧,所以这些农牧业区为 带和 带;

  ②东南部和西南部沿海 (地形)地区,既适合牧羊,又适合发展耕作业,而且二者在时间上不会发生冲突,所以发展混合农业-- 带和 带。

  3、关于澳大利亚,读下图回答:

  (1)判断下列各图所表示的气候类型,写在图下横线上,并将其代表字母填到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图的相应位置

  (2)这里气候具有 半环状 分布特点。

  (3) 纬线横穿澳大利亚中部,澳大利亚大部分位于 带和 带,南部一小部分位于 带(填温度带)

  澳大利亚气候分布

  (4)对照课本P74图8.37,回答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与气候的关系:

  ①中、北、西部地区为广大的热带沙漠气候区和热带草原气候区,气候 干燥 ,适宜牲畜过冬和繁殖,农牧业生产方式为__粗放_式畜牧业;

  ②东南部为夏季 高温多雨 ,冬季 温和湿润 的 温带海洋性 气候和 亚热带湿润 气候,南部和西南部是冬季 温和湿润 ,夏季 高温干燥 的 地中海 气候,既适宜发展畜牧业,也适宜耕作业,农业生产方式为 混合 式农牧业。

  (5)澳大利亚70%以上的羊只,集中在东南部和西南部沿海的混合经营地带,其他广大地区放养的羊只相对较少,养羊业地区差异大的自然原因是:

  东南部和西南部地区地形较平坦。而南部地区,气候适宜,降水相对于其他地区较为丰富,东南部地区虽然只处于大分水岭的雨影区,但引水灌溉可以满足其小麦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利用,因此这个地区发展混合农业比较有利,澳大利亚70%以上的羊只集中在这里。其他地区大多属于半干旱区,实行的是利用天然草场实行粗放的放牧饲养,低投入低产出。

  初中地理《澳大利亚》说课稿 10

  【教学目的】

  1.了解澳大利亚是位于南半球的地广人稀的国家;

  2.了解澳大利亚地势地形的基本特征,掌握三大地形的分布;

  3.初步理解澳大利亚气候分布与纬度位置及海陆位置的关系,以及气候对人口分布、植被、农牧业发展的影响;

  4.了解澳大利亚在二次大战后利用本国矿产、草场和土地资源优势,发展工矿业与农牧业的事实,增强对因地制宜发展经济重要性的理解;

  5.培养学生认识农牧业发展与自然条件关系的分析能力和比较法的运用。

  【教学重点】

  自然条件的基本特征,现代化的工矿业与农牧业,人口、经济分布与环境的关系。

  【教具准备】

  澳大利亚挂图,特有动物图片或幻灯片。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讲解法、谈话法。

  【教学过程】

  教学基本过程

  (新课引入)

  教师:在图上指出大洋洲包括的大陆和大陆岛。

  学生:……

  (讲授新课)

  教师:本节课学习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及其附近岛屿的澳大利亚国家。

  师生交流信息的方式与方法

  教师指定一个学生在挂图上指出,其他学生注意观察,教师最后给以明确订正。

  教师指图说明澳大利亚的范围。

  [板书]

  第二节澳大利亚

  一、大洋洲最大的国家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地图册中大洋洲图,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说明澳大利亚的位置特点。

  学生:……

  教师小结:澳大利亚位于东半球,是南半球国家,南回归线从大陆中部通过;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

  教师:大洋洲的面积是多少?

  学生:……

  教师:大洋洲面积900万平方千米,澳大利亚面积为768万平方千米,是大洋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澳大利亚约有人口1600万人,是大洋洲人口最多的国家。请计算人口密度。

  学生:每平方千米2人。

  教师:澳大利亚是地广人稀的国家。

  教师:澳大利亚在大洋洲有几个之最?

  学生……

  教师指导学生在地图上查找出赤道、南回归线和东经160°经线,要求学生明确澳大利亚所在半球。要求学生在地图上查找出所临海洋。

  教师可让学生查阅课本。

  教师指导学生计算澳大利亚人口密度,并与中国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约为121人)对比。

  [板书]

  1.大洋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2.大洋洲人口最多的国家

  二、东、中、西部地形不同

  教师:读地图册澳大利亚分层设色图,说明澳大利亚一般海拔高度。

  学生:……

  教师:全国大部分地区海拔在500米以下。东部大分水岭海拔200—1000米;中部是低平的平原,最低处有艾尔湖,地下水丰富;西部是低矮广阔的高原,其上分布有沙漠。

  教师要求学生依据高度表说明广大地区的一般海拔高度。

  指导学生在分层设色图中查找到基本上呈南北延伸的大分水岭,并明确其一般高度;在图中读出澳大利亚最长的墨累河。教师在挂图上用指图杆明确西部高原的基本范围和大自流盆地的位置

  [板书]

  1.东部大分水岭纵贯南北

  2.中部是平原

  3.西部分布着低矮广阔的高原

  三、人口分布特征与环境的关系

  教师:请大家读“澳大利亚人口分布图”,依据人口密度图例,说明人口居住比较集中的地区。

  学生:……

  教师小结:澳大利亚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西部和广大内陆地区人口分布很少。

  教师:为什么澳大利亚人口分布特别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

  教师: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对澳大利亚人口分布有显著影响。首先看自然条件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请大家阅读课本中“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图”,说明哪些气候分布区最适合人类生存。

  学生:……

  教师:东南沿海和西南沿海地区是温带和亚热带气候分布地区,温暖湿润,适于居民生活,人口集中;广大内陆为草原和沙漠气候,干旱少雨,人们居住困难较多,居民较少。

  教师:经济发展来看,东南沿海有优良的港口,对外联系方便;经济发展较快,工矿业、农牧业都较其他地区发达,促成了人口向这里集中,澳大利亚著名城市悉尼,堪培拉、墨尔本都分布在这里。

  教师提示学生可按方位说明人口分布集中的地区。

  教师小结时,在黑板挂图上准确指出人口集中分布的东南沿海,并要求学生将注意力集中于挂图。

  教师问题提出后稍停顿,让学生思考;也可以组织学生议论。

  读图时,可请一些学习较好的学生简述各类气候的基本特征,说明与人类生存的.关系。

  讲解经济发展对澳大利亚人口分布影响时,可指导学生阅读“澳大利亚城市和铁路分布图”。介绍三个城市的性质及人口分布。

  在将人口分布特征与环境关系讲解后,教师启发学生归纳总结在该问题内共讲解2个问题,①是人口分布特点,②是人口分布特点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

  [板书]

  1.澳大利亚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2.气候温暖湿润地区人们居住困难较少,人口集中

  3.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地区,人口稠密

  四、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工农牧业和工矿业

  教师: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过与澳大利亚有关的农牧产品吗?

  学生:……

  教师:对,有利用澳大利亚羊毛生产的各种毛纺织品……,人们之所以喜欢“澳毛”,是因为澳大利亚羊毛质地优良……,澳大利亚畜牧业发展很早,牧场多分布在东南部和西南部……(参看教参)羊毛的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位。澳大利亚是世界小麦重要生产国(简介发展条件和分布地区),因人口较少,小麦大量出口,所以是世界小麦重要出口国之一。

  教师: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你们知道我国从澳大利亚进口什么矿产吗?

  学生:……

  教师:正确,我国上海宝山钢铁厂使用的铁矿石就是从澳大利亚进口的。澳大利亚除蕴藏有丰富的铁矿外,还有煤……,储量居世界前列:煤、铁等矿石出口量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二次大战后,澳大利亚经济发展很快,尤以采矿、机械、化学、纺织等工业发展迅速,工矿业的出口收入已超过农牧业,成为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关于经济状况讲解内容力求丰富、生动,联系生活,但应掌握的内容则要简单明确。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澳大利亚的矿产分布图”,了解澳大利亚的矿产种类和铁、煤、铝土等矿的分布。

  [板书]

  1.羊毛、小麦产量多,出口量大

  2.工业发展迅速,煤和铁矿石出口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

  [教师总结]请谈谈你们印象中的澳大利亚。

  学生:……

  教师小结:澳大利亚是一个领土辽阔,人口稀少的南半球国家,二次大战后,经济发展迅速,羊毛、小麦、铁矿石、煤的出口量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

  (复习巩固)请同学们想想,澳大利亚在人口、城市分布方面与加拿大有哪些相同点?是怎样形成的。

  (答案见教师教学用书)

  教师提示学生先说明澳大利亚人口、城市分布特点;再说明加拿大人口、城市分布特点。可让学生阅读加拿大地图,帮助回忆分析比较。

  【板书设计】

  第二节澳大利亚

  一、大洋洲最大的国家

  1.面积最大

  2.人口最多

  二、东、中、西部地形不同

  1.东部大分水岭纵贯南北

  2.中部是低平的平原

  3.西部是低矮广阔的高原

  三、人口分布特征与环境的关系

  1.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2.气候温暖湿润地区,人们居住困难较少,人口易于集中

  3.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地区,人口稠密

  四、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农牧业和工矿业

  1.羊毛、小麦产量多,出口量居世界前列

  2.工业发展迅速,煤和铁矿石出口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

  初中地理《澳大利亚》说课稿 1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人口和城市分布。

  2.了解澳大利亚对比明显的自然环境、独特的动植物和自然景观。

  3.掌握澳大利亚发达的农牧业和工矿业

  4.通过阅读澳大利亚地理位置和地形气候图,能够对图中信息进行总结。加强读图能力的训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发展布局,认识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对人口、城市、动植物资源的影响

  2.教学难点:通过澳大利亚的农牧业和工矿业发展的案例,分析说明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必要性。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准备:搜集澳大利亚动植物的有关资料

  板书设计:

  一、古老的动植物“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二、唯一的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

  三、主要城市和人口的分布

  四、气候特征

  五、地形特征

  六、南半球经济发达的国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今天我们跟随一些古老的而特有的物种去认识这个国家

  课件展示袋鼠、考拉、鸭嘴兽、鸸鹋的图片

  问题:为什么说他们是古老的

  解答:从哺乳动物的进化规律来看,有袋类出现的比较早,没有胎盘,是进化不完全的哺乳动物,所以说是古老的,这些古老的物种都来自澳大利亚

  板书课题:

  《澳大利亚》

  展示关于澳大利亚的动植物资源统计资料

  板书

  一、古老的动植物“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问题:澳大利亚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古老的动物呢?

  学生活动:从大陆漂移说来解释

  结论:长期孤立,环境单一,没有大型的食肉动物,进化缓慢,物种古老

  学生活动:指认孤立的澳大利亚大陆

  板书:

  二、唯一的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

  提问:

  1、能否把大陆改成大洲?

  2、这块大陆所属的大洲

  学生活动:

  1、区分大洲和大陆的概念,不能改成独占大洲

  2、这块大陆属于大洋洲,该国领土范围还包括塔斯马尼亚岛

  知识延伸

  学生活动:该大陆的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

  承接:

  因为孤立,最初英国殖民者把这块陆地作为流放罪犯使用,后来随着大量自由民的加入,使最初登陆的东海岸人口迅速增长,成为澳大利亚最大的城市—–悉尼

  板书:

  三、主要城市和人口

  1、最大城市—–悉尼

  2、课件展示两国国旗,体现两国传统关系

  3、澳大利亚人口信息:⑴90﹪为白种人,大多是英国移民的后裔

  ⑵通用语言为英语

  4、其他主要城市:堪培拉(首都)、墨尔本

  学生活动:从课件展示的人口密度图得出人口主要分布范围是东南沿海地带

  板书:人口和城市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承接:从学习经验得知,人口和城市的分布于自然环境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板书:

  四、气候特征

  展示:澳大利亚的气候图

  学生活动:查找穿过澳大利亚的特殊纬线

  问题:从这些特殊纬线中,你读到了哪些信息?

  结论:(1)、赤道,赤道以南,南半球,和北半球季节相反

  (2)、南回归线,热带和南温带的分界线

  学生活动:观察澳大利亚的气候类型,有哪些气候类型的分布,并熟悉这些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

  结论:东南沿海气候温暖舒适,是为人口和城市分布在东南沿海的主要原因

  学生活动:观察该国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

  结论:呈半环状分布

  板书:1、气候类型以热带亚热带气候为主

  2、呈半环状分布

  承接:自然环境除了气候特征,还有地形特征

  板书:

  五、地形特征

  1、三大地形区

  学生活动: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墨累河的发源地和流向

  教师阐述:东部大分水岭,是太平洋和印度洋两大水系的.分水岭,所以发源于大分水岭的墨累河向西流入印度洋

  拓展延伸:课件展示美国高低高三大纵列地形剖面图和该国剖面图比较,得出其相似和不同的地方

  学生活动:阅读大自流盆地的文字介绍

  教师简介:世界最大的自流盆地,课件展示其受地形影响的成因,其为该国的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承接:最初英国的殖民者随船从西班牙带来了20多只绵羊,没想到澳大利亚草原多,污染少,天敌少,适合羊的生长,使澳大利亚成为世界上养绵羊数量和产羊毛最多的国家

  板书:

  六、南半球经济发达的国家

  1、农牧业“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手持麦穗的国家”

  2、工矿业“坐在矿车里的国家”

  3服务业

  七、自习词条:

  1、艾尔斯巨石

  2、大堡礁

  八、随堂练习

  详见课件

  九、课后练习:填充图册36/37页

  初中地理《澳大利亚》说课稿 12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

  (1)掌握澳大利亚的地形、自然环境以及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记住澳大利亚大分水岭、中部平原和大自流盆地,西部低缓的高原。

  (3)理解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气候炎热、干燥,东部沿海地区温暖湿润。

  (4)知道本区发达的工矿业、养羊业和耕作业。

  (5)记住主要出口农矿产品、养羊业和耕作业。

  (6)认识澳大利亚稀有动物的特点。

  (7)记住首都堪培拉、悉尼。

  智能的培养:

  (1)初步学会分析澳大利亚养羊业发达的自然条件。

  (2)通过读“人口和气候分布图”,分析人口分布不平衡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思想教育:

  通过对澳大利亚利用自然条件和资源优越发展工农业生产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因地制宜,利用自然条件发展经济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

  (1)自流井,天然草原对澳大利亚畜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2)工矿业是该国国民经济的支柱。

  教学难点:

  (1)澳大利亚大陆动物的独特性。

  (2)澳大利亚干旱气候面积大。

  教具:幻灯片,课本图。

  教学方法:以读图,分析方法进行。

  教学设计:

  引言,上一节我们学习了大洋洲的自然概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本洲最大的国家——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

  1.首先请同学们看大洋洲图,回答我们今天所讲的澳大利亚联邦和澳大利亚大陆两词的不同含义,教师明确:(澳大利亚联邦是国家名称,她除独占一个大陆外,还包括塔斯马尼亚岛和附近一些小岛,该国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

  2.用幻灯打出表格:

  面积人口密度

  1600万

  让学生计算人口密度

  就上表面积和人口数学来看,“可用哪四个字来说明澳大利亚的国情?”[地广人稀],并借此机会再次说明我国人口增长太多太快,(我国每年出生婴儿1600多万相当于澳大利亚全国人口总数)。由于人口过多给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不少困难,因此,我们国家若要更快提高发展速度,就必须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3.讲解:澳大利亚的居民,绝大部分是英国移民的后裔,那么应以什么人种为主?(白人),另外还有少数华人和印第安人,英语为通用语言。

  二、东,中,西部地形不同。

  请同学们看P111,18.4澳大利亚地形图,澳大利亚的地形也明显分为三大纵列的地形区,东西部是大分水岭,中部是澳大利亚盆地,西部是广阔的低矮高原。

  下面我们分别来讲述一下:

  1.首先同学们找到东部的大分水岭,纵贯南北,海拔(900—1000米),在这里有全国最大的河流墨累河,请同学说出流向(自东北向西南),它发源于大分水岭西侧,向西南注入印度洋。

  2.西部是广阔的低矮高原,海拔200—500米,面积占全国一半以上。

  中部是平原,海拔不足200米。地势最低处有艾尔湖,湖面低于海平面16米,平原上河流很少,但地下水丰富。在这里有世界最大的地下水分布区,在状似盆地区凿井,地下水自动流出地面,就成为自流井。同学们看P112,18.5自流井的结构示意图,讲成因。自流井的盐度高,不宜用来灌溉农田,一般做牲畜饮水。(让学生讲述地形名称及特点)。

  三、特有的动物。

  看幻灯片→动物。澳大利亚主要动物有大袋鼠、鸭嘴兽、鸸鹋等,我们看出这些动物非常独特,那么你能否说明为什么本区动物非常古老独特呢?(可让学生说名字)。

  (1.澳大利亚很早与其他大陆分离,长期孤立海洋相隔生物的传播,致使大陆上没有其他动物与它们进行生存竞争。

  2.澳大利亚大陆形成后,没有发生过大的褶皱运动,地壳一直比较稳定,自然条件比较单一,故动物进化缓慢)。

  四、人口分布特征与环境的关系:

  1.读人口分布图,人口密度在10人以上的'地区以及人口在1人以下的地区各在哪里?(东南沿海地区,广大的中部和西部)。再看一看人口在100人以上的地区在哪里?(东南沿海的个别地方)。为什么那里人口十分密集?(那里是大城市所在地)。由此我们看出:人口分布极为不平衡。

  2.先分析人口稀少的原因:中部,西部——从气候图中看,这一带是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旱,多沙漠和草原;东北部——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过湿,尚未开发。

  3.分析人口集中东南沿海的原因:

  (1)气候条件——地处温带和亚热带(从图上看出),在南纬30°—0°全年盛行吹什么风?(东南信风);

  东南部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影响(西部则受从陆——海的干风的影响,干旱),气候温暖湿润,为该国气候最好,适于人们居住的地区。

  2.交通条件:东南沿海多良港,对外交通便利。

  3.历史和经济条件:英国移民首先要到达这里,开发较早,建设了城市,发展了农牧业和工矿业,目前这里是澳最重要的经济区,因此成为人口稠密区。

  五、骑在羊背上和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1.朗读课文:“澳大利亚是南半球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有现代化的农牧业和工矿业。

  2.为什么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呢”?

  (1)朗读:“读一读”材料说明:因为绵羊多,羊毛出口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

  (2)澳大利亚有养羊的有利条件——草原肥美、分布广、地下水丰富,气候干燥适于绵羊生长繁殖。

  3.又为什么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呢”?

  首先读图P118,18.10:

  ①矿产资源特别丰富;

  ②采矿业和加工工业发展较快,二战后,澳大利亚已成为南半球一个后起的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③工矿业出口(特别是铁矿石和煤的进口)收入已超过农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新的经济支柱,所以称——。铁矿远销中、日。

  六、主要城市。

  堪培拉:首都,政治中心。

  悉尼:全国最大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悉尼由于申办了2000年奥运会成功,它的环境优美是重要原因之一。

  澳大利亚

  一、大洋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1600万人英语,2人/平方千米地广人稀。

  二、地形特征:

  东:大分水岭(800——10000米)墨黑河

  中:平原(200米以下)艾尔湖(—16米)

  西:低矮高原(200—500米)大自流盆地。

  三、特有动物:鸭嘴兽,鸸鹋,大袋鼠。

  四、人口分布: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五.“骑在羊城背上”和“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六.首都和主要城市

  堪培拉,悉尼(最大),墨尔本(第二)。

  板书提纲

  一、大洋洲最大的国家,地广人稀()。

  二、东、中、西地形不同:

  三、特有的动物(原始,古老)

  袋鼠,鸸鹋,鸭嘴兽

  四、人口分布与环境关系。

  1.人口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气候好,交通便利,殖民到达最早);

  2.人口稀少区在内陆和西部(自然条件不好)。

  五、“骑在羊背上”和“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羊多,出口,矿产资源丰富。

【初中地理《澳大利亚》说课稿】相关文章:

初中地理说课稿05-15

初中地理《澳大利亚》第一课时说课稿06-01

初中地理说课稿模板06-17

初中地理优秀说课稿06-20

初中地理说课稿【热】12-09

【荐】初中地理说课稿11-29

【热】初中地理说课稿11-29

初中地理说课稿【精】11-29

初中地理农业说课稿06-06

初中地理说课稿【推荐】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