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说课稿四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美术说课稿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美术说课稿 篇1
设计意图
《快乐涂鸦》是辽宁省编教材幼儿园小班的美术活动。我注意到孩子们平时喜欢用笔自由涂画,3—4岁的孩子正于绘画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涂鸦期中的命名涂鸦阶段。这个时期孩子们的画面上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线条,在我们大人看来,这些线条是比较抽象、甚至是难以理解的,但它却能表达出孩子们对生活中事物的理解和想法。在平时的绘画活动中,一般都是老师规定主题,这往往限制住了孩子们想象的空间,他们不能随心所欲的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甚至有的孩子不知该如何下笔。让孩子们“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的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想象”,快乐涂鸦,正是为孩子们提供了这样一个自由创作的机会,无拘无束的想象、随意地涂画,没有统一的标准和固定的绘画模式,让孩子们在获得快乐的同时,也增加了他们绘画的自信心。
活动目标
1、能够大胆画线、涂色。
2、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象。
3、增加幼儿绘画的自信心。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能够大胆画线涂色。
活动难点:会运用线条和色彩,通过想象进行创作。
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 保罗克利的抽象画,贴有彩色线条的场地及创意画廊的挂画墙。
学具准备:图画纸、蜡笔、自制小画框人手一份。
教法与学法
教法:在教学活动中,我运用快乐游戏法、演示法、提问法等,激发孩子们的绘画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
学法:孩子们则通过欣赏、想象、表达,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涂画。
活动过程
活动分为:欣赏—想象—绘画—展评,四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通过游戏与欣赏,初步感知线条与色彩。
一、走线游戏。
我是这样引导幼儿的:“孩子们,你们看这里有什么?我们到这些有趣的线条上走走看好吗?”
通过走线游戏让孩子们对线条有一个最初的感官体验。
二、欣赏抽象画。
在走线游戏的基础上,我向孩子们进一步提出问题:“刚才你都过走什么样的线条?”
在孩子们充分描述之后,引导他们欣赏抽象画。“老师这里有一幅漂亮的画,上面也有一些有趣的线条,我们一起来看看好吗?”
老师出示瑞士画家保罗克利的抽象画,并提问:“小朋友,请你们说说在这幅画上你都看到了什么?这里都用了那些颜色?你最喜欢那种颜色?画里的这些线条像什么?”
通过欣赏与提问,让孩子们对线条与色彩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
第二个环节:运用想象,进一步理解线条。
有了以上的体验和认识,我继续引导孩子们对线条展开丰富的想象:“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线条宝宝,它可是一个可爱的孩子,在我们的周围到处都能看到它,不过它最喜欢在我们的画纸上散步,今天,它要和我们玩一个猜猜看的游戏,请你们说说画纸上的线条宝宝像什么。”
一、 教师画线条,请小朋友说说线条像什么。
二、 请个别小朋友画线条,请其他的孩子来进行想象。
这个环节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他们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对线条展开丰富了的想象,借此也对线条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第三个环节:幼儿随音乐涂鸦绘画,体验绘画的乐趣。
在上面两个环节的基础上,我请孩子们进行涂鸦绘画。并且播放轻快的背景音乐。在指导的过程中,我关注孩子们之间的个体差异,肯定孩子们的独特表现方式,鼓励不自信的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大胆涂画。
第四个环节:幼儿欣赏自己的作品。
我请完成作品的孩子自选一个小画框,把自己的画粘到上面并挂到创意画廊中。欣赏着自己和同伴的作品,孩子们的眼中充满了喜悦和自豪,就像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一样。他们作品中,线条的勾画和色彩的运用让我惊叹,丰富的想象更是让我自叹不如。
活动反思:
看到那一张张兴奋的表情和精彩的作品,让我感受了孩子们的快乐,真正体现了这次活动的主题——快乐涂鸦。这次快乐体验,超越了绘画本身所固有的含义,它是孩子们一次情感上的宣泄。通过涂鸦,我也从另一个侧面了解了孩子们的情感变化。在愉快得氛围中自由涂画是解决重点的关键所在,有趣的游戏和轻快的音乐,让孩子们始终保持着一种愉快的情绪,从而能够放开手脚大胆涂画,难点的解决则通过引导孩子们欣赏世界名画。在对线条进行充分想象的基础上,让他们运用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象。在活动指导的过程中,我充分尊重每个孩子的想法和创造,肯定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让孩子们成为活动的主体,我则是他们活动中的支持者和引导着,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活动中体验到创造的快乐。
小学美术说课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海底是一个充满了生命力和神秘色彩的水下世界。深蓝色的海水中生长着花纹漂亮、形状多样的鱼类,它是儿童最喜爱表现的对象之一。本课就设计了“对称剪刻、游戏活动、绘画表现”三个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认识、感受、表现鱼和海洋生物的形状特征和海底世界的各种色彩变化,从而了解对称和不对称之间的区别,并在创作表现中发展儿童的形象思维和创造想象。
2、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
《海底世界》是一节集欣赏设计、造型表现、合作探索等特点于一体的美术课。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接触到了用颜料、彩笔、剪刀等工具进行作画,用彩泥、彩纸等手工材料来表现画面的知识,并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折纸、剪纸方法。本节课正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用折、画、剪、粘等方法来进行创作,在观察欣赏中感受美、体验美,在实践操作中表现美、创造美。
3.课时安排: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本课的知识容量,我把前两个活动“用对称剪法剪纸鱼、剪手摆鱼”作为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活动三“用绘画的形式展示海底世界”为第二课时的内容。我现在做课的内容是第一课时的两个活动。
4、本课的教学目标:
我根据美术课标要求以及学生的知识水平、年龄特点,设计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1)认识、了解鱼的基本特征和形状,并能画、剪各式各样的鱼。
(2)了解对称形和不对称形的区别,掌握基本的绘制方法。
过程与方法:新课标强调,掌握知识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探究过程,选择的过程,制造的过程,是学生形成基本美术素养、创新精神以及逐步形成正确世界观的过程。这节课就是让学生亲历观察,尝试自己探究,动手制作各式各样色彩斑斓的鱼,经历亲自动手的过程,体验游戏活动的快乐,感受创作表现的成功。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在集体活动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的良好品质,提高观察、想象、探究、联想的能力,培养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操。
教学重点:用对称法剪刻各式各样的鱼。
教学难点:绘制鱼的不同形状以及使用剪刀、刻刀剪出鱼形和花纹。
二、教 法:在教学本课时,我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把握“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运用
1、情境体验教学法 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主动地探究与发现,并用启迪、暗示、设疑、点拨、讲解示范等方式,展示学习全过程,充分发挥师生间的互动作用,从学生的兴趣、能力和需要出发,努力营造一种民主、自由与和谐的教学氛围。
2、激励评价法 评价时遵循“没有差生,只有差异”的教学理念,采用多维和多级的评价方式,尊重学生的人格、情感和差异,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帮助每个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
三、学 法:
1、自主探究法 这是提高学生内驱力的有效方法。 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通过欣赏、感受、观察、体验、发现、对话、思考、讨论、尝试以及表现等活动,体会到了美术学习的乐趣,发展了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了设计意识与创新精神,陶冶了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
2、互助学习法 让同伴之间典型带动,互助合作,促进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四、教具、学具:,我根据学生以形象为主的思维特点,准备了几种海洋鱼成品以及半成品,绘制了《海底世界》挂图;为让学生自主探究,还给每组准备了2份鱼的模型,装进信封中。同时准备视频仪、剪刀、刻刀、胶水等工具,给学生提供具体可感的视觉效果,为扎实掌握技能提供条件。 学生自备彩纸和旧挂历纸数张以及剪刀、刻刀、胶水等工具。
五、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学生经验形成的过程,它指向经验的产生,又是经验得以生成的情境。因此,教学过程不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促进学生反思,推动学生发展的过程。教学实施中,我本着“以学定教”的课程教学过程观,运用“作品引入感知美-----剪刻创作表现美——课堂延伸创造美”的教学流程,让学生在活动中成为合作、探究、表现的主体,成为美的创造者。
(一)作品引入 感知美
1播放课件,展示海底鱼类让学生欣赏。提问:看到这各种各样的鱼儿你想向大家说些什么?
2.谈话交流
(1)谈收获。
(2)教师评价学生的表现后小结:大海真是一个色彩斑斓,充满生命活力和神秘色彩的世界,当你看到这么美的世界时,你不想把它描绘出来吗? 现在老师就把这海底世界请到咱们教室,(出示海底世界图,激发审美期待)你发现这海底还缺点什么?今天,咱们就用自己的双手,来装扮这海底世界。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美的事物总是给人以向往与憧憬。当看到千姿百态的小精灵鱼儿以及色彩斑斓的植物时,无不被鲜活的生灵所感染,所震撼,无不渴望进入那神奇的海底,触摸海的脉搏。激发起探究的兴趣和动手制作的冲动,为下一步的自主探究奠定了情感基础。)
(二)剪刻创作 表现美
1、学习剪纸鱼
谈话:海底世界这么丰富多彩,我们先做什么呢?
板书:剪鱼
⑴ 检查材料及工具准备情况
谈话:要想剪一条漂亮的鱼该用到哪些工具和材料?你准备好了吗?
根据学生的准备情况,教师把自己多准备的补充给学生。
⑵ 观察模型,分析鱼形及制作步骤和方法
谈话:“小鱼儿想和大家交朋友呢,它早就跑到大家的课桌上的信封里了!打开看看。我们要剪出鱼的哪几部分呢? 要想顺利剪出漂亮的鱼儿需要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呢?”然后让学生合作观察探讨,教师提示学生为了观察得更仔细可以把作品拆开、合并反复研究。最后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利用课件帮学生梳理鱼形特点,总结制作过程并板书:
对折-----画------剪
⑶教师重点引导点拨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①为什么要对折?了解对称形和不对称形的区别
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老师做小结:“看,(出示剪好的形状对称的小鱼)象这样两边大小,形状一样的物体属于对称形,剪时,先对折是个好办法,这样省时省力,剪出的鱼儿才美丽大方。观察一下,图上这几条鱼哪些是对称的,哪些是不对称的?”
②在哪边画,画什么?了解鱼的多样性,避免错剪。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我因势利导:“刚才我们已经了解了鱼的形状,你可知道,全世界有2万多种鱼儿呢,画图案时,你大胆想象一下,心目中最美的鱼儿长的什么样,把它画下来,这一步可决定你剪的鱼儿是否漂亮。在哪边起笔鱼儿才不会被剪碎?”边说边演示绘制时要在不开口的一边起笔,这样才能保证把小鱼剪成功。
③剪刻时你能提醒大家哪些方面需要注意?
教师提醒:小鱼儿的衣服可以用剪刀剪,也可以用刻刀刻;用刻刀时应该垫上垫板,以防损伤课桌;剪刻时要均匀用力,不要伤到手。
(设计意图:形象的作品最能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冲击学生的视觉效果,因此,学生欣赏模型鱼时也会兴趣盎然,产生动手制作的欲望。制作的过程及方法都是让学生去发现,去总结。在探究交流的过程中感觉到我的发现得到大家的认可,我的存在很重要。再加上教师的及时性评价,让他们体味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乐趣。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先生拿做来教方为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为实学.)
⑷学生剪刻 教师指导
尽管通过观察和点拨理清了剪刻的步骤及方法,但鉴于目前学生动手操作少的特点,剪刻的过程仍是教学的难点。在剪刻过程中我采用典型带动、互助合作的方法让学生实践,即教师在巡回指导过程中随时找出操作熟练的学生当小老师,对其他同学的绘制及剪刻进行帮扶。
⑸评鱼赏鱼 分享快乐
展示成果是学生获得最大满足的过程。为让每一位孩子都能展示自己的作品,我采用三个步骤:展鱼-----摆鱼-----评鱼。
展鱼 是每位同学把自己的作品在小组内进行展示,并尽可能的介绍自己作品的特点。
摆鱼 是每个小组选择有特点的作品摆在老师绘制好的海底世界图上,剩余的作品各小组可在课桌上摆出一幅海底世界鱼儿嬉戏的场景。让孩子们给亲手剪刻的鱼儿选择一个舒适的家。
评鱼 是让学生对黑板上的作品和各小组的作品进行互评、自评、师生评。剪的那条鱼最漂亮,色彩选择是否合适,形状姿态是否生动,剪刻的是否精致,你认为怎样改进可能更好一些等方面进行品评。在品评的过程中一方面创造美,感受美,另一方面让学生展现自我,分享快乐。
(设计意图; 此环节通过作品的展示、品评,既提高了审美能力,又给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和表现欲。正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我们力求使孩子在自己的劳动中体验到感受到自己的荣誉、自尊,能为自己的成果而自豪。)
2、制作手摆鱼,体验动态美
这一环节既是制作的继续,又是课堂的高潮。为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我设计了这样的过渡:“同学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亲自剪出那么美的鱼儿,看,真正成了鱼的海洋,成了充满生命力的世界,还真感谢你们这些小巧手,创造了这么令人心动的作品。你能想出什么办法让鱼儿游动起来?”以下四个环节层层深入,将活动推向高潮。
(1)演示 老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出示事先备好的手摆鱼让学生演示。
(2)制作 观察成品,放手让学生制作,教师讲解注意事项,重点是三个方面:A对折后要画整条鱼的形状;B剪出的鱼形比手要大;C粘和时鱼尾不要粘在一起。
(3)表演 用手中的鱼编演海底世界的趣味故事。
当学生还沉浸在自己创作的成果中,我因势利导:看,一条条活泼可爱的小鱼游得可真快乐,有的像在寻找妈妈,有的像在游玩,有的像在捉迷藏,大家何不编演一个小故事,让你的鱼儿玩得更有趣?小组合作,看哪个小组演得生动形象?谁欢迎老师加入你们的行列。赶快行动吧!
(4)评价 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
谈话:“哪个小组最先展示自己的成果呢?其他同学当好小观众、小评委,我们还要选出今天的‘表演奖’‘口才奖’‘创新奖’‘小巧手’呢!”然后师生共同在海底世界这个大背景下表演节目。评价时学生先对自己今天的表现进行自评,并说出该获得的奖项,也可自己命名;然后再评价他人的表现。教师综合各组成员的表现进行点评激励,延续他们的创造热情。
(设计意图:美术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这一环节,师生共创浓郁的文化情境,创设有声有色的美术课堂,用画面,用语言,用音乐,激起学生创造的火花,推起学生爱护美、呵护美的波澜。)
(三)课堂延伸 创造美
1、谈话:“今天的课咱们把海底世界搬到了课堂上,下课以后就得把它搬走。你想搬到哪里去呢?”
教师在肯定学生想法的基础上提议:
大家可以把海底世界搬到走廊的墙壁上,让其他同学也能欣赏到海底世界的美丽景色;
大家可以把海底世界搬到你的卧室里,让海底的鱼儿与你一同入梦。
2、“除了用剪刻的方法外你还能想出哪些方法来表现海底世界?”
那就选择你喜欢的方式来创造海底世界的美丽吧!
3、课堂寄语:
同学们:你的智慧就在你的手指尖上。让我们充分利用美术课堂给我们这双小手赋予更多的智慧和力量。记住:一点点时间+一点点创意=无穷无尽的快乐、美丽、温馨,并让我们珍惜呵护这美丽的家园,热爱神奇的大自然。
4、温馨提示:课下请同学们小心收拾好工具,把制作材料装进方便袋,增强学生爱护教室环境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设计意图:课标中指出,美术课程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发展学生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能力。此环节的设计,就为学生的自由呼吸和翱翔创设了一片碧草蓝天。)
六、板书:
本节课把《海底世界》图张贴在黑板的正中作为板书的主体,增强学生的视觉效果,让他们在丰富图画的基础上充分感受海底世界的多姿多彩。制作鱼的步骤在一侧板书,便于学生掌握制作的过程。整个版面既简洁明快,又突出主题,既加深学生的记忆,又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以上几个环节只是活动开始前的周密设计,但师生互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活动的不断开展,新的目标将不断生成,学生的认识和体验将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我会用十二分的耐心和爱心,努力给学生创设一个生动活泼,多姿多彩,充满乐趣的课堂!
小学美术说课稿 篇3
我的说课内容是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第10课《风铃叮当》它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从课程的整合性来说,它更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下面我将从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具和媒体、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课后反思八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分析说明。
一、 说课程标准
本 课是综合实践劳技教育手工制作课,新的课程标准要求:要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因此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的是:继续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 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尤其是动手制作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进行评价。
二、 说教材和学生
学 生分析:小学三年级学生对美术学科,尤其是劳技手工制作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且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思考能力,有一定的绘画表现能力和手工制作能力。但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没有为学生小组分担任务的意识,也有的学生不愿意与他人分享制作材料和工具。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要有具体的 要求和指导。
教材分析:《风铃叮当》是小学三年级下册美术(湘版)的教材内容,属于综合实践手工制作课。本课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实践融为一体,巧妙地利用身边的玻璃瓶,塑料瓶、易拉罐等各种材料,运用捆邦、剪、贴、扎等基本方法制作风吹作响的各种工艺品风铃。
因此,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和三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和教学的重难点。
三、 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学会运用绳线对物体进行捆邦、穿、扎等精细活动,使其养成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
(2)了解风铃的结构和制作材料,学会设计风铃草图和制作风铃。
2、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活动,促使他们养成动脑,动口、动手的好习惯,培养他们的感知、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目标
(1) 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劳动手工课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2)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分工负责,学会和谐相处的品德。
(3) 在制作的过程中,体验创造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四、(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有两个,一是认识风铃的结构和名称;二是风铃的制作过程。
2、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有两个,一是本身不能发声的材料用来当作铃铛,需要考虑组合铃铛之间的距离,需要设计正确的风铃草图;二是寻找各种材料制作不同样式的风铃,如何使风铃美观、大方、有创意。
五、(说)教学准备(教具和媒体)
依 据劳技美术教学的趣味性、直观性、实践性、艺术性的教学原则,结合合作学习和任务型教学的新理念,我利用多种多样的材料制作了各种样式的风铃,作为直观教具,还到风铃店里拍摄了做工精美的工艺品风铃,准备了直观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教学。学生准备了制作风铃的工具和各种制作风铃的材料。
六、说教法、学法
教 法:整堂课紧紧围绕“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通过听风铃、看风铃、说风铃、做风铃、评风铃、送风铃展开教学活动。能运用多媒体课件在优美的风铃音乐中欣赏了风铃店里做工精美的风铃。然后又欣赏了教师利用各种装饰材料和废旧材料制作的不同款式的风铃,丰富了学生的视野和想象空间,调动了学生的 兴趣和积极性。通过说风铃、做风铃、评风铃、送风铃使学生的学习内容和生活相联系,风铃主要用来美化居室、装点生活,使学生有所用。从而体验到制作成功后的快乐。
具体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采 用游戏观察法引出课题,采用欣赏法激发调动学生制作风铃的积极性;运用直观课件风铃结构图和实物对照说明,使学生了解风铃的结构和制作材料;完成了本节课的第一个教学重点。通过调动学生观察风铃设计稿并判断正误,引出正确的设计稿,教师加以总结说明。从而突破了本节课的第一个教学难点;运用课件演示教师制 作风铃的过程和装饰方法,既直观形象又节省了课堂时间,突破了本节课的第二个重点。运用引导法、谈话法,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小组成员身边的各种材料,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制作不同样式的风铃,从而突破了本节课的第二个难点,怎样使作品丰富多样,有创意。
学法: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在听一听、看一看、说一说、做一做、评一评的学习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
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由小组长分工负责,共同完成一样或几样作品,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培养了合作和创新意识。
小学美术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小鸟的家》是人教版第5册第6课。本课教材属于“造型表现”的学习领域,其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用粉画颜料、吹塑纸等多种材料和拓印的手段,让学生体验造型的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
粉印版画是用不透明的粉质颜料来套印版画,颜色厚重,具有较强的覆盖性,因此在印刷时可以先印重色,后印浅色。在讲到画面色彩搭配时,提醒学生回忆第8课“风景色彩画”中讲到的“色彩的明度对比和冷暖对比”。粉印版画学生从没接触过,而本课后面“快乐的小鸟”、“有趣的脸谱”、“美丽的瓶花”这几节课又都是属于版画类(有脱胶版画和吹塑纸版画),那么,要上好这一节课就显得尤其重要,可以说这是一节“承前启后”的课。而教参中本课只设1课时,我认为这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因此,根据学情的需要,我把它改为2个课时。
根据《课标》提出的目标,本课教材的特点,联系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思维的特点,将本课教学目标定为:
1、 知识目标:让学生关注小鸟和它的家,并能学会用粉印版画的方法表现他们。
2、 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学习能力;透过开放式的小组讨论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集体荣誉感和竞争意识。
3、 情感目标:通过欣赏小鸟的录象,感受母爱的伟大,感受祖国大自然的美,从而唤起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通过粉印版画的制作,让学生感受艺术表现形式的美感及与生活美之间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粉印版画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用粉印版画的方法把小鸟的结构形态及鸟窝生动有趣地表现出来。
二、 说教法
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特点的需要,本课我采取了情境法、启发式教学法、赏析教学法、演示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想方设法为学生创造一个具体、生动、形象的情境,并通过恰当的方式把学生完全带入这个情境之中, 才能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下有效地进行学习。教学本课时,我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融形、声、画为一体的优美的教学情境,扩大学生视野,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情境,以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让他们学得兴趣盎然,教师则只在关键之处作出精要的点拨或总结。这样,学生就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主高效地掌握了新知。
2. 引导式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适合于高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因此,学生欣赏美术作品时,我注意引导他们感受艺术的形式美感,艺术与生活、艺术与环境的关系。
3.赏析教学法:赏析、品味祖国优秀的美术作品,从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提高学生对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三、 说学法
1.探究法: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则诱发探索。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要重要。因此,我把质疑、释疑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抓住教学中的疑点和难点,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你知道这是怎么画出来的吗?”等,启发鼓励学生思考探索,大胆想象,各抒己见,逐步解疑。引导他们在亲身体验中探求新知。体验到喜获知识,迈向成功的欢乐,进而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
2. 自学尝试法: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也曾指出:“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而是不会学习的人。”一个人如果不具备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那么他将再也无法生存和发展,更难以适应日新月异的时代的发展需要。因此说,让学生学会学习是时代的需要,是美术教学改革的需要。因此,在讲到粉印版画的制作时,我就放手让学生自学,大胆地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鼓励他们说说、谈谈、画画,动脑、动口、动手,自己学会思维,学会分析,学会表达,不断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3. 合作学习法:我们培养的是跨世纪的人才,他们除了自身要努力学习、勇于创新外,还必须具备真诚的态度、开朗的性格及善于与人合作的精神。能够处理好与他人的协作关系,集众人之智慧取长补短,是跨世纪优秀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因此,我在教学本课时,给学生提供较多的讨论、交流的机会,让他们集思广益、相互切磋,在知识方面相互补充,在学习方法上互相借鉴。
四、 说教学程序
为了突出教学重点,贯彻落实课程标准,我按照审美激趣、赏析探究、练习感悟、评价提高四个环节来设计这节课;还根据学情,将学生分为8个组,每组6—7人,设有一个小组长。组长负责做好小组记录和记分工作。下课前,将小组的分数统计,得分高的组会得到大家的表扬。
(一) 审美激趣
1、 创设情境:在轻音乐声中,我让学生轻轻的闭上眼睛,接着把音乐换成森林里鸟鸣的乐曲。“让我们用心来感觉,用耳朵去“看”,呆会儿,请大家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
2、 在音乐渐渐的由小变大时,我也让学生漫漫的睁开眼睛。这时学生也七嘴八舌的说开了:看到了小鸟、森林、天空等。
板书课题:小鸟的家
3、 教师引导提问:播放有关小鸟生活记录的课件,适时的放一些特写镜头让学生观察,并不时的问学生:你看到了什么?这小鸟的嘴是怎样的?它们有什么特点?
小组内讨论并回答,小组长作好记录。(引导学生从外形、羽毛、色彩、鸟窝等去观察、讨论)
4、 引导学生联系自然科知识,分析小鸟与森林的关系(食物链之间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
(二) 赏析探究
1、欣赏几幅有关小鸟的家的美术作品(课件演示),让学生分辨作品的种类(国画、油画、剪纸、粉印版画)及不同的构图所带来的形式美感,能用简短的语言描述对作品的感受。
2、指出粉印版画这幅作品(每个小组中都有一幅,便于学生观察)问学生:你知道这是怎么画出来的吗?引导学生在纸上试一试,找出正确的制作步骤。
3、小组内试着合作一张粉印版画,注意表现出小鸟的神态特征、母子之间的亲密关系、色彩的冷暖对比、鸟窝的多种表现形式。
(三) 练习感悟
每人制作一张粉印版画的作品,引导学生注意用各种线条来表现鸟窝的机理效果。不断的运用一些鼓励性及强的语言鼓励学生,主动探索。此时,教师只是一位积极的引导者。
(四) 评价提高
将学生作业全部在黑板上展贴,学生之间互评,引导学生从色彩、构图、小鸟形态、等方面去评价。
(五) 评选出本课优秀小组及先进个人
(1)在音乐声中,学生如临其境,触“境”生情,引起学生们情感上的反响和共鸣。学生愉快的心情马上高涨起来。
(2)电脑多媒体的优势在于视听结合、声图并茂。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会持续长久。
(3)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习惯的培养,鼓励独到性和多样性,教师不是把自己的思维方式与问题结论强加给学生,而是启发学生自己思考去得出结论。
(4)综合自然科知识,融会贯通,使学生能灵活运用各学科的知识,增强其环保意识。
(5)初步感知作品艺术美与生活美,激起学生艺术表现的欲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6)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7)深入感知阶段,强调感悟和创造意识,培养学生在感悟中爱美、审美的情趣。
(8)使学生学会用艺术的眼光去品、审,发现自己与他人作品中的闪光点,提高他们对作品的欣赏能力。
(9)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竞争意识。
五、 说板书设计
美术课要突出 “美”的原则,因此在板书设计上,我力求简洁、形象,并充分体现课文重点。
【小学美术说课稿四篇】相关文章:
小学美术《狮子大王》说课稿10-24
小学美术《亮眼睛》说课稿范文11-19
小学美术《水族馆》说课稿范文10-21
人教版小学美术《小挂饰》说课稿模板11-05
小学美术说课《大鱼和小鱼 》说课稿08-26
小班美术活动说课稿11-03
小学美术《五彩的烟花》说课稿范文11-05
小班美术《彩色汽车》说课稿08-18
高中美术优秀说课稿范文07-01
初中美术说课稿(15篇)11-02