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传说课稿「」

时间:2023-02-16 14:28:27 高中说课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苏武传说课稿「精选」

  《苏武传》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个单元学习人物传记,要在读懂本课的基础上!下面是应届毕业生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苏武传说课稿,欢迎大家阅读!

苏武传说课稿「精选」

  苏武传说课稿【1】

  一、说教材

  (一)知识和能力要求:

  1.了解《汉书》传记 体作品的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

  2.掌握文中的主要文言实词和虚词;

  3.掌握并会翻译一般的文言句式;

  4.培养阅读传记文言文的能力;

  5.学习《汉书》精妙的艺术手法

  (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了解苏武牧羊的历史,感受苏武忠君爱国的光辉形象,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

  2.学会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和现实的.角度来审视作品人物形象,评价其积极意义;

  3.在学习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的思考和认识

  二、说教法

  过程和方法:

  1、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2、质疑学习,培养质疑能力

  3、养成对文言字词句的质疑能力,并初步解决问题

  4、逐步培养对文章内容的探究质疑能力,形成个性化阅读

  5、计划用三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理念:

  1.以学生为主体,组成积极的学习活动,转变教师讲解、学生记录的教学模式,

  2.继续培养学生的探究质疑能力,

  3.学生小组合作,深入文本,对文本进行质疑,激发学习的兴趣,

  4.教师对质疑辅导,课堂上师生互动,让课堂绽放出活力和生命力

  第二课时教学理念:

  1、这节课是学生小组之间开展交流,学生参与到教学的进程中来,实现资源、知识的共享,

  提高学生的讲解、交流能力,极大地激发学生上课的兴趣,更突出他们是学习的主动者、主体者,

  2、教师是学生学习的辅助者由讲师对各小组进行评价,鼓励

  3、 结合背景材料,深入理解人物特征(学生展示自己了解的材料,教师适当补充)

  4、让学生走进历史,走进文本,直面人物,主动参与,挖掘探究,培养独立的鉴赏能力,发展高中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愿望和能力

  5、以鉴赏为契机,培养民族精神,传成优秀的传统文化,涵养个人素质.

  第三课时教学理念:

  1、加强课程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开放课堂,让现代视角与历史视角融合;

  2、学生在古典文本的解读中注入现代的意识,去体现出时代意识和创新精神;

  3、让优秀的文化在新世纪绽放出光彩

  三、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把握历史事实,理清文章脉络

  2、疏通文言知识,掌握重要的实词和虚词

  二、教学重点:目标1

  三、教学难点:目标2

  四、教学方法:点拨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孔子云:“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确,艰难困苦中最能见出一个人的品性,沧海横流中方显出一个英雄的本色面对人生穷途危难是卑躬屈膝还是傲骨在腰,这是一个涉及心灵的选择在这样的选择前,志士仁人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今天,就让我们心怀虔诚走近一位古人,他就是大汉苏武 汉武帝时,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十九年,苏武历尽艰辛,持节不屈,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光耀千古的英雄

  (二)简介班固及《汉书》

  班固(32——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市东)人东汉著名的史学家《后汉书》

  苏武传说课稿【2】

  一.说教材

  《苏武传》记叙了苏武出使匈奴,面对威胁利诱仍坚守节操,历尽艰辛而不辱使命的事迹,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根据我校的学生情况,我把学习积累文言知识,掌握重要的实词、虚词、句式作为本课教学难点,把学习本文运用富有个性化的语言、生动入微的细节、对比映衬的手法来突出主题、塑造人物的方法作为本课教学重点。

  二.说教法

  教材虽然篇幅较长,个别字词生僻,但人物形象饱满,情节生动,文学性、观赏性较强,课下注释很详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只要敢于创新,能够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就能为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我打算采用:1.启发式教学,2.学案式教学,为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我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三.说学法

  引导学生采用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说教学过程

  本文是一篇讲读课文,我安排三课时。

  第一、二课时:学案式教学,积累文言文常见的字词和句式,培养学生归纳整理字词的能力。

  第三课时:引导学生分析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学习苏武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高尚的爱国情操。

  1.导入:展示年轻的苏武手拿符节准备出使匈奴的照片以及播放《苏武歌》,引导学生找出出现频率最高的是“节”字。“节”既表明了他是持符节出使匈奴的大汉的使者,也是指苏武在面对重大变故,对敌人的种种威逼利诱,始终以国家民族利益至上的民族气节。

  (目的:为营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采用图片展示的方式导入新课,能迅速地让同学们找出“节”是贯穿《苏武传》的一条主线,是苏武伟大精神的核心所在。)

  2.浏览全文,梳理情节。

  《苏武传》是通过哪些内容展示苏武的崇高气节的?请同学们分小组分角色朗读。

  总结:两次自杀――刚烈豪壮之节,三次拒降,十九年坚守―忠贞之节。

  (目的:让学生走进历史,走进文本,直面人物,主动参与。在研读文本中探究角色,在角色进入中体验情感,让枯燥无味的文言文鲜活起来,让同学们在角色品评中回归主旨。)

  3.重点探究。

  引导学生分析本文运用富有个性的语言、生动入微的细节、对比映衬的方式来突出主题、塑造人物的方法。

  问题设置:

  (1)引导学生初步总结苏武的人物性格。

  你认为苏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2)引导学生分析本文塑造人物的技巧和方法。

  ①文章详写卫律和李陵的劝降的目的。

  ②苏武自杀的原因和自杀时周围人的反应。

  ③苏武被囚禁和北海牧羊时的表现。

  4.师生共同总结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简洁的语言、生动入微的细节、对比反衬的手法。)

  (在重点探究环节中,1.我请每个小组推选出来的同学发言――引导学生初步总结苏武的人物性格。2.接下来在引导学生分析本文塑造人物的技巧和方法时,我依然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启发学生围绕这三个问题进行讨论,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巡回点拨、指导。讨论结束后,教师抽查讨论结果,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小组补充。目的:启发思考,培养学习主动性;倡导合作,利用集体智慧解决本课的.教学重点。)

  5.学生披文入情,齐读苏武语录,感受苏武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高尚的爱国情操。(课件展示:苏武手拿已经掉完毡毛的符节屹立于旷野之中牧羊的背影。)

  (目的:和前面苏武年轻时手拿毡毛的形象对比呼应,让苏武形象更加突出,为后面小结做铺垫。)

  6.延伸探究,归纳形象。(苏武为什么会被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纪念和崇敬?)

  五.说教学反思

  文言文的教学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一般学生对于文言文是不感兴趣的,所以课前我给大家讲述了苏武的故事,让学生们对苏武这个人感兴趣。根据我校的学生情况,我用了两节课的时间,引导学生梳理积累文言知识,掌握重要的实词、虚词、句式,落实效果不太好,只有少部分同学能够掌握。

  在分析苏武形象时,传授给学生有效的鉴赏方法,学生才会举一反三,逐步提高阅读和鉴赏能力。因此我把学习本文运用富有个性化的语言、生动入微的细节、对比映衬的手法来突出主题、塑造人物的方法作为本课教学重点。在教学中因为文意疏通得很完整,所以学生很容易找出来,效果不错。

【苏武传说课稿「」】相关文章:

苏武传说课稿07-27

苏武传原文及翻译03-20

《苏武传》教学反思08-08

《苏武传》原文及对照翻译01-23

《苏武传》教案(精选10篇)05-15

《苏武传》原文阅读及对照翻译03-22

苏武牧羊的故事06-14

读《苏武传》有感12-28

苏武牧羊的名人故事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