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高中说课稿模板汇总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中说课稿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高中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欧洲西部》是世界地理“认识区域”部分的重要内容,是《东半球地区》的延展和深入,是学生具体了解本区某个发达国家的宏观印象形成处。本节教材按总分结构大致可分为四部分,即: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传统的畜牧业和繁荣的旅游业。教材第一部分为欧洲西部总述,后三部分即为第一部分陈述原因。在本节教材第一课时教学中,主要计划协助学生学习第一和第四部分,即“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和“繁荣的旅游业”。
“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首先介绍欧洲西部的位置和范围,并主要以“欧盟”为载体,展示欧洲西部的多个发达国家及其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举足重轻地位,同时引发学生去深入认识国际合作的重要性。这部分内容侧重对欧洲西部经济现状进行整体介绍,为后面分析本区经济发达的原因作好铺垫。
“繁荣的旅游业”重点介绍欧洲西部著名的旅游资源及其所属的国家,以帮助学生形成“发展旅游,推动经济”的意识,从而陶冶学生情操。这部分内容是对欧洲西部“发达国家集中,经济实力强盛”的解释之一。
2.教学目标
根据《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七年级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和参与能力基础,联系现实生活,确定本课时需达成三个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记住欧洲西部的位置、范围,熟悉欧洲西部的主要国家和城市,理解国际组织“欧盟”的重要作用,了解欧洲西部的主要旅游资源和高额的旅游收入。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增强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经济意识。
3.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根据本节教材编排结构和知识体系,结合学生已有地理学科素养,严格以《地理课程标准》为指导,确定本课时教学重点为:欧洲西部的位置、欧盟的成员国、丰富的旅游资源。
由于七年级学生对国际比较组织陌生,部分学生的独立意识较强等诸多因素,确定本课时教学难点为:建立欧盟的好处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4.教材处理
本节教材“活动”较多,如果按照教材编排顺序单独设立“知识传授”和“活动认知”等环节,容易让学生感觉单调乏味。所以,在第一课时教学中,将教材第一部分的两个活动分解到对欧盟成员国的了解和经济地位的认识中;同时结合学生兴趣,调整教学顺序,即提前学习欧洲西部的旅游业。
二、说教学方式
1.教法
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本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分析”的教学思想,确定以以下教学方法为主:
欣赏法:为学生提供和展示大量欧洲西部的风光图片与音乐片段,目的是创设教学氛围;
讨论法:课堂教学拓展问题“建立欧盟对其成员国的好处”对学生个体来说,有一定难度,展开小范围讨论目的是力求教学难点。
2.学法
合作学习:本课时正文内容偏少,许多知识点和能力点都融入了教材的活动和图表中,学生个体对提炼教材活动和图表信息的水平有限,归纳总结能力欠缺,在寻找欧盟成员国、分析欧盟经济地位和识记欧洲西部旅游胜地等环节都有互帮互助的需要。
三、说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1.“蓝色多瑙河”音乐片断目的:创设教学情景,烘托教学氛围
2.“欧洲西部政区图”目的:说明本区位置及欧盟的成员国
3.“欧盟进出口占世界百分比统计图”目的:比较欧盟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
4.“部分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位次图”目的:强调欧洲西部发达国家集中
5.“欧洲西部旅游风光图片”目的:展示欧洲西部的著名旅游资源
6.“国际旅游外汇收入的世界比重表”目的:强调欧洲西部旅游收入高
7.“宜宾旅游风光部分图片”目的:了解家乡的旅游资源
8.“积分榜”目的:激发学生兴趣,实现激励评价
四、说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1.“听一听”:播放“蓝色多瑙河”音乐片断,组织学生做好课前准备;
导入新课:2.“说一说”:组织学生简谈日常生活中对“欧洲西部”的已有了解;
学习新课:3.“找一找”:查图,描述本区海陆位置,了解欧盟成员国的名称和分布;
4.“议一议”:讨论“建立欧盟,对其成员国的好处”;
5.“比一比”:比较欧盟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
6.“看一看”:欣赏欧洲西部的著名旅游资源,分析其旅游收入;
总结新课:7.“试一试”:组织学生简述新知;
巩固练习:8.“做一做”:
课后练习;9.“猜一猜”:地理谜语。
机动安排:10.欣赏“宜宾风光”。
高中说课稿 篇2
一、 说课内容
接力跑是在田径运动中,依靠集体合作,运用传接棒技术,用最短时间跑完一定距离的集体项目。它既要发挥个人快速跑的能力,又要充分体现互相配合,密切协作的集体精神。在进行接力跑中,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提高学生的位移速度。今后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二、 说教材内容分析
学生在以前学习中,已经学习了快速跑以及其它方式的接力跑(如:下压接力跑、迎面接力跑等)。对于本课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学习基础,有利于本课内容的掌握,虽然存在着个别运动技能的差异,(但是学习的总体身体素质、自然能力都较好、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体育骨干的作用,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使学生更能掌握教学目标。
三、 说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初步掌握上挑式传接棒技术动作要领
2.能力目标:在初步掌握上挑式传接棒技术的基础上,能够比较协调的进行传接棒配合,发展学生的位移速度,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机智、互帮互学的协作精神、竞争意识和互相配合,密切协作的集体主义荣誉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接棒者臂后伸,手拇指朝外,虎口向下,传棒者 臂前伸,手持棒上挑。
教学难点:奔跑过程中传与接的配合时机。
五、 说教学程序
1.队列练习
通过课前队列练习,提高学生的兴奋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投入到课中来,为课中练习服务。
2.准备活动练习
由体育委员带领进行练习,在体育委员的带领下,充分活动身体各关节,发挥体育骨干的助手作用。
3.合作学习接力跑
以小组为单位,原地讨论自创,
把自创的技术进行接力跑,积极探讨,努力创新,切实可行,教师诱导学生进行练习,并且进行安全教育,让学生互相讨论学习,创造出自己的传接棒动作,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启发学生思维,然后教总结归纳,导入课题“传棒人手臂前摆,前伸上挑,将棒送入接棒入手中。
讲解示范,进行巡回指导。
准确的传接协调配合。
⑴传棒者通过声响,传递交接棒信息(“嗨”、“接”等),接棒者起动慢跑,把握好交接棒时机,然后接棒。
⑵教师与体育骨干共同示范,区别对待,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 示范效果
点出四名体育骨干学生,作这堂课的效果示范,把学生兴趣推前最潮,同时也带动其他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接力跑各环节技术。
5. 说教学游戏
器材:篮球、矿泉水瓶、画两个圆圈、飞环。
教法:教师观察与学生同乐。小结评价新颖的游戏方法。
组织:学生分组协商游戏方法规则,依新颖的游戏方法,进行游戏竞赛,利用游戏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思维能力,以达到全面发展身体素质、积极参与、动脑动手、发挥各人聪明智慧,尽情玩乐。
6. 说放松活动:几个人一组进行放松。
要求:充分放松
7. 说小结
高中说课稿 篇3
一、教材分析-----教学内容、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苏教版新课标普通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二章第1节《函数的简单性质》的内容,该节中内容包括:函数的单调性、函数的最值、函数的奇偶性。总课时安排为3课时,《函数的单调性》是本节中的第一课时。
函数的单调性是函数众多性质中的重要性质之一,函数的单调性一节中的知识是今后研究具体函数的单调性理论基础;在解决函数值域、定义域、不等式、比较两数大小等具体问题中均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历年的高考中对函数的单调性考查每年都有涉及;同时在这一节中利用函数图象来研究函数性质的数形结合思想将贯穿于我们整个高中数学教学。
按现行教材结构体系,该内容安排在学习了函数的现代定义及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之后,了解了在生活实践中函数关系的普遍性,另外学生已在初中学过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等初等函数。
在学生现有认知结构中能根据函数的图象观察出“随着自变量的增大函数值增大”等变化趋势,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好函数图象的直观性、发挥好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在本节课是以函数的单调性的概念为主线,它始终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利用函数的单调性的定义证明具体函数的单调性一个难点,也是对函数单调性概念的深层理解,且在“作差、变形、定号”过程学生不易掌握。
学生刚刚接触这种证明方法,给出一定的步骤是必要的,有利于学生理解概念,也可以对学生掌握证明方法、形成证明思路有所帮助。另外,这也是以后要学习的不等式证明的比较法的基本思路,现在提出来对今后的教学也有了一定的铺垫。
二、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的制定与实现,主要取决于我们对学习者掌握的程度。只有了解学习者原来具有的认知结构,学习者的准备状态,学习风格,情感态度等,我们才能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安排合适的教学活动与评价标准。
不同的教学环境,不同的学习主体有着不同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特点。
我所教授的班级的学生具体学情
具体到我们班级学生而言有以下特点:学生多才多艺,个性张扬,但学科成绩不很理想,参差不齐;经受不住挫折,需要经常受到鼓励和安慰,否则就不能坚持不懈的学习;学习习惯不好,小动作较多,学习时注意力抗干扰能力不强,易被外界因素所影响,需要不断的引导;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弱,畏难情绪严重,探索精神不足。只有少部分学生学习习惯良好,学风严谨,思维缜密。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及对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 ,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一)三维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函数单调性的概念,能判断并证明一些简单函数在给定区间上的单调性。
(2)通过函数单调性的教学,逐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与合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通过“数与形”之间的转换,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2)通过探究活动,明白考虑问题要细致、缜密,说理要严密、明确。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平等的教学氛围中,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与评价,拉近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重点、难点
重点:函数单调性的概念:
为了突出重点,使学生理解该概念,整个过程分为:
作图象并观察图象→讨论:函数图象的变化趋势是什么?→
在这种变化趋势下, x与函数值y是如何相互影响的?→你能从量的角度出一个缜密的,完善的定义来吗?
每个步骤都是在教师的参与下与引导下,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不断反省,探索,直到完善结论,最终达到一个严密,简洁的定义。
难点:函数单调性的判断与推证:
突破该难点的:通过对照、分析定义,引导学生,概括出证明方法及步骤:“取量定大小,作差定符号,判断得结论”,并注意解题过程的规范性与严谨性。
四、教学方法:
合作学习认为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强调多边互动,共同掌握知识。视教学为师生平等参与和互动的过程,强调教师只是小组中的普通一员,起到一个引导者,管理者角色。在课堂教学中要加强知识发生过程的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的积极性,有效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学生个性品质,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整体的数学素养的目的。
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情况我采用合作交流,探究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高中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立定跳远》是水平二跳跃动作的重要内容,它是在跳跃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双脚跳的练习,是发展学生腿部力量和弹跳力量的重要方法,主要使学生学会两腿用力蹬地跳起,脚跟着地、落地平稳的动作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跳跃。这部分教学是在学生已掌握了各种方式的跳跃,如模仿小兔子、大青蛙、袋鼠等动物的跳跃动作的基础上进行的,使学生身体得到全面的锻炼,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得到提高,并且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促使学生认识与能力的提高。
2、教学目标
我这一堂课所教对象是高一的学生,学生已有较好的学习习惯,能自觉的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结合本课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预设以下教学目标:
认识目标:熟练掌握双脚立定跳远的技术动作。
技能目标:
1、通过小青蛙学本领的故事情景教学,使95%左右的学生能够做出双脚起跳、双脚落地的技术动作。
2、了解立定跳远的健身价值,发展弹跳能力和有氧耐力;培养学生自主学练的方法。
情感目标:
1、通过集体活动,使学生体验群体学习的兴趣。培养集体意识和责任感。
2、通过主题式教学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练,积极参与教学活动,100%的同学能积极主动投入本课时教学活动。
3、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课的重点为:摆臂与蹬地的配合、落地屈膝缓冲。
难点是:抬腿收腹、摆臂与蹬地的配合;
二、说教法
依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方法上我尝试运用自主教学策略,目的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创新,在活动中享受,在活动中合作,在活动中健康成长为了遵循运动技能学掌握的规律性,为了缓解学生长时间用双脚跳的练习,于是在课中我分别安排了模仿人物练习、动物模仿操的练习、小青蛙捉虫子等过程。本节课我设计为三个环节:一、情境激趣。二、激励参与。三、舒缓身心。其目的是为了给体育课堂营造出一种平等互助,自主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并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三、说学生:
高一学生在学习该内容之前已经学习过兔跳,青蛙跳的动作,已经对双跳双落的动作有了初步的概念,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该年级的学生具有鲜明的年龄特征:依赖性强,自我约束能力差,好奇心和模仿能力强,但他们的运动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的功能还没有完善,所以难度不宜过大,以免影响学生的健康和练习的积极性。
四、说学法
本节课在学法指导中,我从“简明扼要的讲解”、 “标准的示范动作”入手,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思考、自练、讨论的学习过程,弄清跳跃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教学使学生感受到“学会”和“会学”的双重乐趣,收到鱼渔兼得的效果。
五、说教学过程
为了很好地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我准备分三个阶段去进行教学:
(一)、情境激趣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我安排了热身操和《传递实心球》的活动。这些活动的设计,有利于学生从下课时的兴奋状态转化到上课时的注意力集中,不仅有利于学生进入到上课状态,而且把这个部分放在开头,更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
(二)、激励参与阶段
这个阶段是本课的重点部分,在这个部分中,我安排了动物模仿操、换物赛跑等项目。动物模仿操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复习各种动物的形态到重点模仿小青蛙的跳跃练习,激发了学生上课时的参与积极性。同时,进一步安排了游戏:小青蛙捉虫子的比赛。在比赛场地的设计上,我特地画了不同路径与不同大小的荷叶,不仅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体能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跳跃能力的荷叶,并通过动脑筋,看谁先到达对岸。于是,我组织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在语言的提示下进行各种动物的模仿练习,紧接着在复习完小青蛙跳之后,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四个小组练习小青蛙捉虫子比赛。在比赛过程中,教师注重观察学生的跳跃细节动作,并随时做好学生跳跃动作的指导。这样更有利于帮助学生共同完成本课的比赛活动。同时使本课的重点得解决,难点得以突破。
(三)、舒缓身心阶段
剧烈活动后,做好放松活动是不可忽视的环节,根据运动生理学的特点,我引导学生慢慢将自己的呼吸调整均匀。在音乐的气氛中使身体由紧张的运动状态逐渐过渡到比较安静的状态,使心跳逐渐缓慢下来,呼吸渐渐恢复正常。结束部分的小结,除教师要对本节课进行讲评外,还要求学生个人参与,总结自己的学习体会。最后教师布置好课外练习作业,学生解散。
总之,这节课的设计我力争使整个教学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让学生学得活泼,学得主动,学得积极,学得愉快,身体素质得到了提高,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高中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特点分析
形变与弹力的知识跟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因此学习它有广泛的现实意义。本节的特点之一是:演示实验和探究实验直接使学生参与到探究物理规律的过程,体验学物理的乐趣。特点之二是:先研究比较常见的各种形变,后研究与形变有关的弹力,符合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特点之三是:基础概念多,演示实验多,再加上学生的探究实验,故容量较大,需仔细安排,做到时间分配合理,条理清晰。
(二)教学目标
按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新课程理念,我设计如下的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知道形变、弹性形变的概念,理解弹性限度。
⑵知道什么是弹力,掌握弹力产生的条件。
⑶知道压力、支持力、绳子的拉力都是弹力,会确定它们的方向。
⑷知道形变与弹力的关系,掌握胡克定律。
2.过程与方法
观察演示实验,把看到的现象与已有的经验结合起来;经历探究弹簧形变与弹力的关系,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究物理规律的过程中,学生感受学习物理的乐趣,把亲自探究出的规律与平时对弹力的认识相结合,体会物理规律的价值。
(三)教学重点、难点
●由于大量的力学现象中都要对弹力的产生条件及其方向进行判断,并且要明确相互接触的物体是否产生弹力及方向如何?而且弹簧所产生的弹力贯穿知识的前后,因此我把重点内容确定为:
⑴弹力产生的条件及其方向的判断。
⑵探究弹簧弹力的规律。
●由于学生对微小形变难于确定而且对其是否产生弹力及其方向不好判断,因此我把探究微小形变的方法作为难点。
二、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物理教学是以实验探究为基础的,重在启发思维,教会方法。本节课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情景──观察──分析──猜想──实验探究──交流讨论──归纳总结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学法: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新课程理念更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常见形变,巧用引导性提问,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自主、讨论的学习氛围中总结出本节的主要内容从而完成学习任务。
三、说学情分析
学生目前对形变和弹力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是不够深入;知道支持力、压力都是弹力,但是不能够概括产生的原因。因此我采取引导、启发的教学方式。
四、教学用具
⑴演示用具:弹簧、钢丝、激光笔、细竹竿、微小形变放大器一套、已拉坏了的弹簧、钢尺。
⑵学生探究实验用具:铁架台(带支架),两个原长一样但劲度系数不一样的弹簧、刻度尺、钩码10个、长20cm的细铁丝。
五、教学设计流程
六、说教学设计
基于以上分析,为使本堂课围绕重点、突破难点,同时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力得到提高,我设计如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认识形变
由同学们已有的形变知识入手,引入新课。
教师演示:①弹簧的压缩形变;②弹簧的拉伸形变③视频播放:竹竿形变、钢丝的扭转形变。
得出形变的概念及各类形变。
[设计意图:我从生活情景中引入新课,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学生学习重点和难点内容作铺垫。]
设问:摩天大楼在风的吹拂下会不会摆动,发生形变吗?
演示微小形变放大实验:
由于这种形变不容易观察,会使学生产生疑问:到底有没有发生形变?解决的办法是微小形变的演示实验。为什么光点会往下移?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后得出结论:是由于桌面发生了形变,但是形变不明显。为后面解决压力和支持力都是弹力做好铺垫。
[设计意图:使学生知道“放大”是一种科学探究的方法。]
(二)探索弹性形变的概念,理解弹性限度
创设物理情景:学生演示弹簧拉伸,压缩都可以恢复原状;橡皮泥被压缩后不能恢复原状。
学生概括:得出弹性形变和范性形变的概念。
用较大的力拉弹簧和橡皮筋,结果被拉坏了。
学生概括:得出弹性限度的概念。
教师总结规范概念。
[设计意图:演示生活例子,多联系实际,利用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物理知识,自主概括概念,最后老师总结;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三)探索弹力
演示实验:(播放视频)
1.弹力的概念。
2.常见弹力及其方向的确定。
⑴压力;⑵支持力;⑶绳子的弹力
让学生知道桌面受到的压力是由于拳头形变产生的,拳头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桌面形变产生的。
接着引导学生探索绳子弹力的产生及其方向的确定。
●判断如图所示,相互接触的A、B两小球间是否有相互作用的弹力。
采用“假设法”分析,让学生知道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有弹力。
3.总结产生弹力的条件
[设计意图:利用放大法分析压力和支持力的产生原因,假设法判断弹力的有无。让学生学会方法的迁移,同时感受到探索物理问题的成就,从而顺利突破重点和难点。]
(四)探究弹簧形变时的弹力跟它发生的形变有什么关系?
创设问题情景:学生使用弹簧测力计。
引出问题:弹簧测力计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它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
提出问题:弹簧形变时的弹力跟它发生的形变有什么关系呢?
猜想:根据你们使用弹簧测力计的体验,对上述关系进行猜想?请同学们讨论交流一下。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学习,使学习更具有目的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探究氛围;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实验探究:(由于猜想不一定正确)为了验证你的猜想,请提出你的设计方案,完成实验探究。
老师指导,学生分组实验(有些组使用的弹簧是不一样的)──分析数据──处理数据
实验次数
物体的重力G/N
弹簧的长度L/cm
弹簧的伸长量x/cm
弹力的大小F/N
利用Excel软件绘出F—X图象。
在同一个直角坐标,做出两个不同弹簧的F—X图象,然后进行比较。
图象法处理数据更为直观,更容易得出物理变化规律,且该种方法处理数据能更好地减小实验的偶然误差。
最后老师归纳总结:得出胡克定律:F=KX(K为弹簧的颈度系数)
[设计意图:在探究弹力的大小与形变的定量关系时,由学生进行猜想、实验和得出规律,并利用信息技术计算机绘制F—X图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和物理学科的整合。能较好地体现以学生为主的新的教学理念。对探究实验过程教师加以指导,使学生学会团结合作、学会探究物理规律;再加上熟练信息技术,更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五)弹力的应用(图片,视频播放:射箭)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产品设计离不开物理理论,做到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学习过程。]
(六)开放式问题(视频播放:撑杆跳高、跳水);
提出问题: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请同学们开放式地讨论
①从形变与弹力知识去思考,撑杆跳高运动员跳得这么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②跳水运动员在空中滞空时间主要由哪方面决定?
课外布置:自制弹簧秤,并组织评比。
[设计意图:开设开放式问题,布置课外自制弹簧秤,并组织评比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知道学习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七、板书设计
形变与弹力
(一)形变
【【推荐】高中说课稿模板汇总5篇】相关文章:
【推荐】高中语文说课稿模板汇总5篇07-17
【推荐】高中说课稿模板汇编四篇06-18
【推荐】高中说课稿范文汇总四篇06-10
高中地理说课稿模板汇总5篇06-23
高中历史说课稿模板汇总6篇06-20
高中历史说课稿模板汇总五篇06-12
【推荐】说课稿初中模板汇总5篇05-31
【推荐】小班说课稿模板汇总九篇06-11
【推荐】小班说课稿模板汇总9篇06-04
【推荐】小班说课稿模板汇总7篇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