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说课稿汇总7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中说课稿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大气环境是高中地理第三节的课文,这一单元是高中地理中最重要的章节之一,考试中所占的比例也较多,而这一节又是第二单元的重点知识之一,因此,它是高中地理一个重要内容。这部分内容很容易和我们周围实际生活相联系,从而取材于我们的生产生活,考查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可以作为考试的切入点,考查学科内与之相关联的内容,体现综合高考命题方向,因此,这一考点是高中地理中最重要的知识之一,考试中所占的比例也较多,也是高考热点知识之一。本节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述大气的垂直分层及每层大气的特征,第二部分主要讲述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及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注重学生培养读图分析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2、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四种辐射之间的关系。
3、大气的保温效应。
(2)教学难点 大气保温作用原理。
(3)教学媒体 多媒体
二、说教法
教无定法,应“以学定法”,这是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以此为出发点,本节课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式:
1、 探究式教学:在教学中,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探究,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地理实践能力。
2、 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又能增强学生竞争意识,提高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3、问题导学法:提出问题让学生采取自学的方式来解决,增强学生自己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三、说学法
根据地理教学的一般特点,采用下列教学方法: 1、图导图练法:
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动眼识图、动脑析图、动口说图等多项措施训练,提出问
题,启发学生思考,回答,并进行归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 2、比较分析法:
将教材中的主要知识进行对比,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 3、案例分析法:
通过对课本及补充材料中案例的分析、探究,使学生掌握材料分析题的解题
方法,培养学生材料分析能力及探究能力。
四、说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导入、探究学习、课堂小结、巩固训练。
五、 教学效果评价
本节课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学生之间团结协作的能力。同时,力求很好地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得学生们在快乐探索中寻找知识,丰富学生的课堂生活,培养了学生的积极的情感态度。
高中说课稿 篇2
本课构思:培养学生自主学练,能力是当前体育教学过程中实施新课标的需要,也是体现主体性教学思想。本节课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确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运动技能”、“社会适应”、“运动参与”、“心理健康”为主要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动作技能形成过程中,采用了尝试、启发、探索的方法,使学生对新的动作有个总体的了解,同时根据不同水平,让学生自主选择辅助练习,完善技能的不同的练习方法,尝到成功的乐趣,同时还能拓展学生思维空间,超越过去那种授之以鱼”的被动教学模式,更好地贯彻“授之以渔”的思想,使学生在学习中做到会学、会用、会举一反三。通过热身游戏,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人际关系。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跳远的空中姿势
(2)让75%学生基本掌握跳远动作,并有着参与讨论,寻求跳远动作,发展协调性、灵敏性、增强下肢力量;提高跳跃能力。
(3)培养学生面对任何困难都不要轻言放弃,勇于向前、顽强、果断的优良品质;且在不断的尝试中找出最佳的方法与快捷方式,建立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重点:鼓励学生在学习与练习过程中不断的尝试跳越新的障碍。
难点:腾空姿势
三、说对象。
初中学生年龄较小,存在体质普遍较弱、运动技术较差的现象;在体育课中比较易兴奋,又易抑制,精神不易集中;对于说教过多、技术要求的教学因其理性思维还不完善而不易接受,也不感兴趣;相反,对于直观的、易于模仿的感性思维的体育课比较喜欢,学习兴趣较高。
四、说教法。
根据初中学生的思维能力,结合本节课教学目标,主要采用以下教法:
1、障碍练习法运用助跑起跳的方法跳越一定的高度及头碰气球来完成跳远动作,让学生体会跳远的乐趣。
2、示范法学生自己讨论,进行展示,给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机会。
3、纠正法在学生的练习过程中,老师对起跳腾空的动作进行指导,引导学生学好规范的优美动作。
4、游戏参与法将教学寓于“跳绳游戏”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说学法。
1、大胆尝试练习法学生自主大胆尝试做跳越障碍练习,并体会腾空姿势。
2、水平段练习法根据个人的身体素质,在练习过程中,移动松紧带或球的高度,体会跳远的动作和空中姿势。
六、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根据体育与健康教学目标的要求,结合初中生成长的生理、心理特点,按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在自主练习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学会锻炼的方法,并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行为习惯。本节课为几个环节教学环节教学程序设计意图教学常规宣布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准备活动跟着音乐节奏参与活动做好准备,预防损伤。
七、主内容教学
1、学生练习
2、学生展示
3、教师指导
4、游戏比赛
1)、初步掌握跳远的空中姿势。
2)、让75%学生基本掌握跳远动作,并有着参与讨论,寻求跳远动作。
3)、发展协调性、灵敏性、增强下肢力量;提高跳跃能力。
4)、培养学生面对任何困难都不要轻言放弃,勇于向前、顽强、果断的优良品质;且在不断的尝试中找出最佳的方法与快捷方式,建立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八、课堂小结
1、整队
2、总结本课的学习目的
3、放松下课愉快下课
高中说课稿 篇3
各位老师,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全日制普通高中教科书第一册(上)第二章第三节《函数的单调性》。以下我从六个方面来汇报我是如何研究教材、备课和设计教学过程的。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
本节课是人教版第二章《函数》第三节函数单调性的第一课时,该课时主要学习增函数、减函数的定义,以及应用定义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2、教材所处地位、作用
函数的单调性是对函数概念的延续和拓展,也是后续研究几类具体函数的单调性的基础;此外在比较数的大小、函数的定性分析以及相关的数学综合问题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在方法上,教学过程中还渗透了数形结合、类比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它是高中数学中的核心知识之一,在函数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1、知识基础
高一学生已学习了函数的概念等知识,并且接触了一些特殊的单调函数。
2、认知水平与能力
高一学生已初步具有数形结合思维能力,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解决问题。
3、任教班级学生特点
学生基础较扎实、思维较活跃,能较好地应用数形结合解决问题,但归纳转化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观察讨论能力有待加强。
三、目标分析
(一)知识技能
1.让学生理解增函数和减函数的定义;
2.根据定义证明函数的单调性;
3.了解函数的单调区间的概念,并能根据图象说出函数的单调区间。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证明函数的单调性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运用公式的过程,提高学生类比化归、数形结合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积极参与观察、分析、探索等课堂教学的双边活动,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体会成功的喜悦,以此激发求知欲。领会用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方法去观察分析事物。
由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我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
教材的重点、难点、解决策略
教学重点:函数单调性的概念与判断 。
教学难点:利用函数单调性定义或者函数图象判断简单函数的单调性。
解决策略:
本课在设计上采用了由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教学策略。利用数形结合、类比化归的思想,层层深入,通过学生自主观察、讨论、探究得到单调性概念;同时,借助多媒体的直观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并通过范例后的变式训练和教师的点拨引导,师生互动、讲练结合,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四、教学法分析
(一)教法:
1、从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问题引入课题,为概念学习创设情境,拉近数学与现实的距离,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
2、在鼓励学生主体参与的同时,不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具体体现在设问、讲评和规范书写等方面,教会学生清晰的思维、严谨的推理,并成功地完成书面表达。
3、应用多媒体,增大教学容量和直观性。
(二)学法:
1、让学生从问题中质疑、尝试、归纳、总结、运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利用图形直观启迪思维,并通过正、反例的构造,来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思维的认知飞跃。
五、课堂小结
高中说课稿 篇4
一、 教材分析
(一)本框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课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纲,也可以说是唯物辩证法的浓缩、结晶,是从总体上体现辩证法和唯物主义内在的有机统一的重要内容,因而在本书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第一节是讲述世界的状态是普遍联系的问题。普遍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这个问题是辩证法部分的逻辑起点,也是第二课内容的逻辑出发点。第一框主要内容讲述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其中,联系是客观的,但人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去改变事物,建立新的具体联系。这两种说法似乎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对于初学者来说,当然就成为难点了。由于本节课的内容中包含了丰富的方意义,对于学生正确地对待人生和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所以从现实角度讲,它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教学目标
识记:联系的概念。
理解:
①事物的联系既是普遍的,又是客观的。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是人们正确地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重要理论依据。
②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与人的活动的关系。联系的客观性是指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性。但是,并不是说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联系就无法改变,而是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运用:用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原理,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等。
①培养学生从事物之间、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去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
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积极参与社会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提高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
高中学生思维活跃但缺乏辩证思维,遇到问题不会变通。通过本节课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客观世界的基本特征是普遍联系的,引导学生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世界观,学会运用联系的观点和方法观察和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和积极参与社会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点
为什么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
(四)教学难点
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与人的活动的关系。
二、 学生分析
心理学研究表明:高二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从总体上看,正处于急剧发展、变化和成熟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抽象逻辑思维,但不成熟且在变化,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获得较好的统一。不进行积极的主动的思维活动,就不能有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和能力,也就难以从理性的高度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科学的世界观。哲学常识第一课讲了唯物论,第二课接着讲辩证法,它是第一课的引申和深化。唯物论主要揭示世界的本质、本原的物质性,而本课说明唯物辩证法的研究对象是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发展,即物质世界的辩证性。学生现在往往把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内容孤立开来,所以在教学中应加强这方面的指导。
三、教法
根据新课标强调师生共同参与课堂的建设,我采用多媒体教学与对话教学相结合,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因此我设计一个相对小但又具体的事例――前阶段我们这里发生的霍乱实例,作为对话教学的入口,贴近学生实际。通过设计提问,创造氛围,启迪思维,层层设问,启发学生思考和归纳,使学生理解生活中处处有哲学。遵循从特殊到普遍的认识秩序。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使学生不知不觉中到达本节课的知识目标。
四、学法
学习方法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学法指导中我注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理论联系实际法——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既能从生活中感悟哲理。最后又让他们用所学的理论试着解决实际问题。努力使生活逻辑和哲学逻辑相结合。
思维训练法——理论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在具体事例中,通过教师引导,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和互动,获得相关知识。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过度到理性认识,由形象思维过度到抽象思维。体现在过程中学习。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首先向学生出示两张霍乱弧菌的照片,猜猜是什么?这就是这段时间让我们很多人心烦意乱的霍乱弧菌。你们害怕它吗?为什么?引导学生讨论。有学生害怕,因为霍乱弧菌侵入人体后,会引起人腹泻、呕吐、脱水等,严重的可能致使人死亡。有学生觉得没有必要过多的担心,因为我们可以采取措施预防霍乱。
2、讲述新课
得出:1、联系的含义
问题:那么是什么原因使霍乱在嘉善有流行的趋势呢?如果你是疾控中心的领导,你认为有哪些因素可能会引起霍乱?学生讨论后归纳如下:
原因一: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重点:2、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接下来简单介绍社会上有些人认为霍乱发生是神惩罚人类的潘多拉盒子说和盲年说,学生可以得出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是臆造的联系,违背世界是客观存的物质性原理。我们不能把主观联系强加给事物。
问题:我们可以通过预防措施来阻止霍乱病菌扩散,但是能消灭它与人类的联系吗?为什么?
得出:3、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既不能强加也不能否认。具体联系是有条件的。
3、课堂小结
我用课件展示内容框架,一个概念,两个原理。
五、课堂作业
运用:请你运用今天所学的哲学道理,谈谈我县应该怎样从根本上预防霍乱的再次发生?
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与人的活动的关系,联系是客观的,但并不是说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无法改变。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我们掌握了霍乱与人的客观联系,可以通过做好环保工作,防止霍乱再次发生。这样进一步使学生树立作为人类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也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哲学的道理。
六、板书设计
整堂课的板书,主要内容由课件展示,副板书主要用于记录学生讨论的结果。
高中说课稿 篇5
第一部分:说教材分析
一.该部分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这节课主要讲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当前在中国发展先进的文化,便是设置装备部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也便是设置装备部署社会主义精力文明。第一框讲了“对峙先辈文化的进步偏向”,答复了今世中国的先辈文化是什么,中国的先辈文化应当对峙什么偏向,紧接着第二框就要答复怎样生长先辈文化,即怎样设置装备部署社会主义精力文明。可见第二框内容是第一框内容的天然延伸、继承扩展和深化。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知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培育“四有”公民。了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②了解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途径是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③明确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意义,通过了解近年来人民群众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所创造的丰富多彩的形式,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2.能力目标
①积极参加有意义的精神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陶冶学生的思想道德,升华学生的道
德境界。
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初步探究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热爱生活,自觉成为“四有公民“,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以实际行动投身于和谐文化建设。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的重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和谐文化的重要地位。
2.教学的难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难点确立的依据:传统文化的稳定性、继承性和鲜明的民族性学生理解起来有些困难,理论较为抽象,需要结合事例说明。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第二部分:说教法
高中思想政治是一门为学生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综合性必修学科。结合我近年来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经验,认为好的教法不光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
常言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如何选择适合的教法,我认为应该在挖掘教材的内涵,比较相关知识和能力价值的基础上,结合学校教学硬件配备情况和高三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进行确定。当然教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本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让学生真正的参与课堂活动,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基于本节课的特点,以及重难点情况,我主要采用教与学并重的的教学方法和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法:
1、启发式教学法
通过启发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科学的分析思辨能力。
2、情景教学法
创设情境,通过老师引导,让学生体会和感悟关中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通过关中的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思想、传统文艺的情境感知,进而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进行整体把握。
3.例证法:运用事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第三部分:说学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给学生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教师的个性在如何塑造着学生的个性。”,所以我积极的引导学生从“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是改革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需要,也是让学生终身受益的需要。
我校是一所位于城乡结合部的学校,学生来源复杂,总体来说学生的知识与能力与市区学校都有一定差距,所以我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指导学生学习:
1、导读法:
指导学生学会看书、理书、画书。通过看书是学生对本节课知识有基本了解,使知识思维连贯;通过理书让学生理清内容,理顺结构,理出中心;通过画书让学生对重难点有标注,便于巩固提高。这样也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思疑法: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素材探究中设疑,发掘问题,疑中设难,引导思维,起到抛砖引玉。
3、分析归纳法:
主要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知识观点提炼能力、综合运用能力。
4、总结反思法:
主要通过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总结反思,理论联系实际,让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的认知和体验,同时也能培养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知识迁移能力。
文化相对来说不是那么难理解,加之学生之前对文化内容的学习已多时,因此对文化方面的内容已不再陌生,也具备了一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为本课的学习做好了能力铺垫。
高中学生思维活跃,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老师可以多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总之,教法、学法是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它体现在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有机融合。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是点明思路、引导思考、活跃思维。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发展能力,提高素质。
接着我具体来谈谈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第四部分:说教学过程
在这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但是,要尽量避免出现课堂活动而引出的学生课堂表现随意化的现象。
首先,是让学生观看彭宇案事例和最美妈妈吴菊萍的故事,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做点拨,说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刻不容缓,从而引入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并板书)。
首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学习主要围绕下面一些内容展开:1.为什么要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是什么?3.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应该怎么做?除此之外,就是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一些相关内容。
接着,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浏览教材3分钟。三分钟后,老师引导学生开始这节课内容的学习。首先是解决“为什么要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向学生提出问题,并让其思考,并引导学生从两方面思考讨论,一是必要性,二是意义。然后,请学生起来回答,如果必要性方面打不出来,老师可以以填空题的方式,让学生填关键词,关键词填完之后,让学生理解一下必要性,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拓展,讲述关键词“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者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二是意义,仍然让学生回答(课本书上100页原文)。紧接着,让学生思考回答课本100页第个方框里的问题,教师做一些简要的点评。
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一起来解决第二个问题,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这个问题是本节课的重点。其答案让学生回答,并申明其根本任务也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并向学生说明|“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但是他们每一项又包含不同层次的内容,并让学生分组思考讨论自己对每一项的理解,3分钟后让学生分享讨论结果,教师做相应的点评并以幻灯片显示相对标准的答案。为了让学生明白”四有“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教师做相应的拓展,简要阐述一下“四有”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学生做相应的了解。
接下来,解决本节课的难点,即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其措施让学生回答(书本上101页有),学生回答完措施后,教师对其三个措施进行逐一讲解。其基本思路是“运用该措施的原因?”以及“运用该措施的要求?”,至于课本书上相关链接的材料,可以让学生浏览一下,102页顶上方框的思考题,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思考并当场解决。
接下来,进入第二部分内容的学习,即“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首先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意义?”,该问题提出后,让学生回答(课本上有);然后是讲到建设和谐文化的要求,仍然让学生起来回答(课本上有)。接下来,强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本质,是亿万人民参加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亿万人民是精神文明活动创建的主体,并让学生例举一些自己参与过的或是知道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最后,强调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是当代中国青年成长成才的必然选择,呼吁学生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书上103页最后一段文字)。
最后,教师对这节课学习的内容做回顾总结,并让学生做几道练习题巩固一下新知识。
依据:本节课主要是通过学生对关中文化的了解来学习我国的传统文化。所以我计划通过3-5分钟的设问导课让学生把注意力转变集中到课堂中,引导学生关注课堂。整体时间安排符合教育学中的最佳时间分配原理和反馈原理。这样做也有利于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把主要时间留给学生,把主动权还给学生。
针对高三年级学生的层次差异,我进行了分层设置,设置有基础题和拔高题。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可以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
板书设计
板书就是微型教案,板书集中体现教学的三维目标、重难点、教学过程,体现教学的特色与特性。
我们都知道,多媒体不能代替板书。我比较注重严谨美观、系统的提纲式板书设计,因为他能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形成知识网络,以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在板书设计中,用好副版和正版。重点部分用红色粉笔标注,给学生形成强有力的视觉冲击,通过细节让学生更好的把无意注意转到有意注意。
重视板书的依据:教育心理学认为,在人所获得的全部信息中,其中听觉只占11%,而视觉占83%,其它占6%,所以板书在教学实践中是必不可少的;彩色粉笔圈点来增强视觉刺激,充分发挥无意注意的非智力因素,起到画龙点睛、突出重点,使学生分清主次,加深印象;严谨美观的板书,使学生便于记忆、整理,给学生以赏心悦目的艺术美和科学美的享受。
第五部分、教学评价
在这节课里,评价主体多元化,包括学生的自评、师生的互评、老师的评价。实时与学生进行互动的讲授中的意见,从学生的需求角度举行讲授。动态掌握学生的讲堂需求,注意对学生的情绪态度价值观的引导,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底子品德得到教诲。整个讲堂表现出开放性的生存化讲授,在引导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上举行拓展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全面的思索题目,注意对学生的认知导向,在完成三维目的讲授的上改正学生的已有知识毛病和认知毛病。
高中说课稿 篇6
一、说课题
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教材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二框题“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二、说教材
1、本框题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框题是哲学辩证法理论中一个重要观点,既是世界观又是上一框题《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的方法论,因此它是对上一框题的延续,同时学好这个框题也为学好辩证法的其它观点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它在整课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识记整体和部分的含义,系统的基本特征,理解整体和部分的辨证统一关系,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能力目标:用具体事例分析我们做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剖析生活实例,锻炼综合性思维,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全局意识和顾全大局观念,培养合作精神,增强集体主义思想,树立为集体做贡献的价值观。
3、教学重点:整体和部分是辨证统一的关系;因为掌握了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对青年学生正确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掌握系统优化的思维方法。因为这个知识比较抽象;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基础。但学好这个知识,对于指导学生的认识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三、说教法
1、直观演示法:
利用图片、材料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
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讨论法
针对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四、说学法
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联系的含义
2.说明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导入:情景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唤起学生的兴趣是学习活动的基础。激发学生兴趣可采用设疑和创设情景的方式来进行。让学生阅读《太子丹赠手》故事,分析说明,手和身体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整体离不开部分,部分也离不开争整体,否则都不能发挥其功能。所以让学生重视整体和部分的联系,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新课讲授:讲议结合
第一部分是重点,我采用直观演示法和讨论法等突破重点。设计情景,事例导入,启发思考,层层诱导,讲议结合。
1、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从坐井观天和盲人摸象的典故中,让学生分析,整体和部分的区别,得出结论
青蛙错误的把头顶上的天空,当作整个天空。而盲人们错误的把部分象当作整个大象。说明他们都错误的把部分当作整体,那么他们有着怎样的区别。引入第一个知识点
1.整体和部分相互区别
(1)含义不同;
整体指事物的全局和发展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
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
让学生了解张网捕雀典故
古代有个人在林中见到一张捕雀的大网,捕到的麻雀都是雀头钻进一个个网眼里,于是他回家用一截截短绳结成许多互不关联的像网眼一样的小绳圈来捕雀,结果一个雀也没有捕到。
学生探究活动:
单个网眼为什么捕不到雀而网能捕到呢?
师析:(1)因为他不懂得捕雀的网虽然由一个个网眼组成,但网中的网眼相互制约地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因而使网在功能上具备了单个网眼所不具备的功能。这说明,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
(2)地位、作用、功能不同
出示钟和各个零部件,让学生说思考:钟表是由各个零部件组成,但任何一个零部件都不具有计时的功能。这说明了那些哲学道理?
2.(1)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整体由部分组成,整体功能的形成离不开部分原有的功能;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部分离开整体就不再具有部分的功能。
让学生分析,“国兴则家昌,国破则家亡”“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从而得出结论:
(2)二者相互
影响
整体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部分也影响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及其变化起决定作用。
再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讲述“三个老师偷油”的故事,得出方法论的启示,方法论的讲解,是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和升华。
3、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1)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寻求最优目标
让学生再思考:我国为什么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
(2)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学习完整体和部分,让学生列举出整体和部分的例子,从而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二者的关系,老师再列举一个“地球,由地核、地幔、地壳三大部分的相互联系构成的系统”的例子,过渡到第二部分知识点,这是本课的难点,我采取学生探究,教师总结的方法,突破难点。
二、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由于之前已经讲过整体和部分的含义,所以系统和要素的含义,可直接给出。
1、系统和要素的含义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要素是组成一个整体而相互作用的部分
为突破难点,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讲述一个“一举而三役济”的故事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了一个“一举而三役济”的故事。宋真宗年间,一场大火把宫内楼台宫室烧成废墟。修复这些宫室楼台有三个困难:一是取土困难,路途遥远;二是运输困难,要运土及大批建筑材料;三是处理大量垃圾困难。面对这些困难,负责该工程的丁谓经过周密思考,首先下令把宫前的大街挖成大沟,就地取土烧砖。第二步把宫外的汴水引入大沟中,运进竹木等建筑材料。第三步,重建宫室楼台,工程完工后再把碎砖废土填入沟内,修复原来的大街。
学生探究活动:用哲学道理分析一举而三役济的意义?
多媒体显示:《一举而三役济》(内容见注4)
引导学生探究活动得出结论:
这个施工方案全面考虑了施工的各个环节及其相互联系,结构合理、关系顺畅,既节约了资源,又大大缩短了工期,实现了整体的最优目标。古人尚能如此,我们更应该自觉地优化结构、协调发展,争取系统目标的最优化。
2、系统的基本特征
系统观念为人们把握复杂事物提供了一系列科学方法和原则。
第一,整体性原则。
第二,有序性原则。
第三,优化原则。
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可以再调起高潮,让学生听一首歌曲,三个和尚挑水,让学生从愉快的歌声中,明白一个道理:
“三个和尚没水喝”,导致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人数虽然多了,但没有形成合理的结构,不是相互支持,相互促进,而是相互制肘、相互消磨,结果各要素的力量或作用被内耗了,出现了1+1<2的效应。所以,就要求我们一定要做到:
3、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的要求
(1)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2)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巩固练习:以巩固知识为基础,培养能力为目标。
巩固新知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过程,这一阶段从时间上来看是学生注意力易分散,易疲劳的阶段。进行练习可重新唤起学生的注意力,练习的形式和内容可以多样化,但要以能提高学生技能、发展能力为目标。高中哲学常识的教学更要突出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对社会政治经济等各种现象的观察、分析能力。
最后依据本课知识结构,回顾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并布置课后作业。
六、说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知道了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统筹全局,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同时必须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明确了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要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处理问题。设计这课的意图是通过通俗易懂的典故、成语和材料,把抽象的哲学思想简单化,让学生能很容易就接受知识的目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渗透语文、历史、等学科的知识,有助于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精心设置疑问,让学生根据事例得出结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思辨能力。
高中说课稿 篇7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本课题是高中生物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生物的新陈代谢”第三节内容。学生在学完“细胞”以及理解“新陈代谢与酶”、“新陈代谢与ATP”知识后,转入难度较大的“光合作用”学习,从生物界看,光合作用是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是学生学习呼吸作用、生态系统等内容的基础。
2.教材地位及作用 “光合作用”一节在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以及整个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义务教育初中生物教材已经讲述了光合作用的基础知识,安排了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本节在此基础上,更加深入地从产物到场所等方面讲述了光合作用发现过程的几个著名实验,让学生学会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并且讲述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和意义等。目的是使学生不仅获得有关的基础知识,了解光合作用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意义,懂得探索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初步学会提取、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断探求新知识的精神和合作精神。
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光合作用的发现史②叶绿体中的色素③光合作用的过程④光合作用的意义
(2)能力目标: ①通过研究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和方法,使学生能够体会和认识科学研究的过程,并初步学会具体的科学研究思路和方法。 ②通过观察、设计光合作用发现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思维能力。 ③通过运用物理和化学知识理解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过程,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以及学科间知识的综合能力。 ④通过学生总结归纳光合作用过程中的主要反应以及光反应和暗反应两大阶段的区别和联系,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通过体验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们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科学精神。 ②通过对光合作用意义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生物进化的辩证观点以及珍爱自然、珍爱绿色、珍爱生命的思想意识。
4.教学重点
(1)光合作用发现实验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依据:科学实验方法的教育是理科综合考试的目标(设计和完成实验能力),也符合新课程标准。本节教学内容是探究性学习的载体之一。
(2)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意义 依据:①光合作用过程是本课题的核心内容。学生只有认识了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才能理解光能、ATP分子中活跃的化学能到糖类等有机物分子中的稳定的化学能这一转移过程,掌握光合作用的能量和物质变化的本质。使学生对光合作用的认识水平,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学生只有知道光合过程的各个环节,才能理解内外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才能进一步研究如何提高光合效率的途径,提高农业产量的技术。因此,学习光合作用的过程,是深入联系生产实际的理论基础。②通过光合作用意义的教学,可使学生理解当今世界面临的粮食、能源、环境污染等重大问题的解决与研究光合作用的关系。知道人类需要的农产品,归根到底要靠光合作用去生产。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应该把培养高效应的农作物品种,发明提高农作物充分利用光能的时间、空间的技术等途径作为研究方向;知道增加植被面积和质量,是改善环境的有效途径等。这些是学生必备的科学素养。因此,光合作用的意义,是培养学生关心生物科学及发展,关心社会问题解决等意识的好材料,应充分利用。
5.教学难点:
(1)光合作用发现实验的设计 依据:科学实验方法的教育是理科综合考试目标(设计和完成实验能力)在本节教学中的较好体现,是研究性学习的载体之一,但由于学生刚刚接触,这方面正是他们的薄弱环节。因此,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多项实践,才会使效果事半功倍。
(2)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转化 依据:高二学生对有机化学等知识还未学习到,对有关物理和化学知识不熟悉,还不能理解光合作用中的光能到电能,再由电能到不稳定的化学能,从不稳定的化学能到稳定的化学能的转变的必要性,对于暗反应中的二氧化碳的固定,三碳酸的还原等的必要性的理解也有一定的难度。 根据教材的重难点,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这节内容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学习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第二课时安排叶绿素实验,第三课时学习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意义。这里主要说明第一课时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
二、说教法
1.教学方法: 教师的过程式教学与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相结合
2.教学手段: 课件、录像、投影仪
三、说学法
学生在学习完细胞,理解新陈代谢等相关知识后,为光合作用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因此课堂中运用课件演示实验,创设氛围,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讨论,最后得出结论。 教学中主要采用了观察法、讨论法、总结归纳法。
四、说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利用动画演示海尔蒙特实验,提出问题:从这个实验可知柳树重量增加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水分是植物体建造自身的原料。 教师指出,海尔蒙特没有考虑到空气是否也能起作用。后来经过许多科学家的实验,才逐渐发现光合作用的场所、条件、原料和产物。引出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的实验。
设计意图: 利用动画的直观性和已有知识降低了问题的起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传授新知识
1、录像演示普里斯特列实验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B钟罩内的小白鼠没有死亡?植物从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绿色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呼吸而变得污浊了的空气。
教师指出:
(1)该实验不能证明更新的空气中的哪种成份?
(2)当其它人重复该实验时候,有可能成功,有的总是失败。直到后来,荷兰科学家英格蒙斯证实了只有在阳光照射下,普里斯特利的实验才能获得成功。
2、学生介绍课前所做的萨克斯实验 引导学生思考
(1)暗处理的目的是什么?
(2)叶片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目的是什么?
(3)碘蒸气处理叶片,目的是什么?
(4)这个实验成功的证明了什么?
(5)高倍镜下观察“小蓝点”聚集的部位是细胞的什么结构?
学生经观察实验过程,分析问题,能够得出结论。
(1)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同时需要光
(2)产生淀粉的部位是叶绿体。
〔小结〕:
(板书) 光合作用的场所、原料、条件、产物 设计意图: 利用直观课件演示的实验,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通过学生亲自重复萨克斯实验体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通过光合作用发现过程进行科学史的教育,使学生了解到科学家们用了200多年的时间,才对光合作用的重过程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发现的艰难。
3、课件展示恩吉尔曼的水绵实验 引导学生讨论分析: A、这个实验在设计上有什么巧妙之处?
(1)选用水绵作为实验材料,不仅具有细而长的带状叶绿体,而且叶绿体螺旋状地分布在细胞中,便于观察和分析研究。
(2)将临时装片放在黑暗且没有空气的环境中,排除了环境中光线和氧气的影响,从而确保实验能够正常地进行。
(3)选用极细的光束照射并且用好氧细菌进行检测,从而能够准确地判断出水绵中释放氧的部位。
(4)进行黑暗和曝光对比实验,从而明克实验结果完全是由光照引起的。 B、这个实验给了你什么启示?设计实验时应注意哪几个问题? 师生共同总结,实验设计要注意的问题: 要有对照组和控制单一变量 设计意图: 帮助学生体会科学研究基本思路和方法学习科学家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4、简介同位素标记法
(三)巩固练习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证明:氧气到底来自于水还是二氧化碳
设计意图: 帮助学生掌握同位素标记法的原理,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分析总结能力和创新意识。
【关于高中说课稿汇总7篇】相关文章:
关于高中说课稿范文汇总八篇07-05
关于高中历史说课稿汇总八篇07-02
关于高中音乐说课稿汇总7篇06-19
关于高中音乐说课稿汇总五篇06-13
关于高中化学说课稿汇总8篇07-09
关于高中地理说课稿汇总十篇07-06
关于高中化学说课稿汇总7篇07-02
关于高中化学说课稿汇总八篇06-12
关于高中语文说课稿模板汇总10篇07-18
关于高中音乐说课稿范文汇总5篇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