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说课稿

时间:2021-03-21 12:20:10 小学说课稿 我要投稿

精选小学美术说课稿汇总7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美术说课稿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精选小学美术说课稿汇总7篇

小学美术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让色彩动起来》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课旨在启发学生对强烈的对比色及其运用方面展开探索,对色彩对比形成综合认知,并加以巧妙运用,引导学生学习用对比色和生动有力的笔触,创作一幅充满动感的作品,加强学生对色彩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从而使学生对色彩知识的学习产生兴趣。

  二、说学情

  五年级的学生是想象力与创造力非常丰富和活跃的时期,能客观地理解、表现事物。而且色彩,在孩子的心中是美妙的,是神奇的。他们往往能创造出我们成人想象力所不及的童话般的美丽。对于五年级的学生而言,除去这种对色彩的情感表现,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色彩方面的知识,如原色与间色、冷暖色、明度等。故在本课教学中主要引导学生学习对比色的知识,形成综合认知并加以巧妙运用。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感受色彩强烈对比带来的视觉美感,深入了解对比色知识;运用强烈的对比色和生动有力的笔触,创作一幅富有动感的画面。

  【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回忆、探究、分析、实践的过程中,掌握对比色知识和使画面产生动感的方法,选择合适的主题进行表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对比强烈的色彩带来的表现力,学习运用对比色创作富有动感的美术作品,激发学习兴趣,并促进对美术学习产生持久的兴趣。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

  深入理解和运用对比色。

  【难点】

  对比色的灵活运用。

  五、说教法、学法

  依据“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原则,结合学生的特点采用如下教学方法:讨论法、情境法、实践练习指导法。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准备让学生采用自主探究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分析讨论,在操作中发现并进行自主探究和评价,从而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

  六、说教学准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教学准备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为我做了如下的准备:PPT课件、基本的绘画工具等。

  七、说教学过程

  皮亚杰曾说:“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东西要能引起儿童的兴趣,符合他们的需要,才能有效地促进他们的发展。”针对学生特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环节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精心设计好导入,无疑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一步,它的目的是引人入胜,使学生兴趣盎然的揉入到活动中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我将出示具有动感的图片,让同学们说出自己的感受,在学生感受到“动感”后,我会紧接着对图片进行去色处理,再次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还会有动的感觉吗?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共同探究色彩“动”起来的秘密,从而揭示课题。

  环节二:欣赏作品,探究对比色

  (一)认识对比色

  《课程标准》中强调美术课程需要凸显视觉性,所以设置了“欣赏作品,探究对比色”的环节。首先提出问题:什么样的色彩给你欢快、有节奏的感觉?学生往往会从红色、黄色等鲜亮的颜色回答,我会顺势抓住学生的回答,出示色相环并引导学生找一找色相环中哪些颜色对比强烈?以及这些色彩在色相环中距离是怎样的?进而总结出在色相环中,每个颜色对面(180度对角)的颜色为对比色。如红-绿、蓝-橙、黄-紫互为对比色。通过观察色相环认识对比色,而且通过这样的一个环节也设置了一个坡度,降低了难度,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对比色的积极性。

  (二)感受对比色

  在学生对对比色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后,我会多媒体展示《威斯敏斯特大桥》,引导学生欣赏并思考这幅作品中,画面色彩给你什么感受?运用了哪些色彩?他是如何运用这些色彩进行表现的?通过初步的欣赏与观察,使学生自主的感受对比色在美术作品中的运用,从而激发他们深入了解运用对比色让画面动起来的兴趣。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需要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的行为习惯,所以我会让学生回归生活,思考在生活中存在哪些对比色?

  环节三:实践练习,运用对比色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通过各种美术活动,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在美术活动中提高观察、构思、创意、造型、表现、设计和工艺制作的能力。所以我设置了实践练习,运用对比色的环节。

  在具体的实践练习前先提出问题:要想表现一幅具有动感的画面,你认为如何用色最合适?强化学生对于对比色的认识。然后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课堂练习时间,和教学重难点,设计了这样的练习“创作一幅能让色彩动起来的画”。在学生创作的过程中,我会巡视辅导并用ppt滚动更多作品,给同学们提供创作资料。

  环节四:展示评价,分享对比色作品

  在大部分学生作品已完成的情况下,鼓励学生自愿展示作品,并从色彩的运用、创作形式、等几个方面进行自评,生生互评,最后我将给予及时反馈与总结,在展示点评环节中,我会尊重个体差异,注重学生的体验过程,以鼓励、肯定为主,多从建议性评价出发,培养学生敢于接受别人的“指正”。进一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

  环节五:小结作业,拓展延伸

  科学精练的结束语能起到“课虽尽,但趣无穷”的效果,因此我最后设计了“小结作业——拓展延伸”环节,在课程即将结束时,问学生:“这节课哪一点给你带来了快乐?”总结本课的重点知识并让学生学会从创作的快乐、成功的快乐、合作的快乐,甚至会从老师和同学的评价中体会到快乐。

小学美术说课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评委教师:

  上午好!

  我是面试小学美术的__号考生,下头我将进行我的说课,说课的资料是人教版小学美术第十一册第1课《远近的奥秘》。我将着重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法学法、教学程序七个方面来谈谈我的本次说课。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评委教师多多指教。

  一、教材分析

  《远近的奥秘》一课节选于人教版小学美术第十一册第1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课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学生对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的透视变化规律,和对视平线,消失线的概念理解。

  二、学情分析

  小学生具有十分丰富和活跃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他们已经掌握了一些美术基础知识,他们会用线条和色块来表现所明白的东西。他们喜欢按照自我的想法自由的表现;但观察本事较差,只能用简单的描绘来表现自我的想法。结合小学生的学龄特点,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本事和艺术创造本事,学习正确的透视规律。让他们在简便愉悦的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表现自我的想法,贴合学生发展的特点。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我确定了: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的透视变化规律。学习,了解视平线和消失点的透视概念。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实际生活情景中,经过观察,探讨,操作等活动,使学生养成有序思考问题的思维,并以这样的思维去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经过观察远近的实践活动,搭建美术与生活的桥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利用有序思考解决问题的思维。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经过对周围的事物的观察,发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能掌握简单的理论和规律。并在绘画实践中应用。

  教学难点是:如何讲透视知识应用于绘画中,使描绘的物象更贴近真实。

  五、教学准备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备好教学材料是上好本课的前提条件。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画具,范画等。

  学生准备:网上资料收集、画具,作业纸等。

  六、教法学法

  (1)教法

  依据“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原则,结合学生的特点及本课的资料,本课主要如下的教法:

  1、直观教学法,让学生观看路的宽窄、栏杆的疏密、树木的大小

  2、创设情景法,经过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破传统教学,让学生体会到艺术源于生活,并服务与生活。

  (2)学法

  做任何工作都要讲究方法,学习也不例外。科学的学习方法十分重要,它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经过设问,观察,合作交流,创作,互评,让学生进取参与并亲身经历知识构成的过程。从而提高学习效率,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七、教学程序

  (1)组织教学:注重学生的画具准备与分组情景。

  (2)创设情境欣赏图片我首先设计了“创设情景——欣赏图片”这一环节,因为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所以我在教学一开始,播放了生活中一些远近奥秘的图片,把学生带入图片的世界中,让学生欣赏造型各异、风格独特的图片,为后面同学自我创作做好铺垫,引导学生经过体会图片的意义,从而引出本课课题—《远近的奥秘》

  (3)引导启发了解透视根据本课教学目标,让同学们了解透视变化的规律。由于每个学生成长历程不一样,观察力与认识层面自然不一样,所以,我设计了“引导启发了解透视”一环节。先出示一组图片,经过“近大远小”等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探索。从而得到本课的重点,透视的变化规律以及视平线,消失点的概念。

  (4)大胆创作绘制远近为了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创造的空间,我设计了“大胆创作—绘制远近”这一环节,鼓励学生对生活的事物进行自我的创作,在创作的过程中,我强调学生注意透视规律的使用,以及视平线和消失点的寻找。制作同时,并播放儿童歌曲X,营造简便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展开思路、大胆创造,体验造型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5)展示欣赏自评互评我之后设计了“展示欣赏—自评互评”环节,这样就做到了问题由学生提,方法由学生想,思路由学生讲,从而真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学生创作基本完成时,我让学生采用自评为主,互评与教师简评为辅的方法进行评价,

  1、自评:让学生自我的作品放在展示台上展示,说说自我的作品名称,讲述自我作品的构思

  2、互评:学生之间相互谈谈自我的看法,讲出各自的优缺点。让他们在共同的参与过程中产生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提高审美本事。

  3、教师评价:根据激励性的原则,在学生互评的过程中,我相机结合学生作品的不一样特点,肯定孩子们的各种表现,保护他们的进取态度和创新意识。点评时注意给本事较弱、性格内向的学生学生更多的展示机会,找出其优点,甚至扩大其优点,并发自内心赞扬他们,使他们摆脱自卑心理,相信“我能行”。这样,让全体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

  (7)课堂小结扩展延伸科学精练的结束语能起到“课虽尽,但趣无穷”的效果,所以我最终设计了“课堂小结——拓展延伸”环节,在课程即将结束时,问学生:“这节课让你学到了什么?”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应用课堂学习到的知识。这一环节对欢乐的回顾,既加深了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印象和体验,同时又是对这节课的总结和梳理。

  最终,我给学生留了一个拓展延伸的作业:和家长共同创作一个图画拿到学校来,把自我的创作感想和乐趣跟大家共同分享。板书的设计围绕着突出重点展开。总之,本节课经过精心设问、合作探讨、动手探究,引导学生进行再创造,他强调把学生当成发现者、鼓励学生进取思考,自行探究,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互助、参与合作意识,实现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本事的培养,真正实现了知识与本事的同步提高,教学效果很好,一句话:只要教师转变观念,大胆的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满足他们好奇、好动、好说的特点,教学效果必须会事半功倍。我的说课到此结束,多谢各位评委教师!

小学美术说课稿 篇3

  一、课题:美术的节奏

  二、教材:山东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三课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学生分析:

  对于花边(二方连续纹样),学生并不陌生,三年级已有所接触,并初步掌握了绘制的方法,为了激发和保持学生对已接触过的知识的兴趣和新鲜感,在教学设计上,把重点侧重放在掌握花边的排列规律并学以致用,联系生活,尝试运用花边装饰生活用品,通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法去布置房间,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在合作学习中发展发现美、运用美、表现美。

  教师在教学中,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不仅要创设良好的人文情境,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也要为他们营造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提高他们的协作能力,并在轻松愉快的学习过程中,为学生自主发展创造良好的空间。

  五、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以花边作为切人点,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体验、感受、了解花边在生活中的应用,运用熟悉的媒材和表现手法,创造性地参与学习,体验美术活动带来的乐趣,引导学生感受祖国民间美术的特殊审美情趣和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及对民族文化艺术传承的意识。本课体现了“美术·人文”融为一体的教育理念。

  教材通过学生的亲身感受,对花边有了深入的了解,认识到花边在形状、排列上的艺术特点,促进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欣赏不同排列方法的花边在生活中的运用,感受其装饰美化环境的功能。对生活中不同美感的花边进行欣赏,调动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创造的热情。这样的学习既贴近儿童的生活,又符合中年级学生的

  审美心理特点和表现能力。

  六、教学目标:

  1、知识性目标:感知花边与生活的联系,认识、了解花边的造型及装饰的特点,学会运用花边进行装饰。

  2、能力性目标:通过剪、贴、画、印等方法,能利用花边的多种排列方法进行装饰,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审美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性学习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并通过本课,让学生对生活中的美的理解更上一个台阶。

  3、情感性目标:通过欣赏具有广西民族特色的壮锦等各种物品,促进学生对民间艺术的了解与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促进同学之间的交往与交流,树立互助、合作的集体观念。

  4、发展性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了解民俗文化,珍视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发展,渗透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七、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欣赏生活中不同的美术节奏,使学生能够利用二方连续或有规律的纹样,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布置带有民族特色的房间及物品。

  八、教学难点:

  如何将单独纹样有规律的排列或重新组合,创造性的设计出更多的花边排列方法,设计、装饰和布置具有民族特色的房间。

  九、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彩色纸、剪刀、各种花边、音乐、有花边的少数民族物品等。

  2、学生准备:彩色水笔、橡皮泥、颜料、腊光纸、剪刀、双面胶、制作好的各种花边等。

  十、教学过程:

  (一)、引导发现,舞蹈导入。

  1、教师带领学生跟着《兔子舞》音乐有规律的跳舞,增强趣味性,并在音乐和舞蹈中感受音乐的节奏。

  2、教师请1—2位学生根据兔子舞的节奏用图案或图形表现出来,感受美术中蕴含着音乐节奏的美。引出课题。

  3、教师示范,出示课题:美术的节奏。

  (本环节设计意图)《美术课程标准》中提出:“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应将美术课程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节奏感强的兔子舞,既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通过有规律的音乐节奏去发现美术的节奏,认识到音乐美术的共性。

  更好的体现出课程整合的新理念。

  (二)、学习交流,启发联想。

  1、课本中“知识窗”的学习。

  2、抢答游戏,让学生找出画面中出现的有规律、有节奏的景或物,并进行抢答。

  3、展示具有广西特色的少数民族服饰及物品,增加对广西民族特色物品的了解,增强审美意识。

  4、设问:这些图案平时我们都见过,你们把它叫做什么啊?

  花边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呢?

  (本环节设计意图)在本环节的学习中,学生通过课本学习了解了音乐和美术的共性,并通过欣赏课件中展示的生活中各种有规律、有节奏的东西,进一步感受二方连续与我们的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并能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美感。灵感来源于生活,在欣赏完教师提供的实物之后,学生就有了把美融人生活的想法,这些也为后面学生进行设计花边的排列方法的环节起到一个很好的铺垫作用。

  (三)、直观学习、开拓思路,合作探究。

  1、教师通过实例(学生扮演兔子,以单独纹样的图案再现)让学生直观的复习二方连续纹样知识,并与音乐相结合,让学生根据不同的音乐的旋律用肢体尝试摆出更多的排列方法。

  2、师示范把花边进行重新组合,学生动手尝试设计出更多不同的排列的方法:

  (教师把花边撕开后,根据不同于兔子舞的音乐,把单独纹样进行重新排列,变化出更多的花边排列方法、启发、拓展学生的设计思路,让学生能够设计出更多更好的排列方法,通过实践,巩固和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认识。

  3、赏课件,从课件中学习更多的排列方法并引出作业。

  (设计意图)在欣赏完大量的花边图案后,学生对花边的多种排列方式就更有兴趣了,在这一环节中,采用了表演的形式,配以老师的讲解,使学生明白了二方连续排列的重要性,懂得了不同的排列形式所产生的视觉效果和装饰功能、这对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和作业中,如果选择适当的花边排列方式来美化环境和物品,起到了一定的帮助作用,也是解决本节课的难点之一。

  (四)、小组合作,快乐表现。

  1、学生去房间自由参观,对房间构造有个整体的了解。并把自己感兴趣的、想布置的东西记下来。综合全组意见,把本组最想布置物品反馈给教师。

  2、教师提出作业要求:分小组分工合作布置本组负责布置的物品,讨论一下制作的材料和方法。(小组合作研究制定方案,落实设计、布置的人员,进行分工。)

  3、学生分工合作,教师巡视指导,帮助遇到困难的小组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分组活动是为他们营造一个轻松、自由、和谐的交流空间和平台、让他们在美术体验活动中增强友谊和合作,去自主探索和发现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互相交流、协作发展、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交流展示、教学评价。

  1、学生自由相互展示评价,展示自我,介绍自己的作品,体验合作学习带来的乐趣。

  2、教师带领大家集体评议。

  (设计意图)体现“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进行评价”的教学理念,既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又注重对学生学术活动表现的评价。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评判能力,同时有助于同学自己的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和谐发展。

小学美术说课稿 篇4

  说教材

  本课是“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内容,在义务教育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形成设计意识和提高动手能力的一课。因此,在邮票设计的教学中,应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激发学生美化生活的愿望,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说学生

  十二属相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也不再是陌生的,顺序上就不用下功夫,但要学习邮票制作,这样就让本课感觉有些紧促、复杂,十二生肖的特征,邮票的布局掌握成为本课的主要内容。

  说目标

  基于以上情况分析及深入挖掘教材后,根据教学大纲我设定了以下几个活动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1、知识目标:了解十二属相的相关知识以及邮票的一般常识。2、能力目标:在创作设计邮票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3、情感目标:在了解属相知识时,引导学生了解祖国独特的民族艺术,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关注中国民间艺术文化,尝试在方寸之间表现、感受设计之美。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准备:一枚邮票;剪好齿孔的纸;彩色水笔。

  说设计理念

  设计这节课的过程中,我首先根据学生对民间文化知识的了解来导入课 题,结合学生对属相用途的了解,调动学习积极性。继而,引出这节课的核心:属相邮票设计。通过了解邮票的相关知识,使学生沉浸在邮票的艺术海洋中不知不觉产生创作欲望和创新意识。在教学中,尽可能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对学生作品的评价进行自评、互评,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说教法

  根据本课特点,我将教学方法确定为启发式教学与提问式教学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内掌握与本节课相关的知识。

  说学法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学生为主体,从知识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体,在这节课中,我始终引导学生兴趣,使得学生主动实践。把“自主---尝试--创新”思想渗透整个教学过程。

  说教学流程

  (一)、图片导入,趣味引题。

  提出问题:1、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的属相吗?2、你们知道属相中都有哪些动物吗?

  (黑板上出示:“属相”两字。学生边回答,教师边课件演示动物图片,请学生按属相排列顺序读一遍。)3、说一说你是通过什么途径知道的十二生肖属相?

  师:属相又叫生肖,你们知道与生肖有关的工艺品吗?

  [设计意图:通过亲切自然的语言引导,让学生温习属相动物的名称,在不知不觉中引入课题。]

  (二)邮票组成 出示这张邮票的图片,分析邮票由哪几部分组成?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有关邮票文化的常识。小组讨论、分析,教师板书邮票的四个组成部分,主题图案、标示文字、齿孔、面值。]

  (三)、图案分析、方法表现。

  1、师:邮票的图案是千姿百态的,有字画、古玩、摄影、绘画等形式。今天我们就以属相动物形象为主进行邮票设计。

  2、出示图片a,生肖邮票老虎表现了自然界中老虎的哪些特点?b,从造型上看,生肖邮票马夸张了自然界中马的哪些地方?c,从颜色上看,生肖邮票中上的鸡有什么特点?d,生肖邮票中猪身上的花纹是用什么图案来进行装饰美化的?

  教师总结创作方法:邮票中的动物形象是以生活中的动物形象为原型,把握动物的主要特征进行夸张、变形、添加简化。带给我们一种装饰性的美感。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研究问题的能力,提高观察力讲透民族艺术文化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掌握艺术形象的创作方法。]

  (四)、教师示范、邮票设计。

  师:同学们我是属兔的,现在我来设计一枚以兔为主题的邮票。

  [设计意图:教师在示范过程时,把邮票图案设计中出现的问题逐一解决。更直观的给学生展现属相邮票图案的设计方法。这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还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创设情景、提出要求。

  师: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是邮票设计师,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来为亲朋好友或自己设计一枚精美的属相邮票。

  师:在设计过程中邮票的四个组成部分缺一不可,图案造型要生动,构图要饱满,色彩要鲜艳,富有装饰性;文字以艺术字形式精心设计,邮票的各个要素要安排合理。

  [设计意图:教师用语言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增强学生的创作能力,强调属相邮票设计要点,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

  (六)、学生作业、教师巡视。

  教师及时指出学生在属相邮票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对设计精巧、新颖的学生作品,及时给予鼓励。发现基本要素安排有遗漏的及时补充。

  (七)、学生作业、展示评价。

  学生主动将设计好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同学说说喜欢哪一张?还有什么不足需要改进?教师给与指导性评价。

  [设计意图:学生体会创作成果带来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八)、教师总结、拓展知识。

  今天大家设计的属相邮票很精美,内容很丰富,色彩很鲜艳。老师相信你们会用灵巧的双手表现出更多、更好的艺术形象。

  知识拓展:说一说十二生肖还能制作成那些工艺品?课后查找资料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把美带入生活之中。]

  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有不妥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请老师给予指导,谢谢!

小学美术说课稿 篇5

  一、教学设计

  本课的教学设计强调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营造宽松自由,热烈紧凑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中去感受、去体验。引导学生在掌握蚂蚁的造型表现方法的基础上,鼓励他们大胆想象,夸张地表现蚂蚁搬家的情景。本课从课题到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以及学习活动的方式等都考虑德育的暗示作用,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树立集体意识,培养团结、友爱、协作的精神。

  全课通过观察比较——讨论指导——游戏表现——赏评启示四大教学环节实施教学。

  教学的第一环节,首先用亲切、简短的师生交谈,激发学生对动物世界的探究兴趣。接着看蚂蚁的录像,使学生对蚂蚁的形体特征有所了解,在观察的过程中让学生说一说,然后画一画,描述、记录蚂蚁的长相。学生通过这些活动积累了对蚂蚁的一点感性认识,进而利用形象直观的CAI课件,与自己感受的“活蚂蚁”进行对比,理性、科学地认识蚂蚁的外形与结构,纠正一些错误的认识。

  以小组的形式展开学习讨论,增强生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通过师生有声有色的范画,指导学生学习蚂蚁动态的表现。

  组织孩子们开展集体游戏和表演活动,行为模拟蚂蚁搬家的情景,同时引导他们大胆地想象与表现蚂蚁搬家的情景,让学生的体验有情趣,美术课堂生机勃勃。用集体合作的方式开展美术创作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感受相互合作的愉悦。

  赏评启示环节由教师引导学生主要从合作是否融洽,想象、表现是否大胆等方面进行自评和互评,并通过集体欣赏的方式自由交流,引发思考,从蚂蚁搬家的故事里得到启示与教育。

  二、说课稿

  一、教材研究

  (一)课题传递的信息

  1、蚂蚁搬家是孩子们喜欢的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因此我认为,教学的过程就应该是师生一起愉快地、娓娓地述说她的过程。

  2、这个故事体现了蚂蚁团结、协作的精神,寓意深刻。因此教学环节的设置应充分考虑德育的暗示作用,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学习活动的方式采用小组或集体合作为宜。

  (二)教材引发的思考

  1、本课是一节表现性绘画课,应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夸张地表现。

  2、学习蚂蚁的造型表现方法是本课的一个知识点,其中包括蚂蚁的外形、结构特征及动态的表现。

  3、创设好情境,能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描绘出生动、有趣的蚂蚁搬家的情景。

  4、教学评价侧重于对学生美术活动表现的评价,如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认知水平、交流表达能力等。美术说课稿http://www.jiaoshizixun.com

  (三)教材的把握与处理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了解蚂蚁的`外形特征,运用绘画形式进行创造表现。

  情意目标:树立集体意识,培养学生相互友爱、团结协作的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2、教学重点

  本课的重点是指导学生开展“蚂蚁搬家”的集体美术创作活动。教学通过组织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有关蚂蚁搬家的活动来突出重点。

  3、教学难点

  本课的难点是启发学生把想象的“蚂蚁搬家”情景用绘画语言大胆地表现出来。教学通过创设情境,组织游戏表演进行蚂蚁搬家的行为模拟,同时展开学习讨论来实现难点的突破。

  4、教学环节

  (1)观察比较:了解蚂蚁的外形与结构。

  (2)讨论指导:学习蚂蚁动态的表现。

  (3)游戏表现:展开蚂蚁搬家情节的大胆想象与表现。

  (4)赏评启示:注重对学生美术活动表现的评价。

  二、教法与学法

  (一)本课较多地通过教师的演示(比如录像、动画、音乐等),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比较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

  (二)谈话与讨论法结合。教师提出富于思考的问题,由学生展开讨论,得出结论。

  (三)通过一些实践、表演活动,如扮角色活动,让学生以体验、表现的学习方法进行合作交流。

  三、主要的教学理念

  (一)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以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录像、电影、动画、游戏、表演、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蚂蚁形象的感受能力、想象能力以及表现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在文化情境中学习美术。

  通过动画、音乐、表演等设置蚂蚁搬家的情境,整个教学就象在讲述一个动听的童话故事,学生在一种愉悦的文化情境中学习美术。

小学美术说课稿 篇6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民美术社出版的小学美术教材第四册第16课《画影子》一课,下面,我着重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程程序、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课件)

  一. 教材分析(课件)

  首先我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确定《画影子》一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即通过看看、画画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本节课要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这一学龄儿童是想象力与创造力非常丰富和活跃的时期,结合小学儿童的学龄特点,本着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课件)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影子,尝试运用不同的表现形式设计和制作。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捕捉和表现生活中的美好景象,发展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明确了教学目标,本课的重难点就显而易见了:(课件)

  教学重点是:观察记忆影子的变化,感受影子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美感。

  教学难点是:如何运用各种方法来表现影子

  德育渗透 :培养学生感受生活的美好,从而更加热爱生活,树立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

  二. 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小学二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三.教学过程(课件)

  为了使学生都能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

  (—)创设情境

  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在教学一开始,我采用了《猴子捞月》的故事引入新课。然后问学生:“小猴子捞起的是月亮吗?”这个问题引发了学生们极大的兴趣,他们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意见,答案只有一个“不是”“而是月亮的影子”。直接引入课题。

  (二)引导启发了解

  由于每个学生的成长经历、知识层面、生活环境的不同,观察力与认识层面自然不同,因此,我设计了“引导启发了解影子”这一环节。先引领学生看一组图片,通过观察后回答问题,引导学生们了解到,真实的物体与影子之间的相同与不同画法,也了解了应该怎样画影子,轻松的解决了本课重难点。倒影真是太美了,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三)自主探究

  接着我设计了“自主探究——添画”环节,因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标准特别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合作意识。出示两张相同的动物——孔雀,引导学生共同分析两张画面中的孔雀是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找几名学生到黑板前共同补充孔雀的影子,其他学生可以动手在自己的作业本上绘画,也可以给黑板上的学生以口头提示。这一环节的设计为学生的创作设计了一个坡度,减低了难度。通过语言表述与语文课相结合,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教学活动中,以此调动学生勇于表现、释放个性的积极性,让学生真切体会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四)大胆创作

  学生创作中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创造的空间,鼓励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再创作,在再创作过程中,我强调学生注意影子的特点、色彩的搭配协调、画面的整体构图等。我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可以合作完成,学会自我解决问题。

  (五)展示欣赏评价

  在学生创作基本完成时,我让学生采用自评为主,互评与教师简评为辅的方法进行评价,从而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

  (六)课堂小结扩展延伸

  科学精练的结束语能起到“课虽尽,但趣无穷”的效果,因此我最后设计了“课堂小结——拓展延伸”环节,在课程即将结束时,师说:“生活给艺术带来了灵感,艺术给生活带来了美感。希望每一位同学善于观察、勤于动手,把我们的生活装扮得更加美好!”这一环节能够起到让学生对生活中各种事物的关注和思考。

  四.板书设计:

(课件) 根据教学活动的安排,板书设计分课题《画影子》、范画展示两部分。

  总之本节课通过精心设问、合作探讨、动手创作,引导学生进行再创造,把学生当成发现者、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自行探究,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互助、参与合作意识,实现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真正实现了知识与能力的同步提高,教学效果很好,一句话:只要教师转变观念,大胆的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满足他们好奇、好动、好说的特点,教学效果一定会事半功倍。

小学美术说课稿 篇7

  一、说教材:

  线描画:线描画是用线条的变化来描绘对象及其形体结构的绘画方式,是最古老、也是最原始的一种绘画方式,也是我国传统绘画的方式之一。线描画的绘画工具比较简单,可以用勾线笔、铅笔、油画棒、钢笔等,利用点、线、面来进行绘画,既可以对物象进行细致入微地刻画,也可以对物象进行简单地艺术处理;既可以进行造型训练,亦可作为艺术家表达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

  小学生在简笔画的训练基础上,再进行线描画的练习,会使其绘画的精细方面和手眼协调方面有很大发展,不仅提高小学生的绘画能力,同时能提高小学生专心做事的能力,更能激发小学生的绘画兴趣。

  小学生在欣赏、发现、感受线条美的同时,大胆进行创作,不仅能将小学生零碎的经验加以提炼,而且与《纲要》中提倡的"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的理念相吻合,同时开展线描画教学,能引导小学生通过"观察-想象-发现-表现-创造"一系列活动,有意识地锻炼和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促进个性的发展。针对本学期美术特色活动的要求,我设计了此次活动。

  二、说目标

  1、学习用线条的形状变化和黑白对比来装饰鱼。

  2、鼓励小学生按自己的想象大胆创作,发展小学生的初步的创新能力。

  3、向小学生进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保教育。

  活动重点:学习用线条的形状变化和黑白对比来装饰鱼。

  活动难点:鼓励小学生大胆想象和创作。

  三、说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海底世界》

  2、画好的线描画作品、其他小朋友画的线描画鱼

  3、白纸,黑色水彩笔

  四、说教学方法:

  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依据《纲要》的精神和本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采用了以下的教法和学法:

  1、多媒体教学法。借助多媒体手段进行观察欣赏演示,则更为简洁、生动,容易吸引小学生的注意。本次活动设计中,我通过幻灯片的展示,让小学生感受到鱼宝宝身上线条的纹样美、图案美;

  2、观察比较法。观察法即运用观察进行教学的方法。通过观察,小学生既形成了准确的形体印象,又把握了局部的细节特点。而在观察中进行比较,则能让小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不同的创作手法带来的不同效果。本次活动中,为了让小学生直接感受点、线、面的疏密变化和规律性对装饰效果的影响,我采用了观察比较的方法,让小学生在观察比较三幅特征明显的线描画作品中,发现装饰过于繁杂、无规律,装饰手法单一、缺少变化都不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从而有效地突破了本次活动的重难点。

  3、欣赏评价法。欣赏评价法指的是将小学生不同特点的作品进行对比评价,肯定各自的特点。在本次活动的最后环节,我采用了欣赏评价法,在欣赏的同时围绕两个问题展开点评:

  问题1、"你最喜欢哪个鱼宝宝?为什么?"使小学生在审美的同时自然地习得经验,为下次经验迁移做准备。

  问题2、"你是用怎样的线条和图案来装饰鱼宝宝的?"让小学生用语言将自己的装饰意图表达出来,达到分享和交流的目的。在这一环节,教师和同伴的欣赏与评价能让小学生体验到活动带来的愉悦感和成就感。

  五、说活动程序:

  共有5个环节:

  1、观看多媒体课件:欣赏海底世界各种各样的鱼的花纹,引导小学生说出鱼儿身上花纹的特点。

  (导入活动,观看《海底世界》,初步感知欣赏各种各样的鱼。)

  (1)教师语:在美丽的大海里,生活着许多快乐的鱼宝宝,他们和鱼妈妈自由自在的在海洋里嬉戏玩耍,一会儿在珊瑚里捉迷藏,一会儿在比赛游戏,一会儿又凑在一起说着悄悄话,可幸福了。然后请小学生讲讲自己最喜欢哪条鱼,它是什么形状的?身体各部位的名称以及身上的花纹是什么样的?特别是对形状怪异的鱼,启发小学生尽可能讲详细一点。

  2、欣赏课件:欣赏小朋友的作品,引导小学生说说他们的画用了那些线条装饰的,并进行比较。

  再欣赏老师的作品,让小学生学习装饰鱼宝宝的基本方法。我同时逐个展示各种点、线、面(即根据小学生回答展示各种线形和点形装饰),既增强了趣味性,又有效地发挥了教育的功效。

  (欣赏小学生绘画作品,请小学生互相说一说,这些鱼的形状及装饰的线条,说一说它们是什么样的?有什么样的花纹。)

  示范讲解几种鱼的画法:(欣赏老师的作品)

  (1)请小学生说说老师画的画都用了什么线条来画各种各样的鱼。

  (2)教师在小学生最喜欢的鱼身上示范画出各种形状的线条,并重点讲解如何处理线条的疏密关系。

  (3)请小学生来装饰几条鱼宝宝。

  (4)引导小学生讨论,你准备画一条什么样的鱼?

  3、通过比较,了解点、线、面的疏密变化和规律性对装饰效果的影响。为了帮助小学生理解线描画抽象的形式美的构成规律。我选择了三副特征明显的线描画作品(图一:装饰过于繁杂、无规律;图二:装饰手法单一、缺少变化;图三:疏密变化恰当、有一定规律),小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在教师的追问:"这两个鱼宝宝美吗?为什么"的过程中交流、探索、发现,从而掌握线描画的基本规律,为接下来的创作提供支撑。

  4、小学生创作,教师指导要点:

  (1)鼓励小学生大胆想象出各种奇形怪状的鱼,看谁想的和别人不一样。

  (2)启发小学生用不同的花纹装饰鱼,并注意线条的疏密变化。

  (3)帮助能力差的小学生变化各种线条花纹。

  5、观赏评析作品

  (1)请小学生自由互相讲述自己所画的鱼

  (2)请个别小学生谈谈自己喜欢哪一条鱼,为什么?

  (3)教师小结:

  今天,小朋友帮助鱼妈妈找回了鱼宝宝,并且鱼宝宝身上的花纹都非常漂亮,线条的疏密也很好,鱼妈妈谢谢你们了,现在我来当鱼妈妈,小朋友来当鱼宝宝,我们一起游到大海里去做游戏吧。

  活动反思: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始终以引导者的身份帮助小学生观察、想象、总结鱼的特点的基础上,创造出自己想象中的鱼。我认为小学生的作品完成的非常好。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想象丰富构图大胆。小学生画出了变形鱼、潜艇鱼、花朵鱼等各种形态的鱼,每个孩子的想象都是不同的;孩子们在鱼身上设计的图案同样超出了教师的想象:有植物、海洋生物、小动物、有的孩子甚至用上了数字进行装饰。

  二、专注性。在孩子们绘画的15-20分钟里,全班孩子注意力集中,大家都在安静的环境里低头画着自己的画。有个孩子在鱼身上划出了格子,在格子里进行装饰,20几个格子,她就那样一个一个的画着,即使是周围的小朋友画完了,她依然认真的画着,直至全部画完,体现了孩子们对绘画的喜爱。

  三、自信心。在最后讲评的过程中,教师要孩子们在全班选出一幅"最漂亮的鱼",结果孩子们都说自己画的鱼最漂亮,并且能说出漂亮在那里:我的鱼形状最漂亮;我的图案最漂亮,看我画了这么多的图案它们都不一样。我用数字来装饰鱼,你们有吗?我还用到了植物呢,有樱桃……唯恐自己的被拉下,体现了孩子们强烈的自我认同感。

  当然,活动也存在不足之处:小学生分享交流的时间少,这也是孩子们一个学习的过程,小学生通过分享提高构图和造型的能力和水平。从组织小学生评价绘画作品中发现小学生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过强, 教师应在关注他人、欣赏他人作品方面对小学生实施影响。

【精选小学美术说课稿汇总7篇】相关文章:

小学美术《狮子大王》说课稿10-24

小学美术《亮眼睛》说课稿范文11-19

小学美术《水族馆》说课稿范文10-21

人教版小学美术《小挂饰》说课稿模板11-05

小学美术说课《大鱼和小鱼 》说课稿08-26

有关高中美术说课稿汇总六篇07-10

有关高中美术说课稿汇总9篇06-14

有关初中美术说课稿汇总9篇06-22

小班美术活动说课稿11-03

小学美术《五彩的烟花》说课稿范文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