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浮与沉说课稿

时间:2020-11-06 17:58:11 小学说课稿 我要投稿

小学科学浮与沉说课稿

  教师要说好课,就必须写好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 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是教师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小学科学浮与沉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小学科学浮与沉说课稿

  小学科学浮与沉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花官营中心小学的——张艳萍。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九课《浮与沉》。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对本课的构思和设想。

  一、教材分析

  本课在学生已有日常生活经验基础上,安排了三个逐层递进的教学活动:1、认识物体的浮沉现象;2、认识改变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方法;3、感受浮力。旨在通过学生动手实验,自主探究出改变物体沉浮的方法。从而学会探究式学习的方法。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同学刚接触科学学科不久,热情很高,已初步掌握了一些观察的方法。对于“浮与沉”的知识,他们有着一定的生活经验。但接触实验探究还比较少。

  根据以上分析,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知识目标:

  1、认识物体的浮沉现象;

  2、了解沉浮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变;

  能力目标:

  1、能根据生活经验预测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并用实验的方法验证;

  2、能根据物体在水中沉浮的状态给物体分类;

  3、能找出改变物体沉浮的方法。

  情感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认真的观察现象和积极思考问题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研究生活中的科学和运用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物体沉浮现象;

  教学难点:改变物体沉浮的方法。

  三、教法与策略

  科学教学力争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因此,本节课我将从学生实际出发,主要采用探究发现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分组实验,合作交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核心”的教学理念。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实验记录表;水槽等演示设备 学生准备:水槽、水、曲别针、橡皮泥、小石头、螺丝钉、钥匙、乒乓球、塑料瓶、海绵、铅笔等。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认识浮沉现象

  上课伊始,教师首先使用故事导入新课:“一群小朋友在草地上踢球,不小心球掉进了第一文库网旁边的树洞里,洞口又小又窄,人根本下不去,谁能想个办法,把球拿上来?”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不难想出向深坑中倒水,球随水浮上来。教师问:“如果是我们上体育的铁球掉进深坑,那么还能用这个办法吗?

  【设计意图:用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探究的欲望。】

  接下来,教师拿起一个瓶盖,让学生猜猜它在水中是浮还是沉?让学生动手试一试,会发现把瓶盖放在水面让它仰在那,瓶盖就会浮在水面上,如果把瓶盖放入水中或者反过来放进去,就会沉入水底。于是引出新问题:瓶盖在水中到底是“沉”还是“浮”?进一步明确观察物体浮沉的方法:

  把一件物体放入水中,如果它向上运动离开水底就是浮;如果它向下运动停在水底就是沉。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物体沉浮的方法和判断沉浮的标准。为后续的探究活动奠定方法和知识基础。】

  (二)提升原有认知——观察更多物体的沉浮。

  老师给各小组准备了十种在学习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先来猜一猜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随着学生的预测在黑板上贴物体图片,不能确定的贴在板书“浮”与“沉”的中间。师引导:猜测出来的结果要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呢?

  教师演示正确实验方法,实验前用课件提出实验要求及要点:并填好实验记录单。

  让它沉下去?

  (2)选择一个沉在水底的物体(如橡皮泥),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能让它浮起来?

  学生分组自选问题进行探究,比一比,哪组的办法多。 2、交流探究发现,建立科学概念

  学生展示汇报小组探究结果。学生通过讨论分析想出了很多好办法,比如让塑料瓶沉下去的方法有:用手压下去,装满重物或灌满水等。让橡皮泥浮起来的办法有:把橡皮泥裹在塑料瓶上,放在瓶盖里,捏成船形或碗形,做成空心球等。

  通过交流、研讨、提炼出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物体的轻重、大小有关。大小相同的物体,轻的比重的容易浮,重量相同的.物体,大的比小的容易浮。

  【 设计意图:为了使学生建立科学的概念,在学生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交流总结。】

  四、总结拓展——收课不收思

  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界中与沉浮相关的课外知识,丰富学生知识视野。

  1、轮船为什么浮在水面上?

  2、中国死海,人在水中为什么不会沉下去呢 3、潜水艇是怎样浮上来的。

  【设计意图: 这个环节承上启下,既是对课堂中心内容的总结,也是为下节课“感受浮力”作了铺垫,是科学探究的延续。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课堂,会让他们用探究的思想去认识事物,用开阔的眼光去看待生活。】

  最后我说一说我的板书设计:我设计的板书图文并茂,简洁地概括了本节课内容,突出了重点难点,让学生一目了然。

  以上是我的说课过程,恳请各位老师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小学科学浮与沉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小学科学浮与沉说课稿】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鸡蛋的沉与浮》及教学反思08-24

小学科学说课稿(15篇)11-02

小学科学说课稿15篇11-02

小学科学说课稿(集锦15篇)11-24

小学科学说课稿(精选15篇)11-24

小学科学说课稿(集合15篇)11-24

小学科学说课稿通用15篇11-02

小学科学说课稿合集15篇11-02

大班科学活动说课稿11-04

小学科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说课稿范文12-01

文章
代写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小学科学浮与沉说课稿

  教师要说好课,就必须写好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 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是教师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小学科学浮与沉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小学科学浮与沉说课稿

  小学科学浮与沉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花官营中心小学的——张艳萍。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九课《浮与沉》。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对本课的构思和设想。

  一、教材分析

  本课在学生已有日常生活经验基础上,安排了三个逐层递进的教学活动:1、认识物体的浮沉现象;2、认识改变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方法;3、感受浮力。旨在通过学生动手实验,自主探究出改变物体沉浮的方法。从而学会探究式学习的方法。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同学刚接触科学学科不久,热情很高,已初步掌握了一些观察的方法。对于“浮与沉”的知识,他们有着一定的生活经验。但接触实验探究还比较少。

  根据以上分析,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知识目标:

  1、认识物体的浮沉现象;

  2、了解沉浮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变;

  能力目标:

  1、能根据生活经验预测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并用实验的方法验证;

  2、能根据物体在水中沉浮的状态给物体分类;

  3、能找出改变物体沉浮的方法。

  情感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认真的观察现象和积极思考问题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研究生活中的科学和运用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物体沉浮现象;

  教学难点:改变物体沉浮的方法。

  三、教法与策略

  科学教学力争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因此,本节课我将从学生实际出发,主要采用探究发现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分组实验,合作交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核心”的教学理念。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实验记录表;水槽等演示设备 学生准备:水槽、水、曲别针、橡皮泥、小石头、螺丝钉、钥匙、乒乓球、塑料瓶、海绵、铅笔等。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认识浮沉现象

  上课伊始,教师首先使用故事导入新课:“一群小朋友在草地上踢球,不小心球掉进了第一文库网旁边的树洞里,洞口又小又窄,人根本下不去,谁能想个办法,把球拿上来?”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不难想出向深坑中倒水,球随水浮上来。教师问:“如果是我们上体育的铁球掉进深坑,那么还能用这个办法吗?

  【设计意图:用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探究的欲望。】

  接下来,教师拿起一个瓶盖,让学生猜猜它在水中是浮还是沉?让学生动手试一试,会发现把瓶盖放在水面让它仰在那,瓶盖就会浮在水面上,如果把瓶盖放入水中或者反过来放进去,就会沉入水底。于是引出新问题:瓶盖在水中到底是“沉”还是“浮”?进一步明确观察物体浮沉的方法:

  把一件物体放入水中,如果它向上运动离开水底就是浮;如果它向下运动停在水底就是沉。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物体沉浮的方法和判断沉浮的标准。为后续的探究活动奠定方法和知识基础。】

  (二)提升原有认知——观察更多物体的沉浮。

  老师给各小组准备了十种在学习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先来猜一猜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随着学生的预测在黑板上贴物体图片,不能确定的贴在板书“浮”与“沉”的中间。师引导:猜测出来的结果要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呢?

  教师演示正确实验方法,实验前用课件提出实验要求及要点:并填好实验记录单。

  让它沉下去?

  (2)选择一个沉在水底的物体(如橡皮泥),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能让它浮起来?

  学生分组自选问题进行探究,比一比,哪组的办法多。 2、交流探究发现,建立科学概念

  学生展示汇报小组探究结果。学生通过讨论分析想出了很多好办法,比如让塑料瓶沉下去的方法有:用手压下去,装满重物或灌满水等。让橡皮泥浮起来的办法有:把橡皮泥裹在塑料瓶上,放在瓶盖里,捏成船形或碗形,做成空心球等。

  通过交流、研讨、提炼出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物体的轻重、大小有关。大小相同的物体,轻的比重的容易浮,重量相同的.物体,大的比小的容易浮。

  【 设计意图:为了使学生建立科学的概念,在学生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交流总结。】

  四、总结拓展——收课不收思

  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界中与沉浮相关的课外知识,丰富学生知识视野。

  1、轮船为什么浮在水面上?

  2、中国死海,人在水中为什么不会沉下去呢 3、潜水艇是怎样浮上来的。

  【设计意图: 这个环节承上启下,既是对课堂中心内容的总结,也是为下节课“感受浮力”作了铺垫,是科学探究的延续。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课堂,会让他们用探究的思想去认识事物,用开阔的眼光去看待生活。】

  最后我说一说我的板书设计:我设计的板书图文并茂,简洁地概括了本节课内容,突出了重点难点,让学生一目了然。

  以上是我的说课过程,恳请各位老师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