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说课稿模板三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中说课稿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说课稿 篇1
一、说课题
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教材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二框题“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二、说教材
1、本框题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框题是哲学辩证法理论中一个重要观点,既是世界观又是上一框题《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的方法论,因此它是对上一框题的延续,同时学好这个框题也为学好辩证法的其它观点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它在整课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识记整体和部分的含义,系统的基本特征,理解整体和部分的辨证统一关系,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能力目标:用具体事例分析我们做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剖析生活实例,锻炼综合性思维,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全局意识和顾全大局观念,培养合作精神,增强集体主义思想,树立为集体做贡献的价值观。
3、教学重点:整体和部分是辨证统一的关系;因为掌握了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对青年学生正确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掌握系统优化的思维方法。因为这个知识比较抽象;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基础。但学好这个知识,对于指导学生的认识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三、说教法
1、直观演示法:
利用图片、材料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
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讨论法
针对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四、说学法
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联系的含义
2.说明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导入:情景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唤起学生的兴趣是学习活动的基础。激发学生兴趣可采用设疑和创设情景的方式来进行。让学生阅读《太子丹赠手》故事,分析说明,手和身体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整体离不开部分,部分也离不开争整体,否则都不能发挥其功能。所以让学生重视整体和部分的联系,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新课讲授:讲议结合
第一部分是重点,我采用直观演示法和讨论法等突破重点。设计情景,事例导入,启发思考,层层诱导,讲议结合。
1、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从坐井观天和盲人摸象的典故中,让学生分析,整体和部分的区别,得出结论
青蛙错误的把头顶上的天空,当作整个天空。而盲人们错误的把部分象当作整个大象。说明他们都错误的把部分当作整体,那么他们有着怎样的区别。引入第一个知识点
1.整体和部分相互区别
(1)含义不同;
整体指事物的全局和发展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
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
让学生了解张网捕雀典故
古代有个人在林中见到一张捕雀的大网,捕到的麻雀都是雀头钻进一个个网眼里,于是他回家用一截截短绳结成许多互不关联的像网眼一样的小绳圈来捕雀,结果一个雀也没有捕到。
学生探究活动:
单个网眼为什么捕不到雀而网能捕到呢?
师析:(1)因为他不懂得捕雀的网虽然由一个个网眼组成,但网中的网眼相互制约地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因而使网在功能上具备了单个网眼所不具备的功能。这说明,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
(2)地位、作用、功能不同
出示钟和各个零部件,让学生说思考:钟表是由各个零部件组成,但任何一个零部件都不具有计时的功能。这说明了那些哲学道理?
2.(1)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整体由部分组成,整体功能的形成离不开部分原有的功能;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部分离开整体就不再具有部分的功能。
让学生分析,“国兴则家昌,国破则家亡”“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从而得出结论:
(2)二者相互
影响
整体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部分也影响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及其变化起决定作用。
再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讲述“三个老师偷油”的故事,得出方法论的启示,方法论的讲解,是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和升华。
3、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1)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寻求最优目标
让学生再思考:我国为什么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
(2)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学习完整体和部分,让学生列举出整体和部分的例子,从而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二者的关系,老师再列举一个“地球,由地核、地幔、地壳三大部分的相互联系构成的系统”的例子,过渡到第二部分知识点,这是本课的难点,我采取学生探究,教师总结的方法,突破难点。
二、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由于之前已经讲过整体和部分的含义,所以系统和要素的含义,可直接给出。
1、系统和要素的含义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要素是组成一个整体而相互作用的部分
为突破难点,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讲述一个“一举而三役济”的故事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了一个“一举而三役济”的故事。宋真宗年间,一场大火把宫内楼台宫室烧成废墟。修复这些宫室楼台有三个困难:一是取土困难,路途遥远;二是运输困难,要运土及大批建筑材料;三是处理大量垃圾困难。面对这些困难,负责该工程的丁谓经过周密思考,首先下令把宫前的大街挖成大沟,就地取土烧砖。第二步把宫外的汴水引入大沟中,运进竹木等建筑材料。第三步,重建宫室楼台,工程完工后再把碎砖废土填入沟内,修复原来的大街。
学生探究活动:用哲学道理分析一举而三役济的意义?
多媒体显示:《一举而三役济》(内容见注4)
引导学生探究活动得出结论:
这个施工方案全面考虑了施工的各个环节及其相互联系,结构合理、关系顺畅,既节约了资源,又大大缩短了工期,实现了整体的最优目标。古人尚能如此,我们更应该自觉地优化结构、协调发展,争取系统目标的最优化。
2、系统的基本特征
系统观念为人们把握复杂事物提供了一系列科学方法和原则。
第一,整体性原则。
第二,有序性原则。
第三,优化原则。
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可以再调起高潮,让学生听一首歌曲,三个和尚挑水,让学生从愉快的歌声中,明白一个道理:
“三个和尚没水喝”,导致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人数虽然多了,但没有形成合理的结构,不是相互支持,相互促进,而是相互制肘、相互消磨,结果各要素的力量或作用被内耗了,出现了1+1<2的效应。所以,就要求我们一定要做到:
3、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的要求
(1)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2)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巩固练习:以巩固知识为基础,培养能力为目标。
巩固新知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过程,这一阶段从时间上来看是学生注意力易分散,易疲劳的阶段。进行练习可重新唤起学生的注意力,练习的形式和内容可以多样化,但要以能提高学生技能、发展能力为目标。高中哲学常识的教学更要突出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对社会政治经济等各种现象的观察、分析能力。
最后依据本课知识结构,回顾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并布置课后作业。
六、说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知道了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统筹全局,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同时必须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明确了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要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处理问题。设计这课的意图是通过通俗易懂的典故、成语和材料,把抽象的哲学思想简单化,让学生能很容易就接受知识的目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渗透语文、历史、等学科的知识,有助于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精心设置疑问,让学生根据事例得出结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思辨能力。
高中说课稿 篇2
【说教材分析】
本部分内容初看起来比较简单,学生已经有了一些基础知识。但其中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交替及时差问题是学生理解的难点,高考试题中涉及此基础知识的比例也很大,这些问题都需要从这里得到解决,所以教学时要特别注意直观性,帮助学生彻底解决此基础问题。
【说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利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自转,并从各个角度观察地球自转特点。
2.利用灯泡或手电当太阳,让学生观察并体会地球自转时各地昼夜有什么变化,从而理解各地时差,初步学会利用简易工具换算时间。
【说课程标准要求】
●用事实说明地球自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
【说教学用具】
师:地球仪、三球仪、灯泡、简单的课件,时区分布表格(课前发给学生);生:彩色不干胶条、手电
【说教学过程】
一、合格地球人的考查
1.你观察到的太阳、月亮、星星从哪个方向升起,又从哪个方向落下?
2.小时侯你认为是天转还是地转?现在呢?
3.你知道地球是怎么转的吗?
4.你知道地球的自转对地球人有何影响吗?
这里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回答问题,并引入两个专题(怎么转和影响)的教学。
1.学生都能回答出来。
2.是天动还是地动,这还是个问题呢,可以激发学生讲科学家哥白尼“地心说”的故事,鼓励学生为追求真理而努力。
3.那么,地球是怎么转的呢?
活动一:演示地球自转运动
第一步:请3个学生到台前来演示,大家评判谁演示的正确!(注意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具有代表性,观察后就明朗了)
第二步:小组内每个同学演示一遍,组员负责指正,要求人人会演示。
第三步:在地球仪上贴一彩色不干胶条,从3个角度观察地球自转方向:赤道上空看;北极上空看,南极上空看,最后总结出结论。
总结:地球自转方向:从赤道上空看,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方向
屏幕给出三幅地图:a.面向赤道;b.面向北极;c.面向南极,要求学生标出地球自转方向(化演示为图示,增强实战能力)并告诉学生:记住极地地球自转方向将是以后解决以极地为中心的习题的关键!
地球自转一圈的时间(周期):一天,也是昼夜交替的周期。
活动二:利用手电或灯泡,观察地球自转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
第一步:地球不自转,面向太阳和背向太阳的一面如何?
第二步:拨动地球仪,看某地随着地球自转昼夜是怎样交替变化的。
第三步:在地球上选择几个城市,分别贴上不同颜色不干胶条:如北京、开罗、纽约等,看他们随着地球自转运动经历昼夜的先后顺序有什么规律。
说明:这里强调几个时间点:日出(晨)、中午、黄昏、子夜。
学生总结:
1.由于地球是个不透明体,在太阳的照射下,面向太阳的一面就是白天,即昼;背向太阳的一面是黑夜,即夜。
2.由于地球不断地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上某地依次经历了晨、午、昏、夜的昼夜交替现象。
3.不同的地点经历的时间不同,同一时刻不同地点处在不同的晨、午、昏、夜等时间,东边地点比西边地点要先看到日出。
教师补充演示:利用书上问和图进行解说。
练一练:给昼夜平面图,让学生判断不同地点的时间,实现从立体地球仪向平面地图转化。
老师总结: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昼夜交替(强调不是昼夜),各地时间存在差异。
(如果时间允许,可以补充下列内容)
小知识:古时人们判断时间,是以太阳升到最高也就是正午时为12点,各地太阳最高时刻不同,所以正午时间不同,所以各地时间就不同,存在时间的差异,人们为了相互交流,人为规定了24个时间,经度每15度为一个时间,叫区时,使用这个时间的15经度范围内的地方叫时区,绘制成地图就叫时区表,要想知道某地现在是什么时间,不需要记忆,只需要使用时区表,如图就可以查出。(下图置于大屏幕上,学生使用简图)
活动三:《教你小技巧》:利用简易时区划分图判断各地时间
工具:时区划分图(教师提供)
第一步:将该表格的时间部分和空间部分撕开(如上图已撕开的时间表)并在时间表上把每个小时的时间都注出。
第二步:求解:明确已知时区和时间,求已知时区的未知时间。
将已知时间和该地所在时区(空间)重合在一起,所求时区的时间就能够从“时间”图上得出来。如图:当北京时间为18点时,纽约时间是当日5点,开罗时间是12点……利用时区与时间的'有机组合,你可以很方便地读出图上任意城市的区时(屏幕上老师用课件演示)。
第三步:学生练习,老师先随便出题,给学生练习的机会;根据时事出题,比如德国世界杯比赛时间与北京时间的换算,xx北京奥运会与世界各地小朋友观看时间的换算等等。
整节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了什么,最有收获的是?(由学生来总结,往往比老师总结更有效)
课外作业布置
手工制作作业:制作时区盘(给学生制作材料和制作方法)(选做)
1)材料:剪刀、彩笔、直尺、硬纸板两张、胶水、子母扣、大头针、钢笔
2)步骤:
(一)将图甲和图乙贴在硬纸板上,用剪刀将图甲按图的范围剪出圆盘(将时钟剪去)。两图中心用大头针穿孔,用子母扣别好,使图甲可以自由转动;
(二)给图甲按陆地、海洋分别着色,将城市用红笔使其突出显示;
(三)在乙图底板的垂直于12点处绘出平行太阳光线,并标出地球自转方向。
(四)在日界线处外接一小块硬纸条,延长日界线,在日界线两侧标出今(明)天和明(今)天字样。同样,在底板的24点处延长界线,在两侧标出今(明)天和明(今)天字样。
【教学反思和后记】
本节课内容较多,难度也较大,试图通过直观地球仪演示观察和小组合作的组织形式解决难点,设计思路新颖独特,操作起来容易出现课堂混乱的问题及时间不够的问题,需要提前考虑对策!
高中说课稿 篇3
一、说教学内容
1.栏间跑技术 2.素质练习
二、指导思想
以育人为宗旨,紧紧围绕“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这一课改核心理念,切实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为本,实施素质教育。体育教学只有更好地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才能真正地体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使学生在掌握体育与健康课程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的同时,形成体育与健康的意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培养终身体育观,切实提高体质健康水平,真正实现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的三维健康目标。“课程标准”确定了“起跑跨过第一个栏”“栏间跑”“全程跨栏跑”作为高中的教学内容。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在体育教学中,应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致力于体育新课程改革,建设具有特色的课程模式,体现传统项目学校的教育理念。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栏间跑,使学生全面掌握跨栏跑的技术和方法,进一步提高跨栏跑的技术质量;
2.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灵敏等身体素质和动作的协调、准确与节奏感,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
3.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消除畏惧心理,增强自信心和安全意识;
4.培养学生勇敢果断、不畏困难、战胜自我的意志品质和互助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
四、说教材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栏间跑是高中学段跨栏跑的“知识点”,高一年级主要学习了“起跑跨过第一个栏”的技术,高二年级的跨栏跑教学要求进一步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重点发展栏间跑和连续过栏的能力。本课组织以“ 50米快速跑中跨过5个低栏”的单元教学,共安排5课次,本课是第2次课。
栏间跑是指除去跨栏步以外的栏间距离跑部分。栏间距是固定的,因此栏间跑的节奏也就是每个栏间跑的步数也应是固定的,教学中通常采用三步或五步的栏间跑节奏。为了减缓“过栏”给跑带来不利影响,采用比较合理的节奏跑过栏间的距离十分重要。从技术角度要求在栏间跑中要保持较高的身体重心,用前脚掌着地,加大后蹬用力和摆臂幅度,尽量加快动作的.节奏,并为过下一栏做好必要的技术和心理准备。栏间跑的主要任务是发挥跑速,保持节奏,准备攻栏。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改进跨栏步、学习栏间跑技术;教学难点是栏间跑的节奏,培养运动感觉。
五、学情分析
此次授课对象为高二年级的学生,学习过了快速跑、接力跑、耐久跑等其它田径教学内容之后,身体素质基础较以前更加扎实,身心发展逐渐成熟,具有了较高的运动能力,而且学生的观察、思考、判断和分析能力不断提高,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反应敏捷,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比较强烈并具备了一定的运动基础和自我保护能力。虽然高一时都学习过跨栏技术,但学生普遍对过栏技术掌握得不太熟练,仍有部分学生由于有过栏心理障碍,害怕受伤,不敢进行栏上练习,特别是女生尤为突出,虽然柔韧性较好,但力量相对较弱,动作幅度小,身体重心起伏不大,惧栏心理自然更强。为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第一次课教学中,利用了我国优秀跨栏选手刘翔、史冬鹏、纪伟等的“明星效应”激发了学生学习跨栏跑的热情,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好奇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因而为进一步学习跨栏跑技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六、教法与学法
1.教法
主要采用讲解法、直观教学法、分解练习法、游戏竞赛法、提问作答法、纠正错误法、表扬鼓励法、分组练习法,分层递进法等,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2.教法策略
(1)在教学实践中,不过多地追求动作技术细节,以多种多样的教学、锻炼手段,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跑的能力;
(2)设置不同的教学情景,如不同栏高、不同等距、体操垫等方式引导学生,消除畏惧心理;
(3)加强跨栏跑自主学习的研究;
(4)应注意安全,教育学生采用适合自己身体情况的学练方法和手段,切记不要蛮干,更不要进行逆向跨栏练习;
(5)与短跑教学相结合,如:高抬腿跑、后蹬跑,加速跑30~50米,快速跑50~80米,重复跑60~100米等的教学与练习,发展学生的运动能力。
3.学法
主要采用观察法、表象训练法、模仿练习法、分组练习法、合作学习法、重复练习法、自我评价法和小组评价法等,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4.学法策略
(1)指导学生自行设计、规定本人的起跑线到第一栏的距离、栏间距、最后一栏到50米终点线的距离、栏高等学练条件,降低难度,灵活教学,以增进练习的乐趣和实际效果;
(2)指导学生采用多种练习手段,改进与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3)引导和启发学生通过跨栏学练,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培养勇于拼搏、克服困难的品质;
(4)引导学生重视跨栏跑学练与思想品质的培养。
七、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10~12分钟)
1.课堂常规(2分钟):提出要求,对学生进行纪律性和安全性教育,以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
(1)体育委员整队,清点人数,并向老师报告出勤情况;
(2)师生问好!
(3)老师宣布上课内容、目标和要求;
(4)检查着装;
(5)安排见习生。
2.准备活动(8~10分钟):通过组织慢跑热身和自主热身练习,使学生的主要肌肉和关节得到有效的活动,提高学生的神经兴奋性,为基本部分教学做好身心准备。
(1)组织热身:学生成二路纵队在体育委员的带领下绕田径场慢跑400米;
(2)自主热身:自由分组轮换,分别利用毽球、跳绳、足球、体操垫等器材在一定区域内进行活动。
(二)基本部分(30分钟)
1.栏间跑的具体教学步骤(25分钟):分组不轮换,采用直观教学法和讲解法,使学生在大脑皮层建立动作表象,采用分解练习法等对学生进行系统性教学,逐步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栏间跑技术,培养学生的栏间节奏感,提高障碍跑的运动能力。
(1)通过观察、模仿等方法,进一步明确栏间跑的技术概念及动作要点,模仿练习1分钟;
(2)“跨栏坐”练习,练习2分钟;
(3)栏间跑技术模仿练习,学会体会栏间跑的节奏,练习4~6次;
(4)行进间从栏侧做连续摆动腿攻栏练习,练习3~5次;
(5)行进间从栏侧做起跨腿的提拉过栏练习,练习3~5次;
(6)用适宜于自己的节奏,跑动中从栏侧跨过3~5个栏,练习3~5次;
(7)用较合理的节奏,跑动中连续过5个栏,练习6~8次;
(8)分层练习:按能力分组,降低栏高或调整栏距或减少栏数。
学生练习时,教师巡回指导,调动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及时给予表扬与鼓励并纠正错误。
2.素质练习(5分钟):以上肢练习为主,分四组进行练习,各小组自主选择练习内容和练习方式,可以合理利用有效教学资源,教师在旁观察与指导。
(三)结束部分(3~5分钟)
有组织的结束教学活动,逐渐恢复学生身体机能,愉快地结束本课。
1.学生围绕老师散点集合;
2.放松练习(2分钟):在音乐伴奏下,教师引导学生揉捏、拍打、抖动、摆动大小腿,做深呼吸,放松身心,逐渐恢复心率;
3.小结本课学习情况;
4.布置课外作业;
5.安排学生归还器材;
6.师生再见(下课 )。
八、运动负荷
学生参与各项练习很积极,课堂气氛活跃,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课的教学目标基本实现。预计本次课的平均心率为130~140次/分,预计课的练习密度为35~40%,练习强度较大。
九、场地器材
本次课在田径场直跑道上进行,所需器材有栏架20个、体操垫4块、跳绳8根、毽球10个、足球2个、挂图10张、展板2块、录音机1台、口哨1个、秒表1只。
【高中说课稿】相关文章:
高中说课稿02-17
高中说课稿11-06
高中铅球说课稿12-23
高中优秀说课稿10-09
高中足球说课稿07-20
语文高中说课稿11-21
高中音乐说课稿05-15
高中体育说课稿04-23
高中弹力说课稿05-27
高中化学经典说课稿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