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说课稿

时间:2021-08-20 10:37:54 高中说课稿 我要投稿

关于高中数学说课稿范文汇总七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中数学说课稿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高中数学说课稿范文汇总七篇

高中数学说课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线性规划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不等式、直线方程的基础上,利用不等式和直线方程的有关知识展开的,它是对二元一次不等式的深化和再认识、再理解。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体验数形结合和转化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画可行域;在可行域内,用图解法准确求得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解。

  难点:在可行域内,用图解法准确求得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解。

  二、目标分析:

  在新课标让学生经历“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的理念指导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分设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线性规划的意义,了解线性约束条件、线性目标函数、可行解、可行

  域和最优解等概念;

  2、理解线性规划问题的图解法;

  3、会利用图解法求线性目标函数的最优解.

  能力目标:

  1、在应用图解法解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

  2、在变式训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探索能力。

  3、在对具体事例的感性认识上升到对线性规划的理性认识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题的能力和化归能力。

  情感目标:

  1、让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体验数学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的作用,品尝学习数学的乐趣。

  2、让学生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3、让学生学会用运动观点观察事物,了解事物之间从一般到特殊、从特殊到一般的辨证关系,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思想。

高中数学说课稿 篇2

  我将从教学理念;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法、学法;教学评价六个方面来陈述我对本节课的设计方案。

  一、教学理念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其含义就是:我们不仅要重视数学的应用价值,更要注重其思维价值和人文价值。

  因此,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与人合作交流和创新等过程,获得情感、能力、知识的全面发展。本节课力图打破常规,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全方位培养、提高学生素质,实现课程观念、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

  二、教材分析

  三角函数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既是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工具,又是学习高等数学及其它学科的基础。本节课是在学习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以及正、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后,进一步研究函数y=Asin(ωx+φ)的简图的画法,由此揭示这类函数的图象与正弦曲线的关系,以及A、ω、φ的物理意义,并通过图象的变化过程,进一步理解正、余弦函数的性质,它是研究函数图象变换的一个延伸,也是研究函数性质的一个直观反映。共3课时,本节课是继学习完振幅、周期、初相变换后的第二课时。

  本节课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五点作图法正确找出函数y=sinx到y=sin(ωx+φ)的图象变换规律是本节课的重点。

  难点是对周期变换、相位变换先后顺序调整后,将影响图象平移量的理解。因此,分析清不管哪种顺序变换,都是对一个字母x而言的变换成为突破本节课教学难点的关键。

  依据《课标》,根据本节课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五点作图法”正确找出函数y=sinx到y=sin(ωx+φ)的图象变换规律,能用五点作图法和图象变换法画出函数y=Asin(ωx+φ)的简图,能举一反三地画出函数y=Asin(ωx+φ)+k和y=Acos(ωx+φ)的简图。

  [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对函数y=sinx到y=sin(ωx+φ)的图象变换规律的探索,让学生体会到由简单到复杂,特殊到一般的化归思想;并通过对周期变换、相位变换先后顺序调整后,将影响图象变换这一难点的突破,让学生学会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来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课堂中,通过对问题的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小组交流中,学会合作意识;在解决问题的难点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抓主要矛盾的思想。在问题逐步深入的研究中唤起学生追求真理,乐于创新的情感需求,引发学生渴求知识的强烈愿望,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教学过程(六问三练)

  1、设置情境

  《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第二课时)》说课稿。

高中数学说课稿 篇3

  说课内容: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A版)《数学必修4》第二章第四节“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的第一课时---平面向量数量积的物理背景及其含义。

  下面,我从背景分析、教学目标设计、课堂结构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媒体设计及教学评价设计六个方面对本节课的思考进行说明。

  一、 背景分析

  1、学习任务分析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是继向量的线性运算之后的又一重要运算,也是高中数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在数学、物理等学科中应用十分广泛。本节内容教材共安排两课时,其中第一课时主要研究数量积的概念,第二课时主要研究数量积的坐标运算,本节课是第一课时。

  本节课的主要学习任务是通过物理中“功”的事例抽象出平面向量数量积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探究数量积的性质与运算律,使学生体会类比的思想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和推理论证的能力。其中数量积的概念既是对物理背景的抽象,又是研究性质和运算律的基础。同时也因为在这个概念中,既有长度又有角度,既有形又有数,是代数、几何与三角的最佳结合点,不仅应用广泛,而且很好的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使得数量积的概念成为本节课的核心概念,自然也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

  2、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已熟知了实数的运算体系,掌握了向量的概念及其线性运算,具备了功等物理知识,并且初步体会了研究向量运算的一般方法:即先由特殊模型(主要是物理模型)抽象出概念,然后再从概念出发,在与实数运算类比的基础上研究性质和运算律。这为学生学习数量积做了很好的铺垫,使学生倍感亲切。但也正是这些干扰了学生对数量积概念的理解,一方面,相对于线性运算而言,数量积的结果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两个有形有数的向量经过数量积运算后,形却消失了,学生对这一点是很难接受的;另一方面,由于受实数乘法运算的影响,也会造成学生对数量积理解上的偏差,特别是对性质和运算律的理解。因而本节课教学的难点数量积的概念。

  二、 教学目标设计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 对本节课的要求有以下三条:

  (1)通过物理中“功”等事例,理解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含义及其物理意义。

  (2)体会平面向量的数量积与向量投影的关系。

  (3)能用运数量积表示两个向量的夹角,会用数量积判断两个平面向量的垂直关系。

  从以上的背景分析可以看出,数量积的概念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首先无论是在概念的引入还是应用过程中,物理中“功”的实例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次,作为数量积概念延伸的性质和运算律,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概念,同时也是进行相关计算和判断的理论依据。最后,无论是数量积的性质还是运算律,都希望学生在类比的基础上,通过主动探究来发现,因而对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和类比思想都无疑是很好的载体。

  综上所述,结合“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了解平面向量数量积的物理背景,理解数量积的含义及其物理意义;

  2、体会平面向量的数量积与向量投影的关系,掌握数量积的性质和运算律,

  并能运用性质和运算律进行相关的运算和判断;

  3、体会类比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推理论证的能力。

  三、课堂结构设计

  本节课从总体上讲是一节概念教学,依据数学课程改革应关注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的理念,结合本节课的知识的逻辑关系,我按照以下顺序安排本节课的教学:

  即先从数学和物理两个角度创设问题情景,通过归纳和抽象得到数量积的概念,在此基础上研究数量积的性质和运算律,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然后通过例题和练习使学生巩固概念,加深印象,最后通过课堂小结提高学生认识,形成知识体系。

  四、 教学媒体设计

  和“大纲”教材相比,“课标”教材在本节课的内容安排上,虽然将向量的夹角在“平面向量基本定理”一节提前做了介绍,但却将原来分两节课完成的内容合并成一节,相比较而言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加重了许多。为了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顺利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考虑到本节课的实际特点,在教学媒体的使用上,我的设想主要有以下两点:

  1、制作高效实用的电脑多媒体课件,主要作用是改变相关内容的呈现方式,以此来节约课时,增加课堂容量。

  2、设计科学合理的板书(见下),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主要知识的印象,另一方面使学生清楚本节内容知识间的逻辑关系,形成知识网络。

  平面向量数量积的物理背景及其含义

  一、 数量积的概念 二、数量积的性质 四、应用与提高

  1、 概念: 例1:

  2、 概念强调 (1)记法 例2:

  (2)“规定” 三、数量积的运算律 例3:

  3、几何意义:

  4、物理意义:

  五、 教学过程设计

  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间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为有序、有效地进行教学,本节课我主要安排以下六个活动:

  活动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正如教材主编寄语所言,数学是自然的,而不是强加于人的。平面向量的数量积这一重要概念,和向量的线性运算一样,也有其数学背景和物理背景,为了体现这一点,我设计以下几个问题:

  问题1:我们已经研究了向量的哪些运算?这些运算的结果是什么?

  问题2:我们是怎么引入向量的加法运算的?我们又是按照怎样的顺序研究了这种运算的?

  期望学生回答:物理模型→概念→性质→运算律→应用

  问题3:如图所示,一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产生位移S,

  (1)力F所做的功W= 。

  (2)请同学们分析这个公式的特点:

  W(功)是 量,

  F(力)是 量,

  S(位移)是 量,

  α是 。

  问题1的设计意图在于使学生了解数量积的数学背景,让学生明白本节课所要研究的数量积与向量的加法、减法及数乘一样,都是向量的运算,但与向量的线性运算相比,数量积运算又有其特殊性,那就是其结果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问题2的设计意图在于使学生在与向量加法类比的基础上明了本节课的研究方法和顺序,为教学活动指明方向。

  问题3的设计意图在于使学生了解数量积的物理背景,让学生知道,我们研究数量积绝不仅仅是为了数学自身的完善,而是有其客观背景和现实意义的,从而产生了进一步研究这种新运算的愿望。同时,也为抽象数量积的概念做好铺垫。

  活动二:探究数量积的概念

  1、概念的抽象

  在分析“功”的计算公式的基础上提出问题4

  问题4:你能用文字语言来表述功的计算公式吗?如果我们将公式中的力与位移推广到一般向量,其结果又该如何表述?

  学生通过思考不难回答:功是力与位移的大小及其夹角余弦的乘积;两个向量的大小及其夹角余弦的乘积。这样,学生事实上已经得到数量积概念的文字表述了,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明晰数量积的概念。

  2、概念的明晰

  已知两个非零向量

  与

  ,它们的夹角为

  ,我们把数量 ︱

  ︱·︱

  ︱cos

  叫做

  与

  的数量积(或内积),记作:

  ·

  ,即:

  ·

  = ︱

  ︱·︱

  ︱cos

  在强调记法和“规定”后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这一概念,提出问题5

  问题5:向量的数量积运算与线性运算的结果有什么不同?影响数量积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并完成下表:

  角

  的范围0°≤

  <90°

  =90°0°<

  ≤180°

  ·

  的符号

  通过此环节不仅使学生认识到数量积的结果与线性运算的结果有着本质的不同,而且认识到向量的夹角是决定数量积结果的重要因素,为下面更好地理解数量积的性质和运算律做好铺垫。

  3、探究数量积的几何意义

  这个问题教材是这样安排的:在给出向量数量积的概念后,只介绍了向量投影的定义,直到讲完例1后,为了证明运算律的第三条才直接以结论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我觉得这样安排似乎不太自然,还不如在给出向量投影的概念后,直接由学生自己归纳得出,所以做了调整。为此,我首先给出给出向量投影的概念,然后提出问题5。

  如图,我们把│

  │cos

  (│

  │cos

  )叫做向量

  在

  方向上(

  在

  方向上)的投影,记做:OB1=│

  │cos

  问题6:数量积的几何意义是什么?

  这样做不仅让学生从“形”的角度重新认识数量积的概念,从中体会数量积与向量投影的关系,同时也更符合知识的连贯性,而且也节约了课时。

  4、研究数量积的物理意义

  数量积的概念是由物理中功的概念引出的,学习了数量积的概念后,学生就会明白功的数学本质就是力与位移的数量积。为此,我设计以下问题 一方面使学生尝试计算数量积,另一方面使学生理解数量积的物理意义,同时也为数量积的性质埋下伏笔。

  问题7:

  (1) 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来概括功的数学本质:功是力与位移的数量积 。

  (2)尝试练习:一物体质量是10千克,分别做以下运动:

  ①、在水平面上位移为10米;

  ②、竖直下降10米;

  ③、竖直向上提升10米;

  ④、沿倾角为30度的斜面向上运动10米;

  分别求重力做的功。

  活动三:探究数量积的运算性质

  1、性质的发现

  教材中关于数量积的三条性质是以探究的形式出现的,为了很好地完成这一探究活动,在完成上述练习后,我不失时机地提出问题8:

  (1)将尝试练习中的① ② ③的结论推广到一般向量,你能得到哪些结论?

  (2)比较︱

  ·

  ︱与︱

  ︱×︱

  ︱的大小,你有什么结论?

  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明晰数量积的性质,然后再由学生利用数量积的定义给予证明,完成探究活动。

  2、明晰数量积的性质

  3、性质的证明

  这样设计体现了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引领者,而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研究者,不断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不仅使学生获得了知识,更培养了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品质。

  活动四:探究数量积的运算律

  1、运算律的发现

  关于运算律,教材仍然是以探究的形式出现,为此,首先提出问题9

  问题9:我们学过了实数乘法的哪些运算律?这些运算律对向量是否也适用?

  通过此问题主要是想使学生在类比的基础上,猜测提出数量积的运算律。

  学生可能会提出以下猜测: ①

  ·

  =

  ·

  ②(

  ·

  )

  =

  (

  ·

  ) ③(

  +

  )·

  =

  ·

  +

  ·

  猜测①的正确性是显而易见的。

  关于猜测②的正确性,我提示学生思考下面的问题:

  猜测②的左右两边的结果各是什么?它们一定相等吗?

  学生通过讨论不难发现,猜测②是不正确的。

  这时教师在肯定猜测③的基础上明晰数量积的运算律:

  2、明晰数量积的运算律

  3、证明运算律

  学生独立证明运算律(2)

  我把运算运算律(2)的证明交给学生完成,在证明时,学生可能只考虑到λ>0的情况,为了帮助学生完善证明,提出以下问题:

  当λ<0时,向量

  与λ

  ,

  与λ

  的方向 的关系如何?此时,向量λ

  与

  及

  与λ

  的夹角与向量

  与

  的`夹角相等吗?

  师生共同证明运算律(3)

  运算律(3)的证明对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为了节约课时,这个证明由师生共同完成,我想这也是教材的本意。

  在这个环节中,我仍然是首先为学生创设情景,让学生在类比的基础上进行猜想归纳,然后教师明晰结论,最后再完成证明,这样做不仅培养了学生推理论证的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类比创新的意识,将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培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活动五:应用与提高

  例1、(师生共同完成)已知︱

  ︱=6,︱

  ︱=4,

  与

  的夹角为60°,求

  (

  +2

  )·(

  -3

  ),并思考此运算过程类似于哪种运算?

  例2、(学生独立完成)对任意向量

  ,b是否有以下结论:

  (1)(

  +

  )2=

  2+2

  ·

  +

  2

  (2)(

  +

  )·(

  -

  )=

  2—

  2

  例3、(师生共同完成)已知︱

  ︱=3,︱

  ︱=4, 且

  与

  不共线,k为何值时,向量

  +k

  与

  -k

  互相垂直?并思考:通过本题你有什么收获?

  本节教材共安排了四道例题,我根据学生实际选择了其中的三道,并对例1和例3增加了题后反思。例1是数量积的性质和运算律的综合应用,教学时,我重点从对运算原理的分析和运算过程的规范书写两个方面加强示范。完成计算后,进一步提出问题:此运算过程类似于哪种运算?目的是想让学生在类比多项式乘法的基础上自己猜测提出例2给出的两个公式,再由学生独立完成证明,一方面这并不困难,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通过类比这一思维模式达到创新的目的。例3的主要作用是,在继续巩固性质和运算律的同时,教给学生如何利用数量积来判断两个向量的垂直,是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基本应用之一,教学时重点给学生分析数与形的转化原理。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数量积的含义,熟练掌握性质及运算律,并能够应用数量积解决有关问题,再安排如下练习:

  1、 下列两个命题正确吗?为什么?

  ①、若

  ≠0,则对任一非零向量

  ,有

  ·

  ≠0.

  ②、若

  ≠0,

  ·

  =

  ·

  ,则

  =

  .

  2、已知△ABC中,

  =

  ,

  =

  ,当

  ·

  <0或

  ·

  =0时,试判断△ABC的形状。

  安排练习1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与实数乘法比较的基础上全面认识数量积这一重要运算,

  通过练习2使学生学会用数量积表示两个向量的夹角,进一步感受数量积的应用价值。

  活动六:小结提升与作业布置

  1、本节课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平面向量数量积的两个基本应用是什么?

  3、我们是按照怎样的思维模式进行概念的归纳和性质的探究?在运算律的探究过程中,渗透了哪些数学思想?

  4、类比向量的线性运算,我们还应该怎样研究数量积?

  通过上述问题,使学生不仅对本节课的知识、技能及方法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同时也为下

  一节做好铺垫,继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布置作业:

  1、课本P121习题2.4A组1、2、3。

  2、拓展与提高:

  已知

  与

  都是非零向量,且

  +3

  与7

  -5

  垂直,

  -4

  与 7

  -2

  垂直求

  与

  的夹角。

  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考虑检测全体学生是否都达到了“课标”的基本要求,因此安排了一组教材中的习题,目的是让所有的学生继续加深对数量积概念的理解和应用,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其次,为了能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领域得到不同的发展,我又安排了一道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供学有余力的同学选做。

  六、教学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课标指出:相对于结果,过程更能反映每个学生的发展变化,体现出学生成长的历程。因此,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重视结果,也要重视过程。结合“课标”对数学学习的评价建议,对本节课的教学我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

  1、 通过与学生的问答交流,发现其思维过程,在鼓励的基础上,纠正偏差,并对其进行定

  性的评价。

  2、在学生讨论、交流、协作时,教师通过观察,就个别或整体参与活动的态度和表现做出评价,以此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 通过练习来检验学生学习的效果,并在讲评中,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4、 通过作业,反馈信息,再次对本节课做出评价,以便查漏补缺。

高中数学说课稿 篇4

  一、教材地位与作用

  本节知识是必修五第一章《解三角形》的第一节内容,与初中学习的三角形的边和角的基本关系有密切的联系与判定三角形的全等也有密切联系,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也时常有解三角形的问题,而且解三角形和三角函数联系在高考当中也时常考一些解答题。因此,正弦定理的知识非常重要。

  二、学情分析

  作为高一学生,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三角函数,特别是在一些特殊三角形中,而学生们在解决任意三角形的边与角问题,就比较困难。

  教学重点:正弦定理的内容,正弦定理的证明及基本应用。

  教学难点:正弦定理的探索及证明,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时判断解的个数。

  根据我的教学内容与学情分析以及教学重难点,我制定了如下几点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正弦定理的证明,运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

  能力目标:探索正弦定理的证明过程,用归纳法得出结论。

  情感目标:通过推导得出正弦定理,让学生感受数学公式的整洁对称美和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

  三、教法学法分析

  教法:采用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和合作交流为前提,以“正弦定理的发现”为基本探究内容,以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让学生的思维由问题开始,到猜想的得出,猜想的探究,定理的推导,并逐步得到深化。

  学法:指导学生掌握“观察——猜想——证明——应用”这一思维方法,采取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的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对任意三角形性质的探究。让学生在问题情景中学习,观察,类比,思考,探究,动手尝试相结合,增强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维能力,锲而不舍的求学精神。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布疑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节课有个好的开头,那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本节课由一个实际问题引入,“工人师傅的一个三角形的模型坏了,只剩下如右图所示的部分,∠A=47°,∠B=53°,AB长为1m,想修好这个零件,但他不知道AC和BC的长度是多少好去截料,你能帮师傅这个忙吗?”激发学生帮助别人的热情和学习的兴趣,从而进入今天的学习课题。

  (二)探寻特例,提出猜想

  1.激发学生思维,从自身熟悉的特例(直角三角形)入手进行研究,发现正弦定理。

  2.那结论对任意三角形都适用吗?指导学生分小组用刻度尺、量角器、计算器等工具对一般三角形进行验证。

  3.让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得出猜想:

  在三角形中,角与所对的边满足关系

  这为下一步证明树立信心,不断的使学生对结论的认识从感性逐步上升到理性。

  (三)逻辑推理,证明猜想

  1.强调将猜想转化为定理,需要严格的理论证明。

  2.鼓励学生通过作高转化为熟悉的直角三角形进行证明。

  3.提示学生思考哪些知识能把长度和三角函数联系起来,继而思考向量分析层面,用数量积作为工具证明定理,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4.思考是否还有其他的方法来证明正弦定理,布置课后练习,提示,做三角形的外接圆构造直角三角形,或用坐标法来证明。

  (四)归纳总结,简单应用

  1.让学生用文字叙述正弦定理,引导学生发现定理具有对称和谐美,提升对数学美的享受。

  2.正弦定理的内容,讨论可以解决哪几类有关三角形的问题。

  3.运用正弦定理求解本节课引入的三角形零件边长的问题。自己参与实际问题的解决,能激发学生知识后用于实际的价值观。

  (五)讲解例题,巩固定理

  1.例1:在△ABC中,已知A=32°,B=81.8°,a=42.9cm.解三角形。

  例1简单,结果为唯一解,如果已知三角形两角两角所夹的边,以及已知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都可利用正弦定理来解三角形。

  2.例2:在△ABC中,已知a=20cm,b=28cm,A=40°,解三角形。

  例2较难,使学生明确,利用正弦定理求角有两种可能。要求学生熟悉掌握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时解三角形的各种情形。完了把时间交给学生。

  (六)课堂练习,提高巩固

  1.在△ABC中,已知下列条件,解三角形。

  (1)A=45°,C=30°,c=10cm(2)A=60°,B=45°,c=20cm

  2.在△ABC中,已知下列条件,解三角形。

  (1)a=20cm,b=11cm,B=30°(2)c=54cm,b=39cm,C=115°

  学生板演,老师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并解答。

  (七)小结反思,提高认识

  通过以上的研究过程,同学们主要学到了那些知识和方法?你对此有何体会?

  1.用向量证明了正弦定

  理,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2.它表述了三角形的边与对角的正弦值的关系。

  3.定理证明分别从直角、锐角、钝角出发,运用分类讨论的思想。

  (从实际问题出发,通过猜想、实验、归纳等思维方法,最后得到了推导出正弦定理。我们研究问题的突出特点是从特殊到一般,我们不仅收获着结论,而且整个探索过程我们也掌握了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在强调研究性学习方法,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积极性,使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

  (八)任务后延,自主探究

  如果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要求第三边,怎么办?发现正弦定理不适用了,那么自然过渡到下一节内容,余弦定理。布置作业,预习下一节内容。

高中数学说课稿 篇5

  抛物线焦点性质的探索(说课)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抛物线焦点的性质”是抛物线的重要性质之一,它是在学生学习抛物线的一般性质的基础上,学习和研究的抛物线有关问题的基本工具之一;本节教材对于培养学生观察、猜想、概括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教学目的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第22页“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中明确提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利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认识计算机的智能图形、快速计算、机器证明、自动求解及人机交互等功能在数学教学中的巨大潜力,努力探索在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设计和组织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的数学活动,支持和鼓励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学习数学、开展课题研究,改进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因此本人在现行高中新教材(试验修订本·必修)数学第二册(上)抛物线这一节内容为背景材料,以多媒体网络教室为场地,以《几何画板》为教学工具与学习工具,设计了一堂《抛物线焦点性质的探索》,具体目标如下:

  (1) 知识目标:了解焦点的有关性质;并掌握这些性质的证明方法;体会数形结合思想与分类讨论思想在解决解析几何题中的指导作用

  (2) 能力目标:使学生学会研究数学问题的基本过程,能够根据条件建立恰当的数学模型;培养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辩证思维能力(主要包括量变与质变,常量与变量,运动与静止)培养学生通过计算机来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创新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不畏困难,勇于钻研、探索、大胆创新的精神,在挫折中成长锻炼,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抗挫折能力,通过抛物线焦点性质的探索及证明,使学生得到数学美和创造美的享受。

  3 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关键 本节安排两节课,

  第一节课:主要内容是利用《几何画板》探索抛物线的有关性质;

  第二节课:证明第一节所得到的有关性质。

  重点:

  (1)如何利用《几何画板》探索、发现抛物线焦点的性质;

  (2)如何证明这些性质。

  难点;

  (1)如何利用《几何画板》探索、发现抛物线焦点的性质;

  (2)如何证明这些性质。

  二、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学生在网络教室(每人一机),其中装有《几何画板》软件及上课系统,每个学生的窗口,其他学生及教师都可以通过教师机切换,从而和其他学生交流,也可以通过网上论坛交流研究结果。

  三、网络教学环境设计

  学生在网络教室(每人一机)中有几何画板软件,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网络,自已阅读,下载有关,利用《几何画板》的操作、试验、猜想,通过自已的研究获得结论,并互相讨论观察到的现象、交流研究结果。

  四、教学过程设计

  4.1 使学生学会研究数学问题的基本过程,能够根据条件建立恰当的数学模型 问题1 回顾一下抛物线的定义,并根据抛物线的定义思考用《几何画板》如何作出焦点在x轴上的抛物线图象。 由于创设了一个创作的《几何画板》的窗口及网络窗口,学生通过网络学习,得到以上问题的多种作法,以下就其中的一种作法作为探索、研究抛物线焦点性质的基本图形。

高中数学说课稿 篇6

  一、地位作用

  数列是高中数学重要的内容之一,等比数列是在学习了等差数列后新的一种特殊数列,在生活中如储蓄、分期付款等应用较为广泛,在整个高中数学内容中数列与已学过的函数及后面的数列极限有密切联系,它也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良好题材,它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猜想及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于此,设计本节的数学思路上:

  利用类比的思想,联系等差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的学习方法,采取自学、引导、归纳、猜想、类比总结的教学思路,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

  2)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3)并能用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及发现意识,培养学生运用类比思想、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1)等比数列概念的理解与掌握 关键:是让学生理解“等比”的特点

  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及应用

  四、教学难点

  “等比”的理解及利用通项公式解决一些问题。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预习自学环节。(8分钟)

  首先让学生重新阅读课本105页国际象棋发明者的故事,并出示预习提纲,要求学生阅读课本P122至P123例1上面。

  回答下列问题

  1)课本中前3个实例有什么特点?能否举出其它例子,并给出等比数列的定义。

  2)观察以下几个数列,回答下面问题:

  1, , , ,……

  -1,-2,-4,-8……

  1,2,-4,8……

  -1,-1,-1,-1,……

  1,0,1,0……

  ①有哪几个是等比数列?若是公比是什么?

  ②公比q为什么不能等于零?首项能为零吗?

  ③公比q=1时是什么数列?

  ④q>0时数列递增吗?q<0时递减吗?

  3)怎样推导等比数列通项公式?课本中采取了什么方法?还可以怎样推导?

  4)等比数列通项公式与函数关系怎样?

  (二)归纳主导与总结环节(15分钟)

  这一环节主要是通过学生回答为主体,教师引导总结为主线解决本节两个重点内容。

  通过回答问题(1)(2)给出等比数列的定义并强调以下几点:①定义关键字“第二项起”“常数”;

  ②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定义: =q(n≥2);③q=1时为非零常数数列,既是等差数列又是等比数列。引申:若数列公比为字母,分q=1和q≠1两种情况;引入分类讨论的思想。

  ④q>0时等比数列单调性不定,q<0为摆动数列,类比等差数列d>0为递增数列,d<0为递减数列。

  通过回答问题(3)回忆等差数列的推导方法,比较两个数列定义的不同,引导推出等比数列通项公式。

  法一:归纳法,学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并从次数中发现规律,培养观察力。

  法二:迭乘法,联系等差数列“迭加法”,培养学生类比能力及新旧知识转化能力。

高中数学说课稿 篇7

  函数的单调性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函数的单调性》,下面我将围绕本节课“教什么?”、“怎样教?”以及“为什么这样教?”三个问题,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重难点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五方面逐一加以分析和说明。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选自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1,第二章第3节。函数是高中数学的课程,它是描述事物运动变化的模型,而函数的单调性是函数的一大特征,它为我们之后的学习奠定重要基础。

  2、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学生是高一学生,他们在初中阶段,通过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学习已经对函数的增减性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在高中阶段,用符号语言刻画图形语言,用定量分析解释定性结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为后续函数的学习作准备,也为利用倒数研究单调性的相关知识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分析

  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以及新课标教学理念,我将教学目标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1.知识与技能(1)理解函数的单调性和单调函数的意义;

  (2)会判断和证明简单函数的单调性。

  2.过程与方法

  (1)培养从概念出发,进一步研究性质的意识及能力;

  (2)体会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由合适的例子引发学生探求数学知识的欲望,突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通过以上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我将本节课的重难点

  重点:

  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判断和证明简单函数的单调性。

  难点:

  1.函数单调性概念的认知

  (1)自然语言到符号语言的转化;

  (2)常量到变量的转化。

  2.应用定义证明单调性的代数推理论证。

  四、教法与学法分析

  1、教法分析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本节课我采用启发式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和讨论法。学生可以在多媒体中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启发式教学和讨论法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能力。

  2、学法分析

  新课改理念告诉我们,学生不仅要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怎样学习,为终生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所以本节课我将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方法理解函数的单调性及特征。

  五、教学过程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课的三维目标,并突破重难点,我设计以下五个环节来进行我的教学。

  (一)知识导入

  温故而知新,我将先从之前学习的知识引入,给出一些函数,比如y=x、y=-x、y=|x|,让学生作出这些函数的图像,然后让学生讨论这些函数图像是上升的还是下降的,由此引入到我的新课。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检查学生掌握基本初等函数图像的情况,而且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通过学生自主探究,从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中构建新概念,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二)讲授新课

  1.问题:分别做出函数y=x2,y=x+2的图像,指出上面的函数图象在哪个区间是上升的,在哪个区间是下降的?

  通过学生熟悉的图像,及时引导学生观察,函数图像上A点的运动情况,引导学生能用自然语言描述出,随着x增大时图像变化规律。让学生大胆的去说,老师逐步修正、完善学生的说法,最后给出正确答案。

  2.观察函数y=x2随自变量x变化的情况,设置启发式问题:

  (1)在y轴的右侧部分图象具有什么特点?

  (2)如果在y轴右侧部分取两个点(x1,y1),(x2,y2),当x1

  (3)如何用数学符号语言来描述这个规律?

  教师补充:这时我们就说函数y=x2在(0,+∞)上是增函数。

  (4)反过来,如果y=f(x)在(0,+∞)上是增函数,我们能不能得到自变量与函数值的变化规律呢?

  类似地分析图象在y轴的左侧部分。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从正、反两方面领会函数单调性。师生共同总结出单调增函数的定义,并解读定义中的关键词,如:区间内,任意,当x1

  仿照单调增函数定义,由学生说出单调减函数的定义。

  教师总结归纳单调性和单调区间的定义。注意强调:函数的单调性是函数在定义域某个区间上的局部性质,也就是说,一个函数在不同的区间上可以有不同的单调性。

  (我将给出函数y=x2,并画出这个函数的图像,让学生观察函数图像的特点,让他们描述函数图像的增减性,慢慢得到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把对图像的感性认识转化为了数学关系,这种从特殊到一般的学习过程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三)巩固练习

  1练习1:说出函数f(x)=的单调区间,并指明在该区间上的单调性。x

  练习2:练习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定义在R上的函数f(x)满足f(2)>f(1),则函数是R上的增函数。

  ②定义在R上的函数f(x)满足f(2)>f(1),则函数是R上不是减函数。

  1③已知函数y=,因为f(-1)

  1我将给出一些具体的函数,如y=,f(x)=3x+2让学生说出函数的单调区间,并指明在该区间x

  上的单调性。通过这种练习的方式,帮助学生巩固对知识的掌握。

  (四)归纳总结

  我先让学生进行小结,函数单调性定义,判断函数单调性的方法(图像、定义),然后教师进行补充,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既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也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一定的了解,为下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做好准备。

  (五)布置作业

  必做题:习题2-3A组第2,4,5题。

  选做题:习题2-3B组第2题。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可以获得不同的发展,因此要设计不同程度要求的习题。

  篇二:高一数学必修一说课稿

  二次函数的图像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二次函数的图像》,下面我将围绕本节课“教什么?”、“怎样教?”以及“为什么这样教?”三个问题,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重难点分析、教法与学法、课堂设计五方面逐一加以分析和说明。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选自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1,第二章第4.1节。二次函数的图像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学生是高一学生,他们在初中的时候已经学习过有关内容,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另一方面,二次函数解析式中的系数由常数转变为参数,使学生对二次函数的图像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能培养学生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分析

  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以及新课标教学理念,我将教学目标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1.知识与技能

  理解二次函数中参数a,b,c,h,k对其图像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体验对二次函数图像平移的研究方法,能迁移到其他函数图像的研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的学习,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思想的作用,感受到数学中数与形的辩证统一。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通过以上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我将本节课的重难点确定如下

  重点:

  二次函数图像的平移变换规律及应用。

  难点:

  探索平移对函数解析式的影响及如何利用平移变换规律求函数解析式,并能把平移变换规律迁移到其他函数。

  四、教法与学法分析

  1、教法分析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新课改的要求,本节课我采用启发式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和讨论法。学生可以在多媒体中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启发式教学和讨论法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能力。

  2、学法分析

  新课改理念告诉我们,学生不仅要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怎样学习,为终生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所以本节课我将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方法进行学习。

  五、教学过程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课的三维目标,并突破重难点,我将设计以下五个环节来进行我的教学。

  (1)知识导入

  温故而知新,我将先从之前学习的知识引入,给出一些函数,比如y=x2、y=2x2,让学生作出这些函数的图像,然后让学生比较这些函数图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由此引入我的新课。一方面让学生总结复习已有知识,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另一方面,使学生在自己熟悉的问题中首先获得解题成功的快乐体验。

  (2)讲授新课

  例1:画出函数y=2x2,y=2(x+1)2,y=2(x+1)2+3的图像

  让学生画出他们的图像并观察函数图像的特点,再让学生与多媒体课件展示的图像进行对比,得出结论: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ax2+bx+c,先将其化成y=a(x+h)2+k的形式,从而判断出y=ax2+bx+c是如何由y=ax2变换得到的。

  前面的练习和例题,基本涵盖了二次函数图像平移变换的各种情况,启发并引导了学生将实例的结论进行总结,得出y=x2到y=ax2,y=ax2到y=a(x+h)2+k,y=ax2到y=ax2+bx+c(其中,a均不为0)的图像变化过程,即a>0开口向上,a<0开口向下;h正左移,h负右移;k正上移,k负下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把对图像的感性认识转化为了数学关系,这种从特殊到一般的学习过程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3)巩固练习

  我将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完成课本44页1-3题。通过这种练习的方式,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二次函数中参数对图像的影响。

  (4)归纳总结

  我先让学生进行小结,然后教师进行补充,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既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也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可以进行适当反思,为下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做好准备。

  (5)布置作业

  略

【关于高中数学说课稿范文汇总七篇】相关文章:

关于高中数学说课稿汇总七篇08-01

关于高中数学说课稿范文七篇07-29

关于高中数学说课稿模板汇总七篇08-08

高中数学说课稿范文汇总七篇08-13

有关高中数学说课稿范文汇总七篇08-18

关于高中数学说课稿范文汇总9篇08-13

关于高中数学说课稿范文汇总六篇08-13

关于高中数学说课稿范文汇总5篇08-06

关于高中数学说课稿范文集合七篇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