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说课稿15篇(优)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中音乐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音乐说课稿1
一、说教材:(一)教材内容:本节内容是人音版的第14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时《鳟鱼钢琴五重奏》
(二)教材分析:作曲家舒伯特根据诗人舒巴尔特的诗《鳟鱼》,创作了声乐作品《鳟鱼》,旋律轻松、活泼,顿音记号和连续四个十六分音符的多处运用,形象地表现了鳟鱼在水中的灵巧形态。《鳟鱼钢琴五重奏》是一首变奏曲,充分运用音色、速度、力度、调性、节奏等对主题进行变化,细腻地再现了故事情节,形象而生动。
主题:小提琴的演奏舒缓,小鳟鱼的生活平静、悠闲。
第一次变奏:钢琴在高音区主奏主题,弦乐器的衬托,表现河水的清澈透明,小鳟鱼的活泼、愉快。
第二次变奏:中提琴演奏主题,钢琴与之遥相呼应,小提琴以六连音的和声华彩来伴奏,描绘小鳟鱼在清澈透明的河水中悠然自得地嬉戏的情景,“我”的心情也受了感染。
第三次变奏:大提琴、低音提琴深沉的音色,钢琴快速、激烈的音响都预示着危险即将出现;但庞大的主题音乐与快速的伴奏衬托出鳟鱼的单纯、无辜。
第四次变奏:音乐色调突然变暗,钢琴地六连音的反复,小提琴、中提琴与之相呼应,大提琴、低音提琴则奏出装饰的低音部,音乐更显得紧张不安,示意渔夫无情地闯入小鳟鱼愉快、美好的`生活,使小鳟鱼遭遇不幸。
第五次变奏:主题由大提琴奏出,其他乐器伴奏。音乐充满了惋惜和叹息,表现出作者对鳟鱼不幸遭遇的同情。
结束段:活泼、轻快地小快板,主题旋律再次出现,在小提琴、大提琴上轮流演奏,钢琴声部也再现出歌曲《鳟鱼》的半奏音型,与开头相呼应。
(三)教学重、难点:对于《A大调钢琴五重奏》这样寓意深刻的作品而言,其欣赏应当以培养兴趣爱好为主,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的风格与特点,从而更深刻的理解作品的寓意。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及教材的特点,我认为了解变奏曲式和室内乐作为本节的重点。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我把变奏曲式作为本节教学的难点。
(四)教学目标:
1 .能够熟悉《鳟鱼五重奏》的主题旋律,对作品所塑造的形象有所了解。
2.结合欣赏音乐作品,初步了解变奏曲式,变奏手法等相关音乐知识,
3.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去获得对变奏曲式和变奏方式的了解,对作品中所塑造的音乐形象的认知,对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的体验,从而较深刻的理解作品的寓意。
4.在聆听《鳟鱼》第四乐章时,能分辨各种提琴的音色。
二、教法、学法:我将采用的教法是:
1、引导法:对每一个变奏主题进行讲解,引导学生逐步了解变奏的作用
2、比较法:通过和另外一首变奏曲的的比较,启发学生对其比较。
三、学法:
1、观察法:利用课本上的谱子及乐器图表,观察其每段主题的演奏不同之处。
2、体验法:学唱主旋律,再聆听在其之上的变化。
四、教学程序:
1、课堂引入:先是让学生在屏幕上观看《鳟鱼》歌词并聆听《鳟鱼》这首歌曲,了解这首歌曲的讲述内容,并熟悉歌曲的主旋律,可先学唱一下这首歌,因为将要学习的《鳟鱼钢琴五重奏》是在这首歌的旋律上改编的,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2、讲授:接下来是讲解《钢琴五重奏》的创作背景,作曲家舒伯特根据诗人舒巴尔特的诗《鳟鱼》,创作了声乐作品《鳟鱼》,旋律轻松、活泼,顿音记号和连续四个十六分音符的多处运用,形象地表现了鳟鱼在水中的灵巧形态。《鳟鱼钢琴五重奏》是一首变奏曲,充分运用音色、速度、力度、调性、节奏等对主题进行变化,细腻地再现了故事情节,形象而生动。 本节课只听他的第四乐章。带问题聆听,这首钢琴五重奏和刚才听的那首《鳟鱼》歌曲有什么不同。
3、欣赏钢琴五重奏《鳟鱼》。
(一)完整聆听:1、师:同学们,舒伯特还创作了一首《鳟鱼》钢琴五重奏,下面我们就来欣赏它的第四乐章。边听边思考两个问题:主题出现了几次?有哪些乐器在演奏? 2、完整聆听,并请学生边听边用手势把主题出现的次数示意出来。
3、认识变奏曲式。在学生关于主题出现了几次的讨论中,发现主题虽然共出现7次,但它们跑来跑去、变来变去的。有了这个发现,老师把音乐的结构写出(主题 + 出现五次+ 结尾),并简单介绍变奏和变奏曲式。
4、认识钢琴五重奏。在回答第二个问题后,老师介绍钢琴五重奏,使学生认识有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钢琴五件乐器演奏。意图:完整聆听时,通过两个问题和手势示意,使学生思想高度集中,在初步聆听、讨论中,认识钢琴五重奏和变奏曲式。
(二)分段聆听:1、看谁耳朵灵。 以音色分小组,第一小组代表钢琴;第二小组代表小提琴和中提琴;第三小组代表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由学生从5个变奏的乐段中挑选乐段听,要求在欣赏的过程中,当听到你们组代表的乐器出现,就请举手表示,主题在哪个乐器组,就请该组把手举过头顶,看谁的耳朵最灵敏。
2、找变化。 (1)在变奏乐段的音色听辩后,老师请学生对这一变奏乐段和原来的主题进行对比欣赏,要求听出主题的变化在哪里?(音色、节奏、调性、速度、力度等)
(2)对不同的变奏产生不同的音响效果及不同的表现力,通过第一次变奏和第四次的变奏进行对比感受,方法是在琴声中歌唱(音色、速度、力度要有鲜明对比),然后分男女声歌唱。【设计意图:提高举手、举高手这一小小动作的参与,使欣赏时,学生对音色的注意高度集中,使其对音色的听辩也迅速起来。通过变奏乐段和原主题的对比欣赏、讨论,使学生对变奏手法有较清楚的了解,通过对比歌唱,对变奏的表现力有进一步的体味。】
4、学唱主旋律,讲解变奏:在原旋律的基础上加上一些修饰或者围绕原旋律作一些变形,使乐曲具有更丰富的表现形式,听起来和演奏起来更多变,有利于乐曲更好地表现其感情。变奏的形式和方法多种多样,一段相同的旋律能通过不同的方法变幻出很多形式的变奏曲。 每一个变奏主题都用了不同的乐器作为主奏乐器,利用教学光盘的乐器表让学生了解各种提琴的声音,熟悉过之后,利用讲《鳟鱼》故事的方法分主题聆听各种乐器在每个主题中的作用。
课堂过程设计说明:在本节课的设计以学生主动参与为主,让学生自己找不同。在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体验能力,学会自主探索。
高中音乐说课稿2
一、说课标
根据高中音乐课新课标要求,欣赏民歌的学习是音乐教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欣赏不同风格、不同体裁的民歌,从而加深同学们对祖国的热爱,并扩大音乐视野,提高欣赏音乐的能力。
二、说教材
1、教材分析:本课是高中《音乐鉴赏》第二单元〈多彩的民歌〉中的高亢的西北腔,本单元内容旨在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民歌的不同地域风格及不同的民族风格,认识民歌中常见的一些体裁形式,进而认识我国民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世界优秀音乐文化中的绚丽瑰宝。 本课将主要欣赏学习西北民歌最具代表性的'“花儿”和“信天游”。《上去高山望平川》是一首青海花儿,在全国各地颇具影响,声誉极高。《脚夫调》是陕北信天游中的代表曲目,表现脚夫的复杂心情。
2、教学目标:一是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地方风格,认识“花儿”、“信天游”等民歌体裁。
二是引导学生探究有关民歌的基本知识,初步认识西北民歌的基本特征。
3、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西北民歌的基本特征;能按歌曲的旋律、节奏等特点分辨西北的民歌。
三、说教法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学习方法是很重要的。高一的学生,有很好的想象力和判断力,知识结构完整、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紧紧围绕教学目教学重点,我选用的教法是参与互动式教法,在讲授音乐理论知识的时候,尽量的结合作品,通过让学生听,看,参与体验,互动交流等形式来实现我教学的目的。通过“听”歌曲的旋律、节奏等要素,让学生去感知音乐,从而来分辨西北民族的民歌特点。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配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画面,使学生通过形象感受来理解音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知识,教学过程中,创设愉悦和谐的情感氛围,充分发挥以学生的主体,老师为指导的作用,成功地达成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程序
本课主要是欣赏少数民族歌曲,了解歌曲的风格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目标教学模式进行。
1、导入:运用创设情境,兴趣引入法。首先了解学生对我国民歌曲调的地域划分,知道多少?有没有谁能说出各个地域的民歌风格?然后运用课件向学生展示超级女声演唱民歌的视频,从而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引起他们的有意注意及兴趣。
2、展示目标、导学达标
采用用感性到理性的教学法。
第一步采用听--想--观看--讨论的程序,让他们听三首歌曲的旋律片段,了解各首民歌的风格特点及表现情绪等。 阅览歌曲简介、欣赏歌曲、知识链接、互动链接
第二步然后我将结合流行歌曲,给学生介绍西北民歌的风格特征。 阅读音乐知识,了解花儿、信天游,欣赏歌曲,互动链接
第三步拓展探究 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深入地感知、体验、理解西北民歌的风格特征。并结合流行乐满足学生的审美需求,自然地导出下节课的内容。
五、总结反思
总的来说,这是一节注重培养学生自主的音乐感受能力和电脑多媒体课件运用的的音乐欣赏课。
教学内容在安排上要尽可量紧凑丰富,要力求课堂气氛生动有趣而富于吸引力。师生互动的充分性和从容性可能会不够。对“和”—作品技术背后的文化内涵的引导方式还可再改进。学生参与方式还可进一步丰富,参与的机会可进一步增加。这些要要依据实际上课情况调控和改进。
高中音乐说课稿3
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下午)好!(鞠躬)我是1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对鸟》,接下来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简单阐述我的教学思路。
一、说教材
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作为一名老师,我认为对于教材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
《对鸟》是人音版高中音乐全一册第二单元第五节的一节欣赏课;作品为C调,四二拍,四三拍,曲调高亢、响亮、悠扬,旋律清新爽朗、优美舒缓,节奏自由。由于我国民族众多,地理环境差异大,语言和风俗习惯,艺术特色,演唱方法以及艺术变现手法的迥异,民歌的艺术特色之一是因地处沿海,故形成散板式的民歌,它的旋律优美、高亢、朴实、华彩。歌唱者可以根据其声音条件,充分发挥其演唱才能和演唱风格。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南方民歌的特点,感受作品表达情感,从而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二、说学情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但要对教材有所了解,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才能了解学生真正的学习需求,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高中学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较广的知识面,学习兴趣上升为乐趣,学习已成为自觉的行为,并不断从中得到成功的心理体验。但是高中生在平时的音乐生活中多是盲目而随意的,缺乏引导性,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的任务。
三、说教学目标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学情的了解,我设计的三维目标如下: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作品《对鸟》,体会南方音乐的风格特征,热爱祖国民歌。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对鸟》的欣赏,并配以讨论、分析等方法,学生能够了解南方民歌的特点,提高自身的音乐鉴赏能力。
知识与技能:了解南方民歌的特点,并能够用完整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能够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作品的情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
重点是理解南方民歌的风格特征。
难点是歌曲中两段旋律的异同。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堂课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分以下两点。
教法:讲授法、问答法。
学法:小组讨论法。
六、说教学过程
接下来说说我的教学过程,也是本次说课的中心部分;在这一环节主要分成五个环节,分别是新课导入、初步感知、探究学习、巩固提高、小结作业。下面,我将分别来介绍这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是新课导入环节。
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营造浓郁的音乐课堂氛围,上课伊始,我会用播放视频方式进行导入,我会播放日本民歌《樱花》询问学生这是哪个地方的什么民歌,学生自由回答,由此顺势引入本课课题。
这样设计是为了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从课下到课上形成一个自然生动的过渡。
第二环节是初步感知环节。
感知音乐是课堂展开的基础,为了帮助学生对作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在新课的第一环节,我首先介绍广为流传的《对鸟》,是乐清民间所说的抛歌之一,原是在儿童歌谣的基础上演化而来,也是劳动和生活的产物。雁荡山麓、群山之间、万木争荣、百鸟和鸣,儿童们在山林间放牧、砍柴或采野果,触景生情,不由自主地互猜鸟名,放声对唱起高亢嘹亮的山歌,《对鸟》由此产生。
接着我会再次播放《弥渡山歌》,并提问歌曲的速度与节奏?学生可能会回答稍快,节奏自由。我会给予学生肯定性的评价。
通过这样直观的感知方法,学生能捕捉到歌曲最表面的信息,为接下来的探究学习做准备。
第三环节是探究学习环节。
细致、精准对于作品的分析及学习,是学生了解作品特点的主要途径,为了引导学生了解重点,突破难点,循序渐进地了解作品,在这一环节,我会先播放歌曲《弥渡山歌》提问:歌曲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学生自由回答。随后我会与学生一起总结旋律高亢、响亮、悠扬,旋律清新爽朗、优美舒缓。其次我会再次播放歌曲《弥渡山歌》提问:调式有什么特点,有什么效果,学生进行自由回答。我会总结此歌前两段采用徵调式,后两段采用羽调式,使得对比强烈。然后我会播放歌曲《弥渡山歌》提问:歌词有什么特点。学生自由回答。我会总结:歌词采用了吴地方言演唱,南方民歌色彩颇浓,老师解释歌词内容。最后我会带领学生完整聆听并哼唱。
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可以更全面地掌握新知,同时主动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
第四环节是拓展延伸环节
为了更好地巩固已经掌握的新知,对音乐作品有更全面地把握和体会,我会播放《茉莉花》《洪湖水浪打浪》提问:结合《对鸟》想一想南方民歌的总特点,以前后4人为以小组,5分钟,小组代表回答问题,我将给予鼓励性的评价并总结:南方民歌的歌词都比较含蓄,善用比、兴,其旋律多表现得婉转、细腻、抒情。旋律进行以级进为主,结构短小精悍。歌曲前多有引子。
这样做学生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南方民歌的特点。
第五环节是小结作业环节。
好的结尾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课堂小结时我会带领学生完整的回顾本堂课所学的全部知识
为了更好地结束课堂,并在课下引发学生的思考,对于作业的设计,我会让学生回家搜集其他地方的民歌,下节课进行分享。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巩固新学的知识,加深学生对歌曲的印象。
七、说板书设计
最后,就是我今天的板书设计,简洁、明了,通过这个板书学生可以直观的捕捉到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和思想主旨,知识点呈现较为清晰明了。
以上是我今天的说课内容,感谢各位老师的耐心聆听,请老师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高中音乐说课稿4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全一册)第十五单元《新音乐歌声初放》第二十七节《萧友梅与黄自》。本课将主要欣赏学习歌曲《问》和《渔阳鼙鼓动起来》。《问》音乐舒展自如,亲切淳朴,全曲结构严谨,情绪深沉,压抑之中蕴含着激动。《渔阳鼙鼓动起来》是清唱剧《长恨歌》的第三乐章。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我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两点)
2、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理解其所反映的社会现实。
(2)引导学生了解萧友梅与黄自的生平及主要贡献。
(为了更好的完成以上目标,我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
3、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认识、了解清唱剧《长恨歌》;初步掌握有关清唱剧的基础知识。
二、说教法说学法
高中的学生,知识结构完整、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我选用的教法是参与互动式教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画面,达到视觉听觉的高度结合。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将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下面说一下我的教学过程)
三、说教学过程
(1)导入部分:复习上节课内容,清末民初,学堂乐歌的兴起。之后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专业音乐活动开始兴起,一些音乐社团,音乐教育机构纷纷建立,出现了一批著名的音乐家,萧友梅、黄自等人。
(2)下面欣赏由萧友梅作曲的《问》,聆听之后提问学生:歌词有什么特点?从速度情绪上可以把音乐分成几部分?再次聆听《问》,引导学生跟随音乐一起唱,深刻感受乐曲的情怀。之后介绍作曲家萧友梅:(①书上182页)
(3)接下来欣赏清唱剧《长恨歌》的第三乐章《渔阳鼙鼓动起来》。首先给同学们介绍《长恨歌》:《长恨歌》原为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诗,1932年词曲作者韦瀚章、黄自根据此诗及元曲《长生殿》创作了清唱剧《长恨歌》,共十个乐章。)下面播放第三乐章《渔阳鼙鼓动起来》,之后继续介绍清唱剧《长恨歌》的创作背景(“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又向华北地区进犯,而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因而引起中国人民的极大不满。作者创作了清唱剧《长恨歌》,以讽刺时政。)复听歌曲,引导学生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之后介绍作曲家黄自:(②书上183页)
(4)最后和学生一起讨论总结清唱剧:清唱剧包括了独唱、重唱及合唱,用管弦乐队做伴奏。清唱剧与歌剧相比,它没有布景,不需要歌剧演出时的服装、道具,也不需要戏剧式的表演,清唱剧多在音乐会上演出。
四、拓展
在网上查找③“清唱剧”的界定,再聆听第八乐章《山在虚无缥缈间》。请把第三乐章与第八乐章进行对比,谈谈你的感受。
五、总结
通过欣赏《问》和《渔阳鼙鼓动起来》,可以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高中音乐说课稿5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标要求,在第二单元领略了我国东西南北中多彩民歌的腔调情韵后,就进入了我国丰富的民间器乐单元。所以在第三单元中,教材安排了鼓吹乐和丝竹乐两部分内容,在《丝竹相和》这节中,教材以我国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两个民间器乐乐种: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为切入口,选择了各自的代表性曲目《中花六板》和《娱乐升平》为主要教学素材。教材设计目的:引导学生对代表性的民间器乐种类有所了解,并对这些乐种的音乐特点和文化特征有所体验与感悟。增进学生对祖国音乐艺术的热爱,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为理解世界多元文化打下重要基础。
2、教学目标 具体的教学目标有三点:一是感受、体验江南丝竹的艺术魅力(放慢加花和支声复调),体会其和谐、谦让的社会文化内涵。 二是了解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主奏乐器,体验其音色特点。 三是能听辨、区分有代表性的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
3、教学重难点 一是江南丝竹《中花六板》的学习体悟,对江南丝竹:小 细 轻 雅特点的把握。二是对《娱乐升平》和《平湖秋月》感受高胡丰富的表现力和不同的情绪基调。
二、说学情说学法
对于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高中学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都接触过,对演奏乐器、基本情绪、风格有一定的了解。由于他们的'知识储备、生活经验、思维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和提高,因此,本课的教学需要根据高中课标的新要求,充分考虑高中生的具体实际,在教学内容、要求和方式上体现出有别于小学、初中的新发展。
所以学法以体验比较、参与感悟为主。在本课中学生的学习活动也以 “体验”和“比较”为主。“体验”:身体性参与(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嘴说、用自己的脑思考)。“比较”:音色、情绪、风格等方面的比较,以利于学生形成对音乐深刻的印象。
三、说教法
考虑到本课教材内容特点、教学目标和学情,我选用的教法以引导体感悟式为主,适当的环节采用研究点拨探讨教法。
四、说教学程序
考虑到学生全部生活在西北地区,对江南丝竹不很熟悉,我将听音乐感受体验定为本课教学的主要途径,同时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自具特点,充分调动学生欣赏音乐,以学生比较容易产生共鸣、容易参与的丝竹乐器音色的感受、体验为主要切入点,在对两个乐种的欣赏比较中,进一步丰富对丝竹乐的感受和理解,保证必要的理解和感悟。,突出“丝竹相和”这一主题,一方面引导学生关注乐器间的呼应与合作,另一方面更深层次的领略作品中所蕴含着的和谐、谦让的人文内涵。
教学程序的设计上,我将本课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导入,第二部分丝竹乐器听辨,第三部分丝竹乐曲赏析,第四部分丝竹风格辨别。
具体步骤是:
(一)课前音乐《江南好》,配合风情图片导入
(意图:营造氛围,作好进入音乐课堂的心理准备。)
(二)丝竹乐器听辨
运用多媒体视听结合,纯听觉辨别竹笛、二胡、扬琴、高胡这几种乐器,让学生体会不同地区的丝竹乐风格各具特色。把握其中主要乐器的音色是分辨不同地区丝竹乐的基础。
(三)丝竹乐曲赏析
1、欣赏《中花六板》片段,老师点拨引导:这段乐曲中主要有哪些乐器?点出曲名,简介江南丝竹。 结合作品分析江南丝竹艺术特色。
观察曲谱,找每小节第一拍、第三拍的第一个音的特点。
对比演唱骨干音旋律和二胡声部旋律。发现旋律特色。
再听音乐片段感受。引导分析感悟江南丝竹艺术特色的人文内涵。再次听全曲概括江南丝竹“小 细 轻雅”的特点
2、拓展欣赏江南丝竹《欢乐歌》主题(乐队演奏视频)
3、广东音乐《娱乐升平》(教学步骤同丝竹乐曲)
4、对比聆听《娱乐升平》和《平湖秋月》感受高胡丰富的表现力和不同的情绪基调。
(四) 丝竹风格区分
听辨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
三首作品片段:《旱天雷》《丝竹调》《彩云追月》
五、说教学反思
1、师生互动的充分性和从容性可能不够。
2、对“和”—作品技术背后的文化内涵的引导方式还可再改进。
3、学生参与方式还可进一步丰富,参与的机会可进一步增加。
高中音乐说课稿6
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下午)好!(鞠躬)我是X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黄河大合唱》,接下来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简单阐述我的教学思路。
一、说教材
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作为一名老师,我认为对于教材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
《黄河大合唱》是人教版高中音乐全一册第三单元第七课的一节欣赏课;作品分乐章包含F调、D调等作品,节拍包含4/2拍、4/3拍等,情绪慷慨激昂,旋律婉转动情,在中国抗日战争时起到鼓舞作用。《黄河大合唱》由光未然(原名张光年)作词,冼星海作曲,1939年4月13日在延安首演,共八个乐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感受作品中热爱祖国、坚强不息的民族思想,提升音乐鉴赏能力。
二、说学情
高中学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较广的知识面,学习兴趣上升为乐趣,学习已成为自觉的行为,并不断从中得到成功的心理体验。但是高中生在平时的音乐生活中多是盲目而随意的,缺乏引导性,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的任务。
三、说教学目标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学情的了解,我设计的三维目标如下:
1.通过欣赏《黄河大合唱》,体验慷慨激昂的气势,感受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通过聆听、比较、哼唱,提升音乐欣赏能力。
3.了解《黄河大合唱》创作的背景与表演形式,能够哼唱歌曲。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
重点是了解《黄河大合唱》创作的背景与表演形式,能够哼唱歌曲。
难点是体验慷慨激昂的气势,感受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堂课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分以下两点:
教法:听赏法、讲授法。
学法:探究法、合作学习法、自主学习法。
六、说教学过程
接下来说说我的教学过程,也是本次说课的中心部分;在这一部分主要分成五个环节,分别是新课导入、整体感知、分段赏析、巩固提高、小结作业。下面,我将分别来介绍这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是新课导入环节
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为了培养学习兴趣、营造浓郁的音乐课堂氛围,上课伊始,我会用多媒体方式进行导入,提问对于黄河有怎样的印象,由此顺势引入本课课题《黄河大合唱》。
这样设计,既锻炼了他们的自主思考的能力,又将课堂思路引领到了本节课的授课内容中,从课下到课上形成了一个自然、生动的过渡。
第二环节是初步感知环节
感知音乐是课堂展开的基础,为了帮助学生对作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在新课的第一环节,我会初次播放乐曲并提问从乐曲中感受到了什么?作品可分为几部分?分别采用怎样的声乐演唱形式?学生自由回答,由我总结激昂澎湃的气势。全曲分为八个乐章,《黄河船夫曲》(混声合唱)、《黄河颂》(男声独唱)、《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黄水谣》(女声三声部合唱)、《河边对口曲》(对唱、轮唱)、《黄河怨》(女声独唱)、《保卫黄河》(齐唱、轮唱)和《怒吼吧!黄河》(混声合唱)。并且介绍歌曲创作背景。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直观的感受到歌曲的旋律特点和情感内容,迅速的抓住音乐要素,提高音乐感知能力。
第三环节是分段赏析环节
细致、精准对于作品的分析及学习,是学生了解作品特点的主要途径,为了引导学生了解重点,突破难点,循序渐进的了解作品,在这一环节,我会先分别播放《黄河船夫曲》《黄水谣》《怒吼吧!黄河》,学生感受歌曲不同的旋律特点。学生小组讨论自由回答,由我总结:《黄河船夫曲》音乐要素较重复,运用了船夫号子的音乐素材非常具有律动性,描绘了船夫们与风浪搏战的动人场面;《黄水谣》是《黄河大合唱》的第四乐章,女声二声部合唱,它同样描绘了黄河两岸的美丽风光,速度为慢速,抒情婉转;《怒吼吧!黄河》这首乐曲是《黄河大合唱》的第八乐章,演唱形式为合唱,速度为快速,气势雄壮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控诉了侵略者的残暴。最后,完整聆听三个选段,感受中华民族在困境中怒吼的力量。
通过这样的`设计,引导学生由易到难的进行学习,加深对歌曲的理解,更全面地掌握新知,同时学生还可以主动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从而能够更加理解歌曲的情感内容。
第四环节是巩固提高环节
为了更好地巩固已经掌握的新知,对音乐作品有更全面的把握和体会,我会带领学生演唱《黄河船夫曲》以及《黄水谣》《怒吼吧!黄河》。
这样做这样做既能够对新学习的音乐作品进行巩固,同学们又能充分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巩固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同时提高音乐欣赏、表现、创造以及艺术审美的能力。
第五环节是小结作业环节
好的结尾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课堂小结时我会带着学生共同回顾《黄河大合唱》的情感。
为了更好的结束课堂,并在课下引发学生的思考,对于作业的设计,我会带领学生欣赏其他乐章。
通过这样的方式,体现了开放式的音乐课堂。
七、说板书设计
最后,就是我今天的板书设计,简洁、明了,通过这个板书学生可以直观的捕捉到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和思想主旨,知识点呈现较为清晰明了。
以上是我今天的说课内容,感谢各位老师的耐心聆听,请老师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高中音乐说课稿7
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下午)好!(鞠躬)我是X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接下来我将与各位分享一下我的教学设想。
一、说教材
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作为一名老师,我认为对于教材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花城版高中音乐全一册第四单元第二课的一节鉴赏课;作品为C和声小调,四二拍,旋律抒情柔和,在电影《冰山上的来客》故事中,描绘了一名驻守新疆唐古拉山的解放军边防战士同当地一名姑娘的一段爱情故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新疆民族音乐特色,感受音乐在电影中起到的作用,从而获得审美体验,提升对音乐的鉴赏能力。
二、说学情
高中学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较广的知识面,学习兴趣上升为乐趣,学习已成为自觉的行为,并不断从中得到成功的心理体验。但是高中生在平时的音乐生活中多是盲目而随意的,缺乏引导性,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的任务。
三、说教学目标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学情的了解,我设计的教学目标如下:
1.通过学习作品《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感受歌曲风格的特点,激发对电影音乐的热爱之情。
2.通过对《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欣赏,并配以讨论等方法,学生能够了解新疆音乐特点,提高鉴赏能力。
3.了解《花儿为什么红》音乐特点及创作背景掌握,能够体会并总结出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
重点是体会民族音乐的风格以及感受歌曲在电影中所表达的情感。
难点是总结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堂课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分以下两点:
教法:聆听法。
学法:合作探究法。
六、说教学过程
接下来说说我的教学过程,也是本次说课的中心部分;在这一部分主要分成五个环节,分别是新课导入、整体感知、深入赏析、拓展延伸、小结作业。下面,我将分别来介绍这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是新课导入环节
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营造浓郁的音乐课堂氛围,上课伊始,我会用多媒体方式进行导入。我将播放歌曲《怀念战友》,并提问:大家谁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以及它选自哪部影视作品。通过学生的回答及我的总结得出是《怀念战友》,选自《冰山上的来客》,由此顺势引入本课课题《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这样设计,目的在于通过一首耳熟能详的歌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新课的教学做良好的铺垫。
第二环节是整体感知环节
感知音乐是课堂展开的基础,为了帮助学生对作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在新课的第一环节,我会先播放《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并提问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带给你怎样的一种感受。学生回答,我会进行总结:歌曲速度中速稍慢,旋律优美抒情。接着我会为学生介绍作者雷振邦及歌曲创作背景。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将作品从整体入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学习本首作品。
第三环节是深入赏析环节
细致、精准对于作品的分析及学习,是学生了解作品特点的主要途径,为了引导学生了解重点,突破难点,循序渐进了解作品。在这一环节,我会先让学生一起感受一下它的旋律具有哪种民族风格特点,并且哼唱歌曲,总结出新疆音乐的特点都有哪些。通过学生的回答及我的总结得出:音乐中多采用切分及附点等节奏,旋律音高常采用半音关系进行,形成了特有的新疆民族特色。其次我会提问:歌曲中的花儿指的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通过学生的回答和我的总结:歌曲中把爱情比作鲜艳的花儿,表达了对爱的执着、爱的坚定。最后,我会播放《冰山上的来客》片段,提问:歌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在电影中总共三次出现,并让学生思考音乐在电影中究竟起到了什么作用,进行小组讨论。最后得出有(1)音乐具有强化影视作品主题的作用。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突出的表现在对影视作品主题的强化上。(2)音乐具有抒发影视作品人物情感的作用。(3)音乐具有渲染影视作品环境氛围的作用。音乐通过渲染影视作品的环境氛围,从而发挥引人入胜的效果,营造出影视作品所需的氛围,如悲壮、幽默、凄美等各种氛围。
通过这样的设计,巧妙围绕本节课重难点循序渐进地进行学习,同时充分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的思考及探究能力。
第四环节是拓展延伸环节
为了更好地巩固已经掌握的新知,对音乐作品有更全面的把握和体会,我会让学生们分享一下自己熟知的新疆民歌并进行演唱。
这样做不仅巩固了本节课的内容,而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小舞台。
第五环节是小结作业环节
好的结尾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课堂小结时我会提问学生通过这一节课所得到的收获。为了更好的结束课堂,并在课下引发学生的思考,对于作业的设计,我会让学生们搜集自己喜欢的经典影视插曲,下节课进行分享。通过这样的方式,保持他们对音乐鉴赏课的兴趣,也充分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七、说板书设计
最后,就是我今天的板书设计,简洁、明了,通过这个板书学生可以直观的捕捉到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和思想主旨,知识点呈现较为清晰明了。
以上是我今天的说课内容,感谢各位老师的耐心聆听,请老师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高中音乐说课稿8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全一册)第十七单元《新中国的歌》第三十三节《流行风》。本课将主要欣赏学习歌曲《思念》、《懂你》和《好汉歌》。《思念》这首歌曲表达了人生,离别的思念、惆怅之情。《懂你》这首歌曲表达对母亲的真挚美好情感,诉说重归母亲怀抱的热望。《好汉歌》歌曲粗犷、豪放。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我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两点)
2、教学目标:
①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及音乐风格。
②引导学生了解通俗音乐的基本特征,并用健康向上的审美标准认识通俗音乐的社会价值。
(为了更好的完成以上目标,我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
3、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三种类型歌曲的聆听,研究各自不同的风格与特点,挖掘歌曲的内涵。
二、说教法说学法
高中的学生,知识结构完整、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我选用的教法是参与互动式教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画面,达到视觉听觉的高度结合。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将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下面说一下我的教学过程)
三、说教学过程
(1)导入部分:从学生熟知的音乐开始,首先播放当下最红的流行歌曲《新不了情》,营造氛围,从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兴趣。
(2)过度语言:在形形色色的流行音乐中,存在着演唱方法和演唱风格各异的现象,接下来我们就通过鉴赏几首歌曲,具体来感受和体验其演唱风格。带着问题欣赏歌曲,发现歌曲结构、理解歌曲特点,挖掘歌曲内涵。
①首先欣赏女生独唱《思念》。之后提问学生: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表达了人生,离别的思念、惆怅之情)。然后让学生认识歌曲结构。通过分析歌曲结构(A+B),①A段:(在较低音区娓娓道出思念之情)B段:(渐向高音区,跳跃跌宕,情绪更显激动,呼唤似的唱出无可奈何的哀怨)让学生了解常见的通俗歌曲写法,即“开始低吟,继而高唱,在延长的高音上结束。”
②下面请一位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懂你》的歌词,之后聆听歌曲,提问学生: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②表达对母亲的真挚美好情感,诉说重归母亲怀抱的热望)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歌曲凄楚的.韵味,反映了整个社会对道德、亲情、文明的再度呼唤和重新审视。
③接下来播放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的主题歌《好汉歌》,之后请学生说出其演唱风格与前两首有何不同。(刘欢成功地应用民族唱法表现了“梁山好汉”粗犷、豪爽不羁、讲义气的性格。此曲的音乐素材来自河南民歌,所以演唱风格与前两首歌曲截然不同。)
(3)最后给同学们介绍解通俗音乐的基本特征,并引导用健康向上的审美标准认识通俗音乐的社会价值:(③通俗音乐泛指一些通俗易懂、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而又传播较广的音乐,如轻音乐、爵士乐、迪斯科音乐、摇滚乐和通俗歌曲等。通俗音乐的内容一般取材于日常生活,通俗音乐强调娱乐性和即兴性,表现手法和风格都很自由而富于变化。不少通俗音乐与民间音乐有着紧密联系,经常采用地方色彩的旋律和调式,因而更具有通俗性)
四、拓展
④对比聆听艺术歌曲《我爱你,中国》、民歌《茉莉花》和通俗歌曲《思念》片段,谈谈通俗歌曲和艺术歌曲、民间歌曲各有哪些不同风格?各有哪些特点?
五、总结
通过欣赏歌曲《思念》、《懂你》和《好汉歌》,可以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谢谢评委,说课完毕
高中音乐说课稿9
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音版小学音乐3年级5册第二课《草原上》。对于本节课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这四个大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第一方面说教材:
1、教材分析:《草原上》这首歌曲为4/4拍,羽调式,歌曲的音乐语言十分简练,基本素材只有一个包含两个乐句的8小节乐段。其节奏舒展,旋律优美,形象地勾勒出一幅风和日丽、绿草如茵的草原风光,使人置身于一望无边的辽阔草原情景之中。歌曲的第2至第3小节运用了七度大跳,抒发了牧民舒畅愉快的心情,刻画了他们爽朗豪放的性格,倾吐了牧民对家乡无比的热爱和赞美的情感。
2、教学目标
在音乐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指导下,根据课程标准中:“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为终身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基础。”结合教材的要求,我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用稍快、甜美的情绪唱好歌曲《草原上》,
2)欣赏《草原放牧》,深入感受内蒙古风土人情 。3)即兴编舞,表现对草原的赞美之情!
3、教学重点:根据三年级学生掌握知识的进度、能力、心理发展水平以及学生的特点,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用稍快的速度、甜美的声音演唱《草原上》。
4、教学难点是:一字四拍处的拖音。
第二方面说教法和学法:
为了让学生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我遵循音乐教学的基本理念,精心组织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模式,努力为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享受音乐、创造音乐提供机会。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上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采用教唱法,以唱为本,将情贯穿始终;运用闭目听赏法,让学生感受音乐,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法,将现代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努力使每个学生都具有自信心,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在教学中力求将学生对歌曲的感受和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放在重要的位置,让学生在多听、多唱、多想、多做、多动的环境中学习这首歌曲,在课内运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采用了舞蹈律动法、主题唱奏法、模仿表现法、综合活动法、自主活动法,以激发学生内心的主动参与,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能力的提高。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在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中,在感兴趣、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感受和体验到音乐的美。
第三方面说教学程序:根据我对教材的理解与把握,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程序设计为五大环节:(1)课前音乐律动、组织教学;(2)创设氛围,激趣导入;(3)学习歌曲,适度表现;
(4)艺术加工,培养自信;(5)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一)课前音乐律动,课前组织
为了更好地组织教学,我采用让学生在《草原上》的旋律音乐伴奏下,律动进教室,这样做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先入为主地让学生对《草原上》旋律音乐有一个整体感知。
(二)创设氛围,激趣导入3分钟
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是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巧妙的导入是一堂成功的音乐课所不可缺少的,同时导入必须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本节课,我这样设计课题导入:“老师知道同学们都喜欢听故事,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老师在新歌《草原上》的音乐伴奏下,告诉学生蒙古族孩子龙梅和玉荣小姐妹为了保护集体的羊群而与暴风雪搏斗的英雄事迹,动情地讲述故事,让学生从故事中得到启发,并激发歌曲学习兴趣。
(三)学习歌曲,适度表现15分钟。本环节我设计如下:
1、利用课件播放歌曲《草原上》,学生初步聆听歌曲,初听歌曲情绪,感受蒙古族歌曲风格。
2、再次聆听歌曲《草原上》,让学生说说蒙古大草原上都有什么?
3、教师出示歌曲《草原上》歌词卡片,学生跟老师进行节奏念白,提示:做到高位置、轻声。为正确演唱歌曲做准备。
4、教师跟伴奏范唱歌曲,大屏幕出示歌曲旋律及歌词。并让学生听出歌曲是几拍子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多次聆听音乐和学会静静的聆听是学唱歌曲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在此基础上,我利用多媒体及歌词卡片,出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倾听音乐,以防止学生漫无目的听和精力不集中!)
(四)艺术加工,培养自信12分钟
会唱一首歌很容易,但唱好一首歌却常常容易被我们忽视,如何达到音乐课程标准中:“使学生能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情感陶冶”呢?我将鼓励学生把自己独到见解说出来,并用自然的优美的声音表现出来,同时我还将运用评价的积极作用,利用小粘贴或小红星奖励和鼓励表现优秀的同学和进步大的同学,增强学生自信心,让学生敢于表现自我。本环节我这样设计:
1、让学生用“lu”跟录音模唱整首歌曲。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旋律视唱。
2、师生接龙唱歌,教师唱前半句,学生接后半句。
3、教师弹琴,学生完整唱歌曲一遍,教师随时纠正学生唱错的地方,突破难点乐句。
4、放录音,指导学生戴头饰表演唱《草原上》。
(本环节设计意图,我根据胶南市双主”活板块唱歌课教学模式精心设计,通过让学生多次聆听音乐的基础上,采用听唱法、接龙法、模唱法、表演唱等多种教学形式,突破歌曲难点教学,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唱!并通过教学实践证明,本节课这种教学模式设计非常适合3年级小学生音乐课堂!)
(五)拓展延伸,情感升华10分钟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教师必须紧紧抓住学生的情感,将课堂创设成一种具有音乐性,情感性的音乐情境,使音乐审美教学始终带有浓郁的情感色彩。因此,本环节我设计如下:
1、首先让学生回顾老师刚上课时讲的故事“草原英雄小姐妹”,然后教师简单讲解器乐曲《草原放牧》,是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其中的一段。让学生对欣赏曲《草原放牧》产生听赏兴趣。
2、初次欣赏《草原放牧》,让学生感受草原放牧时的欢快情绪。
3、再次欣赏《草原放牧》,让学生自编动作,想像假如自己在大草原上和成群的牛羊在一起的心情,表现一下自己和小伙伴一起在大草原上欢歌跳舞的景象。
4、最后,边欣赏《草原放牧》边做自己创编的动作!
四、最后说说我的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要最大限度的给学生传递音乐信息,并能辅助学生学会本节课所要达到的所有教学目标。因此,我本堂课根据教学需要,我的板书设计简洁明了,课题、难点节奏、歌片等大多以多媒体课件及自制卡片的形式呈现给学生。
总之,本节课,我力求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音乐为主线”的思想,并根据胶南市双主”活板块唱歌课教学模式及欣赏课教学模式精心设计,着眼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学生的主动发展,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综合能力,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敬请各评委老师批评指正!
高中音乐说课稿10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该教学内容是川版高中音乐教科书上册p78歌唱常识(三)美声、民族、通俗唱法的特点一节。这部分教材是音乐知识性内容,是让学生了解中国声乐演唱目前对唱法的界定。
2、教材分析:这部分教材是介绍三大唱法的艺术特点和区别,让学生了解三大唱法在中国的发展历史,明白三大唱法是怎样确立起来的。
3、教学目标:根据音乐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重在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感受理解,表现欣赏音乐的审美能力的培养,我对本课教学制定出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中国现阶段声乐演唱的三大唱法——美声、民族、通俗唱法以及三大唱法的发展历史和特点。
2)让学生学会分辨声乐作品演唱方法,掌握三大唱法的发声特点来判断歌唱者是用什么唱法来演唱歌曲的。
4、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内容,我认为教学重难点应该确立为——三大唱法的分辨。
因为本课学习后,学生最终目的'就是会鉴赏声乐演唱作品是用何种唱法来演唱的。所以让学生用心去分辨唱法,应该是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用大量的作品让学生去分辨唱法,应该是教学重点,也是学生学习一个难点。
5、教具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搜集相关音响材料
二、说教法
1、情景导入法。老师从“青年歌手大奖赛”情景,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感到学习新课的趣味感、新奇感。
2、对比欣赏法:让学生观看不同唱法的演出视频,提出问题,让学生注意聆听声音发声状态的不同,抓出每种唱法的口腔形状作为突破口,从而分辨三大唱法的不同。
3、图示对比法:让学生观察黑板上画出的三种口型,让学生针对三种唱法对号入座,从而理解唱法和口型的关系。便于学生分辨唱法。
三、说学法
1、大胆放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指导学生聆听歌曲的过程中,重在让学生通过闭目聆听音乐,从中感受三大唱法发声效果的差异,最后亲自尝试,模拟三种唱法发“啊”声来体验区别。
2、群体合作法:让学生思考三大唱法有什么差异?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进行讨论,发挥其独特的才华,鼓励他们互相帮助、互相启迪、互相促进,发挥其群体力量,分组回答提问,互相补充,增强他们的交往能力,达到共同提高。最终归纳出三大唱法在口腔开度、呼吸、音量大小方面的差异。
四、说教学程序
1、引入课题:介绍唱法的含义及其分类
2、实际听赏几首歌曲,判断演唱者是什么演唱方法?
教师本人作品《为祖国祝福》——民族
《我的太阳》——美声
《咱老百姓》——民族
《菊花台》——通俗
3、欣赏两首两种唱法合作的作品,让学生明白唱法之间的合作是当今演出的一种新颖形式。
《相约在北京时间》——美声、通俗合作
《千里之外》——通俗、民族合作
4、学生讨论一下,三大唱法的各自特点?
从口腔开度,音量大小、呼吸情况分析一下
5、详细介绍三大唱法的发展历史和各自的艺术特点。
6、学生听辨6首歌曲演唱者的唱法是什么?
曲1:《骊歌》——通俗
曲2:《军民团结一家亲》——民族
曲3:《十八湾水路到我家》——民族
曲4:自己作品《千里之外》——通俗、民族合作
曲5:《饮酒歌》——美声
曲6:《月亮之上》——通俗
7、小结下课
高中音乐说课稿11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中国的民族器乐独奏曲》,本课选自湖南文艺出版社高中音乐欣赏第一册第三单元第九课。下面我按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四个部份向各位评委、老师说课。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及课文的特点
本单元编选了《梅花三弄》、《霸王卸甲》、《良宵》、《二泉映月》、《鹧鸪飞》五首民乐向学生们介绍中国的民族器乐。五首曲子分别以古琴、琵琶、二胡、笛子来了解各乐器的音色特点。学完后,学生们能感受到民族音乐丰富的艺术表现力以及培养他们民族自豪感和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
2、学习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的确立
根据教材的要求我确定了三个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熟悉民族器乐的音色,并了解中国民乐丰富的艺术表现力。
2)、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民族器乐曲子》培养学生对中国民乐的兴趣。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欣赏水平。
另外,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区分民族器乐的音色,难点在于学生对乐曲的理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着重欣赏古曲《梅花三弄》以及在拓展中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能力
3、学情分析:
本课全是器乐独奏曲,高中一年级的学生接触民族器乐极少,初中也没有把器乐独奏作为专题来欣赏,本课相对来说有些枯燥,不适合学生口味,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和点拨。
二、说教法
依据新课改的主要理念,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实施教学。
1、启发教学法: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思维联想,开发创新思维。音乐是很抽象的'东西,它看不见,摸不着,特别是器乐独奏曲,它只有旋律,没有歌词,这样加大了欣赏的难度,所以需要老师引导学生用心去听。
2、讨论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分析音乐,加深对音乐的理解
3、图片教学法:可以结合图片,内容没那么枯燥,同时认识了乐器。
三、说学法
在老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学生可用讨论法,分析法,想象法
1、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在讨论中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
2、分析法:通过对乐曲的分析,加深对乐曲理解
3、想象法:通过听音乐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四、教学流程
1、导入:让学生听流行音乐《灰姑娘》
提出问提:刚才同学们听的是什么乐器?
中国的还是外国的?
同学们回答后接着自然导入:是的,这堂课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是中国的民族器乐,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由流行歌曲导入,目的在于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欲望。
2、着重欣赏古琴曲《梅花三弄》(因为古琴的音色相对陌生)
1)、让学生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带问题去欣赏
提出问题:这首曲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知道是什么曲名吗?
(带着问题欣赏,能提高学生的欣赏质量,根据学生每个人生活经历的不同,对音乐的感受能力的不同,来倾听这首曲子)
2)、讨论并回答问题。(新课改中非常重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本环节的设计就是培养学生质疑意识和合作精神)
3)、由教师讲解古琴以及《梅花三弄》这首曲子,从历史渊源、旋律特点、结构特点三方面进行讲解。(本环节体现了新课改中要求音乐老师应结合历史、地理其他科目相互联系,这样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更深层次的理解乐曲)
4)、全曲回放,根据老师的讲解,用心欣赏,体会梅花耐寒的高洁品格。
3、分辨乐器
这是这堂课的重点。
首先,讲解每种乐器的音色特点:古筝清脆流动,优美淳厚,所以说古筝悦人。古琴音色浑厚,古朴平和。更注重人的内在气质,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所以说古琴悦心。琵琶的音色清澈、明亮,中国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著名诗句“大珠小珠落玉盘”
其次,分别视听二胡独奏曲《二拳映月》、古筝独奏曲《渔舟唱晚》、琵琶独奏曲《霸王卸甲》。要求学生听完后回答是哪种乐器演奏的并在课本上找到该乐器的图片。(本环节要求学生用耳、动手,能加深学生的印象集中注意力)
4、拓展迁移
播放一段短小的音乐,要学生猜想他的音乐形象。(这一环节同学们可充分展开想象,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也是一种放松的方式,陶冶情操。)
5、教学小结、布置作业
1)、首先让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的收获,教师予以补充和肯定。
2)、根据这堂课的内容,让同学们课后自己欣赏课堂上没有听过的民族器乐。
本环节的设计
一是为了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有个系统、完整的印象;
二是通过作业丰富学生的音乐修养。
附:时间安排说明
音乐导入5分钟
古琴曲欣赏17分钟
分辨乐器10分钟
拓展迁移8分钟
小结作业5分钟
高中音乐说课稿12
说教材
在音乐欣赏课《卡门》序曲中有三个主要的教学内容:一是欣赏作品《卡门》序曲;二是讲解音乐知识回旋曲和序曲;三是进行有关的知识测试。
而这节课的教学目的有两个,一是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欣赏,使学生初步认识什么是“回旋曲”和“序曲”;二是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欣赏,加深学生对浪漫主义音乐的了解,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在整节课来说,教学重难点并不多,主要是对音乐作品《卡门》序曲的曲式结构的辨别。
作品分析
《卡门》序曲是歌剧《卡门》开场前的一首管弦乐曲。歌剧《卡门》取材于梅里美的同名小说。故事梗概是:卫队下级军官唐·霍赛钟情于烟草女工卡门,并且参与了卡门的私运活动。而卡门对唐·霍赛越来越冷淡,并与斗牛士埃斯卡米洛热恋起来。在一次斗牛活动中,埃斯卡米洛获胜。当群众正在欢呼的时侯,唐·霍赛杀死了卡门,他自己也自杀身亡。
这部歌剧的主旨是:表现未受资产阶级市侩思想影响的纯朴农村青年——霍赛——向往过温暖的家庭生活。可是,与大胆、泼辣,酷爱自由的卡门那种追求自由的个性相冲突。两个主人公悲剧性的结局,是属于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的难以调和的矛盾造成的。透过它,揭露了资产阶级的虚伪性。有人这样说:“《卡门》的必然结局并不是抽象的宿命论性质的。他们两人的必然死亡是因为在那不让感情遵循逻辑发展的社会里,是不能抱着真实的情感活下去的。”也就是说:卡门只能以死来保全她的自由,霍赛也只能以死来为他纯朴的感情献身。
《卡门》序曲为回旋曲式结构。乐曲的主部主题是一首节日进行曲。由木管乐器及小提琴奏主旋律,气氛热烈欢快。把人们带入西班牙斗牛场那喧闹狂热的意境之中。这段主题为A大调,2/4拍子。
乐曲的第一插部是妇女、儿童在斗牛场上欢唱、跳跃的旋律。#F小调。2/4拍,由木管乐器及小提琴奏主旋律。
主部主题第二次出现之后,引出了乐曲的第二插部。这个旋律来自第二幕中埃斯卡米洛的咏叹调《斗牛士之歌》。它第一次呈现时。由弦乐组奏主旋律,抒情细腻、感情真挚。它第二次呈现时,不仅将旋律提高了。一个八度,还加进了木管乐器奏主旋律,其情绪威武、雄壮,带有胜利凯旋的气质,表现了斗牛士气宇轩昂、英姿勃勃的形象。
这段旋律为F大调,具有进行曲特点。
当第三次重现主部主题后,音乐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
乐曲作者
曲作者比捷是法国著名作曲家。他于1838年生于巴黎。9岁时入巴黎音乐学院,师从马蒙泰尔、古诺及阿莱维,1857年获罗马大奖并到意大利进修三年。1861年回巴黎从事作曲。1875年6月3日逝世。
他的代表作有歌剧《卡门》、《采珍珠者》等;管弦乐组曲《阿莱城姑娘第一组曲》、《阿莱城姑娘第二组曲》等。
音乐知识
回旋曲是音乐作品中的一种结构形式。它起源于欧洲民间的轮舞曲。
回旋曲包括一个多次重复的段落(主部主题A)及若干个与之穿插对比的段落(插部)一般主部主题至少出现三次。形成A+B+A+C+A的结构形式。如果插部很多,即形成A+B+A+C+A+D+……+A的结构形式。
回旋曲适于表现活跃、欢腾的情绪。因此,大型音乐作品的末乐章常用这种曲式,以便形成热烈的情绪结束全曲。当然,短小的作品也有采用回旋曲式的
序曲原指歌剧、清唱剧、芭蕾舞剧、话剧等戏剧于演出前由大型管弦乐队演奏的乐曲,它带有暗示剧情的意义,人们把这类序曲统称为“歌剧序曲”。
近代,产生了专门为音乐会而创作的与戏剧无关的序曲,人们称为“音乐会序曲”。
说教法与学法
一、培养学生自主的音乐感受能力
音乐教学在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多方面能力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优势。而对于高中的学生来说,经过小学和初中的学习,他们对一些简单的音乐知识也有了初步的.理解,对音乐已经有了更深的理解能力。因此,在高中的音乐欣赏课中,不能象在小学初中那样采用主要由教师讲解、学生记录的方式进行授课;而应该更多地指导学生主动对音乐进行理解,培养学生自主的音乐感受能力。
二、电脑多媒体课件的运用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作为一种先进教学手段,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在高中音乐欣赏课中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有以下的优点。
优学(能更好地辅助学生掌握知识)。
例如在欣赏音乐作品时,学生一边欣赏音乐、一边观看影像、一边还能看到影像下面各乐段同步出现的解说文字。而且在课件制作中采用了各种颜色、各种字体、各种图片、各种动态效果,大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提问的时候,让学生看荧幕上提供的问题,选择荧幕上的答案,教师用鼠标点一下学生选择的答案,荧幕上就可以弹出相应的判断。使得课堂提问更加生动有趣。
欣赏音乐的时候,在课件中制作一个简谱的卡拉OK,学生一边看着荧幕上同步出现提示的简谱,一边对音乐进行欣赏。让学生更形象、更清晰地理解了音乐。
优教(有利于教师使用)。
例如在分段欣赏音乐的时候,以前要靠手工对放音设备进行操作,稍不注意就放过头了,还得再倒回来,非常麻烦。现在我们在课件中制作好了之后,上课时想要播放那一段音乐,只需要点一下,播完了就自动停止。想再播放一遍就再点一下。非常方便。
说教学过程
一、上课前
即将上课的时候,学生陆陆续续地进入教室。有的学生在聊天说话、有的学生在玩耍、有的学生在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有的学生在外面玩耍。按照这样的情况,上课的时候必须要过三分钟左右学生才能集中注意力,进入课堂的学习。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我利用电脑多媒体技术制作了一个课前的课件片段。优美动人的背景音乐是圣桑的“天鹅”,教室的大屏幕上流动着一个个音乐家的头像:舒曼、舒伯特、肖邦、贝多芬……。有的学生不再说话,他们在欣赏动人的音乐、有的学生不再玩耍,他们看着头像在分析这是那位大师……,通过这个课件片段,不但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放松。也使学生一上课就进入角色。
二、开始上课(2分钟)
传统的教学在开始上课的时候,教师说一声“上课”,值日生说一声“起立、坐下”就开始了。
而这节课我在课件中做了一个“上课页”,开始上课的时候播出。先是出现一句短暂激昂的音乐,然后在屏幕上出现闪烁的“上课啦!”的字样,一下子就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再进行起立、坐下、检查人数。使到这个千篇一律的上课程序变得有趣起来。
三、感受音乐(6分钟)
音乐是一种奇妙的世界语言。在素质、性格、知识程度、爱好等等方面的不同和差异的人对音乐的感受也是不尽相同的。所以如果一开始就由教师对音乐作品进行详细的讲解,然后再让学生欣赏音乐,那是不可取的,而且还会扼杀学生的现象力。所以在开始的时候,我并不对音乐作品作任何讲解。直接让学生对音乐进行感受,并让部分学生在欣赏音乐之后讲出对音乐的感受。
四、作品概括(6分钟)
向学生讲出作品的名称《卡门》序曲及其是来自歌剧《卡门》的。并对歌剧《卡门》的作品概括和作品所表现的社会现象进行讲解。在这个环节中由于考虑到本环节不是主要内容,而且“板书”太多会影响学生听课的注意力所以在课件中只出现了主要人物表。
五、曲式辨别(15分钟)
这个环节是这节课的难点也是要点,是对学生自主欣赏辨别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欣赏并记住三个乐段(ABC),然后听全曲辨别出乐曲的结构。具体步骤如下:
1、听记三个音乐片段。每段音乐让学生听两遍,中间教师对音乐片段进行讲解(具体讲解和乐谱请参看教材分析)。
我在课件中做了各自的简谱卡拉OK。欣赏音乐的同时在屏幕上出现了音乐的主要乐谱,而且随着音乐的进行,乐谱也进行相应的变化。使到学生更形象清楚地理解记忆这些音乐片段。
2、听全曲进行曲式辨别。
让学生欣赏全曲并对音乐中各段音乐出现的顺序进行辨别。并提问部分学生把结果打到屏幕上。然后再通过课件向学生播放出正确答案。在这里我在课件中设计了这样一个过程:在音乐播放的同时,相应的段落代号在屏幕上闪烁。最终在屏幕上出现了回旋曲的曲式结构图示。使到学生清楚形象地记住了回旋曲的结构并为等一下对回旋曲的补充介绍提供了一个图示。
3、对回旋曲进行补充介绍。
六、作者及其代表作的介绍。(5分钟)
这个环节对作者的生平及其代表作进行了
简单的介绍,为了提高讲解的吸引力,采
用了讲故事的方式进行。着重介绍作者的坎坷人生及对艺术的不懈努力,使学生得到教育。
七、对序曲的介绍。(3分钟)
简单对序曲的来源、歌剧序曲和音乐会序曲的分别进行讲解。
八、欣赏由中国中央乐团演奏的《卡门》序曲的录像资料。(3分钟)
在这个环节我在课件中使录像资料播放的同时同步出现音乐作品各个部分的解说文字。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音乐的了解和感受。
九、知识测试。(5分钟)
这个环节通过对刚刚学过的知识进行选择题方式的测试,巩固了学生所学的知识。一共提供了八道选择题:
1、曲作者比捷是那个国家的著名音乐家
德国法国英国
2、歌剧等戏剧演出前所演奏的序曲,带有暗示剧情的意义,人们统称为______
歌剧序曲开场序曲剧情序曲
3、回旋曲适于表现______情绪
抒情温柔悲愤痛苦热烈欢腾
4、回旋曲包含一个多次重复的音乐部分,是________
第一主题主部主题重复主题
5、《卡门》序曲的体裁是________
回旋曲序曲进行曲
6、旋曲起源于欧洲民间的________
轮舞曲圆舞曲回舞曲
7、这段音乐是《卡门》序曲中的________(播放音乐)
主部主题第一插部第二插部
8、下面那一部音乐作品不是比捷创作的
卡门天鹅湖采珍珠者
我在课件中设计了一个问题选择的自动判断。
在课堂提问的时候,让学生看荧幕上提供的问题,选择荧幕上的答案,教师用鼠标点一下学生选择的答案,荧幕上就可以弹出相应的判断。错的话就出现一
个“x”,电脑还会说“不要太大意嘛”,对的话就出现一个笑脸和一个“ˇ”,电脑会说“耶!好嗄”。使到这个测试更有趣、更富吸引力。
总结
总的来说,这是一节注重培养学生自主的音乐感受能力和电脑多媒体课件运用的音乐欣赏课。
通过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节省了教师板书和传统播放音乐进带倒带的时间,教学内容紧凑丰富。课堂气氛生动有趣而富于吸引力。也是对传统的教学方法改革的一种尝试。肯定也存在许多需要改进和努力的地方,希望在今后的努力和学习中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高中音乐说课稿13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周村区实验中学的丰彦,我要说课的课题是,花城音乐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课本第四单元第二节第三部分“影视音乐”。
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六个方面把我的说课思路展示给各位评委老师,敬请指导。
一、【教材分析】
《音乐与社会》这一单元由“音乐的传播与交融”和“大众音乐”两部分组成。本单元是课本的最后一个单元,是高中生最终提高审美能力的归宿点,因此本单元的学习必须让学生认识到音乐既可以反映社会功能又能给予社会深刻的影响。
影视音乐这一课的内容非常丰富,要想在这一节课上让学生鉴赏完所有的内容几乎是不可能的。由于我们学校高二有6个班是电脑班,有网络平台,师生可以在线交流,学生也可以上网查阅资料。所以我从影视音乐的体裁入手,每种体裁准备两首影视音乐作品,在前一节课的最后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分成四组,每一组从一种体裁中选择他们最喜欢的一首影视音乐作品,在课下查阅一下资料,选派一名代表介绍给大家,我来做简单的补充。
我选择的八首音乐分别是片头音乐:《詹姆斯邦德序曲》和《动物世界》的片头曲《just bule》;场景音乐:《泰坦尼克号》中的《弦乐四重奏》和《功夫》片段;插曲《再见,警察》和《牧羊曲》;主题音乐《辛德勒的名单》和《重整河山待后生》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对教材的理解,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使学生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了解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对电影音乐的进一步关注。
2、能力目标:培养同学们的自学能力和配乐能力,使学生能够向大家介绍自己喜欢的影视音乐,并能为影视片段或专题片配上合适的音乐。
3、知识目标:认识影视音乐的种类、作用,了解约翰.巴瑞和约翰.威廉姆斯以及什么是音画对位。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鉴赏,使学生初步体验到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清楚的分辨出影视音乐的体裁,并能为影视片段配乐。
四、【教法】
“生本课堂”是一种新提出的教学形态。就是一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根据本堂课教材的内容和高中生的学习特点,我在课堂中设计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师生交流、为影视片段配乐等教学活动,运用启发、分析比较、练习等教学方法让学生教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积极思考与探究。
五、【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积极、主动、高效地参与学习,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引导。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在学法引导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运用多媒体课件刺激学生的感官,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并创设各种问题情境引导他们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通过鉴赏分析、整体感知、讨论、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方式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教学,享受快乐的学习过程。
六、【教学过程】
本堂课的教学内容我主要设计了五个环节:组织教学、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小结、拓展与探究。
1、组织教学:
我在每一节课的`课前五分钟都安排了一个环节叫做“梦想舞台”,让四个学生一组,分组展示自己的才艺,其中有一个是主持人,然后根据他们的表现得分并计入学期末的学分认定,这样做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有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真可谓是一举两得。
2、导入新课:
本环节我用两段不同的《泰坦尼克号》导入,一段没有音乐,一段有音乐,让学生找出区别,使学生初步感受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重要作用,并引出课题。
3、讲授新课:
(1)导入课题后,展示课件,影视音乐从体裁上可以分为片头音乐;场景音乐;插曲和主题音乐,然后按照课前的分组让学生上台来介绍他们选择的影视音乐作品
下面我根据上课的情况给大家做简单的介绍
第一组片头音乐:学生从中选择的作品是《詹姆斯邦德序曲》,学生是这样介绍的:007系列是电影史上一个传奇。这首作品由英国作曲家约翰.巴瑞创作,他为主人公设计了一个具有动机性的音乐主题,在每部影片的开头都会出现,这个主题由低音弹拨乐器演奏,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也使全系列片的音乐得以统一,从音乐上给影片确定了风格。
然后我给同学们介绍约翰.巴瑞的生平和什么是片头音乐。
第二组场景音乐:学生从中选择的作品是《功夫》,学生是这样介绍的:功夫这部电影一共出现了30几首场景音乐,周星驰出场时播放的是《十面埋伏》,斧头帮出现的时候播放的是《我不入地狱》,刚才咱们听到的这首最经典叫《流浪者之歌》,乐曲速度极快,给影片增加了紧张的气氛。
然后我给同学们介绍什么是场景音乐。
第三组插曲:学生从中选择的作品是《牧羊曲》,学生是这样介绍的:《牧羊曲》是影片《少林寺》的插曲,这是一首洋溢着似水柔情的女声独唱,歌词朴素清新、优美动人。被很多专家认为是中国流行乐坛的经典之作,它与《少林,少林》在影片播出20多年来在少林寺日日响起,从未间断过,可以说没有少林寺这部电影也就没有现在的少林寺。
然后我给同学们介绍什么是插曲,并强调插曲不是器乐曲,它一定是歌曲。
第四组主题音乐:学生从中选择的作品是《辛德勒的名单》。学生是这样介绍的:这部作品由著名的犹太籍小提琴家帕尔曼演奏,旋律优美动人,给人以深情、忧伤之感。影片画面是辛德勒救出的犹太人和他们的子女排着队伍,在辛德勒的墓石前放小石子以示纪念,人们缓缓地走着,音乐也缓缓的奏着,让人心酸、让人悸动、让人震撼。
然后我给同学们介绍约翰.威廉姆斯的生平和什么是主题音乐,同时向学生介绍影片的另一首插曲(&),并提出问题:电影中那个场面令人触目惊心,一个充满血腥暴力的场面,配乐居然是一首平静祥和的童声合唱,你觉得这样合适吗?让学生讨论,并顺势引导:这种手法叫音画对位。
(2)在这四种体裁当中插曲和场景音乐学生很难分辨,所以我准备了两首影视音乐作品让他们辨别,分别是《西游记》中的场景音乐和《城南旧事》中插曲《送别》,让学生认识到插曲一定是声乐作品,场景音乐一般都是器乐曲。
在学生清楚的了解了场景音乐和插曲的区别之后,让学生判段这样一句话,电影过程中出现的音乐,除去片头音乐和片尾音乐外,所有的音乐都属于场景音乐。这句话是教参上的一句话,相信这个时候学生应该能判断的出,这句话是错误的,除了场景音乐还应该有插曲。借此可以告诉学生课本上的知识不一定是完全正确的,要善于运用自己学习的知识去判断,尽信书不如无书。
通过欣赏这么多的影视音乐作品,学生应该对影视音乐的作用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时我让他们分组讨论并总结,学生回答完之后出示课件做相应的补充。
4、课堂小结:这一环节我会先总结本堂课的内容,然后课件展示“学有所获”让学生回顾本堂课的知识点,梳理所学,加深记忆。
5、拓展与探究:
课尾,我准备了一段卓别林的无声电影片段,并给学生四段音乐,让他们选择哪段最适合,第一段是一段悲伤的音乐,第二段是一段恐怖的音乐,第三段是匈牙利五号的音乐,第四段是加沃特舞曲。学生很可能在第三段和第四段音乐上有争议,其实这两段都可以,借此可以告诉同学们,为影视作品配乐不是唯一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6、作业
我出示几张我们学校的照片,请同学们为学校纪录片配上合适的音乐,下节课开一个简短作品展示会,看看哪些同学配的音乐最合适。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高中音乐说课稿14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音乐与舞蹈是亲密无间的姊妹艺术,在教学过程中,舞蹈技能的学习固然是需要的,而音乐感知、体验及综合艺术素养,也不可忽视。由于本课是高中选修模块《音乐与舞蹈》的第一堂开门课。面对学生舞蹈基础的参差不齐;面对大部分同学没有接触过舞蹈而产生的距离感,因此,激发学生舞蹈学习的兴趣和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成了本课的首要任务。而让学生充分了解学习舞蹈的`意义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继续求知的欲望。
2、教学内容
(1)欣赏《溜溜的康定溜溜的情》、《千手观音》等优秀舞蹈作品。
(2)芭蕾基本手位组合训练。
(3)创编实践《天鹅湖》主题音乐。
3、教学目标
(1)通过对比、视听相结合的欣赏方法,让学生了解舞蹈作品的风格和音乐对舞蹈的重要作用。
(2)体验音乐节奏和音乐旋律与舞蹈律动和舞蹈动作歌唱性的完美结合。
(3)舞蹈技能学习及舞蹈创编实践,同时注重对学生音乐感知及综合艺术素养的提高。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舞蹈技能学习及舞蹈创编能力的培养。
难点:激发学生舞蹈学习的兴趣,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
二、说教法
艺术教育应以审美为核心,以学生愉悦感受和积极参与为出发点,以发展提高全体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修养为目的的基本素质教育。这是我构思整堂课的指导思想。本着这个原则,本课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对比式教学:音乐节奏和音乐旋律与舞蹈律动和舞蹈动作的对比。
2、示范教学:教师舞蹈动作示范。
3、启发式教学:贯穿整堂课的教学。
4、多媒体教学:恰到好处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视、听、学有机结合,达到最好效果。
三、说学法
要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首要的任务是如何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因此这节课将让学生积极实践、积极探索,让学生在活泼的氛围中调动起学生继续求知的欲望。
1、对比法:通过对比,感知音乐节奏和音乐旋律与舞蹈律动和舞蹈动作的内在联系。
2、讨论分析法:学习中积极参与讨论分析,在讨论中总结新知识。
3、实践法:通过实践掌握舞蹈技能。
四、说教学程序
各教学环节之间是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紧密联系的。
导入新课——音乐与舞蹈的结合——芭蕾基本手位组合训练
——创编体验
五、说课件
以教材为主,参考资料为辅,用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方式,让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欣赏体验作品,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提供大量的信息和资料,至于结论性的东西则必须由学生来总结。
目的:是为了课型更灵活,课堂气氛更活跃,起到辅助手段的作用。
高中音乐说课稿15
一 、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
一、说课程标准,即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
主要讲怎样鉴赏音乐;音乐与人生的关系。不仅对学生学习音乐鉴赏具有基础性,指导性的意义,而且对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音乐审美观,形成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用音乐来提高生活质量等等。
二、说教材,即介绍课本教学内容。
本课教材是高中音乐鉴赏第一单元《音乐的欣赏》的第一节《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这一课的导言和钢琴曲《少女的祈祷》以及交响乐《第一交响曲》,因为内容比较多,我用两个课时来完成教学。由于学生普遍对理论知识兴趣不浓,我在分析基本要素的时候会结合音乐作品来分析。这两节课我都会应用计算机多媒体课件教学手段,贯彻思考,体验,表现的原则,使学生充分体验和感受音乐。
三、说教法,即讲解主要教学方法。
根据教材特点和配合学生的特点,应用多媒体手段创设生动的情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和谐而愉快的情感氛围,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教师的指导作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和感受音乐。
四、说学法,即讲解学生如何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学习。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在讲授音乐理论知识的时候,我会尽量的结合作品,而不是生搬硬套的讲授。两节课我会充分做好跟学生的互动,在第一课时的导入中,我用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引起讨论,最后总结,从而达成与学生的互动。总之,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我会让学生感到学习音乐的乐趣,也能从乐趣中学习到一些音乐知识。
五、说重难点,即讲解该课程中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单元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怎么去鉴赏音乐,难点对陌生的音乐能够升入的了解与认识。
六、说教学过程,即讲解教学过程和具体教学步骤。
本单元主要是通过几首音乐作品来说明音乐要素的形式和作用,下面我主要讲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在这一课中我主要采用对比聆听法,讲授法,谈话法,练习法等。
1) 导入:谈话导入:音乐与人生有什么关系?设计意图是引起学生的思考,在这有环节中我用的是谈话法。
2)鉴赏《少女的祈祷》。
这一环节分为两个部分,先完整聆听,思考后聆听。第一部分由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进行讨论开始,问题是在这首音乐作品中有哪些音乐要素在发生作用,这里应用的是谈话法,接下来就是完整聆听。这一部分应用的都是谈话法,下面的提问:音乐直观的给你什么感觉?通过音乐你能联想到什么画面?然后让学生借助课本详细了解关于《少女的祈祷》这一首钢琴曲的曲作者以及乐曲介绍。最后让学生通过课本了解这首乐曲后进行思考与对乐曲的重新认识。然后播放第二遍让学生带着自己刚刚的思考去认真地完整欣赏一遍。提问学生第一遍与第二遍欣赏后有什么不同。最后告诉学生在以后遇到一首陌生的乐曲我们同样可以运用这样的方法去欣赏它》
3) 拓展。《春舞》《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
七、总结。
总的来说,这是一堂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的一堂课,教师主要通过课堂提问法与引导法来加深学生的学习内容,从而让学生对音乐鉴赏产生兴趣。
【高中音乐说课稿】相关文章:
高中音乐说课稿11-05
高中音乐说课稿05-15
高中音乐说课稿:《音乐与生活》12-08
高中音乐《音乐与生活》说课稿04-06
《音乐与人生》高中音乐说课稿11-11
高中音乐《音乐与生活》说课稿模板04-06
高中音乐鉴赏说课稿11-08
高中音乐说课稿范例12-11
高中音乐说课稿《聂耳》04-03
高中音乐《天鹅》说课稿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