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说课稿

时间:2024-07-16 12:40:49 高中说课稿 我要投稿

高中音乐说课稿(优)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中音乐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音乐说课稿(优)

高中音乐说课稿1

  一、教材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花城版高中选修课歌唱的第二单元的一首抒情歌曲《共和国之恋》。歌曲为二段体结构,旋律优美深情,深受广大青少年朋友喜爱的优秀歌曲。歌曲选自电视剧《共和国之恋》的主题歌,由刘毅然作词,刘为光作曲。歌曲以优美的旋律,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一群有志学子对祖国的眷恋之情。本节课从歌唱技巧入手,根据气息和咬字吐字解决歌唱的发声技巧。

  二、学情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初步的音乐审美、感知能力,对音乐的学习大多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故本课从学习如何发声入手,激发兴趣,层层深入。通过创设良好的音乐氛围,拉近和同学们的距离,使我们教与学在音乐活动中相识、融洽、和谐。

  高中生已经过了变声期,而且具备了音乐的鉴赏能力,但是这时期的学生对歌唱技巧的学习还处于初级阶段,对气息和咬字吐字的歌唱技巧还不能掌握,因此如何培养学生对歌唱技巧的学习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的任务。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我将设计以下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挖掘歌曲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励自己作为新一代中国知识青年必须继承前辈不渝的爱国热情和在科学道路上奋勇攀登的精神。

  【过程与方法】

  通过集体训练,个别示范和才艺展示,学生自学和集体讨论,归纳,提高歌唱技巧。

  【知识与技能】

  理解、掌握的歌唱中的气息与咬字、吐字的有效结合方法,正确的使用气息,咬字吐字,能更好地进行科学的演唱。

  四、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教材、学情、教学目标的确立,我设置了一下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歌唱实践,学生能够提高音乐表现力和审美能力。

  【难点】理解、掌握的歌唱中的气息与咬字、吐字的有效结合方法,正确的.使用气息,咬字吐字准确。

  五、教法、学法

  (一)说教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考虑到高中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设置欣赏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等特点,为学生创设了一系列优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对音乐作品情感的掌握,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采取练习法巩固学生的演唱技巧,探究法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

  (二)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的学习,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据大纲要求及教材内容,我在学生学习指导时,围绕学习目标,主要通过听、练、唱等方法,让学生去感知歌曲的吟唱形式及歌唱技巧的表现。让学生尝试,讨论分析,编创,演唱等方法融合在一起。以兴趣促练习,以学练求巩固,在展示树榜样的教学中轻松愉快的达到教学目的。

  六、说教学用具

  为了更好地学唱《共和国之恋》,我采用钢琴、多媒体以辅助课堂教学的展开。

  七、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是:新课导入--初步感知--讨论探究--扩展延伸--课堂小结五个环节组成。教学过程具体设计如下:

  (一)新课导入

  在导入环节,根据高中生的特点,我采取对比聆听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内蒙民歌《牧歌》和湖北民歌《龙船调》运用不同的气息和咬字、吐字的方法,从而导出本节课的内容--气息与咬字、吐字。学生通过对比欣赏,渲染气氛,营造氛围,让学生放松心情,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也为接下来气息和咬字吐字的发声练习做好了铺垫。

  (二)初步感知

  情感是歌曲的灵魂,所以学唱歌曲《共和国之恋》之前我引导学生欣赏歌曲,感受歌曲表达的思想感情。之后引导学生自学,为歌曲划分段落,从旋律、歌词等音乐要素感受两段歌词表达的不同音乐情感。最后学生在了解了歌曲的意境之后由老师范唱,高中生自学歌曲,有助于发展学生演唱歌曲的兴趣与爱好,增强演唱的自信心。

  (三)讨论探究,教唱歌唱方法

  歌唱教学主要是学习并逐步掌握歌唱的基本技能,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有气息支持的发声、圆润的音色、清晰的咬字吐字,有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地歌唱。所以在歌唱之前我引导学生进行发声练习:第一步根据课前搜集的材料引导学生明白歌唱中的气息、咬字和吐字的知识进行目的性的讨论与总结,解决相关知识问题。第二步教授学生练习的正确方法和引导学生练习发声练习曲,第三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根据歌曲的咬字吐字选择合适的练习曲,第五步学生在练声之后,自己用正确的歌唱技巧演唱歌曲。学生通过练声曲的练习,使学生具备放松稳定的喉头和口腔的开度,训练声音连贯统一,注意呼吸、发声的协调配合,体会腹部的力量感。

  歌唱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应尽可能地融于歌唱实践活动中。接下来在歌曲演唱的阶段,首先我弹琴,学生演唱歌曲,检验歌曲的学习情况,之后老师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注意纠正:

  ①气息通畅自然。

  ②喉咙打开,腹肌跳动,第一遍先用练声“来”把旋律哼出来,第二遍唱歌词。

  ③咬字吐字清晰干净,努力唱好每一个字。

  ④每一小节中的强拍要有圆舞曲的特点,使音乐流动起来。

  ⑤充满感情、真挚地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在乐曲的高潮部分把激情表现出来。

  ⑥结束时气势宏大、磅礴,用饱满的情绪演唱全曲。

  学生通过发声练习,采取正确的歌唱技巧运用到歌曲的演唱中,同学之间相互聆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将正确的演唱技巧运用到歌曲中,既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更能依据自己的声音特点,自信地、有表情地歌唱歌曲。

  (四)巩固提高,成果检验

  在巩固提高环节,为了检验本节课的学习成果(歌唱技巧和情感的运用是否到位),我弹琴,个别学生演唱《共和国之恋》或其他乐曲,演唱结束后让学生主动发言,谈谈在唱这首歌的过程中,学生的心得体会(呼吸、吐字、感情表达等),学生在演唱和评价中找出自身的优缺点,激发学生歌唱、表演的热情,热爱祖国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生活,快乐成长。

  (五)课堂小结

  课堂的最后,我会去总结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到呼吸和咬字吐字的重要性。呼吸是歌唱的动力,字正腔圆是最基础的要求。我们要在不断的歌唱实践中,学会和掌握呼吸的方法,并运用到歌唱中。歌唱是内心情感的抒发,我们在歌唱中要有感情演唱,把歌曲的意境和感情表现出来。

高中音乐说课稿2

尊敬的考官们:

  大家好!我是xxx号考生

  现在开始我的说课,我今天的说课内容是《聂耳》,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几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对于上好一节音乐课是至关重要的,准确的教材分析不但可以让学生迅速的掌握授课知识,同时还可以辅助老师更好的进行教学设置,调节授课节奏,应此接下来我要对教材进行简单的分析,《聂耳》是教材第十六单元第二十八节,其重点是鉴赏民乐合奏《金蛇狂舞》和进行曲《毕业歌》,感受其音乐情绪。其中《金蛇狂舞》是聂耳在1934年根据广东音乐《倒八板》整理改编的民乐合奏曲,乐曲以活泼跳跃的旋律和铿锵有力的节奏,表现出江南人民在节日的夜晚赛龙舟的热烈场景和欢腾的情绪。《毕业歌》是影片《桃李劫》中的主题曲,这首歌曲在影片结束时响起,号召青年们走上救亡战场,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加深对我国民乐合奏曲的了解,激发爱国主义情怀,保持积极向上的信念。

  二、说学情

  那么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要对教材有所了解,还要对学生的情况要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来我对学生的情况做一个简单的分析。高中阶段的学生抽象逻辑思维占主导地位,他们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控能力较强。音乐感知能力以及音乐基础知识有了一定基础,逐渐形成音乐审美态度,但是对于音乐的人文性知识(音乐史)掌握还不够,因此需要老师的引导和点拨来进一步的学习音乐理论知识。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部分,以上教学目标应当以知识技能为主线,逐步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且将以上两点落实到过程与方法当中。应此我将三维目标分为以下三点。

  第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欣赏选曲,感受20世纪30年代的音乐特征,学生培养对祖国的热爱,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第二,过程与方法目标是,通过反复聆听视唱以及小组合作探究等方法,学生能够掌握聂耳的音乐风格。

  第三,知识与技能目标是,了解人民音乐家聂耳的人文知识,理解其作品在时代中的推动性作用。

  四、说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赏析两部作品《金蛇狂舞》和《毕业歌》,感受20世纪30年代音乐作品,培养爱国主义情怀,难点为理解“螺丝结顶”这种传统音乐创作手法,了解聂耳相关音乐史实。

  五、说教学方法

  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堂课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分以下两点。

  1教法:互动式教法与讲授法相结合,之所以这样选择,一方面互动式教法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参与到教学中来,另一方面讲授法有助于教师更好的辅助学生理解音乐人文性史实。

  2学法:采取视唱法与小组合作探究法相结合,视唱法有助于辅助学生理解音乐形态,小组合作探究法有助于提升学生间的协作能力,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说教具

  随后,我选择用多媒体为主要的教学用具来展开教学

  七、说教学过程

  下一节课能否真正流畅地实施下来、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能否得以实现,这些都会逐步落实在教学环节里,我要谈一谈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一共分为课程导入、新课讲授、拓展延伸和小结作业四个部分。下面,我就来详尽的谈谈我的教学过程。

  良好的导入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形成聆听期待,产生探究的欲望,在导入环节,我用多媒体播放纪念建国60周年阅兵视频。并且提问同学们:看完这个视频你们内心有怎样的感受?(试讲)通过这样的提问,学生能够得到情绪是激动的,自豪的。紧接着我会再问同学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学生能够从视频中听到背景音乐是《义》,由此我会引导出“人民音乐家”聂耳,顺势导入本课。之所以这样设计,是为了通过大家耳熟能详的国歌,用视听结合的方式使作品更具感染力和冲击力,以作曲家为桥梁自然流畅的进入课程内容。

  在新课教学的环节,我会让同学们采取分别聆听两首歌曲的形式,让同学们感受不同音乐形式——民乐合奏和群众歌曲,来展现同一主题的革命情怀,体会时代特征。

  首先我会为同学们完整的播放《金蛇狂舞》,并询问学生:“同学们,这首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速度又如何呢?”这里我预设学生的答案可能是情绪是热烈欢腾的,速度是快板。(板书:《金蛇狂舞》热烈欢腾的快板)接下来我会追问学生:“乐曲一共分为几个部分呢?”学生会通过听辨旋律主题的方式得出乐曲分为三个部分。由此我会引导同学们分主题再次聆听作品,通过这样直观感知的方式,请同学们捕捉到乐曲最表面一层的音乐信息,充分发挥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为接下来的探究学习做了良好的铺垫。

  在第二次聆听时,首先我会为同学们播放第一主题,并请同学们轻声哼唱,感受音乐的旋律走向和明快的节奏,引导同学们理解交替节奏(2/4 + 1/4)。(板书:第一主题交替节奏)然后播放第二主题,并且提问同学们:“第二主题与第一主题有哪些不同点呢?“通过反复聆听学生可以迅速感受到第二主题的情绪更加热烈,我会追问同学们:你们是从哪里看出情绪变化的呢?通过读谱学生可以总结出节奏更加的紧密,通过重复音的频繁使用表现情感更加紧促。(板书:第二主题节奏紧密重复音)之所以这样设计,是为了通过谱例与音频的结合,使同学们更加立体的感受民乐合奏的艺术魅力,感受聂耳音乐的丰富变化。

  最后我会为同学们播放《金蛇狂舞》第三主题,引导同学们理解这是一段问答式的上下句结构,通过逐渐紧缩的方式进行旋律创作,但骨干音(1和5)并没有发生变化,最终以主音1收束全曲。最终向同学们介绍这种手法是我国传统音乐中经常使用的创作方法——螺蛳结顶。(板书:第三主题螺蛳结顶)之所以选择这样循循善诱的讲授式教学是因为传统音乐的创作手法复杂多变,用引导示范的形式可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螺蛳结顶这种创作技巧。

  在理解了《金蛇狂舞》这部作品以后,我会问同学们,对于聂耳还有哪些了解呢?学生可能会说聂耳创作了《卖报歌》、国歌等大家熟识的音乐作品,在肯定学生音乐涉猎的同时我还会用讲授法向同学们介绍:聂耳是中国仅有的三位“人民音乐家”之一,另外两位是冼星海和施光南,这样学生可以准确地了解作曲家的历史地位。随后我会向同学们介绍聂耳从小随母亲在云南长大,受到中国传统音乐的影响深远,因此他创作的乐曲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最后引导同学们理解“人民音乐家“的深刻内涵——也就是”音乐创作是为人民群众而服务的“,他的创作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鲜明的政治作用,由此引出下一首革命歌曲《毕业歌》。(板书:《毕业歌》)

  在鉴赏《毕业歌》的过程中,首先我会为同学们播放歌曲,提问同学们歌曲的情绪和体裁,学生可以说出歌曲的情绪是激昂的、铿锵有力的,(板书:激昂的、铿锵有力的)通过阅读歌谱,学生可以发现歌曲的体裁是进行曲(板书:进行曲)(情绪激昂)内容是号召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在感受了歌曲的主题以后,我会向同学们提问“聂耳的革命歌曲为什么会充满号召力?为什么要号召无产阶级革命”通过这样层层深入的提问,引导同学们理解20世纪30年代左翼音乐运动的历史背景,结合历史更好的理解聂耳音乐的人文意义。

  以上是新课讲授环节,在这里我充分融合了互动式教法和讲授法,使学生对聂耳的创作以及人文背景有了整体的认识,对两部作品也有了一定的理解。接下来是拓展延伸环节。

高中音乐说课稿3

  一、说教材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是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必修)第九单元的一节鉴赏课,该单元共包含三部作品,分别为《魔王》《鳟鱼》《菩提树》,其中《魔王》是一首戏剧性很强的叙事歌曲,歌曲主要描绘了,一个狂风之夜,父亲怀抱病重的儿子骑马飞奔,魔王不断诱惑儿子,企图夺走儿子生命,最后儿子死在了父亲的怀中。

  整首歌曲的发展里,钢琴自始至终疾快的三连音,营造出一种紧张、危极的情绪基调。第二首作品《鳟鱼》,取材于舒巴尔特的一首浪漫诗,音乐轻松、活泼,主要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统治下的弱者的同情。第三首作品《菩提树》选词于缪勒的诗歌,是声乐套曲《冬之旅》中的第五首歌曲,主要描写了一位流浪汉,看到门前的“菩提树”回忆起过去的生活,表达力主人公期盼能够回到安宁的生活的心境。

  学生在感受音乐作品的同时扩充了知识储备,提高了自身的音乐审美能力,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和继续了解与探究音乐。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作品的故事情节、艺术歌曲的定义,以及“艺术歌曲之王”舒伯特。

  二、说学情

  那么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要对教材有所了解,还要对学生的情况要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来我对学生的情况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高中阶段的学生通过初中阶段知识的学习,已掌握了一般的学习方法,他们空间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比较丰富,逻辑思维比较成熟,但是自主归纳总结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我会积极引导学生由浅入深、总结归纳。

  三、说教学目标

  新课标指出,教学目标应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这三个方面,而这三维目标又应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因此我设计的三维目标如下:

  1.聆听《魔王》《鳟鱼》,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认识歌曲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感受、体验并理解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

  2.运用感受、体验、合作、表现等方法,提升音乐审美能力与归纳总结能力。

  3.了解舒伯特的生平及其音乐创作,了解国外艺术歌曲及我国的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为欣赏《魔王》《鳟鱼》,了解作品的故事情节、风格特征。难点为掌握艺术歌曲的`概念及风格特点。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堂课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分以下两点。

  1.教法:自主探究法、讲授法。

  2.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听赏法。

  六、说教学用具

  为了辅助课堂更好的展开,我采用以下的教学用具:

  钢琴、多媒体

  七、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思考的,总的设计思路分为五个环节:新课导入——深入探究——巩固提升——小结作业。下面,我将分别来介绍这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是新课导入环节

  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营造浓郁的音乐课堂氛围。

  我将采用创设情境的导入方式进行导入,在上课前我会弹唱《摇篮曲》,引导同学们在听赏的过程中说出歌曲的名字,顺势引出作者舒伯特,简要介绍作者,由此导入本课的主题——《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

  第二环节是深入探究

  深入探究的环节,我共分三部分进行,首先,我会引导同学们听赏《魔王》,并提问同学们这首作品的情绪是怎样的、又联想到了怎样的画面?学生自由作答,而后师生共同总结出作品的情绪是紧张的、不安的,其主要向我们讲述的就是一个狂风之夜,父亲怀抱病重的儿子骑马飞奔,魔王不断诱惑儿子,企图夺走儿子生命,最后儿子死在了父亲的怀中的故事情节。随后我会引导学生再次听赏作品,感受作品的演唱方式,学生不难发现,该作品的演唱方式为男生独唱,由一个男演员扮演父亲、儿子、魔王、叙事者四个角色,而后引导学生感受伴随着故事中人物的情绪愈加激动,演唱者的声音也愈发变高,以此感受到演唱者演唱技巧的高超,而后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配乐朗诵,真正的参与音乐当中,成为音乐的主人。

  探究学习的第二步,我会引导学生聆听《鳟鱼》,交流歌曲的主题及人物,简介作品、了解作品的故事内涵、分析歌曲的情绪。

  《鳟鱼》主要讲述了鳟鱼与渔夫的事。作品开始音乐轻松活泼,表达了天真的鳟鱼自由自在的欢快的游着,后来音乐紧张表现鳟鱼遇到了危险。

  最后绝望了。本首歌曲的内容仿佛一个寓言故事一般,在歌词的表象后面隐含着一定的象征意义。这部作品的歌词选自舒巴尔特的诗,因为政治的原因,舒巴尔特被关进监狱,为了表达他向往自由的心情,他写了许多抒情诗。《鳟鱼》,把当时的统治者比作搅浑水的渔夫,把群众比作上当受骗的小鳟鱼。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愤慨和不满。在学生对作品的内涵有了深入的了解之后,我会引导学生带着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切身演唱乐曲。

  深入探究的最后一个环节,我会引导学生一同总结艺术歌曲。

  概括出艺术歌曲的特点为歌词多采用名家诗作;

  侧重表现人的内心世界;

  旋律表现力强;

  表现手段及创作技巧比较复杂;

  对演唱技巧要求高;

  伴奏占有重要地位。是歌曲最重要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理清学习思路,更全面地掌握新知,同时学生还可以主动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从而能够更快速地学习歌曲、了解歌曲。

  第三环节是巩固提升环节

  为了更好地巩固已经掌握的新知,对音乐作品有更全面的把握和体会;

  我会引导同学们聆听艺术歌曲《嘉陵江上》《教我如何不想他》,感受中国艺术歌曲的博大精深。

  这样做不仅能深入了解艺术歌曲的特点,还能在了解西方艺术歌曲的基础之上,对中国的艺术歌曲有一定的了解,不仅加深了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新学又提高了艺术审美的能力。

高中音乐说课稿4

  一、说教材

  首先我想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百鸟朝凤》是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音乐全一册艺术与欣赏第三单元第二十三课,这是一节欣赏课,通过赏析作品,体味民族音乐的艺术美丽,了解唢呐这一民族乐器的特征和风格,产生对民族音乐的喜爱之情,并培养音乐审美能力、音乐表现能力等。

  学生在学唱音乐作品的同时扩充了知识储备,提高自身的音乐审美能力,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和继续了解与探究音乐。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音乐知识,感受音乐要素塑造的音乐形象并能够自由表达所思所想。

  二、说学情

  那么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要对教材有所了解,还要对学生的情况要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来我对学生的情况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初中生的认知能力由感性逐渐上升到理性,他们不再满足于音乐的好听与否,渴望更深一层的了解音乐的内涵,这时教师对音乐元素的讲解,音乐作品的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可以通过反复聆听、直观演示以及音乐实践,找到切入口,着重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开阔音乐视野,并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同时,这时期的学生正值变声期,教师要讲通过授歌唱知识,提醒学生注意嗓音的保护。

  三、说教学目标

  新课标指出,教学目标应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这三个方面,而这三维目标又应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因此我设计的三维目标如下:

  1、通过学习《百鸟朝凤》,培养保护自然、喜爱自然的感情,以及对于民族音乐的了解和喜爱。

  2、通过聆听、讨论、小组合作探究、模仿表演等形式,体会作品塑造的音乐形象和音乐意境。

  3、能够清晰分辨出音乐中唢呐模仿的不同种类的鸟的叫声;能够清晰分辨出各乐段的主题旋律。了解唢呐的乐器风格和特点。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多种形式赏析音乐,感受音乐形象,听辩和区分各乐段的主题旋律。难点是了解民族乐器唢呐,体会民族音乐的艺术魅力。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堂课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分以下两点。

  1、教法:自主探究法、讲授法、创设情境法。

  2、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视听结合法。

  六、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思考的,总的设计思路分为五个环节,新课导入——感知乐曲——探究乐曲——巩固提升——小结作业。下面,我将分别来介绍这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是新课导入环节

  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为了培养学习兴趣、营造浓郁的音乐课堂氛围。

  上课伊始,我将采用音频导入和师生提问的方式,播放各种鸟类叫声的音频并引导学生想像鸟类的形象,并讨论音乐中通过模仿动物的叫声来进行艺术创作的乐器,顺势引入今天的课题。这样设计,既锻炼了他们的自主思考的能力,又将课堂思路引领到了本节课的授课内容中,从课下到课上形成了一个自然地、生动的过渡。

  第二环节是感知乐曲环节

  初步感知这一环节是本节课新课讲授的第一个环节,我会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展开教学。在这一环节,我会为同学们完整播放一遍乐曲《百鸟朝凤》,并提问同学们这首歌曲的情绪和速度分别是怎样的,通过初听学生能够分析出歌曲的情绪是欢快跳跃的,速度是散板、自由的。随后我会为学生们简介作品《百鸟朝凤》的相关知识和唢呐的乐器背景知识,辅助学生熟悉乐曲。通过这样直观感知的方式,请同学们捕捉到最表面一层的音乐信息,充分发挥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为接下来的探究学习做好准备。

  第三环节是探究学习环节

  探究学习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新课标指出要弘扬民族音乐、强调音乐实践,这在我们的探究学习中也需要有着重体现。

  这一环节,我采用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式展开教学,精心诱导,变枯燥为生动,学生通过“整体感受—分段赏析—完整体验”的步骤学习,亲身实践、自主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发现各段主题的不同表现形式和唢呐的炫技型演奏技法等知识要点。其中,对于各乐段的主题风格和表现形式,通过聆听学生就比较容易能够总结出,因此只需要带领同学们进行简单的讨论和概括即可。但对于第二乐段中唢呐的炫技演奏技法,是这节课的'分析要点,在这里我会选择启发问答、讲授法、互动讨论法的方法来进行引导。随后我还会请同学们模仿第二乐段中不同鸟类的叫声,来感受唢呐的声音特点和风格。最后再通过完整聆听,带领同学们对作品形成一个完整的感知过程,并请同学们来谈一谈这首歌曲所传达的精神主旨是什么?通过一步一步的教学推进,学生能够发现这首歌曲表达了对自然的歌颂和赞美,并从所感所悟中培养对于民族音乐、民族器乐的热爱。

  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理清学习思路,更地掌握新知,同时学生还可以主动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从而能够更快速地学唱歌曲。

  第四环节是巩固提升环节

  为了更好地巩固已经掌握的新知,对音乐作品有更的把握和体会,我会请同学们聆听钢琴版本的《百鸟朝凤》,并自由讨论一下,两种演奏风格有什么样的不同,你更喜欢哪一种。

  这样做既能够对新学习的音乐作品进行巩固,同学们又能充分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通过不同版本作品的聆听和对比,巩固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同时提高音乐欣赏、表现以及艺术审美的能力。

  第五环节是小结作业环节

  好的结尾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课堂小结时我会和同学们一同探讨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总结音乐作品所传达的精神内涵,引入对于民族音乐的热爱和关注。同时,将自己对于《百鸟朝凤》的所思所想总结成小短文,下节课与大家分享。

  在课程的最后,我会请同学们在欢乐的乐曲中结束本节课的课程。

  七、说板书设计

高中音乐说课稿5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与舞蹈》第二单元中的《傣族舞蹈》,傣族舞蹈是少数民族民间舞的重要组成部分,傣族人民以舞蹈这种特殊的语言,直率、真挚的反映了他们的生活、劳动、风俗、娱乐场景及思想感情,是实现他们精神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优美的舞姿把人们带入了诗一般的境界。

  2、教学目标

  (1)调动学生兴趣,积极、有创造性地参与音乐与舞蹈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傣族舞蹈的基本舞姿、风格及动作韵律等特点。

  (2)在欣赏、模拟、表演、创编等活动中,广泛积累舞蹈素材,提高自身鉴赏和舞蹈表现力,并具有一定的创编能力。

  (3)引导学生感受乐舞交融所产生的美感和魅力,培养和激发学生热爱少数民族舞蹈的情感。

  3、教学重点、难点

  舞蹈是肢体动作的艺术,不仅仅是做做而已,更重要的是体现一种民族风格特点,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傣族舞蹈的体态风格,灵活运用傣族舞蹈的基本动作。难点是要求学生根据舞蹈音乐来进行创编。

  二、说学法

  课堂标准关注的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在乐舞交融的教学活动当中,我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特点,在学法的指导上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用视觉来观察模仿老师和图片中所给出的动作,用听觉来把握傣族舞蹈的音乐风格特点,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表现音乐,并用交互式的学习方法,创设学生互动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创编舞蹈作品的热情和信心,让乐舞交融装点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

  三、说教法

  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在教与学的问题上,从重教师的“教”为主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主;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问题上,要重点关注对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为了让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中达到教学目标,我主要采用了图像观摩法、情景模拟法、比较鉴赏法等,从而使学生获得感受与鉴赏、模仿与表演、创编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1、情景模拟,亲近艺术。

  课伊始,教师身着傣族服饰,伴随优美的音乐跳一小段傣族舞蹈,接下来以导游的身份带领同学们来到具有“动植物王国”之称的云南,开展一次丰富多彩的“舞蹈采风活动”,期间采用“傣族文化”知多少的提问方式,揭示课题《傣族舞蹈》,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引发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视频鉴赏,领悟风格。

  通过多媒体辅助式教学,请学生欣赏相关的视频与图片,鉴赏后请同学们来谈一谈: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了解傣族舞蹈的风格特点,知道傣族人民主要居住在瑞丽、西双版纳等地区,人民普遍爱好歌舞,舞蹈形象生动,感情细腻,许多动作多为动物的模拟与美化。头、肩、腰身、胯所形成的弧线,俗称“三道弯”,舞蹈造型具有“雕塑性”。

  3、自主探索,领悟动作。

  教师首先播放电脑合成的影片,呈现傣族舞蹈的基本动作——手型、手位及脚位,让影片所表现出优雅、柔美的静态舞姿,深深吸引着同学。抓住这一切入契机,教师向学生提出:请同学们三人一组来模仿手型、手位及脚位,让他们自己去感悟动作的要领,再让学生看教师示范,启发学生发表评议,加强手型、手位及脚位动作要领的领悟,然后出示课件:借鉴观赏由舞蹈家杨丽萍表演的傣族舞蹈《雀之灵》,使学生通过影视欣赏——交互模拟——教师示范——借鉴欣赏——师生评议等过程,既避免了枯燥的说教形式,使原本抽象的内容更加形象化、生动化,又较好地掌握了傣族舞蹈的风格特点。

  4、聆听音乐,感受情绪。

  首先教师给同学介绍云南特有的民族吹管乐器葫芦丝,让同学们对它的外部结构有一个直观的印象,然后教师来演奏一小段音乐片断,让同学们了解此乐器的音色特点,然后完整的来欣赏葫芦丝独奏曲《月光下的凤尾竹》时,主要采用聆听——讨论交流——感受情绪等三个环节来组织教学。让学生感受、体验:夜幕下的傣族村庄、凤尾竹下的青年男女、村庄恢复宁静进入梦想的情绪,从而更好的揭示音乐的主题和结构特点。

  5、想像创编,体验成功。

  根据刚才欣赏过的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让学生灵活的运用傣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开展创编活动。首先由学生自主创编动作,初步感知,再把学生分成三组分别创编音乐中的一段,注意学生强弱搭配,然后以小组为单位选派代表表演创编的作品,并进行自评与互评的交互式学习,同时为舞姿优美的学生颁发奖品——金孔雀的挂饰,最后在欢乐的音乐旋律中让

  学生跟随教师尽情的舞动起来,表达乐舞交融给人们带来的欢乐,把这堂课推向轻松、愉悦的高潮。

  6、课堂小结,艺术升华。

  我会告诉同学们: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丰富多彩的文化,傣族舞蹈便是民族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需要我们更好的学习和发扬光大,使这朵奇葩光辉灿烂。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从学生进入教室的那一刻开始,教师就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轻松愉悦的音乐舞蹈环境,使学生经过:情景模拟,亲近艺术、视频鉴赏,领悟风格、自主探索,领悟动作、聆听音乐,感受情绪、想像创编,体验成功、及课堂小结,艺术升华等过程,逐渐熟悉了解舞蹈音乐的旋律,而且在乐舞交融中体会到自己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最后学生与老师共同表演创编作品,体验成功的喜悦。在这种创造性的音乐舞蹈实践中,由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始终保持着高涨的气氛,达到了“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教学效果。

  这堂课只是一中尝试,不当之处,希望得到个位专家、老师的帮助与指导!谢谢!

高中音乐说课稿6

  一、说教材

  1、说大纲;根据大纲要求,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认识以下三个问题。即:音乐要素的基本内容及艺术作用;怎样鉴赏音乐;音乐与人生的关系。这三个问题,不仅对学生学习音乐鉴赏具有基础性,指导性的意义,而且对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音乐审美观,形成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用音乐来提高生活质量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教材分析;本课教材是高中音乐鉴赏第一单元<学会聆听>的第一节<音乐与人生>。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这一课的导言和琵琶曲<草原放牧>以及交响乐<第六悲怆交响曲>,还有的就是要讲授音乐的基本要素。因为内容比较多,我用两个课时来完成教学。由于学生普遍对理论知识兴趣不浓,我在分析基本要素的时候会结合音乐作品来分析。这两节课我都会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贯彻思考,体验,表现的原则,使学生充分体验和感受音乐。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草原小姐妹》小散文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素质的能力。高质量的人生,应该用音乐美化自己人生的道理,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音乐鉴赏的兴趣和信心。

  2、初步认识音乐要素的基本内容。

  3、聆听《草原放牧》,感受形式要素。

  三、教学重点

  1、认识音乐要素、音乐形式要素的基本内容。

  2、通过鉴赏作品《草原牧歌》认识部分音乐形式要素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四、教学难点

  认识音乐形式要素节奏、力度、速度、旋律的艺术作用。

  五、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高二段的学生,有很好的.想象力和判断了,知识结构完整、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我在学法的指导时紧紧围绕教学目教学重点。在讲授音乐理论知识的时候,我会尽量的结合作品,通过运用图画、听音乐等让学生听,看,等形式来实现我教学的目的。而不是生搬硬套的讲授。两节课我会充分做好跟学生的互动,在第一课时的导入中,我用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引起讨论,最后总结,从而达成与学生的互动。总之,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我会让学生感到学习音乐的乐趣,也能从乐趣中学习到一些音乐知识。

  六、说教学过程

  本单元主要是通过几首音乐作品来说明音乐要素的形式和作用,下面我主要讲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在这一课中我主要采用对比聆听法,讲授法,谈话法,练习法等。

  1)导入:谈话导入:音乐与人生有什么关系?设计意图是引起学生的思考,在这有环节中我用的是谈话法。

  2)认识音乐鉴赏的相关知识,这一部分总共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是学习导言,格言和散文。

  通过集体读导言来开始这一部分,下面请语言课代表来解释:"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最后教师做总结,这里应用了课堂提问法。接下来请全班同学来朗诵散文,并提出一个问题:怎样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能听懂音乐的人,这里也应用了课堂提问法。整个部分的设计意图是激发学习音乐鉴赏的兴趣,提高学习鉴赏音乐的能力。学完导言之后便是初步学习音乐要素及音乐语言。首先请学生来朗读所要学的知识,并先提问学生让学生回忆已学过的音乐知识,并从学生的饿回答中总结出知识,最后把节奏,速度,力度这三个最常见的音乐要素作重点讲解。这部分应用的是课堂提问法。这部分的饿设计意图是为今后学习鉴赏打好基础。

  3)鉴赏《草原牧歌》。这一环节也分为两个部分,先完整聆听,再对比聆听。第一部分由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进行讨论开始,问题是在这首音乐作品中有哪些音乐要素在发生作用,这里应用的是谈话法,接下来就是完整聆听。这一部分应用的都是谈话法,下面的提问:独奏乐器是什么?由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着重讲琵琶协奏曲是什么等等。接下来的提问分别是从音乐中你联想到什么场景和音乐要素各发挥了什么作用,又学生回答后教师做总结。这一部分的设计意图是指导学生参与鉴赏实践活动。第二部分是对比聆听这首曲子。教师分别打出两个不同主题的饿节奏,并请学生配上不同音高的乐音,并让学生体验哪位同学的配音最美。然后对比听,唱两个主题音乐。最后是最能引起学生兴趣的部分,介绍几个蒙古族舞蹈动作,播放《草原放牧》第一主题,请学生在音乐的配合下跳舞。这部分应用的主要的教学方法是练习法,设计意图是加深音乐记忆,培养和激发持久兴趣。

  七、拓展感受

  再次完整聆听《草原放牧》思考“拓展与研究”第1、2、5题和第3题有关《草原放牧》的项目。完整播放音乐,学生思考后提问回答,教师做以鼓励为主的补充和评价,并做好记录,作为形成性评价的材料之一。这部分主要应用的是谈话法,设计意图是让学生通过做题,认识到自己的进步,培养学习鉴赏音乐的信心。

  八、总结:

  总的来说,这是一堂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的一堂课,教师主要通过聆听教学法,讲解教学法,感悟教学法,课堂提问法与练习法来加深学生的学习内容,从而让学生对音乐鉴赏产生兴趣。

  谢谢评委,说课完毕

高中音乐说课稿7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高一年级选修课第三课时的内容,是即第一,二课时中国流行音乐概述之后的内容,它所起到的作用是承上启下:更是从学生兴趣出发为了让学生能够更进一步走近自己喜欢的音乐,更加了解这些音乐本质的文化。

  二:说教学目标:

  以校本课程标准为依据,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从学生兴趣出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本课特点,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从音乐本身入手,初步感受这三种音乐的风格;

  2)通过对作品的欣赏与辨析,来培养学生的思,辨潜能;

  3)通过对这三种风格的欣赏与了解,体会流行音乐的一些内在特点;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三种风格的把握

  教学难点;三种风格的辨析

  四:说教法

  校本教学,以学生兴趣出发根据新的课程标准,采用了新的教学理念,教师的课堂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形式:

  1、创设情景教学法能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对比式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和把握知识。

  3、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视、听结合起来,能高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幅度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并加大课堂的信息容量。

  五:说学法

  学生强调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学生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通过自己的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动脑来提高认识,获得知识。

  六:说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进入教室,同时欣赏作品“串烧”;

  问:刚才你们听到了什么?(由此引出下一个问题)

  (二)导入新课:

  1)告诉学生讲此课的原因即他们给我的一张纸条;

  问:到底什么是嘻哈(hip-hop),说唱 (rap),摇滚(punk),这几种音乐有什么联系?

  2)请同学们做一道连线题

  (三)内容讲授

  (1)说唱

  1)先听琴猜作品,由此引出第一个内容

  2)得出作品名称《听妈妈的话》

  3)请一个学生演唱几句

  4)全班跟琴演唱此歌

  5)小思何为说唱(rap)

  6)欣赏一则说唱(rap)动漫

  7)请学生谈何为动漫

  8)欣赏此音乐类型中一些领军人物的作品

  9)小结说唱(rap)

  (2)嘻哈

  1)通过一则广告,请学生感性认识嘻哈音乐(hip-hop)

  2)请学生初谈对嘻哈音乐(hip-hop)的理解

  3)教师谈何为嘻哈音乐(hip-hop)

  4)认识欣赏此音乐类型中一些领军人物的作品

  5)小结嘻哈音乐(hip-hop)

  (3)摇滚

  1)先听一首作品《远航》

  2)介绍两位代表人物

  3)通过欣赏体会摇滚(punk)这种音乐形式

  4)再欣赏一遍

  5)请学生初谈何为摇滚(punk)

  6)介绍一下概念中的相关知识点,并小结

  (四)拓展与巩固

  通过欣赏几首代表歌曲片段,对它们所属类型进行比较分类,达到巩固知识点的目的。

高中音乐说课稿8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上午好!

  很高兴能够参加此次说课活动,我说课的题目是“华夏音乐之光”,是湖南文艺出版社高中一年级音乐鉴赏第四单元“音乐与时代”中,第一节的内容。音乐鉴赏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具备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对于丰富情感,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促进身心健康,形成完善的个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设计、教学过程和课后评价反思几个方面来向大家详细解说一下我对这节课的安排。

  一、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湖南文艺出版社高中一年级音乐鉴赏第四单元(音乐与时代)中的内容。本单元包括中国音乐盒西方音乐两部分,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中国音乐和西方音乐不同时期的简要历史和成就,体会时代、文化和社会对音乐创作的影响。

  本课作为本单元的第一节“了解中国音乐发展的主要线索和成就”是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第四单元的前三部分是按照中国应用发展的脉络设计的。“华夏音乐之光”是古代音乐的精选,旨在通过聆听和分析这些作品,了解中国古代音乐的辉煌与成就,启迪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拓宽音乐视野,初步直销音乐与其它学科的一些关系,增进他们对综合女改过古代音乐文化的热爱之情。本课选取了《八音和鸣》《酒狂》《黄莺鸣》《阳关三叠》《湘妃泪》5部作品。

  鉴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辨识古代乐器钟、磬、琴、琵琶。这是为了完成智育目标。

  2、情感目标:能认真聆听本课的音乐作品,体会古人的情感;能说出古代音乐与现代音乐的一些区别。超级化他们对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热爱之情,这是为了实现德育目标。

  3、过程方法目标:能随乐曲哼唱《阳关三叠》、《黄莺吟》两首歌曲,并记住《酒狂》、《湘妃泪》的主旋律。这是为了完成美育目标。

  以上是我制定的本课教学目标,重点是辨别古代乐器,难点是记哼唱两首歌曲。

  三、学生分析

  高一学生经过一个多星期的学习后,在鉴赏能力上应该有一定的提高,加上是本国、本民族的音乐,学生应该能对音乐的内涵有所体会。但是他们头脑中的知识并不完整、不系统,要真正的理解音乐、说出作品在节奏、调式、和声等方面特点还有一点的难度。同时,学生所喜欢的是现代流行音乐,虽然本节内容非常好听,但学生也会对本节内容会有点不喜欢,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正确的引导。

  针对以上目标中的重点、难点和学生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一下教学原则。

  四、教学原则

  1、学生主体原则:教学中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我作为一名教师,是学生学习的设计者和引领者。不能以传授为主要手段,而要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

  2、直观性原则:音乐是直观的,必须以学生直接聆听为主要手段。

  3、德育为先原则:音乐鉴赏是培养学生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促进身心健康,形成完善的个性为目的的,放弃了德育,鉴赏就毫无意义。

  有了目标和原则,教学方法才具有意义,下面我解说一下本课的教法设计。

  五、教法设计

  1、本课为一个课时,一共选编了五首乐曲,约16分钟。其中《酒狂》《阳关三叠》《湘妃泪》可作精听曲目。

  2、鉴于本节为第二学期的起始课,而且人文底蕴比较厚重,可结合历史、唐诗、宋词等进行人文教育。

  3、本节介绍的几首器乐曲用的乐器,可以图片作为介绍,其中古琴已被俩喝过批准为“人类口述与非物质遗产”介绍要全面,要体现出一定的人文底蕴。

  4、本课主要使用的设备,主要是多媒体教室,我准备用播放音乐、FLASH短片、图片,并通过分组讨论、反复模仿等手段来突出重点。同时创设请讲引导学生融入音乐体验中去。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过程,我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导入。用寒假中的《春节联欢晚会》为起点,指出现代音乐中传统越来越少,要想提高个人素养,必须学习古代音乐中的精髓,那么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到古代与游览,去感受一下古代音乐作品。

  2、设计问题,讲授新知识。

  (1)问题:中国五千年文化起于何处?中国古代音乐源于何处?

  通过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引出中国音乐源于“八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并介绍我国古代乐器制作的精湛工艺。

  (2)播放乐曲《八音和鸣》体会楚调的韵味。

  播放以前要先介绍作品的时代和背景。在欣赏的同事,教师展示编钟、磬的图片并指出编钟、编磬的华彩乐段。乐曲时值不长,可重复一次欣赏,以增强学生的感受。

  (3)问题:“文人四艺”是什么?那么“四艺”中关于音乐的是什么?

  通过学生们回答问题,介绍乐器古琴。中国古代音乐最具有代表性的乐器,古琴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最好载体,课程汇总要详细加以介绍。

  播放作品《酒狂》,乐曲有两个版本(姚炳炎版和龚一版)最好都播放给学生们听,“借酒佯狂”的意境。让他们宰不同音响的对比下感受“托兴于酒”

  (4)师生互动:在听赏《酒狂》时,结合你学过的和了解的相关历史知识,谈谈你对乐曲的感受,与学生们进行交流。

  (5)师生互动:朗诵《阳关三叠》,看谁感情表达的最真切,最富有音乐感。互动后比方乐曲《阳关三叠》。让学上体会两种表现形式上的不同感受。指出音乐做能表达人们的情感。

  (6)播放《黄莺吟》,乐曲似乎不如前几首作品容易被学生接受,可以由教师领唱(奏)来体会乐曲的情感。(现场表演比录音更能表达乐曲的情感,更能吸引听众)

  (7)课程进行到现在时间已所剩不多可简单介绍一下“琵琶”,,并播放《湘妃泪》在音乐声中布置作业“我们应该怎样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让学生在音乐声中结束课程。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仍旧坚持我美育为手段,德育为目的的教学原则,课堂中重点以作品的文化内涵来感染学生,教学中努力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

  八、板书设计

  华夏音乐之光

  乐器介绍作品分析

高中音乐说课稿9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该教学内容是川版高中音乐教科书上册p78歌唱常识(三)美声、民族、通俗唱法的特点一节。这部分教材是音乐知识性内容,是让学生了解中国声乐演唱目前对唱法的界定。

  2、教材分析:这部分教材是介绍三大唱法的艺术特点和区别,让学生了解三大唱法在中国的发展历史,明白三大唱法是怎样确立起来的。

  3、教学目标:根据音乐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重在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感受理解,表现欣赏音乐的审美能力的培养,我对本课教学制定出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中国现阶段声乐演唱的三大唱法——美声、民族、通俗唱法以及三大唱法的发展历史和特点。

  2)让学生学会分辨声乐作品演唱方法,掌握三大唱法的发声特点来判断歌唱者是用什么唱法来演唱歌曲的。

  4、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内容,我认为教学重难点应该确立为——三大唱法的分辨。

  因为本课学习后,学生最终目的就是会鉴赏声乐演唱作品是用何种唱法来演唱的。所以让学生用心去分辨唱法,应该是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用大量的作品让学生去分辨唱法,应该是教学重点,也是学生学习一个难点。

  5、教具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搜集相关音响材料

  二、说教法

  1、情景导入法。老师从“青年歌手大奖赛”情景,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感到学习新课的趣味感、新奇感。

  2、对比欣赏法:让学生观看不同唱法的演出视频,提出问题,让学生注意聆听声音发声状态的不同,抓出每种唱法的口腔形状作为突破口,从而分辨三大唱法的不同。

  3、图示对比法:让学生观察黑板上画出的三种口型,让学生针对三种唱法对号入座,从而理解唱法和口型的关系。便于学生分辨唱法。

  三、说学法

  1、大胆放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指导学生聆听歌曲的过程中,重在让学生通过闭目聆听音乐,从中感受三大唱法发声效果的差异,最后亲自尝试,模拟三种唱法发“啊”声来体验区别。

  2、群体合作法:让学生思考三大唱法有什么差异?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进行讨论,发挥其独特的`才华,鼓励他们互相帮助、互相启迪、互相促进,发挥其群体力量,分组回答提问,互相补充,增强他们的交往能力,达到共同提高。最终归纳出三大唱法在口腔开度、呼吸、音量大小方面的差异。

  四、说教学程序

  1、引入课题:介绍唱法的含义及其分类

  2、实际听赏几首歌曲,判断演唱者是什么演唱方法?

  教师本人作品《为祖国祝福》——民族

  《我的太阳》——美声

  《咱老百姓》——民族

  《菊花台》——通俗

  3、欣赏两首两种唱法合作的作品,让学生明白唱法之间的合作是当今演出的一种新颖形式。

  《相约在北京时间》——美声、通俗合作

  《千里之外》——通俗、民族合作

  4、学生讨论一下,三大唱法的各自特点?

  从口腔开度,音量大小、呼吸情况分析一下

  5、详细介绍三大唱法的发展历史和各自的艺术特点。

  6、学生听辨6首歌曲演唱者的唱法是什么?

  曲1:《骊歌》——通俗

  曲2:《军民团结一家亲》——民族

  曲3:《十八湾水路到我家》——民族

  曲4:自己作品《千里之外》——通俗、民族合作

  曲5:《饮酒歌》——美声

  曲6:《月亮之上》——通俗

  7、小结下课

高中音乐说课稿10

  一,说教材

  1、说大纲;根据大纲要求,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认识以下三个问题。即:音乐要素的基本内容及艺术作用;怎样鉴赏音乐;音乐与人生的关系。这三个问题,不仅对学生学习音乐鉴赏具有基础性,指导性的意义,而且对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音乐审美观,形成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用音乐来提高生活质量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教材分析;本课教材是高中音乐鉴赏第一单元的第一节。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导言和琵琶曲<草原放牧>以及交响乐<第六悲怆交响曲>,还有的就是要讲授音乐的基本要素。内容比较多,我计划用两个课时来完成教学。

  3、教学目标

  一个是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感悟、表现和创造音乐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素质的能力。高质量的人生,应该用音乐美化自己人生的道理,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音乐鉴赏的兴趣和信心。二是初步认识音乐要素的基本内容。 三是聆听《草原放牧》,感受形式要素。

  4、教学重点有两个

  一是认识音乐要素、音乐形式要素的基本内容。

  二是通过鉴赏作品《草原牧歌》认识部分音乐形式要素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5、教学难点

  认识节奏、力度、速度、旋律的艺术作用。

  二、说教法说学法

  高一的`学生,有很好的想象力和判断力,知识结构完整、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紧紧围绕教学目教学重点,我选用的教法是参与互动式教法,在讲授音乐理论知识的时候,尽量的结合作品,通过让学生听,看,参与体验,互动交流等形式来实现我教学的目的。在导入中,我用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引起讨论,最后总结,从而达成与学生的互动。总之,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我会让学生感到学习音乐的乐趣,也能从乐趣中学习到一些音乐知识。

  三、说教学过程

  本单元主要是通过几首音乐作品来说明音乐要素的形式和作用,下面我主要说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在这一课中我主要采用对比聆听法,讲授法,谈话法,练习法等。

  1) 导入:谈话导入:音乐与人生有什么关系?设计意图是引起学生的思考。

  2) 认识音乐鉴赏的相关知识,首先是课堂提问学习导言,格言和散文。学完导言之后便是初步学习音乐要素及音乐语言。最后把节奏,速度,力度这三个最常见的音乐要素作重点讲解。

  3)鉴赏<草原牧歌>。这一环节也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先完整聆听,再对比聆听。这一部分的设计意图是指导学生参与鉴赏实践活动。第二部分是对比聆听这首曲子。教师分别打出两个不同主题的饿节奏,并请学生配上不同音高的乐音,并让学生体验哪位同学的配音最美。然后对比听,唱两个主题音乐。最后是最能引起学生兴趣的部分,介绍几个蒙古族舞蹈动作,播放<草原放牧>第一主题,请学生在音乐的配合下跳舞。这部分应用的主要的教学方法是练习法,设计意图是加深音乐记忆,培养和激发持久兴趣。

  四、拓展感受

  再次完整聆听《草原放牧》思考“拓展与研究”第1、2、5题和第3题有关《草原放牧》的项目。完整播放音乐,学生思考后提问回答,教师做以鼓励为主的补充和评价,并做好记录,作为形成性评价的材料之一。这部分主要应用的是谈话法,设计意图是让学生通过做题,认识到自己的进步,培养学习鉴赏音乐的信心。

  五、小结:

  总的来说,这是一堂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的一堂课,教师主要通过学生的参与体验互动和聆听教学法,讲解教学法,感悟教学法,课堂提问法与练习法来加深学生的学习内容,从而让学生对音乐鉴赏产生兴趣。

高中音乐说课稿11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下午)好!(鞠躬)我是X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百年沧桑》,此次说课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首先,我简单说一说我对于教材的理解,朱践耳的《百年沧桑》是人教版高中音乐第四单元的一节欣赏课,是一首交响诗,它完成于1996年,同年获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等单位主办的“迎接97香港回归音乐作品征集活动”的金奖。

  根据音乐的结构和情绪的转换,可以分为入侵—苦难—觉醒—抗争—胜利、欢庆五个段落。整部作品,用交响音乐的艺术形式,高度地概括了中国近一百多年近现代历史的基本脉络。表达了不要忘记过去屈辱的历史,中华民族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永存。

  二、说学情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但要对教材有所了解,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才能了解学生真正的学习需求,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高中学生认知结构的完整体系已基本完成。各种认知能力不断完善,思维能力更加成熟,基本完成了向理论思维的转化。抽象逻辑思维占了优势地位,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有了很大发展。能通过作曲家、演奏(演唱)家、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去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这一阶段学生比较喜欢流行歌曲,可以适度的在讲课过程中穿插一些流行音乐进行组织授课,让学生能够乐于学习并忠于学习。

  三、说教学目标

  我设计的教学目标如下:

  1、感受作品的“入侵—苦难—觉醒—抗争—胜利、欢庆”五个音乐主题和情绪转换,体会作品交响诗的体裁,建立不怕困难、热爱祖国的情感。(审美感知、文化理解)

  2、在分段聆听中,感受作品的“入侵—苦难—觉醒—抗争—胜利、欢庆”五个音乐主题和情绪转换;从乐器、动机、主题等方面分析作品,提升音乐分析能力。(审核感知、文化理解)

  3、了解交响诗体裁,掌握《百年沧桑》的创作背景;从乐器、情绪、动机、主题等方面分析作品,感受作品的“入侵—苦难—觉醒—抗争—胜利、欢庆”五个音乐结构和情绪转换,并能哼唱主题旋律。(审核感知、文化理解、艺术表现)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

  重点是从乐器、情绪、动机、主题等方面分析作品,感受作品的“入侵—苦难—觉醒—抗争—胜利、欢庆”五个音乐结构和情绪转换。

  难点是感受作品的“入侵—苦难—觉醒—抗争—胜利、欢庆”五个音乐结构和情绪转换。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堂课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分以下两点。

  教法:听赏法、讲授法。

  学法:探究法、自主学习法。

  六、说教学过程

  接下来,我将着重介绍我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思考的,总的设计思路分为五个环节:新课导入——初步感知——分段欣赏——拓展延伸——小结作业。下面,我将分别来介绍这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是新课导入环节

  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营造浓郁的音乐课堂氛围。

  我会播放1997年香港回归的视频片段,并提问视频中呈现的是哪段历史?由此引出课题《百年沧桑》。

  这样设计,既锻炼了他们的自主思考的能力,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又将课堂思路引领到了本节课的授课内容中,从课下到课上形成了一个自然地、生动的过渡。

  第二环节是初步感知环节

  首先,我会引导学生观察谱例。并提问作品的体裁是什么?在学生回答之后,我来总结交响诗体裁同学们介绍交响诗是由管弦乐队演奏的单乐章交响曲,最早由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创立,交响诗的音乐结构形式并不固定,基本以奏鸣曲式结构为主,并在此基础上自由发展。内容往往根据文学、绘画、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等为主。交响诗强调音乐的矛盾冲突,戏剧性与抒情性是其主要的表现内涵。

高中音乐说课稿12


  一、说教材:(一)教材内容:本节内容是人音版的第14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时《鳟鱼钢琴五重奏》

  (二)教材分析:作曲家舒伯特根据诗人舒巴尔特的诗《鳟鱼》,创作了声乐作品《鳟鱼》,旋律轻松、活泼,顿音记号和连续四个十六分音符的多处运用,形象地表现了鳟鱼在水中的灵巧形态。《鳟鱼钢琴五重奏》是一首变奏曲,充分运用音色、速度、力度、调性、节奏等对主题进行变化,细腻地再现了故事情节,形象而生动。

  主题:小提琴的演奏舒缓,小鳟鱼的生活平静、悠闲。

  第一次变奏:钢琴在高音区主奏主题,弦乐器的衬托,表现河水的清澈透明,小鳟鱼的活泼、愉快。

  第二次变奏:中提琴演奏主题,钢琴与之遥相呼应,小提琴以六连音的和声华彩来伴奏,描绘小鳟鱼在清澈透明的河水中悠然自得地嬉戏的情景,“我”的心情也受了感染。

  第三次变奏:大提琴、低音提琴深沉的音色,钢琴快速、激烈的音响都预示着危险即将出现;但庞大的主题音乐与快速的伴奏衬托出鳟鱼的单纯、无辜。

  第四次变奏:音乐色调突然变暗,钢琴地六连音的反复,小提琴、中提琴与之相呼应,大提琴、低音提琴则奏出装饰的低音部,音乐更显得紧张不安,示意渔夫无情地闯入小鳟鱼愉快、美好的生活,使小鳟鱼遭遇不幸。

  第五次变奏:主题由大提琴奏出,其他乐器伴奏。音乐充满了惋惜和叹息,表现出作者对鳟鱼不幸遭遇的同情。

  结束段:活泼、轻快地小快板,主题旋律再次出现,在小提琴、大提琴上轮流演奏,钢琴声部也再现出歌曲《鳟鱼》的.半奏音型,与开头相呼应。

  (三)教学重、难点:对于《A大调钢琴五重奏》这样寓意深刻的作品而言,其欣赏应当以培养兴趣爱好为主,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的风格与特点,从而更深刻的理解作品的寓意。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及教材的特点,我认为了解变奏曲式和室内乐作为本节的重点。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我把变奏曲式作为本节教学的难点。

  (四)教学目标:

  1 .能够熟悉《鳟鱼五重奏》的主题旋律,对作品所塑造的形象有所了解。

  2.结合欣赏音乐作品,初步了解变奏曲式,变奏手法等相关音乐知识,

  3.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去获得对变奏曲式和变奏方式的了解,对作品中所塑造的音乐形象的认知,对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的体验,从而较深刻的理解作品的寓意。

  4.在聆听《鳟鱼》第四乐章时,能分辨各种提琴的音色。

  二、教法、学法:我将采用的教法是:

  1、引导法:对每一个变奏主题进行讲解,引导学生逐步了解变奏的作用

  2、比较法:通过和另外一首变奏曲的的比较,启发学生对其比较。

  三、学法:

  1、观察法:利用课本上的谱子及乐器图表,观察其每段主题的演奏不同之处。

  2、体验法:学唱主旋律,再聆听在其之上的变化。

  四、教学程序:

  1、课堂引入:先是让学生在屏幕上观看《鳟鱼》歌词并聆听《鳟鱼》这首歌曲,了解这首歌曲的讲述内容,并熟悉歌曲的主旋律,可先学唱一下这首歌,因为将要学习的《鳟鱼钢琴五重奏》是在这首歌的旋律上改编的,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2、讲授:接下来是讲解《钢琴五重奏》的创作背景,作曲家舒伯特根据诗人舒巴尔特的诗《鳟鱼》,创作了声乐作品《鳟鱼》,旋律轻松、活泼,顿音记号和连续四个十六分音符的多处运用,形象地表现了鳟鱼在水中的灵巧形态。《鳟鱼钢琴五重奏》是一首变奏曲,充分运用音色、速度、力度、调性、节奏等对主题进行变化,细腻地再现了故事情节,形象而生动。 本节课只听他的第四乐章。带问题聆听,这首钢琴五重奏和刚才听的那首《鳟鱼》歌曲有什么不同。

  3、欣赏钢琴五重奏《鳟鱼》。

  (一)完整聆听:1、师:同学们,舒伯特还创作了一首《鳟鱼》钢琴五重奏,下面我们就来欣赏它的第四乐章。边听边思考两个问题:主题出现了几次?有哪些乐器在演奏? 2、完整聆听,并请学生边听边用手势把主题出现的次数示意出来。

  3、认识变奏曲式。在学生关于主题出现了几次的讨论中,发现主题虽然共出现7次,但它们跑来跑去、变来变去的。有了这个发现,老师把音乐的结构写出(主题 + 出现五次+ 结尾),并简单介绍变奏和变奏曲式。

  4、认识钢琴五重奏。在回答第二个问题后,老师介绍钢琴五重奏,使学生认识有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钢琴五件乐器演奏。意图:完整聆听时,通过两个问题和手势示意,使学生思想高度集中,在初步聆听、讨论中,认识钢琴五重奏和变奏曲式。

  (二)分段聆听:1、看谁耳朵灵。 以音色分小组,第一小组代表钢琴;第二小组代表小提琴和中提琴;第三小组代表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由学生从5个变奏的乐段中挑选乐段听,要求在欣赏的过程中,当听到你们组代表的乐器出现,就请举手表示,主题在哪个乐器组,就请该组把手举过头顶,看谁的耳朵最灵敏。

  2、找变化。 (1)在变奏乐段的音色听辩后,老师请学生对这一变奏乐段和原来的主题进行对比欣赏,要求听出主题的变化在哪里?(音色、节奏、调性、速度、力度等)

  (2)对不同的变奏产生不同的音响效果及不同的表现力,通过第一次变奏和第四次的变奏进行对比感受,方法是在琴声中歌唱(音色、速度、力度要有鲜明对比),然后分男女声歌唱。【设计意图:提高举手、举高手这一小小动作的参与,使欣赏时,学生对音色的注意高度集中,使其对音色的听辩也迅速起来。通过变奏乐段和原主题的对比欣赏、讨论,使学生对变奏手法有较清楚的了解,通过对比歌唱,对变奏的表现力有进一步的体味。】

  4、学唱主旋律,讲解变奏:在原旋律的基础上加上一些修饰或者围绕原旋律作一些变形,使乐曲具有更丰富的表现形式,听起来和演奏起来更多变,有利于乐曲更好地表现其感情。变奏的形式和方法多种多样,一段相同的旋律能通过不同的方法变幻出很多形式的变奏曲。 每一个变奏主题都用了不同的乐器作为主奏乐器,利用教学光盘的乐器表让学生了解各种提琴的声音,熟悉过之后,利用讲《鳟鱼》故事的方法分主题聆听各种乐器在每个主题中的作用。

  课堂过程设计说明:在本节课的设计以学生主动参与为主,让学生自己找不同。在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体验能力,学会自主探索。

高中音乐说课稿13

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下午)好!(鞠躬)我是X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御风万里》,接下来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以及为什么这么教为思路,阐述我的教学流程。

  一、说教材

  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作为一名老师,我认为对于教材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

  《御风万里》是人音版高中音乐·音乐鉴赏第十七单元第三十一节课的一节鉴赏课;作品为C大调,八七、八六、八五拍,情绪激动的快板,全曲曲式结构为引子+A+B+A1+尾声,乐曲以激情奔涌的快板开始,表现中国人民振奋和喜欢的情绪;中段慢板,用复调技巧将不同民族的民歌融为一体,表现五十六个民族间的团结和睦,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昌盛和世界和平的祝愿。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我国民族器乐创作的作品,感受民族化音乐魅力,从而获得审美体验,提升鉴赏能力。

  二、说学情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但要对教材有所了解,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才能了解学生真正的学习需求,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高中学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较广的知识面,学习兴趣上升为乐趣,学习已成为自觉的行为,并不断从中得到成功的心理体验。但是高中生在平时的音乐生活中多是盲目而随意的,缺乏引导性,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的任务。

  三、说教学目标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学情的了解,我设计的教学目标如下:

  1.通过聆听《御风万里》,感受五十六个民族永远一家亲的信念,产生对民族的热爱。

  2.通过对《御风万里》的'赏析,并配以讨论,判断主奏乐器,感受音乐风格,从而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3.通过对该乐曲的聆听,能够认识音乐情绪和音乐风格,了解中华民族音乐的元素。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

  重点是聆听该乐曲的音乐情绪和音乐风格。

  难点是分辨《御风万里》中的汉藏蒙等民族音调主题。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堂课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分以下两点:

  教法:聆听法,小组讨论法。

  学法:视听结合法。

  六、说教学过程

  接下来说说我的教学过程,也是本次说课的中心部分;在这一部分主要分成五个环节,分别是新课导入、整体感知、分段赏析、拓展延伸、小结作业。下面,我将分别来介绍这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是新课导入环节

  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营造浓郁的音乐课堂氛围,上课伊始,我会用播放香港回归仪式图片方式进行导入,并提问:图片中是我国发生的什么历史事件?通过学生的回答由此顺势引入本课课题。

  这样设计,目的在于通过历史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新课的教学做良好的铺垫。

  第二环节是整体感知环节

  感知音乐是课堂展开的基础,为了帮助学生对作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在新课的第一环节,我播放《御风万里》,并提问歌曲开头音乐情绪是怎样的?学生自由回答。教师转述学生的回答并且总结得出:情绪激情奔涌。此时我再次播放歌曲,并提问该作品的整体结构是什么?让学生试着划分一下。

  教师根据学生的划分总结得出这首乐曲的结构为引子+A+B+A1+尾声。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将作品从整体入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习本首作品。

  第三环节是分段赏析环节

  细致、精准对于作品的分析及学习,是学生了解作品特点的主要途径,为了引导学生了解重点,突破难点,循序渐进的了解作品,在这一环节,我先分别播放《御风万里》的不同段落并提问学生从创作技法上分别有什么特点?通过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转述学生回答并且总结得出:A段和A1段采用主调音乐的写法,B段中使用复调的手法将汉蒙藏、哈萨克民族的民歌融为一体;

  其次,我引导学生聆听B段主题,提问:该段先后出现哪些民歌音调,表达了怎样主题思想?学生讨论后回答

  总结:先后出现《黄河船夫曲》《嘎达梅林》《囊玛》《哈萨克族民歌》,表现了不同民族间的团结和睦。

  然后,我会引导学生聆听整体乐曲并提问:整首乐曲先后出现了哪些主奏乐器?学生自由回答

  总结得出:先后主奏乐器有双簧管、圆号、小提琴、短笛等;最后,我会再次引导学生聆听整首乐曲并提问:该乐曲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学生自由回答

  总结出:乐曲以激情奔涌的快板开始,表现中国人民振奋和喜欢的情绪;中段慢板,用复调技巧将不同民族的民歌融为一体,表现五十六个民族间的团结和睦;在结尾乐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昌盛和世界和平的祝愿。

  通过这样的设计,巧妙地围绕本节课重难点循序渐进地进行学习。同时充分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的思考及探究能力。

  第四环节是拓展延伸环节

  为了更好地巩固已经掌握的新知,对音乐作品有更全面的把握和体会,我会在这一环节我会以“新中国的器乐创作”为主题,请同学们来分享不同民族化的作品。

  这样做有利于学生能主动吸收和了解不同器乐创作作品,同时也进一步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第五环节是小结作业

  好的结尾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课堂小结时我会提问学生通过这一节课所得到的收获。为了更好的结束课堂,并在课下引发学生的思考,对于作业的设计,我会让学生们搜集关于更多的民族化器乐作品下节课进行分享。通过这样的方式,保持他们对音乐鉴赏课的兴趣,也充分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七、说板书设计

  最后,就是我今天的板书设计,简洁、明了,通过这个板书学生可以直观的捕捉到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和思想主旨,知识点呈现较为清晰明了。

  以上是我今天的说课内容,感谢各位老师的耐心聆听,请老师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高中音乐说课稿14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本课是第六单元第欧洲民间音乐,拉丁美洲音乐中的第一课,也就是整本书的第十二节-欧洲民间音乐-风笛,排萧.本课是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包括多声重唱-鸟儿在歌唱和风笛演奏-优雅,还有的就是排萧演奏-森林的多伊那和妇女的舞蹈,还包括音乐知识欧洲音乐.因为学生普遍对音乐理论知识不感兴趣,所以我在讲音乐知识的同时会尽量结合作品,让学生轻松的接受.这节课我会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手段,贯彻思考,体验,探究,实践的原则,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

  二、说教法

  根据教材特点和配合学生的特点,应用多媒体手段创设生动的情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和谐而愉快的情感氛围,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教师的指导作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和感受音乐.

  三、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轻松的学习,学习方法是很重要的.在讲授音乐知识时,我会尽量的结合作品和影响资料,做到让学生轻松的接受,努力让理论知识变得不会那么枯燥.这节课的导入我用铁达尼号的主题歌的音乐来导入,着重让学生听有风笛演奏部分的音乐,并提问学生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由此来引出今天本课的饿主题-欧洲音乐.这种导入从学生熟悉的音乐入手,让学生能从熟悉的音乐中感到亲近与轻松,并能从这种轻松的氛围中学到一些音乐知识.

  四、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目标;

  1,欣赏几首具有代表性的欧洲民间音乐,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欧洲民间音乐的风格特征.

  初步知道欧洲民间音乐的饿概况.

  2,了解风笛、萧的音乐特点.

  本课的重点是:从音乐中了解到欧洲民间音乐的特点,并让学生结合作品了解欧洲民间音乐的特点.

  难点是:能从不同的声音中分辨出风笛与排萧的不同之处,并说出主奏乐器.

  五、说教学过程

  这节课主要包括三首欧洲民间乐曲,我在整节课中会应用讲授法,体验法,谈话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

  1)导入:我用铁达尼号的音乐来导入,特别让学生来注意前奏的音乐是用那种乐器主奏,在学生的回答中引出今天的主题-欧洲音乐.这样的饿设计意图是让学生能从熟悉的饿音乐入手,引起学生对本课的亲近与兴趣.在这里我主要应用欣赏法与谈话法.

  2)我请同学们来读一读写在本课开头的李斯特的名言,并指出今天的教学任务:欣赏几首欧洲民间音乐,并了解民间音乐的饿美妙与特点.这样的饿设计意图是能从李斯特的名言中更加加深学生对民间音乐的饿印象,使学生了解到民间音乐不管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都是极具特色的,从而升华了今天的饿主题.在这里我应用的.教学方法是谈话法.

  3)完整播放<鸟儿在歌唱>,并请几位学生来说说这首曲子的特点.他与美声唱法有什么不同?回答完毕,请班级上学过美声的饿同学来演唱,让同学们能现场对比聆听两种唱法的不同.完了之后,教师指出这是一种欧洲唱法-欧亚唱法,并结合作品来解释什么是欧亚唱法.在这里我应用的饿是谈话法与参与实践法,这样的饿设计意图是能让学生近距离的饿体会两种唱法的不同,并能通过请学生演唱,加深学生对本课的印象.

  4)完整播放<优雅>并提问:这首曲子用了那种乐器啊?学生回答;

  风笛.

  下面多媒体显示风笛的形状,教师简要讲解有关风笛的知识.完了之后,多媒体再弹出一个画面,是中国的竹笛.通过对竹笛的饿介绍让学生能分辨竹笛与风笛形状上的饿区别.

  最后教师指出不管是风笛还是竹笛他们都是民间音乐中不可缺少的主奏乐器.这里主要应用讲授法,通过对比介绍,让学生能事先体会到民间音乐的美妙.

  5)小插花,播放两段音乐,请学生来分辨主奏乐器.

  (一段是中国的饿竹笛,一段是风笛).教师鼓励学生回答准确,这时侯教师拿出两个乐器,对,就是竹笛与风笛,教师师范演奏,并请学生来学.当燃教师辉控制住场面,不会让学生太闹腾.在这里我应用了实践法,这样能让学生从亲自参与演奏中体会到民族乐器的魅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6)完整播放<森林的多伊那和妇女的饿舞蹈>,教师顺着音乐跳几个罗马尼亚民间舞蹈.完了之后,提问,主要由那种乐器演奏并出示排萧图示,简要介绍排萧并请学生来说明与风笛的区别.完了之后,再播放一遍音乐,请学生来体会这首曲子的饿情绪如何,并请音乐科代表来回答听后的感受.完了之后教师鼓励学生并指出;

  每个人的感受不一样,对与音乐的饿听后感受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答案,他没有固定的回答,并鼓励学生今后多积极发言.再这一环节中我主要应用谈话法,设计意图是通过对乐曲的欣赏,来教育学生今后音乐课上该如何表现.

  7)最后请几位学生来读一读上了这节课之后对后面的饿音乐知识最有感触的一段,如果找不到,可以自己来讲欧洲音乐的特点,完了之后教师做补充.这里我主要应用的是谈话法。

  六、总结

  本节课秉承着体验,参与,思考的饿原则,通过学生的参与和与教师的互动,让学生能了解到民间音乐的饿乐趣并升华了主题.

高中音乐说课稿15

尊敬的评委: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课第9单元第17节的《c小调练习曲》,我准备从教学思路设计、目标设计、教学重点处理和采取的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对本节课进行阐述。

  一、说教学思路设计

  《c小调练习曲》是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课第九单元第十七节的一首作品,肖邦的这首练习曲,表现了肖邦在华沙革命失败后内心感受。因此,被后人命名为“革命”练习曲。全曲激昂悲愤,深刻地反映了肖邦在华沙陷落、起义失败后的心情,那催人奋起的旋律,表现了波兰人民的呐喊与抗争。

  这是一首单一形象的音乐作品。全曲自始至终贯穿在愤怒激越和悲痛欲绝的情绪之中。整个音乐形象是通过左手奔腾的音流和右手刚毅的曲调相结合而体现出来的。主题后半部分具有明显的宣叙调特点,仿佛倾诉着内心的苦痛。乐曲中段,附点节奏级进上行的呐喊式的音调,在急骤起伏的伴奏声中一再重现,使乐曲情绪越来越激昂。尾声出现了蕴含悲痛的曲调,寄托了沉深的忧郁和哀思。

  二、说教学目标设计

  新课标对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内容都提出了更高、更新、更的要求,打破了过去的传统教学模式中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学生不再是课堂教学过程中被动的接受者,而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同时,新课标也提出了应简坚持“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的要求。

  1、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欣赏音乐艺术的习惯,了解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作品,感受乐曲的风格特征。

  2、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感受乐曲内容。

  3、了解伟大作曲家肖邦的生平以及创作历程,掌握一定的欣赏方法与技巧。

  三、说教学重点处理

  针对高中学生的身心特点与心理特点,我认为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活动应要遵循学生的个性特征、个人喜好以及是否对音乐感兴趣或是否有特长来进行安排。高中生们经过多年的音乐学习,在音乐审美认知、音乐审美经验以及音乐表现力、创造力等方面有较大的提高和发展,在音乐审美、音乐表现过程中更具有自己的个性和思想。由于高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享受音乐的方式,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

  四、说学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了欣赏法、对比分析法,并且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我还采用了讨论法、探究法的方式来进行课堂教学。

  五、说教学过程

  下面是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

  1、聆听作品,感受音乐风格;

  2、利用不同要素特征欣赏乐曲内容;

  3、知识拓展与提高;

  4、课堂总结与回顾。

  第一环节:聆听作品,感受音乐风格

  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情趣,激发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兴趣,我采取了聆听法来导入新课。通过聆听的方式,让学生更为直观的感受乐曲的音乐风格特征,也从侧面更好的引导学生感受同时期其他作品的`风格与感情,继而导入新课。

  第二环节:利用不同要素特征欣赏乐曲内容

  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认知水平,我采用了对比欣赏、讨论探究方式来引导学生感受和欣赏音乐。通过对比欣赏的方式,引导学生更好的来分析和欣赏乐曲的内容、风格,充分的感受乐曲所表达的感情;用音乐要素来分析和欣赏音乐,则是让学生更为的感受乐曲旋律以及情感的变化。

  第三环节:知识拓展与提高

  该作品是浪漫主义早期的一部作品,作为高中生应该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本节课欣赏的作品是一首练习曲,作为知识提高环节,引导学生区分“练习曲”和“音乐会练习曲”。做到对知识的巩固与提升,同时还增加了其他同时期音乐作品的欣赏环节,引导学生拓宽欣赏范围,增加文化内涵。

  第四环节:课堂总结与回顾

  通过多种形式的回顾与总结,引导学生提升独立思考和探究的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为接下来学好音乐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说板书

  我的板书本着简洁、直观、清晰的原则,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高中音乐说课稿】相关文章:

高中音乐说课稿11-05

高中音乐说课稿05-15

高中音乐《音乐与生活》说课稿04-06

高中音乐说课稿:《音乐与生活》12-08

高中音乐说课稿(实用)06-10

高中音乐鉴赏说课稿03-19

高中音乐说课稿范文11-18

高中音乐说课稿(优)05-17

高中音乐说课稿(通用)06-09

(精品)高中音乐说课稿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