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高中地理说课稿: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精选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中地理说课稿: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地理说课稿: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1
大家好,辛苦了!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高中地理第三章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第一课时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的内容,课型是新授课,我将按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和说板书设计这个五方面分析说明。首先我说一下教材分析。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学生在学习了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与自然界的水循环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洋流(洋流的形成、分布规律),同时本节也是今后学习高中地理教材选修模块2海洋地理的基础,因此,本节教材在高中地理课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本章的重点。
学习内容分析
本节讲述了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特征,包括洋流的分类、形成、分布规律,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主要讲述了两个问题:第一是洋流形成的主要原因,及其形成的洋流类型,并指出洋流的形成往往不是单独受一个因素的影响,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第二是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按照气压带和风带模式图推导表层洋流形成及分布,着重讲中低纬度海区的表层洋流。
2.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要求本节是“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于是结合课标,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洋流的概念、类型及成因,掌握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通过与气压带、风带知识的联系,对地图的观察比较分析,提高知识迁移和运用地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从生活中去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及地理现象;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发现、探究并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会运用概念图归纳知识要点,养成用彩笔或有区别的符号描绘地图来深入掌握地理原理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探究地理事物之间因果联系的兴趣,增强其客观、理性地思考问题的理念,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我确定本节
教学重点:通过洋流模式图的成因分析,描绘世界洋流分布图,掌握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依据:依据新课标及教学实际,考虑到“洋流的形成、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在教材中的地位,故确定其为重点。
教学难点:洋流模式图的形成推理及分布规律。
依据:该部分的知识难理解、难记忆,部分学生存在知识缺陷,故确定其为难点。
二、说教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建构主义理论是本次新课改的指导思想。建构主义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引导者与促进者。它认为有效的学习不是由教师到学生的简单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在师生的共同活动中,教师通过帮助和支持,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为学生的理解提供梯子,因此结合本节内容对学生的空间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的特点,本着把课堂交给学生的理念,为了更好的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读图、绘图,自主学习、合作解决问题能力。我借助自制多媒体课件,采用了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三、说学法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本节课结合地图采用以“自主学习,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为主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从“学会”发展到“会学”。具体学法有:
1.读图分析法和归纳法。
运用气压带和风带图式来说明风海流的形成原因;学会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理解洋流分布模式。
2.绘图分析法。
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绘制各海区洋流简图,逐步培养其动手能力,再通过对比洋流简图,寻找分析世界海洋表层洋流分布规律。
3.比较法。
通过比较,总结出洋流的分布规律。
这样,教给学生“多读图、对比分析、综合思考、动手绘图”来获取知识、思考问题的学习方法,既能增加学生参与机会,增强其参与意识,又使学生“学有新思”,“思有所得”,“练有新获”,“学会学习”,使他们成为教学活动中真正的主体。
四、说教学过程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结合地图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探究。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交流、互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主要通过以下四个环节达成。第一环节: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先创设一个情境:瓶子的旅行――很久以前,美国旧金山市有一个童工,他在海滨浴场拾到一只瓶子,瓶中有张纸条写着“我的遗嘱:将我的遗产平分给拾到瓶子的走运人,和我的保护人巴里·科辛。”这是哪里来的东西呢?经调查得知,写遗嘱的人是英国一个拥有12亿美元财产的资本家。那么,瓶子怎么会从英国漂洋过海到达美国的呢?
由一个关于洋流的小故事导入,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一起学习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为本节课学习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埋下伏笔。
讲授新课、形成概念
让学生们快速阅读教材,思考洋流的特点,总结关键词,先让学生自主形成一定的概念,等学生总结完关键字后,教师再展示出关键字与学生的答案作对比,并强调洋流的特点,加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学习洋流按照性质的分类,讲解寒、暖流的区别,并强调寒流和暖流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相对于所流经区域的水温而言的。在讲解后引导学生学会判断寒、暖流,并用简单表达概括,便于学生理解记忆。而后通过练习,巩固加强学生对寒流、暖流概念的理解及判断。
通过学生自学课文,组织学生探究洋流的成因。学生可以从中得出洋流成因是由多种因素――盛行风、大陆轮廓、地转偏向力等的.作用综合形成的。教师再对每个成因进行讲解,强调不同种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
读图绘图、概括规律
由前面学习的洋流成因及气压带风带模式图概括出世界洋流模式图,重点讲授气压带风带知识与洋流模式图之间的关系。对比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验证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海区的洋流环流,让学生从全球气压带、风带和洋流模式图中可以看出,全球海洋表层洋流构成了分别以副热带和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从而培养学生归纳和推理能力。
结合洋流模式图讲解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虽然课标不要求识记各洋流具体名称,但是若是熟悉洋流名称,对他们理解洋流模式图有一定帮助,也将为下一节课的内容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要求学生能够熟悉世界主要洋流的名称。
通过绘制太平洋海区和大西洋海区的洋流简图,逐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再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比较世界洋流模式图、世界海洋表层洋流分布图和刚绘制好的洋流简图,引导学生找出分布的差别,发现其中低纬度海区和中高纬度海区大洋环流规律及其产生的原因,得出结论:
一、中低纬海区的大洋环流也称为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大洋东岸是寒流,西岸为暖流。
二、北半球中高纬海区的大洋环流也称为以副极地为中心的气旋型大洋环流,大洋东岸为暖流,西岸为寒流。
三、南半球中高纬陆地面积小,形成连续的西风漂流。
通过北印度洋海区季风影响下而形成的季风洋流分析,得出结论:
在冬季,北印度洋海区受东北季风影响,洋流呈逆时针方向环流,而在夏季,北印度洋海区受西南季风影响,洋流呈顺时针方向环流。
可以说这是个对洋流模式图读图分析过程,也是对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的过程。这样的设计可以引导学生实现图文转换,学会借助地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因为地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分析推理归纳,是高中新课程倡导的理念,是高考必备的一项地理能力,也是学生今后走向工作的一项重要能力,故应着重引导训练。
思考小结、问题探究
引导学生以简练的言语概括世界海洋表层洋流分布规律:
(1)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顺南逆
(2)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逆南无
(3)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夏顺冬逆
为了考察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情况,最后在和学生小结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要点的基础上还设计了相关的探究问题,解答的过程中学生间可相互补充,最后老师做以归纳总结,师生共同评价。这样设计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及时给以鼓励、评价,对知识加以总结概括,使学生在有所收获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最后布置课后问题探究,要求学生学会运用今天所学到的知识去解释相关现象,最终达到符合要求的意义构建。
五、说板书设计:
我认为板书设计除了要求简明扼要、美观规范外,最好能够启发学生思维,所以我在设计板书时就力争比较直观、系统、精练,争取既提炼要点,也突出重点、难点,揭示出本节知识的内在联系,便于与学生总结回顾的同时加深理解和掌握,我的板书设计是:
$3.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一、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
(一)洋流的定义
暖流
(二)洋流的分类
寒流
判断:凸高为低,凸低为高
风海流
(三)洋流的成因密度流
补偿流
(四)洋流的分布
1.洋流的形成模式
2.世界洋流的分布
3.洋流的分布规律
(1)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顺南逆
(2)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逆南无
(3)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夏顺冬逆
以上就是我教学的全过程。
我的说课完毕,不当之处,请多指教,谢谢大家!
高中地理说课稿: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2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要求目标
1.了解洋流的主要形式及其成因。
2.理解洋流的分布以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能力训练目标
1.综合概括:通过分析教师所给资源,掌握世界洋流成因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2.讲解、表达:在各自小组完成本组任务条件下,把本组所学内容传授给其他小组,并能回答同学间的质疑。
(三)学习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求目标
使学生树立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辩证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风海流的形成、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难点:洋流的分布规律
3.解决办法:
(1)联系旧知;
(2)按要求画示意图;
(3)读图讨论,总结概括;
(4)联系实际生活,解决实际问题,带着任务学习课本、材料,与同学交流讨论。
三、教学过程:
意图/操作
教师活动(讲解/操作)
学生活动
预期效果/目的
导入
有这样一个美丽的故事:
在二战时,有一对情侣被迫分开了,女孩去了日本的东京,男孩去了美国的旧金山。女孩苦苦思念,于是她将自己的思念装进瓶子当中,希望大海能够将她的思念带给彼岸的男孩。
请问女孩的思念是否能带到大洋彼岸的男孩那里呢?
思考问题。
用一个美丽的故事设置悬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
板书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承转
好,请同学们学完我们今天的内容之后,告诉我这个美丽的故事的.结局将会怎么样?
讲解基本概念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几个基本的概念:1.洋流;2.分类(根据性质分为寒、暖流)。
对比分析洋流的分布规律
联系风带分布引出洋流的影响因素:盛行风、地形阻挡、地转偏向力等。
比较分析的学习方法进行归纳。
学生自己总结洋流分布规律
让学生观察洋流分布图
小组讨论、思考北半球中低纬度和中高纬度的洋流分布规律。
课件演示
洋流与盛行风的关系。
经过思考后,对比老师的,看看有什么区别,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总结归纳洋流规律
1.中低纬度海区: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2.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逆时针方向环流。
3.南极大陆外围:西风漂流、南极环流。
4.印度洋:季风洋流、夏顺冬逆。
提炼洋流分布模式图
后面详细的洋流分布模式图。
学生根据表层洋流分布图提炼。
锻炼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承转
我们前面详细地分析洋流的特征、分类、分布规律。目的是什么呢?
为了更好的了解洋流对我们人类的生产生活。
分析洋流的影响
1.对两岸气候的影响
2.海洋生物和渔场的分布
3.海洋航行
4.海洋污染
活动
1.解决课前“美丽的故事”提出的问题。
2.假如你要环游世界,请你设计一条最省燃料,最快的路线!
看能否80天环游世界?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并且让学生活学活用。
小结
归纳这部分内容以及做一些简单的练习题。
板书设计:
洋流
一、洋流的概念: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的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
二、洋流的类型
暖流:从水温高的地方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
寒流:从水温低的地方流向水温高的海区的洋流
三、洋流的成因:盛行风
四、洋流分布规律
五、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高中地理说课稿: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3
【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洋流的形成和性质分类,明确洋流的影响因素
2.运用洋流模式图和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分析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探究并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对洋流分布规律的总结,引导学生主动去获取知识,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提高学生读图、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3、通过对洋流的成因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培养学生分析、研究地理问题的方法和精神。
2、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和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2.教学难点:理解洋流分布规律,能够说出主要洋流的名称和具体分布。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对比讨论法、读图归纳法、问题探究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由美国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中油污扩散方向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为何油污能扩散到其他海域。
讲授新课:
结合导学案,让学生自主学习教材57页内容,找出答案。(培养学生文字信息的提取和归纳的能力。)
教师总结:洋流的定义,洋流的`性质分类,洋流的成因是什么?(学会简单判断寒、暖流)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过渡:既然盛行风是洋流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要掌握洋流的运动,就要知道地球表面盛行风的分布。
自主探究:
结合导学案,以及课本58页的活动,复习前面学习的风带的知识,结合分析学生情况总结理想模式下形成的世界洋流模式图。
【活动探究】:
展示太平洋海区、大西洋海区、南印度洋海区洋流分布,比较实际洋流分布和理想模式图的区别,形成对比进而总结大洋分布规律及大洋东西岸的洋流性质,并分析北印度洋海区洋流不同季节的大洋环流。
学生分组活动:(各组明确自主学习的任务和范围,增强目的性。自主合作学习落实到行动上。培养学生的观察对比能力,并掌握归纳的一般方法。)
第①组:以北纬60度(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
第②组:以北纬30度(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
第③组:以南纬30度(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
第④组:以南纬60度(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
第⑤组:北印度洋夏季大洋环流的运动方向
第⑥组:北印度洋冬季大洋环流的运动方向
各组派学生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最后我对各组情况进行点评。
【板书设计】: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课后作业】:
识记洋流名称及其分布
高中地理说课稿: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4
教学目标
1、了解海水运动的三种形式
2、理解洋流的形成原因
3、掌握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教学重难点
1、洋流的形成及分布状况
2、洋流的成因及其分布规律
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
一个在美国西海岸游泳的人,拾到一漂流瓶,里面装着一位菲律宾小女孩的信。阅读课本57页,《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思考,并回答
1、漂流瓶为什么会从菲律宾漂到美国的西海岸?造成它运动的原因是什么?
2、漂流瓶可能是顺着哪些洋流漂过来的?
探究一、洋流的概念
暖流和寒流的概念建立的探究活动
一、洋流的概念
思考:洋流有什么特点?在学习中,你发现了哪些关键词?
二、洋流的性质分类
1、读图:在《世界洋流分布图》中寻找
A组:日本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
B组:东澳大利亚暖流、秘鲁寒流
C组:千岛寒流、阿拉斯加暖流
归纳探究:
⑴、它们分别处在大洋的哪一岸?
⑵、从纬度的角度上看,它们分布在哪个纬度的海区?
⑶、从图中你可以得出什么样的寒暖流分布规律?
指导学生阅读概念后,寻找关键词,并在课本用标记落实。
让学生在地图中寻找三组洋流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分析并归纳寒、暖流概念,引导学生对所得的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去伪存真
学情预设:学生对中低纬度的海区,副热带海区等名词比较陌生,读图时学生会出现方位上错误,所以在引导读图的问题设计要有明显的对比度,给学生留有充足的信息提取时间,对洋流分布形成总体印象
⑷、寒、暖流概念的总结
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
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
学情预设:由于课本的洋流分布图是一个平面的空间概念,用来归纳寒暖流的概念,只能体现大多数洋流的流动方向,归纳的概念不甚完整,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北赤道暖流的流动方向,让学生发现并不是所有的暖流都是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提醒学生,让学生从相对温度的角度上归纳洋流的概念。培养学生辨证的看待问题
2、知识应用:等温线地图上判定寒、暖流
探究二:世界洋流分布的一般规律
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1、在世界洋流分布图中观察:太平洋的洋流运动方向,完成课本57页的`读图思考:
⑴、南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的大洋环流的洋流的运动方向有什么差异?
⑵、在北半球中高纬度的海区的大洋环流的方向是怎样的?南半球的情况是怎样的?
⑶、在北印度洋冬夏的洋流方向有什么变化?
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交流归纳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完成1、2题。此时教师板图,绘出太平洋为中心和大西洋为中心的两种世界大洲空白轮廓图。
2、小组讨论,并归纳洋流的运动方向,请同学汇报学习成果。
3、在世界洋流分布图中观察大西洋海区,画出大西洋中心为海区洋流分布。
学情预设:课堂用的是在大西洋海区为中心的空白图,与学生课本上的地图有所不同,因此这题有一定的难度。学生板图的效果并不理想,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图图转化能力
采用板演的方式,在演示大平洋洋流的流动方向和分布大致的位置。
学生动态的板演大西洋海区的大
洋环流的分布和运动,以学生实践来印证洋流的分布规律。
探究三:洋流的成因与洋流模式图的建构
学情预设:洋流的形成与大气的运动有密切的关系,要理解这一重点内容必须有充足的知识准备,所以教师分层次的提出阶段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质疑问难、讨论、评价等方式的探究活动,理解洋流的形成原因
1、提出问题:洋流为什么会运动?洋流的运动的能量来源于那里?
2、教师板图:在黑板上画出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的空白图。
3、学生调板:将气压带和风带补充完整。
4、观察东北信风与北赤道暖流的流向,引导学生联想:风向对洋流运动方向的影响。
5、教师解释:盛行风对洋流的驱动作用,及地转偏向力对洋流运动方向的影响。教师说明北赤道暖流的形成过程,并在洋流模式图中画出北赤道暖流。
知识链接:风海流是海水在风的切应力作用下,形成的水平运动,风海流开始运动后,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使表层海流流向偏离原风向45?左右,(南左北右)。洋流的流向是指洋流去的方向,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6、学生思考:在西风控制地区,风向和地转偏向力对洋流运动方向的影响,模仿第5小题画出西风漂流。
7、观察洋流分布图中的赤道逆流的位置,在洋流模式图标出位置。
8、结合《洋流的分布图》和已有的洋流分布规律,让学生画出大洋的环流模式图
学情预设:1—3小题,由于是从旧知识引入新知识,难度不大,学生答题比较完整。5、6两小题是洋流成因的关键,对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可通过教师讲解,学生模仿来突破难点,完成洋流成因的教学任务。
知识链接:大洋的环流模式图中洋流的流动方向,可用图来帮助学生记忆
9、读《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和《大洋的环流模式图》,思考:
⑴、为什么南北球中低纬度的洋流运动方向不一样?
⑵、为什么北半球中高纬度的洋流的运动方向和中低纬的不一样?
⑶、为什么南半球没有中高纬度的大洋环流,而形成了绕极环流?
⑷、为什么南半球的西风漂流的方向和南极大陆绕极环游方向不一样?为什么南半球的西风漂流是寒流?
知识链接:在南极大陆周围,围绕南极大陆的南极环流属极地东风流,它和西风漂流共同构成围绕南极大陆的南极绕流,其中还是以西风漂流为主体。
⑸、根据大洋的环流模式图,归纳大洋东西两岸的寒、暖流分布规律,在模式图中用红笔标明暖流的位置。
10、教师讲解印度洋海区季风环流的成因。
11、教师说明赤道逆流的成因;利用地图册中的图片,以秘鲁寒流为例了解补偿流,以直布罗陀海峡洋流为例讲密度流。
学情预设:让学生明确洋流运动的成因往往不是单独只受一个因素的影响,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主要的成因是风海流。
高中地理说课稿: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5
一、教学目的:
1、运用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来说明风海流的形成原因。
2、学会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理解洋流的分布模式。
3、举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
1、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对洋流的形成的影响
2、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及模式
3、洋流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
世界洋流的成因、分布规律及模式
四、教学方法:
比较法、归纳法、启发式讲述法
五、课时安排:
计划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
[ 导入 ] (举起一只塑料小鸭)同学们请看,这是我从批发市场买的一只塑料玩具小鸭,它的价格是两块五。 2007 年夏天,这样的一只中国制造的`小鸭子在英国收藏市场上的价格是 1000 英镑,相当于民币 15000 多元!(停顿,观察学生反应)当然,那不是能在市场买到的小鸭子,而是曾经在海洋中漂泊了 15 年的小鸭子。
[ 演示 ] 用多媒体展示大洋大洲图
[ 讲解 ] 1992 年,一艘满载塑料玩具的集装箱货船在台湾以东太平洋洋面上遇到风暴,一只集装箱坠入大海,集装箱内的 2.9 万只塑料小鸭开始了它们漂泊的旅程。其中一部分小鸭向北漂过白令海峡进入了北冰洋,被冻在北冰洋的浮冰中,只能在夏季化冻时继续旅程,结果用了 5 年的时间才到达了格陵兰岛,并进入了大西洋。之后沿北美洲东海岸南行,再折向东北, 2007 年夏天其先头部队到达了英国海岸。它们中的大部分还将继续它们的航程。
[ 提问 ] “鸭子舰队”是靠什么进行环球旅行的?(洋流)
[ 讲解 ] 洋流指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
环节二:归纳洋流分布规律
[ 演示 ] 数字星球所示世界洋流的动态影像
[ 出示 ] 世界洋流分布图;
引导学生观察太平洋、大西洋中低纬和中高纬的洋流分布情况。
[ 指导 ] 学生填写学案:
1. 绘制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洋流
2. 归纳洋流分布的一般模式
[ 板图 ] 在师生共同归纳的基础上,教师在黑板上画出洋流分布模式图,用红色表示暖流,蓝色表示寒流。
[ 小结 ]
1. 中低纬海区形成了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顺时针,南半球逆时针流动;大洋环流的东部为寒流,西部为暖流;
2. 北半球中高纬海区,大洋环流呈逆时针流动;
3. 南极大陆外围形成西风漂流;
4. 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夏季顺时针,冬季逆时针。
环节三:分析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
找到规律以后,就要问“为什么”,这里要强调“动力”。学生回答可能包括:地球自转、地转偏向力、风等,要简要评价,最后引导学生复习气压带风带的内容,认识风是形成洋流的主要动力,并简要解释模式图中各洋流的形成原因。注意不提风海流和补偿流的概念。
板图边画边讲,将风带复合在洋流模式图上。
环节四: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提问 ]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哪些方面可能产生影响?
学生发散思维:气温、降水、海洋生物、航海等。
1. 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 对比 ] 亚欧大陆两侧城市:摩尔曼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气温;
[ 说明 ] 寒、暖流对沿岸气温的影响。
[ 对比 ] 澳大利亚东西岸的植被;
[ 说明 ] 寒、暖流对沿岸降水的影响。
[ 小结 ] 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2.洋流对渔场的影响
[ 提问 ] 海洋生物的生存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
教师以四大渔场为例,说明寒暖流交汇和上升流所在海区往往是形成大渔场的原因。
3.洋流对航行的影响
学生阅读学案上的资料,了解洋流对航行速度和燃料的影响,并思考洋流对航行的其他影响。
通过资料,学生可以分析洋流流向与航行速度、时间和燃料的关系。洋流对航行的其他影响包括寒暖流交汇形成的海雾、高纬度洋流带来的冰山等。
4.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
教师结合实例(石油污染事件),引导学生分析,注意利、弊两方面。洋流加快污染的净化速度,但扩大了污染的范围。
七、板书设计
3.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1、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气候、 渔场、航行、海洋污染
【高中地理说课稿: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相关文章:
高中地理《大气的运动》说课稿07-23
初中化学《海水“晒盐”》说课稿01-17
高中地理说课稿06-25
高中地理说课稿05-15
高中地理《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说课稿07-24
高中地理说课稿范文07-14
高中地理说课稿[推荐]05-23
[优选]高中地理说课稿05-23
高中地理说课稿最新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