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说课稿

时间:2021-03-05 14:44:11 小学说课稿 我要投稿

关于小学说课稿汇总6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说课稿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小学说课稿汇总6篇

小学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识字5》一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2册第五组的第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最显著的特征就是采用"词串"和图画来形成识字,图和词并茂,学生看到图想到词,读到词想到图,是一篇指导学生识字写字,培养观察、想象、口头表达能力的好课例。我们第1组学过的《识字1》描绘的是春天的景色,而《识字5》描绘的是夏天的景色,课文围绕"夏天",将12个词语按一定的联系排成4行,隔行押韵,分别介绍了夏天特有的气象、瓜果、昆虫和小动物、花卉,易于诵读。 为学生了解夏天的特点和识字识词创设了情境,使识字识词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极富生活气息和童趣。

  (2)、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掌握"了"这个多音字的两种读音。

  2、观察图画,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借助图画上描绘的事物去理解字词。

  3、了解夏季的特点,积累词语。

  4、熟读课文。

  (3)、教学重、难点:

  识字教学始终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况且本课为识字课,本课的教学重点就是识字。鉴于大多数学生对文中提到的夏天景物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再根据学生已有的这一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我确定本课时的教学难点是"了解夏季的特点;认识事物和学习词语联系起来。"

  二、说教法、学法:

  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过程中,我确立了以学定教的思想,借助多媒体教学,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同时采用灵活机动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思考。

  通过观察、谈话,平等地与学生交流,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这样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依据本课看图识字的教材特点,()教学中突出在玩中学乐中学,以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同时注重教给孩子识字方法,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

  三、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先出示:《识字1》的图,让学生观察,并说说春天来了我们的大地有什么变化?

  再出示课文插图,说说你在图上看到什么?

  二、 学习课文

  根据课文插图学习韵文

  (1)学习"桃子 梅子 西瓜".

  a、(出示图画、词语)你看到了什么呢?回答后出示词语、认读。

  b、你最喜欢吃什么?她的味道是怎样的?

  拓展填空:夏姐姐还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水果?

  夏天的水果真多啊!有——,有——,还有——?

  小结:这份礼物是----水果

  2、学习"蝈蝈 青蛙 知了".

  出示图画、文字。

  青蛙:你能向大家介绍介绍你知道的青蛙吗?谁来夸夸青蛙?指名读。

  青蛙还有另外两个好朋友,蝈蝈和知了,你认识谁?能向大家介绍介绍吗?

  开火车读。齐读一行词。

  小结:这份礼物是----动物。

  3、学习"葵花 茉莉 荷花".

  出示图:在这个美丽的大花园中,你认识谁呀?

  让学生说说自己认识的花。

  指导美美的读,齐读一行词。谁发现这行词有一个相同点呢?都是草字头

  小结:这份礼物是-----花

  4、学习"夏天 台风 雷雨"

  看课件,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台风、雷雨"这就是夏天的特点,谁来读一读?齐读。

  5、出示全文,总结全文。

  夏姐姐可真好,给我们小朋友送来这么多礼物。谁已经和夏姐姐交上了朋友呢?能美美的读读这些词语吗?指名读,齐读。

  三、巩固练习

  1、夏天到了,有时会刮____,有时会下_____.

  2、夏天到了,池塘里开满了______, ___ 在池塘边跳。

  四、教学写字

  过渡: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夏姐姐的礼物,我们得好好谢谢她。我们得到了这么多的礼物,可我们还不会写她的名字呢,要是真心感谢她,就来学学"夏"这个字。

  1.(1)出示"夏"

  (2)领读:xià写夏要注意什么?指名说:"—"要长,中间是自,下边是折文。

  (3)范写:小手伸出来,一起写"夏".

  (4)齐说笔顺,描红。

  (5)会组词吗?谁会用"夏天"说一句话。

  2.过渡:认识了"夏",我们就去看看夏天最具特色的雷雨吧!

  (1)出示:雷,认读。

  (2)请注意,要变了,出示雨头,"雨"变成什么样了?这叫"雨字头".

  (3)在田字格中范写"雷".

  (4)说一说笔顺,描红"雷"组词。

  3.练习:完成《习字册》中夏、雷。注意习惯。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夏姐姐带给我们的礼物,有台风,有雷雨……,课后,请自己找一找或问问爸爸妈妈,夏姐姐还会带给我们什么礼物?

小学说课稿 篇2

  本节课我分为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等五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原地投掷垒球 游戏:击木柱

  2、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是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新授教材。掷垒球是田径运动中的投掷项目,也现代小学运动会的比赛项目之一。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爆发力、柔韧性和协调性等身体素质;逐步培养遵守纪律、尊重他人,团结友爱等集体意识和良好作风;形成勇敢、顽强、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3、教学目标

  新课程体育教学的总目标是以“终身体育”与“快乐体育”为指导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使学生在快乐中掌握锻炼方法,参加锻炼,增强体质。

  (1)认知目标:通过游戏,初步解和掌握原地投掷垒球的一些方法,并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

  (2)技能目标:经历游戏活动的过程,掌握原地投掷垒球的基本动作,发展投掷能力。体验投掷活动的运动乐趣和方法。

  (3)情感目标:培养良好的合作精神与创新意识。

  4、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材内容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体会两腿用力的衔接和向前送髋的动作,掌握良好的用力顺序和正确的用力方向。教学难点是:用力均匀程度,动作协调连贯。

  二、说学情

  1、有利因素小学三年级学生个性天真活泼、好动,而且兴趣广泛,其模仿能力及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较强。所以在本课时教学内容的设计中,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我采用以游戏练习为主线,注重诱导、启发,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大胆创新。

  2、不利因素由于部分学生已掌握一定的技能基础,但是学生的心理素质不稳定,容易产生满足而导致厌学的倾向,对学习新的技术动作带来一定的阻力。因此,在教学时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一步学习新内容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说教法

  为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中我以游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以活跃单调无味的课堂气氛,同时结合讲解示范法、分组练习法、游戏竞赛法、情境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交叉使用。以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敢于进取的学习精神,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重视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注重体现教与学合理的

  运行机制,从而达到掌握技能和锻炼身体的目的。

  四、说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引导、启发、学生进行自主练习,使学生动手、动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相互交流,讨论探究,再结合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评价,激发学生在学习中建立自主创新的意识。

  五、说教学程序

  本课是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的变化规律,再结合本课的任务和小学生的心理需求,把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贯穿于游戏中,使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节课我分为:开始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三个部分进行教学。

  (一)开始准备部分

  1、课堂准备活动

  2、准备部分:掷纸飞机。学生动手制作纸飞机,在场地上放飞纸飞机,展示自己制作成果,同时为基本部分中的“采蘑菇”游戏作铺垫。这一节约为8分钟左右。运动强度为“中”(为学生创造快乐愉悦的活动氛围,提高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二)基本部分:这一部分是课的主体部分,是解决教学重点与难点的关键,是“教”与“学”的重点,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学中乐、乐中学,从而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本课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教学。

  1、通过语言提示与诱导,让学生把纸飞机想象成为垒球,相互间进

  行抛接性的练习。培养学生应变能力和敏捷的视力,激发学生勇于创新,不断进取的探索精神。

  2、让学生自主建立友伴,引导,启发学生创想多种抛接方法。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展现自我风采的'舞台,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

  3、把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小组进行“击木柱”比赛,在一定时间,以击中数量多的一组为胜,此游戏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4、“采蘑菇”我们是建设者,为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课堂上组织同学们扮演“采蘑菇”的角色。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不爱护自己的生活环境而随意乱扔垃圾,把我们美好的家园环境破坏,于是人们的生活周围也笼罩着一层又一层的环境污染的面纱??。为防止我们的地球环境急剧恶化,我们每个人要踊跃地加入到“采蘑菇”以及捍卫地球的行列中去。树立起同学们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决心。这一环节约为28分钟,运动强度为“强”。

  (三)结束部分

  1、为恢复学习的心理和生理负荷,通过熟悉的音乐和轻柔的舞蹈动作进行放松,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本课的学习。

  2、小结:总结本课的优点、缺点,以表扬为主。

  3、收还器材。这一环节约为4分钟左右、运动强度为“弱”。

  《前滚翻》说课稿(体育)

  一、本课教材:1、技巧:前滚翻; 2、游戏:轻物投准

  二、教学创意:本课教学以“以人为本,健康第一”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教材为依据,以团结协作、竞争欢乐为主题,以游戏练习为主线,结合“三要”、“四自”的教学风格与特色,选用“一材多用”、“大容量、高密度、小强度”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多种激励的手段,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玩中学、学中玩。抓住教材本身的德育因素和学生实际,积极创造机会,自然渗透德育和运动保健教育。

  三、教材分析:本课教材选自省编小学《体育与保健》第六册第六课。 主教材《前滚翻》是《大纲》要求学会的基本动作之一,它是学习较复杂技巧动作的基础,也是生活中自我保护的一种基本方法。教学重难点是团身紧、方向正、滚动圆。本课另一教材是轻物投准。这也是投掷教材的基本内容。本课主要是学习正确挥臂姿势,屈肘向前,发展投掷能力。对学生进行投掷安全教育,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精神。两个教材都为发展学生的灵敏、协调等素质。因此,在课的练习安排上,必须从易到难,循序渐进,既面向全体学生,又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注意运动保健,严防伤害事故的发生。

  四、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运动基础较薄弱,侧重于感性。学生对动作的模仿能力较强,且好奇、好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运用直观示范法,多用激励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结合运动保健,注重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保健与育人相结合。

小学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有了一定的用尺度量能力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的。对于新的计量单位毫米,学生通过使用直尺,已经有了一些感性认识,计量单位分米虽然不常用,但它对学生理解长度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是很有必要的。

  新的课程标准的根本目的在于为个体的发展服务。个性的和谐,理性的培养,情操的陶冶,身心发展的平衡等都是新课标所追求的目标。基于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除了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这个知识目标外,重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存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简单的推理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在操作中培养学生的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说教法和学法: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情感态度、培养能力的关系。在《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中,为了不让学生一味的接受和积存知识,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我们注重借助直观教具和多媒体,运用多种方式,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让学生分小组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他们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在轻松的氛围中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一系列活动,互相合作,集体探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

  三、说教学过程:

  1、用自主探究,育实践能力

  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让学生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以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基于此,《分米和毫米的认识》中,对于分米的教学,我把空间留给了学生,让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自主探究。例如教师问:“关于分米你已经知道了些什么?”接着出示1分米的尺,让学生理解1分米在尺上的长度,并通过找一找、说一说、比一比、估一估、画一画、数一数、量一量等环节加深对一分米长度的印象,通过自已的操作来发现知识,学习知识。

  2、以层层引入,导数学新知

  接受式的学习固然同样给了学生科学概念的结论,却没有给学生一个探索和探险的经历,学生随之失去了培养科学精神、科学观念、科学方法的机会。会发现学生把知识“抛”得很快,究其原因,是学生缺乏对教学知识主动的建构过程。因此,教学《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时,对于米、分米、厘米、毫米的进率关系,我们没有硬性灌输,而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经验出发对教师所讲的1小格就是1毫米,10厘米就是1分米,重新加以解释,重新建构起新的认知结构。在比较、分析、推理之后,学生形成了新的知识体系,也就是不同单位的长度: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从而真正地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实际问题。

  在认识毫米时,教师先让学生量一量数学书的厚度,问:“你发现了哪些有关毫米的知识?”当学生说出直尺上一小格就是1毫米时,教师立刻出示课件并引导问:“那么1厘米有多少毫米呢?”让学生来数一数,得出1厘米=10毫米。教师继续问:“那么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大约是1毫米呢?”请学生量一量,了解生活中一毫米厚的物体有哪些,加深对毫米的认识。

  3、让趣味练习,促知识巩固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富于挑战性的,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及交流等等数学活动。可是在稍显枯燥的练习中,如何来体现数学学习的挑战性,如何让数学练习也能深深的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呢?我们设计了“小明的日记”这一环节,学生在读日记的过程中发现了错误,笑声不断,教师就因此而提问:“你们笑什么?”学生指出各种错处而改正,整个改错过程中,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环节就让数学知识一下子变得鲜活起来、生动起来,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的亲切,久而久之对数学产生深厚的兴趣和积极地情感。

  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的认识,请批评指正。

小学说课稿 篇4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小数乘小数》。它是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是教学小数的计算,教材一共安排了两道例题和一个练习。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

  小数乘以小数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乘以整数、整数乘以小数及整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既是小数除法学习的基础,也是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学习的基础。

  (二)教学重难点的确立

  教学要求:

  1、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通过学生的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和老师引导,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小数的算理,掌握算法,并能正确进行估算、口算、笔算。

  2、在探索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与概括的能力和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述交流的能力,渗透转化思想。

  3、使学生体验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遇到问题、不断探究、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感受探索成功的愉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学生自己探索获得“小数乘以小数”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即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教学难点:

  通过转化探索活动,使学生发现因数中小数位数与积中小数位数的对应关系,悟出“两个因数中的小数位数就是积中的小数的位数”。

  二、说教法、学法

  紧紧依托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顺应探索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取向,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和讨论交流,在不断地“产生疑问、进行探索、释疑、运用”这一循环过程中,自然地发现“积中小数位数与因数小数位数”的关系。

  1、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思维能力。

  数学课堂教学要注重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能力,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为此,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条件,积极营造学生自由学习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独立思考、自主探索、交流学习中来感悟、探究、发现小数乘以小数的算理和算法,让学生经历对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比如课堂中首先呈现房间平面图,启发学生获取信息,提出问题,列出算式说明及依据。教学计算要善于捕捉差距,关注生成。比如:通过以上学生知识形成的过程与经验,紧接着出示阳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学生自主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探索两位小数与两位小数相乘中两个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并在小组里讨论过程中学生自主生成,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从而真正体现是学生迈过学习,自主获得知识的生成过程和计算方法。

  2、正确把握老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

  本课力求在每一个环节的推进过程中都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探究,再让小组合作讨论探究,老师只起穿针引线的作用,给予学生应有的尊重与信任,提供其广阔的思考空间与交流机会,使其通过个体思考,小组或组际交流逐步得出自身认可的计算法则或规律,充分体现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比比如:教材重点组织学生探索笔算的方法,先告诉学生可以把竖式中的两个小数都看成整数来计算,再结合直观图示讨论,按整数相乘后怎样才能得到原有的数?启发学生理解,把两个因数看成整数,等于把原来两个因数分别乘以10得到整数,因数扩大100倍,积也就积也就相应扩大100倍。因此要得到原来算式的积,应用整数相乘的积反过来除以100。除此以外,学生可以通过单位换算把米化成分米得到的积后再换算成平方米。学生可以通过对笔算结果与估计结果的比较,判断笔算结果是否合理,从而确认相应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在引入“3.6X2.8”时要求学生先用两种方法估算,并说明正确答案的范围,根据以上推断,让学生独立计算,为接下来笔算方法提供一种支持。

  三、说教学程序

  1、创设情境,引出可探索的“数学问题”。

  数学来源于生活,通过对学生熟悉的住房面积计算,既复习了旧知,又自然的引出了本课要探索的新知,同时,赋予了计算一定的生活意义与实际意义,使学生感悟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计算确实是一种需要,产生急于要弄明白的求知心理,激起了探索的欲望与兴趣,为下一步的自主探究创造了良好的心理条件。比如在创设情景引入的过程中,老师问:“你获取了哪些信息?”可以体现老师创造性使用教材,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列式,自己解答,使枯燥知识变成善于学习的知识。

  2、对算理和算法的自主探索。

  在整个过程中,老师放手让学生充分运用已有知识自己去探索,凭学生自己的理解来寻找解决新问题的方法。再通过相互的交流,不断产生认知冲突,思维产生碰撞的火花,营造出继续探索规律,解释新问题的氛围。

  (1)独立尝试。学生在独立计算4.2×3.6时,势必会根据对前面小数乘以整数,整数乘以小数的算法和算理的理解来进行计算,这一尝试可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让老师充分了解学生计算小数乘以小数时在认知上的难点,为老师接下来有针对性、有重点的教学找准了最佳的切入口。

  (2)交流各自的算法与想法。在交流中,老师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畅谈自己的算法与想法,及时掌握学生不同的思维生长点和认知区别。比比如在计算小数乘小数的过程中,老师首先让学生估算2.8X3.6的结果最大是多少,然后让学生再进行计算。老师充分尊重学生,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创造性地参与到计算的探索过程中来,对学生算法、算理和结果上的对与错不作判断,而是把各种不同的算法与想法展示给全班学生,让其产生思维的碰撞与冲突,为其留下思维的空间。

  3、运用规律来解决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感悟算理,获得方法。

  运用学生自己发现的规律来指导计算,一方面可加深对算理的理解,提高对算法的感性认识,为归纳出小数乘以小数的法则打好基础,另一方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规律。比如在课堂练习环节中,设计了练一练的习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再指名在全体学生面前谈自己的想法与算法,通过计算与交流,学生对小数乘以小数的算法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同时对因数中有几位小数,积中就有几位小数这一规律有了初步的感悟。

  4、运用法则,进行专项训练与开放训练,以拓宽思维,促进发展。

  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具有较强的操作性,是对小数乘法算理在操作层面上最简单的概括,对学生在计算时有很强的指导作用,是思维的简约化,是解题策略的优化。为此,设计了一些专项性习题,根据算式特点在积或因数中点上小数点的正确位置,以更一步强化积中的小数位数由因数中小数的位数来决定这一规律。为了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和想象空间,安排了一组开放性练习,使学生的基础知识得到落实,也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开发,探索能力得到训练。最后还安排了一个实践题:一种西装面料,每米售价58.5元。买这样的面料5.2米,应付多少元?(先估算的数,在计算)并应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计算出物品的总价。让学生在颇有兴趣的计算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将探索获得的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工作中去,应用数学知识分析解决一些生活问题。

  总之,本课力求改变以往计算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少,以计算技能的培养为主,以正确计算为最终目标的教学方法,而是始终关注学生的发展,创设各种条件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产生、形成、发展、运用过程中,通过自主学习、同桌讨论、合作交流,去发现和创造小数乘以小数的算理和算法,从而使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学习思维能力、合作探究能力等得到培养和发展,使数学思想方法得到渗透。

小学说课稿 篇5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助人为乐》,这一教学内容是针对小学二年级学生展开的。学生在前面一阶段学习了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对文件的一些常见的基本类型有所了解。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学习windows98操作系统中的“查找”命令的使用方法。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本周国旗下讲话的主题,开展以“助人为乐”为中心思想的教学活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学生会根据文件名或文件夹名用查找命令简单查找文件或文件夹(这是针对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

  2. 学生会根据现有信息使用时间或高级选项查找文件或文件夹(这是针对部分学生的提高要求)

  3. 学生学习“storehouse”“etter”“rabbit” 等英语单词

  能力目标:

  1.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3. 培养学生与他人协作的能力

  4. 分析、合理使用信息的能力

  5. 引导学生一题多解,提高操作电脑的应变力和灵活性

  情感目标:

  1.感知“人多力量大” ,与他人合作的优势

  2.体会帮助他人的乐趣(在本课时中,帮助不仅仅体现在虚拟情景中帮助小动物,更主要的是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

  教学重点:

  学会使用“查找”命令,找到所需文件或文件夹是本课时的重点,分二个层次,一是掌握最基本的“查找”方法;二是了解使用时间和高级这二个选项的“查找”方法。

  教学难点:

  本课时的教学难点是学生能分析现有信息,灵活运用,快速查找文件或文件夹。

  教法与学法分析

  教法分析:

  结合“自主学习”的教育思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探索的欲望,让每一个人都能积极参与到小组学习中去,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发挥每一个人的力量。对于整个课堂教学而言,教师是一个组织者;对于学生而言,教师也是辅助他们学习的工具,是一本答疑解惑的字典。

  学法分析:

  以“小组协作学习”的方式为主,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hep”文件了解“查找”命令中的一些概念和基础知识,通过先集体看“hep”,再尝试使用“查找”命令,到学生演示、交流查找的方法,和最后学生独立操作。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们积极思考,讨论热烈,并能及时提出疑惑。在小组协作学习的过程中体会独立自主学习的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情景引入3-5

  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结合二年级英语教学内容,以一则英语谜语引出淘气的主人公“rabbit”,一句“如何把躲藏在电脑中的‘rabbit’这个文件找出来?”调动了学生主动思考寻求的方法,激起了学生学习的欲望,为后面学生能主动学习打下了辅笔。

  二.小组协作,学习新知10

  以“小组协作学习”的方式,利用“hep”文件先初步了解“查找”命令中的一些概念和基础知识,再尝试使用“查找”命令找出文件名为“rabbit”的图像文件,然后学生演示、交流查找的方法和初步小结查找文件的方法。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们积极思考,讨论热烈,并能及时提出疑惑。在小组协作学习的过程中体会独立自主学习的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应用实践——助人为乐15-19

  这部分内容共有四个环节,以rabbit邀请小熊参加party为故事情景,每一个环节是前一个知识点的巩固,同时也是一个新的知识点,循序渐进,层层递进。同时指导学生分析信息,灵活、合理使用信息。我们的学生或多或少存在着这么一个问题,对于上网搜索出来的信息以及现有的信息,常常是拿来主义,很少会细细阅读其内容,进行合理的删选和使用,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有必要从小培养学生分析信息,灵活、合理使用信息的能力。在以下四个环节中,先让学生先分析你们看到了哪些信息,这些信息告诉我们些什么?这些信息有什么用处?让学生体会认真阅读、分析信息是必要且重要的。

  第一环节:在D盘中寻找文件名为“etter”的文本文件

  这是学生第一次独立查找文件,对于有些学生而言是一次巩固的过程,对于另一部分学生则是第一次尝试使用高级选项的过程。

  第二环节:寻找名为“bear”的文件夹,他住在名为rhdemo2的机器中。

  用查找文件的方法迁移到查找文件夹,使学生体会知识迁移的学习方法。这一环节还有一个知识点就是局域网中的文件查找。

  第三环节:请在你们的电脑中找出一个fash文件,文件名中包含“cake”这个单词。

  到了第三个环节,学生基本上已掌握了查找的方法,这一环节除了完善小结查找的方法,更主要的是让学生进一步理清“包含文字”这一概念,为第四环节打下辅笔。

  第四环节:请找出符合下面要求的文件:(1)它是一个word文档;(2)文档最后修改的时间是:今年的四月份;(3)文档中包含“storehouse”这个单词;(4)文档在组长电脑的C盘;

  这是一个提高、综合应用的环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分析信息的结果,灵活选择,使用信息找到所需文件。当学生根据所找到文件提供的线索,在教室中找到小熊和小兔为感谢他们伸出援助之手的行为的小小心意时,学生心中所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喜悦!

  四.交流体会3-5

  教学接近尾声,请学生从学习收获、助人体会等方面谈谈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整理今天的知识要点,并感悟助人为快乐之本!

小学说课稿 篇6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是…号选手,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几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是未来出版社品德与生活四年级下册第…单元第…课。这一课由…和…等几个板块组成,涉及知识点有…和…等,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在实践中学会调查研究方法,并学会与他人合作。

  根据以上对教材地位及作用的分析,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特制定如下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为有效实现以上教学目标,实现教学行为的有的放矢,依据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设置如下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二、说学情

  四年级很多学生思想上对思想品德学习的重视还不够,很多学生不喜欢学习这给他们增加负担的“副课”,但也不难看出他们的求知

  欲与好奇心很强,自我意识及自主性也日趋强烈,因此教学设计应力求吸引学生,在课堂上应该给学生更多自我展示的机会,引导学生更好的进行自主学习,并充分予以肯定,激发学生主动性。

  三、说教法和学法

  《品德与社会》课程强调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主要源泉,新课程倡导孩子的主动参与,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基于以上认识,本节课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力求寻找教材与生活的连接点进行教学,指导他们沿着熟悉课本、交流讨论、实践调查、感知升华的思路,在开放式活动中认知家乡、感悟家乡,增强热爱家乡的感情。

  四、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思路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具体有以下几个环节:

  (一)谈话导入

  为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唤醒学生的认知注意,激发学生对新知的探索求知欲,我注重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采用谈话法进行新课的有效导入,导出课题,进行板书。

  (二)熟悉课本,了解各地情况

  为突破学生的认知瓶颈,我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实现师生有效互动,在互动中实现重难点的各个击破:首先让学生自己熟悉课本内容,掌握课本中所提到的相关知识,并通过小组交流讨论会展示出来。

  (三)联系生活实际,交流家乡情况

  学生掌握了课本中的几个知识点后,我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自己家乡的情况又是怎么样的,进而进行小组交流、讨论,并由小组代表展示交流成果。

  (四)课堂拓展

  为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我设置了拓展环节,主要是…

  (五)课堂小结

  课本主要内容讲完后,我对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进行了小结,并引导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在对学生的认知、情感,态度、思想等方面的升华中,完成对全课的解读。

  五、教学反思(上课没有学生的话,本环节不用)

  以上教学设计基本都是我个人的教学预设,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发现有几个环节设计还不到位,比如课前的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学生并没有完成预期任务,我没有能根据学生的具体反馈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意识到以后的教学中应该做到因材施教,真正的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为学生的长远发展负责,使政治教学更好的为生活生产服务。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关于小学说课稿汇总6篇】相关文章:

小学体育说课稿01-01

小学《上下》说课稿08-21

关于大班语言说课稿汇总9篇06-09

关于初中历史说课稿汇总6篇07-06

关于初中历史说课稿汇总五篇07-05

关于初中历史说课稿汇总5篇06-14

关于初中音乐说课稿汇总7篇06-09

关于初中物理说课稿模板汇总五篇06-07

关于说课稿初中范文汇总5篇06-05

关于高中音乐说课稿汇总7篇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