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竹桃说课稿小学

时间:2020-12-21 11:16:38 小学说课稿 我要投稿

夹竹桃说课稿小学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夹竹桃说课稿小学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19课《夹竹桃》。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板书设计、课堂评价、资源开发七个部分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题为"咏物抒怀",共安排了3篇课文,《广玉兰》、《夹竹桃》、《古诗两首》,写了四种物,让我们感受到了它们身上蕴藏的高贵品质。回顾苏教版课文的编排,在三年级上册学习了《蒲公英》,三年级下册学习了《花瓣飘香》《荷花》,四年级上册《桂花雨》,都是关于植物的,各学段内容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新课标中指出:要培植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夹竹桃》正符合这一特点,能让学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夹竹桃》是季羡林先生的作品。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描写了万紫千红、五彩缤纷的花季里,夹竹桃花期之长、韧性可贵、花影迷离的动人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语言质朴而不失典雅,率真而不乏睿智,不经意间流露出这位"学界泰斗"的童真、童心、童趣。文章字美、文美、景美、情美,引人遐想不已。

  二、说学情分析

  本课为苏教版第12册中的一篇美文,相对于高年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已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并对文质兼美的文章具有一定的鉴赏能力,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并非难事。然而虽然学生都见过夹竹桃,在他们的头脑中夹竹桃只是一种极为普通的植物,通过语言文字了解夹竹桃的韧性以及月光下的夹竹桃给人带来的幻想,从而更准确地感知美、表现美,则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将学生引入教学情境,真切地感受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

  结合教材特点及六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出现的6个生字,正确读写课文中出现的生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作者为什么喜爱夹竹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本课的学习重难点定为:让学生从文本的字里行间去揣摩作者对夹竹桃的韧性的赞美以及感受作者构思的奇妙,想象的贴切、新奇,从而体会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

  三、说教学模式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是学生、教师、文本、编者之间对话的过程,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为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主要采用"读议结合,情境共生"的教学模式:

  教学中,采取以读代讲的形式,通过朗读、默读、齐读、浏览等多种形式,在读中自读自悟,加深理解和体验,感悟夹竹桃可贵的韧性及花影迷离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体会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

  四、说教学流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叶圣陶先生说过:"入境始于亲。"我引导学生观赏春夏秋冬各种花的图片,让学生说出关于有关描写花的四字词语。然后出示夹竹桃的图片,让学生说说对它的印象。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学生初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明确任务 学有方向

  这节课的学习任务便是学生课前预习的内容。现在重新提出来是让学生更清楚的认识到本节课应该完成的具体目标,它是落实教学重点的主要途径。

  (三)交流展示 适时点拨

  交流展示分三个环节进行:自我完善——小组交流——全班展示。自我完善要求学生重新完善自己的预习任务,做好在小组中交流的准备。随后小组交流,(这一环节是因为我们的学生由于处在农村,胆子还是比较小,也不够自信,小组交流可以先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中进行展示,通过小组中的合作,使自己的观点更加完善,增强自信心,为全班展示打好基础。同时,对于一些稍有难度的问题,可以在组长的带领下通过集体探究进行解决。)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我们进行全班展示,在全班展示的过程中,我做好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力求给更多的学生以展示的机会,并且随机进行引导和点拨,落实教学重点。

  我估计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会找出第二自然段两盆夹竹桃开花时红白相映,奇妙有趣的景象与第四自然段夹竹桃可贵的韧性和第五自然段引起作者的美妙幻想等内容。对于学生的每一个观点,只要能从文中找出句子,谈出理解,并有感情地读下来,我都引导学生对他们进行肯定与赞扬。同时有机的进行整合并落实语言文字训练,适时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去感受夹竹桃的.美妙景象、可贵的韧性,培养学生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落实教学重点。

  如夹竹桃可贵的韧性,孩子们会展示朗读这一段话——:"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和"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

  我引导学生抓住"和煦的春风、盛夏的暴雨,深秋的清冷、无日不、无不"这些词语体会夹竹桃一年从春到秋,无论是气候的变化,还是季节的更替,唯有夹竹桃花开不败,体会它的花期之长,没有任何一种季节性的花朵与之相比,从而体会夹竹桃的韧性可贵。

  为了进一步落实语言文字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我还出示这样一段话"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每日都迎风吐艳。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每个季节都奉陪。"引导学生通过把"每日都、每个季节都"与原文中的"无日不、无不"进行比较,从而体会作者运用双重否定词"无日不、无不"在这里的妙处,也进一步落实了课后题。

  再如作者喜欢夹竹桃的花影迷离,孩子们可能会展示这样一段话:"我幻想它是地图,它居然就是地图了。这一堆影子是亚洲,那一堆影子是非洲,中间空白的地方是大海。碰巧有几只小虫子爬过,这就是远渡重洋的海轮。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我眼前就真的展现出一个小池塘。夜蛾飞过,映在墙上的影子就是游鱼。我幻想它是一幅墨竹,我就真看到一幅画。微风乍起,叶影吹动,这一幅画竟变成活画了。"在孩子们初谈感受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有感情的朗读,在朗读中孩子们会有更新的感受,带着这样的感受再进行朗读,同时辅助于优美的音乐,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想象地图的样子、想象池塘中的葕藻、想象墨竹画的样子,想象花和叶子在月影下那种朦朦胧胧的感觉,在朗读中、在想象中感悟文字的美妙,感受夹竹桃的魅力。

  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我还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幻想夹竹桃是什么?完成句式:我幻想它是——,它居然就是——。让学生把自己的理解倾注于笔端,读写结合,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四) 花语相伴,内化提升

  当学生对夹竹桃的特点有了完整清晰的认识之后,对作者内心的情感有了更深的体会之后,我组织学生进行"为夹竹桃设计花语"这一实践形式,将感情内化为行动,实现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五、拓展创新,内化感悟(1分钟)

  课后的拓展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

  1、阅读语文主题丛书上的相关文章。

  2、以小组为单位,出一期关于"夹竹桃"的手抄报。

  (八)写字指导,养成习惯(2分钟)

  1、仔细观察,说说字的字体结构。

  2、指导学生书写,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3、展示优秀的写字作品。

【夹竹桃说课稿小学】相关文章:

小学体育说课稿01-01

小学《上下》说课稿08-21

小学语文《假如》说课稿01-13

小学语文说课稿01-03

小学数学说课稿01-03

小学音乐说课稿《天堂》12-08

小学语文《荷花》说课稿11-12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说课稿10-14

小学英语面试说课稿01-23

优秀小学音乐说课稿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