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高中地理说课稿(15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中地理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地理说课稿1
各位评委老师:
下午好!
现在开始我的说课,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口增长。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过渡句】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人口增长是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中第一部分的知识,主要介绍世界人口数量的增长,同时对于增长快慢的原因进行了探究。本节内容的教学是对后续人口增长模式的奠基,让学生通过对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等概念的学习,理解人口增长模式是处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状态下产生的情形。
二、说学情
【过渡句】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本次课所面对的学生群体具有以下特点:
高一的学生经过一学期自然地理的学习,已经具备高中地理的思维能力,但是,这是高一学生第一次接触到高中人文地理,需要教师适时多举一些生活中的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同时,本阶段的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畅所欲言,老师要做好主导作用,及时的引导学生思考。
三、说教学目标
【过渡句】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能够说出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增速的关系。
2.通过对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增速的分析,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探究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
3.开展探究讨论活动,增强探究意识;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四、说教学重难点
【过渡句】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点本身的难易程度,学生很难建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也确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为:
【重点】
人口自然增长率、世界人口增长特点及影响因素。
【难点】
人口自然增长率。
五、说教学方法
【过渡句】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地图法、小组合作法、讲授法。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我会创设情境,播放对应的新闻报道:据BBC中文网消息,联合国发布的最新报告说,印度将在20xx年超越中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报告预计,到20xx年时,中印两国都大约将有14.5亿人口。但是20xx年之后,印度人口将继续增长一直到20xx年左右,而中国人口则会缓慢下降。目前全球人口70亿多一点,预计在20xx年以前增加为96亿。
并发出疑问:世界人口到底具体是怎样增长的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进而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进行导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带入课堂中。
环节二:新课讲授
1.人口增长
对于世界人口增长这部分内容,是相对比较简单的部分,在这部分教学中,我会展示“世界人口增长图”,请学生说一下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学生通过读图能够回答出:世界人口在波动增长。我会继续追问学生:什么时候人口增长快?什么时候人口增长慢?学生观察图得出:在现代社会开始之前,世界人口增长比较缓慢,在进入现代社会之后,人口增长加速。
在学生回答完之后,我会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世界人口数量整体而言是增加的。人口增长呈“J”型曲线增长。人口缓慢增长转变为快速增长,开始于工业革命。
【设计意图】通过地图法的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世界人口的增长在不同时期速度是不一样的,人口自然增长的快慢和人口自然增长率有关。通过这一过渡进入本节课的难点进行教学。
2.人口自然增长率
对于人口自然增长率这部分内容,我采用的是讲授法进行。我会给学生讲解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以及人口自然增长率大小和人口增速的关系。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与同期平均总人口数之比。计算公式为: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出生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出生的存活婴儿在该国或地区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死亡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死亡人数在该国或该地区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同时会让学生理解自然增长率高,相应的人口自然增长就快;自然增长率低,人口自然增长就慢。
之后,我会展示日本和埃及两国的人口统计资料,请学生计算日本和埃及两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并判断哪个国家人口增长比较快?
学生经过计算能够算出,该年份埃及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85%,日本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12%。埃及的人口增长比较快。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讲解,能够快速的、系统的传授知识给学生,后面的练习,也是对知识的及时巩固,及时达到学以致用。
3.影响因素
对于这部分内容进行教学的时候,我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影响一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速度快慢的因素都有哪些?
学生通过讨论能够回答出:经济发展水平、医疗卫生条件、战争、自然灾害、政策等。
我会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适时的补充总结:人口自然增长的快慢会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但是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力变化,会引起自然、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变化,进而引起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从而影响人口的自然增长的快慢。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探究问题的能力。
环节三:巩固拓展
我会学生请阅读课本P3活动题的材料,试着分析一下,为什么发达国家自然增长率低?为什么发展中国家自然增长率高?
学生回答后进行总结: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低的原因——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本区经济发达,进一步发展主要靠提高科学技术和劳动生产率,单纯追求劳动者数量时代已经结束;受生育观念的影响,因社会风气、伦理观念等原因,本区各国的居民不愿多生育孩子,人口的出生率很低;受人口老龄化的影响,本区许多国家的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死亡率高。因此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的原因——生产力水平比较低,商品经济不发达,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自然经济占有重要的地理,引起人们的生育观念改变的经济和文化基础都比较薄弱,多生仍然是人们的主要生育意愿;城市化水平低,妇女缺少受教育和工作的机会,妇女的社会地位低下,基本上扮演者家庭主妇的角色,保持了较高的生育水平;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社会制度不同,政府和人们对人口问题认识不同,采取的国家政策也不同。因此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有助于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归纳总结能力。
作业:你认为哪些因素影响你家乡的人口增长?
【设计意图】使学习和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使理论运用于实践。
七、说板书设计
为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我的板书比较注重直观、系统。我采用的是纲目式的板书,它能够体现我的教学意图、落实教学计划,帮助学生更好掌握本节课的知识。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老师!
高中地理说课稿2
一、说教材
内容选自人教版地理教材必修2第四章第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本节主要讲述了影响工业区位的地理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的选择与变迁,其内容作为人文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产业地理的基础知识,对学生综合运用地理知识进行决策的能力有很大的提高。
知识目标:掌握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并通过“鞍钢与宝钢的区位选择”这一案例的学习,了解工业区位选择变迁的原因。
能力目标:解释相关产业工业地域的形成、发展、转移现象;解决城市工业布局的综合问题。
德育目标:树立主人翁的责任感,积极为家乡工业发展出谋划策。
教学重点: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和主要因素的变迁对工业地域布局的影响。
教学难点:通过“鞍钢与宝钢的区位选择”这一案例的学习实现能力的迁移,解释相关产业变迁的现象;解决城市工业布局的综合问题。
二、说教法
讲述法、图表法、案例教学法
多媒体电脑、相关图表
三、说学法
对于本节课的学习需要学生具有综合运用相关知识的能力。综合的能力首先要架构在对具体知识的掌握上:什么是区位,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什么,污染工业在城市中的布局策略是什么这都需要学生熟练掌握。综合的能力需要在对具体习题的把握上逐渐养成,说熟了就是对某类习题敏感程度的提升。除此以外,一定的人文地理素养是必不可少的,这种素养是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逐渐养成的,而它也是在综合能力运用中充当新知识“粘合剂”的主要材料,学生要在平时多接触地理,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用无形的积累换取有形的成绩。本节课作为整章知识的技能储备,难度相对较大,学习中要做到稳扎稳打。
四、说过程
对于《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这一章的教学,由于有前面农业地域知识的学习,引入作为一个启发的过程显得较为简单,只需学生了解工业与农业在地域选择方面的差异即可。在这里需要强化一下“区位”的概念,使学生明确区位作为一个地理名词,不仅仅代表着一个地方或这个地方有某种事物,要体会其“联系,相互作用”的意思层面,这将更有利于学生在处理产业地域问题时竖立“综合考虑、运筹帷幄”的思维。
然后依照学生自身的理解,通过其脑中的思维将工业区位的因素想象成生产投入的“原料”,将生产过程的所需和产出结合起来,既明确工业作为物质加工再造的生产部门较农业生产的特殊性,同时也促进其去思考工业区位的选择到底需要一些什么因素。
明确了重要的工业区位因素以后,将师生共同列举的常见工业按照主导要素的不同进行分类。这里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市场导向型工业的常见类型、二是电子装配工业作为简单的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其与技术导向型工业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这两个考点最为常见,需要特别留心。
接下来让学生阅读教材60页的《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三次变化》这段文字,由“钢铁工业到底是什么类型的主导产业”的讨论导出,进行案例教学。教材所选取的例子十分富有时代意义,是较为理想的材料。通过对不同时代依靠不同区位因素建立起来的鞍钢和宝钢的对比学习,使学生意识到影响一种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处在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在这段教学中可以插入世界主要铁矿、煤矿,以及我国主要的矿产基地、钢铁生产基地的相关内容,不失为区域地理知识的很好补充和巩固。
那么从现状来看我国的钢铁产业基地多数污染较为严重,可见工业区位的选择同样要顾及到环境的因素,由此引入下一部分的内容。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工业区位因素外,环境、政策以及决策者的理念和心理等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这段文字的处理上,只需进行概念、道理上的陈述即可,重点要放在污染工业在城市中的布局这一知识点上。首先要了解什么工业会造成怎样的污染,然后根据污染的类别分别讲解不同的应对方略,最后将配以适当的例题以期提高学生的整体把握程度和综合运用能力。
最后将对本节内容进行小结,要在小结中阐述清楚本节课的两大内容:即工业的区位因素和工业区位的选择。然后点明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难点、重点。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安排几道有关主导产业和城市工业布局的例题加以练习。
五、板书设计(略)
高中地理说课稿3
尊敬的各位考官,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植被与环境。下面开始我的说课。
一、课标与教材
《植被与环境》选自人教版(20xx版)地理1第五章第一节《植被》这一节中的第一个框题。植被,作为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要素,这次首次编排进入高中地理的教材,本节知识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构建更加完善的地理知识体系。教材从植被的含义、类别入手,进而帮助学生去探究植被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认识到环境对植被分布的影响和植被对环境的指示作用。
课程标准中对本节课的要求是:“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主要植被,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这就要求学生能够利用野外观察、视频、图像等多种手段,识别主要的植被类型,并且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根据本条标准,以及对教材的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道植被的含义及类别,能够说明植被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2.联系实际,探究植被与环境的关系,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正确认识、处理植被与环境的关系,强化生态意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根据课标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确立,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植被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二、学情与教法
通过前面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学习地理的方法,能够有意识联系生活实际去探究地理知识。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大气、水、陆地等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要素,已经对自然地理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对于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植被的认识却知之甚少,因此,我会采用多媒体、联系生活实际等等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帮助学生加深对植被的认识。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我将采用播放图片的方式进行导入。我会通过多媒体出示智利花海的图片,引导观看并思考:在干燥的沙漠地区为什么会出现除此美丽的花海景观呢?启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畅所欲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引出课题。
环节二:新课讲授
1.植被的含义与类别
在新课教学开始,我首先会引导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并结合教材总结植被的含义,认识到植被是自然界成群生长的各种植物的整体。
为了进一步帮助学生认识植被,我会继续使用多媒体出示森林、草原、荒漠、经济林、人工林等景观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尝试简单的分类,分为天然植被和人工植被。
【设计意图】由于植被的含义和类别均为比较简单的知识,因此我主要采用了学生自主与教师引导相结合的方式,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过渡】那植被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2.植被的形成
接下来我会组织学生以地理学习兴趣小组为单位,推测并探讨植被的形成过程。学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等,可能能够答出植被是从小株植物,不断成长为植被群落的。我会在他们回答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在新形成的没有土壤、没有植被的裸露地面,当水分、温度等条件达到一定程度,很快会有少数种的植物生长;植物生长过程中,也不断地改造其生长的土壤、水分等环境条件,从而使得有更多种类的植物在此生长,直至形成稳定的植被。然而这个过程,往往需要百年以上的漫长时光。
【注意事项】由于植被的形成过程,是一个非常缓慢和抽象的过程,因此我间接过程中,我会注意把控课堂节奏,适时给予学生点拨和解释,帮助他们理解。
【过渡】通过植被的形成过程,我们了解到植被与环境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他们又是如何互相影响的呢?
3.植被与环境的关系
紧接着,我会通过多媒体出示《森林中的成层现象图》,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思考: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而后我会同学生一起总结:光照是绿色植物生活的必要条件。有些植物需要充足的阳光才能生长得好,这属于喜光植物。有些植物只需要少量的阳光就能生长得好,这属于喜阴植物。不同种类的植物群体,通过争夺阳光的生存竞争,占据一定的垂直空间,从而形成分层明显的垂直结构。
接下来我会继续追问学生:除了光照条件,还有哪些环境条件会影响植被?由此,总结得出:一般而言,气温越高、降水量越多的地方,植被高度越大,植物种的数量越多,垂直结构越丰富。
综上所述,便可得出最终结论:环境会影响植被的分布。天然植被一般按类型有规律地分布在适宜其生长的地方,并具有适应当地环境的特征,因此,植被对环境也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设计意图】对于植被与环境的关系,作为本堂课的重难点,采用了循序渐进、步步深入的方式展开教学,顺应学生的认知结构,有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环节三:巩固提高
在新课教学结束后,我会结合教材活动,考虑到学校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开展野外调查。将学生课前搜集学校所在地的植被类型与环境特征等资料进行交流和讨论,并思考二者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顺应课标要求,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联系实际,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最主要是落实地理实践力核心素养。
环节四:小结作业
最后,我会带领学生共同总结回顾本节课内容,以达到巩固的目的。
为了进一步锻炼学生知识迁移与运用能力,我会要求学生课后依据校园树木与环境的关系,为校园绿化提出合理的建议。
四、板书设计
为了更加形象的说明本堂课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网络,我设计了如下图解式的板书。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老师!
高中地理说课稿4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第三节——城市化。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课程标准分析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是“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此要求是这节课的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依据。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城市化承接了上一章人口的迁移,而城市的大规模发展又对后面工、农、交通等区位选择产生重大影响,在整个模块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前两节从静态的角度分析了城市的空间结构与服务功能的特征之后,本节教材主要是从时间这个维度探讨了城市的一个发展历程及今后的趋势,可以理解为对一、二节的呼应和升华,本节的城市化对一个城市而言是城镇等级升级的过程,对一个地区而言是城市等级体系形成的过程,城市化不仅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形成不同的城市形态和不同的空间结构,城市化也深刻影响着地理环境,所以本课在本章中起着提炼与升华的作用,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对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三者统一以及地理知识分层次掌握的要求),加上我对教材的分解和对学生的了解,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大方面: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城市化的概念;
(2)分析说出城市化的主要标志,及其推动因素;
(3)说出城市化的三个主要阶段及其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图片对比分析出一个区域城市化发展的证据,再结合材料判断一个区域城市化的阶段;
(2)通过角色扮演,感受城市化带来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树立科学城市发展观,尊重人地和谐发展。
(三)重、难点分析
1.重点:
(1)城市化的概念及其标志;
(2)不同城市化阶段的特点。
2.难点:
(1)根据城市化不同阶段的特征判断一个地区城市化的水平
3.重点、难点确立依据:
根据课标的要求将城市化的概念及其标志、不同城市化阶段的特点作为本节的重点内容。而城市化是一个连续渐进的变化发展过程。各个阶段之间区别明显,但在过渡阶段却兼有两个阶段的特点,所以给学生具体分析判断一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时带来了一些困难。
三、教法分析
根据本节内容的特点,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让学生根据课文来分析、归纳、比较城市化的形成及不同阶段的发展特征;同时借助多媒体动画,采用设问式教学和探究式学习的方法完成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主动去理解知识,运用学习成果。
四、学法指导
城市化发生在我们身边,前面又学习了一系列城市特征,学生有了对城市的基础知识,但学生没有接触过“城市化”这个专用名词,对城市化的一系列特征仍存在较大的疑惑。针对上述实际情况,本课采用结合乡土材料,案例呈现,通过分析图表等资料,引导学生由浅入深进行层层引导剖析,联系生活,激发学生兴趣,探究地理问题。
五、教学过程
本节课程教学我将从导入、新课教学、作业小结三个环节进行。时间分配如下:导入环节3分钟,新课教学35分钟,作业小结7分钟,一共45分钟。
(一)联系生活,设问导入
由于学生对于“城市化”这个名词比较陌生,但前两节已经涉及了一些城市的基础知识的具体情况,再加上本节内容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所以我采用结合具体时事热点材料,引入本课的学习。首先让学生回忆20xx年5月1日开幕的上海世博会,从这届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出发,谈谈人们的生产生活已经离不开城市,城市的发展给我们生活带了很大的影响,再把城市发展与地理结合,引出“城市化”这个地理专有名词,最后设问:城市化是什么呢? 它经历了哪些过程?在不同的阶段它有些什么特征呢?由此进入新课——城市化。
(二)新课教学
1.理例结合,明确概念
在引入新名词“城市化”后,首先让学生观察对比分析——图2.16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从1985年发展到20xx年有些什么区别,并根据这些变化试着提炼出城市化的概念,之后再结合书上给出的概念加深记忆。要强调概念中的四个关键词:过程、人口、农村、城市。要明白城市化是一个过程,它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渐进的、不断进行的。在这个过程里人口是重要的参与元素,人口在农村与城市间的迁移活动,引起了城市化。
2.常识回忆,层层递进
在理解了城市化的概念之后,要剖析城市化发展的动因。要从现象观察到本质提炼,用两个城市化发展的现象原因引入根本原因。第一、著名女歌唱家董文华唱的《春天的故事》这首歌里有这样的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奇迹般的崛起座座城”,这两句歌词反映改革开放对我国城市化发展带来了动力啊,这就是政策的影响。第二、湖南的株洲,以前只是一个规模很小的城市,但自从成为铁路交通枢纽之后,发展非常迅速,这是交通对城市化的影响。但是无论是政策还是交通最终都是引起人口迁移来带动城市化的,那么我们从人口迁移的角度来谈谈城市化发展的动因。提出问题:为什么绝大部分人想在城市里生活,希望在城市里安家?请学生回答,回答后结合
图2.17进行讲解。
3.角色扮演,激发兴趣
华西村的发展是城市化的一个典型实例,改革前的华西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村子,经过改革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成为了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典型。它的面积由原来的0.96平方公里扩大到30平方公里,人口由原来的20xx多人增加到3万多人。20xx年,华西村人均工资收入12.26万元。同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22元。华西人的收入是全国农民的41.76倍、城镇居民的13.01倍。让学生扮演不同时期的华西村村民,说明城市化给自己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带来的巨大改变。
4.科际联系,图文结合
在讲解第二个知识点“世界城市化的进程”时,要充分结合书上的两幅图,联系历史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先讲世界城市化发展的走势,看图2.18——世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先为学生讲解图上注释、标记的意思,然后提出疑问:为什么发达国家在1800年进入了城市化发展的高速时期,而发展中国家直到二十世纪中叶才出现了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让学生结合历史知识进行思考,激发他们浓厚的兴趣。再讲到城市化的阶段这个重点的时候要将图2.19——城市化进程示意与案例4——英国的城市化进程结合起来讲解,用示意图来说明案例,用案例来论证示意图,加深学生对世界城市化的发展阶段以及各个阶段出现的特征的理解,还能提高学生的看图能力以及材料分析能力。
5.实例剖析,巩固理解
运用三个新闻材料,用今天所学的课堂知识对其进行辨析,加深学生对本节课堂知识的理解。新闻内容为:
一、在中国人口流动最频繁区域之一的东部沿海浙江省,户籍管理部门调查发现,全省“农转非”数量从20xx年时的57.7万人降到去年的18.9万人,降幅高达67%。不愿意进城落户,甚至把户口从城市中反迁回农村。
二、几个月前,杭州市滨江区户籍官员遇到头疼事:马湖村20余名大学生强烈要求把户口迁回农村。
三、在中国东部一个经济发达的县,出现了几十名政府公务员把户口迁往农村的现象。于是,有人开始高呼,中国城市发展开始“逆城市化”了。让学生说明这个观点的对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判断的理由。
(三)布置作业
1.填表
城市化阶段
水平
发展速度
地域扩展趋势
常见的问题
初期阶段
中期阶段
后期阶段
2.读图答题
(1)到20xx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处于什么阶段?
(2)分析图示,我国的城市化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分别处在哪个时间段?
(3)按照世界城市化的进程,我国现在处在哪个阶段?有些什么特点?
这两个思考题基本包含了本节课的重点,可以引导学生课后复习与巩固。
六、板书设计
第三节 城市化
一、什么是城市化
(一)城市化的概念
人口、聚集、范围、过程
(二)衡量标准:城市人口/总人口*100%
(三)城市化的发展因素
农村人口增长过快,对土地压力 就业机会多
推力 自然灾害 拉力 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
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 文化设施齐全
交通方便
(四)意义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一)初期阶段
(二)中期阶段
(三)后期阶段
七,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图片丰富,形象直观,对比鲜明,突出了重难点知识。通过让学生观察分析图,从图中总结答案,培养了学生阅读地图和分析地图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多留时间给与学生思考和活动的时间,例如:讲到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时,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从感官上感受城市环境问题的表现和危害。在这块内容里,教师留给学生讨论和交流的时间。在课堂上交流,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不足之处在于没有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上给学生思考的机会和时间还有些少。再就是教师对地理图表的引导讲述的时候还不够深入和到位,比较肤浅,不能深层次剖析课本重难点知识。以后应该多与同行交流,共同学习进步!
高中地理说课稿5
各位评委老师:
下午好!
我是今天地理科目的xx号考生。我所说的课题是《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下面我主要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流程等几个环节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鲁教版必修三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在前面学习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原则的基础上,这为过渡到本课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同时,学好本节课对教材后面两个单元的学习提供了基本的方法和思路,在本章中起着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
2、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对教材的分析,鉴于新课程要求的学习和理解,又结合本阶段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把本节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明确我国四大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的原因和具体措施。
(2)过程与方法:根据有关资料,归纳我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内容,使学生树立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教学的重难点
通过对教学目标的分析,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确定本节的教学重难点为:
重点:从中国国情出发,研究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战略。
难点:理解我国实施四大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的原因。
二、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及选择依据
教无定法,应“以学定法”,这是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以此为出发点,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本节课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又能培养学生竞争意识,提高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2)学案导学法:在学案上提出问题让学生采取自学的方式先解决一部分知识与能力问题,增强学生自己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3)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构建当前所要学习的知识。
(4)教师过渡:这是我在本节教学设计时采用的教法选择及其依据,课堂教学中“教”是一个方面,但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
2、说学法指导
学是中心,会学是目的。托夫勒有句名言:“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在这样的时代下,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树立“学教并重,以学为本”的育人观,不仅教知识,更重要的是教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本节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渗透学法:
(1)运用图表:培养学生从各种地理图像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在地理课中,图表是最重要的一种知识载体,在图表上可以获得很多地理信息。
(2)学会合作探究:通过小组讨论、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掌握比较,分析综合等科学的探究方法。
总之,通过教法选择和学法指导,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三维目标,在活动中归纳知识,在参与中培养能力,在合作中学会学习。
(教师过渡:那么怎么把教法选择和学法指导具体得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呢?接下去我将重点说说具体的教学程序安排)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主要是由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练习、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板书设计几个环节构成。
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提出的教学是否有利于学生去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思维、求异思维,是否有利于调动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积极性。所以,在导入的环节中:我设计的是利用教材的问题“将来我们住在哪里”引发学生的思考,自然引出为了避免将来出现“住无所居”的现象,当务之急就是中国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自然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
在讲解新课时,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学能力,我设计了本节课相应的导学案。导学案主要有两大板块组成,一是“中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性”,二是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四大战略的存在问题和相应措施,简单明了。导学案要填的内容都是教材中有的,这完全可以让学生用几分钟的时间来完成相关的填空,但在完成相关的填空后并不是就算是掌握了本节的内容,或者说只是掌握了一些面上的东西,我在教学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是这样来设计教学的:
对于学案上的第一个问题“中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性”,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教材从书上先找出问题的答案,并提问同学回答,当学生找出问题的答案并回答了以后,我会立刻追问,既然我国深受人口、资源、环境三大问题的困扰,那么你能就你的理解说说我们该怎么做吗?这里让学生自由发挥,一般学生都可以说出个大概,但由于学生掌握的地理专用术语不多,可能虽然意思表达了,但不那么的专业,这时老师可以帮助学生规范用语,只要经常性的给学生灌输这些地理专用术语,久而久之,学生在以后答主观题时就会自然地运用了。
对于中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战略,我分两步走,第一步是讲中国在目前发展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其实这也是目前世界上多数发展中国家所共同面临的问题,即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而中国存在的这些问题比其他很多问题要更为严重,然后我就这三个方面的问题作较细的分析,明确我国的发展问题的实质,及特殊性。第二步是学习对于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所应采取的相应措施,这本来是重点,也是难点,但通过上面的详细分析,共同讨论,很多知识学生已经具有,所以这里我是主要让学生分小组进行交流讨论后,进行归纳总结,对他们说的不全面的,语言表达不够准确的我再进行点拨规范。
新课结束后请一同学做小结,我适时地加以引导、提示,并用多媒体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演示知识结构即板书内容)。
最后针对学生课堂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布置适量课下作业,巩固本节所学知识。总之,在整个教学中努力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重视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以灵活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从感性认识出发,拓展思维,通过讨论解决问题,获得理性知识。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高中地理说课稿6
一、教材分析
1、 教学内容
《地球的伙伴—月球》是根据《上海市中学地理课程标准(试行稿)》编写的高中地理教材第一篇《宇宙与地球》中的专题2,内容主要包括有四个方面,分别是月球的概括介绍、月相变化、日食和月食以及月球与潮汐。后三个内容实际上就是与月球有关的典型的天文现象。
2、地位与作用
本专题是高中地理第一篇“宇宙与地球”的组成部分,是按照天体系统等级由大到小展开的,即:宇宙→太阳系→月球→地球。本专题设置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认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谈天”是为了“说地”。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月球的特殊环境特征及其成因;能运用“月相成因示意”图说出月相变化规律;能通过观测日食和月食录像认识日食、月食的成因、条件及种类;了解潮汐的成因及其规律。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情景生成问题,讨论、比较与地球不同的环境特征;通过演示月相Flash软件,模拟月相的变化规律;通过观看月食和日食的录像,对比了解两种天文奇观。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月相实地观察活动中,激发对月球的探究欲望,熏陶审美情趣,养成科学的态度和探究的精神;从身边的事例说起,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浓厚兴趣,学会对终生有用的知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索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月相变化规律及成因探究分析;日食和月食成因及出现条件探讨;潮汐的成因及规律
难点:月相变化成因分析
四、学生情况分析
1、高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虽然没有专门的月球方面的知识,但作为常识,在很多学科都涉及过,如诗词和散文中他们的知识和兴趣会带动整个课堂探究的气氛。
2、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学习能力和态度都比较差。
五、教学方法
演示法、对比法、多媒体教学法、引导探究式教学法
引入新课(创设情境)
阿波罗登月录像;“美国登月阴谋论”材料
六、教学流程
认识月球概况
观看登月录像及阅读材料
归纳月球物理特征
肉眼观察与图片结合
认识月球地形(环形山、月海)
图片与Flash演示结合
了解月球的同步自转
展示学生看到月相情况
(课前准备)
探究月相(Flash动画演示)
总结月相的位置、形状、月出月落时间、夜晚见月情形、农历时间(表格形式)
问题一:
为什么会产生月相
问题二:
月相如何周期性变化
问题三:
为什么上弦月亮面朝
西,下弦月亮面朝东
特殊天象:日食与月食
观看日食、月食录像及Flash演示
学生归纳原因、种类、发生条件
潮汐现象
观看钱塘江大潮录像
探讨潮汐的成因及规律
Flash演示大潮与小潮
探讨潮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七、教学过程
(一)月球
1、月球的自然环境
①首先观看1969年美国“阿波罗”号登月录像片段,接着让学生阅读20xx年提出“美国登月阴谋论”材料,然后提出问题:月球的自然环境到底与地球有何不同?这样从影象材料导入新课,冲击学生的视觉,肯定登月后又对其提出疑义,前后思维形成强烈反差,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从社会问题出发,体现了二期课改理念。
②学生合作探究讨论月球与地球在自然环境方面的主要差异。
③教师适时进行引导,并与最后进行归纳总结
2、月球的同步自转和公转
①情境创设:从“阿波罗”号登月录像片段提出问题:在刚才的录像中有一个科学性错误,同学们发现了吗?
②学生合作讨论:在月球上是看不到地球升起和降落→月球的“同步自转”
③教师提出问题:月球的同步自转会给地球上的人看月球造成什么影响?
同时进行“月球同步自转和公转”Flash演示
④同学得出结论:地球上的人永远只能见到月球的正面
(要学生能归纳出“公转、自转同向且同步”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需增加讨论和演示启发。)
(二)月相
①选择四组学生在前一个星期内月相观察记录(整个过程主要在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让学生感觉到其实地理就在生活中,符合二期课改“关注贴近学生生活的地理”课程理念)
②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月有阴晴圆缺”?
③教师演示月相Flash动画,并在演示过程中进行三大问题的讲解(问题一:为什么会产生月相;问题二:月相如何周期性变化;问题三:为什么上弦月亮面朝西,下弦月亮面朝东)。在问题二的解决上进行学生参与,教师以新月为例启发学生得出结论,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举一反三学会分析其它月相的情况。(从静态到动态有助于学生强化日、地、月位置和月相的关系,利于学生对月相成因的分析)
④学生在老师的分析讲解下,自行完成表格填写。(学生完成表格的过程是学生自我归纳总结能力的培养)
⑤Flash动画演示月相周期与公转周期的不同
⑥让学生理解朔望月和恒星月的不同
⑦用诗句进行月相练习反馈学生掌握情况(在有关月相文学作品的分析活动中,初步形成文理相融的学习观,体现地理学科的综合性特点。)
(三)日食与月食
该内容如果要全面了解,知识点较多,设计到物理学科的知识如影子里的本影、伪本影等。对于本校学生来讲有一定难度,所以讲解只是在较浅的层面上
① 播放日食、月食录像
(观看难得一见的天文奇观,冲击学生的视觉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到地理就在自己的身边)
② Flash演示日食、月食,理解其形成的过程(达到感官认知与抽象思维的结合)
③ 学生完成表格(通过对比,更容易本校学生的掌握)
④ 教师归纳总结,并解释日食与月食发生的条件
⑤ 展示未来几年可见天象的时间表(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月球与潮汐
①观看钱塘江大潮录像(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②探讨潮汐的成因及规律
③Flash演示大潮与小潮
④教师提出问题:从演示动画中又可看出哪些现象和规律?
⑤教师归纳总结,让学生完成大潮、小潮的对比表格
⑥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潮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美国登月阴谋论”材料
20xx年7月中旬,墨西哥《永久周刊》科技版刊载了俄罗斯研究人员亚历山大·戈尔多夫发表的题为《本世纪最大的伪造》的文章,对美国31年前拍摄的登月照片提出质疑。据美国一家权威的社会调查机构统计,竟有10%(约2500万)的美国人认为:所谓阿波罗登月,是美国宇航局制造的一个大骗局。奇怪的是,迄今为止未看到美国官方对此有任何正式反应。现年69岁的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依然健在,为何不让他出来澄清事实?是美国对此根本不屑一顾,还是确有难言之隐?各国新闻媒体颇有要对此进行一番调查采访的势头。
由来
按照被普遍接受的观念,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在航天竞赛中处于劣势的美国人决心不惜一切代价,重振昔日科技和军事领先的雄风。1961年,美国总统肯尼迪正式宣布,美国要在60年代末实现把人送上月球的目标。这就是举世闻名的“阿波罗登月计划”。
1969年7月16日上午,巨大的“土星5号”火箭载着“阿波罗11号”飞船从美国肯尼迪角发射场点火升空,开始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太空飞行。参加这次飞行的有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埃德温·奥尔德林、迈克尔·科林斯。在美国东部时间下午4时17分42秒,阿姆斯特朗将左脚小心翼翼地踏上了月球表面,这是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接着他用特制的70毫米照相机拍摄了奥尔德林降落月球的情形。他们在登月舱附近插上了一面美国国旗,为了使星条旗在无风的月面看上去也像迎风招展,他们通过一根弹簧状金属丝的作用,使它舒展开来。接着,宇航员们装起了一台“测震仪”、一台“激光反射器”……在月面上他们共停留21小时18分钟,采回22公斤月球土壤和岩石标本。7月25日清晨,“阿波罗11号”指令舱载着三名航天英雄平安溅落在太平洋中部海面,人类首次登月宣告圆满结束。
质疑
但时隔30多年,戈尔多夫却公开发表文章对美国拍摄的登月照片表示怀疑。他认为,所谓美国宇航员在月球上拍摄的所有照片和摄像记录,都是在好莱坞摄影棚中制造的。他强调,他是在进行了认真的科学分析和认证后作出这一结论的。其主要理由如下:
1.没有任何一幅影像画面能在太空背景中见到星星;
2.图像上物品留下影子的朝向是多方向的,而太阳光照射物品所形成的阴影应是一个方向的;
3.摄影记录中那面插在月球上的星条旗在迎风飘扬,而月球上根本不可能有风把旗子吹得飘起来;
4.从摄影记录片中看到宇航员在月球表面行走犹如在地面行走一样,实际上月球上的重力要比地球上的重力小得多,因而人在月球上每迈一步就相当于人在地面上跨跃了5至6米长;
5.登月仪器在“月球表面移动”时,从轮子底下弹出的小石块的落地速度也同地球发生同一现象的速度一样,而在月球上这种速度应该比在地球上快6倍。
戈尔多夫表示,他质疑30多年前美国宇航员“拍摄”的登月照片和摄像记录,并不是否定当年美国宇航员登月的壮举。他认为,美国宇航员当时是接近了月球表面,但因技术原因未能踏上月球。由于当时美国急于向全世界表功,因而伪造了多幅登月照片和一部摄影记录片,蒙蔽和欺骗了世人几十年。他说,美国著名工程师拉尔夫·勒内、英国科学家戴维·佩里和马里·贝尔特都对他的这一质疑表示赞同。
无独有偶,自称参与了阿波罗计划工作的比尔·凯恩教授曾写了一本名为《我们从未登上月球》的书,书中对阿波罗登月计划也列举了一些疑点,甚至认为:载有宇航员的火箭确实发射了,但目标不是月球,而是人迹罕至的南极,在那里指令舱弹出火箭,并被军用飞机回收。随后宇航员在地球上的实验室内表演登月过程,最后进入指令舱,并被投入太平洋,完成整个所谓的登月过程。
“阿波罗登月计划”是否是一场骗局的问题在美国引起了强烈反响。以著名物理学教授哈姆雷特为代表的人士肯定“骗局论”,他们认为阿波罗登月造假的依据有:
1.阿波罗登月照片纯属伪造
根据美国宇航局公布的资料计算,当时太阳光与月面间的入射角只有6-7度左右,但那张插上月球的星条旗的照片显示,阳光入射角大约近30度。照片中出现的阴影夹角应该在“跨出第一步”后46小时才可能得到。
2.阿波罗登月录像带在地球上摄制
通过录像分析,宇航员在月面的跳跃动作、高度与地面近似,而不符合月面行走特征。
3.月面根本没有安装激光反射器
根据美国某天文台的数据可以计算得知,现在在地球上用激光接收器收到的反射光束强度只是反射器反射强度的1/200。其实,这个光束是由月亮本身反射的。也就是说,月球上根本没有什么激光反射器。
4.阿波罗计划进展速度可疑
美国直到1967年1月才研制出第一个“土星五号”,
1月27日
做首次发射试验,不幸失火导致三名宇航员被熏死。随后登月舱重新设计,硬件研制推迟18个月,怎么可能到1969年7月就一次登月成功呢?
5.对土星五号火箭和登月舱的质疑
现代航天飞机只能把20吨载荷送上低轨,而当年的土星五号却能轻而易举地把100吨以上载荷送上地球轨道,将几十吨物体推出地球重力圈,为什么后来却弃而不用,据说连图纸都没有保存下来?
6.温度对摄影器材的影响
月面白天可达到
121°C
,据图片看,相机是露在宇航服外而没有采用保温措施的。胶卷在
66°C
就会受热卷曲失效,怎么拍得了照片?
这些人士认为,对以上这一切美国政府一直没个交代,而知情者由于担心生活和安全受到影响,甚至可能直接遭到了胁迫,至今对此沉默不言。但相信不久的将来,诞生于美苏太空竞赛年代的“登月骗局”定会水落石出。
反驳
不过,也有许多人认为“阿波罗”登月计划不可能造假:
首先因为该计划当时是在全球实况转播的,近亿人亲眼看到。另外,宇航员还从月球带回了一些实物,如岩石。
其次,美国政府不会拿信誉开玩笑。如果是一次骗局,他们根本不需要冒这么大的风险实况转播,而只需事后发表一些照片即可。否则万一有个闪失,美国政府要承担很大后果,甚至会名誉扫地而一蹶不振。
第三,美国宇航局有成千上万的科技、工程人员,绝大多数人都会持科学的态度,不会视严肃的科学问题为儿戏。如果登月计划是一场骗局,不仅全体参与者的人格将受损,而且,让几万人守着谎言过几十年,实非易事。
高中地理说课稿7
一、说教材
1、地位和作用
城市化是承接上一单元人口迁移,而城市的大规模发展又对后面工、农、交通等区位选择产生重大影响,在整个模块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前两节从静态的角度分析了城市的空间结构与服务功能的特征之后,本节教材主要是从时间这个维度探讨了城市的一个发展历程及今后的趋势,可以理解为对一、二节的呼应和升华,本节的城市化对一个城市而言是城镇等级升级的过程,对一个地区而言是城市等级体系形成的过程,城市化不仅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形成不同的城市形态和不同的空间结构,反之城市化也深刻影响着地理环境,所以本课在本章节中起着提炼与升华的作用,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
2、教学目标
根据高中地理新课标要求(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课改理念、高一学生的年龄特征及本校学生的实际,我们教学过程中应达到以下三个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城市化的概念、意义,了解引起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动力;
②运用资料,概括出世界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③理解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和缓解城市化给地理环境带来压力的措施。
(2)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会地理图表资料的分析方法,并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和归纳,概括出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关注家乡城市化的现状与趋势,培养以可持续发展观念建设家乡的社会责任感。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课标要求“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和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是本课的的重点,又是本课的难点。
可通过读图分析、图文转化、案例呈现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4、课程资源的开发及有机整合:
充分利用教材、地图册,搜集城区的各种资料,运用多媒体设备,各种课程资源互相补充,协调统一。
二、学法指导
心理特征及调节
高中的学生的理解能力基本以可以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加上本校生源素质较高,接受能力较强,但由于生活的阅历少,对一些问题的理解较偏面,所以在教学中需要老师有目的的启发和引导学生对问题的全面认识。明确的学习目的,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
学习基础
城市化发生在我们身边,前面又学习了一系列城市特征,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但学生没有接触过“城市化”这个专用名词,对城市化的一系列特征仍存在较大的疑惑。
知识建构方法指导
在教学中以建构主义理论进行教学设计,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地理,通过读图绘图实施自主探究,师生互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建构。在教学中加强知识的前后联系,加强与相关学科的联系(本课的城市化的加速是伴随着工业革命而开始的,主要加强与相关历史知识的联系)。
学习方法指导
针对上面两个实际,本课采用结合乡土,案例呈现,通过分析图表等资料,引导学生由浅入深进行层层引导剖析,联系生活,激发学习兴趣,探究地理问题。
三、说教法
(一)教学方法及依据:依据哈佛大学首创的案例教学法理论和瑞士思想家、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Piaget)的建构主义理论,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确定本课采用情景教学法、资料分析法、自主探究法、案例分析法。
情景教学法:是指教师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具体事物的场景,使师生设身处“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我要学”、“我爱学”的氛围中愉快地接受新的地理知识。本课城市化定义教学中联系本地实际,从学生身边的地理环境、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入手创设情景。
案例分析法:通过安溪城区面积和人口的变化启发学生得出城市化的概念;通过英国的城市化进程这一案例让学生讨论得出世界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及地区差异。
资料分析法:通过读图表、文字材料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演绎归纳出地理特征,是学生一项重要能力,也是高考要考查一项重要内容,本课资料丰富,是提高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好素材。
自主探究法:读图2.20和图2.21填表,使学生学会从图表上归纳出地理知识,地理规律,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学手段
(1)自制多媒体课件,利用我们学校教室已配备多媒体设备的有利条件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2)自制的八十年代的安溪城区地图和今天的安溪城区地图
(3)学具:地图册、课本等,事先印发的学案(略),包括学生上课要完成的图表、课堂练习、学生学习目标评估和自我分析题目。
四、教学程序(第一课时)
针对本节课目标要求及内容的需要,设计如下教学环节:引入新课;新课学习;课堂小结;教学效果反馈。下面我就分别从这四个方面说一说:
高中地理说课稿8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高中地理必修二中交通布局及其影响一章中最后一节的问题研究课,
前面学习了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还有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这对研究南京
的交通主要面临问题和解决方案的探讨有启发的意义,教材中给出的资料也有
助于同学全面思考自行车在交通问题中影响的大小和发展方向。
知识与技能:
1.在问题研究中初步学会探究学习。
2.了解南京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的相应措施。
3.培养学生查找、搜集、分析地理资料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地调查或借助于图书馆、网络等手段收集阅读相关资料,分析南
京交通问题及解决对策。
2、小组互动学习、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素养和态度。
2.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团队精神。
3.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树立正确的发展观。
教学重点:
1.探究学习方式的初步体验。
2.查找、收集、分析资料的能力培养。
教学难点:
1.探究学习方式的初步体验。
2.查找、收集、分析资料的能力培养。
3.南京交通问题解决建议措施。
二、教学方法:
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启发,学生积极探究思考解决问题,学生在思考时要联系本章内容,分析交通方式对城市的影响。
1.利用图文信息,分析南京目前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
2.通过师生分析、发现的学习,分析南京交通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建议,并分析自行车应承担的责任和发展方向。
三、学习方法
1、学生课前积极搜集相关资料。
2、发挥团队精神,小组互助学习,积极探究。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生活中用的最多的交通方式是什么?
答:自行车
城市里交通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今天我们就围绕交通谈谈有关话题。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南京的自行车是多了还是少了”。
展示图片引导学生总结出南京主要交通问题。
提问:你们在这张图片上看到了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交通拥堵问题、交通环境问题以及交通安全问题都是南京面临的主要交通问题。
进一步和学生共同探讨,南京的交通问题主要是交通拥挤和交通工具造成的
环境污染,并和同学分析造成南京交通拥挤的原因以及是否与自行车有关。
归纳小结:
南京交通拥挤的原因:
私人小汽车呈爆发式增长态势。
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单一,轨道建设滞后于机动化发展进程
道路网体系和功能不完善
公交线路及站点设置存在问题
停车设施供应严重短缺
道路施工加剧了交通拥堵
交通管理上还存在不科学、不到位的地方
自行车和行人过多,并且不遵守交通规则
强调:自行车多并不是造成我们南京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例如多使用自行车,可以相对减少私家车的使用,但在一些混合车道地段,自行车多可能是造成交通拥堵的一个原因。
那么我们怎么去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小结:
发展城市公共交通
明确道路分工
合理规划停车场
减少出行距离
错开出行高峰
加大城市道路建设
进行科学合理的交通管理,重视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
提问:这组同学在幻灯片中提到城市环境污染源主要有哪些?
城市交通环境问题除了交通工具的尾气排放带来大气污染外,还会给城市环境带来什么问题?
这组同学基本同意自行车多是加剧南京空气污染的间接原因,你同意他们的观点吗?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归纳小结:自行车是一种绿色交通工具,既环保又经济。只有当它在某些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不分的地段,影响车辆行驶速度的时候,它才可能成为加剧空气污染的间接原因。
那么我们针对交通工具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除了这组同学提到的三点解决措施以外,我们还有什么要补充的解决方法吗?
归纳小结:
实施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技术措施
加强道路绿化
合理规划城市道路,提高车速
制定相关法规严禁各种车辆违规鸣喇叭
在噪音严重的地区设置先进的隔音设施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了自行车过多并不是造成我们南京交通拥挤的主要原因,但自行车多并且不遵守交通规则的确是造成交通拥堵的一个原因。从这方面来讲,在一些混合车道地段,自行车是造成空气污染加剧的间接原因。那么在我们南京到底是应该鼓励自行车的发展还是限制自行车的发展呢?
学生辩论:鼓励自行车和限制自行车
小结:针对我们南京的实际情况,《南京交通发展白皮书》的建议稿提出我们南京应该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对私家车的发展进行主动引导,并辅以有限的限制和差别化调控,更加关注改善步行和自行车交通。
五、板书设计
南京的自行车是多了还是少了
一、南京主要交通问题
交通拥堵
交通环境问题
二、交通问题的原因
三、交通问题的解决建议
四、自行车的发展方向
鼓励自行车和限制自行车
高中地理说课稿9
一.说教材:
教材简析: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三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课标要求:
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形成条件。
本节课标解读:
1.说明大牧场放牧业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及特点;
2.说出乳蓄业的分布范围,说明乳蓄业的形成条件及特点。
内容地位与作用:
本节共分为2部分内容“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使用2课时完成教学。
两部分内容都以案例的形式开展。大牧场放牧业以潘帕斯草原为例,重点通过读图分析,掌握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因素,教学中应注意对大牧场放牧业区位因素的相关分析不要孤立的看待,自然因素是基础,人文经济因素是条件,科技进步(包括交通状况和草场条件的改善)是“催化剂”。乳畜业,以西欧乳畜业为例,重点掌握产品种类和分布特点,这里理解欧洲乳畜业的形成条件是关键。乳畜业的规模与城市的发展水平和当地的饮食有很大的关系。选取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达到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目的。
知识与技能:1.用案例说明大牧场放牧业形成的区位因素和特点。
2.读图从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等多个角度分析西欧乳畜业的形成条件,运用资料归纳乳畜业的特点。
3.对比分析西欧乳畜业和潘帕斯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
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运用农业区位因素分析,评价某一地区的农业选择。培养从众多的自然和人文地理影响因素中综合分析,并抓住主要因素的地理综合思维能力,从而正确认识人类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因地制宜,合理发展农业生产的观念和科学的人生观念。
2.借鉴世界状况,探究中国国情寻找发展对策,为我国农业服务。
1.大牧场放牧业的特点和发展条件。
2.西欧乳畜业的形成和基本特点。
二.说教法:
讲述法、案例分析法、问题拓展法、启发式读图分析法。
电脑平台、有关图片和录像。
2课时
三.说学法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利用已学知识,分析农业区位因素,进而认识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通过读图分析以及案例分析,掌握大牧场放牧业的分布和区位因素,学习乳蓄业的分布和区位因素,并将两者进行对比,巩固对两种农业类型的认识和理解。
四.说教学过程
通过读“世界大牧场放牧业分布”图、“潘帕斯草原的地形图”、“气候图”和“牧牛业景观图”,以及分析潘帕斯大草原的案例,来分析大牧场放牧业的分布范围、形成的区位因素,
1.导入新课:通过视频“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而引出新的学习内容——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2.新课讲授:第一课时,首先通过展示“世界大牧场放牧业分布图”,引出对大牧场放牧业的初步认识,了解其分布范围;然后通过展示“潘帕斯草原的地形图”“气候图”和“牧牛业景观图”,讨论分析大牧场放牧业形成的区位条件,并进行案例分析,学习该种农业的特点;最后,理论联系实际,展示:“中国地形图”“气候图”“人口图”“交通图”和“内蒙古牧区图”,分组讨论我国内蒙古地区能否采用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生产模式。
第二课时,首先通过设问顺利从大牧场放牧业转入乳蓄业,通过讲述让学生了解乳蓄业的概念;然后通过展示世界乳畜业分布图,了解乳蓄业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接着,通过西欧乳蓄业的案例分析,得到乳蓄业发展的区位因素及其特点。
3.小结本节课内容,布置适当作业,巩固本课所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五、说板书设计
第三节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一、大牧场放牧业
1.概念
2.分布
3.区位条件
4.特点
二、乳蓄业
1.概念
2.产品种类
3.重要分布
4.区位条件
5.特点
高中地理说课稿10
(一)开场白(略)
(二)教材简介
《地质灾害及其防御》是高中地理(必修)上册第四单元《陆地环境》中的内容。本单元是自然地理知识最为集中、涉及面最广的一个单元;而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陆地环境的组成要素——岩石、地貌、陆地水、生物、土壤以及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后而编排的,也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地质灾害的种类很多,从课时容量考虑,教材有选择地讲述了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四种地质灾害的成灾原因、灾害本身的基本知识、危害、地质灾害之间的关系以及地质灾害的防御等内容。本节教材的特点之一,是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及其与人们生活和生产关系的密切程度;特点之二,是从有利于学生认识地理环境的角度出发,注重阐明地理过程及地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这与全书以阐明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为主线是相吻合的。
(三)理出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知识目标:了解地震、火山爆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危害,以及进行监测防御的重要性
能力目标:1、培养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2、培养分析知识点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结构的能力;3、培养把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即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德育目标:树立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以正确态度对待地质灾害的发生
(四)点出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如果能抓住各种地质灾害的成灾原因,也就把握了地质灾害知识点的要领。所以在本节的教学中,要把分析地质灾害的成因、分布和造成的危害作为教学的重点.通过对各种地质灾害的分析,归纳总结出地质灾害的基本特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习的主体——学生能理解和掌握地质灾害的一般规律。
地质灾害就其个体而言,有着偶然性和地域性的限制,但从总体上看,它们之间以及与其他自然因素之间有着明显的相关性。教材以动态和联系的观点分析了地质灾害三方面的关联性,学生在学习中普遍会感到有些困难。因此,对地质灾害的关联性分析成为本节教学的重点,也是本节教学的难点。教学时要密切联系旧有的知识,引导学生利用视频和图片,把突破难点的过程当成巩固和加深对旧有知识的理解和综合应用的过程,当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的过程,从而全面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五)优化出教学方法和手段
我们的学生基本上都没有经历和目睹各种地质灾害发生过程,虽然他们可以从电视、报刊杂志、互联网上获得有关资料、信息,但仍然有欠完整和系统。由于条件所限,传统教学也只能以小量的图片和资料可以辅助讲述,学生对各种地质灾害的感受比较平淡和肤浅的。我们不可能让学生亲临地质灾害现场观察、体验后进行教学。但在网络环境下,充分的收集资料、信息,采用多媒体演示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上述的不足,强化对学生的感受力。所以在教学中,我们通过视频素材和各种图片资料使学生观察到地质灾害的成因、分布、危害等特点,运用类比引导学生建立知识结构,指导学生讨论各种地质灾害的一般规律,归纳出地质灾害的相关性,使学生全面理解教材,进而提高对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防御重要性的认识。因此,这节课可采用综合运用视频演示、讲授、自学、讨论并辅以电教手段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教学中,应加强师生间的双向活动,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由于本节内容中,要研究的地理要素较多,教学容量大,教师要注意控制教学进度,以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六)教学程序安排
从以上分析,本课教学应以了解、学习研究地理问题的方法为基础,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能力为方向,紧抓重点突破难点,从而设计了如下教学程序:
1、导入新课
这部分教学大约需要5分钟。
以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为导入新课的指导思想,列举现实生活、生产中的事例进而引导学生观察归纳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再介绍说明研究地质灾害的重要性及现实意义。例如可以播放视频——加利福尼亚地震发生后的视频一段,构建学生对地理图像的直观感悟能力,进而稍详细地以地震为例,说明地质灾害具有分布广泛,危害大、伤亡多,突发性强等基本特点,接着导入研究某一地理事物(现象)的一般方法,即先阐明地理过程,再逐步深入了解地理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举实例时,要强调地理知识的内在联系,研究地理学离不开观察和分析,这既是研究地理的基础又是学生认知的起点。在让学生观察时,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地质灾害,让学生的思维进入新课的轨道。
2、新课教学
这部分教学大约需要30分钟。
现代教学论认为,地理教学不仅具有传授知识的功能,还有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的功能。讲授地质灾害应着力通过现实生活的实例创设情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获得更多感性认识,使学生产生获取知识的迫切性,强化对学生的感官刺激和心理震撼,可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加深对地质灾害的认识。在培养能力方面可按大纲要求,还应包括培养学生
高中地理说课稿11
一.说教材:
自然资源分布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不同地域之间产生了人和物交流的需要。交通运输是实现人和物位移的主要手段,而交通运输线路的布局,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会产生哪些影响呢?课文主要从两部分讲述:
(1)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2)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教材的着眼点是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强调一个“变”字,体现两个“影响”。
教材文字虽少,但内容与我们生活的环境密切相关。本节配置了许多的“活动”和“案例”,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中应予以足够的重视。通过围绕相关的“活动”设计活动内容教学,既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活动过程,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1、知识与技能:
(1)结合案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2)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发现和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法、合作与探究、对比法,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学习本节的内容,让学生通过联系生活中的例子,将地理知识生活化,从而理解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对城市及其商业网点布局和发展的影响,学会用发展的观点来认识问题、分析问题。
(2)学会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城市交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建议,培养学生参与城市交通布局和建设的责任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培养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掌握知识的技能。
二.说教法:
通过读图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法、对比法的综合运用,让学生通过读图、分析文字材料和案例材料,提取信息,掌握知识要点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网络环境下,可以充分的收集资料、信息,采用多媒体演示手段通过各种图片资料,强化对学生的感受,更好地进行分析对比。比如,根据图5.8“山区商业网点示意”、图5.9“平原商业网点示意”,对比山区和平原的交通运输方式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得出山区和平原商业网点分布的特点及其原因。
三、说学法:
学生通过多媒体的演示的各种图表,案例资料,通过各种形式的资料讨论,对比,分析并说明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能较好地达成课标中知识与技能的要求。
四、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通过问卷调查“如果你是一名普通的工薪阶层人士,要置业(买房),以下因素中,哪三个你认为是最重要的?”引出交通运输的重要性,引入课题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2.新课讲授:要了解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就先跟学生们一起复习有关聚落的基本知识和聚落的形式和空间形态的知识。再通过读图分析比较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影响,通过补充知识《大运河沿岸城市的兴衰》来分析说明交通线的发展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对第二部分“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也是通过上面的顺序即先对商业网点相关知识作一下简要的提问,再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交通条件对对商业网点密度,对商业网点位置,对集镇发展的影响。总的来说,这节课的教学,主要依靠具体的案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最后,小结本节课内容,布置适当作业,巩固本课所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五、说板书设计:
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1.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2.交通线的发展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二、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1.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
2.对商业网点位置的影响
3.对集镇发展的影响
高中地理说课稿12
一、说教材分析
1、说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内容与1、4课《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紧密相连,与1、5课《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是并列的内容。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运动,产生了黄赤交角;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引起了太阳直射点一年中有规律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又因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引起了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同一纬度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时间(季节)发生变化,就形成了四季。同一时间(季节),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发生了变化,形成了五带。因此1、6课又是1、4课、1、5课内容的继续。它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进一步理解黄赤交角存在的地理意义和太阳直射点南北回归运动的规律。还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形成事物之间是联系发展的思想意识。因此,我设计了下面的教学目标。
2、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学生理解正午太阳高度、四季、五带的基本概念。
B、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四季五带的形成。
(2)能力目标:
A、能根据太阳直射图分析说明地球上不同地带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及季节情况。
(3)德育目标:理解事物之间是联系发展变化的。
确立以上教学目标的规律:正午太阳高度,四季、五带是地理学重要基本概念。学生必须理解。四季、五带是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有规律变化的结果。因此,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又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涉及到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晨昏线的倾斜的空间想象、而绝大部分学生初中地理基础差,空间想象力薄弱,所以理解和掌握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又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二、说教法
根据教学重点和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教法:
1、设疑导学法
2、图例导析法
3、归纳推导法
有些提问是用来帮助学生理解基本的概念,有些设疑是图例导析过程中学生加深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的必要补充。
图例导析是学生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的最直观手段。为学生构建直观空间想象的平台。因为课本的三幅“二分二至全球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分布”分布图,很多学生看不出太阳直射点移动与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动态变化规律的关系。因此我在图例导析过程中比教材多了两幅图,如后图所示。
三、说学法
1、阅读法。
2、图画法。
学生可以结合教师提问阅读教材理解基本概念,如:正午太阳高度、四季、五带。
学生与教师一起画,太阳直射点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图,有助于知识的巩固和以后的复习深化。
四、说教学程序
1、说导入:通过前两节学习我们知道了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地方时、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地球公转产生了二分二至自转与公转叠加产生了黄赤交角,由于黄赤交角存在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来回移动。太阳直射点来回移动又会产生怎样的天文现象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我采用复习导入和反问法导入,一方面复习前两节知识引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有利于本课新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用反问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说新课教学:
我在黑板中间春分太阳直射图,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图1、26C图,从C图上来掌握判断P地昼夜长短的方法。过程如下:
要求学生在图上画出P点所在的纬线,标出晨昏线,标上字母A、K、B。得出P点所在的昼弧AK等于夜弧BK,所以春分日P点昼夜等长。如黑板所示。从而使学生掌握判断某地昼夜长短的方法。即只要判断所求地昼弧与夜弧的长短。为加深学生掌握判断某地昼夜长短的方法,还可提问,如何判断一个地方的昼夜长短?
学生地理基础薄弱,教师必须在黑板上边画边讲,帮助学生掌握判断昼夜长短的方法。
为使学生掌握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季节变化,我在黑板上按次序画3月21日、5月6日、6月22日五幅太阳直射与昼夜长短变化图,如后图所示。只要比较不同日期的—昼弧长短即可看出昼长变化,掌握了这三个日期的昼长变化规律,后面日期的昼长变化也就迎刃而解了。配合以下提问基本可以掌握太阳直射点与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规律、季节变化规律:
(1)从3月21日到6月22日P地昼夜长短怎样变化?
(2)从6月22日到9月23日P地昼夜长短怎样变化?
(3)昼夜长短与纬度有何关系?
(4)北半球昼长大于夜长的是哪段时间?此时太阳直射在哪里?
(5)北半球昼长小于夜长的是哪段时间?此时太阳直射在哪里?
(6)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是什么节气?此时是南半球的什么季节?
(7)何时全球昼夜平分?哪个地方全年昼夜平分?
教学过程中,把重要的知识点写成板书,如后图所示。
在讲解太阳直射点与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时,先通过提问“一天中有几个太阳高度?何时太阳高度最大?”来帮助学生理解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然后出示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纬度间隔(太阳直射点与所求地之间的纬度距离),要求学生把五幅图上的P地所在的纬线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距离用红笔画出来,叫一学生到黑板上去画,从板图上很快能看出P地不同季节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同一季节不同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其间配合下面提问就可帮助学生理解太阳直射点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1)P地何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其他地方正午太阳高度怎样变化?
(2)P地何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小?这是P地的什么季节?
(3)夏至日哪些地方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夏至日是整个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时候,这句话对吗?
(4)冬至日哪些地方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哪些地方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小值?
同样把重要的知识点写成板书,如后图所示。整个过程直观而有逻辑,紧紧围绕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纬度变化规律。
后面的四季、五带的形成与划分比较简单,学生可以阅读教材即可完成目标,为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加强知识的体系性我还设计了下面两个问题:
(1)四季是怎样划分的?若黄赤交角不存在,还有四季吗?
(2)五带是怎样划分的?若黄赤交角增大为25,五带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3、说课堂练习
本节课的课堂练习基本上在新课教学过程中完成,新课结束时,看时间还可以按学生情况增加几个提问。
4、说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可以把地球自转与公转产生黄赤交角到四季五带形成复述一遍。这样既可把前面1、4课与1、5课所学的的知识纳入新学的知识体系中,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四季与五带形成的根原所在。
高中地理说课稿13
一、说教材
内容选自人教版地理教材必修2第四章问题研究《煤城焦作出路何在》。课文以河南省焦作市为例讲述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一般思路与方法。作为问题研究的内容,本节课作为本章知识的总结与升华,具有概括性、综合性等特点,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地理知识的理想材料。
知识目标:以焦作市为例,掌握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一般理论和方法。
能力目标:通过相关案例的学习达到知识迁移的目的,学会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提高相关地理信息应用的能力。
德育目标:从宏观的角度看待地理问题,积极改造自己的地理观、世界观,用辨证发展的眼光正视事物的当前状态。
教学重点:以焦作市为例,综合分析其地理环境要素,掌握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相关理论和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教材案例,分析其他不同类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之路,并利用相关理论和方法给出合理化建议。
二、说教法
讲述法、对照法
多媒体电脑
三、说学法
本节课作为问题研究的内容,是整章知识的升华,将零碎的知识点和地理思想融汇在一个例子中。对于学生来说主要考查其对本章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地理要素的积累程度。首先,综合分析一地的地理概况需要学生对自然、人文地理要素具有一定的敏感度,能够在相关资料中提取必要的素材。除此以外还要学会读图,在地图中把握基本的地理概况。然后,根据资源枯竭型城市所具备的潜在优势,在考量综合地理区位的情况下做出评估,对其经济转型给出合理化建议。学习本节内容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辨证发展的眼光对待事物的当前状态。
四、说过程
作为问题研究课程,本节课首先具有一定高度,需要学生对前面所学内容掌握较为良好。在导入之前有必要对前三节的主要知识点进行回顾:主要针对“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工业集聚、分散的好处”、“传统工业区的改造治理以及新工业区的特征及发展条件”等三个问题提出疑问,帮助学生理清本章重点、难点及教学思路。具体的导入过程相对简单,只需介绍一下我国的工矿城市发展现状即可,期间如有必要可以简单复习一下我国的矿产资源分布状况。
课文主要讲述的是煤城焦作的经济转型,因而首先需要对焦作给予必要的介绍。教材中的材料1主要介绍了焦作市的产业状况,材料2主要介绍了焦作市的产业优势。通过两段材料的阅读,引导学生采集重要的地理要素,比如焦作的能源基地地位,拥有煤、耐火黏土、铝矾土等矿藏,公路、铁路交通便利,旅游资源优良丰富,农业基础条件良好等等。这样做化繁为简,有利于宏观上把握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日后学生处理相关地理资料的重要方法,当然这种筛选能力的养成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练习加以配合。对于本节课的教学可以适当安排学生搜集其他必要的资料,以期增加视野宽度和调节课堂气氛。另外,通过地图获取必要的地理信息仍旧是地理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比如焦作市的绝对地理位置、相对地理位置、气候、地形、矿产、交通状况等等都是可以通过对相关地图的判读加以获取的。
分析过焦作市的地理概况和产业优势后,就需要针对由于资源枯竭所带来的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既然是谈经济转型,就应该将话题的范围明确在这一领域内。通过材料3的相关内容,我们了解到焦作市需要在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优势产业、增强综合竞争力等三个整改方针上下功夫。因而引导学生针对优势与不足提出建议,以三个整改方针为基准,衡量建议的可行性是锻炼学生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途径。在此我将教会学生的是解决问题方法而非案例的内容,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接下来针对学生的建议和教材资料分析所罗列的10点整改思路,由学生自由发言提出看法,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讨论,进而确定经济转型建议的具体方案。最后注意将建议与产业优势相对照,看建议是否都是围绕着产业优势而提出的,这样做会加深学生的印象,通过建议和优势的对应关系,将不难找出此类问题的解题思路。
最后我将在资源枯竭型城市中再选取一相似案例,给出必要资料,引导学生解答,以期加深其对相关知识的印象。
高中地理说课稿14
一、说教材
地理环境有气候、地貌、水、土壤、植被等要素构成。水是地理环境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陆地水与水循环》这节内容通过对陆地水体类型的介绍,水体类型转化规律的分析和水循环原理的剖析,使学生能对地球淡水资源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本节教材的特点之一,是从帮助学生认识地理环境的角度出发,注重阐明地理过程及地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本节内容是第三单元的重点。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陆地水体的各种类型以及不同类型水体之间相互转化规律,理解水资源的性质,使学生明白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水资源数量是有限的,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2、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和海陆间循环的意义。理解人类是如何水循环规律来化害为利,造福人类的。
能力目标
1、通过水体类型及其转化等图表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利用图表和数据的基本方法和技能;通过水循环等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运用地理基本概念、原理分析评价地理问题。
2、利用水循环过程的学习,学会绘制地理示意图。
德育目标
通过陆地水体有关知识的学习,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环境观和资源观,使学生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及其规律。
2、海陆间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因为这些知识是学习河流水文特征的基础,也是学生正确理解水资源性质的前提。更能使学生对我国的“三峡水利工程”、“南水北调工程”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教学难点
1、河流水的补给以及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相互转化规律。
2、海陆间水循环的意义。
这些内容和各地的气候、地貌、地形等其他地理要素关系密切,而目前学生对各区域的特征了解不多,就给学习带来了难度。
四、说教学方法
教无定法,应“以学定法”,这是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以此为出发点,本节课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式:
1、构建问题情景,引导探究性学习
在教学中,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创设思考问题的空间,激励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探究,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地理实践能力。
2、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引导合作学习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围绕一个或几个问题相互交流信息,从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培养合作的态度。这种方式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又能增强学生竞争意识,提高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五、说学生学法
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教是手段,会学是目的。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授之于渔”,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本节课主要使用自主学习的方法,组织和指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合作教学和探究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养。
六、说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准备围绕“地球为什么闹水慌”着一主题来组织教学。通过构建五大问题情景、四大图表系统、两次合作讨论来完成。
导入:通过多媒体播放地球有关水的资料,创设第一个问题情景:“地球是水的行星”,为什么地球上很多地方还闹“水慌”?
新课教学:展示“陆地水体类型以及储量百分比图”,引导学生读图,完成两个知识点的学习:陆地水体按空间分布分为地下水和地表水;陆地淡水的储量很少,只有0.3%。这是地球闹“水慌”的原因之一。
结合生活实际,创设第二个问题情景:人类使用的淡水资源为什么主要依赖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展示水资源循环周期表,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得出结论: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更新周期较短,利用后在较短时期内可恢复。而其他水体更新周期很长,冰川更新需要1600年,相当于是不可再生的水资源。这是地球闹“水慌”的原因之二。
承转到下个知识点,也本节重点和难点:陆地水体的相互转化的学习。需要化大约15分钟时间。展示“河流径流与降水量的关系图”、“冰川补给的河流流量与气温的关系图”和“河流与潜水相互补给示意图”。详细分析图表,提高学生读图能力,突破难点,使学生掌握陆地水体补给的规律。同时理解陆地水体补给的时空分布不均,雨季闹水灾、干季闹旱灾,是造成“水慌”的又一原因。
结合现实问题,创设第三问题:为什么全球闹“水慌”现象越来越严重?是地球淡水资源在减少吗?引入水循环内容的学习。这也是本节的重点知识,这部分知识的教学,要让学生学会绘制水循环的示意图,来突出重点知识的学习。学习水循环知识后学生已经明白地球淡水资源在不断循环,是一个常量,地球“水慌”加剧是人造成的,包括过量使用水资源、污染、浪费等。
提供华北地区的一些生产、生活情况资料,创设第四个问题情景:华北地区处在半湿润气候区,为什么缺水现象越来越严重?怎么解决?
组织一次合作讨论,让学生学会表达和倾听。相互交锋、相互融合、相互补充。共同提高。
引出“南水北调”、“三峡”工程,提供资料。组织第二次合作讨论:“南水北调”、“三峡”工程的背景以及现实意义。
本节内容尽管属于自然地理的范畴,但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体现人文精神,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资源观和环境观。
高中地理说课稿15
一、教材分析:
《2.4全球性大气环流》这一课题选自人教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中教科书《地理》第二单元第四节,适用于高中一年级学生使用。整个说课共分四个部分。
一、教材分析与处理:
(一)地位和作用:本单元紧紧围绕大气环境与人类生存和发展这一主线。前几节介绍了大气的组成、大气的垂直分布、大气运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本节课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初步了解全球大气的整体运动原理及其产生的重要意义,并为以后学习世界气候类型、自然带的形成和分布及洋流的形成提供基本理论基础。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身心发育趋于成熟,知识面广,具有较强的认知能力、推理能力和自学能力,故教学过程以启迪学生思维为核心,以学生主动参与为标志,在自主学习方式下,进行有效教学。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三圈环流的形成和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及移动过程。
2.难点:三维空间中的风的方向。
3.重点、难点确立依据:
确立三圈环流的形成为重点的依据是三圈环流是全球气压带、风带形成的基础,也是世界气候形成的基础;确立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及移动过程为重点的依据是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及移动过程是季风环流和世界气候形成的基础。
确立三维空间中的风的方向为难点的依据是学生缺乏空间想象力,难以建立一个三维空间模式,更难在三维空间模式上理解低空和高空的风向。
(四)教材处理:
本节课为了充分体现探究的全过程,先提醒学生紧紧抓住以前学过的大气运动的形成过程,将前后知识紧密联系起来;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掌握三圈环流的形成,增加了一个内容——即单圈环流的形成;另外将教材的知识体系分解为三圈环流的形成、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和季风环流四部分。
二、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掌握气压带与风带的形成以及移动规律。
2.过程与方法
①实践能力:能正确绘制三圈环流及气压带、风带示意图;
②读图分析能力:能运用图示来正确分析和解释气压带、风带的一些问题。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养成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树立辩证的唯物主义思想观,认识到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4.确立依据:
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高一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
三、教学方法及手段
1.确立依据:有位著名的教育家说过:施教之初,在于得法。所以要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教师应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由于本节难点多,而且较为抽象,如果应用传统教学,不太便利,所以运用了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由于本节对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运用各种地理原理示意图或多媒体动画,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由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的培养,最终做到两种思维的结合。
2.方法和手段:
①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让学生根据课文来分析、归纳、比较三圈环流的形成;
②借助多媒体动画,采用设问式教学和探究式学习的方法完成知识的传授。
3.目的:使用多媒体动画,将教材静态信息加工成动态信息,化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以生动直观的画面给学生留下了鲜明、深刻的印象。同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其强烈的求知欲,为攻破难点打下基础。
四、教学过程
(引课,教师展示多媒体动画)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从全球看获取太阳辐射能量最多和最少的地区各是哪里?
(教师展示多媒体动画,引导学生思考)赤道附近地区获热最多,空气在垂直方向上如何运动?极地附近地区终年或热较少,空气在垂直方向上如何运动?这种垂直运动导致的结果是什么?如果不考虑地表起伏和海陆分布,只考虑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大气运动的结果如何?三圈环流的作用是什么?
(板书)一、三圈环流
1.成因
2.单圈环流的形成
3.三圈环流的形成
4.三圈环流的作用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三圈环流示意图多媒体动画或思考)赤道地区空气上升,两极地区空气下沉,导致近地面的气压如何变化?副热带地区空气下沉,副极地地区冷暖空气相遇,暖空气上升,导致近地面气压如何变化?比较赤道低压带和副极地低压带成因上的差异?比较副热带高压带和极地高压带在成因上的差异?由于近地面高低气压的分布极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响,会导致空气在水平方向如何运动?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是否不会改变?气压带和风带各有什么性质?
(板书)二、全球气压带和风带
1.气压带的分布及成因的差异
2.风带的分布规律
3.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一、七月气压分布图,或黑板上绘制的板图或多媒体动画)以亚欧大陆为例,冬季大陆是一个冷源,形成了高压中心,切断了哪个气压带?夏季大陆是一个热源,形成低压中心,切断了哪个气压带?这样在海洋和陆地之间形成不同的高、低气压中心,这些高、低气压中心的分布位置及名称是什么?
(板书)三、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1.海陆热力差异对南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的不同影响
2.北半球一、七月份陆地和海洋气压中心名称
(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亚洲季风是一图或多媒体动画思考)由于在北半球大陆和海洋之间形成不同的高低气压中心,因此不同季节在海洋和陆地之间大气水平运动的特点是什么?东亚和南亚的冬、夏季风其成因有什么差异?冬夏季风的特点是什么?影响范围有多大?
(探究活动)题目:为什么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是著名的鱼米之乡?而与之纬度相近的撒哈拉地区却是沙漠广布?
分析:本探究活动可以在课内使用(最好放在已经讲授了全球大气环流还没有讲季风环流时进行。这样可以引入季风环流的教学。本探究活动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理想的全球大气环流模式实际上还受到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如海陆分布和风带、气压带的季节移动。
(板书)四、季风环流
1.季风环流的成因
2.东亚和南亚冬、夏季风的特点及其影响范围
五。板书设计
第四节 全球性大气环流
一、三圈环流
1.成因
2.单圈环流的形成
3 三圈环流的形成
4.三圈环流的作用
二、全球气压带和风带
1.气压带的分布及成因的差异
2.风带的分布规律
3.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三、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1海陆热力差异对南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的不同影响
2.北半球一、七月份陆地和海洋气压中心名称
四、季风环流
1.季风环流的成因
2.东亚和南亚冬、夏季风的特点及其影响范围
六。教学反思:
新课程强调师生共同参与课堂建设,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成为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而让学生成为探究者、发现者,从而使创新的思想在他们身上得以闪光。
【高中地理说课稿】相关文章:
高中地理说课稿06-25
高中地理的说课稿精选01-09
高中地理说课稿11-06
高中地理的说课稿11-06
大气高中地理说课稿11-12
高中地理人教版说课稿11-05
高中地理说课稿范本11-05
湘教版高中地理说课稿11-05
高中地理优秀的说课稿11-04
高中地理空间的说课稿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